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财务管理计算公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财务管理计算公式.pdf(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一次性收付款项终值和现值的计算:单利终值 FVn=PVo(1+i n)单利现值 PVo=FVn1/(1+i n)复利终值 FVn=PVo(1+i)n 复利现值 PVo=FVn1/(1+i)n 2、筹资数量预测的销售百分比法因素分析法 资本需要量=(上年资本实际平均占用量-不合理平均占用额)(1预测年度销售增减额)(1预测期资本周转速度变动率)3、筹资数量预测的销售百分比法 4、股票发行价格的计算 1)分析法:股票价格=(资产总值-负债总值)/投入资本总额每股面值 2)综合法:股票价格=(年平均利润/行业资本利润率)/投入资本总额每股面值 3)市盈率法:股票价格=市盈率每股利润 5、借款信
2、用条件及实际利率:实际利率=借款人实际支付的利息/借款人所得的借款 1)按复利计息:i 为名义利率,为,n 为借款年限。实际利率 k=(1+名义利率)n-1 2)一年内分几次计算利息的复利:年利率 k,一年分 m次计息 实际年利率 k=(1+i/m)m.n-1/n 3)贴现利率:贴现利率为 i 实际利率 k=贴现利率/(1-贴现利率)=利息/(借款额-利息)4)单利贷款,要求补偿性余额:实际利率 k=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例)5)周转信贷协定:应支付的承诺费=(周转信贷额度-年度内已使用借款额)承诺费率 6、债券发行价格的计算:债券售价=债券面值/(1+市场利率)n+nt=1(债券面值债
3、券利率)/(1+市场利率)7、融资租赁租金的计算 1)平均分摊法:每次支付的租金=(租赁设备购置成本-预计残值)+租赁期间利息+租赁期间手续费)/租金支付次数 例如:某企业于 01 年 1 月 1 日从租赁公司租一设备价值 100 000,租期 5 年,预计租赁期满残值 6 000,归租赁公司,年利率 9%,手续费是设备价格的 2%。租金一年一次。每次支付的租金计算如下:(100 000-6000)+(100 000(1+9%)5-100 000)+100 000 2%)/5=29972 2)等额年金法:先付租金(年金)的计算:年金(租金)=等额租金现值/年金现值系数 后付租金(年金)的计算:
4、年金(租金)=等额租金现值/(年金现值系数+1)8、商业信用资本成本的计算:商业信用资本成本率=(现金折扣百分比/(1-现金折扣百分比)(360/放弃折扣延期付款天数)100%9.票据贴现:贴现息=汇票金额贴现天数(月贴现率/30 天)应付贴现票款=汇票金额-贴现息 10.资本成本:资本成本率=用资费用/(筹资数额-筹资费用)=用资费用/(筹资数额(1-筹资费用率)11.资本结构决策分析:财务杠杆系数 DFL=(EPS/EPS)/(EBIT/EBIT)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税息前利润变动率=税息前利润/(税息前利润-债券借款利息-租赁费-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率)财务杠杆系数=
5、税息前利润/(税息前利润-债券借款额利率)普通股每股利润增长额=普通股每股利润普通股利润增长率 普通股利润增长率=税息前利润增长率财务杠杆系数 P170 资本成本比较法:1)初始资本结构筹资方案决策过程:先确定各种筹资占筹资总额的比重,如债券的比重=债券筹资额/筹资总额。然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比重该项筹资的成本%)+。最后比较各筹资方案,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为优。2)追加资本结构决策过程:边际资本成本低的方案为优。方法一,直接比较追加筹资方案的边际资本成本=(某种追加筹资额/追加筹资总额)该项追加筹资额的成本%)+。方法二,将备选追加筹资方案的边际资本成本与原有最优资本结构汇总,测算综合成
6、本,比较最优方案。12.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货币资金余缺)(最佳货币资金余额)的计算:货币资金余缺=期末货币资金余额-理想货币资金余额 货币资金余缺=(期初货币资金余额+货币资金收入总计-货币资金支出总计)-理想货币资金余额 货币资金余缺=期初货币资金余额净货币资金流量-理想货币资金余额 期末货币资金余缺=期初货币资金余额+净货币资金流量 期末货币资金余缺=期初货币资金余额+货币资金收入总计-货币资金支出总计 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2资金转换成本资金需用量)/资金持有成本 总成本=(资金最佳持有量/2)持有成本+(资金需用量/最佳持有量转换成本)13 应收账款成本的计算:应收账款余额=每日信用
7、销售数额收款平均间隔时间 例如,某电器企业,年销量 18 万台,每台 2000 元,全部信用销售,10 天内付款折扣 2%,超过 10 天在 30 内付全价款。客户中 60%按 10 天期付款,40%按 30 天付款。同期有价证券年利息率 15%。则 收款平均间隔时间=60%10+40%30=18(天)每日信用销售数额=(18 万台2000)/360=100(万元)应收账款余额=10018 天=1800(万元)机会成本=应收账款余额年利息率=180015%=270(万元)14、存货资金定额的核定:1)用定额日数计算法:存货资金定额=每日额资金定额日数(1)原材料资金定额的核定:原材料资金定额=
