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会议上的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会议上的工作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在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会议上的工作报告各位代表、各位老师,同志们:现在,我代表学校向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十一次会 议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第一部分2022年工作回顾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学校 在疫情的严峻考验下保稳定、促发展,积极推动“十四五” 规划任务落实。一年来,学校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 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大力实施“五大发展方略”,聚焦“申报博士授权单 位”核心任务,加强特色理工建设,以“理工速度”和攻坚 克难精神推动学校事业进步,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
2、。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锚定改革发展目标,在强特色、增优势 中谱写新篇章。制改革激发内生动力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学校的社会 声誉与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的良好期盼相比仍有差距,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加以解决。第二部分2023年重点工作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学校 实施“十四五”发展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 工作至关重要。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 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两个 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
3、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以学校“五大发展方略”为遵循,聚焦博士学位 授予单位申报工作,聚势军民融合和对俄合作两大战略支撑, 聚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打造国防教育和智慧校园新增 长极,加快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办好建校75周年校庆, 以“理工速度”加快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为实现* 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作出新贡献。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全力做好“申博”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申博” 核心任务与指标,挖掘学科建设成果,凝练学科优势特色, 聚焦申报要素,彰显申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必要性与不可 替代性,并
4、按照国家2023年学位授权审核工作进度安排稳 步推进,倾力做好申报工作。同时,把申报工作与学科建设 紧密结合,既落实好申报工作,又谋划好学科建设布局,以 “申博”工作推动学校“1 + 3+N”学科布局加速形成,带 动学科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度实施“1173”应用型人才培 养体系建设。补齐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和省专业评估3星 以下专业建设短板。建立专业认证学校内部模拟评估、认证 和改进的动态机制。持续推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完善 “兵器+” 11421研究生培养模式。实施研究生导师指导能 力提升计划,在省级优秀导师评选中取得突破。加强研究生 学位论文质量建设,抓好学位论
5、文关键环节,力争在省级优 秀学位论文评选中再获佳绩。3,强化有组织科研的支撑和引领。加强高端科研平台与 科研团队建设,实施体系化构建与团队化作战。面向“人机 黑”实际需求,坚持行业所需、学校所能,获得重大项目新 提升。瞄准“数字*、智造强省”发展需求,开展“卡脖子” 技术攻关,争取在省、市“揭榜挂帅”项目中取得新增长。 以牵头组织“百校千企”协同创新成果对接大会为重大契机, 促使科技成果转化开创新局面。实施横向量的积累带动纵向 质的提升计划,在申请获批国家级项目和重要科技奖项上实 现新突破。力争科研经费达到L 35亿元。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紧紧围绕“1 + 3+N”学科建设 布局,统筹做好
6、各层次人才的“优引精培”工作。进一步加 大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对海外高端人才实行“一 人一策”,争取再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 2人、海外高水 平团队1 2个。依托“光选计划”,重点支持校内高水平 教学及科研团队建设,力争获批省级教学及科研团队2个。 培育冲击国家级、省级人才称号的中青年人才,力争入选国 家级人才2人、“兴辽英才”等省级人才1 3人。5 .深化对俄国际交流合作。发挥对俄合作优势,拓展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做强“一体两翼”国际教育 交流与合作格局。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国际工程学院的内 涵建设,并探索与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开展硕士研究生联合培 养项目,落实中外导师联合培养
7、研究生工作,筛选申报国家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合作院校。扩大留学生规模。 搭建国际中文在线教育平台,建设特色孔子学院。6,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深入推进“一站式”学 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初步形成具有鲜明国防特色的 “1948”学生社区育人新格局。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 行动,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新增就业基地25 30个,实现 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落实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 措施,实现“大创计划”项目和“挑战杯”等创新创业竞赛 全覆盖,力争在“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奖 项上有所突破。7 .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构建“一园三区、一区一品“ 新格局,在持续推进沈抚军民
