《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1216801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教学设计学习目标屠呦呦带领团队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找到利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方法,拯救了 成千上万患者的生命。阅读本文时,要理清文中展示的科学发现的过程,关注那些对科学发 现有重要启示的节点,还要注意体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营养目标L 了解屠呦呦及其科学事迹。2 .学习在演讲中语言诚挚、在论文中措辞严谨的表达技巧。3 .了解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了解中医药的重要作用。4 .培养学生心怀天下、为人类共同发展做出贡献的情怀。重难点感受屠呦呦心怀天下、为人类共同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情怀。课堂环节情景导入“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

2、于千百次实验。 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 嘉宾,德音孔昭。”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一屠呦呦的颁奖词,如上写道。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 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一项震惊整个世界的发现为全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又一份曙光。今 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青蒿素的发现历程。环节一:知人论世.了解屠呦呦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 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 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

3、,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 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 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 尽其所能,有求必应。(摘自方国栋纪念黄家驷老师逝世三十周年) 思考:“风雨乐清贫,生死系医学。”黄家驷在治学、行医和处世等方面堪称楷模。请结合材 料,联系现实,就以上三个方面谈谈你的理解。明确(1)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治学当如黄家驷,应面向世界,不断超越自身。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年轻一代更应严谨治学,以活跃的思维、敏锐的洞察力, 为推动祖国科学发展做出贡献。(2)济

4、世担当名利无法成为个人成功的内在驱动力。行医当如黄家驷,生命不息,仁心 不止。只有心系人民的福祉,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够在各自的领域不断进步。志存高远远大的抱负与理想是攀登事业高峰的必要条件。处世当如黄家驷,“风雨 乐清贫,生死系医学”。只有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深深扎根于脚下这片热土,你的人生 才会焕发异样的光彩。课后作业完成同步资源的分层作业收获不足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人物评价人物风骨人物贡献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辛勤耕耘,屡建功勋,为发展中医 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 委主席习近平评)青蒿一握,水二

5、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 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 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屠呦呦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她的研究跟所有其他科研成果都不 同,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 森评价)1 .了解诺贝尔医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英语: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瑞典语:Nobelpriset i fysiologi eller medicin)是根据诺贝尔(1833-1896) 1895

6、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诺贝尔奖 之一,该奖旨在表彰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作出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19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首次颁发。1935年,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成为首位 获提名的华人;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的中国 本土科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甄选委员会通常在每年10月公布得主。颁奖典礼于 每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并由瑞典国王亲自颁 奖。2 .相关背景1969年1月21日,39岁的屠呦呦被委以参与寻找“救命药”课题的重任后,就与同事 一起开始了 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他们制定了一张以日为单位的密密麻麻的时间表,

7、翻阅古籍, 寻找药方,然后是没日没夜地实验、研究,经过无数次的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最终取得了 青蒿素的重大发现。拓展:疟疾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寄生于 人体的疟原虫共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在我国主 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其他二种少见,近年偶见国外输入的一些病例。不同的疟原 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形疟。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 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 疟疾(高度流行地区恶

8、性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在2A类致癌物清单中。环节二:初读感悟1.明确字音。目睹(dU)精髓(sui)相悖(bBi) 砒(pi)霜繁衍(yan)瑰(gui)宝 任务活动整体把握,理清结构任务说明: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 统一。文章都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灵魂”,要明 确无误;材料是“血肉”,要丰富,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思考1:青蒿素是人类的一个重大发现,作者为什么说青蒿素的发现只是人类征服疾病的 “一小步” ?明确 此处用词准确而严谨。就人类征服疾

9、病的整体而言,这确实是“一小步”,因为这只是 解决了众多疾病之一;“一小步”也可见屠呦呦并没有因这个重大发现而骄傲自满,这表现了作者的谦逊胸怀。思考2:理清文章思路,划分层次第一部分(1-4)第二部分(5-15)第三部分(16-20)第四部分(21-25)第一部分(1-4)第二部分(5-15)第三部分(16-20)第四部分(21-25)屠呦呦就获奖表达感谢以及追溯自己的医学初衷;讲述青蒿素从发现到成药的过程;讲述青蒿素的发现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和重要作用;讲述中医药学的卓越贡献。思考3:本文设立多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明确 每个小标题能够体现不同的内容,让文章层次分明,脉络清晰;每个小标题能简要概括

10、具体语段的核心内容,具有突出强调的作用。令拓展总结:小标题的作用便于将众多的材料分门别类地组织,从多个方面或多个角度来展示材料、表达主题,使行文条理清楚;能吸引读者;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在阅读过程中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并了解写作意图;在阅读全文后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环节三:深度探究任务活动一 总括内容,高屋建领任务说明:内容是文章的血肉,阅读文章先读懂文章写了哪些内容,分清主次详略,把 握住基本的语言逻辑,进而进行概括升华,提炼出主旨。唯有准确把握住了文章的内容,才 能更好的鉴赏文章,也为分析文章的情感,感受其中的哲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思考1:青蒿素药物的

