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产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墨趣 文档编号:9099775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产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物流产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产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产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实施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物流产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精神,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努力营造物流业良好发展环境,进一步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为引领,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协同联动、融合发展,突出问题导向,以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为重点,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动力,以构建和完善物流服务体系为目标,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各项支持政策,着力解决物流瓶颈制约,加快补齐短板,积极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加强物

2、流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物流社会化、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提高社会物流运转效率。二、基本原则(一)改革体制、扩大开放。深化物流管理体制改革,理顺行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破制约行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物流行业开放力度,建立国际化物流市场体系。(二)抓住关键、举力突破。找准物流发展薄弱环节,多部门、多层面聚集资源形成合力,强补短板,夯实行业发展基础,提高社会物流供给力。(三)创新模式、推广新技术。引导物流企业经营模式创新、经营业态创新、服务流程再造。鼓励推广先进物流技术和现代技术装备的应用,提升物流现代化和专业化水平。(四)产业融合、全面提升。创立推动物流跨行业深度融合发展市场机制,推动供

3、应链管理和产业价值链的形成,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三、主要目标力争到2025年,物流业降本增效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建立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线上线下融合、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总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十三五”末降低3个百分点左右,工业企业物流费用率由“十三五”末的9.5%降至8.5%左右,批发零售企业物流费用率由“十三五”末的8.5%降至7.5%左右。(一)规划建设物流基础设施。结合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合理规划建设一批技术水平先进、集散能力突出、公共服务能力强的物流基础设施,初步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广泛、便捷高效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重要枢纽节

4、点的物流服务功能更加完备,城乡配送体系更加健全。加大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入物流领域。(二)打造多式联运示范样板。建成以深水泊位、铁路运输、专用货运机场为主体的多式联运综合交通设施体系,建成若干示范物流枢纽。在重点物流园区引入铁路专用线,提高仓储、中转设施建设水平,促进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长短途运输有效对接。40%左右的主要港口和大型物流园区引入铁路,铁路集装箱运输量增长30%以上,运输空驶率明显下降。(三)提高现代技术应用水平。加快多式联运、甩挂运输、无车承运人、共同配送等先进物流运输组织方式加快发展,大力推广集装技术和单元化装载技术,积极推行托盘化单元装载运输方式

5、,广泛运用自动识别、电子数据交换、可视化、货物跟踪、智能交通、物联网等技术,物流装备技术水平以及物流标准化、集装化水平显著提升。(四)培育现代物流知名品牌。“互联网+高效物流”、线上线下一体化运作、网络化经营能力明显增强,第三方物流服务水平大幅提升,物流供应链管理技术应用取得进展。物流企业一体化运作、网络化经营能力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和供应链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成立省级物流联盟,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打造若干物流服务知名品牌。四、专项行动(一)优化环境专项行动。1、优化行业行政审批。在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稳步推进“五证合一”,进一步

6、压缩物流企业准入环节的证照种类,减少物流企业办事的制度性成本。进一步落实“一址多照”“一照多址”等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政策,扩大物流企业集群注册登记试行范围。深化物流领域商事制度改革,激发物流企业活力和创造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准入环境。落实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放宽物流行业准入条件,降低准入门槛,破除准入壁垒,持续推进注册便利化。在各级行政服务中心设立自助服务区,现场辅导物流企业进行网上名称申报、网上注册、企业年报及信息公示等自助服务。全面推行物流企业网上注册登记,实现物流公司登记事项网上远程办理。清理、归并和精简具有相同或相似管理对象、管理事项的物流企业和物流从业人员的证照资质。实施普

7、货运输车辆异地年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直接受理国家质检总局授权的正面清单以内的动植物产品,以及进入综合保税区、特殊监管区存放、加工的所有进境非食用动植物产品的进境检疫审批,审批时限由15个工作日缩短为7个工作日。2、深化公、铁、空等领域改革。建立健全道路运输行业信用信息系统、诚信考核评价及奖惩机制、信息采集和披露等机制。按照国家深化铁路货运改革总体部署,探索在铁路市场引入社会化集装箱经营主体,鼓励铁路局下属铁路运输企业积极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开放各类信息和接口,与港口企业、物流园区等开展合资合作,提高多式联运服务能力。加快铁路物流基地建设,规划建设1个一级物流基地、3个二级物流基地、5个三级物

