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精品讲义.pdf

上传人:C****o 文档编号:91186609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PDF 页数:39 大小:2.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精品讲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23年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精品讲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精品讲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精品讲义.pdf(3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 单元教学目标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出混合算式的过程,理解混合运算(两步计算)的意义与运算顺序,体会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能初步学会借助直观图等方式,分析、表示数量关系,会用分步列式或者综合列式解决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能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逐步积累、提高解决问题的经验与能力。3、体会“先乘除后加减”的合理性以及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进行简单的整数混合运算(两步),激发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第 1 课时 小熊购物(一)(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结

2、合分步解决“小熊购物”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与价值,体验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合理性。2、会运用“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运算顺序正确的进行计算。3、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乘减等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理解混合运算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与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教学准备:课件、食物面包、饼干、饮料的图片。教学流程:教学环节 及时间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情境引入(5分)出示“小熊购物”课件。谈话引入:今天,小熊胖胖与乐乐听说下午要开联欢会,就来到商店买些东西。您们瞧商店里有什

3、么?(出示主题图)学生根据问题,独立读图,找到图中的数学信息。说出商店里有面包每个3 元,饼干每包4元,饮料每瓶6元,花生每包7元,糖果每袋5元。关注学生对于问题的表述能力。关注学生读图的有序性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二、探究新知(25 分)1.建立模型 提出问题:小熊胖胖要买什么呢?买这些东西需要多少钱呢?快帮算算吧!(小组同学交流)(1)怎样列算式?(2)每个算式分别求的什么问题?(3)如果把这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就可以列一个综合算式 3瞧胖胖,读出胖胖的问题:我要买 4 个面包与1 瓶饮料。34=12(元)126=18(元)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先算乘法,得出4 个面包多少钱。再算出与饮关注学生在

4、解决问题中对于画图策略的应用。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46 或 634 2、小组讨论:这两个算式有乘法又有加法,先算什么?为什么?(1)选择算式试算。(2)探究运算顺序与书写格式 引导学生讲一讲思考过程,为什么先算乘法,后算加法?结合情境说清楚。(3)再次体验运算的顺序 在会书写一个算式的基础上,选择另一个算式算一算。提问:6+3 在情境图中表示什么意思?通过与情境图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比较,发现运算顺序的道理。(4)交流书写体会 (5)离开具体情境,掌握混合运算的一般方法。(6)总结计算方法。3、介绍脱式写法 料一共多少钱。如果先算 4+6 就就是把 4个加上 6 元,没有道理;同理如果先算

5、6+3得出1个面包与1 瓶饮料的价钱,再乘以 4 就求出共买 4 个的价钱。在计算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题时,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脱式计算时等号要对齐,不计算的部分要照着写下来。关注交流讨论的实效性。再次体验先算乘法后算加法的过程。三、巩固练习(10 分)课后练习 1、2 题 1.引导学生先读懂题意,再列式计算,可以画图帮助理解。2.根据运算顺序直接进行计算。根据自己画图找到题目中的数据,再根据理解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应该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根据理解进行脱式计算。板书设计:小熊购物 分步:3 4=12(元)综合:3 4+6 126=18(元)=12+6 =18(元)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第

6、2 课时 小熊购物(二)(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结合分步解决“小熊购物”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与价值,体验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合理性。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会运用“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运算顺序正确的进行计算。3、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乘减等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理解混合运算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与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教学准备:课件、食物面包、饼干、饮料的图片。教学流程:教学环节 及时间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情境引入(5分)出示“小熊

7、购物”课件情境。谈话引入:小熊壮壮有20元钱,买 3 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学生根据问题,独立读图,找到图中的数学信息。说出商店饼干每包4 元。关注学生对于问题的表述能力。关注学生读图的有序性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二、探究新知(25 分)1.小熊壮壮拿 20 元钱,买 3 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怎样列算式?(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2)组织学生全班交流展示。(3)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理解应用。全班汇报教师板书,作为答辩人对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接受其她同学提问。(1)每一个算式分别解决什么问题?(2)混合运算的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观察黑板上的算式:您发现了

