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 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 让广大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 生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在新发展阶段推动我县 公共文化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现提出以下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文化服务 保障条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 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立健全公共 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进一步统筹城 乡公共文化发展,促进基本公共
2、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的公共文化服务。(二)基本原则坚持正确导向。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坚持政治引领,着力提升人民文明素质。切实承担起举旗帜、 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18.聚焦乡村振兴促进文化消费。坚持“保护为主、抢 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重点加强乡村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全力推进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 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加强革 命文物保护利用,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围绕乡 村文化振兴战略,传承发展优
3、秀传统文化,鼓励公共文化机 构和文旅市场主体挖掘特色资源,创作具有浓郁乡村特色、 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文艺作品,研发文化创意产品,丰富旅 游商品开发的文化内涵,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内容。逐步提 高公益性演出补贴标准,支持艺术表演团体提供公益性演出, 探索特色文化旅游演出活动有偿化和常态化发展。积极发展 与公共文化服务相关联的教育培训、体育健身、演艺会展、 旅游休闲等产业,引导和支持文化企业开发公共文化服务产 品,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文化消费需求。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统筹 推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体制机制。加强巴东县公共文 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对全县公共文化服
4、务高质量发展 工作的领导。积极协调配合宣传、发改、财政等部门,在规 划编制、政策衔接、标准制定和实施等方面加强合作,进一 步形成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合力。做好宣传 和舆论引导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 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二)加强资金保障。进一步完善财政保障机制。落实 公共文化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 施方案,统筹安排上级转移支付和自有财力,促进公共文 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全面实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预算绩 效管理,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益。 进一步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创新投入方式,采取政府购买、 项目补助、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措施,
5、提升公共文化服务 保障水平。充分发挥各级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鼓励民间资本 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三)加强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强化人才梯 队建设,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健全人才激励措施,保持基层 文化队伍相对稳定及可持续发展。结合本地实际,采取“县 聘乡用”、派出制和县乡双重考核等形式,配齐配强乡镇综 合文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行政村(社区)设立城乡基层 公共文化服务岗位,配置由公共财政补贴的工作人员。加强 基层广电及网络技术队伍建设,发展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 伍。设的主体责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省、市相关标准, 加大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投入力度,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 均等化发展,切实
6、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坚持改革创新。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改革,着力 解决制约我县公共文化服务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 新管理方式,扩大社会参与,提升服务覆盖面和实效性,形 成开放多元、充满活力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坚持共建共享。充分整合社会力量,积极扩大社会参与, 形成多方共建、全民共享的文化治理格局,促进公共文化事 业与产业相融合,公共文化服务和教育、科技、农业、商贸 相融合,形成多方共建、全民共享的文化治理格局。二、主要任务(一)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1 .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按照国家、省、州关于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相关要求,在财政承受范围以内, 修订我县