8、流基地,推动铁路与物流园区有效对接,提高铁路资源利用率。支持铁路货运场站向综合物流基地转型升级,城市中心铁路货场转为城市配送中心,发展高铁快运及电商班列等铁路快捷货运产品,提高铁路物流服务质量。支持航空货运企业兼并重组、做强做大。(二)保障便利专项行动。3、保障车辆便利通行。对企业从事生活必需品、药品、鲜活农产品和冷藏保鲜产品配送,以及使用节能与新能源车辆从事配送的,优先给予通行便利。制定城市货物配送管理办法,确定城市配送车辆的标准环保车型。加强对大型物流中心、公用型城市配送中心和分拨中心周边交通管理,科学规划和设置车辆通行标志标线,优化城市配送车辆通行,规划临时专用停车泊位,保障配货车辆停靠

9、需求。4推动货物电子通关便利化。积极贯彻落实“三互”(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大通关改革,以电子口岸平台为基础,深入推进关检合作“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并逐步向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转变。大力推广海关通关和检验检疫全程无纸化作业方式,简化物流通关流程。积极参与全国内陆沿边地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试点建设,进一步完善特殊监管区域的快速通关设施,推进“一站式”大通关,逐步实行24小时通关服务,构建高效、便捷的口岸通关体系。5、提升行业监管水平。继续完善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功能,加快实现与道路、水路、铁路、航空运输等部门和物流企业信息互联互通,推动交通、运管、路政、工商等部门政务信

10、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利用大数据手段,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高物流运行监测、预测预警、安全监管和公共服务能力。探索检验检疫集装箱监管新模式。检验检疫机构对部分进出口工业产品,采信符合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的检测结果。探索建立高风险项目严密监管和低风险产品快速放行相结合的检验检疫监管机制。(三)降税清费专项行动。6、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按照国家“营改增”改革要求,进一步消除重复征税,扩大交通运输业的进项税抵扣范围,降低企业税收负担。按照规定,对商品储备管理公司及其直属库资金账簿免征印花税;对其承担商品储备业务过程中书立的购销合同免征印花税;对其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开展“互联网+

11、便捷退税”创新试点,优化出口企业分类管理,重新核定出口企业分类;缩短规范出口退(免)税时限,对一类出口企业5个工作日内、二类出口企业10个工作日内、三类出口企业15个工作日内办结出口退(免)税手续。7降低行业收费水平。调整完善收费公路政策,科学合理确定车辆通行费标准。落实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取消营运车辆二级维护强制性检测。规范物流领域收费行为。督促港口、铁路、航空等企业严格落实明码标价制度,实行进出口环节收费目录清单制,推进收费管理制度化、科学化、透明化。鼓励港口、铁路、航空等企业整合作业环节,清理和简化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扩大免除查验没有问题外贸企业吊装、移位、仓储费用试点范围。8

12、、调整完善管理政策。大力推进“互联网+”高效物流发展,完善物流业相关管理政策,鼓励企业开展创新。鼓励和引导省内互联网平台型物流企业开展“无车承运人”试点,推动线上资源合理配置、线下物流高效运行。培育一批运作高效、服务规范、竞争力强的“无车承运人”,引导货运物流行业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发展。(四)强基补短专项行动。9、科学规划布局物流枢纽。对接国家级物流枢纽设施布局和建设规划,研究编制省级物流枢纽规划。科学测算主要货物的流量流向,兼顾存量、优化增量,布局和完善一批具有多式联运功能的综合物流枢纽,统筹推进公路、铁路、水运、民航等基础设施无缝衔接。10、推进物流产业集聚发展。研究制定引导物流企业入

13、驻物流园区的政策措施,引导物流业围绕交通枢纽、节点城市、大型商品集散地和特色产业基地集聚,促进商贸物流、物流服务、城乡配送等规模化经营和集群发展,提高物流产业规模效应。推进物流业与工业、农业、商贸业、电子商务深度融合,组织实施一批示范工程和重点项目。鼓励中小物流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兼并等方式组建一批有实力的物流集团,支持有实力的大型物流企业成立物流产业联盟。规划布局20个物流产业集群,重点培育20个物流示范产业集群,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高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水平。11、加快标准化建设。落实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强生态文明标准化战略合作备忘录,加快完善标准化体系,提升标准化水平。实施和推广

