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完整版)资料.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91108450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 页数:106 大小:1,00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海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完整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北海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完整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海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完整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海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完整版)资料.doc(10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北海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北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市构建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开放城市,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推动北海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制定本规划。第一章把握新常态下科技发展机遇与挑战第一节“十二五”时期科技发展回顾“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北海市科技阵线坚持“真抓实干、把事干成、造福百姓”的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认真抓好北海市科技发展“十二五”

2、规划各项目标落实,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市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开创北海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新局面、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目标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大众创业创新氛围得到了明显改善。修订北海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管理办法、北海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经费管理办法,改革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强化了科技部门的引导和监督作用,科研经费由“前补助”改为“后补助”,避免了科研经费挤占、挪用的现象,有效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出台了北海市大力促进众创空间发展工作方案,通过市场化机制,为大众创业创新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服务。修订了北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

3、法,对科技进步奖奖金数额进行调整,一等奖由原来的1万元提高到6万元、二等奖由原来的6000元提高到3万元、三等奖由原来的3000元提高到5000元。修订北海市发明专利资助办法,取消了对专利申请阶段的资助,改为只对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进行资助,资助金额由原来的2000元(国际)、1000元(国内)统一提高到5000元,并明确规定资助标准每5年调整一次。对科技创新奖励、资助标准的提高,在全市营造了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增长,科技成果不断增加。全市科技项目经费投入比“十一五”增长了64.42%。“十二五”投入的4053万元扶持244个市本级科技计划项目,取得科技成果100项,通

4、过鉴定的成果64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1项,国内领先水平的18项,国内先进水平24项,自治区领先水平18项,自治区先进水平3项。2021-2021年,共表彰奖励北海市科技进步奖52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38项。2021-2021年,推荐参加广西科学技术奖评选18项,获得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获得广西技术发明奖1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全市建有1个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自治区千亿元产业技术研发中心、2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8个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高新技术企业达27家

5、,比“十一五”期末增长了80%;27家高新技术企业2021年完成工业产值149.0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比“十一五”期末增长148.93%;利税4.02亿元, 比“十一五”期末增长27.2%;出口总额2.98亿美元,比“十一五”期末增长112.8%;产值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13家。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牵引北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取得明显成效。出台了北海市关于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区开展全民发明创造活动的决定和广西发明专利倍增计划的实施意见、北海市专利申请资助及发明专利奖励暂行办法、北海市发明专利资助办法以及北海市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21-20

6、21年),为我市知识产权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三种专利申请445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072件,是“十一五”时期的13.7倍;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116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62件,是“十一五”时期的4.76倍。2021年末,全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96件,在全区排名第四。大力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通过科技项目的实施,引进、推广了农业名优新品种38个,新技术37项。方格星虫、珍珠贝、对虾、虎斑乌贼等的孵化和养殖取得重大突破,对虾、金鲳鱼等优势品种的养殖形成了基地化、规模化生产格局;采用先进技术和生产设备及检测仪器,研制开发和生产了一系列冰冻、即食的海洋生物

7、功能食品与海洋药物新产品投放市场;在热带、亚热带水果生产加工上,北海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热带南亚热带水果加工生产和出口基地。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总共建有7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比2021年增长250%,孵化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其中,有2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入驻孵化企业120多家,孵化企业年产值达到了2亿元。孵化器配套建有电子信息产品公共测试中心、创业者宿舍、中试及小试厂房,并已建设有众创空间、电子商务等配套。孵化器成功孵化的企业有20多家,有一批毕业企业落户到各产业园区,为我市科技与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还建成各类科技咨询机构、企业技术中心和科研开发机构以及技术市场等科技中介服务

8、机构18个。其中,北海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北海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北海技术市场、北海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示范机构,初步形成了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的科技中介机构和服务网络。引才引智工作取得丰硕成果。配合有关部门先后制定出台了北海市“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关于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服务北海三年跨越发展的意见、关于实施北海领航人才计划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建设人才小高地意见、北海市人才小高地建设实施办法以及相关配套实施细则,为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管理提供依据,同时通过搭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人才小高地等载体,全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市人才小高地和重点产业共引进硕士研究

