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治的发展期概述bnxm.pptx

上传人:jix****n11 文档编号:91070976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PPTX 页数:72 大小:6.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法治的发展期概述bnxm.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中国法治的发展期概述bnxm.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法治的发展期概述bnxm.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法治的发展期概述bnxm.pptx(7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三讲 第一节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一、成文法的公布一、成文法的公布(一)、成文法公布的原因(一)、成文法公布的原因 1.井田制的瓦解 2.新阶层的出现 3.新剥削方式的出现(二)、成文法公布的形式(二)、成文法公布的形式刑鼎刑鼎(一)(一).春秋末期春秋末期“铸刑鼎铸刑鼎”事件事件 1.郑国、晋国分别“铸刑书”、“铸刑鼎”公布法律 2.“铸刑鼎”事件引起的论争(二)(二).各诸侯国公布的成文法各诸侯国公布的成文法 1.晋国的被庐之法、铸刑书 2.楚国的仆区之法和茆门之法 3.郑国子产铸刑鼎、邓析的竹刑(三)(三).公布成文法的意义公布成文法的意义 二二.春秋时期

2、成文法的公布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公布史料分析(史料分析(1):):无宇追逃案:无宇追逃案:楚子之为令尹也,为王旌以田。芋尹无宇断之,曰:楚子之为令尹也,为王旌以田。芋尹无宇断之,曰:“一国两君,其谁一国两君,其谁堪之?堪之?”及即位,为章华之宫,纳亡人以实之。无宇之阍入焉。无宇执及即位,为章华之宫,纳亡人以实之。无宇之阍入焉。无宇执之,有司弗与,曰:之,有司弗与,曰:“执人于王宫,其罪大矣。执人于王宫,其罪大矣。”执而谒诸王。王将饮执而谒诸王。王将饮酒,无宇辞曰:酒,无宇辞曰:“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故诗

3、曰: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之滨,莫非王臣。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臣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今有司曰:仆,仆臣台。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今有司曰:女胡执人于王女胡执人于王宫?宫?将焉执之?周文王之法曰:将焉执之?周文王之法曰:有亡,荒阅有亡,荒阅,所以得天下也。吾,所以得天下也。吾先君文王,作仆区之法,曰:先君文王,

4、作仆区之法,曰:盗所隐器,与盗同罪盗所隐器,与盗同罪,所以封汝也。,所以封汝也。若从有司,是无所执逃臣也。逃而舍之,是无陪台也。王事无乃阙乎?若从有司,是无所执逃臣也。逃而舍之,是无陪台也。王事无乃阙乎?昔武王数纣之罪,以告诸侯曰:昔武王数纣之罪,以告诸侯曰:纣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纣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故夫致,故夫致死焉。君王始求诸侯而则纣,无乃不可乎?若以二文之法取之,盗有所死焉。君王始求诸侯而则纣,无乃不可乎?若以二文之法取之,盗有所在矣。在矣。”王曰:王曰:“取而臣以往,盗有宠,未可得也。取而臣以往,盗有宠,未可得也。”遂赦之。遂赦之。左传左传昭公七年昭公七年史料分析(史料分析(2):

5、):楚庄王太子案:楚庄王太子案:荆庄王有茅门之法曰:荆庄王有茅门之法曰:“群臣大夫诸公子入朝,马蹄践霤者,廷理斩其群臣大夫诸公子入朝,马蹄践霤者,廷理斩其辀,戮其御。辀,戮其御。”于是太子入朝,马蹄践霤,廷理斩其辀,戮其御。太子怒,于是太子入朝,马蹄践霤,廷理斩其辀,戮其御。太子怒,入为王泣曰:入为王泣曰:“为我诛戮廷理。为我诛戮廷理。”王曰:王曰:“法者所以敬宗庙,尊社稷。故能法者所以敬宗庙,尊社稷。故能立法从令尊敬社稷者,社稷之臣也,焉可诛也?夫犯法废令不尊敬社稷者,立法从令尊敬社稷者,社稷之臣也,焉可诛也?夫犯法废令不尊敬社稷者,是臣乘君而下尚校也。臣乘君则主失威,下尚校则上位危。威失位

6、危,社稷是臣乘君而下尚校也。臣乘君则主失威,下尚校则上位危。威失位危,社稷不守,吾将何以遗子孙?不守,吾将何以遗子孙?”于是太子乃还走,避舍露宿三日,北面再拜请死于是太子乃还走,避舍露宿三日,北面再拜请死罪。罪。一曰:楚王急召太子。楚国之法,车不得至于茆门。天雨,廷中有潦,一曰:楚王急召太子。楚国之法,车不得至于茆门。天雨,廷中有潦,太子遂驱车至于茆门。廷理曰:太子遂驱车至于茆门。廷理曰:“车不得至茆门,非法也。车不得至茆门,非法也。”太子曰:太子曰:“王王召急,不得须无潦。召急,不得须无潦。”遂驱之,廷理举殳而击其马,败其驾。太子入为王泣遂驱之,廷理举殳而击其马,败其驾。太子入为王泣曰:曰:

