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了解社会动机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什么要了解社会动机精.ppt(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为什么要了解社会动机第1页,本讲稿共26页第四章第四章 社会动机社会动机为什么研究动机为什么研究动机动机的过程动机的过程本本章章主主要要内内容容第2页,本讲稿共26页为什么研究动机?为什么研究动机?WhystudyMotivation?WhystudyMotivation?WhystudyMotivation?WhystudyMotivation?一、社会动机的概念一、社会动机的概念 动机动机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部动力。社会动机社会动机是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是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也是个人行为的直以
2、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也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一种内部刺激。接原因,一种内部刺激。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第一节 社会动机概述第3页,本讲稿共26页高成就动机者的共同特征(1 1)他们往往接受具有一定难度的挑战性的任务;)他们往往接受具有一定难度的挑战性的任务;(2 2)他们非常想知道自己活动的成果;)他们非常想知道自己活动的成果;(3 3)他们常常以旺盛的精力,采用新的方法,创造性地完成任务;)他们常常以旺盛的精力,采用新的方法,创造性地完成任务;(4 4)他们对自己作出的决定高度负责任;)他们对自己作出的决定高度负责任;(5 5)他们选择他人合
3、作共事时,往往选那些有能力的人。)他们选择他人合作共事时,往往选那些有能力的人。第4页,本讲稿共26页 一项关于激发学习动机的实验研究(时蓉一项关于激发学习动机的实验研究(时蓉华,华,19871987)得出动机推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结)得出动机推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结论。论。实验研究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部分采用实验研究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部分采用单因子轮组实验法,比较两组儿童在竞赛与不单因子轮组实验法,比较两组儿童在竞赛与不竞赛两种不同条件下,解答问题的成绩;另一竞赛两种不同条件下,解答问题的成绩;另一部分采用重复练习法,比较儿童在激发动机前部分采用重复练习法,比较儿童在激发动机前后计算练习的成绩
4、。后计算练习的成绩。第5页,本讲稿共26页激发动机研究结果错误率比较(采自(采自时时蓉蓉华华,1989)在竞赛的情境下,其错误率比对照作业时要少;在竞赛的情境下,其错误率比对照作业时要少;应用题难度越大,则两者的差距越大。应用题难度越大,则两者的差距越大。第6页,本讲稿共26页麦克莱伦其他经典试验v实验对象:一群实验对象:一群5 5岁儿童岁儿童 v实验过程:让一个孩子走进一间屋子,手里实验过程:让一个孩子走进一间屋子,手里拿着许多绳圈,让他用绳圈去套房间中间的拿着许多绳圈,让他用绳圈去套房间中间的一个木桩。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站立的一个木桩。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站立的位置,并且让他们预测他
5、们能够套中多少绳位置,并且让他们预测他们能够套中多少绳圈。圈。第7页,本讲稿共26页第8页,本讲稿共26页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追求成功的学生选择了距离木桩适中的位置,然而避追求成功的学生选择了距离木桩适中的位置,然而避免失败的孩子却选择了要么距离木桩非常近,要么距离木桩非常远免失败的孩子却选择了要么距离木桩非常近,要么距离木桩非常远的地方。的地方。解释:解释:追求成功的孩子选择了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但同追求成功的孩子选择了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但同时也保证了具有一定的成功可能性。因此,他选择了与木桩时也保证了具有一定的成功可能性。因此,他选择了与木桩距离适中的位置。这个发现在不同年龄,不同的
6、任务中取得距离适中的位置。这个发现在不同年龄,不同的任务中取得了一致的结果,避免失败的孩子关注的不是成功与失败的取了一致的结果,避免失败的孩子关注的不是成功与失败的取舍,而是尽力地避免失败和与此有关的消极情绪。因此,要舍,而是尽力地避免失败和与此有关的消极情绪。因此,要么距离木桩很近,轻易成功,要么距离木桩很远,几乎没有么距离木桩很近,轻易成功,要么距离木桩很远,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这是任何人都达不到的,因此也不会带来消极成功的可能,这是任何人都达不到的,因此也不会带来消极情绪。情绪。第9页,本讲稿共26页二、动机的过程 1 1、内在条件、内在条件-需要,需要是需要,需要是动机的本源,动机是需
