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优秀课件.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91098455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章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优秀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第6章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优秀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章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优秀课件.ppt(5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页,本讲稿共56页6.1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一、一、印制 印制 电 电 路板的基本概念 路板的基本概念 印制板主要由绝缘底板(基板)和印制电路(也称导电图形)组成,具有导电线路和绝缘底板双重作用。(1)基板(Base Material)基板是由绝缘隔热、并不易弯曲的材料所制作成,一般常用的基板是敷铜板,又称覆铜板,全称敷铜箔层压板。敷铜板的整个板面上通过热压等工艺贴敷着一层铜箔。(2)印制电路(Printed Circuit)覆铜板被加工成印制电路板时,许多覆铜部份被蚀刻处理掉,留下来的那些各种形状的铜膜材料就是印制电路,它主要由印制导线和焊盘等组成(如图所示)。1 1、印制板的 印制板的

2、组成 组成 第2页,本讲稿共56页印制导线焊盘印制电路板图印制导线(Conductor):用来形成印制电路的导电通路。焊盘(Pad):用于印制板上电子元器件的电气连接、元件固定或两者兼备。过孔(Via)和引线孔(Component Hole):分 别 用 于 不 同 层 面 的印制电路之间的连接以及印制板上电子元器件的定位。第3页,本讲稿共56页(3)助焊膜和阻焊膜 在印制电路板的焊盘表面可看到许多比之略大的各种浅色斑痕,这是为了提高可焊性能而涂覆的助焊膜。印制电路板上非焊盘处的铜箔是不能粘锡的,因此印制板上焊盘以外的各部位都要涂覆绿色或棕色的一层涂料阻焊膜。这一绝缘防护层,不但可以防止铜箔氧

3、化,也可以防止桥焊的产生。(4)丝印层(Overlay)为了方便元器件的安装和维修,印制板的板面上有一层丝网印刷面(图标面)丝印层,该面印有标志图案和各元器件的电气符号、文字符号(大多是白色)等,主要用于标示出各元器件在板子上的位置,因此印制板上有丝印层的一面常称为元件面。第4页,本讲稿共56页2 2、印制 印制 电 电 路板的 路板的种类 种类 印制板根据其基板材质的刚、柔强度不同,分为刚性板、柔性板以及刚柔结合板,又根据板面上印制电路的层数不同分为单面板、双面板以及多层板。(1)单面板(Single-sided)仅一面上有印制电路。这是早期电路(THT元件)才使用的板子,元器件集中在其中一

4、面元件面(Component Side),印制电路则集中在另一面上印制面或焊接面(Solder Side),两者通过焊盘中的引线孔形成连接。单面板在设计线路上有许多严格的限制。如,布线间不能交叉而必须绕独自的路径。SMT 是指贴片,Surfacemountingtechnology.THT 是指通孔插装,Throughholetechnology.它们是电路板元件的两种不同组装方式。第5页,本讲稿共56页(2)双面板(Double-Sided Boards)两面均有印制电路。这类印制板,两面导线的电气连接是靠穿透整个印制板并金属化的通孔(through via)来实现的。相对来说,双面板的可利

5、用面积比单面板大了一倍,并且有效的解决了单面板布线间不能交叉的问题。(3)多层板(Multi-Layer Boards)由多于两层的印制电路与绝缘材料交替粘结在一起,且层间导电图形互连的印制板。如用一块双面作内层、二块单面作外层,每层板间放进一层绝缘层后黏牢(压合),便有了四层的多层印制板。板子的层数就代表了有几层独立的布线层,通常层数都是偶数,并且包含最外侧的两层。比如大部分计算机的主机板都是4 8层的结构。目前,技术上已经可以做到近100层的印制板。在 多 层 板 中,各 面 导 线 的 电 气 连 接 采 用 埋 孔(buried via)和 盲孔(blind via)技术来解决。第6页

6、,本讲稿共56页图2 四层板结构图图1 单面板与双面板结构图第7页,本讲稿共56页3 3、印制板的安装技 印制板的安装技 术 术(1)通孔插入式安装技术 通孔插入式安装也称为通孔安装(THT),适用于长管脚的插入式封装的元件。安装时将元件安置在印制电路板的一面,而将元件的管脚焊在另一面上。这种方式要为每只管脚钻一个洞,其实占掉了两面的空间,并且焊点也比较大。显然这一方式难以满足电子产品高密度、微型化的要求。(2)表面黏贴式安装技术 表 面 黏 贴 式 安 装 也 称 为 表 面 安 装(SMT),适 用 于 短 管 脚 的 表 面黏 贴 式 封 装 的 元 件。安 装 时 管 脚 与 元 件

