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高中地理环境与发展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面汇总归纳全面汇总归纳超详细知识超详细知识汇总全面汇总归纳全面超详细知识汇总全面汇总归纳全面汇总归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教版高中地理环境与发展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面汇总归纳全面汇总归纳超详细知识超详细知识汇总全面汇总归纳全面超详细知识汇总全面汇总归纳全面汇总归纳.pdf(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每日一练)人教版 2022 年高中地理环境与发展知识点汇总 选择题 1、在辽宁盘锦有一项全国首创的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叫做“稻田养蟹”就是在种植水稻的时候把河蟹放入稻田养殖,利用河蟹来除稻田里的害虫,而河蟹的排泄物又肥沃了田地,形成了水稻护蟹、蟹吃虫饵、蟹粪肥田的天然食物链。我们把这种既种稻、又养蟹的稻田称为蟹稻田,简称蟹田。稻蟹混养是“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双收”的立体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据此完成(1)(3)题。(1)辽宁省盘锦市水稻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A.政策 B.交通 C.劳动力 D.气候(2)与蟹稻共生模式属同一农业地域类型的是()A.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B.巴西热带雨林农业 C.澳
2、大利亚混合农业 D.法国的地中海农业 (3)蟹稻共生模式的最大生态效益是()A.减少农药使用,减少污染 B.减少黑土流失发生的频率 C.延长产业链,增加了收入 D.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答案:D 2 C A【提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 解析: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我国的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是一种新型的混合农业。混合农业的优势意义:农场内部形成一个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农民可有效的利用时间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具有很大
3、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可以从以下五方面进行分析: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因地制宜的扩大生产规模,加强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解答】水稻喜欢高温多雨的地区,辽宁省盘锦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是水稻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故 D 符合题意。“稻鸭共作“生产中水稻种植属于种植业,饲养鸭子为畜牧业,既有种植业,又有养殖业,基本特征和混合农业相符,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为混合农业,C正确。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巴西热带雨林农业、法国的地中海农业均为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蟹田模式的运用可以减少农药使
4、用,减少污染,带来生态效益,所以 A正确;蟹田模式对于减少黑土流失发生的频率并没有太多影响,所以 B错误;延长产业链,增加了收入以及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都属于经济效益,而非生态效益,所以 CD错误。2、下图为“某市新生态城水循环利用模式图”,图中化工产业区走的是高端化工产品之路。阅读图文材料,回3 答下列问题。(1)图示水循环利用模式()A.保障了大气、水体的零污染 B.实现了“氢气甲烷风电”清洁能源生产 C.再生水直接用作补充景观用水 D.是基于“生产生态生活”的一体化设计(2)图中化工产业区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因素是()A.原材料 B.能源 C.科技 D.劳动力(3)图示生态城建设的主要目标
5、有()A.节能、减排、再利用 B.净化、循环、再利用 C.降耗、节能、可持续 D.净化、降耗、可持续 答案:D C B 4 【提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水循环利用模式。(2)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工业区位因素。(3)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城建设的主要目标。【解答】(1)该生态城水循环的设计兼顾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保障水资源的利用,实现污水“处理再生净化”。故选 D。(2)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化工产业区走的是高端化工产品之路,所以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是科学技术。故选 C。(3)读图分析可知,该生态城市主要体现的是净化、循环、再利用等作用。故选 B。3、某
6、农户承包了一片核桃林,成立“林禽”产业合作社,吸收村里 18 名贫困户入社。合作社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如下图所示),促进了农民脱贫增收。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该农业生产类型是()粗放农业 集约农业 自给农业 商品农业 A.B.C.D.(2)该产业模式()5 A.会加速提高当地的城市化水平 B.使当地商业网点数量快速增加 C.农户和公司必然存在生产协作 D.可能让农户减少使用化肥和农药 答案:D D【提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 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