8、融合创新园和沈河数字经济产 业园建设的同时,重点推动浑南中俄合作创新园的内涵建设 工作。对标省级大学科技园建设标准和要求,整合人才技术 信息等资源支持创新创业团队,提升大学科技园能级,构建 开放融合发展格局,为学校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和创新型科技 企业孵化提供有力支撑。8 .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围绕*国防安全装备提升和先 进装备制造业技术需求,立足校内科技优势、紧跟产业需求、 积极争取外部资源联动,面向加氢站往复压缩机、生物工程 装备制造、智能制造、能量转换材料、智能信息处理与网络 通信、环境数字化与资源循环、虚拟仿真与可视化等技术与 应用,启动建设7个产业技术研究院,将其打造成为具有较 高研发水
9、平和服务能力的产业技术研发平台,成为学校科技 创新、技术应用、产业化发展的试验田和示范区。9 .建设产业学院。对接*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 业链,与行业龙头企业或“专精特新”企业深度融合,整合 多主体创新要素和实践资源,构建多方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 才培养模式,在强化建设*省汽车工程产业学院的基础上, 启动建设兵器工程、数字智造、工业互联网及安全、集成电 路、机器人、材料智造、生态环保、安全工程、数字设计等 9个产业学院,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为*全面 振兴新突破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10 .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以做好国家智慧教育试点工 作为契机,推动大数据工作向教学、科研、管理
10、和评价等各 领域延伸,做实做细各项业务单元。重点建设一批服务师生 的自助服务类设施。打造线上线下一体、课上课下衔接的教 学环境。初步建成学校的数字李生校园。为省纪委监委、省教育厅、市检察院等单位建设的大数据管理平台和全民国防 教育云上平台提供服务,提升学校社会声誉。11 .推进内部治理改革。深入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与 运行机制改革,立足学校实际发展需求,修订教育教学、教 研科研业绩量化标准,优化标志性成果奖励办法,完善目标 管理与考核奖励办法。倡行开源节流,提高奖励绩效工资发 放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高效性。深化评估评价改革,建立学 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机制。以筹备“普通高等学校本 科教育教学
11、审核评估”为推动,健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 体系。修订自主评审系列职称评审文件,对于教学和科研等 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专任教师,设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12 .做好十件民生实事。多渠道筹措资金,提高教职工 收入水平;工程实验实训中心投入使用,改善学校实践教学 条件和学术训练条件;改造教学硬件设施,优化教学环境; 建成学生第二食堂,提供更加优质餐饮服务;筹建文体中心 C馆游泳馆,扩大师生文娱活动场所;改造提升国际文化交 流中心,盘活校内资产;完成小足球场改造,满足师生体育 活动需求;筹建研究生公寓项目,改善学生住宿条件;完善 学生生活区功能,提升学生生活条件;落实校园智慧节能项 目,建设“节约型校
12、园”。各位代表、同志们!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 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赋予高等教育更加 神圣的历史使命。面对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学校党委带领 全校师生共同擘画了美好的发展蓝图,定准了目标,确定了 任务,谋划了举措,接下来,就是我们齐心协力、加油实干、 砥砺前行、奋力而上的关键时刻。让我们坚持以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 党委的领导下,以更坚定的信念、更开放的视野、更实干的 精神,勃力同心、开拓进取,加快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 设,奋力书写新时代追赶超越的新篇章!L强化国防军工特色,推进全民国防教育工作。服务兵 器行业
13、发展需求,军工武器装备科技成果首次亮相中国航空 航天博览会。依托兵器学科和国防教育资源优势,开拓理工 科院校国防教育学科路径,自主设置“国防教育工程”目录 外二级学科。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 全民国防教育,着力打造云端互动式全民国防教育平台。利 用5G和VR赋能沉浸式国防教育,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 栏目报道。兵器博物馆连续第三次获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强化教育数字化优势,加强智慧理工建设。构建数字 驱动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的“一站式”智慧服务系 统。建设全省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赋能。建设全省疫情监测上报平台、高校大数据反腐监测平 台、*阳光校园平台
14、,先后为省教育厅、省纪委监委等单位 提供技术服务并获得表扬。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获*省发改委 2022年数字经济专项资金支持。3 .强化对俄合作优势,提升国际合作办学层次。充分发 挥对俄合作优势,获批教育部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高校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国际工程学院。首批招生257 人,双方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属材料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优势特色专业进行对接, 培养“一带一路”战略急需的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4 .强化科技助力防疫优势,筑牢校园疫情防线。学校压 紧压实疫情防控工作责任,自主研发广谱抗菌液、移动智能 测温机器人并投入使用,建设“一站式”抗疫决策支持系统, 为
15、学校的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支撑。学校“科技助力抗疫” 做法及疫情防控工作成效,得到国务院应对新冠病毒肺炎疫 情联防联控机制简报刊文肯定,被新华网、人民网、光 明网、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12次,在*高校党建、*智慧 党建等平台刊发工作信息稿件10篇。一年来,我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聚焦“十件发展 大事”,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在服务*全面振兴中展现新 作为。1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1173”应用型人才培 养体系,以“引企入教”改革和项目式、案例式教学为驱动, 建设应用型课程体系。启动“长攻行动计划”。获批*省一 流课程70门。创新“兵器+” 11421研究生培养模式,优化 研究生核心课程
16、体系。入选“*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 示范基地”5个。获批2022年*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及研究 生教学成果奖19项,其中一等奖6项;获批*省本科及研究 生教学改革项目52项。获批教育部第一期供需对接就业育 人项目50项,在全国高校中位列第3名。2 .学科建设基础夯实。围绕“1+3+N”学科建设布局, 以2023年申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为目标,持续加强兵器科 学与技术、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4个冲击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在* 省“双一流”建设项目年度绩效考核中获得“良好”成绩, 并实现同类别位次跃升。获批“资源与环境”硕士专业学位 授权点,学校专业学位授权