7、“廷中多潦,驱车至茆门,廷理曰非法也,举殳击臣马,败臣驾,王必廷中多潦,驱车至茆门,廷理曰非法也,举殳击臣马,败臣驾,王必诛之。诛之。”王曰:王曰:“前有老主而不逾,后有储主而不属,矜矣。是真吾守法之前有老主而不逾,后有储主而不属,矜矣。是真吾守法之臣也。臣也。”乃益爵二级,而开后门出太子。乃益爵二级,而开后门出太子。“勿复过。勿复过。”韩非子韩非子外储右说上外储右说上三三.战国时期各国的法制变革战国时期各国的法制变革(一)(一).战国时期法制的发展战国时期法制的发展 1.成文法运动成文法运动 (1)魏国:大府之宪大府之宪(魏襄王)法经法经(魏文侯)(2)楚国:鸡次之典鸡次之典 (3)赵国:国

8、律国律 (公仲连)(4)齐国:七法七法 (邹忌)守法守吏十三篇守法守吏十三篇 (5)韩国:刑符刑符 (申不害)2.法律制度的转型法律制度的转型 (1).法律性质的转变法律性质的转变 .维护封建财产所有权 .以封建等级制度取代奴隶制等级制度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法律内容的变化法律内容的变化 .调整范围扩大,规定更加具体 .赎刑适用扩大,徒刑和罚金代替肉刑 (3).司法组织及其活动司法组织及其活动 .审判依据各自法律和习惯 .改罪行擅断为依法审判,从秘密审判到公开司法李悝与法经李悝与法经 李悝:李悝:(公元(公元前五世纪前五世纪)战战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法学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法学

9、家,也作李克。有的古书中还将家,也作李克。有的古书中还将李克写成李克写成“里克里克”,或讹作,或讹作“李李兑兑”“季充季充”。李悝为魏文侯时。李悝为魏文侯时人,作过中山相和上地守。守地人,作过中山相和上地守。守地在河西,故李悝经常和秦人交锋在河西,故李悝经常和秦人交锋作战。作战。李悝能参与机密,为文侯心李悝能参与机密,为文侯心腹之臣。司马迁说:腹之臣。司马迁说:“魏用李克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尽地力,为强君。”班固称李悝班固称李悝“富国强兵富国强兵”。这些记载都表。这些记载都表明,文侯时魏能走上富强之路,明,文侯时魏能走上富强之路,李悝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李悝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二)(二).法

10、经法经1.法经的内容及体例法经的内容及体例(1)内容:)内容:盗法:保护封建私有财产方面的规定盗法:保护封建私有财产方面的规定 贼法:维护政权、秩序与地主人身安全方面的规定贼法:维护政权、秩序与地主人身安全方面的规定 囚(网)法:审判、断狱方面的法律囚(网)法:审判、断狱方面的法律 捕法:追捕罪犯方面的法律捕法:追捕罪犯方面的法律 杂法:狡诈、越城、贪污、赌博、淫乱等方面的法律杂法:狡诈、越城、贪污、赌博、淫乱等方面的法律 具法:定罪量刑的通例与原则具法:定罪量刑的通例与原则(2)体例:)体例:正律即前四篇,主要是惩治盗贼方面的法律规范正律即前四篇,主要是惩治盗贼方面的法律规范 杂律即第五篇,

11、主要惩治盗贼罪以外的犯罪,具体而杂律即第五篇,主要惩治盗贼罪以外的犯罪,具体而言即淫、狡、城、嬉、金、逾制几个方面言即淫、狡、城、嬉、金、逾制几个方面 具律即第六篇,相当于后世律典的具律即第六篇,相当于后世律典的“名例律名例律”,有现代,有现代刑刑法总则的意味。法总则的意味。2.法经的地位和作用法经的地位和作用 (1)法经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典的体例和基本原则,是)法经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典的体例和基本原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标志着中国的古代立法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标志着中国的古代立法技术已经走向成熟。技术已经走向成熟。(2)法经将实体法(盗法、贼法、杂法)与程序法法经

12、将实体法(盗法、贼法、杂法)与程序法(囚法、捕法)及总则(具法)大致进行了划分,是遵循客观(囚法、捕法)及总则(具法)大致进行了划分,是遵循客观规律的一种体现,有利于法律指导司法活动。规律的一种体现,有利于法律指导司法活动。(3)法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封建)法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它吸收了以前各个政权的立法经验,并为以后各个成文法典,它吸收了以前各个政权的立法经验,并为以后各个朝代的律典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朝代的律典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商鞅与商鞅变法商鞅与商鞅变法 商鞅:(约前商鞅:(约前390390前前3