7、是 焊 在 印 制 电 路 板 的 同 一面。这 种 方 式 无 疑 将 大 大 节 省 印 制 板 的 面 积,同 时 表 面 黏 贴 式 封装 的 元 件 较 之 插 入 式 封 装 的 元 件 体 积 也 要 小 许 多,因 此SMT技 术 的组 装 密 度 和 可 靠 性 都 很 高。当 然,这 种 安 装 技 术 因 为 焊 点 和 元 件的管脚都非常小,要用人工焊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第8页,本讲稿共56页二、二、印制印制电电路板的路板的设计准备设计准备(1)功能和性能 表面上看,根据电路原理图进行正确的逻辑连接后其功能就可实现,性能也可保证稳定。但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信号的速率

8、越来越快,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仅仅做到这一步已远远不够了。目标能否很好完成,无疑是印制板设计过程中的重点,也是难点。(2)工艺性和经济性工艺性和经济性都是衡量印制板设计水平的重要指标。设计优良的印制电路板应该方便加工、维护、测试,同时在生产制造成本上有优势。这是需要多方面相互协调的,并不是件容易的事。1 1、设计目标 设计目标 第9页,本讲稿共56页 进入印制板设计阶段前,许多具体要求及参数应该基本确定了,如电路方案、整机结构、板材外形等。不过在印制板设计过程中,这些内容都可能要进行必要的调整。(1)确定电路方案 设计电路方案,首先应进行实验验证,即用电子元器件把电路搭出来(搭接实验)或者用

9、计算机仿真实验,这不仅是原理性和功能性的,同时也应当是工艺性的。通过对电气信号的测量,调整电路元器件的参数,改进电路的设计方案。根据元器件的特点、数量、大小以及整机的使用性能要求,考虑整机的结构尺寸。从 实 际 电 路 的 功 能、结 构 与 成 本,分 析 成 品 适 用 性。即 在 进行 电 路 方 案 实 验 时,必 须 审 核 考 察 产 品 在 工 业 化 生 产 过 程 中 的 加工 可 行 性 和 生 产 费 用,以 及 产 品 的 工 作 环 境 适 应 性 和 运 行、维 护、保养消耗。2 2、设计前准备工作 设计前准备工作 第10页,本讲稿共56页(2)确定整机结构 当 电

10、 路 和 元 器 件 的 电 气 参 数 和 机 械 参 数 得 以 确 定,整 机 的 工 艺结 构 还 仅 仅 是 初 步 成 型,在 后 面 的 印 制 板 设 计 过 程 中,需 要 综 合考虑元件布局和印制电路布设这两方面因素。(3)确定印制板的板材、形状、尺寸和厚度 板材:不 同 板 材,其 机 械 性 能 与 电 气 性 能 有 很 大 的 差 别。确 定 板 材 主 要 是 从 整 机 的 电 气 性 能、可 靠 性、加 工 工 艺 要 求、经济 指 标 等 方 面 考 虑。通 常 情 况 下,希 望 印 制 板 的 制 造 成 本 在 整 机成 本 中 只 占 很 小 的 比

11、 例。对 于 相 同 的 制 板 面 积 来 说,双面板的制造成本一般是单面板的3 4倍以上,而多层板至少要贵到20倍以上。分 立 元 器 件 的 引 线 少,排 列 位 置 便 于 灵 活 变 换,其 电 路 常用单面板。双面板多用于集成电路较多的电路。第11页,本讲稿共56页名称 铜箔厚度(m)特点 应用覆铜酚醛纸质层压板5070多呈黑黄色淡黄色。价格低,阻燃强度低,易吸水,不耐高温。中低档民用品覆铜环氧纸质层压板3570价格高于覆铜酚醛纸质层压板,机械强度、乃高温、和防潮湿等性能较强。工作环境好的仪器、仪表及中档以上民用品。覆铜环氧玻璃布层压板3550多呈青绿色并有透明感。价格较高,性能

12、优于覆铜环氧纸质层压板工业、军用设备、计算机等高档电器。覆铜聚四氟乙烯玻璃布层压板3550价格高,介点常数低,介质损耗低,耐高温,耐腐蚀。微波、高频航空航天常用覆铜板及其特点第12页,本讲稿共56页玻璃纤维布用环氧树脂粘合而成加温加压制作第13页,本讲稿共56页 印制板的形状 印制电路板的形状由整机结构和内部空间的大小决定,外形应该尽量简单,最佳形状为矩形(正方形或长方形,长:宽=3:2或4:3),避免采用异形板。当电路板面尺寸大于200150mm时,应考虑印制电路板的机械强度。印制板的尺寸 尺 寸 的 大 小 根 据 整 机 的 内 部 结 构 和 板 上 元 器 件 的 数 量、尺 寸 及

13、 安 装、排 列 方 式 来 决 定,同 时 要充分考虑到元器件的散热和邻近走线易受干扰等因素。(净板向外扩出5 10mm,以便安装定位)印制板的厚度 覆 铜 板 的 厚 度 通 常 为 1.0mm、1.5mm、2.0mm 等。在 确 定 板 的 厚度 时,主 要 考 虑 对 元 器 件 的 承 重 和 振 动 冲 击 等 因 素。如 果 板 的 尺 寸 过大 或 板 上 的 元 器 件 过 重,都 应 该 适 当 增 加 板 的 厚 度 或 对 电 路 板 采 取 加固 措 施,否 则 电 路 板 容 易 产 生 翘 曲。当 印 制 板 对 外 通 过 插 座 连 线 时,插 座 槽 的 间