11、制成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明确 第一阶段,发现提取阶段。发现青蒿素的提取物有一定的抗疟效果,并通过查阅 肘后备急方,改变传统的加热提取方式,抗疟效果提幅度提升;第二阶段,临床试验阶段。开展临床试验,以身试险确认青蒿素提取物对人体的安全性, 并奔赴海南开展治疗工作;第三阶段,分离提纯阶段。分离提纯,得到抗疟的有效成分。第四阶段,制成药物阶段。将分离出来的天然成分变成药物。思考2:青蒿素的发现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明确 青蒿素与以往的抗疟药物相比,治疗效果更加的显著且复发率很低;青蒿素在化学结构和作用特点上的特性为新的青蒿素衍生物创造了机会。思考3:屠呦呦团队取得青蒿素成药的卓越成就的因素有哪些?明确

12、客观方面:疟疾威胁人类健康长达数千年,有抗疟药物的客观需求;中国政府重视与国际方面的合作,并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主观方面:屠呦呦童年时就有目睹民间中草药救人事例的经历,从小饱含对医学的敬畏和 好奇,并将好奇转化为热衷,积极投身于医学工作中,有着对医学研究的热忱。积极尝试并大量翻阅古代文献,并从肘后备急方中得到启发;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积极开展临床试验;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科研精神。思考4:从最后一部分看,中国医学对人类有哪些贡献?药名(治疗方案)治疗病症青蒿素疟疾砒霜白血病石杉碱甲老年痴呆活血化瘀(治则)冠心病术后维护芍药普防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保健运动联合使用某些活

13、血中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思考5:学过本文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明确 角度一:童年时期的兴趣、爱好,特别是好奇心对于一个人将来的人生道路有着重 要的作用,屠呦呦从小就饱有对中草药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为她后来能够坚定的选择 中草药提取的科研方向种下了种子;角度二:做人要有一颗心怀天下的大爱之心,不管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涉及什么样的领域, 要时刻记得人类是共同发展的整体,要尽心尽力的做好自己的事情,为整个人类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角度三:做事要脚踏实地,要不怕困难,敢于迎接挑战。要有坚定的人生理想,并愿意为之 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如果不能选择一份自己热爱的职业,那么就把自己做的工作变成自己 的一生挚爱

14、,饱含激情的投入其中。任务活动二锤炼语言,曲径探幽任务说明:一千多年来的中国诗坛尽管新旧更替,但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却是不同时 代的诗人都企盼达到的艺术高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主要内涵即是“炼字与炼意”。“吟 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诗赋以一字见工拙”,品鉴诗词的语言,是鉴赏诗歌之美,品鉴 诗人之情的重要方法。活动:试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奎宁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明确 “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既强调了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与奎 宁的发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隐含着奎宁的发现也涉及其他因素的信息。毫无疑问,对传统医药的继续探索,会给这

15、个世界带来更多的良药。明确“毫无疑问”说得斩钉截铁,强调只要对传统医药继续探索,传统医药就会带给人们丰厚的回馈。在第一阶段,我收集了 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 个方药中提取了 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明确 加点部分,通过准确列举一连串数量庞大的数字,强调了科学研究的工作量之大, 过程之艰辛,从侧面体现了作者科学严谨、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与精神。然而,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 明确 “很难” “似乎”模糊性词语的运用,恰恰体现了用语的准确性,说话留有分寸, 符合客观实际情况。任务活动三分析特色,学以致用任

16、务说明:写作特色是指文章在某些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显著的写作技巧、写作特点和效 果。写作特色因人而异,写作特色运用得好,能增强文章的表达力,使得文章引人入胜。写 作特色内涵丰富,例如结构、修辞、语言、叙事特点、表达方式等等。准确分析并概括文学 作品的写作特色,有助于提升阅读者的感悟力,也为表达提供了方法借鉴。思考1:试分析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的瑰宝。”“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 珍贵礼物。”明确 这两处都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既充分生动地肯定了青蒿素的价值,又表 达了对祖国中医药学的热爱、赘美、感激、崇敬之情。“这里所举中医药对

17、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明确 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充分表明中医药宝库还有很多领域值得人们去探索、 发现,中医药的研究、开发工作大有可为,只要人们付出努力,中医药将会对人类的健康作 出更大的贡献。思考2:文章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明确 列数字,如“2000种中草药”,更加具体、真实;举例子,如“肘后备急方二增强真实性;作比较,如“比之青蒿素,双氢青蒿素的效果提高近十倍”,突出强调;思考3:本文有哪些艺术特点?明确 以第一人称讲述,更加的真实、自然。措辞准确、态度谦虚,也充分展现出了一 个优秀医学者的人格魅力;在相对专业的知识介绍中,体现出科学性、严谨性、周密性;使用小标

