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卷(山东专用)2(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卷(山东专用)2(解析版).pdf(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赢在高考 黄金8 卷】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卷(山东专用)黄金卷03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I C 12 N 14 O 16 N a 23 M g 24 S 32 C l 35.5 M n 55 F 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 分,共 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研究发现:将c o?溶解到含液态镜(G a)纳米颗粒的溶剂中,再加入含纳米颗粒的固体银棒,搅拌即可引发电化学反应。将C O 2分解成。2和C(s),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上述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上述过程涉及2 种能量转化形式C.该技术有利于“碳中和
2、、碳达峰”D.上述分解C O?的分散系属于胶体【答案】B【解析】A.将C C)2分解成O?和C(s),有化合价变化,因此上述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 A正确;B.搅拌即可引发电化学反应,说明先是机械能变为电能,再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上述过程涉及3 种能量转化形式,故 B错误;C.将C C)2分 解 成 和 C(s),该技术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利于“碳中和、碳达峰”,故 C正确;D.液态钱(G a)纳米颗粒的溶剂中,含纳米颗粒的固体银棒,说明上述分解C O。的分散系属于胶体,故 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及2.关于下列仪器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0 A.仪器、可用于物质分离C.仪器、可用作反应容器
3、B.仪器、使用时需要检漏D.仪器、使用前需要烘干【答案】B【解析】A.长颈漏斗用于添加液体,蒸发皿用于加热蒸干少量溶液,故 A错误;B.容量瓶带有瓶塞、分液漏斗带有瓶塞和旋塞,使用前均需检查是否漏水,故 B正确;C.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均有刻度线,较为精密,不能作反应容器,故 C错误;D.容量瓶定容时需要加蒸储水,冷凝管需连通冷水,都不需要烘干,故 D错误;故选:B o3.下列物质的化学性质与实际应用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化学性质实际应用AA 1是活泼金属用铝罐贮运浓硝酸BN a H C C h 溶液显弱碱性用作食品膨化剂CA 1(O H)3能与盐酸反应用作胃酸中和剂DF
4、 ez C h 能被CO 等还原用作红色颜料【答案】C【解析】A.金属铝活泼性强,在在空气中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薄膜,可阻止铝与浓硝酸或浓硫酸的接触,可用铝罐贮运浓硫酸或浓硝酸性质与用途无对应关系,A 错误;B.小苏打用作疏松剂,是利用其与有机酸反应或受热分解生成C 0 2,故 B错误;C.胃酸的成分为H C 1,A1(OH)3 呈弱碱性,与盐酸反应生成AlC b和水,所以AI(OH)3 可以用作医用胃酸中和剂,故 c 正确;D.F ez C h 俗称铁红,红棕色固体,常用作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胶的红色颜料,故 D错误;故选C。4.硼砂阴离子 B4C)5(OH)4 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5、正确的是A.B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sp 2B.该阴离子中所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配位键、极性共价键、氢键C.硼砂阴离子呈链状结构,则阴离子间以氢键结合D.1、3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配位键【答案】C【解析】A.形成4个B-0键 的B原子杂化方式均为sp 3,形成3个B-0键的B原子杂化方式均为sp?,故A错误;B.氢键不是化学键,故B错误;C.硼砂阴离子中含有O-H键,可以形成氢键,硼砂阴离子呈链状结构,阴离子间以氢键结合,故C正确;D.B原子一般形成3个共价键,1号B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1、2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配位键,故D错误;选C。5.某温度下,向图中所示a、b、c、d中通入等质量的C P U、C