14、 隙 一 般 为 1.5mm,板 材 过 厚 则 插 不 进 去,过 薄 则 容 易 造 成接触不良。第14页,本讲稿共56页(4)确定印制板对外连接的方式 印 制 板 是 整 机 的 一 个 组 成 部 分,必 然 存 在 对 外 连 接 的 问 题。例如,印 制 板 之 间、印 制 板 与 板 外 元 器 件、印 制 板 与 设 备 面 板 之 间,都 需 要 电 气 连 接。这 些 连 接 引 线 的 总 数 要 尽 量 少,并 根 据 整 机 结构 选 择 连 接 方 式,总 的 原 则 应 该 使 连 接 可 靠、安 装、调 试、维 修方便,成本低廉。(5)印制板固定方式的选择 印

15、制 板 在 整 机 中 的 固 定 方 式 有 两 种,一 种 采 用 插 接 件 连 接 方式 固 定;另 一 种 采 用 螺 钉 紧 固:将 印 制 板 直 接 固 定 在 基 座 或 机壳 上,这 时 要 注 意 当基板厚度为1.5mm时,支承间距不超过90mm,而厚度为2mm时,支承间距不超过120mm,支 承 间 距 过 大,抗 振 动或冲击能力降低,影响整机可靠性。第15页,本讲稿共56页三、三、印制印制电电路板的路板的排版布局排版布局(1)就近原则 当板上对外连接确定后,相关电路部分就应该就近安排,避免绕原路,尤其忌讳交叉。(2)信号流原则 将整个电路按照功能划分成若干个电路单元

16、,按照电信号的流向,逐个依次安排各个功能电路单元在板上的位置,使布局便于信号流通,并使信号流尽可能保持一致的方向: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与输入、输出端直接相连的元器件应安排在输入、输出接插件或连接件的地方。对称式的电路,如桥式电路、差动放大器等,应注意元件的对称性,尽可能使其分布参数一致。每 个 单 元 电 路,应 以 核 心 元 件 为 中 心,围 绕 它 进 行 布 局,尽 量减 少 和 缩 短 各 元 器 件 之 间 的 引 线 和 连 接。如 以 三 极 管 或 集 成 电 路 等 元件作为核心元件时,可根据其各电极的位置布排其它元件。1 1、整机电路的布局原则 整机电路的布局原则 第1

17、6页,本讲稿共56页(1)元器件的布局 元件的布设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元件在整个板面上的排列要均匀、整齐、紧凑。单元电路之间的引线应尽可能短,引出线的数目尽可能少。元器件不要占满整个板面,注意板的四周要留有一定的空间。位于印制板边缘的元件,距离板的边缘应该大于2mm。每个元件的引脚要单独占一个焊盘,不允许引脚相碰。对于通孔安装,无论单面板还是双面板,元器件一般只能布设在板的元件面上,不能布设在焊接面。相邻的两个元件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间距,以免元件之间的碰接。个别密集的地方须加装套管。若相邻的元器件的电位差较高,要保持不小于0.5mm 的安全距离。2 2、元器件的安装与布局 元器件的安装与布局

18、第17页,本讲稿共56页 元器件的布设不得 立 体 交 叉 和 重 叠 上 下 交 叉,避免元器件外壳相碰,如图所示。元器件的安装高度要尽量低,一般元件体和引线离开板面 不 要超 过 5mm,过高则承受振动和冲击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倒伏与相邻元器件碰接。如果不考虑散热问题,元器件应紧贴板面安装。根 据 印 制 板 在 整 机 中 的 安 装 位 置 及 状 态,确 定 元 件 的 轴 线 方 向。规 则 排 列 的 元 器 件 应 使 体 积 较 大 的 元 器 件 的 轴 线 方 向 在 整 机 中 处 于 竖立状态,这样可以提高元器件在板上的稳定性,如图所示。正确错误较大元件合理不合理第18

19、页,本讲稿共56页(2)元器件的安装方式 在 印 制 板 上,元 器 件 的 安 装 方 式 可 分 为 立 式 与 卧 式 两 种,如 图 所 示。卧式是指元件的轴向与板面平行,立式则是垂直的。立式安装 立式固定的元器件占用面积小,单位面积上容纳元器件的数量多。这种安装方式适合于元器件排列密集紧凑的产品。立式安装的元器件要求体积小、重量轻,过大、过重的元器件不宜使用。卧式安装 与 立 式 安 装 相 比,元 器 件 具 有 机 械 稳 定 性 好、板 面 排 列 整 齐 等 优 点,卧 式 安 装 使 元 器 件 的 跨 距 加 大,两 焊 点 之 间 容 易 走 线,导 线 布 设 十 分