7、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通过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来增加农产品产量的农业,是集约农业;产品为了出售,是商品农业。故选 D。(2)林内养鸡,鸡的粪肥可以被核桃林的树木吸收,可以减少使用化肥和农药,D 正确。故选 D。4、如图为某地“循环农业模式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1)(2)题。6 下列地区中最适宜推广该种农业模式的是()A.黄土高原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答案:B【提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5、彩虹之境生态村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州,该村只有 43 户住户,
8、却向世界展示了独特的人居环境。能源方面,居民利用太阳能发电,并且主动降低电能消耗;水资源方面,设置雨水收集设施,所有的污水都经过处理二次利用;建筑方面,建筑材料以木材、卵石、秸秆、泥土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彩虹之境生态村独特的人居环境反映出()A.人地协调发展 B.人类被动适应环境 C.人定胜天 D.地理环境决定人类发展 7 (2)该生态村的建筑材料以木材、秸秆和泥土压块为主可以()A.保护植被,增加生物多样性 B.增加牢固度,抵御地震灾害 C.增加墻体厚度,防寒保温 D.就地取材,有效降低资源消耗 答案:A D【提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解析:(1)本题
9、主要考查了人地关系。(2)本题主要考查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答】(1)从材料中可看出彩虹之境生态村实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A正确;其余选项都是人地关系不协调,特别是 D 选项反映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被动性,不是人地协调,故其余选项可排除。故选 A。(2)该生态村的建筑材料以木材、秸秆和泥土压块为主可以就地取材,有效降低资源消耗,D 对;利用木材就说明不是为了保护植被,A错;这些建筑材料与钢筋水泥相比坚固度明显要低,B错;不是为了增加墙体厚度,C错。故选 D。8 6、读某重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工程最有利于解决终点地区的问题是()A.水资源紧张 B.环境脆弱 C.经济结构
10、单 D.自然资源与生产力不协调 (2)不会导致 地环境问题的做法是()A.轮荒的耕作制度 B.无计划地露天开矿 C.伐木烧薪 D.退耕还林还草 答案:D D【提示】资源跨区域调配及其影响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解析:(1)“西气东输”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道管,起点位于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终点则在上海。(2)环境问题是伴随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人口,9 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因素,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排放的废弃物也逐渐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了环境污染,由此可见人口
11、,资源,环境与发展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制约。【解答】(1)由图可知,该工程为西气东输,最有利于缓解终点地区能源紧张问题(自然资源与生产力不协调)。故选 D。(2)退耕还林还草可以有效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减轻水土流失。故选 D。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与漫画“把云留住”的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盐碱化 B.大气污染 C.森林破坏 D.温室效应(2)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 B.整体性 C.开放性 D.同一性 答案:C B【提示】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森林、湿地等的问题成因及开发利用 10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土壤
12、的观察、形成与养护 解析:(1)图中沙土广布,用树桩代表被破坏的树木。漫画形象地说明了由于森林破坏,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减少,蒸腾作用减弱,造成气候变干、土地沙化,故选 C.(2)从图中可以看出森林受到了破坏,植被涵养水源减少,蒸腾作用减弱,降水减少,造成气候变干、土地沙化。反映出 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形成有机的整体;当一个要素改变引起其他要素随之变化,因此该图体现 的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故选 B.【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8、科学家在设计宇宙飞船时,非常珍惜飞船的空间。在飞船中几乎没有废弃物,乘客的排泄物被净化成氧气、水和盐回收使用,构成了一个良性生态系统。“宇宙飞船经