13、38338)战国时政治战国时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人。公孙氏,名鞅,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人。公孙氏,名鞅,原名卫鞅。初为魏相家臣,后入秦,游说秦孝公原名卫鞅。初为魏相家臣,后入秦,游说秦孝公变法。孝公六年(一说三年)任左庶长。孝公十变法。孝公六年(一说三年)任左庶长。孝公十二年由雍(今陕西凤翔南)迁都咸阳(今陕西咸二年由雍(今陕西凤翔南)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进一步变法。后十年(前阳东北),进一步变法。后十年(前340340年),年),因战功封商(今飔(因战功封商(今飔(si si)西商县东南)十五邑,)西商县东南)十五邑,称商君,商鞅。称商君,商鞅。其政治主张,强调其政治主张,强

14、调“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古”(史记(史记商君列传)、商君列传)、“开阡陌封疆开阡陌封疆”(同上书),废除井田制,确认地土私有,取消(同上书),废除井田制,确认地土私有,取消分封与世袭制度,建立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其分封与世袭制度,建立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其主张实行耕战政策,凡耕战有功者,可受赏封爵。主张实行耕战政策,凡耕战有功者,可受赏封爵。他还厉行法治,推行他还厉行法治,推行“连坐法连坐法”。商鞅变法促进。商鞅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秦孝公了经济发展,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秦孝公死后,商鞅为贵族诬害,车裂而死。死后,商鞅为贵族诬害,车裂而死。史料分析:

15、史料分析:商鞅变法案:商鞅变法案:(秦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秦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

16、以差次名田宅,臣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

17、是太子犯法。卫鞅曰: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商鞅曰: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商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史记史记商君列传商君列传1.

18、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1)剥夺旧贵族特权)剥夺旧贵族特权 废除奴隶制的废除奴隶制的“世卿世禄世卿世禄”.取消取消“刑不上大夫刑不上大夫”的特权的特权 .奖励军功奖励军功(2)发展农业耕织)发展农业耕织 奖励农耕:废井田、垦草令、为田开阡陌令奖励农耕:废井田、垦草令、为田开阡陌令 奖励纺织奖励纺织 加强赋税加强赋税(3)强化中央集权和基层控制)强化中央集权和基层控制 推行郡县制推行郡县制 基层连坐制基层连坐制2.商鞅变法的影响商鞅变法的影响(三)(三).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第二节第二节 秦朝的法律制度秦朝的法律制度秦代版图秦代版图秦始皇嬴政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公元前秦始皇(公元前25

19、9259前前210210年),年),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帝。嬴姓,名政。出生于赵国,所以又嬴姓,名政。出生于赵国,所以又叫赵政。叫赵政。1313岁即王位,岁即王位,2222岁正式登基岁正式登基“亲理朝政亲理朝政”,3939岁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岁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称帝。前历史大业,称帝。前246246年,秦王赢政即年,秦王赢政即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国吕不韦及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国吕不韦及嫪毐掌管。前嫪毐掌管。前238238年(秦王政九年),秦年(秦王政九年),秦王政亲理朝政,除掉吕、嫪等人,重用王政亲理朝政,除掉吕、嫪等人,重用李斯。

20、自公元前李斯。自公元前230230年至前年至前221221年,先后年,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完成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了统一全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央集权制国家-秦朝。创立了秦朝。创立了“皇帝皇帝”的尊号,称始皇帝。的尊号,称始皇帝。李斯李斯 李斯,楚上蔡李斯,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战国末秦人,战国末秦国政治家。初为郡小吏,后从荀卿学。战国末年国政治家。初为郡小吏,后从荀卿学。战国末年入秦,当过吕不韦舍人,后被秦王政任为客卿。入秦,当

21、过吕不韦舍人,后被秦王政任为客卿。公元前公元前237年,以韩国水工郑国事件,宗室贵族建年,以韩国水工郑国事件,宗室贵族建议逐客,他上书谏阻,为秦王政所采纳。不久,议逐客,他上书谏阻,为秦王政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他建议对六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政策,官为廷尉,他建议对六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政策,对秦始皇统一六国,起了较大的作用。对秦始皇统一六国,起了较大的作用。秦统一六国后,出任丞相。他反对分封制,秦统一六国后,出任丞相。他反对分封制,主张焚诗、书,禁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主张焚诗、书,禁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又主张以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又主张以“小篆小篆”为标准,为标准,整理并统一文字,对中

