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新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品讲义表格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最新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品讲义表格式.pdf(10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1-课 题 第一课 使用工具 课 时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 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选
2、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难点 板 书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课堂生成记录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 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3、 谢谢-101-表格内。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3、小组讨论填表 工具名称 可以做哪些事情 工具名称 可以做哪些事情 4、小组汇报: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启后)三、选用什么工具好 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 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 3、全
4、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分组发言共同评论。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 1、请大家观察 P3的三幅图,请你在右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 3 项工作。并且说说你选择的理由。2、油桶通过斜面推上车,比较省力;大石头用撬棍当赶感去撬动比较省力;利用绳子和滑轮组成定滑轮可以很方面地将国旗挂到旗杆顶上。3、教师小结: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让我们做的更好。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1-4、请大家看 P3工具的定义,深入理解。五、全课总结:对于简单机械,我们还有什么问题想
5、研究?课 堂 小 结 全课总结:对于简单机械,我们还有什么问题想研究?课 堂 练 习 作 业 布 置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第二课 杠杆的科学 课 时 第 2 课时 教知识与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1-学目标 能力 科学概念:认识理解杠杆有 3 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对杠
6、杆尺进行研究【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教学难点 板 书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课堂生成记录 一、导入新课 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请同学们推荐“大力士”上来抬讲台)哎,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能不能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这件事?用吊机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轮吊(请学生出谋划策)二、认识杠杆 1、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7、。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1-3、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阻力点 用力点 支点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4、出示 P4的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5、在展台底下进行反馈交流。6、分辨杠杆 观察 P4 P5 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找一找三点)学生自己体验杠杆尺的组成及变化。三、研究杠杆的秘密 1、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
8、?(学生一般认为都是省力的,教师在课堂上举例费力的事件)让我们用杠杆尺这个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研究。2、对杠杆尺的构造进行介绍和使用方法 3、教师问题的提出: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四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请同学上台来试一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4、还有其他方法吗?5、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挂?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 P6上的表格内。完成实验之后再把实验数据进行统计:省力情况有()种,费力情况有()种;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种。6、
9、对所有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1-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7、教师进行总结: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各情况的比较和分析。四、收集数据步骤的反思 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五、全课小结 课 堂 小 结 课 堂 练 习 作 业 布 置 教 学 反 思 反思:探究教学也是根据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的程序,最后达到运用的目的。程序是相同的,只是学生探究的事物是成年人熟知的事实。但这对于小学生而言,每一次探究都是真正经历一
10、次科学研究的过程。课 题 第三课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课 时 第 3 课时 教知识与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1-学目标 能力 科学概念:知道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对不同杠杆的比较和分析 【教学难点】找出不同杠杆的三个点和是否省力情况。教学难点 板 书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课堂生成记录 一、趣味引