9、生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984名(含柔性引进),人才载体聚集人才效应、示范辐射作用初步显现。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17家科研机构与北海海洋产业科技园区签订了入园合作协议。科普惠民力度进一步加大。建立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7家,总数达13家。组织开展大型科普专题活动5次,组织科技下乡活动6次,培训农村党员、群众4.3万人次。建立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示范点5个。培养技能型人才1.49万人,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75万人,选派企业科技特派员14名,选派农村科技特派员36名。第二节“十三五”面临的新形

10、势与新挑战“十三五”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冲刺阶段。自治区把创新驱动摆在“十三五”时期我区“四大战略”之首,把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人才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十三五”时期,北海市将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大机遇,继续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产业,持续改善民生,优化宜居环境,确保北海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两位数,在广西率先

1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的形势下,我市既面临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又有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的差异性特征,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引领作用更加突出,对科技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同时,北海市还存在着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且资金管理条块分割,使用效益低下;全市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难以支撑经济转型升级,高校院所创新综合实力不强,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匮乏,创新内生动力不足,缺乏对全局具有整体带动作用的科技先导产业,难以拓展新的战略发展空间;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政策环境有待完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局面尚未形成等问题,需要在“十三五”时期加以解决。第二章谋划科技创新发展新篇章第一节 指导思想全

12、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指导方针,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北海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总体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为核心,着力夯实创新基础能力,着力提高创新供给质量,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北海创新体系,全面提升科技综合实力,为实现“两个建成”目标和在广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科技支撑。第二节基本原则1、坚持支撑引领。聚焦北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明确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

13、导向,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2、坚持科技惠民。把科技创新和改善民生福祉相结合,发挥科技创新在提高人民健康生活水平,促进高质量就业和创业,扶贫脱贫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由人民共享,为北海率先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提供重要科技支撑。3、坚持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对创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加强政府的规划、协调和引导职责,创新治理模式,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发展动力,开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局面。4、坚持人才优先。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积极引进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改革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培养造就结构合理、优质优良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第三节发展目标围绕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十三五”

14、时期要努力实现以下科技发展的主要目标。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建立新型科技计划和科研项目管理新机制。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办法,使科技成果转化更加顺畅,按照广西科技发展计划任务的要求,完成科技成果转化66项以上,其中重大科技成果引进10项以上,技术交易额达到17亿元以上。形成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全民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创新资源要素流动更加顺畅,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全社会创新活力有效激发。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结构优化。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结构

15、更趋合理,重点产业发展取得较大突破,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制药、新能源、新材料、海洋产业、临港先进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服务业等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到2021年,全市拥有经国家财政部、科技部、税务总局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新增25家以上,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 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15%。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数字北海”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水平明显提高,食品药品安全技术和人民健康科技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16、。北海高新区分步建成创新型特色园区。支持北海高新区扩容,加快北海高新区发展,着力体制机制创新,大力营造创新生态环境,坚持打造特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竞争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实现引领产业技术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促进产业升级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功能,打造北海高新区成为我市科技创新的引领区、科技创业的核心区和高新产业的示范区,成为广西争创和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重要力量。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建成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端人才,吸引和聚集一批产业领军人才、创业投资家和创新型企业家。建立起有利于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科技投资多元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的区域创新体系,依靠

17、技术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高新技术引进和研发取得明显成效,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海洋等领域取得一批突破性、前瞻性、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技术成果。重点支持一批具有规模优势和较强竞争力的高技术核心企业,建立具有较强研发能力企业技术研发平台,到2021年,累计新建自治区级院士工作站、新增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新增企业技术中心5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型企业15个以上。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和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完善科技中介机构服务功能,实现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技术交易市场、技术转移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产学研机构等机构的资源整合、系统集成、业务联动、协

18、同服务,为我市企业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撑。不断探索政府投资为主、政府与企业共建、企业自建等多种形式的孵化器发展模式,加快推进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并通过国家、自治区认定。扩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规模,到2021年,累计孵化面积力争达到20万平方米以上,在孵企业350家,5年累计孵化企业毕业40家以上。建成完善的电子产品测试平台、电子产品中试基地,为电子信息产业的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试验、测试、检测等服务,每年可为企业提供试验、测试、检测、中试服务500次以上,5年累计孵化电子信息科技企业毕业25家以上。现代农业科技进步水平明显提高。主要优势特色农业技术力争达到全国先进水平,5年全市累