14、物流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加强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间的协调衔接。开展商贸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和试点,大力推进物流装备、物流信息、物流服务等公共类物流标准的梳理、宣贯、解读和推广工作。积极鼓励省内科研机构、企业参与物流标准化创新,承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根据行业发展需求,重点对接国家冷链物流、绿色物流等方面标准,不断完善物流服务规范。实施现代物流标准化工程,推广标准化托盘及循环共用。加快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12、构建多式联运体系。积极利用铁路、水运等节能高效、价格低廉的运输方式,加快推进多式联运协同发展。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促进重大交通运输设施实现

15、无缝对接,形成组合效应。积极发展干支直达的船舶运输组织方式,实现货物中转无缝衔接。整合现有运输、仓储等物流基础设施,盘活存量资产,拓展服务功能,进一步延伸港口水运行业产业链和物流链,加快内河水运融入现代物流步伐。完善多种交通运输网络,引导铁路专用线进港。大力发展铁水联运、公铁联运、陆空联运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发挥铁路、水运干线运输优势。建设一批海铁联运、铁水联运、公铁联运示范物流园区。积极推进机场货运设施建设,拓展航空物流发展空间。积极支持企业申报国家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加强专业化、综合性多式联运信息平台建设,促进物流信息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共享。实现物流服务跟踪、物流服务评级、网上业务操作

16、、电子商务交易等功能,为供求双方提供可靠的信息共享服务。13、完善城市配送体系。推进省级城市配送试点工作,增加试点城市数量。搭建城市配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城市配送中心,组建城市配送车队,建设一批城市配送末端网点。将邮政、快递的城市末端配送网点纳入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中,支持在小区、社区、写字楼、校园等场所设置智能快件箱。建设一批中小型公共配送设施,鼓励餐饮外卖、搬家、洗涤、生鲜食品、网络零售等业态使用公共配送设施。鼓励大型商业连锁企业配送中心、工业企业物流设施面向社会开放。统一规范城市配送车辆,对纳入城市配送体系的配送车辆通行、停靠作业给予便利。14、健全农村配送网络。建立农村物流联盟,推

17、动物流企业、电商企业、邮政企业、快递企业、供销合作社等充分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开展深度合作,加快县级仓储配送中心、农村物流快递公共取送点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加大对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五)互联共享专项行动。15、促进信息互联共享。加快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整合政府、企业与社会各类基础和专用物流信息,鼓励政府、企业间的物流大数据共享协作,实现物流信息资源的互联共享,并加强对数据的挖掘应用。推动省内各类物流信息平台互联互通,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和物流服务信息等有效衔接,为提高物流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基础支撑。16、鼓

18、励信息平台创新。鼓励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云管理平台、城市配送公共信息平台等物流信息平台创新运营服务模式,加强互联网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推动改造传统业务模式和管理系统,促进物流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提升信息平台运营水平,促进物流园区之间的互联互通。17、完善行业诚信体系。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充分发挥省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社会征信机构作用,加快推进物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信用记录入库,整合交通、运管、路政、工商、税务、银行、保险、司法等部门信用信息,推动物流信用信息共享和应用。根据信用评价实行分类监管,依法依规预警警示企业、

19、惩戒失信企业、淘汰严重失信企业,构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六)融合发展专项行动。18、推动物流业与工业融合发展。积极推进工业内部物流向第三方或者供应链管理的发展。鼓励物流企业根据新型工业布局,开展个性化物流服务。优化生产流程设计,实现采购、生产、销售和物资回收一体化运作。鼓励制造业企业剥离外包物流业务,与第三方物流企业深度合作,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开展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的基础上全面推广。19、促进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稳步提升多式联运比率,推动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顺畅衔接和高效中转,有序推广公路港和智能配送模式。建立“一单制”便