8、什么?3、(1)您知道这个算式解决什么问题不?7 35 30 45 7 62(2)讨论:在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独立思考,要解决壮壮购物找钱的问题,必须收集那些有用的数学信息?尝试画图表示数量关系,借助直观图解决问题。在一个算式中,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时,要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思考我们就是如何学习与理解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的?结合实例说一说为什么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对于画图策略的应用。关注学生对于算式意义的理解,不 要形成固定思维。关注学生对 于 乘加、乘减运算算理的理解。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如果给您20元钱,您准备买什么?您还能提出哪些需

9、要解决的问题?大家解决。您有什么收获?三、巩固练习(10 分)结合小熊购物图,说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再算一算。20-27 5 3+4 4 6-20 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解决。瞧图找到题目中的数据,再根据理解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应该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根据理解进行脱式计算。沟通混合运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板书设计:小熊购物(二)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第 3 课时 买文具(一)(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 结合解决“买文具”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与价值,体验“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解决两步运算问题的合理性。2.理解并掌握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

10、序,能正确进行计算。3.进一步学习借助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会解决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体会除加、除减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教学难点:理解数量关系,掌握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图片。教学流程:教学环节 及时间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一、情境引入(5分)出示课件,观察情境图。1、提问:“原价每本 3 元”、“现价每本 5 元”与“现价 5 本 10元”表示什么意思?2、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生从图中读懂数学信息。理解原价与现价的含义,从复杂句子中分析数学信息。学生提出问题: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钱?关注语

11、言表达的能力。二、探究新知(25 分)解决问题一:1、提出问题(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钱?)后,要求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2.讨论交流,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怎样列算式?这样列您就是怎么想的?方法一:在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每幅图表示的意思,再引导她们说一说怎样用算式表示;还可以怎样列式?这样列您就是怎么想的?方法二:让学生对应图示,说说每部分表示的实际含义。方法三:结合情境说说思考的过程,以及每部分的实际含义。3.怎样书写呢?有除法又有减法,先算什么?为什么?解决问题二:1.出示: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2.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您,必须知道哪些信息,需要先求什么 3

12、.独立解决 4.集体交流 重点讨论:为什么先算 105,为什么3-要写在 105 前面?有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什么?5、集体计算3-10 5。独立列式解决问题。三种方法:1.直接画图解决问题 画图并分布列式解决问题 2.3.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再次体验运算顺序,根据算式说说每部分的实际意义,并算一算。读题明确题意。分析题中要求。独立尝试解决问题。有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对于画图策略的应用。关注交流讨论的实效性。关注学生对于算式意义的理解。关注算理的理解。渗透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通过计算全班体验先除后减的运算顺序。三、讨论总结(10 分)哪种做法对?让学生说一说

13、,选择合适的方法判断算式的正误。适时追问:为什么这样做就是对的?如何避免这样的错误?您有没有好办法介绍给大家。总结除加、除减的计算方法与注意事项:在算式中既有加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法;不参加运算的部分照抄,保证等号两边相等。强 化 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板书设计:买文具 分步:10 5=2(元)综合:3-10 5 3-2=1(元)=3-2 =1(元)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第 4 课时 买文具(二)(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 结合解决“买文具”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与价值,体验“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解决两步运算问题的合理

14、性。4.理解并掌握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5.进一步学习借助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会解决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体会除加、除减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教学难点:理解数量关系,掌握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图片。教学流程: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情境引入(5分)出示课件,观察情境图。1.提问:“原价每支 5 元”、“现价 4 支 12 元”表示什么意思?2、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生从图中读懂数学信息。理解原价与现价的含义,从复杂句子中分析数学信息。学生提出问题:淘气买的钢笔比现在文具店里的钢笔每

15、支贵多少元?关注语言表达的能力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二、探究新知(25 分)解决问题一:1.提出问题(淘气买的钢笔比现在文具店里的钢笔每支贵多少元?)后,引导学生理解,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从情境中选择哪些信息可以解决问题。2、要求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3.讨论交流,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怎样列算式?这样列您就是怎么想的?4.怎样书写呢?有除法又有减法,先算什么?为什么?解决问题二:结合上面的情境说一说下面算式的意思,并算一算。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乘法算就是在情境图中表示什么,12 表示什么,然后完整的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即“买 3 支钢笔与 4支自动

