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史观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1207222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明史观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明史观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明史观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明史观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明史观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临沧市民族中学普光荣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历史研究的不断发展,历史教学内容 和方式也在不断的充实和完善,促进历史课程教学的发展。在各省的 历史高考中,都积极的采用新题形、新材料、新观点,将历史研究和 历史教学和升学考试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既有利于历史最新研究成 果的推广,也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更新。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密切 关注新史观的学习和研究,以新的理论和新的知识储备来促进历史教 学的发展和辅助学生的考试。关键字:文明史观历史教学一、文明史观的主要内容文明史观中所说的文明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是指人类所创 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文明的发

2、 展包含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所以,在教学 和复习每一个国家、每一个阶段历史的时候,都要有意识地去探寻这 三个方面的文明成就。从横向上看文明史的内容几乎涵盖了我们以往 通史所涉及的内容,并且还包涵了宗教、语言文字、群体心理、风俗 习惯等多领域。从纵向看文明史观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依据,把人 类文明演变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农业文明又分为初 级农业文明阶段和发达农业文明阶段,青铜器和铁器成为划分的标 志;工业文明分为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工业文明在全球的扩展两大阶 段。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现代化。二、文明史观在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体现从高中历史课标

3、和各种版本教科书的内容来看,都已注意了文明 演进的角度来确定教学内容和阐释历史。三个必修模块从不同的角度 体现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六个选修模块也从不同侧面 反映了文明史的相关问题。在学科体系方面,淡化了五种社会形态理 论,按照文明史观构建了新的学科体系。如在新教材中对夏朝的叙述: “夏朝是中国的第一个王朝,而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王朝二 对秦朝的描述:“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建立中央集权的王朝,而不是中 国的第一个封建王朝;”介绍这些王朝,不再是单纯从政治军事方面, 而是从更多方面来描述,尽量不出现有关形态五个社会的字眼。在政治文明方面(必修一为主),新教科书颠覆了传统史学中突 出政

4、治斗争、阶级斗争的编写思路,摒弃了那些残酷的斗争和血腥的 屠杀,而是以国家机器的运行、各种机构、组织、制度的设置以及相 关政治运作为研究的重点,突出了政治制度、政治事件、政治活动的 分量。对制度文明加以浓笔重彩的反映,必修模块的九个专题中有五 个专题涉及制度文明,囊括了古今中外不同的文明模式和文明成就。 如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雅典民主制的发展,全面阐述了两种政 治制度发展的历程。从英国渐进的制度创新、美国政治新体制的完备、 法国共和制的曲折历程、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等方面,阐释了资产 阶级代议制的发展和历史地位。物质文明方面(必修二为主),改变了旧大纲版教材侧重于政治史的倾向,加强了经济史

5、的地位,并且明确了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 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以大 量的笔墨介绍了中华民族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经济形态,突出了中华 文明在文明史上的地位,有的教科书还强调了中国明清时期处于农耕 文明的新高峰和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趋向的变异。同时,还特别关注 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史的问题,更突出了文明的物质成果。在世界史 方面,从工业文明的历程到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总趋势和各国 经济新成就,都有了大规模的,论述反应了人类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 明的巨大成就,更凸显了各类型文明间的相互交流和融合。精神文明方面(必修三),前所未有的加重了文化史的比重,并 单列为一个必修模

6、块,系统全面地反映了人类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领域 的发展成就和内容。在选修课中,更是大大加重了文化史的分量,除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以外,五个选修模块都与文化史有关,其中, 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都属精神文明的范畴,据冯一下先生统计,在整个高中历史所设的九个模块中,文化史约占 到3.8个模块,仅少于政治史,而大大超过了经济史,由此表明,在 新课程中精神文明的地位是大大提升了。新课标将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化,都置于西方工 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的全方位冲击下来认识;关于英、法、美、德等国 的资产阶级革命或统一,也多是从近代国家政体、民主制度等角度来 阐述的,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

7、年改革也都置于工业文明的范畴中 加以论述。三、教学中如何使用文明史观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把握文明史观的内涵和观点,体现文明史观要求,引导学生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分析、认识相关历史现 象,应特别注意以下方面。第一,依据文明史观整合教材。在教学中可运用文明史观,打破 必修模块的划分,按照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兴起、工业文明的扩展 的顺序,对课标和专题内容进行整合,从而构建起体现时序特点的通 史学科体系,这对于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把握课程标准,应对高考 具有指导作用。第二,突出制度文明教学。制度文明是某一时期政治、经济和文 化发展的体现和结晶。在新课程教学中,要关注制度史的教学,改变 历史教学中热

8、衷于战争史、人物史,认为制度史“枯燥乏味”的不正 常教学行为。应正确评价和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地位和 历史影响,针对近年来学术界出现的贬损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倾 向,不少学者从制度文明的角度认为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 “现代 行政”的特点;有的外国学者将其与四大发明并列,是中国对后世的 重大贡献;当代著名学者张传玺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 “公天下”的因素。这些反面,在新教科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并对 中央集权制度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肯定。在教学中要吸纳这些新见解, 阐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在学习资产阶级代议 制时,要说明其在人类历史上所起的的进步作用,它顺应了

9、近代市场 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升了社会生产力,完善了生产关系,开创了新的 民主政体,是值得珍重的历史遗产。在制度文明教学时,还应结合我 国的国情,注意研究和借鉴人类制度文明方面的有益成果,引导学生 为发展社会主义的制度文明和民主政治而努力。第三,关注文明史观对高考的指导作用。文明史观成为高考历 史试题设计和制作的主导理论,体现这一史观的试题在大纲高考中频 频出现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新课标高考中更是屡屡出现。国家教育 部考试中心颁布的考试大纲(新课标历史),也是按照文明史观, 重新构建了学科体系和考试内容。有鉴于此,在高考复习中,应按照 文明史观,来确定考点和重点,并按照文明史观来审视、阐释、说明

10、 相关的重大历史问题。第四,处理好各种史观的关系。 新课标体现了 “一元多样”的 史学观念,即在坚持历史唯物史观的前提下,借鉴和吸纳了近年来兴 起的一系列新的史学观念和理论。新课标在体现文明史观、现代化理 论和全球史观同时,并未排斥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在课程性质、课 程目标等方面,一再申明了历史教学中要用历史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 要求,明确提出了关于唯物史观历史本体论一系列教学原则。我们强 调转变史学观念,并非削弱历史唯物史观对新课程的指导地位,所摒 弃的只是以往那种僵化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因此,在新课程教 学中仍要坚定不移地恪守历史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那种把新的史学 观念与历史唯物史观对立和割裂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