19、计示范推广名优新品种60个,新技术50项以上。以农业科技园区、良种培育中心、标准化示范基地等为载体,建设一批集研发、示范、生产于一体的名优新品种示范基地。以“互联网+农业”为驱动,发展智慧农业、精细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休闲农业,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培育农业科技企业,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围绕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大力推动农业产业链发展,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升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水平的目标,大力发展名优新品种选育、健康营养食品制造与高效安全生态种养殖新技术、林特资源培育及产业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新农村建设和精准扶贫工作。以改善农村居民点生活环境、减少农村生活废弃物排放

20、为重点,开展农林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农产品加工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清洁生产技术及设备、污水及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开发农作物秸秆转化、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新技术和装备,加强农村沼气等新型能源设施的研究,建立生态农业、绿色食品产业等循环农业技术支撑体系。农林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率、农业养分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病虫害损失率和畜禽死亡率下降,农业科技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运用成效明显提升。“十三五”时期,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7210件以上,授权量在“十二五”基础上实现双倍增长;到2021年末,力争全市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比重达70%以上,企业申请发明

21、专利比例提高到60%以上,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件以上,在2021年末基础上实现双倍增长。社会发展科技事业上新台阶。医疗卫生科学研究取得明显进步,环境保护、防灾减灾、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公共安全等科学研究全面上了新台阶。每年产出社会发展科研成果5-10项。到2021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2.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增长1.94%。第三章立足优势产业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第一节 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十三五”科技发展的重点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石油化工、新材料、海洋产业、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电子信息产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电子信息产业自主

22、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子信息企业、加强本地电子信息企业自主创新,进一步拓宽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领域。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产业、通信产业、计算机和网络产业、软件产业和新型电子元器件、电力自动化系统、动漫影视产业等。同时,加强对物联网、云计算、云存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和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依托现有的国内领先的不锈钢材料防腐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有色金属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大力发展新材料,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加快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步伐,把北海建设成为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转化基地。石油化工产业。重点研究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新能源、节能环保、清洁生产

23、和循环经济等高新技术在石化产业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石化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生产工艺水平和生产能力,实现石化行业的技术跨越,加强精深加工产品和配套产品的研究开发,拉长产业链条,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促进原料化工向精细化工转变。海洋产业。加快实施海洋重点开发战略,进一步优化海洋产业结构,重点发展海洋生物、海水养殖、海洋捕捞业、海产品深加工业、海洋交通运输、滨海旅游业、海洋工程装备业等。2021年,将我市打造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海洋生物制品和海洋工程装备开发、生产和出口基地。第二节 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紧跟世界产业发展趋势,紧扣北海经济发展重点,加大项目支撑力度,促进新兴技术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重点

24、培育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海洋、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云计算及大数据、北斗导航、机器人等相关领域,集聚创新资源,超前布局一批科技项目,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获得一批新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北海制造”向“北海智造”的转变。第三节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动北海工业转型升级,在传统制造业、资源型产业等领域加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突破产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关键环节,推动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化转型,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支撑传统工

25、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和改造提升农业机械、石化通用机械、食品及包装机械、钢铁合金新材料、炼油产品链延伸、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新型绿色环保建材、制糖、水产、造纸等传统产业。第四节 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对电子信息、海洋产业等特色主导高新技术产业的共性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支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织申报国家、自治区和市级各类重大科技发展项目,承担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高新区及其他园区组建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加强基地内企业协作发展,形成一定规模、地方特色、优势明显和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产业集群。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平台建设。

26、通过政策和资金引导,促进企业完善研发机构建设,增加人员、设备、资金的投入,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和鼓励优势企业,以建立自治区级的千亿元产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创新型企业、企业技术中心为契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切实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力争25%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立独立的研发机构。 第五节 完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体系建设构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健全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开放运行机制,组织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向社会开放,提供面向市场的专业化研发服务。整合北海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科研设施及仪器设备,建立研

27、发与检测公共技术服务联盟,对社会提供市场化的科技研发、检验测试等专业服务。开展培育技术市场专项行动,完善技术转移的激励机制,形成覆盖全市的技术转移市场体系,完善常设技术市场。推进电子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围绕北海市电子信息千亿元产业,完成广西电子信息产品质检中心筹建工作,通过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评审。鼓励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服务机构的跨领域融合、跨区域合作,以市场化方式整合现有科技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发展全链条的科技服务,形成集成化总包、专业化分包的综合科技服务模式。鼓励高新区、工业园区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创新链建立科技服务体系,创办综合科技服务机构,开展面向产业集群和区域发展需求的专