16、铅笔,一共花了多少元?”根据问题提取有用信息。说清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为什么先求淘气买的钢笔每支多少元,再说说算式每部分表示的实际含义。再次体验运算顺序,根据算式说说每部分的实际意义,并算一算。有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关注学生对于众多信息的提取能力与对于问题的理解能力。关注交流讨论的实效性。关注学生对于算式意义的理解。关注算理的理解。渗透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三、巩固练习(10 分)课后练习 3 题、第 4 题。先独立解决,再集体讨论。强化对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的 理解。板书设计:买文具(二)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第 5 课时 过河(一)(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及其应用)教学目

17、标: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结合“过河”情境,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2.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3.在与她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教学准备:课件、小括号纸板、计算评比星。教学流程: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情境引入(5分)1.二年三班的小朋友到公园游玩,她们要租船到河的对岸

18、去,她们遇到了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呢?2.2、出示主题图,请同学提出问题。仔细瞧图,找到图中有用的数学信息。男生29人,女生25人,每只船限乘 9 人。至少需要几只船?关注学生能否准确找到图中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能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二、探究新知(25 分)1、问题:男生 29 人,女生 25 人,每只船限乘9人,需要几只船?2、解决问题:独立列算式。想要先求出男女生总人数就是多少,再计算需要几只船。3.全班汇报。4.这样列算式您就是怎么想的?5.要想先算加法,就需要请小括号来帮忙:(29+25)9 才能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6.在混合运算的算式中,一般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小括号的话,就先

19、算括号里的。7.提出问题:如果 54 人都坐小船,需要多少条船?您会做不?引导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进一步体会小括号的作用。思考算式中每部分表示的实际含义。小组讨论:带小括号的混1、29+25=54(人)549=5(只)2、(2925)9 学生有可能出现:29+259 结合情境思考应该先算哪个,再算哪个。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明确小括号 的 作用。当需要改变算式原来的运算顺序时,需 要用到小括号。明确带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顺序。三、巩固练习(10 分)1、有 25 个苹果,吃了 4 个后,剩下的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

20、,平均每盘放几个?2、超市的苹果与橘子都卖 2 元钱 1 斤,妈妈买了 3 斤苹果,4斤桔子,共花了多少元?3、算一算(小组比赛)(24+25)7 (30 16)2(100 75)5 (90 87)9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这样列式您就是怎样想的。(25-4)3=21 3=7(个)32+42=6+8=14(元)或 2(3+4)=27=14(元)学生独立完成,小组比赛,瞧谁算得又对又快。关注学生能否正确理 解 题意、列式并准确计算。板书设计:过河 分步:29+25=54(元)综合:(29+25)9 54 9=5(元)=549 =6(元)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第 6 课时 过河(二)

21、(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结合“过河”情境,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2、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在与她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教学准备:课件、小括号纸板、计算评比星。教学流程:教学环节 及时间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情境引入(5分)出示情境

22、图,引导学生理解“限乘”就是什么意思?“限乘”即大客车最多能坐46 位乘客,面包车 最多能坐8 位乘客。重点关注学生对于题意的理解。二、探究新知(25 分)1.提出问题:一共70人,先坐满大车,剩下的坐小车,至少需要多少辆小车?2.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3.全班交流: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结合情境讨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所表达的含义及其运算顺序。5.6.瞧一瞧,说一说,用(70-46)8 还能解决什么问题?学生独立画图列式解决问题。结合情境解释自己的算法 总结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学生先观察情境图。结合实例说说算式的意思。注意算式与实际情景 相 结合。重点理解70-46 为

23、什么要加小括号。三、巩固练习(10 分)书后练习 练习时引导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再进行计算。先理解题意 交流思考 独立计算 交流检验 巩固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会 进行两步混合运算。板书设计:过河(二)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对于一些问题在计算时没有小括号行不行?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 7 课时 练习一 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学过的混合运算来解决,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加深对乘加、乘减、除加、除减以及带括号的运算顺序的理解与运用。3、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教学环节 及时间