20、有利。立式卧式第19页,本讲稿共56页(3)元器件的排列格式 元 器 件 在 印 制 板 上 的 排 列 格 式 与 产 品 种 类 和 性 能 要 求 有 关,通 常 有不规则排列、规则排列以及栅格排列三种。不 规 则 排 列 也 称 为 随 机 排 列。元 器 件 的 轴 线 方 向 彼 此 不 一 致,在 板上的排列顺序也没有一定规则,如图所示。规 则 排 列 也 称 为 坐 标 排 列。元 器 件 的 轴 线 方 向 排 列 一 致,并 与 板 的四边垂直、平行,如图所示。栅 格 排 列 也 称 为 网 格 排 列。与 规 则 排 列 相 似 但 要 求 焊 盘 的 位 置 一 般要在

21、正交网格的交点上,如图所示。不规则排列 规则排列 栅格排列第20页,本讲稿共56页四、四、印制印制电电路的路的设计设计(1)焊盘的形状 焊 盘 的 形 状 很 多,常 见 的 圆 形、岛 形、方 形 以 及 椭 圆 形 等 几 种,如图所示。1 1、焊盘 焊盘的设计 的设计 岛形焊盘 椭圆焊盘方形焊盘圆形焊盘焊盘的几种形状第21页,本讲稿共56页圆形:焊盘与引线孔是同心圆。外径是孔径的 2-3倍。多在元件规则排列方式中使用。双面板也多采用。岛型:多用于不规则排列特别是元件采用立式不规则固定时。是顺应高频电路要求而形成的。椭圆形:有足够面积增强抗剥离强度,常用于双列直插式IC器件。方形:在大电流

22、印制板上,可获得大的载流量。还有其它焊盘种类,如泪滴式、开口式、矩形、多边形及异形第22页,本讲稿共56页圆形焊盘广泛用于元件规则排列的单、双面印制板中。若板的密度允许,焊盘可大些,焊接时不至于脱落。岛形焊盘焊盘与焊盘间的连线合为一体。常用于立式不规则排列安装中。比如收录机中常采用这种焊盘。第23页,本讲稿共56页泪滴式焊盘当焊盘连接的走线较细时常采用,以防焊盘起皮、走线与焊盘断开。这种焊盘常用在高频电路中。多边形焊盘用于区别外径接近而孔径不同的焊盘,便于加工和装配。椭圆形焊盘这种焊盘有足够的面积增强抗剥能力,常用于双列直插式器件。开口形焊盘为了保证在波峰焊后,使手工补焊的焊盘孔不被焊锡封死时

23、常用。方形焊盘印制板上元器件大而少、且印制导线简单时多采用。在手工自制PCB时,采用这种焊盘易于实现。第24页,本讲稿共56页(2)焊盘的大小 圆形焊盘的大小尺寸主要取决于引线孔的直径和焊盘的外径 1、引线孔直径优先选用0.5、0.8、1.0mm。2、焊盘外径,一般要比引线孔直径大1.3 mm以上。焊盘外径宜大不宜小。(3)焊盘的定位 元器件的每个引出线都眼在印制板上占据一个焊盘。总的原则是:焊盘位置应尽量使元器件排列整齐一致,尺寸相近的元件,其焊盘间距应力求统一。1、对于立式固定和不规则排列面板,焊盘位置可不受元器件尺寸与间距的限制。2、焊盘中心距离印制板边沿一般应在2.5 mm以上,至少应

24、大于板的厚度。第25页,本讲稿共56页 焊 盘 之 间 的 连 接 铜 箔 即 印 制 导 线。设计 印 制 导 线 时,更 多 要 考 虑 的是其允许载流量和对整个电路电气性能的影响。(1)印制导线的宽度 印 制 导 线 的 宽 度 主 要 由 铜 箔 与 绝 缘 基 板 之 间 的 粘 附 强 度 和 流 过 导 线的 电 流 强 度 来 决 定,宽 窄 要 适 度,与 整 个 板 面 及 焊 盘 的 大 小 相 协 调。一般情况下,印制板上的铜箔厚度多为0.05mm,导线的宽度选在 1 1.5mm左 右 就 完 全 可 以 满 足 电 路 的 需 要。(信号线:1mm以下;电源、地线:4

25、 5 mm)2 2、印制 印制 导线 导线 的 的 设计 设计 导线宽度(mm)1 1.5 2 2.5 3 3.5 4导线电流(A)1 1.5 2 2.5 3 3.5 4印制导线宽度与最大工作电流关系第26页,本讲稿共56页(2)印制导线的间距 导线之间的间距,应当考虑导线之间的绝缘电阻和击穿电压在最坏的工作条件下的要求。印制导线越短,间距越大,绝缘电阻按比例增加。导线之间距离在1.5mm时,绝缘电阻超过10M,允许的工作电压可达300V以上,间距为1mm时,允许电压为200V。导线间距(mm)0.5 1 1.5 2 3工作电压(V)100 200 300 500 700第27页,本讲稿共56

