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外国教育史离线作业答案(完整版)资料.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91108573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 页数:112 大小:96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外国教育史离线作业答案(完整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北师大外国教育史离线作业答案(完整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外国教育史离线作业答案(完整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外国教育史离线作业答案(完整版)资料.doc(1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北师大外国教育史离线作业答案(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外国教育史作业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洛克认为人的好坏乃是的结果。A先天禀赋 B后天教育 C环境影响 D上帝决定2、 洛克是十七世纪英国经验论的巨子,著名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家。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辨证 D形而上学3、在俄国高等教育史上影响最大的应推1755年在倡议下成立的莫斯科大学。A乌

2、申斯基 B巴甫洛夫 C罗蒙诺索夫 D柴可夫斯基4、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教育带有浓厚的阶级性、等级性和。A宗教性 B世俗性 C科学性 D民族性5、基辅罗斯的学校教育产生于十一世纪,它是以为基础发展起来的。A体育馆 B寺院 C工场 D剧院6、乌申斯基是国教育学体系的奠基人之一。A英 B法 C俄 D美7、在俄国教育史上,基辅罗斯的学校教育产生于世纪。A9 B10 C11 D128、洛克的教育漫话是论述的教育问题。A劳动人民 B少年儿童 C青年绅士 D中小学生9、卢梭是世纪法国教育思想家。A16 B17 C18 D1910、 卢梭是反对教育的一位伟大的旗手。A奴隶 B封建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11、 卢

3、梭的教育代表作是。A政治学 B爱弥儿 C论演说家的培养 D理想国12、 卢梭忽视教育A儿童 B女子 C男子 D 少年13、裴斯塔洛齐是十八世纪下半叶到十九世纪初期的(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A捷克 B瑞士 C法国 D尼德兰14、在西方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德、智、体几个方面协调发展,并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A洛克 B卢梭 C裴斯塔洛齐 D夸美纽斯15、 裴斯塔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A理想国 B爱弥儿 C林哈德与葛笃德 D巨人传主观题部分: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1、如何认识古希腊的智者派教育?智者派的出现在希腊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一,智者们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扩大

4、了教育对象的范围,因而促进了社会的流动。 第二,智者既拓展了学术研究的领域,又扩大了教育内容的范围。智者适应了时代对辩论、演讲的广泛需要,抱着实用的目的研究与辩论、演讲直接相关的文法、修辞、哲学等科目,并把这些知识传授给他人。 第三,智者们最为关心的是道德问题和政治问题,并把系统得到的知识和政治知识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不仅丰富了教育的内容,而且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即政治家或统治者的预备教育。 智者们虽然没有留下非常系统的教育著作,也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思想,但从一些智者的著作残篇来看,智者派对教育问题的思考是非常广泛的。 智者的出现表明,在希腊,职业教师已逐步取代原有的“大众教师”(如诗人、戏剧

5、作家),教育工作已经开始职业化。这对提高教师的地位、提高教育工作的成效,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也由于职业教师的出现,教育活动的内容、方法逐步规范化,这同样有助于教育的进步。 作为职业教师,智者们已经较为明确地意识到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并开始自觉地把教育现象与政治现象、道德现象等社会现象相区分。他们把教育过程当做一个运用禀赋、进行练习的过程。另一方面,他们也明确地认识到,教育与政治、道德具有密切的相互联系,教育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普罗泰戈拉指出:“一个合理的国家的所有公民,包括坏的公民在内,比起一个既无文化,也无正义,也无法律,更无使公民养成公正习惯的强制力的国家的公民来,都要更好更正直

