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案例反思剖析研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案例反思剖析研讨.pdf(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八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 某某中学初中部 某某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反思 三角形内角和,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的特点和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的学习和探究。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熟悉了钝角、锐角、平角这些角的知识。对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是不陌生的,因为学生有以前认识角、三角形分类的基础,学生也有提前预习的习惯,几乎孩子们都能回答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度,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知道了内角的概念,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度。因此本节课我提出的研究的重点是: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度。本节课主要是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索,可以量一量、剪一
2、剪、折一折。选择一种或者几种方法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度,并运用所得的结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实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参加到数学活动中来!创设情境,营造研究氛围。怎样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使学生有兴趣去研究三角形内角的和呢?为此我以生活中与三角形相关的例子引入课题,之后学生由课题引出疑问“三角形的内角指的是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然后让学生根据图形自己解答疑问。然后通过计算三角板上三角形的内角和,引发学生的猜想: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吗?带着这个疑问,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索,验证。小组合作的时候,学生找到了三种方法,分别是量一量,剪一剪
3、,折一折的方法。通过这三种方法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的结论。然后将利用这一规律解决了刚开始的疑问。然后我给出三角形。再一次明确:不论三角形的大小如何变化,它的内角和是不变的。这节课上完之后,我在课后进行了小结,授课过程中有讲得好的环节也有处理得不好的环节,下面从几个方面小结:1、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整节课都很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验的过程,我只是一个主导者,组织好课堂教学,放手让学生去实验、讨论、归纳,没有像之前上课那样由本人讲完整节课而学生只是听。小组合作之前的部分处理的还算干脆利落,达到自己预想的结果。不足之处:如果引入部分的疑问换做如果老师要想求出破损的角的度数,这个问题会
4、和本节课的联系更紧密一些。2、量一量的方法说的的很好,但是剪一剪和折一折的方法学生没展示好。在学生展示时老师的指导没跟上,虽然展示的结果基本上出来,但没达到我预想的效果。如果再让学生用量角器量一量拼完之后的角是 180,会更清楚。另外剪一剪方法和折一折方法时应让学生说一说,将三个内角拼在一起后,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在哪里,拼在一起有什么作用,就相当于将三个内角相加,多说这么一句话可能学生对这种方法理解的更透彻了。5、我班的一个男孩子将三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拼在一起,学生的这种想法是我没有预想到的,我让他来前面展示,这种方法是错误的。如果我再鼓励一下他很 有探索精神会更好。我向学生们解释他拼
5、在一起的不是一个三角形的里面的三个内角。如果让学生来说一说他错在哪里,如果学生说不出来,这时老师再说,可能会更好。另外老师把这三个三角形放在一起看一看,确实不一样大小,学生会理解的更好。我觉得还可以补充一句,让孩子们课下做三个一样的三角形摆一摆,亲自尝试一下,就更好了。5、小组汇报成果的时候,我还是觉得层次不是很清楚,与自己预想的还有出入,有一个问题,我想问学生剪一剪和折一折的方法与量一量的方法比较好在了哪里?我想通过对比加深理解。可能当时还是有点紧张,结果我忘记问这个问题了。3、老师的课堂调控能力还有待提高,当学生的展示方法的顺序和老师预想的不一样时,老师不能慌,随机应变能力还有待提高。当时
6、我虽然转变了思路,但表现可能不自然,还有待磨练。6、三角形的内角和不因三角形的大小而改变,或对三角形进行剪的操作还是拼的操作,只要最后得到的是一个三角形内角和都是 180。我给出这个结论是通过习题的形式给出的,孩子们的表现真的很好,我很高兴,第一个孩子能够在解释原因的时候就能概括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不因三角形的大小而改变,令我很满意。后面的判断题有两道题和这个知识点有重复,可以换别的类型的判断题。7、我对教案进行了反复修改,创设了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想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欲望,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己寻求验证结论的方法。但这样的放手能完成教学任务,会不会出现冷场吗?我的心里还是没底。正式上课时,