6、02 C h、S O2四种气体中的一利X已知密封隔板I、II、III、IV可自由滑动,且与容器内壁摩擦不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I II III IVabcdA.d中通入的气体是CE B.a和b中原子个数之比为1 6:1 1C.a和c容器体积之比为1:2 D.c和d中气体密度之比为2:1【答案】B【分析】设四种气体的质量为m g,则C H八C O?、。2、S O2的物质的量分别表示为m ol、m ok1 6 4 4 3 2m ol,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比=物质的量之比,物质的量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则a、b、c、d中分别6 4为S O?、C O2、0 2、C H 4,据此分析解答。【解析】A.由
7、分析可知d中通入的气体是C H 4,A正确;B.a、b中分别为S O2、C C h,二者物质的量之比=m o l:工mo l=U:1 6,则原子个数之比=(1 1 x 3):(1 6 x 3)=1 1:1 6,6 4 4 4B错误;C.a、c中分别为S O?、O2,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物质的量之比,则a和c容器体积之比m ,m ,=一mo l:mo l=l:2,C 正确;D.c、d中分别为O2、C H&,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摩尔质量之比,因此c和d中气体密度之比=3 2:1 6=2:1,D 正确。答案选B。6.环氧化物与CO2开环共聚反应是合成高附加值化学品的一种有效途径,两
8、类COz共聚物的合成路线如下(副产物为环状碳酸酯)。下列说法不含壬里的是高分子GA.有机化合物E的分子式为C3HB.高分子F和高分子G均能发生水解反应C.由结构简式可以确定高分子G的相对分子质量比F的大D.00有机化合物E和COz通过加成反应生成副产物Q八 9【答案】C【解析】A.有机化合物E的分子式为c3HQ,A合理;B.高分子F和高分子G均含有酯基,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合理;C.高分子F中的,小 和高分子G中的H、的相对大小不确定,因此两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能比较大小,C不合理;D.对比化合物E与环状碳酸酯的结构简式,可以确定化合物E与C02是通过加成反应生成环状碳酸酯,D合理;故选C。7.
9、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基态原子中,X为元素周期表中半径最小的原子,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W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3d04sl X、Y、Z、W形成的阳离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C.加热时该离子首先失去的组分是X2ZD.两种配体中的键角:X2ZYX3【答案】C【分析】半径最小的原子为氢原子,则 X 为 H;价电子排布为34。4$|,则 W 为 Cu;Z 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则 Z 为 O,由图可以看出,连接三个键的为N,即 Y 为 N。【解析】A.原子半径大小为YZX,A 项错误;B.非金属性
10、0 N,则气态氢化物稳定性0 N,即我丫,B 项错误;C.加热时先脱水,C 项正确;D.水中O 原子有两对孤电子对,NH;中 N 原子只有一对孤电子对:因此水中孤电子时成键电子对排斥作用更明显,比0 键角 还 原 一*丞 虹 卜 电 画 一 电 画 f s b Ar 1SiO:.S 滤液 NH4CI已知:浸出液中的阳离子主要为Sb3+、Fe3 Fe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浸出”时发生的反应为 Sb2S3+6Fe3+=2Sb3+6Fe2+3SB.可以用KSCN溶液检验“还原”反应是否完全C.“滤液”中通入C12后可返回“浸出”工序循环使用D.“中和”时可用过量的N a O H 溶液代替氨水【