11、入 游戏:出示油漆桶一个、啤酒一瓶、粉笔 5 支;镊子、一字螺丝刀、开瓶器。1、用工具把油漆桶撬开,然后在里面倒一杯水;2、用工具打开啤酒瓶,倒一杯啤酒;3、用工具用夹 5 支粉笔到一个空杯子里。比一比,哪个同学完成地快,请其他同学为他们加油。二、杠杆类工具的比较 1、刚才三位同学的表演非常精彩,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他们使用的工具合适吗?(合适)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1-2、思考一下,他们所使用的三种工具哪种是省力的?哪种是费力的?或者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请几位同学进行判断,并说说理由)3、判断他们是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找出三个
12、点,然后进行比较)4、请同学们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图片上画出每件工具的三个点。5、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些工具是否省力?为什么?6、在全班内进行交流反馈;并对学生的画图进行展示交流。(重点分析镊子和开瓶器的三点位置的变化。开瓶器支点在前端,阻力点在中间;镊子支点在末端,用力点在中间)7、小结:怎么样的工具是省力的?怎么样的工具是费力的?(请同学找出其中规律)三、给各种杠杆类工具分类 1、请同学们在书本 P8页的 10 种工具上画一画,找出每样工具的三个点。然后判断一下它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不省力也不费力。2、学生各自作图、填表。3、汇报交流(请学生到展台下进行展示交流)4、思考:我们都知道杠杆能
13、省力,能帮助我们抬起自己无法徒手搬动的东西;但是为什么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工具他们有的是费力的呢?为什么这样设计呢?教师小结。四、小杆秤的研究 1、俗话说:“称砣虽小,能压千斤”,今天老师就带了一把杆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1-秤来,请大家来说一说,为什么杆秤的称砣这么小,却可以“压住”这么重的重物。(请学生从杠杆的三点之间的关系说一说)2、今天老师就带大家来做一杆小杆秤。小杆秤制作过程指导。(祥见教参 P1718)3、指导学生用逐个放砝码的方法在杆上画出 50 克、100 克、150 克、200 克的刻度。(在称盘内放一个 50 克砝码,然后
14、使杆秤平衡,在杆上刻下刻度,放 2 个)4、玩一玩自己制作的杆秤。(称一称自己的铅笔盒、书本等物体的重量)五、课后思考题 出示教师用的杆秤进行示范,用不同的 2 跟提绳分别进行称重时,杆秤会发生什么变化?课 堂 小 结 课 堂 练 习 作 业 布 置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1-教 学 反 思 反思:科学家的探索研究经历告诉我们,探究的过程是艰苦的,往往一个课题要经历千百次不懈的努力,最后才能获得成功。美国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他发明电灯就进行了一千六百多次的实验。大科学家尚且如此,小学生探究活动,我们绝不要担心失败,经历失败后获得的成功,对学
15、生的影响更强烈。他们在发展智能的同时情商也得相应的发展。课 题 第四课 轮轴的秘密 课 时 第 4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轮轴的作用,以及轮轴在实际中的应用。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轮轴的作用,以及轮轴在实际中的应用。教学难点 板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1-书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课堂生成记录 (一)教学引入 谈话:前两节课我们认识了杠杆、滑轮两种
16、简单机械,这节课我们再来研究一种简单机械。首先让我们各组来做一次比赛,看谁力量大。分组实验。(每二人一组、一人手握螺丝刀柄,一人手握螺丝刀金属杆,二人向相反方向扭,看谁力量大。)(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学习轮轴的构造(1)讲解:刚才的比赛中,凡手持螺丝刀柄的一方都取胜了,并不是这些同学力量都大,而因为他们利用了螺丝刀这简单机械省力的原理,而取胜对方。那么这种简单机械叫什么呢?螺丝刀柄粗大,就像汽车方向盘的轮,而金属棍,就像汽车方向盘和轮连接的轴。像汽车方向盘这样的简单机械叫轮轴,(板书课题)凡是由一个轮和一个轴组成的机械都叫轮轴。(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应用轮轴?2指导学生研究轮轴有省力
17、的作用(1)讨论:通过刚才的比赛我们知道轮轴有什么作用?(2)实验 1(轮轴省力实验)。教师出示实验材料。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1-认识实验用轮轴的轴和轮,介绍穿线的方法,在轮和轴的引线上分圈挂钩码。比较轮和轴上力的关系。分组实验(使用轮轴直径比为 2:1 的轮轴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当轴上挂二个钩码时,轮上只挂一个钩码,便保持平衡或轴上挂四个钩码时轮上只挂二个钩码便保持平衡了。)讨论:这说明什么?(说明手握轮那部分工作时省力,轮轴有省力的作用。)填写 P50 结论。3指导学生认识轮轴省力多少与轮的大小的关系(1)讨论:要想使轮轴更省力,
18、这个轮轴应是什么样的?(轮更大、轴更细)(2)实验 2。出示实验用轮轴。与实验 1 中轮轴比较,两个轮轴有什么不同?(轴同粗,轮不同)分组实验(使用轮铀比为 4:1 的轮铀实验)。汇报实验结果。(轴上挂四个钩码、轮上挂一个钩码即保持平衡。)讨论:这说明什么?(说明轴同粗,轮越大越省力。)填写 P51 结论。4指导学生认识轮轴的应用(1)出示挂图,提问:它们是轮轴吗?(自行车把、辘轳、自来水龙头、扳子。)讨论:它们哪部分相当于轮、哪部分是轴?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1-(2)教师出示手摇钻,指导学生观察轮和延长柄的关系。(3)你的周围哪些地方应
19、用了轮轴?(4)比赛:把羊眼钉拧进木板里。谁的方法最省力、最快?(学生操作后汇报用的方法,教师应比较哪组设计延长的轮最大)5全课总结(三)布置作业 看一看你周围哪些地方应用了轮轴?课 堂 小 结 课 堂 练 习 作 业 布 置 教 学 反 思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1-课 题 第五课 定滑轮和动滑轮 课 时 第 5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 科学概念: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
20、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1-教学难点【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板 书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课堂生成记录 一、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并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学生回答: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轮子)2、概念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二、研究旗