24、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复习引入(5分)1、在计算乘加、乘减或除加、除减的问题时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在计算带小括号的问题时按照什么顺序计算?思考并回答,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先算小括号内的,再算小括号外的。关注学生对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二、练习巩固(30 分)教材 11 页、12 页练习一 1、说一说,算一算。要让学生边画图边列算式,比如第一小题先将4 个 5 圈起来写出54,然后在加6。2、3 计算并回答问题 4.赢1场得3分,平1场得1分,星星足球队赢了 4 场,平了 3场,星星足球队一共得了多少分?引导学生先读题分析题意。然后根据题意画图或直接列式计算。列式后让

25、学生说说每步算式求出的就是哪部分的得分。6.黑天鹅的只数就是白天鹅的几倍?复习倍的意思?谁就是谁的几倍就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先求出白天鹅的只数,再列式计算。先画图 再列式 最后列脱式计算。先独立计算,然后回答题中的问题。读题并分析题意 知道星星足球队的分数由两部分组成:取胜场次的得分与平局场次的得分。那就就是瞧黑天鹅的只数有几个白天鹅那么多。列式先求白天鹅的只数,正确运用小括号。45(45-36)=5 学生找出图中数学信息,学会有序观察。关注学生借助实物图与示意图理解题意 的 能力。关注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与表达能力。关注学生对与倍有关的问题的理解。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提醒

26、倍的问题不加单位名称。7、动物游乐园(1)从图中您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2)小狗与小猴一共能坐满几节车厢?(3)结合情境说说下面算式表示的意思,并算一算。36-4 48(8-2)独立解决问题。关注学生就是否能正确使用小括号。关注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游戏巩固(5分)玩“24 点”游戏。游戏时4人一组,每人分得同样多的扑克牌,游戏开始后,每人从手里的扑克牌里任选一张,4 个人就有 4 张牌,借助加减混合四则运算,可以运用小括号,用牌上的4 个数凑出 24,谁先凑出这4张牌就归谁,游戏结束时谁手中的牌多,谁就获胜。4 人一组玩游戏。巩固练习混 合 运算,提 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第二单元

27、 观察物体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想象、验证的过程,逐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瞧到的形状可能就是不同的、观察一个物体最多瞧到 3 个面,并能根据具体的事物、照片、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2.在观察、想象、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初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及空间想象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3.在与她人合作观察交流的活动中,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体验观察与想象的乐趣,积极观察物体的活动经验。第 1 课时 瞧一瞧(一)(观察一个物体最多瞧到三个面与从相对位置观察一个物体)教学目标:1.能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2.在实物观察、空间想象与推理等活动中,体

28、验从不同的位置(角度)观察物体,每次最多能瞧到三个面,积累观察物体的活动经验。3.在想象、推理、观察、验证的活动中,初步发展合情推理与空间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空间观念。4.在与她人合作交流中,能简单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与观察结果,体验观察的乐趣。教学重点:能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教学难点: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长方体,每次最多只能瞧到三个面。教学准备:课件、长方体实物、学生从家中带的小动物玩具等。教学流程:教学环节 及时间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情境引入(5分)出示主题情境图,说一说图中小朋友们都在做什么?她们分别站在什么位

29、置?从哪个角度观察长方体纸箱的?观察情境图,说出淘气、笑笑、妙想站在不同位置观察一个投票箱。明确笑笑站在箱子左边观察;淘气站在箱子后面的椅子上观察;妙想站在右前方对着箱子的一个角观察。关注学生观察的有序性。二、探究新知(25 分)1.观察情境图,独立想象判断。(1)出示问题中的三幅图,让学生独立思考与判断:分别就是哪个小朋友瞧到的?连一连。(2)完成后组织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自己就是怎么想的?(3)组织集体交流:这三幅图分别就是谁瞧到的,您就是如何判断的?引导学生说清楚在哪个位置能瞧到几个面。教师要适时的找学力有困难的学生观察实际物体,进而排除难点。2.站在不同位置,每次最多能瞧到几个面?分析提

