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肥城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我评估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山东省肥城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我评估试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面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眩晕(xun) 骤然(zhu) 蜷卧(jun) 晶莹连绵(yng)B蠕动(r) 皱褶(zh) 腈纶(qng) 大煞风景(sh)C演绎(y) 棱角(lng) 熠熠(y)接踵而至(zhng)D黧黑(l) 虔诚(qin) 酝酿(yn ning) 气喘吁吁(chun)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霎时酝酿推推搡搡络绎不绝B寒噤蠕动酒气醺醺熠熠烁烁C黧黑虔诚瞬息万变纷至踏来D雾霭霹雳气喘吁吁潺潺成溪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句是()A此次南太平洋台风登陆,福建省首当其冲。B进入七月份,温度持续升高,天气真是炙手可热啊。C
3、老李参加聚会迟到了整整两个小时,他的老朋友们觉得相见恨晚。D王老汉又给自己的养牛场购进了300头牛,种类齐全,真可谓汗牛充栋。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报上登了十件值得忘记的事一文,是十条别开生面的格言。B我校这次为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C在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让玉麦人绽放着勃勃的生机。D八大山人常常被一些研究者塑造成愤怒的一个艺术家。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关关雎鸠,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_,_。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论语学而中,表现一个有修养之人的
4、心境不受别人影响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
5、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珠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
6、食于人耳。”杨氏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选自(南宋康与之昨梦录)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缘溪行(2)来此绝境(3)寻病终2甲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3下列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阡陌交通B仿佛若有光C无论魏晋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4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珠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5【甲】【乙】两文所描绘的社会面貌、居民的生活状态等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6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喜欢农村自然生态的生活。如果把桃花源开发成旅游
7、区,你认为村民要做出什么改变?请举出两点。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守山人张小萌甘河镇的山,初见的人定是不会喜欢的,偏大的土包罢了,不巍峨,不峥嵘。时间久了,就明白这山的好了,一座连着一座,仿佛是看不到头的远。她是安静的,平和的,像母亲的怀抱,温暖舒适。山与山之间有时会出现一处缓坡,往往有溪水流过,一股炊烟在大山深处的山脚下突兀而出,青天白云下,十分扎眼,一座木制的房静静地立在小河旁。“老康呦,我退休了,明个儿回镇上。”看不见人影,苍老的声音从密林深处传来。屋里的老康听到这话,顿了一顿,发出一声叹息,出了屋子,半倚在门上,看看前方的树林,又是一声叹息。恰好林间的小
8、路上现出个人影,头发花白,颤颤巍巍地行着,弓着腰,看到老康,直了身子冲他一笑。“哈哈,你那点蘑菇是留不下了吧,我可是把我养了一年的鸡都带来了,哈哈”老朱笑得很开心,快走几步,奔着老康去了。“哼,你这死老头子,没多大个出息,除了吃,你还有啥念想?给你吃,都给你吃,可是只怕你的牙无福呦。哈哈”老康也离了门,走向老朱,两个人拥抱在一起。“老康,我老了啊。”“老朱,我也老了。”山间的风很少,这一刻却是舞动着,摇动着这山上的树,松树,杨树,桦树,高的,矮的,发出哗哗的声响。两人拍了拍肩膀,不愿分开。良久,老康接过老朱手上的鸡,进屋去了。老朱一屁股坐在树桩上,光滑油亮,树是盖房子时伐的,好大的树,当年他们
9、数了数年轮,大概百年 多吧,绝不是一百年,他们却是没数清的,这样的树在这里好多,数不清的多。掏出烟袋子,装上一袋烟,火一燃,蓝色的烟雾飞了起来。“老康啊,我是不中用了,咱们仨,上山那年,跟着魏大叔山上山下地不知跑了多少趟,虽然累但是有劲儿啊,现在是又”“闭上你的臭嘴,哪三个,不就咱们俩吗?哪三个,哪里有三个?”老康放下手里的松枝,不看老朱,却是一脸的不高兴。老朱的烟枪停在了空中,不一会儿老朱呵呵地笑了,把烟枪放到嘴里大口地吸了起来。也不知过了多久,老朱惦记的小鸡炖蘑菇发出诱人的香味儿。老康也坐在树桩上,折几根柳条,递给老朱一双,自顾自地喝了起来。老朱笑了笑,也不示弱,自己也喝得欢。他俩之间,也
10、有个树桩,也有过打磨的痕迹,只是不像他俩坐的那般油亮。“伙计,你算算咱们来了多少年了?”闻听此言,老康放下酒杯,看着铁锅,一言不语,老朱眯上眼,筷子停在空中。“三十七年了。”老康说。“三十七年啊!”老朱说。“大家都没忘啊。”老康顿了一下又说道,“我总是不愿正视他的离去,你也要走了,我就想想过去吧,当年,咱们仨刚来,我至今还记得这镇上的人的好。”老朱点了点头,“这里的人淳朴,风景也好,当时魏大叔让咱们来守山,咱们还不愿意,这里真是好地方”老康喝了口酒,接过老朱的话,“大叔带着咱仨走遍了山,这里的好东西真多,蘑菇,木耳,以前哪见过这么大的,野果也好多,山丁,山杏,榛子,吃也吃不完。”老康看着锅中的
11、菜,唏噓不已。“你真的舍得?”老朱不说话,只是喝了杯中的酒,“都走了,走了好啊。”老康似乎是哭了。第二天清晨,老康爬上了山,看着老朱走的方向,不一会儿,一个老人走了出来。今天老朱走得很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像山杨一样沉稳。老朱确实走了,走的时候,向着山顶挥手, 像是知道老康在这里,或许他在向大山告别。蓝天,白云,青翠的树林。一个月过去了,老康的房前多了两个年轻人。“老康叔,老康叔”老康闻声而出,那日没白尽的头发,已经全白了。“你们是老康显然是不认识他们的。“老康叔,我叫朱明泽,你大概听过我的名字,父亲回去后,不到半月就去世了,他得了癌症,他告诉我,这里还有山,还有树,让我来帮您。”明泽的眼圈红了
12、,转过头,看着山,又是那么坚定。“老康叔,我叫陈遗志,当年父亲为了救火牺牲的时候,我还没出生,母亲给我起名遗志,告诉我长大后,帮父亲看着这山。”遗志也看着这山,他的父亲就埋在这里。老康看着两个青年,笑着哭了(原文有删改)1请根据提示,简要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三人在魏大叔的带领下守护山林。在一场山林火灾中,陈遗志的父亲殉职。_2和段中两次写到老康“哭了”,但原因不同,第一次是_,第二次是_。3结合语境,赏析文章第段中的画线句。今天老朱走得很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像山杨一样沉稳。4第段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5文章段耐人寻味,请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13、下面小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用诗中的句子描绘。示例: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六、语言表达(共10分)谈到读书的作用时大家各抒己见,请仿照示例写一句话,表达你对读书作用的认识。示例: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广阔的生活海洋。仿写:一本书像_,_。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成长的路上,我们经历过风景,所以收藏了许多。把美好定格在心中,那是一生的快乐;把快乐定格在心中,那是一生的幸福;把幸福定格在心中,那是一生的感动请以“把 定格在心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提示与要求】(1)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