7、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因地制宜确定基本服 务项目、设施设备、人员配备等指标,明确政府保障底线, 并以县为基本单位全面推动标准落地实施。实行绩效跟踪评 价,建立健全实施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开展标准实施情况监 督检查和评估,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2 .完善公共文化机构管理和服务规范。坚持建、管、用 并重原则,规范服务项目和服务流程,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 施资产统计报告制度、服务开展情况的年报制度、设施使用 效能考核评价制度、服务考核评价制度等,提高设施利用率 和服务品质。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群众需求征集和评价反 馈机制,畅通群众文化需求和评价反馈渠道,实施“菜单式” “订单式”服务,提
8、高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3 .完善数字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对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 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湖 北公共文化云以及智慧城市建设和智慧文旅平台,推动巴东 县公共文化旅游服务云平台、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标准 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重点解决信息融合、资源建设、服务 反馈等领域的规范性问题,提升数字服务能力。(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4 .优化基层公共文化阵地设施。统筹城乡公共文化基础 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档升级。围绕城乡发展 定位,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布局,积极推动将公共文化设 施建设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补短板强弱项工作,全面完成巴 东县“三馆”(非遗
9、馆、文化馆、图书馆)新馆搬迁布展项 目建设,对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图书馆、文化馆、基层 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体广场、乡村大舞台等公共文化设施 进行改造升级。5 .完善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以县级图书馆、文化馆 总分馆制为抓手,优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布局,逐步实 现总分馆图书资源的通借通还、数字服务的共建共享、文化 活动的协调联动和人员培训的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分馆建设, 鼓励将若干人口集中、工作基础好的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建设为覆盖周边乡镇的县域服务分中心。具备条件的可在人 口聚集的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分馆的基层服务 点。6 .提升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能级。管好用好图书馆、文化 馆、
10、博物馆、科技馆、剧院,少儿文艺之家等现有公共文化 设施,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建立公共图 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联盟机制,建立区域 内艺术普及师资库,探索文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共培共享机制。 以公共文化云建设和全民艺术普及、全民阅读为重要抓手, 建立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非遗馆等线上线下联动 机制,加强资源整合利用,提高综合效益。(三)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7 .美化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着力打造“15分钟文化圈”, 将文化创意融入社区生活。根据群众需求对公共图书馆、文 化馆等进行功能布局优化。按照规模适当、布局科学、业态 多元、特色鲜明的要求,在城市商圈、产业园区
11、、城镇社区、 中小学校园等区域打造一批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 沙龙、轻食餐饮等多业态于一体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校 园书店等新型文化空间形态,培育特色城市书房品牌。8 .扮靓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按照乡村文化振兴的总体要 求,着眼于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利用和创新发展。对乡 镇、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体广场、农家书屋等 进行创意改造或提档升级,因地制宜建设文旅公共服务中心、 村史馆、文化礼堂、乡村戏台、非遗传习场所等主题功能空 间。积极申报创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湖北民间文 化艺术之乡”。结合实际开展艺术乡村试点建设。(四)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9 .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深入
12、推进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 确保做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积极做好延时、错时开放。精 准对接群众需求,完善“订单式”“菜单式”“预约式”服 务。经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公共文化机构可根据实际, 优惠提供特色化、多元化、个性化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 现优惠有标准、质量有保障、内容有监管。坚持把社会效益 放在首位,推动有条件的公共文化机构开发文创产品。统筹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将服务资源、内容向基层倾斜,采取流 动服务、定点辅导、结对帮扶等方式,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 务一体化。做好务工人员、老年人、未成年人、残障人士、 “三留守”等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10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书香荆楚文化湖
