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文言文苏洵《管仲论》阅读练习及超详细解析超详细解析答案.pdf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91163352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91.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文言文苏洵《管仲论》阅读练习及超详细解析超详细解析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文言文苏洵《管仲论》阅读练习及超详细解析超详细解析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文言文苏洵《管仲论》阅读练习及超详细解析超详细解析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文言文苏洵《管仲论》阅读练习及超详细解析超详细解析答案.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 14 题。管仲论 苏洵 管仲相威公【1】,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威公也。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

2、,不可近而已。呜呼!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威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曰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威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威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威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五伯莫盛于威、文,文公之才,不过威公,其臣又皆不及仲。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习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威公之

3、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威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吾观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选自古文观止,有删改)注威公,即齐桓公。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又曰管仲而曰鲍叔 B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 C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

4、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 D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夷狄,古时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呜呼仲以为威公能不用三子矣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威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

5、天下岂少三子B薨,古代称诸侯王或有爵位的大官之死,有时也用来称呼皇妃及帝王子女之死。C弹冠,本义指拂去帽子上的灰尘,如“新沐者必弹冠”,也指将要做官或做官。D不肖,文中指不才、不贤,与“臣等不肖”中的“不肖”语义相同,均为谦辞。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分析了齐国内乱的人为因素,认为表面上是竖刁、易牙、开方三人所致,实为管仲死后,无贤人执政所致。B文章运用对比论证,将齐桓公死后国家混乱与晋文公死后国家稳定进行对比,意在突出培养选拔贤臣的重要性。C文章借萧何将死之时向刘邦举荐曹参来代替自己担任相国的例子,论证了举贤任能对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D本文是一

6、篇史论,以全新的视角对管仲这一历史人物进行审视,层层深入,对他的是非功过进行了全面的评判。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威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4 分)(2)因威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4 分)14 请简要分析苏洵评价管仲“可谓不知本者”的原因。(3 分)10.C 解析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

7、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呜呼仲以为威公能不用三子矣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威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11.D 解析“均为谦辞”错,文中不是谦辞。12.D 解析“对他的是非功过进行了全面的评判”不当。13.(1)齐桓公耳边音乐不断,眼前美色不断,没有这三个人,齐桓公就没有办法满足他的欲望。【评分标准】绝:断绝;无以:没有办法;遂:满足。每个关键词 1分,句意 1 分。(2)(管仲)如果趁着桓公问他谁可以继任相位的机会,荐举天下的贤人来取代自己(当政),那么他虽然死了,齐国并不是没有另一个管仲啊。【评分标准】因:借机,趁机;

8、举:荐举;自代:宾语前置,取代自己;虽:即使。每个关键词 1 分。14.管仲忽略了齐桓公喜欢享乐的本性。管仲没法把像竖刁、易牙、开方这样的人全部从齐桓公身边清除掉。管仲病重时没有推荐贤能的人代替自己。【评分标准】答出 1 点得 1 分,答出 2 点得 3 分。参考译文:管仲作丞相辅佐桓公,称霸于诸侯,排斥打击夷、狄等异族,终其一生都使齐国富强,诸侯不敢背叛。管仲死后,竖刁、易牙、开方被重用,桓公死于宫廷内乱,五位公子争抢君位,此祸蔓延,直到齐简公,齐国无一年安宁。功业的完成,不是完成在成功之日,必然由一定的因素而引起;祸乱的发生,不是发作于作乱之时,也必有其根源而预兆。因此,齐国的安日盖必有所

9、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呜呼仲以为威公能不用三子矣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威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定强盛,我不说是由于管仲,而说是由于鲍叔。至于齐国的祸乱,我不说是由于竖刁、易牙、开方三人,而说是由于管仲。为什么呢?竖刁、易牙、开方三人,他们本来就是祸乱国家的人,但重用他们的是齐桓公。使桓公重用这三个人的是管仲啊。管仲病危时,桓公询问丞相的人选。此时,我想管仲将推荐天下贤能的人来作答。但他的话不过是

10、竖刁、易牙、开方三个人,不讲人情,不能亲近罢了。唉!管仲以为桓公果然能够不用这三个人吗?齐桓公耳边音乐不断,眼前美色不断,没有这三个人,齐桓公就没有办法满足他的欲望。他们不被重用的原因,只是由于管仲在。一旦管仲没了,这三人就弹冠相庆了。管仲以为自己的遗言就可束缚桓公吗?齐国不怕有这三人,而是怕没有管仲。有管仲在,那这三人只是普通人罢了。若不是这样,天下难道缺跟这三人一样的人吗?超 然客整理即使桓公侥幸听了管仲的话,杀了这三个人,但其余的这类人,管仲能全数除掉他们吗?唉!管仲是不懂得从根本上着眼的人啊。(管仲)如果趁着桓公问他谁可以继任相位的机会,荐举天下的贤人来取代自己(当政),那么他虽然死了

11、,齐国并不是没有另一个管仲啊。这三人又有什么可怕的?就是不提他们也可以啊。五霸中没有比齐桓公、晋文公再强的了。晋文公的才能比不上齐桓公,他的大臣也都赶不上管仲。可晋文公死后,诸侯不敢背叛晋国,晋国承袭文公的余威,还能够成为诸侯的盟主一百多年。为什么呢?因为它的君主虽不贤明,但是还有老成练达的大臣存在。桓公死后,齐国一败涂地,这没有什么疑问,他仅依靠一个管仲,管仲却死了。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呜呼仲以为威公能不用三子矣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

12、可以絷威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天下并非无贤人,确实是有贤臣而没有明君。桓公在世时,就说天下再没有管仲这样的人才,我不相信。我看萧何临死,推荐曹参代替自己,大臣的用心,本来应该如此啊。国家因一个人而兴盛,因一个人而灭亡。贤人不悲痛自己的死亡,而忧虑国家的衰败。因此必须再推选出贤明的人来,然后才可以放心死去。那管仲,凭什么可以死掉呢?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呜呼仲以为威公能不用三子矣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威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