8、原材料每日平均耗用量原材料计划价格资金定额日数 计划期原料每日平均耗用量=计划期原材料耗用量/计划期日数 在途日数=原材料运输日数-(办理结算间隔日数+银行办理凭证日数+凭证邮寄日数+货款承付日数)资金占用情况:资金占用累计数=(每次进料金额+每天消耗金额)/2)15 资金占用平均数=资金占用累计数/15 库存周转储备额:每日平均库存周转储备额=各种原材料每日库存周转储备额合计/计划期日数 供应间隔系数=(每日平均库存周转储备额/最高库存周转储备额)100%应计供应间隔日数=加权平均供应间隔日数供应间隔系数(2)在产品资金定额:在产品资金定额=产品每日平均产量产品单位计划生产成本在产品成本系数
9、生产周期 在产品费用逐日递增的情况:在产品成本系数=(生产周期中每日发生的费用的累计数/(产品单位计划生产成本生产周期)100%开始时投入大量费用随后陆续均衡投入的情况:在产品成本系数=(生产过程一开始投入的费用100%+随后陆续投入的费用50%)/产品单位计划生产成本)100%例如,某产品单位计划生产成本 20000 元,开始生产时投入全部费用的 60%,随后陆续投入40%,其产品系数为:在产品成本系数=(12000100%+800050%)/20000)100%=80%生产过程比较复杂时:多阶段生产的在产品资金定额,按生产阶段分别核定:先计算各生产阶段的在产品成本系数,其次计算各阶段在产品
10、资金定额,最后汇总各生产阶段的资金定额。多阶段生产的在产品资金定额,按综合的在产品成本系数计算:综合的在产品成本系数=(各生产阶段的产品单位成本各生产阶段的在产品成本系数各生产阶段生产周期)/(单位计划生产成本各生产阶段生产周期之和)100%在产品每日平均资金占用额=计划期某种产品每日平均产量产品单位计划生产成本在产品成本系数(3)产成品资金定额的核定:产成品资金定额=产品每日平均产量产品单位计划生产成本产成品资金定额日数 产成品资金定额日数=储存日数+发运日数+结算日数 组织成批发运日数=某种产品每次发运数量/-每日平均产量 2)用因素分析法(分析调整法)核定资金定额:流动资金定额=(上年度
11、流动资金实际平均占用额-不合理平均占用额)(1计划年度生产增减%)(1-加速流动资金周转%)3)用比例计算法核定资金定额:辅助材料燃料资金定额的核定:某种辅助材料占用额占耗用额的比率=(查定期某种辅助材料的实际平均占用额/-的实际耗用额)100%某种辅助材料资金定额=计划年度某种辅助材料耗用额查定期某种辅助材料占耗用额的比率(1-加速流动资金周转%)修理用备件资金定额的核定:修理用备件资金定额=计划年度使用的机器设备的价值查定期修理用备件占用额占使用机器设备的价值比率(1-修理用备件压缩%)查定期修理用备件占用额占使用机器设备的价值比率=(查定期修理用备件实际平均占用额/机器设备的价值)100
12、%低值易耗品资金定额的核定:先根据基年材料确定每台设备、每个职工、单位使用面积占用有关物品价值,然后根据计划年度设备、职工、使用面积的数量及节约流动资金的要求,计算资金定额。例如,基年占用工作服价值 80 000 元,工人 2000 人,计划期工人 3000 人节约流动资金的要求为压缩 4%。则基年每个工人占用的工服价值=80000/2000=40 元;工服资金定额=300040(1-4%)=115200 元 4)余额计算法(根据计划期发生额、摊销额来计算流动资金定额):流动资金定额=计划年度期初余额+计划年度发生额-计划年度摊销额 15、确定最佳采购批量:财务部门应支付的采购资金数额=采购资
13、金计划指标-处理积压材料指标 采购资金计划指标=采购数量计划单价 最佳采购批量=(2NP/M)=(2某种材料年度采购总量采购一次需要的采购费用)/单位材料储存保管费用 每次采购批量=某种材料年度采购总量/采购次数 平均储藏量=每次采购批量/2 储存保管费用=平均储藏量单位储存保管费用 采购费用=采购次数每次采购费用 费用合计=储存保管费用+采购费用 16、未完工产品资金的管理:用同步率考核生产的均衡性:班生产同步率K班=K1K2100%K1=成品实际储备数/成品定额储备数 K1=0.95 1.05 时为1;K10.95 或1.05 时为0。K2=工序在产品实际储备数/工序在产品定额储备数 K2
14、1 时为 1;K21 时为 0。16、固定资产折旧额的计算:1)用平均年限法(直线法)计算 固定资产折旧额=(原始价值+清理费用-残余价值)/使用寿命年限 固定资产折旧额=(原始价值(1-预计净残值率)/使用寿命年限 固定资产折旧率=(原始价值+清理费用-残余价值)/(原始价值使用寿命年限)100%固定资产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使用寿命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月折旧率 2)用工作量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 每行驶里程折旧额=(原始价值+清理费用-残余价值)/预计总行驶里程 每行驶里程折旧额=(原始价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期内总行驶里程 例如,
15、一汽车原始价值 100 000 元,清理费用 12000 元,残余价值 16000 元,预计使用寿命期内可行驶 200000 公里,第一年行驶 30000 公里。则每公里折旧额=(100 000+12000-16000)/200000=0.48 元。第一年应计提折旧额=300000.48=14400 元。每工作小时程折旧额=(原始价值+清理费用-残余价值)/预计使用寿命期内总工作小时 每工作小时程折旧额=(原始价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期内总工作小时 3)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率=平均年限法(直线法)计算的折旧率2。但是在最近几年要改用平均年限法,每