21、杆顶部的滑轮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2、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一般情况下,学生已习以为常地认为我们所学的工具都具有省力作用)3、请同学们自行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提供实验设计方案表)要研究的问题 定滑轮是否能省力 预测 是()否()要改变的条件 不要改变的条件 实验设计(可附图)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1-4、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下研究的数据。左边钩码个数 右边钩码个数 定滑轮的状态 我们的
22、发现 5、全班内进行交流汇报。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三、会移动的轮子 1、出示塔吊的滑轮图,并问:“这个滑轮是定滑轮吗?”2、认识动滑轮的定义。3、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并思考:“动滑轮有什么作用?”4、在提升重物时,我们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能否改变用力方向?5、用测力计研究动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1)学习使用测力计,认识力的单位:牛顿。并进行巩固练习,拉出 3N、5N的力。2)教师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不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3)请学生小组合作用测力计按顺序分别测量不同个数(15 个
23、)的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读数和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重力读数,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 P13 的表格内。并比较表内数据,发现了什么?4)全班内进行交流动滑轮能否省力?能省多少力?四、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的不同 五、想一想: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有这么大的不同,那么我们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1-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课 堂 小 结 课 堂 练 习 作 业 布 置 教 学 反 思 反思:探究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高,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通晓自然学科的科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探究教学,为国家培养出优秀人才 课 题 第六课 滑
24、轮组 课 时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 科学知识: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过程与方法:结合对滑轮组的研究,解释起重机的工作原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和游戏活动并与同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1-与价值观 学友好地合作研究。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用实验研究探究定、动滑轮的作用。【教学难点】认识起省力的大小关系和规律。教学难点 板 书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课堂生成记录 一、导入新课 提问导入: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家村,都有许许多多的建筑
25、工地,参观这些忙碌的建筑工地,我们会有很多的发现。(学生自由表述自己所看见的,并说说自己有些什么问题)起重机是怎样把那么重的物体送到高空去的呢?二、研究滑轮组的作用 1、滑轮组的定义引入 原来,起重机内发挥作用的是滑轮组,那么什么是滑轮组呢?(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观察结构图 P14,理解滑轮组的构造。2、实验探讨简单滑轮组的作用。a)小组合作组装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b)试用这个最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1-简单滑轮组吊起一个 1000 克的重物需要多在的力?请学生猜想,c)学生分组实验,分别用这个滑轮组吊起不同
26、重量(学生自己定)的重物,并和直接吊起该重物的力比较,能发现什么?(实验要求:1、明确分工。2、拟定实验计划草案后实行。3、进行实验并作好实验记录。(4)汇报交流,说说有一个动滑轮的滑轮组的作用。(在这里可能会出现重物比较轻的时候省力效果不明显,但随着重物的增加,省力效果越明显,越趋向于省一半的力)3、实验探讨有 2 个动滑轮的滑轮组的作用。(1)提出疑问:如果增加滑轮组的数量,(例如用2 个动滑轮和 2 个定滑轮),用力大小会怎么变化?(2)用与前面实验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情况,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三、游戏体验 小个子战胜大力士:游戏规则见教材 P15 1)出示游戏器材,找 2
27、 个大个子学生和一个小个子学生参加游戏。2)要求没有直接参加游戏的同学对数据进行记录,寻找其中的规律。3)、说出自己的发现 学生自由表述自己的发现并从这个游戏中明白了什么?从我们的研究中明白为什么起重机能够吊起那么重的物体。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1-课 堂 小 结 课 堂 练 习 作 业 布 置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第七课 斜面的作用 课 时 第 课时 教学知识与 能力 科学知识:认识像搭在汽车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1-目标 过程与 方法 面,斜面可以省力。
28、过程与方法:制订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并用实验的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愿意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认识斜面是如如何省力的。【教学难点】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生活中去。教学难点 板 书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课堂生成记录 一、结合影视导入新课 播放学生喜爱的头文字 D动画片的赛车过盘山公路的录象。提问:虽然动画片很精彩,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山上的公路和平地上的公路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这样修建?”(学生自主思考猜想原因,并当众发表。)二、探究斜面有什么作用 1、提出一个简单任务:老师要把这个大木桶搬到讲台上来,有什