7、要的表动机的本源,动机是需要的表现形式。现形式。2 2、外存条件、外存条件-诱因(又称目诱因(又称目标),能够满足需要的事物。标),能够满足需要的事物。第10页,本讲稿共26页1.内在条件-需要,需要是动机的本源,动机是需要的表现形式。需要(需要(needneed)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应反应,是人的行为的动力基础和源泉。是人的行为的动力基础和源泉。需要是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需要需要是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需要得到满足,人体处于平衡状态;需要不能满足,得到满足,人体处于平衡状态;需要不能满足,可引起紧张、焦虑,对环境适应性下降,重者可引起紧张、焦虑,对环境
8、适应性下降,重者可导致疾病。可导致疾病。第11页,本讲稿共26页需要的种类按需要的对象划分按需要的对象划分 物质需要物质需要:人对物质对象的需求,包括对人对物质对象的需求,包括对衣、食、住有关物品的需要衣、食、住有关物品的需要.精神需要精神需要:对社会精神生活及其产品的需对社会精神生活及其产品的需求,包括对知识、文化艺术、求,包括对知识、文化艺术、审美与道德的需要审美与道德的需要 第12页,本讲稿共26页从需要的起源划分从需要的起源划分生理需要生理需要:为保存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种族为保存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种族延续所必需的延续所必需的.如饮食、运动、睡如饮食、运动、睡眠、排泄等眠、排泄等 社会需
9、要社会需要:为提高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而产为提高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而产生社会性需要,包括对知识、劳生社会性需要,包括对知识、劳动、艺术创作的需要动、艺术创作的需要 第13页,本讲稿共26页需要层次论 代表者:马斯洛代表者:马斯洛 所有的行为都是有意义所有的行为都是有意义的,都有其特殊的目标,的,都有其特殊的目标,这种目标来源于我们的需这种目标来源于我们的需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而且这些需要会随着要,而且这些需要会随着时间等因素而变化。时间等因素而变化。第14页,本讲稿共26页生理需要生理需要 进食、饮水、运动、休息、进食、饮水、运动、休息、睡眠、觉醒、排泄和性等。睡眠、
10、觉醒、排泄和性等。第15页,本讲稿共26页安全需要安全需要 生命、财产、职业和心理安全。生命、财产、职业和心理安全。第16页,本讲稿共26页爱与归属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 归归属属、关关怀怀、温温暖暖、友友谊谊、爱爱情情、奉奉献献等等第17页,本讲稿共26页自尊的需要自尊的需要 被被人人尊尊重重、赏赏识识、认认可可,有有声声誉誉、成成就就、有有影影响等。响等。第18页,本讲稿共26页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19页,本讲稿共26页 人的行为是由优势需要决定的第20页,本讲稿共26页处于饥饿状态时,你对以下食物会处于饥饿状态时,你对以下食物会第21页,本讲稿共26页潜在需要 解释:动机由需要
11、激解释:动机由需要激发,但有时候,人们发,但有时候,人们的需要却却未被自己的需要却却未被自己明确意识到,这就是明确意识到,这就是一种潜在动机。一种潜在动机。它在某种场合下,仍它在某种场合下,仍然可以激发动机。然可以激发动机。第22页,本讲稿共26页2、外存条件-诱因(又称目标),能够满足需要的事物。正诱因:能够正诱因:能够满足有机体的需满足有机体的需要,使其趋近。要,使其趋近。负诱因:使有负诱因:使有机体产生痛苦,机体产生痛苦,使其逃避。使其逃避。第23页,本讲稿共26页目标与诱因的区分诱因:并不一定成为行为的目标,因为可能存在诱因:并不一定成为行为的目标,因为可能存在多个诱因可满足一个或多个
12、需要。只有成为行多个诱因可满足一个或多个需要。只有成为行为对象的诱因才成为目标。为对象的诱因才成为目标。目标是就行为者而言,诱因是就环境而言。目标是就行为者而言,诱因是就环境而言。第24页,本讲稿共26页需要转化为动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需要必须有第一,需要必须有一定的强度一定的强度一定的强度一定的强度。第二,需要转化为动机还要有第二,需要转化为动机还要有适当的客观条件适当的客观条件适当的客观条件适当的客观条件,即诱,即诱因的刺激。因的刺激。按心理学所揭示的规律,欲求或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按心理学所揭示的规律,欲求或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支配着人们的行为。第25页,本讲稿共26页谢谢谢谢第26页,本讲稿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