7、学生自己找出了很多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很多同学的表现让我意外。许多举手的同学都是我没想到的。我也给了他们表现的机会。课下一个小女生找到我,说老师我举了好几次手,您怎么不叫我。我听了这话心里很高兴,不管这节课讲得怎么样,学生能这样跟我说,我心里很高兴,看来这节课他们的学习热情还是很高的。这节课学生谈收获的时候学生说的很不错,学生的表现让我很高兴。所以,我们要学会放手,轻松自己,发展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做,那怕他想错了做错了,只有这样他们才有机会知道自己错了错在哪儿,给他们更自由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只有这样才能唤起他们思考的欲望,也只有这样才能扬起他们创造的风帆!全等三角形(第一课时)
8、教学反思 教师的成长在于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和进行教学反思,下面就是我对我的这一节课的得失分析。本课为本章的起始课,主要是一些基础的概念和性质,本节课的设计注重学生的直观感知和情感体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全等现象和全等图形引入,借 助直观、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演示,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增添了许多教材中没有的一些常见图形和课例,由易到难充分展示,给学生提供一个观察、思考的平台。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总结归纳出概念和性质,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识图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经历了观察、操作、思考等思维过程,而这样的过程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
9、的真正理解和把握,符合学生思维发展,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图形的变换,让学生在不同的图形中寻找对应元素,突破本节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之中,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则适时点拨,及时引导。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让学生从中不仅获得了知识,提高了技能,经历了数学活动,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当然,我的这节课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由于准备时间不够充分,在一些例子的设置上没有完全注意到学生的差异。如问题三,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时,设计的图形较为复杂,致使一些基础较弱的同学解决此题较为吃力。另外,由
10、于本人没有扎实系统的多媒体技术,有时所制课件效果不甚理想,由于制作和使用课件时,所用的软件版本不同,一些课件的效果受到影响。我将认真的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力争做的更好。最后,感谢各位领导给予我这样一个学习、交流、展示和提高的平台,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全等三角形判定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反思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这一课,要求学生会通过观察几何图形识别两个三角形全等,并能通过正确的分类动手探索出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具体说:(1)正确识别两个三角形全等-会将两个三角形相等的边和角对应重叠在一起,看是否重合;(2)相信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不一定要 3 条边和 3 个角都相等,可能一
11、边或一角相等就足够(这个判断不一定要正确,但要有这种想法,探索命题的真假才有可能);(3)能正确地将三角形的 6 个元素按条件的个数分成:一个元素:一个边或一条角对应相等。两个元素:两边或一边一角或两角对应相等。三个元素:三边或两边和一角或一边和两角或三角对应相等。或者按:边(一条边或两条边或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角(一个角或两个角或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边和角 一条边和一个角或一条边和两个角(又分为角边角和角角边两种)或两条边和一个角(又分为边角边和边边角两种)分别对应相等;(4)能将分好的三大类(12 小类)条件用画图的方法进行验证,找出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三条公理和一条定理;(5)能用
12、这四个判定,直接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或能补充一个条件使两个三角形全等。基于知识的完整性和分类的数学思想的渗透,我认为这个教学设计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目标。增强学生的观察、猜想和动手操作能力。二、教学策略的反思 1、对分类的把握。对许多学生来说进行分类有困难,学生是否能准确分类,是本节课的难点和重点之一。要找到解决难点策略,就要找到造成难点的原因,学生之所以分类有困难是因为他们不知到从什么地方下手,以及做到不重不漏。我将这个问题分为两步:(1)提出第一个问:“我们发现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不一定要 6 个元素(三个角和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可少一些元素,那么最少要几个元素,我们从多少个元素开始找呢?”