22、国文字的统一有相当贡整理并统一文字,对中国文字的统一有相当贡献。秦始皇死后,他追随赵高,合谋伪造遗诏,献。秦始皇死后,他追随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迫令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即秦二世。后为赵高所忌,具五刑后,被腰帝,即秦二世。后为赵高所忌,具五刑后,被腰斩。斩。一一.秦朝的立法概况秦朝的立法概况(一)(一).指导思想指导思想 1.“法令由一统”、“事皆决于上”2.“一切皆有法式”、“以刑杀为威”3.“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二)(二).统一法制统一法制 1.整理和修改秦国原有法律,推行全国各地 2.制定新的法律法令(三)(三).云梦秦简、

23、云梦龙岗秦简、里耶秦简云梦秦简、云梦龙岗秦简、里耶秦简(四)(四).法律形式法律形式 1.律:律:国家正式制定颁布的成文法国家正式制定颁布的成文法 2.令:令:针对一时之事而颁布的命令、政策针对一时之事而颁布的命令、政策 3.制制/诏:诏:以皇帝名义临时发布的命令以皇帝名义临时发布的命令 4.法律答问:法律答问:官方作的法律疏释官方作的法律疏释 5.廷行事:廷行事:官府成例官府成例 6.式:式:格式、程式格式、程式 7.课:课:考核规制考核规制 8.程:程: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秦代的法律形式及效力秦代的法律形式及效力其他法律 形式律律令令制制诏诏一一.制制/诏诏 二二.令令 三三.律律 四.法律答

24、问、廷行事、课、程、式法律答问、廷行事、课、程、式史料分析(史料分析(1):):犯罪情节与刑罚原则:犯罪情节与刑罚原则:(1 1).“.“人臣甲谋遣人妾乙盗主牛,买(卖),把钱偕邦亡,人臣甲谋遣人妾乙盗主牛,买(卖),把钱偕邦亡,当城旦当城旦 黥之黥之”。法律答问法律答问(2 2).“.“甲盗,臧直(赃值)千钱,乙智(知)其盗,受分臧(赃)不盈甲盗,臧直(赃值)千钱,乙智(知)其盗,受分臧(赃)不盈 一钱,问乙可(何)论?同论。一钱,问乙可(何)论?同论。”法律答问法律答问(3 3).“.“甲谋遣乙盗杀人,受分十钱,问乙未盈六尺,甲可(何)论?当甲谋遣乙盗杀人,受分十钱,问乙未盈六尺,甲可(何

25、)论?当 磔。磔。”法律答问法律答问(4 4).“.“甲乙雅不相智(知),甲往盗丙,才到,乙亦往盗丙,与甲言,甲乙雅不相智(知),甲往盗丙,才到,乙亦往盗丙,与甲言,即即 各盗,其臧直(赃值)各四百各盗,其臧直(赃值)各四百其前谋,当并臧(赃)以其前谋,当并臧(赃)以 论;不谋,各坐臧(赃)论;不谋,各坐臧(赃)”。法律答问法律答问(5 5).“.“把(携带)其假(借用的官物)以亡,得及自出,当为盗不当?把(携带)其假(借用的官物)以亡,得及自出,当为盗不当?自出,以亡论自出,以亡论”。法律答问法律答问史料分析(史料分析(2):):诬告与控告不实:诬告与控告不实:(1 1).“.“甲诬乙盗一钱

26、,黥城旦罪甲诬乙盗一钱,黥城旦罪”。法律答问法律答问(2 2).“.“甲告乙盗牛,今乙盗羊,不盗牛甲告乙盗牛,今乙盗羊,不盗牛”,当为,当为“告不审告不审”。法律答问法律答问(3 3).“.“甲盗羊,乙知,即端告曰甲盗牛甲盗羊,乙知,即端告曰甲盗牛”,当为,当为“告盗加赃告盗加赃”。法律答问法律答问(4 4).“.“告人盗百一十,问盗百,告者何论?当赀二甲告人盗百一十,问盗百,告者何论?当赀二甲”。法律答问法律答问(5 5).“.“完城旦、以黥城旦诬人,何论?当黥完城旦、以黥城旦诬人,何论?当黥”;“当黥城旦以完当黥城旦以完 城旦诬人,何论?当黥劓城旦诬人,何论?当黥劓”。法律答问法律答问史料

27、分析(史料分析(3):):责任年龄:责任年龄:(1 1).“.“甲盗牛,盗牛时高六尺,系一岁,高六尺七寸,问甲当(何)甲盗牛,盗牛时高六尺,系一岁,高六尺七寸,问甲当(何)论?当完城旦。论?当完城旦。”法律答问法律答问(2 2).“.“甲小未及六尺,有马一匹自牧之,今马为人败,食人稼一石,问甲小未及六尺,有马一匹自牧之,今马为人败,食人稼一石,问当论不当?不当论及赏(偿)稼。当论不当?不当论及赏(偿)稼。”法律答问法律答问(3 3).“.“甲谋遣乙盗杀人,受分十钱,问乙高为盈六尺,甲可(何)论?甲谋遣乙盗杀人,受分十钱,问乙高为盈六尺,甲可(何)论?当磔。当磔。”法律答问法律答问(4 4).“

