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文学史复习材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国文学史复习材料.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绪论 1、文学史的概念 一般认为林传甲在京师大学堂编写的讲义中国 文学史为滥觞之作。中国文学史的分期(三古、七段):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世纪以前)文学发展的孕育期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世纪至世纪)文学发展的成熟期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世纪至世纪初期)文学的转型变化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第一章 上古神话(神话、远古歌谣)1、上古歌谣的内容(1)再现劳动过程的:吴越春
2、秋中弹歌 (2)征服自然愿望的:礼记 郊特牲中蜡辞(3)反映上古婚姻制度的:周易中屯 六二(4)思恋之歌:吕氏春秋 音初篇中候人歌 2、上古歌谣的艺术特点:原始歌谣大都采用二言形式劳动节奏短促、鲜明。3、上古神话: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大禹治水出自山海经)、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后羿射日)、英雄神话(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出自山海经)、感生神话 4、神话的保存:淮南子、山海经、风俗通等书中。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应是由不同时代的巫觋(xi)、方士根据当时流传的材料编选而成,全书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极其驳
3、杂,除神话传说、宗教祭仪外,还包括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矿产、医药等方面的资料。5、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1)以己观物、以己感物 的神话思维特征(2)神话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思维(3)神话思维伴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 6、上古神话的演化(1)中国上古神话大部分散失,其中一部分过早地历史化了。(2)道教形成后,神话又被改编为仙话,宣扬长生不老的观念与信仰。第二章诗经 1、诗经的概说: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 305篇,另有 6 篇笙诗,有目无辞。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 500 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 6 世纪。产生的地域,约相当于黄河
4、、长江、汉水、渭水流域的广大地区。2、诗经的编集:(1)采诗说:周代朝廷采诗、献诗以制作礼乐。这种采诗制度的目的是观风察政。(2)献诗说:周代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谏。公卿列士所献之诗,既有自己的创作,也有采集来的作品。(3)删诗说:孔子把符合礼义的留下,重复的、不合礼义的删除 3、分类: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1)国风:各地区的乐调,乡土之音。十五国风 160 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五国风即这些地区的地方土乐。(2)雅:是符合朝廷礼仪规范的乐曲的名称,朝廷之音,分为大雅(31 篇是西周的作品,大部分作于西周初期)和小雅(74 篇,大
5、部分是西周晚期的作品)。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3)颂: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宗庙之音。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周颂 31 篇,是西周初期的诗。周颂不同于其他诗的体例,不是由数章构成,每篇只有一章。鲁颂 4 篇,产生于春秋中叶鲁僖公时,都是颂美鲁僖公之作。商颂 5 篇,大约是殷商中后期的作品。写歌舞娱神和对祖先的赞颂,商部族的历史传说和神话。4、四家诗:齐、鲁、韩、毛四家诗,齐之辕固生,亡于三国;鲁之申培,亡于西晋;燕之韩婴,亡于北宋,三家诗兴盛一时。鲁之毛亨、赵之毛苌的古文“毛诗”,流传至今。5、内容(1)祭
6、祖颂歌:周族史诗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作品,赞颂了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的业绩,反映了西周开国的历史。艺术特色:a、把神人化;b、赋的铺叙手法;c、富有动态美、色彩美(2)农事诗:丰年、豳风 七月;艺术特色:a、赋得铺叙手法;b、对比手法;c、四言为主,兼用杂言句式;d、以节令结构通贯全篇。(3)宴飨诗:小雅 鹿鸣(4)怨刺诗:魏风 伐檀(5)战争徭役诗:诗经 小雅 采薇 王风 君子于役 卫风 伯兮(6)爱情诗郑风 野有蔓草 郑风 出其东门 邶风 静女 郑风 子衿 郑风 将仲子兮 卫风 氓 6、艺术特点(简答、论述)(1)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的开端。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