28、业化综合科技服务,培育发展壮大若干科技集成服务商。构建以专业孵化器和创新型孵化器为重点、综合孵化器为支撑的创新创业孵化生态体系。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青年创业园、留学生创业园的载体作用,推广“创业导师+服务平台+专业孵化”的培育模式,鼓励孵化器创建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促进大学生和归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高新区及有条件的县(区)、产业园区要围绕主导产业,建设各类中试基地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已建成的自治区级综合型孵化器要坚持专业化发展方向,逐步建成围绕产业链服务的专业型孵化器。打造“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条,引导孵化器服务功能向两端延伸,提升孵化服务专业能力。鼓励社会资本建

29、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对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纳入市级有关科技计划统筹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利用闲置厂房和场地,创建中小科技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和服务平台,引入中介组织为企业提供开业辅导和管理咨询,提高企业创业成功率和成活率。大力推进众创空间建设。落实北海市大力促进众创空间发展工作方案,大力推进众创空间建设。大力支持以创建良好创新生态系统为目标, 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为主线,积极引导利用社会力量,通过市场化机制,充分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高校、科研院所发展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为大众创业创新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服务。实施大学生引领计划,

30、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创业,从人才、项目、创办企业、创建服务平台等多层面进行创新创业扶持。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完善创业投融资机制,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建立满足创新链需求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信贷支持,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利用区域性融资平台和新三板等资本市场,助推企业做大做强。开展专利质押融资,设立科技产业化投资基金、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科技孵化器专项基金等,探索新常态下促进金融和科技融合发展、引导和带动金融要素向科技型企业聚集的体制机制。第六节 加快发展

31、现代农业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为重点,加快新兴效益农业培育,科技支撑特色作物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逐步实现农业发展方式从粗放型经济增长向集约型经济增长转变,走上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全力推进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工作。加快推进海洋科研创新园、海洋加工物流园、海洋科普观光园建设步伐,加快推进国家海洋局在北海组建的第四海洋研究所建设。引进一批高端海洋科研机构在北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提升海洋科技创新实力。加强引智引资,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延伸拓展产业链。支持建设一批名特优水产繁育场、健康养殖

32、场和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建设标准化养殖示范园区,培育发展育繁推一体化、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水产种业骨干企业,建设水产遗传育种中心。恢复和壮大南珠产业。逐步形成以北部湾优势水产育种研发、加工、贸易等创汇海洋水产业集群,发展面向东盟的水产品国际贸易仓储基地,打造中国南方海洋科技城。加快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区。支持抓好银海区果蔬产业(核心)示范区、银海区罗汉松种植(核心)示范区、合浦利添夏橙(核心)示范区和合浦豇豆(核心)示范区建设,扶持实施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示范基地建设,支持发展有机富硒和生态循环农业,支持创建一批粮食高产示范样板基地,加快选育和试验示范推广一批水稻和马铃薯高产创建主导品种;扶持发展

33、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养殖等设施渔业,巩固提升对虾、罗非鱼、金鲳鱼等加工出口主导品种养殖,大力发展珍珠、海参、鲍鱼、方格星虫等高值特色品种养殖,将一批北部湾海域特色海水养殖品种发展为我市重大产业,加强外海远洋渔业技术研究,加快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有效发挥其主导和带动作用,逐步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其公益性职能。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配套、育繁推一体的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体系。建立面向东盟的海洋科技合作交流平台、人才培训交流基地;建设北部湾水产研究中心、北海市水产遗传育种

34、中心、北海市深海抗风浪网箱养殖基地和贝类示范基地等一系列农技推广实体。加强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开展政策大宣讲、技术大培训、生产大服务,有效地增强农民学政策、用科技、抓生产、促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了“保稳定、夯基础、全覆盖”的目标。以新型农民培训基地为带动,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职业学校、农家课堂等的作用,争取“十三五”期间通过各种形式培训50000人次以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名优新品种新技术成果转化及应用。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展农业名优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的中试研究以及集成推