28、.“女子甲为人妻,去亡,得及自由,小未盈六尺,当论不当?已女子甲为人妻,去亡,得及自由,小未盈六尺,当论不当?已官,当论,未官,不当论。官,当论,未官,不当论。”法律答问法律答问二二.秦朝的刑事法律制度秦朝的刑事法律制度(一)(一).刑罚原则刑罚原则 1.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年龄(以身高作为判断承担刑事责任的标准)(以身高作为判断承担刑事责任的标准)2.区分有无犯意区分有无犯意 3.区分故意与过失区分故意与过失(端(端/不端)不端)4.区分既遂、未遂区分既遂、未遂(未遂称为(未遂称为“牧牧”)5.集团(五人)犯罪加重处罚、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加重处罚集团(五人)犯罪加重处罚、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加重处

29、罚 6.自首从轻自首从轻 7.诬告反坐诬告反坐(二)(二).罪名罪名 1.危害政权与皇权方面的犯罪危害政权与皇权方面的犯罪 (1)谋反罪)谋反罪(阴谋政变或造反,推翻皇帝或现政权)(2)不道罪)不道罪(操纵国家政务大权,发动政变及其他一些倒行逆苑的行为)(3)泄露皇帝行止罪)泄露皇帝行止罪(“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4)不敬罪)不敬罪(“听命书不避席立,赀二甲,废永不叙用”。)(5)不忠罪)不忠罪(扶苏、蒙恬“为人臣不忠,其赐死”。)(6)不行君令罪)不行君令罪(犯令(废令)、“伪听命书,废弗行”。)2.思想言论方面的犯罪思想言论方面的犯罪(1)偶语诗书、以古非今罪)偶语诗书、以古非今

30、罪 (“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2)妄言罪)妄言罪(煽动反对、推翻秦始皇及秦王朝的言论)(3)非所宜言罪)非所宜言罪(说了不该说的话)(4)诽谤妖言罪)诽谤妖言罪 (诽谤就是对皇帝和朝政进行批评指责,妖言则是以自然界的特别 现象制造奇谈怪论,惑乱人心)3.侵犯人身权利方面的犯罪侵犯人身权利方面的犯罪 (1)贼杀人罪)贼杀人罪 (2)贼伤人罪)贼伤人罪 (3)见死不救罪)见死不救罪 (“有贼杀伤人冲术,偕旁人不援,当赀二甲”。)4.违反经济管理方面的犯罪违反经济管理方面的犯罪(1)户籍管理:匿户、弗傅)户籍管理:匿户、弗傅 匿户(不到官府登记的行为)弗傅(满十七岁不登记成

31、为成年户籍的行为)(2)租税管理:匿田、不遗程败程租)租税管理:匿田、不遗程败程租 匿田(基层税收官员征收田租隐瞒不报的行为)不遗程败程租(田租缴纳不足额或者缴租质量达不到要求)(3)徭役征发:乏徭、逋事、乏弗行、失期)徭役征发:乏徭、逋事、乏弗行、失期 乏徭(到达服役地点又逃跑的行为)逋事(接到官府征发服徭役的命令却逃走不报到的行为)乏弗行(不服徭役)失期(服役者不能按时到达制定地点或者不能按时完成某项工作任务)(4)盗徙封罪)盗徙封罪 5.官吏渎职方面的犯罪官吏渎职方面的犯罪 (1)任官的标准与限制)任官的标准与限制 (“五善五善”:忠信敬上、清廉毋谤、举事审当、喜为善行、恭敬多让):忠信

32、敬上、清廉毋谤、举事审当、喜为善行、恭敬多让)(2)保任连坐制度)保任连坐制度 (3)上计制度)上计制度 (4)不行君令、不胜任、不廉罪)不行君令、不胜任、不廉罪 不胜任不胜任(官吏对区内的犯罪行为不能及时发现)(官吏对区内的犯罪行为不能及时发现)不不 廉廉(发现了犯罪而不敢申张)(发现了犯罪而不敢申张)不行君令罪不行君令罪(犯令(废令)、(犯令(废令)、“伪听命书,废弗行伪听命书,废弗行”。)。)(5)不直、纵囚、失刑、见知不举)不直、纵囚、失刑、见知不举 不不 直直(故意重罪轻判或轻罪重判)(故意重罪轻判或轻罪重判)纵纵 囚囚(故意枉法使有罪之人逃脱罪责)(故意枉法使有罪之人逃脱罪责)失失