6、。他们的这种优越性要归功于他们国家中的法律、教育、文化。”再一方面,智者(尤其是普罗泰戈拉)反对道德天赋论,强调道德是人人都可能具有的,道德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而获得的。 智者对希腊教育思想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尤为突出。正是由于智者的出现,希腊教育思想才真正成型。这主要表现在,希腊教育思想所探讨的基本问题,大多已由智者提出,并在不同程度上作了理论的探讨。简言之,在智者的教育思想中,已经包含了全部希腊教育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方向。2、如何理解洛克的教育漫话?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洛克的一本有关家庭教育性质的教育名著。全书围绕培养身体健康、有德行、有理性、有教养、有才干的绅士或具有

7、开拓精神的事业家的教育过程而展开。洛克认为,美好的心灵寓于健康的体魄之中,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应对各种挫折和挑战,人生才有幸福可言;高尚的德行和优雅的礼仪是一个绅士最重要的品质;此外,广博的知识和多才多艺的技能也很重要。在论述每个方面时,洛克都给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和具体的指导建议,对于今天家庭教育尤其是独生子女教育、和谐家庭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1、阐述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并进行评析。第一节 近代教育制度发展特点概述一、 近代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后,欧洲的社会和文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一切变化极大地冲击了西方社会原有的教

8、育观念和教育机构,推动了西方教育观念和教育机构的改革和发展。影响这一时期西方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主要有:1、政治基础2、 经济基础3、 科学和思想基础4、教育基础二、 近代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改革和发展对教育的影响 1、近代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宣扬的自由、平等的观念,促进了近代教育对发展人的个性的重视和对教育普及的追求。2、近代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宣传个人主义和国家主义的价值观,把教育与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使教育成为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手段。 3、近代资本主义在经济的发展中重视劳动和劳动创造财富的观念,使得教育与劳动结合起来,成为近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4、近代资本主义在经济的发展

9、中对知识和科学技术的重视,使得知识,特别是科学知识得到较大的发展,推动了近代知识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发展。三、 近代教育制度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与中世纪教会教育相比,近代西方教育是一种追求世俗化和回归现实的教育。(二)与古希腊教育相比,近代西方教育是一种重视现实和追求物质利益的教育(三)受资本主义政治和文化传统的影响,近代西方教育形成了典型的“双轨制”教育。(四)在反对教会控制教育的斗争中,近代西方教育管理体制的主体,实现了早期的由教会控制,逐步到教会和国家共同控制,最后到由国家控制的转变。(五)近代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逐步由随意性和分散性,向法律化、制度化和民主化方向发展,国家主义和分权主义

10、成为教育制度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六)在近代各级教育发展过程中,普及义务教育成为教育发展中心。(七)在近代教育制度形成过程中,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2、阐述现代教育思想流派中要素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并进行评析。要素主义教育流派要素主义教育是年代后期开始在美国兴起的一个较重要的教育流派。它在许多方面与“进步的”实用主义教育相对立。许多教育家根据它的特征将其归为新传统教育派。要素主义教育流派没有明显的哲学基础,也不像新行为主义教育或结构主义教育那样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基础,它直接植根于美国的社会现实,为摆脱政治、经济的困境服务,有很强的现实感。年代要素主义教育思潮开始在全美占统治地位

11、,并且为年代后美国的中小学课程改革运动提供了理论武器。要素主义教育虽然有值得肯定的部分,但也不可忽略它存在的一些严重不足:关于学习人类文化共同要素的思想缺乏科学依据和哲学基础;要素主义教育家们强调教师的权威,提出应该把“教师放在教育体系的中心”。这虽然有纠正实用主义造成的偏差的积极因素,但是他们又走了另一个极端,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碍于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要素主义教育的这些弊端导致了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脱离,因此,六十年代末,在其他新兴教育思潮的挑战面前,要素主义教育黯然失色,退出了教育舞台。代表人物:巴格莱、科南特、里科弗等。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1、如何认识古希腊的智者