18、题,让庞杂的内容,更具层次性和条理性。任务活动四比较阅读,拓展延伸任务说明:同样一个题材,不同作者会选择不同的形式加以表现,不用的语言加以呈现; 同一体裁,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情感寄寓和志趣表达。文学的“和而不同”的美学观念,从 未过时。将相关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可以拓宽品读者的情感体验,加深对主题的认 识,鉴赏不同的艺术手法。活动:阅读并思考屠呦呦: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开堂坐诊的父亲摘引诗经中的 一句话“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她取名。“苹”指的是蒿类植物,人们惊叹于从取名开始, 屠呦呦的命运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受父亲影响,屠呦呦

19、从小就喜欢翻看医书,对中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树立了治病救 人的理想。带着这个理想,1951年,屠呦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大学四年,屠呦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1967年5月23日, 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屠呦呦被任命为“523” 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以氯喳为代表的老一 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 通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由于实验室没有 配套的通风设备,加上经常和各种化学溶剂打交道,屠

20、呦呦很快就患上了结核、肝病等多种 慢性疾病。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 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不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中草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 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访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 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屠呦呦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发现了对青蒿治疗方法的 描述:“青蒿一提,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意识到可能是煮沸和高温提取 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她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醍进行实验,尝试在不同摄氏度的条件下制 取青蒿提取物。在失败了一百九十次之后,1971

21、年10月4日,屠呦呦终于如愿以偿地从第 一百九十一号样品中获得了抗疟效果达到百分之百的提取物。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 们在青蒿中提取到了 一种分子式为C15H2205的无色结晶体,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 命名为青蒿素。为进一步完善这种新型特效药物,屠呦呦还率队历时六年,排除干扰,克服 困难,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抗疟疗效比青蒿素高十倍,但复发率却极低、用药剂量更小、使用 起来更方便的抗疟新药物,即双氢青蒿素。1990年3月,双氢青蒿素一举通过了技术鉴定, 成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当年大协作的“523”项目以“胜利完成”而告终,“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 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

22、“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 在这个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的名字。然而贡献的归属却在后来的几十年中争 议不断,屠呦呦则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 “个性执拗”。2004年,泰国玛希敦奖将5万美元和一枚奖章颁发给了青蒿素研发团体,大多数青蒿 素研究参与者赘成将这笔奖金捐给盛产青蒿的四川酉阳地区的中学。这时,屠呦呦提出,必 须先明确她个人应该享有50%以上奖金的份额,然后,由她以个人名义捐给酉阳。2009年, 屠呦呦编写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出版,就因为引文署名的细节而招致批评:未能充 分肯定其他研究小组和研究成员的作用。反对者认为,屠呦呦夺大了自己在

23、“523”项目中 的作用。2011年9月,81岁的屠呦呦登上了拉斯克医学奖的领奖台,斩获临床医学研究奖,那 是彼时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奖项。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里,屠呦呦是 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拉斯克医学奖认为,屠呦 呦是第一个把青蒿素引入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到100%活性,第一个做临床实验,这三点 中的任何一点都足够支撑她得这个奖。可见这个奖项注重科学发现的思维,而不在乎是谁做 的。四年后,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这位中国女科学家,以表彰她发现青蒿 素,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并不认可集体成就的诺贝尔奖,把奖项颁给了在青

24、蒿素 研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个人。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无穷 的魔力。屠呦呦说,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但作为一个在中国医药学宝库中 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感到自豪。(有删改) 思考:屠呦呦因维护个人权益的行为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对此你有怎 样的看法?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一谈。明确 屠呦呦应该维护自己的个人权利,我不认为这是“不够淡泊名利” “个性执拗”。 屠呦呦带领团队长期辛苦工作,还因为研究影响了个人身体健康,最终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维护权利是对她自己付出的承认,是对自己的尊重。在青

25、蒿素的研发过程中屠呦呦发挥了 重要作用:第一个把青蒿素引入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到100%活性,第一个做临床实脸。以科学发现的思维带领课题研究走向了正确的方向,她的决定性作用得到了拉斯克医学奖和 诺贝尔奖的认可。在科学研究面前,真理、真相都应该得到尊重,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科 学精神。当下学术造假问题严重,我们更应该还真正的科研工作者应得的承认,鼓励更多 的人才进行真正的学术研究。环节四:思考延伸风雨乐清贫,生死系医学记我国胸心外科奠基人黄家驷黄家驷出身书香门第,祖父曾任嘉兴府知府,父亲任盐运史,35岁时死于大咯血。他5 岁丧父,5个叔伯亦相继因病早逝,因此他幼小的心灵中萌生了当一名医生的志愿。

