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历史Word版含超详细解析超详细解析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历史Word版含超详细解析超详细解析答案.pdf(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8 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10 月)模块诊断历史试题考查时间:80 分钟考试范围:中国古代思想史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有学者指出,法家所主张的富国强兵的“霸道”,绝非漠视“顺乎民情”的“先王之道”,而是通过“政、令、刑、赏”有效地将民意、民情、民心凝聚为统一的“政治意志”。这反映出法家A.“霸道”政策有利于统一的实现 B.“顺乎民情”推动社会发展进步C.政治措施旨在保障民众的生活 D.否定“先王之道”实现富国强兵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认为“礼”是“国之干”,坚持以“礼”作为对历史人物的评判依据。这里的
2、“礼”主要是指A风俗 B贡赋 C礼仪 D秩序3“夫严刑重罚者,民之所恶也,而国之所以治也;哀怜百姓、轻刑罚者,民之所喜,而国之所以危也。”以下主张与其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君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D“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4据中国史纲,春秋时人主的最高尊号是王,天神的最高尊号是帝。战国中期后,诸侯称王,人主的尊号只好为帝,原为光大之义的“皇”字称天神。到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他自称为“始皇帝”。人主尊号的这些变化反映了A借助于天加强统治 B人主权力不断加强C地方势力左右人主尊号 D人主尊号的变化与社会转型相适应5
3、史记太史公自序肯定了“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的治国策略。该治国策略所属学派是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6.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由此,可见孔子仁的学说的逻辑起点是A人性本善 B血缘远近 C宗法等级 D君臣尊卑7.在中国古代,“文”与“化”联缀使用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文化”一词正式出现是在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据此可以推知,将文化二字合为一词的本义是A.先秦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 B.儒学中治国平天下的内容C.以道德礼乐去教化、
4、感染 D.起用知识分子以治理国家8.学者何新在哲学思考中提到:在夏商周,是敬祖事天的原始儒教;以后,是敬祖事天尊孔的国家宗教。在这种国家宗教中,孔子由一位学者、思想家而被教主化、神圣化了。材料观点反映了A.儒家的政治化趋势 B.儒学思想出现质变C.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D.儒学的不断世俗化9.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材料反映了当时A诸侯国的命运取决于读书人的智慧 B儒家思想被各国统治者所采纳C知识分子阶层对政局产生重大影响 D百家争鸣加剧诸侯争霸的态势10春秋战国时期一思想家认为:“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
5、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颈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该思想家的核心观点应是A清静无为 B 兼爱非攻 C仁政治国 D 以德治民11孟子提出,人的内心存在仁、义、礼、智的思想胚芽,天也具有仁、义、礼、智的的特质,因此心性可与天命相通。连接二者的途径是“反身而诚”,即存心养性以扩张四端,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其思想的进步之处在于A削弱了天的神秘色彩而将其义理化 B突出了人利用和改造大自然的强烈愿望C形成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体系 D用外在比照方式寻求天与人的内在联系12.“自孟子言性善,而荀卿言性恶,杨雄言善恶混,韩文公言三品,及至横渠分为天地之性、气质之性
6、,然后诸子之说始定。”这主要说明A.儒家关于人性经历了长期争论 B.儒家始终未放弃对真理的探究C.诸子百家的人性论逐渐趋于统一 D.儒家人性论由伦理上升到哲理13汉初儒生叔孙通曾向刘邦建议:“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故夏、殷、周礼所因损益可知者,谓不相复也。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由此可知其A支持郡国并行 B建议恢复周礼 C倡导独尊儒术 D主张儒法融合14.唐宋儒生学者有借住寺院读书的风气,据学者统计,“读书山林寺院,论学会友,蔚为风尚,及学成乃出应试以求闻达,而宰相大臣、朝野名师亦即多出其中”。这一现象主要说明A.儒佛思想融合趋势显著 B.寺院开放顺俗倾向明显C.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迅
7、速 D.山林寺院体现文人追求15.黄宗羲指出,“学必原本于经术而后不为蹈虚,必证明于史籍而后足以应务”,他要求自己的学生“必先穷经”,“兼令读史”。这表明黄宗羲主张A经世致用 B知行合一 C格物致知 D古今贯通16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这一变化表明A独尊儒术已成定势B仁政思想等同于法律C文官阶层主导立法D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17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于天,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以下对董仲舒新儒学的最佳理解是A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与政治思想应该是统一的B新儒学融合阴阳五行的迷信思想和
8、法家的思想C强化君权神授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度膨胀D新儒学融合阴阳五行迷信思想和德治思想18春秋战国时期名家代表早期逻辑思想,被荀子批评为“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为治纲纪”。韩愈抨击佛教“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这些评价实际上反映了A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多样化发展 B名家研究逻辑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C儒家思想重视为社会现实服务 D佛教盛行给封建统治带来诸多隐患19“忠君爱国”在北宋末年成为士大夫的最高道德标准。佛教也提出要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佛法据王法以立”,佛教僧人也应提倡忠君爱国,所以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上述历史现象反映了A儒学与佛教互动融合 B士大夫的崇佛心理普遍C佛教融汇儒学伦理 D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20.下图为唐代襄阳城内外里坊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其命名的主要特点是之道而是通过政令刑赏有效地将民意民情民心凝聚为统一的政治意志这反映出法家霸道政策有利于统一的实现顺乎民干坚持以礼作为对历史人物的评判依据这里的礼主要是指风俗贡赋礼仪秩序夫严刑重罚者民之所恶也而国之所以治也力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据中国史纲春秋时人主的最高尊号是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