29、么好方法?(学生拓展思维:滑轮组吊、杠杆撬)今天老师就介绍一个更简单的机械叫斜面。(示范用木板把木桶滚上讲台)2、斜面概念引入:像这样搭在高台边缘上的木板那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1-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3、跟据老师提出的情境得出的问题:斜面能省力吗?我们能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吗?4、分组研究斜面是否能够省力。实验要求:1)指导如何用测力计测斜面上的拉力。(拉动中,当测力计处于匀速运动时,读出其读数)2)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反馈交流实验方案。3)分工提升不同的物体(每人一次,每次操作 3 遍)4)在操作员操作的时候,其他同学注意
30、观察,并取其正确的值,做好记录。斜面的状况 提升不同的物体 我们的发现 A B C D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 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 5、对研究结果作出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发现同一物体从斜面拉上用去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所以斜面可以省力)三、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 1、提问:刚才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和其他组的数据相比较,你还发现了什么?(发现每个组的用斜面拉上去所用力的大小不同,这是因为有的小组坡度高,有的小组坡度低)。那么坡度不同对于沿斜面拉物体所用的力也不同吗?我们能不能设计实验来证明一下?2、分组设计实验,并分工合作完成实验和记录分析工作 1)制定实验计划表(教师准备)精品好文档,
31、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1-实验目的 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的作用 预测 坡度越大,用力越()坡度越小,用力越()要改变的条件 不要改变的条件 实验设计 2)交流计划中的要点,并进行相互修改。3)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操作。(提醒:每个坡度做 3 次实验,取平均值填入表中 P17)直接提升物体的力 沿不同斜面提升物体的力(N)我们的发现 1 2 3 4 4)观察数据表格,讨论发现数据规律,进行总结。三、巩固与拓展 1、现在结合我们的生活说一说:如我们的盘山公路为什么会修成“S”型。)2、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到了斜面工具?(螺丝、大桥)用纸片演示螺丝的斜面。,
32、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1-课 堂 小 结 课 堂 练 习 作 业 布 置 教 学 反 思 反思:培养学生的实证精神是我们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责任,只有具有实证精神的人才可能在面对众多信息过程中不会轻易上当而迷失方向,因此培养实证精神不仅仅是一个学习上的要求,对每一位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作用 课 题 第八课 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课 时 第 8 课时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1-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 科学概念:自行车运用了轮轴、斜面、杠杆等简单机械的原理,是应用广泛的交通工具。过程
33、与方法:发现并分析自行车上更多的机械种类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整理已认识的各类机械和机械的作用,一时倒机械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对链条和齿轮的研究 【教学难点】对其他简单机械的原理解释 教学难点 板 书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课堂生成记录 【教学过程】一、引入 我国是一个自行车大国,自行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那么自行车是利用一个怎样的工作原理前进的呢?以前同学们可能觉得很神奇,但在你们学习完这章后再回头来思考这个问题,那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二、对链条和齿轮的研究 1、在自行车上的各个部分中,你最好奇的是哪个部分?(一般学生会
34、指向链条和齿轮)思考: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能起到什么作用?1、观察前后 2 个齿轮,你发现了什么?齿轮的大小对自行车速度有什么影响?2、对自行车的前后 2 个齿轮进行观察研究,并做好记录工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1-作。观察内容记录数据 大齿轮齿数 小齿轮齿数 大齿轮转一圈,小齿轮转几圈?小齿轮转一圈,大齿轮转几圈?4、小组内进行探究讨论,发现 2 者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总结(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变()。三、寻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1、自行车上应用了许许多多的机械原理,找找看,我们能在自行车上发现哪些简
35、单的机械的应用。2、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把大家的发出记录下来。自行车部件简单机械类型所起到的作用 3、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关于自行车的机械问题,和小组同学一起制定一个研究计划,然后开展研究。四、本单元小结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哪些知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回忆一下。指名学生发言,对学生没回答完整的请学生补充,实在没说清的由教师给出正确定义。并组合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理解巩固.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1-课 堂 小 结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哪些知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回忆一下。课 堂 练 习 作 业 布 置 教 学 反 思 精品好文档,