11、答案】D【解析】A.根据题干流程图可知,浸出液中的阳离子主要为S b 3*、F e3 F e2+,滤渣中有S i C h 和 S,故可推知 浸出 时发生的反应为S b 2 s 3+6F e=2 S b 3+6F e2+3 S,A正确;B.根据题干流程图可知,还原”过程主要是将F e3+转化为F e2+,S b 转化为S b ,故可以用K S C N 溶液检验“还原”反应是否完全,B正确;C.“滤液”中主要含有F e2+,通入C L 后可得到F e ,可返回“浸出”工序循环使用,C正确;D.由题干信息可知,睇白(S b 2 O 3)为白色粉末,不溶于水,溶于酸和强碱,故 中和”时不可用过量的N
12、a O H溶液代替氨水,否则将溶解部分锦白(S b 2 O 3)造成损失,D错误;故答案为:D o9.资料显示:F eC l4(亮黄色)只有在C t 浓度较大的溶液中才能稳定存在,为了验证该事实,某实验小组取三 份 2 m L 黄色的工业盐酸分别做了一系列实验,记录如下:操作现象实验I:直接滴加2滴 K S C N 溶液无明显变化实验H:加 1 0 m L 蒸储水稀释,后滴入2滴浓 K S C N 溶液稀释后溶液几乎变为无色,加 K S C N 溶液显红色实验山:滴加2滴 A g N C h 饱和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亮黄色消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业盐酸显黄色是因为其中混有F eC B.实
13、验I 中,未检测到F e3+C.实验H I 中,A g N O 3 溶液稀释了样品是溶液亮黄色消失的主要原因D.通过上述实验,可以证明F eC l4只有在C 1-浓度较大的溶液中才能稳定存在【答案】C【解析】A.F eC I,(亮黄色)只有在C 卜浓度较大的溶液中才能稳定存在,则工业盐酸显黄色是因为其中混有 F eC l,故 A正确;B.K S C N 溶液为检验铁离子的特征试剂,由操作和现象可知,实 验】中,未检测到F e3+,故 B正确;C.AgNCh溶液与氯离子反应,使 FeCl,转化为铁离子,稀释不是主要原因,故 C 错误;D.稀释或滴AgNCh饱和溶液均使FeCl4浓度降低,可证明F
14、eCI4只有在。浓度较大的溶液中才能稳定存在,故 D 正确:故选:Co10.MFC-电芬顿技术不需要外加能量即可发生,通过产生羟基自由基(QH)处理有机污染物,可获得高效的废水净化效果,其耦合系统原理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质子交换膜a电极燃料8+Hb电极Y电极液5溶中M N 邺染物W甲乙A.甲池中H+移动的方向从M 室到N 室B.电子移动方向为a-Y,XbC.乙池的可在酸性较弱的环境中使用D.Y 电极上得到双氧水的反应为02+2e-+2H+=比。2【答案】C【解析】A.甲池为燃料电池,a 电极燃料失去电子,为负极,H+由负极向正极运动,即从M 室到N 室移动,A 项正确;B.甲为燃料电池
15、,燃料失去电子,电子移动a-Y,X 电极作阳极,失去电子,电子移动X-b,B 项正确;C.乙池中,酸性较弱时,+易水解生成沉淀,C 项错误;D.Y 为阴极,氧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为:Oz+2e+2H+=H2()2,D 项正确;答案选C。二、选择题:本题共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 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 分,有选错的得0 分。1 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选项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或H83B将Na C l O
16、溶液滴到p H试纸上测得p H=9.8Na C l O溶液水解显碱性C两支试管各盛0.1 m o l/L 4 mL酸性高镒酸钾溶液,分别加入0.1 m o l/L 2 m L草酸溶液和0.2 m o l/L 2 m L草酸溶液加入0.2 m o l/L草酸溶液试管中,高镒酸钾溶液褪色更快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D把S 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溶液变红S O2的水溶液呈酸性【答案】D【解析】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二氧化硫,因此原溶液中还可能存在亚硫酸酸根或亚硫酸氢根离子,故A错误;B.Na C l O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使pH试纸褪色,无法测出pH,应用pH计
17、,故B错误;C.高镭酸钾与草酸反应,方程式为2 K M n C h+5 H 2 c 2 O4+3 H 2 s o 4=2 M n S O4+K 2 S O4+1 0 C O2 T+8 H 2。,两支试管各盛0.1 m o l/L 4 m L酸性高锯酸钾溶液,分别加入0.1 m o l/L 2 m L草酸溶液和0.2 m o l/L 2 m L草酸溶液,高锦酸钾是过量的,颜色不会完全褪去,故C错误;D.二氧化硫通入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了亚硫酸,亚硫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且二氧化硫不能使石蕊溶液褪色,故D正确;故选:D。1 2.我国科学家构建直接异质结和间接异质结构系统,实现C O?还