33、 刑刑(过失判处无辜者有罪。)(过失判处无辜者有罪。)见知不举见知不举(明知有人犯罪而不予以纠举)(明知有人犯罪而不予以纠举)6.婚姻家庭方面的犯罪婚姻家庭方面的犯罪 (1)重婚罪)重婚罪 (“女子甲去夫亡,男子乙亦阑亡,相夫妻,甲弗告情,居二 岁,生 子,乃告情,乙即弗弃,而得,论何也?当黥城旦舂”。).“夫为寄豭,杀之无罪”。(2)夫殴伤妻罪)夫殴伤妻罪 (“妻悍,夫殴治之,决其耳,若折肢体。问夫何论?当耐”。)(3)不孝罪)不孝罪 秦咸阳宫一号遗址复原图秦咸阳宫一号遗址复原图(三)(三).刑种刑种 1.耻辱刑:耻辱刑:髡髡 2.财产刑:财产刑:赀、没赀、没、赎、赎 3.身份刑身份刑:废:

34、废、夺爵、夺爵 4.徒刑:隶臣妾徒刑:隶臣妾 、城旦舂、鬼薪白粲、司寇、候、城旦舂、鬼薪白粲、司寇、候 5.流刑和谪戍刑流刑和谪戍刑 6.肉刑(黥肉刑(黥/劓、膑劓、膑/刖刖/斩趾、宫、笞斩趾、宫、笞/榜掠、榜掠、髡钳髡钳/鋈足)鋈足)7.死刑(腰斩、枭首、磔、弃市、定杀、具五刑)死刑(腰斩、枭首、磔、弃市、定杀、具五刑)8.连连(缘缘)坐、族诛坐、族诛 9.收孥(收收孥(收/籍家)籍家)三三.民事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 (一)(一).民事权利主体民事权利主体 (二)(二).所有权所有权 (三)(三).债权债权四四.司法机关与诉讼制度司法机关与诉讼制度(一)(一).司法机关司法机关 1.中央中央

35、 皇帝、丞相、御史大夫、廷尉皇帝、丞相、御史大夫、廷尉 2.地方地方 郡:郡守、决曹掾;郡:郡守、决曹掾;县:县令、狱掾;县:县令、狱掾;乡:啬夫、有秩、游徼乡:啬夫、有秩、游徼 (二)(二).诉讼审判制度诉讼审判制度 1.起诉起诉(1)告诉方式)告诉方式(官吏纠举、自诉和捕告三类)(官吏纠举、自诉和捕告三类)“公室告公室告”与与“非公室告非公室告”(2)对诉权的限制)对诉权的限制(公室告强制告奸、非公室告不得告、禁止告人不实)(公室告强制告奸、非公室告不得告、禁止告人不实)2.审理审理(1)刑讯)刑讯(2)读鞫)读鞫(3)乞鞫)乞鞫(三)(三).监狱监狱 (1)中央监狱狱官:司空)中央监狱狱

36、官:司空 (2)地方监狱狱官:狱司空、狱吏)地方监狱狱官:狱司空、狱吏 第三节第三节 两汉的法律制度两汉的法律制度西汉版图西汉版图 一一.法制指导思想的转变及立法法制指导思想的转变及立法(一)(一).法制指导思想的转变法制指导思想的转变 1.汉初法制指导思想汉初法制指导思想 (1).汉初黄老思想汉初黄老思想(无为而治)(无为而治)(2).文景刑制改革文景刑制改革(缇萦上书)(缇萦上书)2.汉武帝时期法制指导思想汉武帝时期法制指导思想(儒家正统法律思想的确立)(儒家正统法律思想的确立)汉初期的黄老思想汉初期的黄老思想 汉高祖汉高祖 汉文帝汉文帝 窦太后窦太后 汉景帝汉景帝 刘邦与秦朝关中父老“约

37、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且下令废除秦朝全部苛法,明令禁止犒军扰民。由于实施德政,得到广泛拥护。公元前202年,刘邦围项羽于垓下,项羽自刎。刘邦(汉高祖)建立汉王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为顺应民心思安、期盼休养生息的现实,刘邦制定了各种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汉高祖之后,汉文帝、汉景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经过汉初六、七十年的努力,中国出现了政治升平、经济繁荣的盛世,史称“文景之治”。缇萦上书救父缇萦上书救父史料分析:史料分析:缇萦上书案:缇萦上书案:齐太仓令淳于公有罪当刑,诏狱逮系长安。齐太仓令淳于公有罪当刑,诏狱逮系长安。其少女缇萦,自伤悲其少女