7、活触发的真情实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诗经的现实精神在国风和“二雅”中表现尤为突出。魏风 伐檀 王风 君子于役 (2)赋比兴手法(“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打比方,“兴”是触物兴词。)A、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赋能够很好地叙述事物,抒写感情。七月 氓 B、“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诗经中比的运用也很广泛。豳风 鸱鸮、魏风 硕鼠卫风 硕人 C、“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诗经中很多的兴句,与下文有着委婉隐约的内在联系。或烘托渲染环境气氛,或比附象征中心题旨。如周南 桃夭 诗经中赋、比、兴手法运用得最为圆熟的作品,已达到了
8、情景交融、物我相谐的艺术境界。如秦风 蒹葭 诗之六义: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风、雅、颂是属于诗经的文体分类,风即是国风,包括十五国风;雅包括大雅、小雅;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赋比兴是诗的艺术手法。晋至明中叶公元世纪至世纪文学发展的成熟期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争至五四运动第一章上古神话神话远古歌谣上古歌谣的内容再现劳动过用二言形式劳动节奏短促鲜明上古神话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大禹(3)诗经的语言特色 A、诗经以四言句式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B、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读来又显得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第三章
9、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1、尚书是散文形成的标志 尚书原只称书,就是上古之书,“尚”是上古的意思,“书”是史书的意思。据东汉王充论衡 正说篇说是上古帝王之书的意思,儒家尊它为经典,故又称为书经。全书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主要内容是记录帝王或执政大臣的誓辞、讲话、公告等,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是记言体的历史散文 特点:周诰殷盘,佶屈聱牙。记言散文已经发展到具有一定文学性的历史散文了 2、春秋(1)春秋属于早期记事体的历史散文,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大事纲要。记事体散文。(2)记事特点:春秋记事具有明确的时间观念和自觉的记事意识,但记事都很简略。(3)“春秋笔法”:文章从表面上看,似乎的纯客观的记
10、录,不流露作者的思想倾向,实际上是有褒有贬的。古代学者认为孔子修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史记 孔子世家),“以一字为褒贬”(杜预左传序),含有“微言大义”(汉书 艺文志),因此称文笔曲折而含意深奥的文字为“春秋笔法”。(4)春秋三传:指阐释春秋的三部书,即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和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3、左传(1)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记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比春秋多十三年。春秋仅仅是最简括的历史大事记,左传则详载其本末及有关佚闻琐事。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2)左传的民本思想:A、郑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迩”的观点。B、注重民心向背,这正是民本
11、思想的突出表现。(3)左传的文学成就 A、长于叙事,作为先秦散文的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a、叙事详密完整,故事性;b、善于描写复杂的战争,明确交代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c、左传叙事长于将史实和神话传说和历史传闻相结合,使历史故事化。d、左传叙事中有很多关于卜筮和灾祥的记录。B、左传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 左传记录的历史人物,大约有一千四百多个。其中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有将相、武士、学者、说客、祝史、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勇等。这些人物中有详细的事迹、或较为鲜明者,约占三分之一。(晋公子重耳之亡、骊姬之乱)C、左传的语言特色:a、行人辞令之美,
12、文典而美,语博而奥。b、左传赋诗 c、叙述语言简练含蓄其文典而美,其语博而奥。4、国语: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的历史著作,它记载了西周末年至战国初期五百多年间八个国家的一些历史片断。又称为“春秋外传”。5、战国策:国别体史书,12 国策,共计 33 篇。战国策是西汉末刘向根据当时搜集到的史料重新编辑整理的。(1)战国策的思想:突出反映了纵横家的思想和人生观。A、在政治上,他们崇尚计谋策略。晋至明中叶公元世纪至世纪文学发展的成熟期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争至五四运动第一章上古神话神话远古歌谣上古歌谣的内容再现劳动过用二言形式劳动节奏短促鲜明上古神话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大禹B、在人生观上,公开宣