18、原和Hq氧化。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02P t/W O3C u2O-P t/S i C/I r O A.只涉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金属Pt表面的反应为:Fe2+-e=Fe3+C.Fe?+/Fe3+作为氧化还原协同电对,可以换成 必D.总反应为:2H,O+2CO,=O2+2HCOOH【答案】A【解析】A.山反应机理图可知只涉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A 正确;B.金属Pt表面的反应为:Fe*+e-=Fe,B 错误;C.由于是阳离子交换膜,不可以换成1 4,C 错误;催化剂D.总反应为:2H,O+2CO2=O2+2HCOOH,D 错误;答案选A.1 3.有机物Z 常用于治疗心律失常,Z 可由有机物
19、X 和 Y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Z 的分子式为Cl3Hl2。3B.X、Y 均能与酸性KMnCM溶液反应C.ImolZ最多能与5m01氏 加成D.Y 属于竣酸的同分异构体有13种(不考虑空间异构)【答案】AC【解析】A.Z 的分子式为Ci3Hl2O3,A 项正确;B.X 中含有酚羟基,能与酸性KMnCU溶液反应,Y 中含有的酯基与溟原子,都不与酸性KMnO 溶液反应,B项错误;C.Z 分子中的酯基不与H2加成,1个 Z 分子含有1个苯环和2 个碳碳双键,总共可与5 个 H2加成,ImolZ最多能与5m0IH2加成,C 项正确;D.Y 属于竣酸,看作是C4HsBrCOOH,戊
20、酸的同分异构体有:戊酸、2-甲基丁酸、3-甲基丁酸、2,2-二甲基丙酸;戊酸的一澳代物有4 种,2-甲基丁酸的一浪代物有4 和 L 3-甲基丁酸的一浪代物有3 利 J 2,2-二甲基丙酸的一澳代物有1种,总 共 12种,D 项错误;故选AC,1 4.铁与不同浓度硝酸反应时,各种还原产物的相对含量与硝酸溶液浓度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W987654321如含量4.02 8.06 9.75 12.2 c(HNO3)/mol-L-1A.少量铁粉与足量9.75mo卜 L 溶液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气体2.24L,则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O.lmolB.常温时,相同规格的铜片和铁片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
21、浓硝酸中,铜片的反应更剧烈C.硝酸的浓度越大,其还原产物中高价态的N 元素成分越多D.当硝酸浓度为12.2mol-L 时,主要的还原产物是NO和 N C h,且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 :1【答案】A【解析】A.参加反应的硝酸包括被还原的,以及没有被还原的(转化为硝酸铁),因此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大于O.lm ol,故 A 错误;B.常温时,相同规格的铜片和铁片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浓硝酸中,铁与浓硝酸发生钝化,故 B 正确;C.由图像可知,随着硝酸浓度的升高,NO2的含量增大,这说明硝酸的浓度越大,其还原产物中高价态的N 元素成分越多,故 C 正确;D.由图像可知,当硝酸浓度为12.2molT时
22、,主要的还原产物是NO和 N C h,且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 D 正确;答案选A。1 5.二元弱碱B(0H)2在常温下的水溶液里,微粒的分布系数(5)随pH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B(OH),的一级电离常数K“=1X10HB.常温下,等物质的量的B(O H 1和 B(OH)C1组成的混合溶液显酸性c.B(OH)2与少量的硫酸反应得到的盐为B(OH)SC 4D.BC1?溶液中,c(H+)=c(B(OH)+j+c(B(OH)2)+c(O H)【答案】AC【解析】A.常温下:元弱碱B(0H)2的级电离方程式为:B(OH)2 B(OH)+OH,当瓶pH=10时,c B
23、(OH)2=C B(OH)+,C(OH-)=1*104,则 B(OH)2 的一级电离常数 Kb=dB(OH)xc(O/r)CB(OH)2-=lxlO-4故 A 正确;B.常温下,B(OH%为二元弱碱,B(OH)C1为碱式盐,所以等物质的量的B(OH)2和B(OH)C1组成的混合溶液显碱性,故 B 错误;C.少量的硫酸与B(OH)2反应方程式为:2 B(OH),+H2SO4=B(OH)2 SO4+2H2O,得到的盐为B(OH)2SO4,故 c 正确;D.根据质子守恒,在 B J 溶液中,C(H*)=C(B(OH)T)+2C(B(OH)2)+C(OFT),故 D 错误;故答案:AC三、非选择题:本