12、派教育?2、如何理解洛克的教育漫话?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1、阐述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并进行评析。2、阐述现代教育思想流派中要素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并进行评析。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洛克认为人的好坏乃是B的结果。A先天禀赋 B后天教育 C环境影响 D上帝决定2、 洛克是十七世纪英国A经验论的巨子,著名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家。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辨证 D形而上学3、在俄国高等教育史上影响最大的应推1755年在C倡议下成立的莫斯科大学。A乌申斯基 B巴甫洛夫 C罗蒙诺索夫 D柴可夫斯基4、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教育带有浓厚的阶级性、等级性和A。A宗教性 B世俗性

13、 C科学性 D民族性5、基辅罗斯的学校教育产生于十一世纪,它是以B为基础发展起来的。A体育馆 B寺院 C工场 D剧院6、乌申斯基是C国教育学体系的奠基人之一。A英 B法 C俄 D美7、在俄国教育史上,基辅罗斯的学校教育产生于C世纪。A9 B10 C11 D128、洛克的教育漫话是论述C的教育问题。A劳动人民 B少年儿童 C青年绅士 D中小学生9、卢梭是C世纪法国教育思想家。A16 B17 C18 D1910、 卢梭是反对B教育的一位伟大的旗手。A奴隶 B封建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11、 卢梭的教育代表作是B。A政治学 B爱弥儿 C论演说家的培养 D理想国12、 卢梭忽视B教育A儿童 B女子

14、C男子 D 少年13、裴斯塔洛齐是十八世纪下半叶到十九世纪初期的B(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A捷克 B瑞士 C法国 D尼德兰14、在西方近代教育史上,C第一次明确提出德、智、体几个方面协调发展,并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A洛克 B卢梭 C裴斯塔洛齐 D夸美纽斯15、 裴斯塔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C。A理想国 B爱弥儿 C林哈德与葛笃德 D巨人传主观题部分:北师大教育心理学课堂讲义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论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学和教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不限于学校情景中学和教的基本规律,应扩展为各个年龄阶段、各个范围里学习和

15、教学过程中交互作用的规律。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和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二、学习与教学的要素(五要素)(一)学生学生特征的多样化使得教学过程多姿多彩,学生的差异包括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二)教师学生式学习的主体,但并不否定教师的指导地位。教师在组织教学、协调其他各种因素中起关键作用。教师这一要素包括: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学中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

16、要信息部分。宏观上是由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决定的。农业社会注重知识经验的传授,工业社会强调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信息社会注重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四)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过去,教学媒体被视为教学环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已成为教学中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因素,不仅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的大小,而且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和容量的大小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五)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前者

17、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三、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一)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二)教学过程教师设计教学情景,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并且,教师要进行教学管理,确保教学有效性。(三)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控和

18、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教学过程中,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而且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第二节教育心理学对教学和教师的意义一、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教学艺术论者认为:教师需要天赋、灵感和创造性,是不可教的。教学科学论者认为:教学建立在教学科学的基础上,学要掌握教学规律,是可教的。现在认为,教学既是科学的,又是艺术的,需要对两者进行有效的整合。如医生诊断同样需要直觉。有效教学离不开教育心理学。二、教育心理学对教师成长的影响(一)关注生存阶段新教师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问题,如学生、同事、领导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在这些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可能是由教师对学校社会化过程所致,教师总是希望成

19、为一个好的课堂管理者。(二)关注情景阶段当教师感到自己已经完全能生存时,他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的成绩,把精力放在教学上。(三)关注学生阶段教师适应前两个阶段后,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别需要的情况,并尽可能多的使用适合不同学生学习的不同的教学方法。三、教育心理学在教师专业中的地位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7个方面),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专业技能。而学习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对这些技能的领会、掌握和应用。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一、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一)为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如语文课上学生朗读的方式的实例,传统方式的随机点名并不一定就优于依次朗读,教师应该具备打破常规