16、年平均计提折旧。4)用年数总和法(变率递减法)固定资产年折旧率=(使用寿命年限-已使用年数)/(使用寿命年限(使用寿命年限+1)/2)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折旧总额月折旧率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始价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例如,某机床原始价值 2000 元,清理费用元,残余价值元,使用寿命 5 年。则 折旧总额=242000+2000-4000=240000 元 年数总和=1+2+3+4+5=15年 每年的递减分数和折旧额的计算如下:使用年份 折旧总额 递减分数 提折旧额 折余价值 242000 1 240000 5/15 80000 16200
17、0 2 240000 4/15 64000 98000 3 240000 3/15 48000 50000 4 240000 2/15 32000 18000 5 240000 1/15 16000 2000 合计 240000 这样计算出的折旧额每年成等差递减,最后一年正好等于递减的差额。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都属于加速折旧法。5)用年金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始价值 V、预计净残值 Vn、利率 r、预计使用寿命年限 n、)每年提取的折旧额 F=V-Vn/(1+r)nr(1+r)n/(1+r)n-1 17、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某月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该固定资产应
18、计折旧月数)/12 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某月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12-该固定资产已计折旧月数)/12 计划年度期末固定资产总值=计划年度期初固定资产总值+计划年度内增加固定资产总值-计划年度内减少旧固定资产总值 计划年度期末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计划年度期初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计划年度内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计划年度内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 计划年度内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计划年度期初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计划年度内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计划年度内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 年折旧额=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年折旧率 18、核定固定资产需用量:某项生产设
19、备需用量=生产任务(实物量或台时量)/单台设备生产能力(实物量或台时量)生产设备需用量的核定步骤:1)计算生产设备生产能力(全年制度工作日数为全年日历天数减节假日,计 251 天;一班按 8 小时,两班按 7.5 小时)单台设备计划有效工作时数=(全年制度工作日数-设备检修停台日数)每日开工班数每日工作时数 按产量定额计算的单台设备生产能力=单台设备计划有效工作时数产量定额 按台时定额计算的单台设备生产能力=单台设备计划有效工作时数/台时定额 2)计算完成生产任务需用台时定额 生产任务台时定额总数=(生产任务产量单位产品台时定额)定额改进系数 定额改进系数=预计新定额/现行定额 某产品换算系数
20、=该产品单位台时定额/代表产品单位台时定额 3)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的平衡(生产设备生产能力余缺是通过设备负荷系数去认定)某类设备负荷系数=(生产任务需用台时定额总数/该种设备全年计划有效工作台时总数)100%某类设备多余或不足台时=全年该种设备全年计划有效工作台时总数-该生产任务需用台时定额总数 某类设备多余或不足台数=某类设备现有台数-(该生产任务需用台时定额总数/单台设备全 年计划有效工作台时数)计划期可提供的生产面积(平方米小时)=现有生产面积(平方米)计划期工作天数每天工作小时数 生产任务需用生产面积(平方米小时)=生产产量占用面积定额(平方米)单位产品停留时间定额定额改进系数 计划年