24、题共5 小题,共 60分。16.(12分)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下列物质都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储氢材料。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氨化钠(NaH)是一种常用的储氢剂,遇水后放出氢气并生成一种碱,该 反 应 的 还 原 剂 为。(2)钛系贮氢合金中的钛镒合金具成本低,吸氢量大,室温下易活化等优点,基态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NH、BH3(氨硼烷)具有很高的储氢容量及相对低的放氢温度(”或“”),原因是。H(旬咔理(00)是一种新型新型有机液体储氢材料,它的沸点比(02)的高,其主要原因是(5)氢气的安全贮存和运输是氢能应用的关键,铁镁合金是目前已发现的储氢密度最高的储氢材料之一,其
25、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距离M g原子最近的F e原子个数是铁镁合金的化学式为 o若该晶胞的晶胞边长为d n 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则该合金的密度为g-c m 3(4I n m =1.0 x 1 0 7c m)o【答案】N a H (1分)(2)3 d 5 4 s 2 (1 分)0(1分)(1分)C H,分子中没有孤电子对,H 2 0有2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排斥力越大,键角越小,所以H?。小于C H4的 键 角(2分)H(4)分子中含有氢键(2分)4 1 6 4(1分)M g?F e(l分)d为诃8/加 微 分)【解析】(1)N a H遇水反应的
26、方程式为:N a H+H2O=N a O H+H2 T,N a i l.各2,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还原剂;(2)镭原子序数为2 5,基态镐的电子排布式为I s 2 2 s 2 2 P 6 3 s 2 3 P 6 3 d 5 4 s 2,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 d5*4*s2;(3)根据元素H、B、C、N、O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电负性最大的是O;C H,和H 2 O都有4个价层电子对,但C H 4分子中没有孤电子对,氏0有2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排斥力越大,键角越小,所以H?O小于 齿 的 键角;(4)分子中含有氢键,其沸点高于(5)由晶胞可知,M
27、g原子在晶胞内,距离Mg最近的Fe为 4 个;在晶胞中,Fe原子位于顶点和面心,个数为:8 x 1+6 x l=4,Mg原子在晶胞内,个数为8,铁镁合金的化学式为Mg?Fe;该合金的密度o 2m 24x8+56x4 416/3P _ J _ NA x(dx (y 7)-d S x 0 2 8 5 17.(12分)常温下BF3是一种无色气体、溶于浓硫酸、易水解,常用作火箭高能燃料。工业用液氨法制取BF,的流程如下:操作“,三氟化硼己知:硼酊(B zO j是一种难溶物;石灰石中含有微量氧化铁、二氧化硅、硫单质等回答下列问题:(1)氨化釜中主要产物为NH F,则滤渣I 的成分是.,操作n 的名称是.
28、(2)反应釜I 中产生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经过必要的处理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4)反应釜n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利用离子色谱法可以检测三氟化硼中硫元素的含量,将 BF,样品通过检测液,进行色谱分析,得到如图所示结果。出现曲线1的原因可能是(6)利用电解氟硅酸钠(N a fiR)的方法可以制取高纯度H?SiR,装置如图所示。甲室中加入的电解质为a 膜选用(“阴离子”“阳离子”“质子”)交换膜。惰性电极【答案】(D S i C h(1 分)蒸 储(1 分)(2)C aC O3+2 N H;+2 F=C aF 2+C O 2 T+2 N H 3 T+H 2 O (2 分)
29、(3)氨 气(2分)(4)3 C aF 2+B 2 C h+3 H 2 s o 式浓)=3 C aS O 4+2 B F 3+3 H q (2 分)(5)浓硫酸与S反应生成了 S O 2,S O 2 溶于水生成了亚硫酸根离子(2分)(6)N a2S i F6溶 液(1 分)阳 离 子(1 分)【分析】氨化釜中主要产物为N H&F,同时产生了沉淀,则反应为N H 3 与 H?S i F 6、比0反应生成N H&F 和S i O2,滤渣I 为 S i O 2,N H q F 和 C aC O 3 反应生成氨气、C aF?和 C O?,反应釜I I 中浓硫酸与F e z C h 反应生成硫酸铁,与