20、捷运输制度,实现一站托运、一次收费、一单到底。加快推进综合交通枢纽、铁路专用线、多式联运等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交通物流网络,打通社会物流运输全链条,推动全省交通物流一体化、集装化、网络化、社会化、智能化发展。20、推进交通与快递物流融合发展。积极推进城市快递共同配送。依托城乡班线车、公交车和村村通班车资源,利用行政村小商店、农家店等,建设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实现农村快递物流全覆盖。鼓励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和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设立快递收寄、电商服务等基本功能,消除快递服务盲区。五、保障措施(七)加大物流基础设施投资。建立重要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协调调度机制和绿色审核通道,加强横向联动、有机衔

21、接,形成工作合力。各级财政资金要通过现有渠道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城乡配送网络、农产品冷链物流、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等物流项目建设,发挥政府投资示范带动作用。(八)保障物流业用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商业网点规划中充分考虑并统筹保障物流业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优化物流业用地空间布局,合理确定用地规模和强度,研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对生产性物流企业用地按工业用地出让指导价通过招拍挂方式出让,降低土地使用成本。相关开发建设须符合法定规划要求,不得随意更改。(九)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推动物流企业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支持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通过上市挂牌以及发行

22、公司债券、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等直接融资方式,拓宽物流业融资渠道。积极引导和支持符合条件企业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鼓励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等设立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按照市场化原则运作,加强重要节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商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新适应物流业发展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开发支持物流业发展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和融资服务方案,通过完善供应链信息系统研发,实现对供应链上下游客户的内外部信用评级、综合金融服务、系统性风险管理。拓展抵质押物范围,积极开展应收账款、知识产权、存单、订单等抵质押融资业务。(十)发挥好行业

23、协会作用。积极发挥省交通运输与物流协会、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行业协会在行业运行监测、标准制订与宣传推广、职业培训、行业自律、诚信体系建设、国际合作等方面的作用,引导支持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加强内部管理,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共同推动物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十一)加强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工作分工和完成时限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具体政策措施,落实工作责任。省发改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工作指导,及时协调解决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适时组织专项督查,开展政策实施效果第三方评估等工作,重要情况及时报告省政府。(十二)优化物流市场环境。完善物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通过各类平

24、台加强物流行业与公安、工商、交通运输、保险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建立政府监管、协会监督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机制。建立物流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信用信息档案,定期发布严重失信“黑名单”,建立跨区域、跨行业、线上线下联合的惩戒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加强物流业安全保障。公安、交通运输、铁路、民航、邮政、安监等部门要重视物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履行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操作规程,禁止超限超载运输。危化品运输要强化管理职责和从业人员资格条件,严格物流设备设施的检验检测,保障营运车辆安全性符合国家规定,切实加强物流安全保障工作。强化邮政、快递物流的收寄和货运的安全检查,严防通

25、过物流渠道邮递违禁物品。加强物流信息安全管理,禁止泄露转卖客户信息。(十三)统筹规划建设。实施“十四五”物流业发展重大工程,建立重大项目建设协调机制和绿色审核通道,推动多式联运转运设施、供应链物流、冷链物流、城乡配送网络、物流标准化、物流信息化平台等工程项目建设。合理规划确定不同层级物流枢纽功能和定位,加强物流业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规划的协调和衔接。按照各种运输方式衔接和集疏运网络建设的要求,统筹专业化服务平台和综合平台之间的对接,推进创新型物流城市、物流园区、智能型物流体系建设。(十四)优化物流政策环境。加大对物流业的财政和投融资支持。统筹对物流业发展的资金扶持

26、,对重点物流园区、智能仓储配送设施、供应链一体化工程、“互联网+”高效物流等物流项目给予优先扶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物流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发展仓储设备和车辆抵(质)押等信贷业务,开展专项银企对接活动,促进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的交流合作。鼓励设立政府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物流产业发展基金,积极培育上市后备资源,引导企业积极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采取股票、债券、私募股权、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鼓励保险公司研发推广财产保险、货物运输保险、物流责任保险等业务品种,为物流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落实支持物流业发展的用地政策,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的物流设施建设项目,加快用地审批进度,加大用地支持,在建设用地指标等方面给予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