13、多数学生会从一个元素开始,不断地增加元素。少部分学生从边开始,一条边、两条边、三条边,然后再到角、边角(这也是一种好方法,给予肯定,但不在堂上全班探讨)。(2)提出第二个问:“从一个元素到二个元素再到三个元素,一步一步地探索下去的思路是正确 的,但不够具体,请同学们将元素所代表的具体情况(边或角)写出,并进一步画出草图表示对应相等的边角位置。”小组讨论,分类如下:角角边两边与一边对角角边角边角边边角相对边角相邻一条边和两个角两条边和一个角三个角三条边两个角一条边和一个角两条边一个角一条边三个元素二个元素一个元素 可以说,通过这样分类的学习,达到了两个目标:(1)渗透数学的分类思想;(2)明确对
14、应关系,使得后继学习变得顺利。2、容量问题。“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本课为了达到内容的完整性和思路的连续性-找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将“找的方法”-分类和验证得出结论,放在一节课上,使人觉得容量比较大。造成“容量大”的原因主要在画图验证上,而画图验证的过程中以学生画图占用的时间最长,弄不好整节课就好像在上画图课,而学生画图并不困难。因此,我将本课学习分为两部分完成,第一部分是画图和识图,放在课前学习,(1)要求学生按所给的不同的 3个条件(附上作图步骤),画出 6 个图并在图注上已知条件,剪下来备用。在课堂上需验
15、证时才取出与小组同学对比,是否全等。实际上,学生在上课前早已忍不住进行了对比,正为有的三角形与同学的全等,有的三角形与同学的不全等而 图1BDAC奇怪,不知道是同学画错了还是自己画错了。所以我在想是不是就从小组交流结果开始更好呢?(2)对给出的两个三角形直接判断是否全等。第二部分是在课堂上,对全等的概念进行强化复习(包括验证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和书写要求,使学生明确画图验证是目前唯一的可操作的方法),分类、验证(包括举反例:对满足一个元素或两个元素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简单应用。3、关于边边角。这是本节课中的又一个难点,学生在作图中难于认识到自己发现了新大陆,96%的学生剪最大的那
16、个三角形(即图 1 中,ABC),而对ADC却“视而不见”。实际上,学生们也注意到了ADC,也曾经为剪哪个三角形而一筹莫展,但一想小的三角形在大的三角形中,剪大的错了还可以剪小的,于是就剪大三角形。学生对ABC和ADC都满足“边边角”认识不足,主要原因是因为它们套在一起,反而妨碍了学生的识图,但它们不全等,学生是知道的,我用几何画板演示,将ADC拖离ABC,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填空:(1)如图 1,在ABC和ADC中 AC AC CD CAB 即ABC和ABD满足“边边角”,但它们 全等,“边边角”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 。(2)如图 2,等腰梯形 ABCD 中,AD BC,在ABD和CDB中 AB
17、 (等腰梯形的两腰 )BD (公共边)ADB 但ABD和CDB 全等。这个策略是成功的,学生不但认识到“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条边和其中一边图2DCBA 的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是假命题。而且认识到不可随意放弃作图出现的点D,以及如何书写所举的反例。4、在运用中巩固知识。由于本节课的重点是找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因而本节课不必理会如何书写“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所以我参考了一些同事的方法,采取了根据条件说出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理由,或者写出两个条件,让学生灵活补充一个条件使得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补充原设计的练习,学生们很来劲,效果显著。(注:“角角边”定理的证明留到下节课进行严格的书写证
18、明。)三、成效性反思 原教学设计附有作图练习卷(按要求作三角形,使得三角形有三个元素等于所给的具体值),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做,因考虑到内容较多,在上课时将学生分成 6 组,每组完成同一个作图(其它为作业),每个同学独立完成作图,然后与小组成员比较所画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并汇报给全班同学。操作上可进行,但我始终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可又说不出为什么。给我的学生上课,才意识到“边边角”情况,画了图的六分之一学生说全等,而六分之五的学生没动手画过,我不能直接点评,一急之下,我脱口说这一组的作图藏有一个秘密,我们再仔细画一次,这才顺利解决了问题。因而,另一个班,我就将“作图练习卷”作为课前作业,正如陶行知先生
19、所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这样处理效果更好。四、本节课“发现公理”的教学模式 1、课前准备:为目标而做的巩固练习、作品、小研究。2、课中:(1)巩固、引入、提出问题;(2)学生实践活动:分类与验证;(3)教师点评;(4)归纳总结;(5)简单应用练习。3、课后:(1)回顾发现过程:撰写小报告;(2)巩固练习。等腰三角形教学反思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过程一词,既要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又要重视知识的在先过程。有了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才显得生机勃勃,学生才会变成课堂学习的主人。知识的再现过