17、类别总数上升至7个。购置SCIE 数据库、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与开放共享管理平台,教学科研 软硬件设施不断完善。3专业内涵建设稳步推进。持续优化专业结构,申报新 专业3个,停招专业8个,申请增设第二学士学位10个。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和产品设计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 本科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网络 工程、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工业设计、会计学、粉体材料 科学与工程等8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7个专业申 请工程教育认证,112个项目获批教育部2022年产学合作协 同育人项目立项。4 .学生管理服务不断优化。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 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建立班主
18、任制度,聘 任381名教师担任班主任。毕业本科生初次就业去向落实率 达89.32%,毕业研究生初次就业去向落实率达92.69%, 荣获“*省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全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高校众创空间” 获批科技部国家级备案众创空间。获批*省首届创新创业教 育实践基地1个。5 .人才引育取得新成果。引进高层次人才91人,生师 比16: 1,博士教师占比首次达到45%以上,双师双能型教 师占比达54.55%。加强人才培育、管理工作,获批国家公 派博士后项目1人、*省地方合作高级研究学者项目1人、 国内访学项目3人。启动“光选计划”,遴选“光选人才” 58人、“
19、光选学者”28人、“光选科研团队”17个、“光 选教学团队” 13个。加强人才项目选拔推荐工作,获评*省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3人。6,科技创新动力增强。科研到款突破1.2亿元,新增千 万元级别项目2项。新增*省重点实验室1个、重点新型智 库1个,*市重点实验室3个、海智工作站1个,*省实质性 产学研联盟9个。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创新特区、 基础加强计划、领域重大技术专项、中央地方共建指导计划 项目10项。加强校地、校企、校所合作,签订战略合作协 议20余项、产学研合作项目400余项。入驻大学科技园的1 家企业获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顺利通过第四轮军工二级保 密资格认定。7 .国际交流
20、合作持续深化。成功引进3名乌克兰和1名 俄罗斯高层次专家到我校开展工作。获批中外双导师联合培 养项目(硕士)名额21个。积极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国 家来华留学生招生规模,招收来华留学生859名。深入推进 学术交流活动,组织举办“第七届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 “第八届制造技术与工程材料”“第二届机械、建模与材料 工程”等国际学术会议6次,有效促进了前沿技术及创新领 域的深度交流和国际合作。8 .积极推动学术治理能力提升。加强学校新一届学术委 员会建设,全年召开会议12次,就学位授予标准、教师职 务聘任办法、教学科研设备资金使用、对外推荐教学及科学 研究成果、年度预算安排等作出审定、评定或咨询,有
21、效促 进学校学术治理能力持续提升。夯实学校作为理事长单位的 *省兵工学会自身建设,组建服务站7个。9 .评估评价体系不断完善。成立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 革专项领导小组,制定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方案和 任务清单。搭建学校教育教学评估评价系统、学院(部)目 标管理和考核平台、标志性成果认定平台,出台目标管理、 考核奖励办法等文件3个,完成2022年度学院(部)目标 管理考核和标志性成果认定。10 .管理和服务提质增效。实施*高校校院两级管理体 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平稳推进校院两级 管理,提升内部治理效能。提高后勤服务水平,高质量完成 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开展校园智慧节水项目建设工
22、作,荣获 “*省2022年度节水型高校”。提高财务内控机制建设,落 实设备购置与更新贷款项目储备工作。完善审计工作制度, 提高审计工作成效。完善图书数据库和数字化档案检索服务 体系,提高图书、档案服务质量。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为师 生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在与师生共育良策、共谋发展中 汇聚新动能。1 .成功开办自营教工食堂,提高教工餐饮质量。2 .学生第二食堂获批建设,进入工程招标程序。3 .工程实验实训中心项目主体完工,该项目荣获“2022 年度*市优良结构”称号。4 .实施教职工“送温暖工程”,为校园封闭管理期间校 内外职工提供生活保障和服务,为困难职工提供精准帮扶
23、。5 .实施文体中心场馆改造工程,完成F馆小剧场室内整 体装修施工。6 .实施学生生活区环境提升工程,完成室外篮球场地修 复改造和网球场地地胶整体更换。7 .实现校内外房产规范出租良性循环,房产租金收入超 过1000万元。8 .建设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平台,为实现资产管 理信息化发展目标奠定基础。9 .完成24套房改房办理工作,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实际 问题。10 .完善有线网络、无线网络、5G网络等多网融合的校 园网络基础架构,为学校教学和管理服务等工作提供有力支 撑。各位代表、同志们,2022年学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 导下,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 新的成绩和进步。我们深知,学校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和进 步,都凝聚着全体师生员工的奉献和付出,都凝聚着离退休 老同志、广大校友的关怀和支持。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向 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广大校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 崇高的敬意!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目前学校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科技创 新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 成果,但我们的学科专业核心竞争力仍然很弱,尚未晋级博 士学位授权高校行列;在学科专业内涵建设、高水平师资及 团队建设、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建设,以及体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