20、的勇气和准备。(二)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上的指导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原则或技术。教师可结合自己的教学材料,将这些原则转变为一定的教学程序或活动。(三)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师可以正确分析学生行为的原因,并能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二、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一)帮助教师应用研究方法来了解问题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时,教育心理学可帮助教师采用多种方法了解困难产生的原因。(二)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教育心理学为教育提供了一般性的理论指导,而不是用以解决一切特定问题的固定公式,教师应用一般的方法和原理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第四节教

21、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教师参与研究当前,教学与学习的研究中出现了一个新趋势:教师自己开始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研究中。教师进行的研究与专家的研究有所不同,表现在:(1)研究问题来自日常的教学,不一定要是大的课题;(2)研究途径可以是任何非正规的探索方法,不一定严格遵循研究的套路;(3)教师可以形成研究者的团体。教师参与研究可以是结合一定的理论和实际经验,对教学问题进行独立研究;也可以和专门的研究者进行合作研究。但专家和教师是以平等的身份共同进行研究,而不是专家以“权威”的身份指挥教师改变原来的教学。二、常用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观察法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

22、记录、描述客观对象的表现来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包括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2)访谈法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来收集有关的心理和行为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访谈者和被访谈者在不断地进行相互作用,访谈者的提问影响被访谈者的回答,而被访谈者的回答也进一步影响着访谈者的提问。访谈者需要取得被访谈者的信任,访谈之前要编制提纲。(3)问卷法问卷法是研究者利用统一的、严格涉及的问卷来收集研究对象的有关心理、行为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确定问卷的内容结构,编写各部分的问题。问卷法有利于进行大样本施测,但缺乏灵活性,不够深入。(4)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指创设一定的情景,对某些变

23、量进行操纵或控制,以揭示教育、心理现象的原因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其基本目的是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在实验室情景下进行实验室实验,也可以在现场情景下进行自然实验。在进行实验研究时,要明确研究中的各种变量,包括自变量、因变量以及无关变量等。实验研究的优势是通过对变量的操纵、控制来深入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但其劣势是需要对实验情景进行人为处理,会妨碍研究结果的外推。三、行动研究: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模式行动研究是在教育情境中进行的、与特定问题相联系的一种方法,旨在对现实世界进行功能性的干预,并检验这种干预的效果,它是从行动出发,通过行动进行、并着眼于改进行动的研究思路。行动研究具有以下特

24、点:(1)情景性(2)合作性(3)参与性(4)自我评价行动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从日常教学情境中确定、评价和形成有意义的问题;(2)与有关人士初步讨论和协商,形成初步的意向;(3)查阅相关文献,从同类研究中吸取经验教训;(4)重新修改和定义问题;(5)选择研究程序;(6)选择评价方法;(7)实施;(8)资料解释、推论和课题的评价。第五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与趋势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从最初被附庸于普通心理学或被融合于发展心理学到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并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西方第一本以教育

25、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教育心理学,1913-1914年,有发展成为三大卷教育心理学大纲。(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20年代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大大地扩充了自己的内容。30年代以后,学科心理学发展很快,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到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并进入教育心理学领域。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的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被接受,这些成果影响和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chengweidulixueke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出现了某些变化。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

26、中,几个方面的研究为大多数研究者所公认。这一时期,西方教育 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如布鲁纳的课程改革运动、人本主义思潮、社会心理学的融入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等。(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以及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人们对教育心理学的理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布鲁纳在1994年精辟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此外,80后期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我国:1924,廖世承

27、 教育心理学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表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1)对人的学习规律的研究从实验室情景发展到现实情景;(2)从一般学习规律的研究到学生内在学习过程的研究,逐渐注重人的本质特性在学习中的作用;(3)教育心理学的整合和分化过程并行不悖;(4)各派学习理论相互融合,东西方心理学也相互吸收。三、教育心理学发展的趋势(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2)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3)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4)研究社会性环境的影响;(5)研究情景性环境的影响;(6)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7)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8)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第二章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教育第一节认知发展和教育一、皮亚杰