20、程有助于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从何而来,解决何种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探究知识,主动获取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回遇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年龄在增长,他们的学习困难也在增多,学生一年一年在升级,而求知的兴趣却在逐渐减弱,不少数学学得不错的学生在长大以后却远离数学,甚至讨厌数学,原因是什么呢?从学生的方面来讲,这主要是部分学生在他们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对一些概念,结论,判断不是在研究事实的过程后形成的,而是听教师讲解后知道的。因此,学生在学习中缺少主动的参与,更缺少积极的思考,确实依靠自己的实践去获取知识的过程。从教师的方面将,可能已经将教材将明白,难点,重点归纳清楚,课堂上尽量减少学习的困难,让学生走一条平
21、坦的路,但这样学生就的不到积极的思考。所以教师要全面的积极准备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果实中来,主动思考教师为他们准备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依靠自己的分析,独立思考获取知识,这中知识才是最宝贵的。例如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教学中,两个班级出现了截然相反的效果。其中我是这样设计的:1 画出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2 观察图中的全等三角形;3 证明得出的全等三角形;4 证出垂足就是底边上 的中点、角平分线上的焦点;5 归纳结论 通过此过程学生也了解了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但是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不是很强;于是在三年六班上课时,考虑到学生的参与热情、理解能力,改变了教学方法,注重强调过程,于
22、是设计:(1)出示不等式三角形(可用几何画板)。(2)画出同一边上高线、中线、角平分线、观察三线位置。(3)慢慢拖动三角形一顶角将不等边三角形转化为等腰三角形,同时观察三线位置的变化过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展示汇报,可相互质疑。为此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在相互交流中掌握了知识。教师如何去做“过程”?这是新课程改革时期我们每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首要 问题,在课堂教师应设计一定情景下的数学问题,设计一些结论开放适合学生实际的问题,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去,给学生思考,动手的时间和空间,变教师“主讲”为“主学”,真正让探究过程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含 30 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
23、我采用从生活中创设情景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采用拼图形的方法创设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类比、猜想、论证的研究方法研究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疑、解疑,组织活泼互助,有效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猜想,细心验证。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力求在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充满师生之间,生生这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课堂开始通过回顾旧知识,抓信新知识的切入点,使学生进入一种“喜新不厌旧”的境界,使他们有兴趣进入数学课堂,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接下来让
24、学生动手操作,并细心观察,大胆猜想。在这一环节上,展现给学生一个实物,使学生获得直观感受。并引导学生给出证明,证明自己的猜想的正确性。使学生懂得,即使是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还需理论上给予证明。在性质证明完毕后,缺乏对学生记忆性练习。习题 1、2 的设计是为了能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分组练习,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中完成任务,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由学生讲解,我做必要的指导。在运用符号语言的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错误,因此在课堂上,我特别重视对学生的表现及时做出评价,给予鼓励。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符号语言表达
25、能力。“展示平台”及“拓展提高”部分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并从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了对数学的理解。在这一环节,让学生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有点耽误时间。本节课,我觉得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在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上也基本上把握的不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提高教学技巧,逐步的完善自己的课堂。全等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教学反思 一、取得的效果:一开始我分配给不同的组的学生给定不同的直角边和斜边动手画直角三角形,然后让同组的学生把自己画出的图剪下来跟别的同学生比较,让他们把发现