26、页(3)避免导线的交叉 在设计印制板时,应尽量避免导线的交叉。这一要求,对于双面板比较容易实现,单面板相对要困难一些。在设计单面板时,可能遇到导线绕不过去而不得不交叉的情况,这时可以在板的另一面(元件面)用导线跨接交叉点,即“跳线”、“飞线”,当然,这种跨接线应尽量少。使用“飞线”时,两跨接点的距离一般不超过30mm,“飞线”可用1mm的镀铝铜线,要套上塑料管。(4)印制导线的形状与走向 由于印制板上的铜箔粘贴强度有限,浸焊时间较长会使铜箔翘起和脱落,同时考虑到印制导线的间距,因此对印制导线的形状与走向是有一定的要求的。第28页,本讲稿共56页 1、以短为佳,能走捷径就不要绕远。尤其对于高频部

27、分的布线尽可能短且直,以防自激。2、除了电源线、地线等特殊导线外,导线粗细要均匀,不要突然由粗变细或由细变粗。3、走线平滑自然为佳,避免急拐弯,拐角不得小于90度否则会引起导线翘起,最佳的拐角形式应是平缓的过度,即拐角的内角外角都是圆弧。4、印制导线应避免呈一定角度与焊盘相连,并且过度要圆滑 5、有时为了增加焊接点的牢固,在单个焊盘的长边中心处与之相连,即辅助加固导线,也称工艺线,这条导线不起导电的作用。第29页,本讲稿共56页 6、导线通过两焊盘之间,而不与它们连通时,应保持最大且相等的间距;同样,导线之间的距离也应当均匀相等并保持最大。7、如果印制导线的宽度超过5mm,则为了避免铜箔因气温

28、变化或焊接时过热而鼓起或脱落,要在线条中间留下圆形或缝状的空白处-镂空处理 8、尽量避免印制导线分支。9、在板面允许的条件下,电源线及地线的宽度应尽量宽一些,即使面积紧张,一般也不要小于1mm。特别是地线,即使局部不允许加宽,也应在允许的地方加宽以降低整个地线系统的电阻。10、布线时应先考虑信号线,后考虑电源线和地线。第30页,本讲稿共56页 过孔:层间电气连接。引线孔:元器件固定或定位。(1)过孔 是连接电路的桥梁(孔径一般取0.6 0.8mm),也称通孔、金属化孔。孔壁园柱面上用沉积的方法渡一层金属。一般分盲孔、埋孔和通孔三种。盲孔是将几层内部印制电路连接并延伸到印制板表面的导通孔;埋孔位

29、于印制板内层,是连接内部印制电路而不延伸到印制板表面的导通孔;通孔则穿过整个电路板,一般只用于电气连接,不用与焊接元件。(2)引线孔也称元件孔,兼有机械固定和电气连接双重作用。引线孔的孔径取决于元器件引线直径,若元件引线直径为d1,引线孔的孔径为d,通常d=(d1+0.3)mm。(3)安装孔 用与机械安装(4)定位孔 用于印制板的加工和检测定位。3、过孔和引线孔设计第31页,本讲稿共56页五、五、印制电路板的抗干扰设计印制电路板的抗干扰设计(1)尽量加粗接地线 若 接 地 线 很 细,接 地 电 位 则 随 电 流 的 变 化 而 变 化,致 使 电 子 设 备 的定 时 信 号 电 平 不

30、稳,抗 噪 声 性 能 变 坏。因 此 应 将 接 地 线 尽 量 加 粗,使它 能 通 过 三 倍 于 印 制 电 路 板 的 允 许 电 流。如 有 可 能,接 地 线 的 宽 度 应大于3mm。(2)单点接地 单 点 接 地(也 称 一 点 接 地)是 消 除 地 线 干 扰 的 基 本 原 则,即 将 电 路中 本 单 元(级)的 各 接 地 元 器 件 尽 可 能 就 近 接 到 公 共 地 线 的 一 段 或 一个 区 域 里,如 图(a)所 示,也 可 以 接 到 一 个 分 支 地 线 上,如 图(b)所示。1 1、地线 地线设计 设计(a)(b)第32页,本讲稿共56页1、这

31、里所说的“点”是忽略了电阻的几何导电图形,如大面积的地、汇流排、粗导线等。2、单点接地,除本单元元件,还包括与本单元直接连接或通过电容连接的板外元件。3、为防止因接地元件过于集中造成排列拥挤,一级电路中可采用多个分支(分地线),单这些分支不可与其它单元地地线连接。4、高频电路采用大面积接地方法,不能采用分地线。一块印制板有多个单元电路组成、一个产品有多块印制板组成时,都应采用单点接地方式一消除地线干扰。如下图多板多单元单点接地第33页,本讲稿共56页(3)合理设计板内地线布局 1、在高频电路和大电流回路中,交流地、直流地应分开。2、高速电路、线性电路应分开。两者地线不能混淆,应分别与电源地线相