21、度配套性固定资产需用量=计划年度需用量/基年实有数 18、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决策的指标:1)现金流量的计算 每年净现金流量 NCF=每年营业现金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每年净现金流量 NCF=净利+折旧 税前净利=销售收入-付现成本-折旧 所得税=税前净利所得税税率 税后净利=税前净利-所得税 现金流量=折旧+税后净利 2)非贴现现金流量指标 投资回收期=初始投资额/每年净现金流量 NCF 投资回收期=投资已回收年数+最后年末剩余资产金额/总投资额 平均报酬率 ARR=(平均现金流量/初始投资额)100%3)贴现现金流量指标 净现值=(NCF/(1+贴现率)-初始投资额 P295 19、债券投资
22、收益 最终实际收益率=(到期回收的本利和-认购价格)/偿还年限)/认购价格)100%最终实际收益率=(年利息+(面额-认购价格)/偿还年限)/认购价格)100%持有期间收益率=(卖出价-购入价)/持有年限)/购入价)100%到期收益率=(到期的本利和-购入价)/残存年限)/购入价)100%20、股票投资决策 普通股股票的股价:(收益率即折现率)长期持有、股利每年不变的股票:股票内在价值 V=股票股价 D/预期收益率 K 长期持有、股利固定增长的股票:股票内在价值 V=(D0(1+g)/(K-g)=(当年每股股利(1+股利增长率)/(预期收益率-股利增长率)短期期持有准备出售的股票:股票内在价值
23、 例如,某公司普通股基年股利 2.5 元,估计年股利增长率 6%,期望收益率 15%,打算一年后转让,估计价格 12 元。其股票内在价值 V=(2.5(1+6%)/(1+15%)+(12/(1+15%)=12.74 元。股票投资收益的计算:每股收益=企业净利润/普通股股数 每股收益=(企业净利润-优先股股息)/普通股股数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100%每股股利=向股东分配利润总额/普通股股数 并购投资的价值评估:1)市盈率模型法 目标企业的价值=股价收益指标标准市盈率 其步骤为:例如计算目标企业 B公司的价值。选用目标企业最近一年的税后利润为估价收益指标:B公司最后一年的税后
24、利润为 同类公司(A公司)的市盈率为 B公司的价值=税后利润(A公司)的市盈率 选用目标企业三年税后利润的平均值为估价收益指标:B公司最近三年税后利润平均值为 同类公司(A公司)的市盈率为 B公司的价值=最近三年税后利润平均值(A公司)的市盈率 假设并购后能够获得与企业同样的资本收益率,依次计算出目标企业并购后利润作为估价收益指标:并购后 B公司:(资本收益率=税息前利润/(长期负债+股东权益总额)税息前利润=(长期负债+股东权益总额)资本收益率 减:利息为 税前利润=税息前利润-利息 减:所得税=税前利润所得税税率 税后利润=税前利润-所得税 同类公司(A公司)的市盈率为 B公司的价值=税后
25、利润(A公司)的市盈率。市盈率模型法计算简便,基本上依赖股票市场信息,适用于可比公司较多股票市价具有有效性时。但是是在假定企业收益水平稳定为前提,不适于期限较长的评估。2)股息收益折现模型法 是以企业未来特定时期内的预期股利和股票未来价格为基础,按一定折现比率换为现值,评估企业价值。3)贴现现金流量法 此法适合评估成长型企业,其运用对决策条件与能力的要求较高,容易受预测人员主观意识影响。4)Q比率法 时净率 Q=股票市值/企业净资产值 企业价值=Q资产重置成本 5)净资产账面价值法 并购价值=目标企业的净资产账面价值(1+调整系数)拟收购的股份比例 并购价值=目标企业的每股净资产(1+调整系数
26、)拟收购的股份数量 21、目标成本的预测 1)根据产品价格、成本和利润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来确定产品的目标成本:预测目标成本=预测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应纳税金-预测单位产品目标利润 单位产品目标成本=预测单位售价(1-税率)-目标利润额/预测销售量 2)选择某一先进成本作为目标成本:单位产品目标成本=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1-计划期预测成本降低%)3)按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测算预期可比产品成本: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19 月实际平均单位成本19 月实际产量+1012 月预计单位成本1012 月预计产量)/(19 月实际产量+1012 月预计产量)按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预测期可比产品总成
27、本=(各种可比产品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预测期各种可比产品预计产量)4)根据前三年可比产品成本资料测算预期可比产品成本:用简单平均法测算:预测期可比产品总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之和计划年度生产销售量)/3+(前 3 年固定成本总额之和/3)用加权平均法测算 预测期可比产品总成本=(前 1 年单位变动成本3+前 2 年单位变动成本2+前 3 年单位变动成本1)/(6计划年度生产销售量+(前 1 年固定成本总额3+前 2 年固定成本总额2+前 3 年固定成本总额1)/6)功能成本核定:功能成本比值=产品功能/产品成本 某项零部件的功能评价系数=某项零部件的功能评价得分数/全部零部件功能评价得分总数 某