26、的结果口述出来。再把不同组的三角形作个对比,让他们把发现的情况说出来。然后通过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同组的三角形不管是大小还是形状都不 一样,而同组的却又一样。让学生讨论明白也即是只要有一条直角边一样,斜边也一样这样的三角形画出来的结果是能够完全互相重合的。从而引入了“HL”定理。从授课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这样做一是可以让学生探究在给定了一条直角边和斜边以后,怎样把一个三角形画出来,强化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团结合作能力,二是可以让他们经历了知识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么个过程。二、存在如下的不足:从学生作业反馈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一是学生在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时,个别
27、学生出现了以角代边的现象,也即是用一对直角相等加一对斜边相等来代替了“HL”。二是不少的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问题能力欠缺。这同时也说明了,在上课过程中存在了这或那的不足,如分组讨论时,可能有些学生不是在讨论问题,而是在聊天或者是做其他的事。或者是我在讲解时讲得不够透要么对于学困生的关注不够,以致学生对于定理的理解不够清楚。三、解决方法 1.课后多布置专题练习,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2、在上课过程中多关注学困生。3、课后多与学生交流,以了解他们的接受程度以便改进自己的授课速度,适当调整知识拓展的难易度。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 1 不等式与方程。不等式的一个极端状态即为方程,
28、解集的一个极端即为方程的解,因此,下题也可以这样做:已知关于 x 的不等式13a3x2x3的解集为 x7,求 a 的值。解:由题意可知 x=7 是方程13a3x=2x3的解,把 x=7 代入方程中,即得 a=5。2 解不等式组的方法与前面学过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有所不同。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时候,两个方程不是孤立存在的,两者相互关联,而解不等式组是独立地解其中每一个不等式,在解的过程中,各不等式彼此不发生 关系,“组”的作用在最后,即在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都求出来之后,才利用数轴从“公共部分”的角度去求“组”的解集。因此,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通常采用“分开解,集中判”的方法。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
29、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最终可归结为下述四种基本类型来判定:(不妨设 ab)xa xa xa xa xb xb xb xb 可用顺口溜来帮助记忆结果: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于)小(的)小(于)大(的)取中间,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解无边(即无解)。3 解不等式组是中考命题的要点,解不等式(组)、求不等式(组)的特殊解及应用是中考命题的热点,关于不等式(组)的应用题也作为中考重点搬上了试卷,主要考查对数学的应用能力,利用不等式(组)取定最佳方案、获得最大收益、确定最优工作途径等,这类题目表现形式十分丰富,常作为压轴题。中考中关于不等式(组)的基础题,以填空、选择、解不等式(组)及列不
30、等式(组)解应用题的形式出现,这也是今后中考必考的内容。如:(04 山西)商场出售的A型冰箱每台售价为2190元,每日耗电量为1度,而B型节能冰箱每台售价虽比A型冰箱高出10,但每日耗电量却为055度现将A型冰箱打折出售(打一折后的售价为原价的1/10),问商场至少打几折,消费者购买才合算(按使用期为10年,每年365天,每度电040元计算)?解:设 商 场 将 A型 冰 箱 按 x折 出 售,则 由 题 意 2190 x10 x十365x10 xl x042190 x(1+10)+365x10 x0 55x0 4 x 8,因 此 至 少 打 8 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教学反思 1、教学“
31、不等式组的解集”时,用数形结合的方法,通过借助数轴找出公共部分解出解集,这是最容易理解的方法,也是最适用的方法。用“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解不了”求解不等式,我认为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有易于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在解不等式(组)的时,一定要通过画数轴,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建立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2、加强对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的数学建模思想教学,体现课程标准中:对重要的概念和数学思想呈螺旋上升的原则。教学中,一方面加强训练,锻炼学生的自我解题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纠错”题型的练习和学生的相互学习、剖析逐步提高解题的正确性。3、把握教学目标,防止在利用一