13、扬追求“势位富贵”,追逐名利(2)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A、塑造了一系列“士”的形象:纵横之士如苏秦、张仪,勇毅之士如聂政、荆轲,高节之士如鲁仲连等。冯谖客孟尝君 B、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C、常常引用寓言故事,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鹬蚌相争、南辕北辙、三人成虎、土偶与桃梗、群狗争骨等,都能够形象地说明一个道理。第四章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1、引 言 说理散文又称“诸子散文”:儒家:论语、孟子、荀子;道家:老子、庄子;法家:韩非子;墨家:墨子 2、孔子和论语(1)孔子,字仲尼(2)论语在汉代有三种不同的传本,即古论语、齐论语、鲁论语。(3)四书:南宋以后,合礼记中的
14、大学、中庸二篇和孟子,号为四书。(4)孔子的思想 A、孔子的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B、孔子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中庸之道”。过犹不及(5)论语的文学价值言近旨远,词约义丰。A、口头语言为主;B、人物个性的描绘 3、孟子(1)孟子,名轲,字子舆(2)孟子的哲学思想:A、性善论;B、“仁政”(3)孟子的艺术成就 A、长于辩论 B、善用比喻和寓言孟子 离娄下 奕秋诲奕 C、气势浩然 浩然之气能增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有力。D、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练准确。4、老子(1)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老子被誉为“五千精妙”(2)老子的智慧:自然无为、
15、崇俭节欲(3)老子的思想 A、哲学思想:“道”a、世界万物的本源是“道”;b、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 c、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朴素的辩证法思想。B、老子的政治思想“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和“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5、庄子(1)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2)庄子的思想:庄子思想学说的核心是“道”,庄子的认识论从相对主义走向虚无主义。A、在政治哲学上,发展了老子“绝圣弃智”、“使民无知无欲”、“小国寡民”的主张。B、庄子的人生哲学是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和对社会现实的彻底超脱(3)艺术成就 A、寓言为主的创作方法:a、揭露社会黑暗的庄子 列御寇;b|、对理想盛世、理想人物的礼赞庄子 逍遥游c、阐发庄
16、子处世哲学 (庖丁解牛、佝偻承蜩、朱泙漫学屠龙)B、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想象和虚构,显现出恢恑憰怪的特点。庄子鼓盆而歌 晋至明中叶公元世纪至世纪文学发展的成熟期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争至五四运动第一章上古神话神话远古歌谣上古歌谣的内容再现劳动过用二言形式劳动节奏短促鲜明上古神话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大禹C、语言汪洋恣肆,跌宕跳跃 6、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1)荀子,名况(2)荀子的思想:理论基础是“性恶论”A、荀子在政治理论上主张以“礼治”为主,兼用“法治”。B、在社会观上,荀子意识到“社会性”是人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3)艺术特色 A、论证严谨详密 B、善用譬喻,劝学篇(4)韩非,是先秦
17、法家的集大成者。(5)韩非子的思想:在政治思想方面,他建立了以“法”治为中心的法,术、势三者相结合的封建君主专制的政治理论。(6)韩非子的艺术特色 A、犀利峭刻的议论 B、根植现实的寓言:远水不救近火、老马识途、守株待兔、画鬼最易 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1)屈原者,名平;作品:据东汉王逸楚辞章句记载,屈原作品的篇目为:离骚1篇,九歌11 篇,天问1 篇,九章9 篇,远游、卜居和渔父各 1 篇,共 25篇。(2)“楚辞”的含义 楚辞一般包括诗体名和书名两种意义:A、前者指诗歌的文学体制而言,是指战国后期以楚国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创作的一种带有楚国地方特色的新的文学样式,宋人黄伯思说:“屈、宋诸骚,皆书
18、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即“楚辞”体,因离骚之名,又称“骚体”。B、后者指诗歌总集而言,刘向在西汉末年把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与汉代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等人的辞赋以及刘向本人写的九叹汇编成集,定名为楚辞。(3)关于“离骚”二字的解释 诗题“离骚”二字,历来说法不一。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说:“离骚者,犹离忧也。”班固离骚赞序说:“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已遭忧作辞也。”东汉王逸楚辞章句 离骚序说:“离,别也;骚,愁也。”(离:遭受、离开)(4)离骚的艺术成就 A、诗人创造性地运用了积极浪漫主义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坚贞、高洁的主人公形象。B、香草美人意象,美人的意象