13、北” 建设。推动公共图书馆向“以人为中心”转型,建设开放、 智慧、包容、共享的现代图书馆;建设读者用户中心,推广 信用借阅、电子读者证和“楚天云递”网借服务。扩大长江 读书节、长江讲坛、“书香农户耕读人家”农民读书用书 赶集活动品牌影响力。实施全民艺术普及工程,推动优秀文 化遗产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景区。组织开展“灵秀 湖北-四季村晚“、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送戏下乡等接 地气、正能量的文化活动。n.打造巴东文化品牌。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培育 公共文化优秀项目,创建扶持一批具有巴东特色的文化品牌。 深化“一县一品”创建,持续推进大型行浸式实景剧千年 巴东一夜回演出,努力将寇公文化公园打
14、造中华民族共同 体体验园。持续举办长江三峡纤夫文化艺术节、縻君文化艺 术节和牛洞坪油菜花节,深入打造“唱恩施歌 诵巴东诗 讲 巴东故事”巴东地域文化大普及大比武、“巴哥东妹”亲子 读书会等群文品牌,推进每周文化1小时、我在巴东过大年、 百姓大舞台等品牌建设。推进精品创作,不断激发创作活力, 推出一批反映时代主题和地域特色的歌曲、画册、书籍和微 电影等艺术精品。(五)统筹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12 .提升公共文化设施数字化建设水平。推进智慧图书 馆体系建设和公共文化云建设,重点建设适应移动互联网环 境的全民阅读数字资源和全民艺术普及地方特色资源,实现 公共文化服务的智能匹配和精准推送。按照共建共享
15、、互联 互通的原则构建数字化服务网络,及时掌握群众文化需求变 化和服务反馈,实现服务的智能匹配和精准推送。重点建设 适应移动互联网环境的全民阅读数字资源和全民艺术普及 地方特色资源。推进数字农家书屋建设。推广文化活动网络 直播。鼓励与企业合作,探索有声图书馆、文化馆互动体验 等新型文化服务方式。13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现代传播能力。灵活运用宽带互 联网、5c移动互联网、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卫星网络等手 段,拓宽公共文化资源传输渠道。运用数字技术升级公共文 化服务作产品,推进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存和传播。有效应 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 息技术,推动基于智能移动终端软件
16、、新媒体的公共文化服 务,形成全媒体传播网络。适应信息传播格局变化,创新体 制机制,确保传播导向,建立推进主流媒体、文化类单位、 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多元传播主体格局。14 .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实效性。大力推进“三网融 合”,促进高清电视、互动电视、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 等业务发展。加强广播电视台、网络电视台、发射台(站)、 监测中心台(站)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高山无线发射台 站建设工程。积极推进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和数字化双向化改 造,加快推进直播卫星和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建设,努力实现 广播电视户户通。加强广播电视和各级政府网站公共文化频 道、专栏建设。在户外公益广告宣传中融合公共文化服务
17、内 容。加快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搭建应急广播平台,实现应急 广播平台全覆盖,提升应急信息发布能力。基于实施国家和 地方应急广播工程,完善应急广播覆盖网络,建设农村智能 广播网,打造基层政务信息发布、政策宣讲和灾害预警应急 指挥平台。(六)注入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新动力15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 建共享,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多元多样。推进政府购 买公共文化服务,制定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指导目录。 建立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示范和引导机制,引导 一批社会主体将优质文化空间、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纳入基 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建设文化项目, 兼顾公共文化
18、服务和文化产业发展。继续深化公共文化机构 法人治理结构改革。鼓励机关、学校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在 确保正常工作、教学、生产秩序的前提下,向社会免费或者 优惠开放所属文体科普场所设施。支持组建巴东县电声管乐 团,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端艺术的追求。16 .推动志愿服务增效。发挥文化和旅游志愿者网络服 务平台作用,健全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完善文化 和旅游志愿者招募管理工作,建立志愿者激励保障机制,加 大文化和旅游志愿者队伍的培训力度,实现全县公共文化机 构文化和旅游志愿者队伍全覆盖。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探 索具有地方或行业特色的文化志愿服务模式,持续培育巴东 文化义工志愿服务品牌,推荐一批优
19、秀文化志愿服务项目、 团队和个人参加各级志愿服务大赛。实施城乡文化志愿服务 对口帮扶计划,将县直文化单位和乡镇、村(社区)综合文 化服务中心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相衔接,组织文 化能人、社会文艺爱好者、非遗传承人、大专院校毕业生、 退休老同志等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七)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17 .加快文旅公共服务机构融合。推动公共图书馆、文 化馆、博物馆、非遗馆等建立线上线下联动机制,强化功能 融合,提高综合效益。拓展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将宣传、推 介本地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纳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的 展览、讲座等文化活动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公共文化场所增 设旅游信息咨询窗口,常态化提供景区信息、旅游线路等旅 游相关服务。在旅游服务(集散)中心、旅游驿站等周边,开 展传统文化展示、流动文化服务活动,增添旅游公共服务设 施的文化内涵。鼓励在A级景区和乡村旅游点设置图书阅览 室、文化活动室,开展传统文化展示、流动文化服务活动。 支持有条件的村(社区)建设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中心。推动 公共文化单位挖掘本地特色文旅资源,将文旅节庆赛事活动 和旅游宣传推介活动结合起来,打造文化和旅游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