28、的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1.建构主义的发展观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心理结构既有量变,又有质变。所有有机体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同时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是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个体在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此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其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形成图示。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使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这一时期

29、,儿童的认知能力也是逐渐发展的,从对事物的被动反应发展到主动的探究。本阶段儿童还不能使用语言和抽象符号来命名事物。(2)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获得的感知运动图示在这一阶段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示,由于语言的发展,使得儿童的表象日益丰富,认知活动不局限于感知活动,但此阶段思维仍受具体知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此阶段儿童的心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图像,还不是内化的动作格式;还不能很好的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区分开来。认知活动具有具体性、不可逆性、刻版性。(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此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具有了抽象的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其标志是出现守恒的

30、概念,能运用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此阶段儿童的思维仍然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因此,这一阶段儿童应多做事实性的技能性的训练。(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出现逻辑思维此阶段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来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又称命题运算阶段)。本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能理解符号的意义。此阶段儿童不再刻板的恪守规则,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拒绝规则。以上四个阶段与阶段之间不是简单的量的差异,而存在质的差异。前一阶段的行为模式总是整合到下一阶段,而且不能互换。每一行为模式源于前一阶段的结构,

31、由前一阶段的结构引出后阶段的结构。前者是后者的准备,并为后者所取代。各个阶段不是截然的阶梯式,而是具有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叠。3.影响发展的因素(1)成熟 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是个体发展的必要条件。(2)练习和经验 指个体对物体作出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不同于社会性经验)。分为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两种。(3)社会性经验 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对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不是充分因素,它需要建立在被主体同化的基础上。社会化是一个结构化的过程,个体对社会化所做出的贡献正如他从社会化所获得的同样多,从那里产生了运算和协同运算的相互依赖合同

32、型性。如果缺乏儿童的主动同化作用,这种社会化作用将没有效果。(4)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智力的本质是主体改变客体的结构性动作,是介于同化和顺应之间的一种平衡,是主体对环境的能动适应。实现平衡的内在机制和动力就是自我调节。自我调节是认识活动的是一般机制,它使得认知结构由低级水平向该级水平发展。(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皮亚杰对儿童智力发展的研究虽然并不旨在解决教育问题,事实上,他也的确很少专门论述教育问题。但它的认知发展理论却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教育意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可以作如下概括:1.充分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皮亚杰从思维和语言两方面进行研究,

33、指出儿童不是 “小大人”,而是具有同成人有质的差异的独特心理结构的个体。思维方面,成人考虑问题往往从多方面入手,且常常是通过命题思维,而儿童就不同。言语方面,成人的言语具有稳定性、社会性、逻辑性和交流性,而儿童就不完全如此。儿童在感知运动末期,才出现了言语的萌芽。到前运算阶段,开始以象征的方式使用语言,并出现自我中心的语言。儿童只有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才逐渐向成人一样去使用语言。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儿童的确不是“小大人”,他们无论在思维上、语言上,都与成人有质的差异。而且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时期,也有质的差异。因此,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形成儿童智力的道德的推理能力。问题就在于发现最合适的

34、方法和环境去帮助儿童构成他自己的力量。2.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儿童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我们的教育必须与儿童心理发展的每个相应的阶段相适应,才有可能达到最良好的教育效果。第一节认知发展与教育(续)正如上一节课所讲,我们不能把儿童看作是“小大人”,并且应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这才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儿童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优势和劣势,表现为,一方面儿童具有完成一定的典型活动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具有犯一定典型错误的倾向。儿童的智力发展不仅仅是渐进的,而且是遵循一定顺序,每个阶段之间是不可逾越的、不可颠倒的,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发展的条件。因此,教育必须遵循这

35、一规律。虽然四个阶段的发展顺序是不可逾越和颠倒的,但通过增加适当的环境刺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发展的进程。二、维果斯基的发展观与教育维果斯基在30年代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主张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受社会规律的制约,十分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对社会交互作用对认知发展的重要性。(一)维果斯基的发展观的基本内容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以次说明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历史发生问题。它区分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种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因此,人的心理与动物相比不仅是量上