32、连。同时尽量加大线性电路的接地线面积。3、对既有小信号输入端又有大信号输出端的电路,接地端务必分别用导线连到公共地线上,不能共用一根地线。4、必要时可按单元、按工作状态或集成电路块分别设置地线,各部分并联汇集到一点接地。第34页,本讲稿共56页 尽管电路中有电源的存在,合理的电源线的布设对抑制干扰仍有着决定性作用。(1)根据印制线路板电流的大小,尽量加宽电源线宽度,减少环路电阻。同时、使电源线、地线的走向和数据传递的方向一致,这样有助于增强抗噪声能力。(2)在设计印制电路时应当尽量将电源线和地线紧紧布设在一起,以减少电源线耦合所引起的干扰。(3)退耦电路应布设在各相关电路附近,而不要集中放置在

33、电源部分。这样既影响旁路效果,又会在电源线和地线上因流过脉动电流造成窜扰。(4)由于末级电路的交流信号往往较大,因此在安排各部分电路内部的电源走向时,应采用从末级向前级供电的方式。2 2、电 电 源 源 线 线设计 设计 第35页,本讲稿共56页3.电磁兼容性设计(1)采用正确的布线策略 选择合理的导线宽度,印制导线要尽可能的短,对于分立元件电路印制导线的宽度在1.5mm左右时,即可完全满足要求;对于集成电路,印制导线宽度可在0.21.0mm内选择。避免印制导线之间的寄生耦合。为了抑制印制板导线之间的串扰,布线时导线越短越好,并尽可能拉开线与线间的距离。在一些对干扰十分敏感的信号之间设置一根接

34、地的印刷线,可以有效地抑制窜扰。避免成环。布线时最好按信号去向顺序,忌迂回穿插。远离干扰源或交叉通过。布线时,信号线要尽量远离电源线、高电平导线等干扰源。如果实在无法避免,则最好采用“井”字形网状布线结构,交叉通过。对于单面板用“飞线”过渡;对于双面板,印刷版的一面横向布线,另一面纵向布线,交叉孔处用金属化孔相连。第36页,本讲稿共56页 特殊用途的导线布设要点 a.反馈元件和导线连接输入和输出,设置不当容易引入干扰。布线时输出导线要远离前级元件,避免干扰。b.时钟信号引线最容易产生电磁辐射干扰,走线时应与地线回路相靠近,驱动器应紧挨着连接器。c.总线驱动器应紧挨其欲驱动的总线。对于那些离开印

35、刷电路板的引线,驱动器应紧挨着连接器。d.数据总线的布线,应每两根信号线之间加一根信号地线。最好是紧紧挨着最不重要的地址引线放置地回路,因为后者常载有高频电流。印制导线屏蔽。抑制反射干扰。应尽可能缩短印制线的长度和采用慢速电路。必要时可加终端匹配,即在传输线的末端对地和电源端各加接一个相同阻值的匹配电阻。根据经验,对一般速度较快的TTL电路,其印制线长于10cm以上时就应采用终端匹配措施。匹配电阻的阻值应根据集成电路的输出驱动电流及吸收电流的最大值来决定。第37页,本讲稿共56页(2)远离干扰磁场 电源变压器、高频变压器、继电器等元件由于通过交变电流所形成的交变磁场,会因闭合线圈的垂直切割而产

36、生干生环路电流,对电路造成干扰,因此布线时除尽量不形成环形通路外,还要在元件布局时选择好变压器与印刷版的相对位置,是印刷版平面与磁力线平行。扬声器、电磁铁、永磁式仪表等元件由于自身特性所形成的恒定磁场,会对磁棒、中周线圈等磁性元件和显像管、示波器等电子束原件造成影响。因此元件布局时应尽可能是易受干扰的原件远离干扰源,并合理选择干扰与被干扰源间的相对位置和安装方向。(3)配置抗扰器件去耦电容 去耦电容通常在电原理图中并不反映出来。要根据集成电路芯片的速度和电路的工作频率选择电容量(可按C=1/f,即10MHZ取0.1F),速度越快、频率越高,则电容量越小且需使用高频电容。第38页,本讲稿共56页

37、 去藕电容的一般配置如下:电源输入端跨接一个10100F的电解电容器(如果印刷电路板的位置允许,则采用100F以上的电解电容器效果会更好),或者跨接一个大于10F的电解电容和一个0.1F的陶瓷电容并连。当电源线在版内走线长度大于100mm时应再加一组。该处的去藕电容一般可选用钽电解电容。原则上每个集成电路芯片都应布置一个680pF0.1F的瓷片电容,这对于多片数字电路芯片必不可少。如遇印刷版空隙不够,可每48个芯片布置一个110pF的钽电解电容器。要注意,去藕电容必须加在靠近芯片的电源端和地线之间。这一要求同样适用于那些抗噪能力弱、关断时电流变化大的器件和ROM、RAM的存储器件。去耦电容的引