30、S反应生成S O 2,滤渣为S i O 2,与 C aF 2、B2O 3 反应生成BF 3、比。和 C a S O-得到含有BF 3 的滤液,再经过蒸储得到三氟化硼。【解析】(1)根据分析可知,滤 渣 I 成分为S i C h,操作H为蒸镯。(2)反应釜I 中 N H aF 和 C aC C h 反应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氟化钙,离子方程式为C aC C h+2 N H:+2F-=C aF2+C O2T+2N H,,T+H2O(3)反应釜I 中生成了氨气,经必要处理后可生成液氨重复利用。(4)根据分析可知,反应釜H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 C aF 2+B2C h+3 H 2s o4(浓)=3 C
31、 aS O 4+2BF 3+3 H 2。(5)浓硫酸与S反应生成了 S O 2,S O?溶于水生成了亚硫酸根离子。(6)阳极上水失电子生成氧气和氢离子,氢离子与N a?S i F 6反应生成H2S i F6,则甲室加入的电解质为N a2S i F6溶液,阴极上水得电子生成氢气和翅氧根离子,为防止丙室产生的氢氧根离子进入甲室与H?S i F 6反应,同时为得到高纯度的H2S i F6,甲室的N a,需能通过a 膜向丙室移动,则 a 膜选用阳离子交换膜。【点睛】H 2S e C h 被 S O?还原为S e 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 e O 3+2S O 2+H2O=S e+2H2S O
32、4 o1 8.(1 2分)草酸是一种常用的除锈剂、还原剂和滴定剂。某小组以电石(主要成分是C a C?,含少量C aS、CaF,杂质)为原料制备草酸并探究草酸性质、测定粗草酸产品纯度。已知:H2s在常温下与Fe(OH)3发生复分解反应。CuSO4溶液吸收PH,的产物与反应物相对量有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C的作用是。(2)A中用饱和食盐水和电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A(填“能”或“不能”)用如图仪器替代,理由是。(4)实验完毕后,采用结晶法从D中分离出草酸晶体(H2c2。2比。),配成草酸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实验装置试齐UR现象i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ii1草酸饱和NaHCC3溶液产生气泡i
33、ii试剂R酸性KCrzO溶液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C )ivC H/O H和浓硫酸加热后产生有香味油状物质 实 验i中离子方程式为_实验iii中氧化产物是。称 取 w g 草酸(H G O4 2H?0)粗产品配制250mL溶液,准确量取25.00mL所配制溶液于锥形瓶,加入少量稀硫酸,用标准c mol LJ1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滴定液V mL。该 粗 产 品 纯 度 为%。如果实验前用KMnO4溶液润洗锥形瓶,则测得结果(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答案】除去P%(1 分)CaCz+ZH?。f C a(OH+C2H2 T(2 分)(3)不 能(1分)电石与水反应剧烈且放热多,
34、产物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易堵塞装置(1分)(4)Ca2+2OH+H2C2O4=CaC2O4 4+2H,O(2 分)CO,(2 分)2311比5cV(2 分)偏 低(1 分)w【分析】A 中电石和水反应生成乙快,B 中用Fe(OHh胶体除乙焕中的H2S,C 中用硫酸铜除乙焕中的P&,D 中乙快被硝酸氧化成草酸。【解析】(1)PH,具有还原性,C 的作用是用CuSOa溶液除PH?:(2)A 中饱和食盐水和电石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烘,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 a(OH)2+C2H2 T:(3)电石与水反应放热多,产物微溶于水,易堵塞装置,故不能用启普发生器代替A;(4)草酸与Ca(OH)2生
35、成CaCQ 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OH-+H,C2O4=CaC3O4 J+2H2O;实验iii中KzCrzO,被还原为C r ,草酸被氧化,碳元素化合价升高,氧化产物是C。?;(5)称取w g 草酸(H2c202氏0)粗产品配制250mL溶液,准确量取25.00mL所配制溶液于锥形瓶,加入少量稀硫酸,用标准c mol-L-1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2C2O4+2MnO;+6H+=10CO,T+2Mn2+8H2O,反应消耗滴定液 V m L,则 wg 样品中 H2c2。2凡。的物质的量为Vxl0-3Lxcmol/Lx*x至 g =0.025cVmol