13、济”就是根据这一设计思想提出的,把地球看成一个巨大的宇宙飞船,除了能量靠太阳供给外,人类的切物质需要都靠完善的循环来满足。据此完成(1)(2)题。下列生产活动不属于“宇宙飞船经济”的是()A.大力发展有机农业 B.向外国出口垃圾 C.对废弃物再利用 D.大力开发风能 答案:B 11 【提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综合题 9、裸地指自然界没有土壤、没有植被的裸露地面。图甲是某森林植被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乙是新西兰南岛西海岸著名景点煎饼岩及侵蚀裂缝中生长的绿色先锋植物。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在新形成的裸地上,很快会生长出一些植物,即先锋植物。根据图文信息
14、中先锋植物的环境适应性,推测先锋植物的特点。(2)天然植被的形成过程是()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稳定植被 先锋植物生长,改造土壤、水分条件 裸地被侵蚀等形成裂缝 更多植物生长 A B C D (3)天然植被的形成经历不同的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2 A植被形成各个阶段的顺序是可以随意改变的 B后期阶段的植被不可能有早期阶段的植物种类 C每个阶段占据优势地位的植物种类是相同的 D随着时间推移,植被中植物的种类愈发复杂多样(4)植被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达到稳定的状态往往需要百年以上的漫长时光。说明该特点对人类活动的启发。答案:(1)为了适应裸地、没有土壤等条件以及当地的地理环境,先锋植物的植株多矮小
15、,耐贫瘠、繁殖力强。(合理即可)(2)C(3)D(4)天然植被一旦被破坏,恢复起来难度大,时间长;保护天然植被很重要。(合理即可)解析:本题以新西兰煎饼岩为情境,涉及植被形成过程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相关必备知识,突出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素养。(1)根据图文信息,推测先锋植物的环境适应性特点。地衣、苔藓是植物界的先锋植物,但在不同的环境下,先锋植物的环境适应性特点有所差异,图文中呈现的是在裸岩中生长的先锋植物,具有在没有土壤的环境中生长的能力,所以植物植株矮小、耐贫瘠、繁殖力强。(2)考查从裸地到稳定植被的形成过程。结合某森林植被形成过程示意图和新西兰的岩石裂缝图,可以分析出形成的过程:裸地被侵
16、蚀等形成裂缝先锋植物生长,改造土壤、水分条件更多植物生长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稳定植被。故选 C。(3)从裸地到稳定的森林的形成过程,是有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此各个阶段形成的顺序是不能随意改变的,A错。从早期阶段到中期、后期稳定阶段,土壤等环境条件越来越适合植物的生长,植被中植物的种类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D 正确。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植物种类,而占据优势地位的植物种类是不同的,形成稳定的森林后,乔木就占据了优势,取代了之前草本、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13 阶段仍可以看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因此后期阶段的植被中是可能有早期阶段的植物种类的,B、C错。故选 D。(
17、4)基于前面的思考,进一步设问天然植被形成的漫长过程对人类活动的启发,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人地协调观。天然植被一旦被破坏,恢复起来难度大,时间长,所以保护天然植被很重要。小提示: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旅行者在甲地旅游时,发现当地分布着以泥土混合茅草盖成的“蜂巢屋”(下图)。当地居民说:“蜂巢屋 每半年便要修补一次,要不然会溶掉的。”推断当地土塔“溶解”较快的季节,并说明理由。答案:冬季。原因:该地位于地中海东岸(36 N 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地中海气候区受盛行西风影响,温和湿润(降水较多),故士塔应在冬季溶解较快。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查学
18、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读图可知,该地位于地中海东岸(36 N 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温和湿润,冬季降水多;由材料“以泥土混合茅草盖成的“蜂巢屋”,当地居民说:“蜂巢14 屋 每半年便要修补一次,要不然会溶掉的”可知,土 塔被溶解是冬季,降水多时。小提示:11、【环境保护】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湟鱼是青海湖特有的洄游类珍稀鱼类,主要栖息在青海湖的西北部,生长缓慢、无鳞。据专家介绍,距今 20-200 万年前成湖初期,青海湖与黄河水系相通
19、,湖水通过东南部的河流泄入黄河,是一个外流湖。湟鱼的祖先是黄河鲤鱼,原本是有鳞的,随着湖泊环境的演变才逐渐退化的。布哈河、沙柳河等河流是湟鱼洄游的主要通道(见下图)。20 世纪 50 年代到 70 年代随着环青海湖地区的农业开发,在沙柳河、布哈河等河流及其支流上修建了许多河流大坝,并建设了许多农场。由于河湖萎缩及人为滥捕等因素的影响,湟鱼数量锐减。分析甲农场发展灌溉农业对湟鱼生长繁殖的不利影响。答案:农业引水灌溉,河流水量减小甚至断流,影响湟鱼洄游繁殖;农业化肥、农药的施用,造成土壤和水域污染,导致鱼类死亡等;河流大坝阻挡湟鱼洄游路线;青海湖含盐量和碱度不断上升,湟鱼生存环境恶化 解析:本题以青海湖湟鱼为载体,涉及农业发展对湟鱼的影响,主要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由图可知,甲农场靠近青海湖,农场农业生产需要引河流水灌溉,导致河流水量减小甚至断流,从而影响湟鱼15 洄游繁殖;农场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的施用,会使得土壤和水域受污染,从而导致鱼类死亡等;由图可知,河流上建设了河坝,河坝会阻挡湟鱼洄游,从而影响湟鱼繁殖;入湖水量减少,会导致青海湖含盐量和碱度不断上升,危及湟鱼的生存环境,严重影响湟鱼生长繁殖,导致湟鱼数量锐减。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