36、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1-课 题 第一课 抵抗弯曲 课 时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 1、科学探究目标:通过实验,能积极分析并善于发现引起实验结果出现差异的各因素,能根据实验经验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并不断改进实验。能通过采集实验数据和制作曲线图等手段展开科学探究,并能运用数据和曲线图进行分析,汇报实验中的发现并得出结论。2、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乐于探究不同厚度的纸和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关系,乐于通过小组合作积极主动完成实验;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的同时,亦能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初步感受到科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探
37、究形状与结构的兴趣;3、科学知识目标:通过实验,认识增加纸条厚度可以显著提高纸条的抗弯曲能力。并能理解横梁平放和竖放的道理。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的研究;教学关键:1、对科学实验的变量识别与控制;2、运用曲线图分析数据并总结结论;教学难点 板 抵抗弯曲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1-书 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显著)增强 控制的量:厚度 不控制的量:架空距离:7 厘米 桥墩高度:3 厘米 垫圈位置:中间 垫圈大小:中号 放垫圈速度:慢 放垫圈方式:单排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38、 活 动 课堂生成记录 1、游戏导学,开宗明义(3 分钟)教师演示搭纸桥游戏,引入教学;“薄纸做的桥抗弯曲能力很差,换一张同样大小的厚一点的纸做桥面,抗弯曲能力会怎样,猜猜厚纸(2 倍纸)能承受几个垫圈?“今天我们要通过实验来探究纸的厚度和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2、实验初探,聚焦差异(12 分钟)“究竟厚纸做的桥能承受几个垫圈?想不想自己试试!”小组领取材料完成对 2 倍纸的承重能力的测试并汇报测试结果。“为什么同样大小的厚纸,各组的测试结果却相差这么大”。问题出在哪里呢?师生共议分析找出原因。“看来要研究不同厚度的纸的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我们在实验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师生共同总结,并统一实验
39、条件;3、实验再探,分析总结(17 分钟)小组完成对 3 号纸的预测和实测。采集数据,讨论分析:通过实验和表格中的数据,你们有什么发现?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又能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师参与小组实验和交流。)总结初步发现: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明显增强。“如果我们借助曲线图来表示纸的厚度和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又能够看到什么情况呢?”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1-师指导小组绘制曲线图,并提出思考分析:你能从曲线图中看懂什么?这条曲线说明了纸的厚度和抗弯曲能力之间是怎样的关系?4、实践运用,巩固认识(5 分钟)观看认识桥梁中的横梁,说说横梁起什么作用
40、?找一找教室内的横梁,说说横梁的横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横梁都是立放而不是横放的?”能不能设计一个小实验来现场验证一下?小结提炼材料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显著提高。5、小结对话,拓展延伸(3 分钟)课外同学们还想继续研究些什么?这节课我们研究发现材料的厚度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就会显著提高。除了增加材料的厚度外,有没有其它办法也能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呢?请同学们课外继续进行实验探究。课 堂 小 结 课 堂 练 习 作 业 布 置 教 学 反 思 反思:教育学者安德森指出:探究性教学的本质特征是指不直接把构成教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识策略告诉学生,而是由教师创造一种智力和社会交往环境,让学生通
41、过探究发现有利于开展这种探究的学科内容要素和认知策略。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1-课 题 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课 时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2、过程与方法:(1)做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2)观察瓦楞纸板的结构,作出解释。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根据观察作出解释和提出问题;体会科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力,从而形成热爱科学,积极探索创新的动力。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难点:实验条
42、件的控制。教学难点 板 书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1-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课堂生成记录 一、复习引入,提出问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抗弯曲能力的第一课时,用什么办法能增强材料抗弯曲的能力?强调:增加厚度可以明显增强抗弯曲能力。出示一张 3 层瓦楞纸与材料大小相同的 6 层平板纸,请学生猜测哪一张纸抗弯曲能力强?教师演示实验,进行比较。学生观察发现 6 层的平板纸居然还是 3 层的瓦楞纸抗弯曲能力强,与前一课“增加厚度能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已有经验产生冲突,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增强了纸的抗弯曲能力?二、观察比较 3 层瓦楞纸和 6
43、层平板纸,推想增强抗弯曲能力的方法 1、一层一层剥离两种纸,观察比较它们的内部,发现了什么?2、猜测增强抗弯曲能力的方法?三、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实验研究 1、同学们推测形状改变可以增强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这个想法究竟对不对呢?2、学生尝试实验,讨论交流实验的方法。(测试比较平纸与各种形状纸的抗弯曲能力)3、明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填写科学记录单。科 学 记 录 单 第()小组 形 状(用图表示)实测抗弯曲能力(用一元硬币数表示)观察测试的数据,与没有折的纸进行比较,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4、小组汇报,得出结论:改变形状能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形状不同抗弯曲能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