36、,该粗产品纯度为2 25mL0.025c Vmolx 126g/mol 315cV-x 100%=-%。wgw如果实验前用KMnO4溶液润洗锥形瓶,则消耗高锦酸钾的体枳偏小,则测得结果偏低。19.(12分)他非诺喳是一种抗疟疾新药。其中间体K 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条件已省略)(E)已知:o oRC-O R.+RJ-C H.-C-O R,4R-OOHCC H-R,-one-O O H I I H IR5-C-OR6+R7-NH2 R5-C-N-R7+R6OH(1)A 可以与NaHCO,溶液反应放出C。?,A 中官能团为。E f F 的反应类型为 o(3)B r D 的化学方程式为。(4)X是 D
37、 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X 的结构简式是 ImolX能与足量银氨溶液生成4moiAgX 中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3 组吸收峰,峰面积比为1 :1 :3(5)由J 生成K 可以看作三步反应,如图所示.(K)P 中有两个六元环结构。Q 的结构简式为.(6)一种由G 制备H 的电化学方法:在H2sO,和CH30H混合水溶液中加入G,通电。G f H电极反应为COOC2Hs5。(7)J J 具有水果香味,在化妆品行业有一定用途。以环己醇为原料合成路线如下,补全剩余片段。(其余所需材料任选):KMnOJH-已知:R2 H+R3-COOH合成路线:OH小浓HzSO4(J,约 170。【答案】(I)较 基
38、(I分)(2)取代反应(1分)oy2cH3 COCH2cH3COOC,H5:0C2H5ONaCH3coOI?OU,COHC)分2CH3 CH3(4)OHCCHOCHCHO(2 分)CHyCOOH C2H5ONa浓 H 2s04Ao,OHC-CH2-CH2cH2cHeOCH2cH3 -HOOC-CH2-CH2CH2CH2COOCH2CHy-C2H5OH(3分)【分析】A与乙静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B,结合A的分子式可知,A为乙酸,B为乙酸乙酯,根0 0_|_ II _据信息可知,2分子乙酸乙酯发生信息中的反应生成D为CH厂C-CH 2C-O CH 2cH3,E发生ClOCH3氯苯的硝化反应生
39、成F 为 N 2,F 与 CH30H在氢氧化钠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G 为 N02,G 发生还OCH3原反应生成H 为,H 和 D 发生信息中的反应生成J为0II0IICHCCH2CNHOCH3 J 反应生成K【解析】(1)根据分析可知,A 为乙酸,A 中的官能团为竣基。(2)根据分析可知,E-F 为氯苯的硝化反应,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0II0II(3)BTD发生的是信息中的反应,2分子乙酸乙酯反应生成CH厂CCH2COCH2cH3和乙醇,o o 0IIC2H5ONa|II2cH33 COCH22 cH33 -C H C CH,COCH2CH3+CH,CH2OH0口 CCU 3 2 2 3 3 2
40、化学方程式为(4)X 是 D 的同分异构体,ImolX能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生成4m oiAg,说明X 中含有2 个醛基,X 中有3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峰面积比为1:1:3,则 X-定 是对称结构,两个醛基中有两个域原子,则 XCH.CH,I I中一定有两个甲基,故 X 的结构简式为OHCCH0 CHCHO。0 0II II/=CHCCH,CNH Y 0。也(5)J 为 J/,P 中有两个六元环,结合K 的结构和P 的分子式OCH,(6)GTH为还原反应,则其电极反应为N2+吗。(7)根据题干信息,环己烯与酸性高镒酸钾反应生成O H C C H z C H 2 c H 2 c H 2 c
41、o O H,峻基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 O H C C H2C H 2 C H 2 C H 2 C O O C H 2 C H 3,O H C C H 2 C H 2 C H 2 C H 2 C O O C H 2 C H 3 中醛基氧化生成H O O C C H2C H 2 C H 2 C H 2 C O O C H 2 C H 3,H O O C C H2C H 2 C H 2 C H 2 C O O C H 2 C H 3 发生信息的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合成路线 为。KMnOjW-OHC-CH,-CH2cH2cH2coOH f“C2H5OHo.CHyCOOHCOOCH2CH3OHC-CH,