30、问的意思,“每次最多能瞧到几个面”就是什么意思?(1)先引导学生不瞧,想一想:站在不同位置,瞧到的物体的面有什么不同?最多可以瞧到几个面?(2)瞧一瞧,观察站在不同位置每次最多能瞧到几个面?先观察纸箱验证自己之前的猜想就是否正确,再让小组内同学模拟主题图中的情境,站在与图中相符的位置轮流观察,互相说一说自己瞧到了几个面?分别就是哪几个面?(3)说一说,讨论:为什么每次最多只能瞧到三个面?独立观察三幅图,思考与判断并连线。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第一幅图就是淘气从上面观察的,只能瞧到一个面;第二幅图就是笑笑从左边观察到的,能瞧到两个面;第三幅图就是妙想从右前方观察到的,能瞧到三个面。先独立思考,然

31、后与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通过实践观察得到:能瞧到四个面的想象就是错误的,站在不同位置最多能瞧到三个面。集体交流时关注学生对问题的表述能力。关注学生观察实践的过程及对之前猜测的验证过程。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三、巩固练习(10 分)1.出示观察小熊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四名同学都就是站在什么位置观察小熊的?2.出示问题下面的四幅图,让学生尝试独立判断分别就是谁瞧到的。也可以借助实物观察。3.集体交流。4.活动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活动,您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判断 各自说说思考过程。初步感知:从相对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瞧到的画面正好就是相反的。结合思考过 程,体验现实情境中观察物体的角度与瞧到的简

32、单物体之间的对 应 关系。板书设计:瞧一瞧(一)情境图打印粘贴,连线三幅图。站在不同位置观察,每次最多只能瞧到三个面。第 2 课时 瞧一瞧(二)(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教学目标:1、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的活动过程,进一步体验从不同位置瞧到的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可能就是不同的,并能根据物体的相对位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2、在想象、推理、观察、验证的活动中,初步发展合情推理与空间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3、在与她人合作交流中,能简单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与观察结果,体验观察的乐趣。教学重点:能根据物体的相对位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教学难点:发展合情推理与空

33、间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准备:课件、观察用实物。教学流程:教学环节 及时间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复习引入(5分)在观察一个物体时,站在不同位置最多可以瞧到几个面?找同学到前面演示,其她同学说一说她瞧到的就是物体的哪个面?学生思考并复习。关注学生能否简单描述自己的思考过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程与观察结果。二、探究新知(30 分)情境一,出示情境图。1.下面两幅图分别就是谁瞧到的?引导学生说说这三个小朋友分别就是从哪个角度观察桌子上的牙膏盒与茶杯的,她们瞧到的画面应该就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观察奇思与淘气的相对位置,以及她们两个瞧到物体的位置关系。讨论淘气与

34、奇思瞧到的两幅图有什么不同。2.笑笑说她瞧不到牙膏盒,她说的对不?先说说笑笑瞧到的画面应该就是什么样的?再讨论笑笑能否瞧到牙膏盒。小组合作模拟观察。情景二:淘气从窗外瞧到的情景会就是下面哪幅图?1.引导学生瞧清笑笑在桌子的哪一边?2.出示四幅画面,从中选择哪幅图就是从窗外瞧到的。3.组织学生集体交流选择的结果与思考的过程。学生独立观察。交流思考小朋友们的位置关系。通过想象与推理进行判断,并说说自己判断的理由。根据情境图,想象笑笑的位置与画面的关系,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小组合作时说说为什么茶杯会把牙膏盒挡住。独立观察,说清图意。学生尝试独立判断,并与同伴说明理由。重点体会当前面物体比后面宽、高的

35、时 候,后面的物体会 被 挡住。关注学生能否简单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与观察结果。三、课堂小结(5分)1、今天这节课您学到了什么?与同伴说一说。2、同伴合作,模拟练习题中的情景,做一做,说一说您瞧到的物体就是什么。再遇到这样的问题您会解决不?与同伴交流今天的收获与体会。板书设计:瞧一瞧(二)当前面物体比后面宽、高的时候,后面的物体会被挡住。第三单元 加与减 单元教学目标: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在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连加与连减法的意义,感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实际中的应用。2会借助简单的直观图等分析理解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三位数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