26、少年时,黄家驷不满足私塾所授的一点古文知识,13岁时瞒着母亲随堂兄到省城求学, 后又投考天津南开中学。高一时,他竟提前两年以同等学力考上了门庭森严的协和医学院。 193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在协和医院任外科住院医师。他曾说:“我感兴趣的是当一名好教师,当一名好的胸外科医师。”1941年,他来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医学院求学。黄家驷基础扎实,在导师的指引下较快 掌握了胸外科技术,于1943年获得外科硕士学位,并通过全美专家考试,取得了外科专家 称号。留美期间,黄家驷还担任密执安大学中国留学生会主席,每两周组织一次中国建设讨 论会,号召留美学生学好本领,报效祖国。1945年德、日法西

27、斯相继覆灭,黄家驷不为美国优裕待遇所动,放弃高薪,决心为开 创中国的胸外科事业披荆斩棘。他迫不及待地搭乘美军运输机回国。三天三夜的颠簸飞行, 在印度转机时行李丢失,但他完整无缺地带回了整套开展胸外科手术的器械设备。回国后,他一边在上海医学院执教,一边在附属中山医院和中国红十字会第一医院(今 华山医院)从事胸外科的创建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与上海第二医学院、上海市南洋医院协作,建立了我国第一所胸腔外 科专科医院上海胸科医院,并亲任院长。多年来,虽然担负重要的行政工作,但他总是 坚守在医疗第一线。他行医近50年,亲自为数以千计的工人、农民、军人及领导干部做过 手术。黄家驷非常重视医学教育事业。19

28、59年,他在北京创建了中国首都医科大学,这是我 国唯一的8年制医科大学,他先后担任校长、名誉校长,亲自主持研究了建校方针、教学计 划及校舍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教学设备购置等问题。现在国内一些知名的胸腔外科专家, 像石美鑫、苏应衡、钱中希、林尚清、钱定一等,都曾得到过他的培养和指导。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64级学生、北京协和医院著名胸外科医生方国栋回忆了一件往事:1970年夏天,毕业分配去向宣布后的一天,黄老师带我到他在外交部街的家里。知道 我添置行装有困难,毕业分配后也不再回上海家里而是直接赴西北,年逾花甲的黄老师亲自 爬上闷顶子,递出一只旧藤条箱说:“这个箱子你拿去,做你去西北的行装。”尤为珍

29、贵的 是,黄老师还找出人民卫生出版社留给他的、由他主编的外科学(上、下)和外科学各 论送给我。黄老师还在每本书的首页都写上“国栋同学批评指正”,并签上他的名字。知 道我酷爱读书,他期望我到西北后坚持自学下去。带着黄老师赠送的这些无比珍贵的教科书, 肩负着黄老师的希望,我来到了甘肃古城武都。正是黄老师的关爱之心让我在千里之外的穷 乡僻壤倍感温暖而不气馁。“如何使祖国的医学事业尽快发展,这是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的问题。”黄家驷是知行 合一的医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出现了许多新兴学科。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确定生物医 学工程学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黄家驷以极大的热情担负起了新学科的筹建工作。他各处

30、奔走, 拟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研发展规划。1979年,国家科委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组成立大会在 重庆召开,他被任命为组长。晚年的黄家驷虽退居二线,仍精神饱满地专注于医学事业,笔耕不辍。由于夕卜科学 再版将定位为大型外科参考书,要大量充实内容,他夜以继日查阅文献,先写成胸部损伤 一章作为蓝本,赶在5月份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召开外科学编委会,讨论第四版的编写计 划。5月13日他按时出席了全国政协会议,5月14日主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会,在赴 会途中因心脏病复发与世长辞,终年78岁。黄家驷逝世后,外科学编委会决定由吴阶平、裘法祖两位教授继续他的主编工作。 为纪念黄家驷对发展外科学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编委们一致决定将此书定名为“黄家驷外科 学”。中华医学会追授黄家驷“胸心血管外科科学进步贡献奖,以表彰他一生致力于医学 教育事业,对发展我国胸心血管外科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原文有删改)相关链接:黄家驷,江西省玉山县人,生于1906年,1933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1945年在 上海创建胸腔外科。他主编的外科学等著作,促进了我国外科学的发展。他是我国胸外 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奠基人之一。(摘自历史上的今天)黄家驷竭尽全力于医大的复校,老三届学生的成长、回炉、招研,放宽考研的年龄限 制,以及后来开展国际交往,学术交流,送出去、请进来对学生、同事和朋友,他都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