38、线不能太长,尤其是高频旁路电容不能有引线。第39页,本讲稿共56页4器件布置设计(1)印刷版上器件布局应以尽量的较好的抗噪声效果为首要目的。将输入、输出部分分别布置在板的两端;电路中相互关联的器件应尽量靠近,以免相互干扰。易产生噪声的器件、小电流电路、大电流电路等应尽量远离逻辑电路,如有可能,应另做印制板。如常用的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小型开发系统电路,在设计印制板时,宜将时钟发生器、晶振和CPU的时钟输入端等易产生噪声的器件相互靠近布置,让有关的逻辑电路部分尽量远离这类噪声器件。同时,考虑到电路板在机柜的安装方式,最好将ROM、RAM、功率输出器件及电源等易发热器件布置在板的边缘或偏上方部位,以利

39、于散热。(2)在印制电路板上布置逻辑电路时,原则上应在输出端子附近放置高速电路,如光电隔离器等,在稍远处放置低速电路和存储器等,以便处理公共阻抗的耦合、辐射和串扰等问题。再输入/输出端放置缓冲器,用于板间信号传送,可有效防止噪声干扰。(3)如果印制板中接触器、继电器、按钮等元件,则操作时会产生较大的火花放电,必须采用相应的RC电路来吸收放电电流。一般R取12K,C取2.247 F。(4)CMOS的输入阻抗很高,且易受感应,因此在使用时对不用端要接地或接正电源。第40页,本讲稿共56页5 散热设计 印制电路板散热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散热,远离热源。具体措施如下。(1)特别“关照”热源的位置

40、1、热源位置。将发热元件放置在机壳外部,如许多的电源设备就将大功率调整管固定于金属机壳上,以利于散热。2、热源单置。将发热元件单独设计为一个功能单元,置于机内靠近板边缘容易散热的位置,必要时强制通风、3 热源高置。发热源器件在印制电路板上安装时,切记贴板。(2)合理配置器件 从有利于散热的角度出发,印制板最好是直立安装,板与板之间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2厘米,而且器件在印制板上采用合理的排列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印制电路的升温,从而使器件和设备的故障率明显下降。第41页,本讲稿共56页 1、对于采用自由对流空气冷却的设备,最好将集成电路按纵长方式排列,;对于采用强制空气冷却设备,最好是将集成电路(或其

41、它器件)按长方式排列。2、同一块印制板上的器件应尽可能按其发热量大小及散热程度分区排列,发热量小或耐热性差的器件(如小信号晶体管、小规模集成电路、电解电容等)放在冷却气流的最上流,发热量大或耐热性好的器件(如功率晶体管、大规模集成电路等)放在冷却气流最下游。3、在水平方向上,大功率器件尽量靠近印制板边缘布置,以便减少器件工作时对其它器件温度的影响。4、对温度比较敏感的器件最好安置在温度最低的区域(如设备的底部),千万不要将他放在发热器件的正上方,多个器件最好是在水平面上交错布局。5、设备内印制板的散热主要依靠空气流动,空气流动时总是趋向阻力小的地方,所以在印制板上配置器件时,要避免在某个区域留

42、有较大的空域。整机中多块印制电路板的配置也应注意同样的问题。第42页,本讲稿共56页6 板间配线设计 板间配线会直接影响印制板的噪声敏感度,因此在印制板联装后,应认真检查、调整,对板间配线做合理安排,彻底清除超过额定值得部分,解决设计中遗留的不妥之处。(1)板间信号线越短越好,且不宜靠近电力线,或可采取两者相互垂直配线的方式,以减少静电感应、漏电流的影响,必要时应采取适宜的屏蔽措施;板间接地线须采用“一点接地”方式,切忌使用串联型接地,以避免出现电位差。地线电位差会降低设备抗扰度,是时长出现误动作的原因之一。(2)远距离传送的输入、输出信号应有良好的屏蔽保护,屏蔽线与地线应遵循一端接地原则,且

43、仅将易受干扰端屏蔽层接地。应保证柜体电位与传输电缆地点位一致。(3)当用扁平电缆传输多种电平信号时,应用闲置导线将各种电平信号线分开,并将该闲置导线接地。扁平电缆力求贴近接地板,若串扰严重,可采用双绞线结构的信号电缆。(4)交流中线(交流地)与直流地严格分开,以免相互干扰,影线系统正常工作。第43页,本讲稿共56页六、六、印制电路板图的绘制印制电路板图的绘制(1)绘制外型结构草图 印 制 电 路 板 的 外 型 结 构 草 图 包 括 对 外 连 接 草 图 和 外 形 尺 寸 图 两 部 分,无 论 采 用 何 种 设 计 方 式,这 一 步 骤 都 是 不 可 省 略 的。同 时,这 也

44、是 印制板设计前的准备工作的一部分。1 1、手工设计 手工设计 印制 印制 电 电 路板 路板 图 图 1、对外连接草图。根据整机结构和要求确定,对外连接草图一般包括电源线、地线、板外元器件的引线、板与板之间的连接线等,绘制时应大致确定其位置和方向。2、外形尺寸草图。印制板的外型尺寸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一般在设计师大致以确定,从经济性和工艺性触发,应优先考虑矩形。印制板的安装、固定也是必须考虑的内容,印制板与机壳或其他结构件连接的螺孔位置及孔径明确标出。此外,为了安装某些特殊元件或插接定位用的孔、槽等几何形状的位置和尺寸也应标明。第44页,本讲稿共56页(2)绘制不交叉单线图 电路原理图一般只表