19、或比喻君王或是自喻。C、在语言形式上突破了诗经四言体的旧形式,创造了一种基本上是六言或七言的灵活自由而又富于表现力的骚体诗。它大量地吸收了楚地方言口语。(5)宋玉的九辨开悲秋之先河。(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第二编、秦汉文学 绪 论 1、博士“博士”最早是一种官名,始见于战国,负责保管文献档案,编撰著述,传授学问,培养人才秦朝时,博士官掌管全国古今史事以及书籍典章,有七十人。汉武帝时,还设立了五经博士,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汉初,易 书 诗 礼 春秋每经置一晋至明中叶公元世纪至世纪文学发展的成熟期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争至五四运动第一章上古神话神话远古歌谣上古歌谣的内
20、容再现劳动过用二言形式劳动节奏短促鲜明上古神话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大禹博士,故称五经博士。到了唐朝,把对某一种职业有专门精通的人称之为“博士”,如“医学博士”、“算学博士”等。而宋朝,则对服务性行业的服务员也称为“博士”。据封氏闻见记“饮茶”条记载:“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煎茶博士。”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饮食果子:“凡店内卖下酒厨子,谓之茶饭量酒博士。”2、汉代文学:(1)辞赋汉代文学的主流,包括骚体赋、汉大赋、抒情小赋。(三种的演变、特点、区别)(2)散文,政论文和史传散文。(3)诗歌,古诗十九首、汉乐府。第一章、秦及西汉散文 1、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成书于秦统一中国之前,主编者吕不韦。李
21、斯谏逐客书 贾谊过秦论 晁错论贵粟疏 2、淮南子淮南王刘安(约前 179?前 122),是汉高祖的孙子。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主,杂以阴阳、道、儒、法、名家之说。3、董仲舒春秋繁露,思想:宣扬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 刘向说苑 新序,二书都是采集群书中的逸闻趣事按照以类相从的原则编纂而成,寓含劝诫训教之意。政论文如: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桓宽盐铁论。书信体散文:如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枚乘谏吴王书、司马迁报任安书、杨恽报孙会宗书。第二章、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1、贾谊,又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吊屈原赋 鵩鸟赋 2、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长门赋 子虚赋 3、骚体赋 汉初,上层社会崇尚楚文化,影响
22、到文人,便产生了祖述屈原楚辞的骚体赋。在内容上,骚体赋继承了楚辞的“怨刺”传统,抒写朝廷忠奸不分,贤人失志;在句型上大抵保持了楚辞于整饬中见变化,情与辞相宛转的特点。代表作贾谊的吊屈原赋、服鸟赋,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等。4、七体 七发的艺术特点:(1)逐步盘升手法;(2)移步换形和铺夸手法 七发的地位和作用:1七发标志着汉大赋体制的形成;鸿篇巨制,韵散间出;主客问答;铺夸手法;劝百讽一 七发的影响七 体:枚乘七发是假设楚太子有疾,吴客往而问之,“说七事以启发太子”,它引起后代许多作者的模仿,在赋中形成一种定型的主客问答形式的文体,号为“七体”。如傅毅七激、崔骃七依、张衡七辩等。
23、5、杨雄四赋杨雄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前期四赋:羽猎赋 长杨赋 河东赋 甘泉赋 后期赋作:解嘲:“当涂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沟渠;旦握权则为卿相,夕失势则为匹夫。”逐贫赋写他惆怅失志,“呼贫与语”。酒赋是一篇咏物赋,内容是说水瓶朴质有用,反而易招损害;酒壶昏昏沉沉,倒“常为国器”。6、王褒洞箫赋 晋至明中叶公元世纪至世纪文学发展的成熟期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争至五四运动第一章上古神话神话远古歌谣上古歌谣的内容再现劳动过用二言形式劳动节奏短促鲜明上古神话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大禹 第三章司马迁与史记 1、生平:司马迁(前?),字子长 2、史记的叙事艺术(掌握):(1)沟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
24、司马迁报任安书他在综合前代史书体例的基础上创立了纪传体通史。)(2)在编排人物传记时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史记 吕后本纪)(3)因果关系的探索展示。(见作品选项羽本纪页 43)(4)对复杂事件和宏大场面的驾驭。(见作品选页魏其武安侯列传98-101)3、史记的人物刻画:一、闾巷之人入传。(史记 游侠列传鲁朱家者,与高祖同时。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二、人物个性与共性的展现。(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三、多维透视法和互见法 第四章、两汉乐府诗 1、乐府本是古代音乐机关的名称。乐,是音乐;府,是官署;是官设的音乐机构。汉承秦制,到了汉武帝时,规模得