28、项零部件成本系数=某项零部件的实际成本/全部零部件的实际总成本 功能成本比值系数(价值系数)=功能评价系数/成本系数 预测全年净节约额=(改进前的产品成本-改进后的产品成本)预测年产量 按功能系数分配实际成本=功能评价系数实际总成本 按功能系数分配的目标成本=功能评价系数目标总成本 与目标成本相比,预测成本降低额=目前实际成本-目标成本 与最优方案成本相比,预测成本降低额=目前实际成本-最优方案成本 22、对比分析各种成本方案的经济效果:1)测算直接材料费用变动对成本的影响:材料消耗定额影响成本降低率=材料消耗定额降低%材料费用占成本的%材料消耗定额不变的情况下:材料价格变动影响成本降低率=材
29、料价格降低%材料费用占成本的%材料消耗定额降低,价格也变动的情况下:材料价格变动影响成本降低率=(1-材料消耗定额降低%)价格变动的%材料费用占成本的%材料消耗定额和价格同时变动时:材料价格同时变动影响成本降低率=(1-(1-材料消耗定额降低%)(1价格变动的%)材料费用占成本的%材料利用提高的影响:材料利用提高影响成本降低率=(1-上年材料利用率/计划年度材料利用率)原材料费用占成本的%2)测算直接工资费用变动对成本的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超过平均工资增长影响成本降低率=(1-(1+平均工资增长率)/(1+劳动生产率提高%)直接工资费用占成本的%工时消耗定额降低超过平均工资增长影响成本降低率=
30、(1-(1-工时定额降低%)(1+平均工资增长%)直接工资费用占成本的%3)测算制造费用变动对成本的影响:生产增长超过制造费用增加影响成本降低率=(1-(1+制造费用增加%)/(1+生产增长%)制造费用占成本的%4)测算废品损失变动对成本的影响:废品损失减少影响成本降低率=废品损失减少%废品损失占成本的%成本降低幅度的测算:例如,某企业 04 年生产甲、乙产品,05 年继续生产。已知企业按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计划年度产量计算的产品总成本为 800 000 元,产品成本中各项目的比重为:直接材料费用 65%直接工资费用 15%制造费用 18%废品损失 2%合计 100%按企业总体发展要求,计划
31、年度生产增长 20%,产品成本降低 7%。为实现这目标,预测 05年其他经济指标变动如下:原材料消耗定额降低 10%;材料价格平均上涨 4%;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 15%;工人平均工资增长 5.8%;制造费增 14%;废品损失减 50%。据以上资料,可分项测算计划年度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和降低额:1)由于直接材料费用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成本降低率=降低额=计划年度产量计算的产品总成本成本降低率 2)由于直接工资费用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3)制造费用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4)废品损失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22、成本费用分析考核 1)全部产品成本分析 全部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总计划成本-总实际成本
32、)/总计划成本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的分析:计划降低额=(全部可比产品计划产量上年平均单位成本)-(全部可比产品计划产量计划单位成本)计划降低额=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本年计划单位成本 计划降低率=(计划降低额/(全部可比产品实际产量上年平均单位成本)100%计划降低率=(计划降低额/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100%实际降低额=(全部可比产品实际产量上年平均单位成本)-(全部可比产品实际产量本年实际单位成本)实际降低额=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实际成本 实际降低率=(实际降低额/(全部可比产品实际产量上年平均单位成本)100%实际降低率=(实际降低额/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100%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的因素:产品产量变动的影响 产量变动后计划降低额=成本计划降低率(全部可比产品实际产量上年平均单位成本)产量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产量变动后计划降低额-产量变动前计划降低额 产品品种结构变动 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后计划降低额=(全部可比产品实际产量上年平均单位成本)-(全部可比产品实际产量本年计划单位成本)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后计划降低额-产量变动后计划降低额 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全部可比产品实际产量上年平均单位成本)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