44、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1-力也不同。5、研究瓦楞纸板,体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并作出解释。6、思考改变形状增强抗弯曲能力的原理与好处。(进行简单分析)四、改变材料形状增强抗弯曲能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播放有关应用视频。五、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与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有关?课 堂 小 结 课 堂 练 习 作 业 布 置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1-教 学 反 思 课 题 第三课 拱形的力量 课 时 第 3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 科学概念 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向下的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如果能抵住拱形的外
45、推力,拱形就能承受更大的压力。能够边实验边思考,逐步深入地研究一个问题。能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如何进行实验,如何分工合作,如何处理数据,实验中出现与探究课题不同或与生活常识有矛盾的问题,应如何对待,也需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方法,一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渐提高;二是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给予恰当指导。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体验科技的力量、创造的快乐。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弄清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设法保持拱形的形状,使它承受更
46、大的压力。【教学难点】拱的受力原理和如何更好地发挥出拱的受力特点。教学难点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1-板 书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课堂生成记录 一、引入 师: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在不增加材料的情况下,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几种办法,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让一张纸承受更大压力的方法。(师出示一张纸)看老师手中的这张纸。(把它平放着,用手托住纸的两端将纸平放在两手之间,纸塌下去了)它连自身的重量都承受不起,这样柔软无力的纸你能用什么办法让它至少能承受自身重量不塌下去吗?学生汇报。(提示不能增加材料。让学生充分发言,可以检查学生对前概念的理
47、解。引导学生说到拱形时。)师:(做一个拱)做成拱形后它没有塌下去,看来拱形也有科学道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已利用拱的科学原理进行建筑设计。请看(播放课件图片:赵洲桥、拱门、房子、奥运馆所)这么多的建筑为什么都采用了拱形呢?同学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研究拱形中的学问吗?(板书:拱形的力量)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拱形”是“改变形状”的另一个视角。通过欣赏拱形建筑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拱形的神奇作用,最后的提问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1-二、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 1、做一个纸拱,试试它能承受多大的重量 实验一:
48、师:现在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把纸先卷一卷再松开,做成一个拱形)做一个纸拱,放在垫板(提示:按垫板上事先画好的两拱足间距离来做拱)上观察,说一说拱自身的重量在哪里?特别要注意:这个拱形不能借助其他物体的帮助。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在拱下部)师:对,在拱与垫板接触的地方,我们把它叫拱足。好下面请同学们轻轻地放一个垫圈在纸拱上,来测试拱的承受力,仔细观察纸拱有变化吗?(有,“纸拱”向两边伸展。)哪个部分承受着垫圈的重力?(拱顶)请大家再在上面加一个垫圈,观察一下是不是有新的变化,纸拱随着压力的增大,你发现它的形状有什么变化?(拱形的足伸展得更大了,最后就平了。)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49、纸拱”为什么会向两来伸展开去?(垫圈的重量压在了拱上,拱的全部重力传到两个拱足,这个力向下,向两边传去,使拱足在垫板上向外滑动,拱就伸展开了。)(板画:)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描述活动,学生能清晰地认识拱形桥的受力轨迹,从而建构第一层次的“拱形”概念拱形可以通过材料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看到拱足分开自然想到要用什么东西去抵住它。2、把拱足固定,测试纸拱能承载多大的重量 实验二:老师:既然我们知道了纸拱受力变形的原因,你有什么办法使纸拱不容易变形,能承受更大压力?承受几个垫圈你能预测一下吗?用实验检测下看行不行。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师:有作用吗?(学生回答)用东西抵住拱足它确实比刚才承受的
50、压力要大一些,看来大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1-家刚才的想法是正确的。讨论:说说你们观察到的现象。当拱顶上的压力不断增加时,它的形状会有什么变化?(还是要塌,向左右偏)纸拱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你是怎样想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认真观察现象后,对出现的问题作出解释,并开动脑筋去思考解决方案,有了方案再去用实验去验证。用事实证明自己的方案是有效的。这样多次训练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对于纸拱还是会变形。这时就会激发学生思考应从哪些方面来改进自己的方案。在讨论中学生相互启发,有助于后面的探究活动。3、让拱形承受更大的压力 实验三:师:怎么使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