25、以大大扩展。这时乐府机关的任务主要是为一些文人创作的诗制谱配乐,进行演奏,同时兼采各地的歌谣。到了魏晋,人们把此机构制作、采集的可以和乐而歌的诗也称为乐府,于是乐府便由机构名称变为一种带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2、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3、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1)反映百姓的痛苦与挣扎、反抗的诗歌。(汉书 食货志载:“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2)反映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诗歌。(战城南、十五从军征)等。(3)爱与恨的坦率表达。(爱:上邪 爱与恨的交织:有所思)(4)表达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歌。(薤 xi 露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26、)4、汉乐府的叙事手法(论述题):(1)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2)生活镜头的选取。(上山采蘼芜作品选页 376)(3)故事情节的完整曲折。(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4)人物形象各具特色。(陌上桑作品选页 365)(5)寓言诗的创作。(1 假托动植物之口进行自述枯鱼过河泣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鲂鱮,相教慎出入。2 植物与人的对话:宋子侯董娇娆)(6)汉乐府实现了由四言诗向杂言诗和五言诗的过渡。第五章、东汉辞赋 1、东汉士人地位的变化社会问题,赋的社会功能的变迁抒情赋 2、班固、张衡的京都赋:京都赋滥觞于扬雄蜀都赋;东汉杜笃论都赋;傅毅洛都赋 反
27、都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 南都赋 3、抒情小赋 东汉中后期兴起了一批抒情言志的小赋。在形式上篇幅短小,多用韵文,句式多样。在晋至明中叶公元世纪至世纪文学发展的成熟期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争至五四运动第一章上古神话神话远古歌谣上古歌谣的内容再现劳动过用二言形式劳动节奏短促鲜明上古神话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大禹内容上侧重于抒写个人的心志,也有针砭现实之作。在艺术上继承大赋的铺排手法,但语言清丽自然。如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蔡邕的述行赋、祢衡的鹦鹉赋等。第六章、汉书及东汉散文 1、班固(公元 3292 年),字孟坚 2、史记和汉书的比较(1)史记最精彩部分是楚汉相争和西汉初期的人物传
28、记。(汉书的精华则在于对西汉盛世各类人物的生动记叙。史记战将、谋士汉书法律之士、经师儒生)(2)史记除世家外,人物传记基本都是以写单人为主,很少全面叙述家族兴衰史。(汉书则记叙了许多世袭官僚家族的历史,如霍光金日磾 m d传张汤传 杜周传等。通过描述这些家族的兴衰史,对西汉社会的变迁作了多方面的展示。)(3)同样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但汉书悲剧人物较少。(汉书 苏武传见作品选页145;史记 秦始皇本纪“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唐 张守节 正义:“旄节者,编毛为之,以象竹节,汉书云 苏武 执节在 匈奴 牧羊,节毛尽落 是也。”)(4)与史记疏荡往复的笔法不同,汉书重视规矩绳墨,行文谨严有法。3、吴越春
29、秋成书于东汉的历史散文,作者赵晔。4、王充论衡;王符潜夫论 第七章、东汉文人诗 1、班固: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填空题);班固竹扇赋今存残篇,是一首完整的七言诗。2、秦嘉:赠妇诗三首,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3、古诗十九首(名词解释)出自汉代文人之手,但没有留下作者的姓名。收录在文选卷二十九,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不是一时一地所作,它的作者也不是一人,而是多人。抒发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闺愁是它的基本内容。4、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论述题):(1)长于抒情。(庭中有奇树400)(2)情景交融、物我互化。(孟冬寒气至402)(3)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钟嵘诗品卷上称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晋至明中叶公元世纪至世纪文学发展的成熟期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争至五四运动第一章上古神话神话远古歌谣上古歌谣的内容再现劳动过用二言形式劳动节奏短促鲜明上古神话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大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