42、-CH,CH,CH、COOCH,CH3 -HOOC-CH.-CH,CH,CH,COOCH,CH3 -C2Hseo2 0.(1 2 分)研究C O?的综合利用、实现C O?资源化,是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C H C C 2 催化重整反应为C H 4(g)+C C 2(g)=2(2 0 值)+2%值)。已知2 5,l O l k P a 时,C H4、CO和H?的燃烧热如下表:可燃物CH4C OH,A H/(k J.m o l )-890.3-2 8 3.0-2 8 5.8该催化重整反应的A H=k J-m o l”。催化重整过程还存在积碳反应:C H4(g)C(s)+2 H2(g),催化剂的活
43、性会因积碳反应而降低。适当通入过量C O,可以有效缓解积碳,结合方程式解释其原因:相同时间内测得选用不同催化剂时C H4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1 所示:i、a 点所处的状态 化学平衡状态(填“是”或不是”)。i i、C H4的转化率:c b,原因是。555摹I。74()202 0 0 3 0 0温度/C图24翅3忏尽陡叔浓 HZSQA(2)以二氧化钛表面覆盖的Cu2Al为催化剂,可以将C O 2 和C 也 直接转化成乙酸。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2 5 0 3 0 0 时,温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是 o为了提高该反应中C H,的平衡转化率,可
44、以采取的措施是(写出两种)。(3)在电解质水溶液中,C O?可被电化学还原为CO。在三种不同催化剂(a、b、c)上C O,电还原为CO的反应进程中(H+被还原为H Z 的反应可同时发生),相对能量变化如图。由此判断,C O 2 电还原为CO从易到难的顺序为(用a、b、c 字母排序)。反应历程(a)COz电还原为CO070262020.S6-0.e姆褪葭密反应历程(b)H,电还原为H?一定温度【答案】(1)+2 4 7.3 (2 分)增大C 0 2 的量,发生反应C+C O,.28,消耗C;增大C 0 2 的量,C H C C 2 催化重整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增加,降低了 C H4的浓度,增大了
45、H 2 的浓度,积碳反应进行的程度减 小(2 分)不 是(1分)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反应转化率增大(2 分)(2)2 5 0 3 0 0 时,温度升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温度升高对反应速率的加快作用(2 分)增大体系压强、增大C 0 2 的浓度、及时分离出乙酸等(1分)(3)c、b、a (2 分)【解析】(1)根据燃烧热,可得C H 4 (g)+2 0?(g)=C C h (g)+2 H2O (I)H=-8 9 0.3 k J/m o lC O (g)+yO2(g)=8 2 (g)H=-2 8 3.0 k J/m o lH 2 (g)+yO2(g)=H
46、2O (1)H=-2 8 5.8 k J/m o l根据盖斯定律,-2 X-2 X 可得C H 4(g)+C 0 2(g)u 2 C O(g)+2 H,(g)AH=(-8 9 0.3 k J/m o l)-2 x (-2 8 3.0 k J/m o I)-2 x (-2 8 5.8 k J/m o l)=+2 4 7.3 k J/m o l;一定温度增大二氧化碳的量,可以有效缓解积碳的原因是增大cc 2 的量,发生反应c+c o2 皿 又2 b,原因是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反应转化率增大;(2)2 5 0 3 0 0 时,温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是2 5 0 3 0 0 时,温度升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温度升高对反应速率的加快作用;增大体系压强、增大C O 2 的浓度、及时分离出乙酸等,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增大:(3)c 催化剂条件下,C 0 2 电还原的活化能小于H+电还原的活化能,更容易发生C 0 2 的电还原;而催化剂a 和 b 条件下,C O?电还原的活化能均大于H+电还原的活化能,相对来说,更易发生H+的电还原。其中a催化剂条件下,H+电还原的活化能比C O 2 电还原的活化能小的更多,发生H+电还原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反应从易到难的顺序为c、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