36、的优势,而且首先是结构的变化,形成新质的意识系统。根据恩格斯关于劳动在人类适应自然和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于工具而改造自然的作用的思想,维果斯基详细论述了他对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和中介结构的看法。工具的使用引起了人类新的适应方式。包括物质生产工具和精神生产工具,即语言符号系统,分别指向外部和内部。维果斯基认为,人的思维和智力是在活动当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与其他人以及语言符号系统的这种社会性的相互作用,包括教学,对发展起形成性的作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交往。2.心理发展观在对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及其特征进行详细论述的基础上,维果斯基提出了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观

37、点。他认为,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包括四个主要的表现:(1)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随意机能是指心理活动的主动性、有意性,是由主体按照预定的目的而自觉引发的。儿童心理活动的随意性越强,心理水平越高。(2)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儿童随着词、语言的发展和知识经验的增长,各种心理机能的概括性和间接性得 到发展,最后形成最高级的意识系统。(3)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维果斯基强调个性特点对认知发展的影响,认为儿童意识的发展不仅是个别机能由某一年龄阶段向另一年龄

38、阶段过渡时的增长和提高,更主要的是其个性的发展,整个意识的增长与发展。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维果斯基强调了三点:(1)心理机能的发展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的制约;(2)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3)高级心理机能是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结果。3.内化学说维果斯基强调教学的作用,认为儿童通过教学才掌握了人类的经验,并内化于自身的认知结构中。内化学说的基础是他的工具理论。在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化过程中,语言符号系统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4.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必须考虑儿童已达到的

39、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儿童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该着眼于最近发展区,并把这种潜能变为现实,同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教学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可以决定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只要教学充分考虑到了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而且能够根据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给儿童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就一定能促进儿童的发展。(二)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对教学的影响维果斯基也是一个建构主义者,首先,他认为心理发展是一个量变与质变相结合的过程,是由结构的改变,到最终形成新质的意识系统的过程。其次,他强调活动,认为心理结构是外部活动内化的

40、结果。另外,他强调内部心理结构,认为新知识必须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建构。他的思想启发了建构主义者进行着大量的学习和教育的理论建设和实际探索。另外,维果斯基的思想也强烈影响着建构主义者对教学和学习的看法。1.学习者是积极自主的学徒式学习者。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有能动性的。他通过参与指向一定目标的、共同协作的活动来进行学习。2.学生的学习受背景影响。教学是一个依赖于先前知识和过去经验的累积过程。学生的学习要受他们在特定情境下所激活的经验的影响。第一节认知发展与教育(续)3.为了确保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应向学生提供挑战性的认知任务和支架。挑战性的任务是指处在那些稍微超出学生能力、但在教师的帮助下可

41、以完成的任务,即处在最近发展区内,与学生的能力形成了一种积极的不匹配状态。这条原则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者地位,要求教师在设计、安排教学时必须考虑学生的现有水平,主张教学内容或任务应该给学生造成积极的认知冲突。4.教学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教学应该是一种合作的磋商式的活动过程,由于师生的相互作用而增强了各种联系。这条原理的理论基础是维果斯基德最近发展区思想。教师必须使教学针对适当的难度水平,与学生的能力、知识水平形成积极的不匹配的状态。对儿童心理的发展问题,维果斯基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教育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即教育不等于发展,但不受限于发展,在一定范围内教育可以促进发展。维果

42、斯基的观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教育人员所接受和重视。第二节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一、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虽然埃里克森受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训练,但他并不主张把一切活动和人格发展的动力都归结为性的方面。基于对文化和个体关系的重要性的认识,他提出了自己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其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成功解决冲突,就得到健康发展,反之,导致人格向不健全的方向发展。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