36、题,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逐步积累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经验。3经历与她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逐步养成认真倾听、勇于表达、反思质疑、细心计算、及时验算的学习习惯。第 1 课时 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教学目标 1、结合“捐书活动”的情境,经历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连加法运算的运算顺序与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三位数的连加法。2、能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3、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与方法,初步发展估算意识,逐步养成认真计算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探索连加的计算方

37、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资源】课件、投影,学习卡片与答案。【教学流程】教学环节 及时间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集体指导 1.创 设“捐书活动”的情境,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以图表形式呈现两所小学捐书的情况:一附小捐书情况 二附小捐书情况 年 级 数量/本 一年级 103 二年级 109 三年级 98 学生汇报在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一附小一共捐书多少本?1、关注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年 级 数量/本 一年级 118 二年级 104 三年级 95 根据以上数学信息,

38、您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请大家试着估一估,哪个年级捐的多?说说您估算的方法。二附小一共捐书多少本?哪个学校捐的书多一些?一附小:120+100+100=320(本)二附小:100+110+100=310(本)所以一附小捐的多一些。方法。生能否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2、关注学生能否独立尝试估算 出 结果,并 培养学生的估 算 意识。二、小组与个别学习 1、独立完成学习卡片。2、小组交流并汇报 一附小一共捐书多少本?1、出示学习指南,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卡。教师巡视,对遇到困难的同学给予帮助。1、学生认真阅读学习指南后独立完成检测卡,有困难的同学向老师询问。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各自

39、的算法。学生汇报:118+104+95=317 先算 100+100+100=300 再算 18+4-5=17 3、关注小组就是否分 工 明确,活 动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小结竖式计算应注意的问题。三、个别学习 检测诊断学习结果 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二附小一共捐书多少本?最后算300+17=317 118+104+95=317(本)118 222 +104 +95 222 317 118+104+95=317(本)118 +104 222 +95 317 118+104+95=317(本)118 104 +95 317 118+104+95 =222+95 =317(本)

40、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应注意:(1)相同数位要对齐;(2)符号要写准确;(3)标好进位,在计算时一定要加进去。2、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独立完成。3、完成检测卡的同学到批改区批阅,有错误的改错,遇到困难的向同学与老师请教。全部正确的与改完错的同学做发展卡。4、做完发展卡的同学到答案有序。关注学生就是否能说出自己的 困 惑,其她同学就是否认真倾听、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 2 课时 运白菜(三位数连减)教学目标 1、结合“运白菜”的情境,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两步)及其验算。2、进一步结合加减混合运算的现实背景,积累从多角度分析数量关系的活动经验,提高独立分析问题与解

41、决问题的能力。3、在与同伴交流不同算法的过程中,初步体会计算及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养成精心计算、及时验算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探索连减的具体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运用连减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引导检测卡有错误的同学改错,全部正确及改完错误的同学继续做发展卡。3、做完发展卡,提醒学生到答案区对答案,引导发展卡有错的同学改错,理解有困难的题可以在组内交流也可以求助老师。区对答案,有错误的改错,有困难的可以与同学交流或向老师求助。4、关注学生对发展卡上的检测题就是否 理 解,遇到了哪些困难。5、关注学生就是否能独立改错,能 否听懂别人的讲解。6、关注学生在做发展卡中遇

42、到 的 问题,改 错的 情 况,理解的程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资源】课件、投影,学习卡片与答案。【教学流程】教学环节 及时间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集体指导 出 示 书中“运白菜”的情境图。二、小组与个别学习 1.估算 2、学生独立计算 3、小组交流并汇报 提问:从图中您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提问:根据这些信息您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解决问题:还剩多少棵白菜?提问:您能试着先估计还剩多少棵白菜不?说一说自己估算的过程与方法。2.出示学习指南:学生提出问题:共有白菜 1000 棵,运走两车后,还剩多少棵?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后进行汇报交流。把 256 与 280 都

43、 瞧 成30,850-300-300=250;也可以把 256瞧成 250,把280瞧成300,850-250-300=300。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学生汇报:850-256-280=314(棵)850 594 -256 -280 594 314 850-256-280 =594-280=314(棵)850 594 -256 -280 594 314 850-(256+280)=850-536=314(棵)关注学生能否根据提供的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关注学生能否对自己的估算方法进行合理的解释。关注学生能否学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连减法问题并正确运用脱式计 算 的 方法。关注学生竖式计算的