45、现出信号的流程及元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以便于分析与阅读电路原理,从来不用去考虑元器件的尺寸、形状以及引出线的排列顺序。所以,在手工设计图设计时,首先要绘制不交叉单线图。除了应该注意处理各类干扰并解决接地问题以外,不交叉单线图设计的主要原则是保证印制导线不交叉地连通。1、将原理图上应放置在板上的元器件根据信号流或排版方向依次画出,集成电路要画出封装引脚图。2、按原理图将各元器件引脚连接。在印制板上导线交叉是不允许的,要避免这一现象一方面要重新调整元器件的排列位置和方向;另一方面可利用元器件中间跨接(如让某引线从别的元器件脚下的空隙处“钻”过去或从可能交叉的某条引线的一段“绕”过去)以及“飞线”跨

46、接这两种办法来解决。好的不交叉单线图,元件排列整齐、连线简洁、“飞线”少且可能没有。要做到这一点,通常许多次调整元器件的位置和方向。第45页,本讲稿共56页(3)绘制排版草图 为了制作出制板用的底图(或黑白底片),应该绘制一张正式的草图。参照外型结构草图和不交叉单线图,要求板面尺寸、焊盘位置、印制导线的连接与走向、板上各孔的尺寸及位置,都要与实际板面一致。绘制时,最好在方格纸或坐标纸上进行。具体步骤如下。1、画出面的轮廓尺寸,边框的下面留出一定空间,用于说明技术要求。2、板面内四周留出不设置焊盘和导线的一定间距(一般为510mm)。绘制印制板的定位孔和班上各元器件的固定孔。3、确定元器件的排列

47、方式,用铅笔画出元器的外形轮廓。注意元器件的轮廓与实物对应,元器件的间距要均匀一致。这一步其实就是进行元器件的布局,可在遵循印制板元器件布局原则的基础上,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a 实物法。将元器件和部件样品在版面上排列,寻求最佳布局。b 模板法。有时实物摆放不方便,可按样本或有关资料制作有关元器件和部件的图样样板,用以替代实物进行布局。c 经验对比法。根据经验参照可对比的已有印制电路来设计布局。第46页,本讲稿共56页4、确定并标出焊盘的位置。5、画印制导线。这是,可不必按照实际宽度来画,只表明其走向和路径就行,但要考虑导线间的距离。6、核对无误后,重描焊盘及印制导线,描好后擦去元器件实物轮廓

48、图,是手工设计图清晰、明了。7、标明焊盘尺寸,导线宽度以各项技术要求。8、对于双面印制板来说,还要考虑以下几点。a 手工设计图可在图的两面分别画出,也可用两种颜色在职的同一面画出。无论用哪种方式画,都必须让两面的图形严格对应。b 元器件布在板的一个面,主要印制导线不在无件的另一面,两面的印制线尽量避免平行布设,应当力求相互垂直,以便减少干扰。c 印制线最好分别划在图纸的两面,如果在同一面上绘制,则应该使用两种颜色以示区别。并注明这两种颜色分别报是哪一面。d 两面对应的焊盘要严格地一一对应,可以用针在图纸上扎穿孔的方法,将一面的焊盘中心引到另一面。e 两面上需要彼此相连的印制线,在实际制版过程中

49、采用金属化孔实现。F 在绘制元件面的导线时,注意避让原件外壳和屏蔽罩等可能产生短路的地方。第47页,本讲稿共56页 随 着 电 路 复 杂 程 度 的 提 高 以 及 设 计 周 期 的 缩 短,印 制 电 路 板 的 设 计已 不 再 是 一 件 简 单 的 工 作。传 统 的 手 工 设 计 印 制 电 路 板 的 方 法 已 逐 渐被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所代替。印 制 电 路 板CAD软 件 很 多,Protel99是 目 前 较 流 行 的 一 种。Protel99是 基 于Window2000(及 以 上 版 本)平 台 的 电 路 设 计、印 制 板设 计 专 用 软 件,

50、由 澳 大 利 亚Protel公 司 上 世 纪 九 十 年 代 在 著 名 电 路 设计 软 件Tango的 基 础 上 发 展 而 来,具 有 强 大 的 功 能、友 好 的 界 面、方便 易 学 的 操 作 性 能 等 优 点。一般而言,利用Protel99设计 印 制板最基本的过程可以分为三大步骤:2 2、计 计 算机 算机 辅 辅 助 助 设计 设计 印制 印制 电 电 路板 路板 图 图 第48页,本讲稿共56页(1)电路原理图的设计 利用Protel99的原理图设计系统(Advanced Schematic)所提供的各种原理图绘图工具以及编辑功能绘制电路原理图。(2)产生网络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资格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