32、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时提出过高的要求,陷入旧教材“繁、难、偏、旧”的模式,重点加强文字与符号的联系,利用题目中含有不等语言的语句找出不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答问题,注意与利用方程解实际问题的方法的区别(不等语言),防止学生应用方程解答不等关系的实际问题。4、各种书籍出现的应用题里面文字有的自相矛盾,教学时教师要合理利用和指导学生选取辅导书,如课本“以外”与“至少”等。5由于本节复习课的知识量比较大,因此在课前要求学生预习了书本上相关部分的内容。这些知识学生都已经学过了但时间长了以后还是会忘记,而且在课堂上对知识部分只做了一个简单的复习(利用多媒体幻灯片演示,老师和学生一起
33、回忆一遍)。但是在课堂上发现一部分学生由于课前预习的工作不够落实,导致课 堂上简单的复习效果不好,从而影响到学生在第二个过程的例题讲解中反映出的思维比较的缓慢及无法进行有效的思考的问题,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特别是课前预习的好的学习习惯。6本节课 课堂容量(安排的例题的题量太多)偏大,而且在思维上也有比较特殊的地方,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的时间不够,课堂时间比较紧张。因此今后在课时的安排上要尽可能的安排更多的课时,以减少每一节课的课堂容量,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提高课堂的效果。同时还要重视思考题的作用,因为班上有一部分同学体现出基础比较扎实,而且对数学也比较有
34、兴趣,出一些比较难的思考题,能够让这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能有所提高。7从课堂的效果来看学生对象客观题这样的题型(如:选择题、填空题)用特殊方法解题的思维还不够,他们总是担心会出问题,特别是选择题缺乏比较和分析的能力,因为选择题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题型,它的特殊性 的四个选择答案,实际的解题过程中对于选择题来讲能把四个答案选项分析清楚对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是很有好处的。但本节课中出现的解客观题的一些特殊的方法在解与不等式有关的题目时特别的有效,但是如果不等式的问题中出现了分类讨论的情况,特殊的方法就有它的局限性,这时就需要学生能够灵活处理了。问题中出现了分类讨论的题目一般来讲都是比较难的题目,教学上
35、我的处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这类问题,就具体跟学生讲解,在学期末的复习时候再跟学生总结。因此要求学生在使用特殊方法用选择题的时候一定要灵活的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并且要把题目的已知条件和四个答案选项认真的分析清楚,做到能准确的体现题意。今后还要加强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平面直角坐标系 2教学反思 平面直角坐标系 2是苏科版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三节的第二课时,它在介绍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之后从对称和平移两个角度继续研究了坐标的数值变化和点的位置变化的关系,初步向学生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也为下面函数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力求突出以下两点,一是以游戏为主线展开教
36、学,二是以“形”为主导贯穿始终。主要教学过程分成以下几个部分:一、复习巩固 这个环节当中,我设计了三个问题,第一个是问学生平面直角坐标系怎样画并要求三位学生上黑板板演,画好后请学生点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一位学生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Y 轴的正负半轴画颠倒了,下面的同学立即举手指出了这个错误,这样不仅仅给板演的学生一个深刻地记忆,同时让下面的同学留下深刻地印象,并且满足了下面点评的学生的自豪感。我认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样的环节虽然花费一定的时间,但它所起到的效果却要比教师在黑板上干巴巴地强调要好得多。第二个问题是让学生根据点所在的象限或坐标轴填表,主要检察学生对象限的符号特征和坐标轴上点的特征
37、的掌握情况。第三个问题是让学生快速指出下列各点所在的象限或坐标轴。设计的第三个问题的初衷是想以抢答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他们表现的欲望,调动课堂的气氛,但是实际教学中的效果不佳且耽误了一定的教学时间,导致了最后一个练习匆匆而过。教学后,我认为可以将两小题融合起来,利用第一题的坐标系复习象限符号和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再给出几个点让学生说出它们的位置作为巩固,同时利用坐标系还可以复习一下点的坐标的意义,为下面的环节打下基础。二、学生活动 这节课的知识点比较多,对于刚刚接触平面直角坐标系学生来讲是比较难理解的,如果学生不是从“形”的角度去理解,往往就会变成机械的记忆了,光靠机械地记忆那是远远不