38、缇萦,自伤悲泣,乃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亡繇也。妾泣,乃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亡繇也。妾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自新。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自新。”书奏天子,天子怜悲其意,遂下令书奏天子,天子怜悲其意,遂下令曰:曰:“制诏御史:盖闻有虞氏之时,画衣冠、异章服以为戮,而民弗犯,何治制诏御史:盖闻有虞氏之时,画衣冠、异章服以为戮,而民弗犯,何治之至也!今法有肉刑三,而奸不止,其咎安在?非乃朕德之薄而教不明与?吾之至也!今法有肉刑三,而奸不止,其咎安在?非乃朕德之薄而教不明与?吾甚自愧。故夫训道不纯而愚民陷焉甚自愧。故夫训道不

39、纯而愚民陷焉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亡繇至,朕甚怜之。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刑行为善,而道亡繇至,朕甚怜之。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岂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有以易之之痛而不德也!岂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有以易之具为令。具为令。”丞相张仓、御史大夫冯敬奏言:丞相张仓、御史大夫冯敬奏言:“肉刑所以禁奸,所由来者久矣。陛下下肉刑所以禁奸,所由来者久矣。陛下下明诏,怜万民之一有过被刑者终身不息,及罪人欲改行为善而道亡繇至,于盛明诏,怜万民之一有过被刑者终身不息,及罪人欲改行为善而道亡繇至,于盛德,

40、臣等所不及也。臣谨议请定律曰:当黥者,髡钳为城旦舂;当劓者,笞三德,臣等所不及也。臣谨议请定律曰:当黥者,髡钳为城旦舂;当劓者,笞三百;当斩左止者,笞五百;当斩右止,及杀人先自告,及吏坐受赇枉法,守县百;当斩左止者,笞五百;当斩右止,及杀人先自告,及吏坐受赇枉法,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制曰: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制曰:“可。可。”是后,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斩右止者又当死。斩左止者笞五百,当是后,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斩右止者又当死。斩左止者笞五百,当劓者笞三百,率多死。劓者笞三百,率多死。汉书汉书刑法志刑法志汉文景帝刑制改革汉文景帝刑制改革 1

41、.原因与背景原因与背景 (1).汉承秦制的造成负面影响汉承秦制的造成负面影响(秦律残酷、庞杂、混乱)(秦律残酷、庞杂、混乱)(2).“修养生息修养生息”提供改革基础提供改革基础(经济发展、文明程度提高)(经济发展、文明程度提高)2.过程与内容过程与内容 (1).以以“缇萦上书缇萦上书”为导火索为导火索 (2).(文帝)(文帝)用徒、笞、死三刑替代黥、斩左趾、斩右趾等肉刑用徒、笞、死三刑替代黥、斩左趾、斩右趾等肉刑 (黥改为髡钳城旦舂;劓改为笞三百;斩左趾改为笞五百;斩右趾并入死刑)(黥改为髡钳城旦舂;劓改为笞三百;斩左趾改为笞五百;斩右趾并入死刑)(3).(景帝)(景帝)继续减轻刑罚,颁定箠令

42、继续减轻刑罚,颁定箠令 (将劓刑笞三百最终改为笞一百;斩左趾改为笞二百;确定刑具及行刑方法)(将劓刑笞三百最终改为笞一百;斩左趾改为笞二百;确定刑具及行刑方法)3.局限与意义局限与意义 (1).并未完全废除肉刑并未完全废除肉刑(宫刑改革没涉及、斩右趾又有恢复)(宫刑改革没涉及、斩右趾又有恢复)(2).肉刑不再作为刑罚的主体;为封建五刑制度奠定了基础肉刑不再作为刑罚的主体;为封建五刑制度奠定了基础萧何与曹参萧何与曹参曹参(?曹参(?-公元前公元前190190年),沛(江苏沛县)人,秦朝时曾年),沛(江苏沛县)人,秦朝时曾担任沛县狱吏。公元前担任沛县狱吏。公元前209209年,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反

43、秦,年,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身经百战,屡建战功、刘邦称帝后,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身经百战,屡建战功、刘邦称帝后,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曹参功居第二,封为平阳侯,仅次于萧何。因曹参德赏,曹参功居第二,封为平阳侯,仅次于萧何。因曹参德高望重,刘邦请他去任齐王的相国,由他来辅佐齐王治理高望重,刘邦请他去任齐王的相国,由他来辅佐齐王治理齐国。汉丞相萧何死后,曹参继任汉丞相,并遵照萧何所齐国。汉丞相萧何死后,曹参继任汉丞相,并遵照萧何所制定的政策治理国家。制定的政策治理国家。“萧规曹随萧规曹随”是历史佳话之一。是历史佳话之一。萧何(?萧何(?-前前193193),西汉初期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沛(今属