35、广转化示范。围绕甘蔗、粮食、瓜果、蔬菜、畜禽、水产、林业等产业,重点培育和应用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突破性重大新品种。加快推进育成农业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和大面积应用,提高良种良法的覆盖率,提升特色优势农业。加快集约化种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资源高效利用、现代农业装备、农业信息化、智慧化应用等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支撑绿色生态农业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实践探索农业科技精准扶贫新模式。促进科技资源配置与扶贫开发直接挂钩,探索新形势下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脱贫致富的有效模式。整合全市科技力量,组建科技扶贫队伍,以定点、巡回、技术指导等形式,为贫困村提供便捷有效的科技服务。重点支持贫困

36、村的农业科技项目,大力推广农业综合开发。灵活运用科学创新机制,着力提高项目扶贫的科技含量,因地制宜,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第四章推动科技支撑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增强对环境保护与修复、生态环保的科技支撑按照建设海洋强区、海洋强市的要求,重点支持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研究、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开发与建设。支持海洋湿地保护与修复、海洋环境治理,组织开展红树木保护、珊瑚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强化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技术研究,重点支持水资源保护、农村饮用水质量和保护地下水资源技术研究。支持循环利用技术开发、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组织开展垃圾处理与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项目开发,大力发展生态城镇,建设海绵城

37、市,推进新农村自然人居产业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与示范。第二节 推动防灾减灾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支持地震、台风、暴雨、洪水、赤潮等灾害预测预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先进抢险技术装备和指挥系统推广应用, 支持灾害应急机制与应急平台建设、信息平台建设。推进“互联网”智能化、可视化家庭安全监控与应用技术研究与产品社会化发展。强化火灾监测预警系统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支持先进灭火器材技术攻关、装备制造、引进推广,组织开展群众性防灾宣传和技术培训。第三节 推动健康技术普惠于民加强地方病、重大传染病防控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重点支持地中海贫血、艾滋病、手足口病等重大传染病、新发病、重点季节病的防治技术研究,加强防控技术

38、开发。应对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年轻化的趋势,加强慢性病、老年病防治等技术研究,推进“健康中心”、“医疗养老康复中心”等一体化普惠型健康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智能化、个性化健康产业技术。重点围绕“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养老”等特色领域,加强特色医疗平台建设。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检测、监测与预警、防范、应急处置及溯源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建立综合保障体系,提升人民整体健康水平。第四节 提升城市软实力重点支持构建旅游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和具有北海文化特色的旅游食品、纪念品、北海贝雕等工艺品关键技术攻关及产品开发。支持文化创意产业核心技术和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创意产品研发与产业化。

39、第五章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第一节 专项部署围绕北海重点产业、优势产业和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在选择重大科技专项上,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突出北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技术需求和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推进形成核心自主知识产权,解决一批制约北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瓶颈,取得一批重大新产品、关键技术等标志性成果。第二节 专项内容重大专项1.重点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培育与建设重点支持北部湾电子信息产业孵化基地、国家级北海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器)、国家级北海高新技术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器),支持有条件的园区、企业创建科技企业孵化器

40、。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高层次、综合性的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支持重点实验室、创新型企业、企业技术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设。支持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服务、技术转移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等科技服务平台项目。重点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在我市建设研发中心、实验基地和承担科技项目。支持海洋产业科技园区孵化器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技术研发中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创建企业孵化器。重点支持北海高新区创建创新型特色园区,打造特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条例区域资源特点的产业形成较大规模,围绕特色产业积极推进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建设。重大

41、专项2.电子信息产业新产品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重点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品、软件开发和“互联网+”项目。重点支持新型电子元器件及新型显示器相关材料及技术、基于下一代网络环境的新型电子信息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及电气设备、高性能计算机软硬件系统、高性能服务器设备、新型大容量存储设备等新一代电子信息产品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重点支持物联网、网络通信、信息安全、互联网+、智能家居等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重点支持面向制造业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交通、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应用软件开发,基于网络、事务管理和智能信息处理的中间件等技术开发,酒店等服务业管理系统的开发和技术服务。着力发展集成电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基础

42、软件、工业软件、信息安全软件及信息技术(IT)服务等,加快发展信息消费产品,大力实施新一代网络、新一代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农业、两化深度融合、三网融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数字家庭等工程,开展云计算及大数据技术在电子政务和产业、推广应用射频识别网络和传感网络技术。大力开展智能终端研制与推广应用, 积极推进发展物美价廉的移动终端、 互联网电视、平板电脑等多种形态的上网终端产品。通过专项的实施,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提升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新产品产业化水平。重大专项3.新材料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重点支持高性能镍铬基合金材料、铁合金材料生产技术、半导体材料