38、够的,怎么样让学生更形象更值观点地理解本节课地知识点则成为了这节课设计时的难点。本节课中,我让学生在教室中以第四排同学为 X轴,以中间的空行为 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将每个学生看作是一个点,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坐标,从位置之间的关系感受坐标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既能让知识的发现过程更直观更形象,又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了起来。首先,我让同一列学生报出自己的坐标,思考他们的坐标有什么样的关系,再让同一排同学报出自己的坐标,思考它们的坐标之间的关系,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到同一列的学生的横坐标相同,同一排的学生的纵坐标相同,为后面发现对称及平移的点的坐标的关系做下铺垫。然后以游戏的形式分别找出两个关
39、于x 轴、y 轴及原点对称的两个同学分别报出他们的坐标,思考他们坐标之间的关系,实际教学中学生结合他们得位置关系很快就发现了规律。接着通过一定的情境引入位置的前后左右平移,让学生通过位置的平移感受点平移前后坐标的关系。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不仅仅探究出本节课的所有知识,还能从“形”的角度理解和解释知识。三、例题讲解 本节课将线段的平移设计成了一个例题,将课本中的探索活动设计成了一个问题串,先左右或上下单一方向的平移再到两个方向的复合平移,难度逐渐提高,难点逐渐被分解,既达到巩固的作用又达到了提高的作用。四、巩固练习 这个环节中设计了三个有关对称的题目和一个平移的题目,第三小题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
40、可以从象限的符号特征和对称的两个角度来解答,这里主要是培养 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第四小题主要考察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已知平移前后对应点的坐标,说出图形经过怎样的平移,这里的平移过程是不定的,所以不应给出确定的答案。最后的一个题目是书上的练习题,主要让学生从坐标之间的关系判断图形经过怎样的变换,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并不是从坐标之间的关系判断图形的变换,而是直接从图中得出了答案,那么这条题目就失去它存在的意义,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将这条题目作一些改动,如:只给出对应点的坐标,让学生说出图形怎样变换,也可再要求学生画出图形验证。本节课在游戏中轻松的展开,整个教学和知识点的衔接都比较的流畅,但在很多
41、细节的处理还不是很到位,尤其是题目的设置,需要再斟酌。充分利用教材,适当的时候也可以将教材内容有机的整合起来,选取适当的载体呈现,这样教学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一次函数教学反思 成为教师后才发现当好教师不容易。结合一次函数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肤浅感受、几处满意之笔、遗憾之点,以及对教材的几点不成熟的建议。“函数及其图象”这一章的重点是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一方面,在学生初次接触函数的有关内容时,一定要结合具体函数进行学习,因此,全章的主要内容,是侧重在具体函数的讲述上的。另一方面,在大纲规定的几种具体函数中,一次函数是最基本的,教科书对一次函数的讨论也比较全面。通过一次函数的学习,学生可以
42、对函数的研究方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与了解,从而能更好地把握学习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学习方法。教学完后,对新教材有了一些更深的认识。肤浅感受:备课过程是一种艰苦的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知识的发展、教育对象的变化、教学效益要求的提高,使作为一种艺术创造和再创造的备课是没有止境的,一种最佳教学方案的设计和选择,往往是难以完全使人满意的。一:教材课时安排过紧有关。初二教材的教学时间不够,教参函数第一节 第二节二节课,第三节一次函数节,课时太少,本节要加一个复习课 二:教学内容不好处理。在“2.一次函数的图象”中有平移的问题,1.(1)将直线 y=3x 向下平移 2 个单位,得到直线_;(2)将直线 y=
43、-x-5 向上平移 5 个单位,得到直线_.与多位教师讨论后,我们用学案(下面的表)来处理,让学生更多一点感性认识,少一点理论上的结论 2.“一次函数的性质”中无 b 对函数的图象的影响,但题中有,要补讲 环节二:概括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 一次函数 ykxb 有下列性质:(1)当 k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_,这时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_;(2)当 k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_,这时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_.(3)当 b0 时,这时函数的图象与 y 轴的交点在:(4)当 b0 时,这时函数的图象与 y 轴的交点在:待定系数法的引入上用“弹簧的长度 y(厘米)”来讲的,太难,要先讲书上的“做一做:
44、“已知一次函数 y=kx+b 的图象经过点(-1,1)和点(1,-5),”三:难度不好处理:如我们在讲一次函数的定义时(第一课时)补充了一个例题:已知函数 y=当m取什么值时,y 是 x 的一次函数?当 m取什么值是,y 是 x 的正比例函数。”学生难以理解,我个人认为太难,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反而对一个具体的一次函数 y=-2x+3 中 k,b 是多少强调的不多。满意之笔 一次函数有以下令自己较满意的地方:一.结合生活实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恰当的过渡,点燃其求知的欲望。在本节课的引入部分采用班级里的真人真事(校运动会上,令全校师生兴奋不已的一幕:八(10)某同学在男子 4100 米