44、江苏),西汉初期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沛(今属江苏沛县)人。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诸将皆争夺金银财宝,沛县)人。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诸将皆争夺金银财宝,他却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他却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并知民间疾苦,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要、郡县户口,并知民间疾苦,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刘邦为汉王,以萧何为丞相,萧何力荐韩信为大将起了重要作用。刘邦为汉王,以萧何为丞相,萧何力荐韩信为大将军,还定三秦。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侍太子,为法令约束,使军,还定三秦。

45、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侍太子,为法令约束,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西汉建立后,他功劳最高,封为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西汉建立后,他功劳最高,封为“赞赞侯侯”,位次第一。萧何根据秦律,结合汉初实际情况,制定律令制度,位次第一。萧何根据秦律,结合汉初实际情况,制定律令制度,在法律思想上,主张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无为”,喜好,喜好“黄老之术黄老之术”。高祖死后,他辅佐。高祖死后,他辅佐惠惠帝。惠帝二年(前帝。惠帝二年(前193193年)卒,谥号年)卒,谥号“文

46、终侯文终侯”。病危推荐曹参任宰相。病危推荐曹参任宰相。汉武帝汉武帝 汉武帝(前156一前87),即刘彻。西汉皇帝,景帝之子。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法术刑名;颁行“推恩令”,削割据势力;官营盐铁贸易,平抑物价;治理黄河,兴修水利,移民屯边;派张骞等出使西域,任用卫青、霍去病等大破匈奴,设郡县于云南、贵州,将汉朝推向全盛时期。汉武帝时期的西汉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比较强盛的时期。在历代王朝的历史上,有“汉唐盛世”之说。这里的“汉”,主要是指的汉武帝时期。人们又常常把汉武帝和秦始皇相提并论,因为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是秦始皇创立,由汉武帝巩固下来的。他在位

47、54年,实行了许多新的措施,使西汉王朝出现了空前未有的繁荣景象。董仲舒董仲舒董仲舒:汉代思想家和政治董仲舒:汉代思想家和政治家。景帝时任博士,讲公羊家。景帝时任博士,讲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年(公元前春秋。汉武帝元年(公元前134134),董仲舒建议),董仲舒建议“罢黜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家,独尊儒术”,为帝所采,为帝所采纳。其后,任易王刘非的国相纳。其后,任易王刘非的国相1010年;元朔四年(前年;元朔四年(前125125),),任胶西王刘端的国相,任胶西王刘端的国相,4 4年后年后辞职回家。此后居家著书,朝辞职回家。此后居家著书,朝廷每有大议,令使者及廷尉就廷每有大议,令使者及廷尉就其家而问之

48、,仍受武帝尊重。其家而问之,仍受武帝尊重。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据,将周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道、阴阳家思想,建吸收法、道、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儒家思想体系。立了一个新的儒家思想体系。3.儒家正统法律思想对汉朝法制的影响儒家正统法律思想对汉朝法制的影响 (1).对刑法原则的影响对刑法原则的影响 上请上请 矜恤矜恤 亲亲得相首匿亲亲得相首匿 (2).对司法制度的影响对司法制度的影响 春秋决狱(春秋决狱(“引经决狱引经决狱”、“经义断狱经义断狱”)录囚录囚 秋冬行刑秋冬行刑 赦免赦免 4.4.诸儒

49、章句与汉代律学诸儒章句与汉代律学 (1).儒学的重兴与律章句(叔孙宣、郭令卿、马融、郑玄)儒学的重兴与律章句(叔孙宣、郭令卿、马融、郑玄)(2).汉代律学汉代律学亲亲得相首匿的理论来源亲亲得相首匿的理论来源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第十三 父亲偷了人家的羊,儿子告发了,从法治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正直的行为;但在孔子看来父亲偷了人家的羊,儿子告发了,从法治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正直的行为;但在孔子看来这却是一种丧德败行。孔子主张父亲应替儿子隐瞒罪行,儿子也应替父亲隐瞒罪行,认为只这却是一种丧德败行。孔子主

50、张父亲应替儿子隐瞒罪行,儿子也应替父亲隐瞒罪行,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父慈子孝的道理。这一原则基于人的亲缘和血缘本性,是对春秋战国时期有这样,才能体现父慈子孝的道理。这一原则基于人的亲缘和血缘本性,是对春秋战国时期众多以下犯上、弑父杀子的行为的强烈反对,也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到汉朝儒家思想成为众多以下犯上、弑父杀子的行为的强烈反对,也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到汉朝儒家思想成为一尊,因为对统治秩序有一定帮助而深得封建统治者的青睐。因此,一尊,因为对统治秩序有一定帮助而深得封建统治者的青睐。因此,“亲亲得相首匿亲亲得相首匿”便成为便成为汉律中定罪量刑的一项基本原则正式确立。汉律中定罪量刑的一项基本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施工组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