44、准确率。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4.小结竖式计算应注意的问题。5.算一算、再进行验算。三、个别学习 检测诊断学习结果 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3.让 学 生 尝 试 独 立 计 算1000-372-210 4.集体交流。1、完成检测卡,到教师处进行批阅。(合格的同学进入到练习卡片的学习,没合格的同学需要改正错误后才可以进入到练习卡片的学习。)2、练习卡片完成后到相应的答案区对答案,改正错误时,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与同学讨论或请老师帮助。3、完成练习卡后进入发展学习。256 850 +280 -536 536 314 相同数位要对齐;符号要写准确;标好进位与退位点,在计算时一定要算进

45、去。在同桌之间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与计算方法。学生完成相应的卡片 、完成检测卡的同学到批改区批阅,有错误的改错,遇到困难的向同学与老师请教。全部正确的与改完错的同学做发展卡。、做完发展卡的同学到答案区对答案,有错误的改错,有困难的可以与同学交流或向老师求助。、关注小组就是否分工明确,活动有序。关注学生就是否能说出自 己 的 困惑,其她同学就是否认真倾听、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 3 课时 节余多少钱(三位数加减混合)教学目标 1、结合“节余多少钱”的生活情境,经历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会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

46、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进一步理解画直观图理解数量关系的直观性,体会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多种策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探索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教学难点】探索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并能解决一些问题。【教学资源】课件、投影,学习卡片与答案。【教学流程】教学环节 及时间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集体指导 二、小组与个别学习 1观察主题图,您发现了什么?2、出示问题1“亮亮与奶奶8月份花了745元,8 月份节余了多少元?”与同桌说一说您就是怎么想的?组织集体交流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算式中的每一步求的就是什么?还有其她不同的解决方法不?说一说。学生独立观察主题图,说一

47、说图意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讨论 800+185-745=985-745=240(元)800-745+185=55+185=240(元)独立思考 独立尝试列算式计算 260-30=230(元)、关注学生能否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关注学生能否独立尝试计算出结果。、关注小组就是否分工明确,活动有序。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 出示问题 2“九月份节余 260元,十月份节余的钱比九月份少 30 元,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提问:求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需要知道哪两个信息?哪个信息已经知道?不知道的信息就是什么?通过哪两个信息能求出来?独立解决,可以画一画,做一

48、做。集体交流,全班汇报。260 为什么用了两次?4 试一试:平均每个月节余225元,估一估几个月节约的钱可以买一台洗衣机?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算 组织集体交流 260+230=490(元)260+(260-30)=260+30=290(元)学生独立观察说一说要图意与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将解决问题的过程记录下来。关注学生就是否能说出自 己 的 困惑,其她同学就是否认真倾听、三、个别学习 检测诊断学习结果 1、出示学习指南,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卡。教师巡视,对遇到困难的同学给予帮助。2、引导检测卡有错误的同学改错,全部正确及改完错误的同学继续做发展卡。3、做完发展卡,提醒学生到答案

49、区对答案,引导发展卡有错的同学改错,理解有困难的题可以在组内交也可以求助老师。1、学生认真阅读学习指南后独立完成检测卡,有困难的同学向老师询问。2、完成检测卡的同学到批改区批阅,有错误的改错,遇到困难的向同学与老师请教。全部正确的与改完错的同学做发展卡。3、做完发展卡的同学到答案区对答案,有错误的改错,有困难的可以与同学交流或向老师求助。、关注学生对发展卡上的检测题就是否理解,遇到了哪些困难。关注学生在做发展卡中遇 到 的 问题,改错的情况,理解的程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 4 课时 里程表(一)(综合应用)教学目标 1、结合“火车里程表”,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

50、火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2、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与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3.在与她人交流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会读常见的火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难点】能用直观图或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教学资源】课件、投影,学习卡片与答案。【教学流程】教学环节 及时间 教师指导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集体指导 二、小组与个别1出示行车路线图与里程表。找出表格中的每个数据在路线图上分别就是哪一段?学生独立观察,从中获取相关的信息。同桌两个人互相说一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