45、的接力赛中以惊人的速度赶超了原先的第一名,为十班夺得了冠军)。上此课是早上第三节了,再加上天气的原因,部分同学似乎精神不佳,令我非常担心这节课不能吸引学生。“在此跑步过程中涉及到哪些量?”“假定每位选手各自都是匀速直线运动的,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有什么关系?”“路程是时间的一次函数吗?”等过渡性的问句既复习回顾了上节课的知识又为一次函数图像的概念引出作了铺垫。一、大胆对教材作大幅度调整、修改 对知识内容的完整性作了补充。(附 一次函数的图象的知识要点:一次函数几何形状:一条直线;一次函数图象的画法;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教材对“一次函数图象的画法”阐释得不太完整、详尽。学习函数的
46、图象需要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一次函数图象又是所有函数图象中最简单的一种,是以后学习其他复杂函数的基础,所以整体全面地学习一次函数的图象能为学生以后学习其他复杂函数提供思路样本、节省学习时间。虽然在课后的习题与作业本中都有涉及到:当一次函数的自变量限制在某一范围时如何画此一次函数的图象,但在教材中似乎没有涉及到此类问题,对于 B班的学生需要教师对此类问题做相关示范解决。(1)求 y1 关于 x 的函数关系式 及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2)画出上述函数的图像。图像还是一条直线吗?此题为拓展知识点:当一次函数的自变量限制在某一范围时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射线或线段而特地设计的。至于如何快速地画出
47、射线或线段呢,让学生讨论后给出总结:对于射线,取起点与另一个异于起点的任一点画出射线;对于线段,取线段的两个端点然后连接即可。对例题的处理 对例 1 作两处调整:一是对题目的设置,二是对题目的讲解次序。遗憾之处 一、时间把握不准。由于我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加宽了知识点的面,拓展了知识点的深度,个别环节还需要小组活动或学生个别上台动手操作,而我又想将这所有的内容在一节课内完成,似乎太高估了自己和学生的能力。所以我想这么多内容可以更宜分开两节课来上吧。二、部分内容上处理出现失误:初探索一次函数 y=x 的画法时,我直接自己硬性规定先取这样五个点:(-2,-2),(-1,-1),(0,0),(1,1),
48、(2,2),而没有先征求学生的意见,看看他们是怎么取的,也没有解释为什么要取这五个点(理由应是:这五个点分布均匀,它们的坐标较简单,有代表性)疑惑点与对教材的不成熟的建议 函数与函数图象广泛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也是中高考的重难点,而一次函数和一次函数图象又是其他复杂函数与函数图象的基础,将这个基础地基打得扎实显得尤为重要,探究一次函数图象的特点的许多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复杂函数图象。既然要学一次函数的图象,为何不将其相关知识要点继续深入下去呢?教材中对一次函数的图象只安排了两个课时,且第二课时讲的图象的增减性问题及其应用,而第一课时中对一次函数的图象的相关特点阐述得不怎么全面、完整,所以我想在原
49、第一、二课时之间是否再增一个课时的内容,以便学生们更扎实地掌握知识。一次函数图象的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主要是根据 K的正负探究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根据 b0 的一次函数的 y=kx+b 与正比函数 y=kx 的图象探究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这两个探究内容实际上体现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探究的过程中,我设计了以具体函数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索得出图象的规律,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从一次函数图象上的点的横、纵坐标变化关系得到函数的图象特征,这也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本堂课,我从所给的六个函数为出发点,让学生进行讨论将这些函数分类,直接引出本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这样设计我认为有利于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给
50、学生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还有后面设计的画图练习,计算对应的函数值,观察函数图象得出平行的位置关系的结论等活动,目的也在于此。新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当代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活动,进行探索和发现。这此,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问题所给六个函数有哪些分类?K0,K0 的一次函数分别有何共同点?K0 或 K0 图象上的点的横纵坐标有何不同的变化关系?b0 的一次函数 y=kx+b 与正比函数y=kx 的图象有何关系?前三个问题层层递进,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给他们的思维提供方向和原动力。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解决问题,这样设计我自己认为有利于一堂课的条理清晰,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