43、生产技术、高温过滤及净化用多孔陶瓷材料、高性能功能陶瓷产品制造技术、功能精细化学品研究及系列产品深加工关键技术开发,支持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制造技术开发,形成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基地。重大专项4.临海重化工产业链精深加工产品和配套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进一步提高石化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生产工艺水平和生产能力,加强精深加工产品和配套产品的研究开发,拉长产业链条,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降低废物排放,促进原料化工向精细化工转变。重大专项5.海洋产业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重点支持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分离、提取、纯化技术、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海洋环境监测及灾害预报预警技术等新技术研发,生产

44、优质的鱼、虾、贝、藻、海参、珍珠等产品。开发海洋生物创新药物、海洋生物分子材料、酶制剂等海洋生物工程产品。开展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拓展其在食品、化妆品、医药、造纸、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加快推进北海海洋产业科技园区建设,重点支持名特优海洋水产养殖品种的种苗繁育与高产高效健康养殖,支持水产品精深加工。通过专项实施,建成高水平的海洋产业技术研发平台,获取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配合铁山港深水公共码头工程的建设,重点支持大型船舶修造、海洋工程、港口机械制造、港口物流业的技术研发、技术集成。支持船舶电子等海洋仪器设备制造和高技术船舶制造。通过专项实施,进一步提高我市船舶、港口物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重大

45、专项6.生物医药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化示范重点支持免疫疗法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新型疫苗及疾病快速检验产品研究开发、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检测治疗疾病的研发和产业化、开发中西药新药和保健品。通过专项的实施,获得一批中西药新药和生物保健品生产批文、新药临床研究批件、新标准、新发明专利。重点支持海洋环境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传染病、流行病、地方病、多发病防治,防灾减灾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与开发。支持组织开展科普基地海洋科普馆建设、科普宣传、科技培训和科技扶贫工作。重大专项7.新能源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重点支持开发风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新能源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积极发展生物质能发电、光伏发电等,重点开

46、发非粮生物质液体和固体成型燃料技术、逆变控制系统、智能电网技术等。重大专项8.现代服务业科技示范通过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商贸、物流、金融、文化创意、旅游、科技中介、健康、教育等服务业,促进高新技术与服务业的融合,大力提升服务业的专业化、信息化和社会化水平。重点支持科技中介服务、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旅游、现代物流、动漫影视、互联网教育、健康管理等现代服务业示范项目。支持综合运输信息平台、物流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加强物流装备的研发,强化物联网、北斗导航、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高效、安全、低成本物流系统。开展电子商务云服务技术与平台、电子商务可信交易技术与平台、电子商务支

47、撑服务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以及旅游电子商务服务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支持建设中国东盟区域性电子商务与物流公共服务和集成平台,支持新兴业态电子商务发展与技术应用。重大专项9.主要农作物优质高产与提质增效重点支持粮食、蔬菜、水果等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栽培技术的研发与示范推广;畜禽品种改良与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糖料蔗产业化综合开发技术利用;新型设施农业新技术、新模式的示范推广;农产品保鲜贮运、精深加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监测、评估、预报、预警等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重大专项10.旅游服务和文化创意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重点支

48、持构建旅游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和具有北海文化特色的旅游食品、纪念品、北海贝雕等工艺品关键技术攻关及产品开发。支持文化创意产业核心技术和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创意产品研发与产业化。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文化创意产品研发与产业化。鼓励海洋园区建设科研创新园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发展海洋旅游项目及相关配套产业。第六章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新机制第一节 健全政府科技创新治理机制明确科技创新领域政府和市场的定位,建立科研管理权力清单,从政府主导创新向服务创新转变,全面提升政府创新治理能力和水平。建立由市科技部门牵头,财政、发改等部门参与的科技计划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审议科技创新规划、计划布局、年度重点任务、项目指南和专业机构遴选等事项,形成统筹协调与决策机制;建立北海市科技决策咨询制度,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发挥好专家学者在科技规划、咨询评估和宏观决策中的参谋作用。第二节 建立科技计划管理新机制进一步整合优化各类科技计划,对应该以公开竞争方式安排、仍然分散在各部门的旨在支持科技创新的各类科技计划(专项、资金等),通过撤、并、转等方式进行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