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一、教育目的与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一)教育目的的内涵所谓目的,是实践活动主体概括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对实践活动所要实现或创造的结果在观念上建构的预期模型或想象形象。教育活动便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从教育目的的概念上来看,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所力图达到的最终目的,它是教育对所培养人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决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从以上这些概念中我们不难发现,教育目的是预设的,是对教育结果的理想化状态的追求与设想,是一种应然状态。然而在现实的教育目的实施过程中
2、,由于每个教师以及教育相关工作者对教育目的的理解各持所见,再加上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必然导致教育结果与教育目的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教育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教育目的的实然状态,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二)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内涵价值取向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是指一定主体在一定的情境中基于自己的价值观所表现出来的价值立场、态度等观点。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对具体活动起着导向、调节和制约的作用。教育目的是一个价值问题。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做出选择时所持有的一种倾向。因此,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活动起着主导作用,而教
3、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就决定了选用何种教育目的,实施何种教育活动,甚至决定了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二、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维度分析由于教育目的在整个教育活动中起着“掌舵”的作用,而不同的教育目的体现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因此,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本文将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教育的内在目的与教育的外在目的;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与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现在取向的教育目的与未来取向的教育目的。(一)教育的内在目的与教育的外在目的教育目的可分为内在教育目的与外在教育目的。内在教育目的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对教育预期结果的要求,它是具体的、特殊的,着眼于现实的,是从受教育者的本能、兴趣以及需
4、要出发的。而外在教育目的是指在教育过程之外对教育的预期结果所提出的要求,它是抽象的、一般的,着眼于将来的,是从一般社会需要出发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无目的论”,他认为“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它是它自己的目的”。杜威认为教育目的不存在于教育过程之外,而在教育过程之中,是伴随着具体教育活动过程生成的。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改组、改造和转化的过程,离开了过程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目的。所以说,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实质就是教育内在目的论。杜威反对“教育的外在目的论”,即“外面强加”的目的。他认为这种抽象的、一般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从教育者自己的经验自由发展而来的,不符合受教育者
5、的本能、兴趣和需要,会使教师和学生变成机械、呆板的个体,不利于个体的身心全面发展。杜威的教育目的论鼓励教育者以不断发展的眼光去制定教育目的,即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教育过程提出切合的教育目的。这种考虑教育的实际需要以及个体的身心发展需要的教育目的论是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的,但是如果过分强调教育主体的目的意识,而不考虑基于教育过程以外提出的教育目的的话,则会陷入极端主义,从而造成教育过程的随意性和自发性。因此,我们要理性地看待教育的内在目的和外在目的,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合理把握这两种教育目的观,二者不可偏颇。(二)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与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人作为构成一个社会的基本要素是不可或缺的。在一个社会
6、情境下,如果没有人的存在,那么这个社会就不能构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如果个体得不到良好的发展,那么就无从谈起社会的发展,因此,重视个体充分发展的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就应运而生了。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认为教育目的应该根据个体的发展和需要来确定。例如,福禄贝尔认为:“只有对人和人的本性的彻底的、充分的、透彻的认识,根据这种认识加以勤勤恳恳的探索,自然地得出有关养护和教育人所必需的其他一切知识以后才能使真正的教育开花结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福禄贝尔强调人的本性的充分发展,认为只有通过对人的本性的彻底认识才能使教育真正地发挥作用。裴斯泰洛奇也认为: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在力量
7、,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于使人的本能和本性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强调教育的个体价值,认为个体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它关注到了个体的需要和价值,却忽视了社会的需要,甚至把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对立起来。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则认为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发展,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者将个人发展的社会条件无限夸大,甚至认为个人的发展完全依赖于社会。社会学家涂尔干说:“正如我们的身体凭借外来的事物而获营养,我们的心理也凭借从社会来的观念、情感和动作而获营养。我们
8、本身最重要的部分都是从社会得来的。”笃尔普认为:“在教育目的的决定方面,个人不具有任何价值。个人不过是教育的原料,个人不可能成为教育的目的。”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者认为人是社会的产物,存在于社会环境之中,只有社会发展好了,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人是为社会服务的,教育就是要将人培养成为符合社会需要,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社会人,离开了社会的教育目的是没有意义的。因此,衡量教育效果的最高标准就是看教育是否为社会的稳定服务,是否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三)现在取向的教育目的与未来取向的教育目的现在取向与未来取向这两种教育目的虽然在教育界并没有广泛的提出,但我们在现存的各种教育目的观之中不难找到它们的
9、影子。实用主义代表人物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从他的独特见解中我们可以发现,杜威十分重视个体的经验、需要、兴趣和能力,主张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让儿童在做中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通过在实际的操作中获得知识和经验,这便是一种典型的现在取向的教育目的论。现在取向的教育目的论更加注重个体现实的需要,注重个体的成长、发展过程。它将教育视为儿童生长发育的养料,从儿童的需要出发,走进儿童的心灵,尊重儿童的需要。由此,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取向的教育目的论对儿童期的重视。法国思想家卢梭充分肯定了童年期的价值,在他看来童年期的价值并不下于成年期的价值。他说:“在万物的秩序中,人
10、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分配每个人的地位,并且使他固定于那个地位,按照人的天性处理人的欲念,为了人的幸福,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这些。”在现在取向的教育目的论者看来,教育应该以儿童为中心,我们必须像尊重大自然一样尊重儿童的属性,并且将儿童的需要、动机、原有经验和认识水平作为他们的学习准备的充分材料和环境条件。未来取向的教育目的论就更加强调教育的未来预期作用。被西方学术界称为“现代的亚里士多德”、“人类历史上的第二个牛顿”的学者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这时教育的着眼点并不在于个体当下的发展,而是着眼于整体,强调教育对未
11、来生活的价值,以及对社会发展和国家利益的重要作用,例如我国的教育目的主张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三、教育目的应定位于培养人教育目的作为教育的方向性指标,如果没有属于自己稳固的价值信念,那么我们的教育将会成为什么样子?这是不堪设想的。当然,这里所说的“稳固”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要在稳固中前进,在前进中上升。一成不变的教育目的往往会走向一条僵化、封闭化的道路,必将被社会所抛弃。所以,教育目的必须要有一个稳固的根基,才能更好地引导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在教育目的的制定过程中要首先考虑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重视受教育者的精神生活和素质的和谐发展,使学习不仅成为个体成长的需要而且成为一个享受快乐的过程。将教育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使人在自我完善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更好地融入到当下社会之中,成为一个自我完满、与时俱进的优秀的人。人只有在个体身心得到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之后,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只有人发展好了,社会才能发展的更好。因此,教育目的在价值取向上首先应该考虑培养“人”,这是我国教育应该坚持的基本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