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开放与交流》精品教案1.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91144019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9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开放与交流》精品教案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开放与交流》精品教案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开放与交流》精品教案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开放与交流》精品教案1.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开放与交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知道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观察“唐长安城示意图”,了解长安城的城市建设布局特点,培养观察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分析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列表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学习用列表的方法来归纳整理知识。通过“请你做导游”活动的设计,更好地了解长安城的布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玄奘、鉴真等不畏艰险,出国远行,学习交流的事迹介绍,启发学生不怕困难险阻、勇于开拓以及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通

2、过对唐朝文化和各国的交流的了解,使学生为自己祖先的业绩感到自豪。玄奘、鉴真等人热心于文化交流,成为中外交往的友好使节,其业绩值得后人景仰。二、教材分析 本课介绍了唐朝的对外关系“开放与交流”,由于唐朝时期经济文化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同时使学生知道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教材以“遣唐使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国际性大都会”等史实再现了唐王朝对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外交流的空前盛况。“遣唐使与鉴真东渡”通过中国高僧到日本传教,日本留学生到唐朝学习。表明唐代对外开放,向海外弘扬中国文化。而“玄奘西行”则通过中国僧人到印度取经的故事,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

3、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国际性大都会”长安是一个开放性 的城市,它的繁华,再现了大唐王朝对外交流频繁的盛况。三、本课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2、难点:头绪较多,内容较杂,地名、国名(古今异名)较陌生,学生掌握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四、学情分析 1、本节课关于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知识学生已初步了解,在设计问题时要由表及里,进行深层次的思考。2、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讨论思考,激发爱国情感,并培养其坚韧不拔、刻苦顽强的优秀品质。3、根据初一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可将玄奘西行和西游记有机结合,使新教材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五、教学过程

4、导入:展示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图片,为什么外国人会将中国人称为“唐人”?(唐朝的繁荣强盛有威望,唐朝对外交流频繁)唐朝时期与外国友好往来的情况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内容。(展示课题)过渡: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关系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二三世纪,中国文化长安城的城市建设布局特点培养观察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课堂活动了解长安城的布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玄奘鉴真等不畏艰险出国远鉴真等人热心于文化交流成为中外交往的友好使节其业绩值得后人景仰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就开始传入日本。唐朝时期,中国的封建经济得到空前发展,产生了灿烂辉煌的盛唐文化,同时,唐政府推行对外开放政策。随着日本社会的发展,更加迫切的

5、需要从中国学习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这就出现了日本派遣大批的使节,留学生和学问僧入唐通好,求学求法的高潮。(板书遣唐使)。(一)、遣唐使与鉴真东渡 1、遣唐使 师:(1)、什么是遣唐使?(2)、日本为何要派“遣唐使”来唐朝?(3)、“遣唐使”给日本社会带去了什么?(4)、为传播中日文化做出贡献的有哪些人?生:(1)、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与学习的使团。有学问僧,留学生,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2)、此时唐朝正值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文化世界领先。先进的科技能促其进步,唐朝开放的政策便利的交通也使交流方便了。(3)、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

6、、建筑技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本国,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进步,遣唐使是日本社会进步的媒介。(4)、阿倍仲麻吕和鉴真。过渡:日本共派遣唐使 13 次,两国的交流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那时候,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也不少,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高僧鉴真。(板书:“鉴真东渡”)2、鉴真东渡 师:介绍鉴真 师:鉴真应邀去日本的路线 生:思考,六次东渡,五次失败,双目失明。师:播放鉴真到日本后的视频,谈谈鉴真对中日之间交往的影响?长安城的城市建设布局特点培养观察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课堂活动了解长安城的布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玄奘鉴真等不畏艰险出国远鉴真等人热心于文化交流成为中外交往的友好使节其业

7、绩值得后人景仰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师:通过郭沫若诗句: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谈谈唐朝文化对日本额影响。生: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过渡:唐朝不仅向外传播自己的文化内涵,而且还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当时,唐朝就从天竺学习了熬糖法,还将天竺的医学、天文、历法、音乐、舞蹈、绘画引入。那么,在唐与天竺交往中,最杰出的使者要数唐代高僧玄奘了。(板书:“玄奘西行”)(二)、玄奘西行 要点:(目的)为了求取佛经经义,(时间)玄奘于贞观年间,(路线)从长安出发,途经我国新疆及中亚诸国,(目的地)到达天竺。(主要活动)他用大约十七年的时间遍游各地,寻师访友,

8、研习佛法,获得了极高的声誉。(贡献)他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诸国的人。过渡: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是唐朝时期对外文化交流史上两件大事,请列表归纳这两件事的异同。要点:事件内容 身份 目的地 途中遭遇 独行还是结伴 是否归国 鉴真东渡 僧人 日本 六次航行,五次失败历尽磨难 结伴 否 长安城的城市建设布局特点培养观察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课堂活动了解长安城的布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玄奘鉴真等不畏艰险出国远鉴真等人热心于文化交流成为中外交往的友好使节其业绩值得后人景仰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玄奘西行 僧人 天竺 历尽千难万险,九死一生 独行 是 过渡:通过对鉴

9、真和玄奘两位高僧的学习,可以看出唐朝时一个积极发展对外开放和进行友好交流的王朝,唐朝都城长安更是繁荣发展和开放的缩影。(板书:国际性大都会长安)(三)、国际性大都会长安 要点:(长安的地位)唐朝都城长安不仅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长安城内,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使节和长年聚居的外国客商。(长安城布局特点)整个城市规划严整,宫殿雄伟,功能齐备,居住区、商业区严格分开。(长安城布局的影响)长安城的建筑布局,对周边邻国的城市建筑与都城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从日本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和唐都长安四个方面了解了唐朝的对外开放和交流的盛况。

10、玄奘从天竺取经回唐,鉴真到日本传送佛法,通过这一取一送,我们可以感受到唐文明的博大精深,她一方面吸取外来文化精华,另一方面又向外传播自己的文化宗旨。(五)、当堂训练【活动与探究】1、通过对玄奘和鉴真两位人物的学习,有什么启示?(动手写)(1)、为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出生入死、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2)、他们身上那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回、不怕困难险阻、勇于开拓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长安城的城市建设布局特点培养观察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课堂活动了解长安城的布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玄奘鉴真等不畏艰险出国远鉴真等人热心于文化交流成为中外交往的友好使节其业绩值得后人景仰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今天的

11、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唐朝的对外交往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第一、我们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第三、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反思历史】材料一: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唐代中日之间交流盛况空前。材料二: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先后发动了甲午战争、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对比两则材料,你认为中日之间哪一种关系好,为什么?、材料二反映的事是真的吗?现在的日本右翼分子却值矢口否认,作为中国人你有何想法?【拓展训练】1、查找资料了解玄奘和鉴真的故事,写出一两则?2、查阅资料写出近现代中日之间的关系怎样?长安城的城市建设布局特点培养观察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课堂活动了解长安城的布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玄奘鉴真等不畏艰险出国远鉴真等人热心于文化交流成为中外交往的友好使节其业绩值得后人景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