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细菌感染微生物学.pdf

上传人:奉*** 文档编号:90989911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3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0)--细菌感染微生物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10)--细菌感染微生物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0)--细菌感染微生物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细菌感染微生物学.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感染的成因 1病原体 2宿主的免疫防御能力 3环境因素 二、感染的来源 引起机体感染的致病菌来源有两大类: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1外源性感染 病原菌来自宿主机体以外的环境,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带菌者(carrier)。患病及带菌动物。2内源性感染 主要指来自体内的细菌引起的感染,又称自身感染。这类感染主要来源于正常菌群,在以下条件下,正常菌群中的细菌也能使人患病,称之为条件致病菌:(1)由于机体的防卫功能减弱,引起自身感染。拓展:机体抵抗力下降,阴道正常白色念珠菌,可以引起霉菌性阴道炎。(2)由于正常菌群寄居部位的改变,发生了定位转移,也可引起疾病。拓展:肠道的正常大肠杆菌,由于女性生理

2、构造容易进入阴道,导致阴道炎的发生。(3)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生态平衡失调,以至机体某一部位的正常菌群中各细菌的比例关系发生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称为菌群失调。三、细菌的致病作用 病原菌能感染或引起宿主疾病的能力即致病性(pathogenicity)。1细菌的毒力(1)侵袭力 荚膜和微荚膜:这类细菌表面结构的功能主要是抵抗和突破宿主防御机能,使细菌迅速繁殖。粘附素:细菌表面存在的一些特殊结构和相关蛋白质,具有使细菌粘附到宿主靶细胞的作用,称为粘附素(adhesin)。粘附是病原菌接触和感染细胞的第一步,与致病性密切相关。侵袭性物质:有些病原菌能释放侵袭性胞外酶类,这些酶一般不具有毒性,但可协

3、助病原菌抗吞噬和向全身扩散。(2)毒素 外毒素:主要由革兰阳性菌和部分革兰阴性菌产生并释放到菌体外的毒性蛋白质。内毒素: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组分,只有当菌体裂解(细菌死亡或人工破坏)后才释放出来。内毒素的生物学作用:发热反应:是 LPS 激活巨噬细胞释放 IL-1、TNF-及 IL-6 这些具有内源性致热原(endogenous pyrogen)的细胞因子。它们还能再作用于宿主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促使体温升高。白细胞反应:当 LPS 注入血循环后,白细胞数骤减。12 小时后,骨髓释放中性粒细胞进入血流,数量显著增加。内毒素血症与内毒性休克:LPS 诱生大量血管活性介质,使全身小血

4、管舒缩功能紊乱。Shwartzman 现象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在家兔皮内注射革兰阴性菌液,824 小时后静脉再注射同一种或另一种革兰阴性菌的菌液,约 10 小时后发现在第一次注射的局部皮肤呈现出血和坏死的局部反应。若两次均静脉注射则动物两则肾上腺皮质坏死,全身广泛出血,最终死亡。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 区别要点 外毒素 内毒素 存在部位 由活的细菌释放至细菌体外 为细菌细胞壁结构成份,菌体崩解后释出 细菌种类 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 化学组成 蛋白质(分子量 27,000900,000)磷脂一多糖一蛋

5、白质复合物(毒性主要为类脂 A)稳定性 不稳定,60以上能破坏 耐热,60耐受数小时 毒性作用 强,微量对实验动物有致死作用(以 ug 计量)。各种外毒素有选择作用,包括细胞毒素、神经毒素、肠毒素 稍弱,对实验动物致死作用的量比外毒素为大。各种细菌内素的毒性作用大致相同。引起发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粒细胞减少血症、Shwartzman 现象等 抗原性 强,可刺激机体产生高效价的抗毒素。经甲醛处理,可脱毒成为类毒霉,仍有较强的抗原性,可用于人工自动免疫 刺激机体对多糖成份产生抗体,不形成抗毒素,不能经甲醛处理成为类毒素 2细菌侵入的数量 3细菌侵入的部位 四、感染的传播方式和途径 1直接方式,如

6、吸入、食入病原菌。2间接方式,通过接触环境污染物或器具。3媒介方式,动物或昆虫叮咬,如鼠疫、斑疹伤寒的病原体。五、感染类型(一)依据病原菌和宿主力量的对比和临床表现:1.不感染 病原菌被机体免疫系统消灭,不发生感染。2.隐性感染 虽发生感染但对机体损害较轻,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称隐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3.潜伏感染 致病菌与机体相互作用过程中暂时处于平衡状态时,病原菌长期潜伏在病灶内或某些特殊组织中,一旦机体免疫力下降,潜伏的病菌大量繁殖而引起疾病。4.显性感染 当入侵病原菌数量大、毒力强,而宿主抗感染免疫力较弱时,机体组织细胞受到不同程度损害,生理功能紊乱,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7、称为显性感染。(二)临床上按感染发生部位与性质不同又分为:1.局部感染(local infection)入侵的病原菌只局限在宿主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局部病变的感染类型。2.全身感染(generalized infection;systemic infection)感染发生后,病原菌或其毒性代谢产物向全身扩散,引起全身性症状。毒血症(toxemia):产生外毒素的病原菌只在局部生长繁殖,病菌不进入血流,但其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循环,达到易感靶器官、引起组织损害,产生特殊的毒性症状。例如白喉、破伤风等。菌血症(bacteremia):病原菌侵入血流,但未在其中繁殖,只是短暂的一过性经血液循环到达体

8、内适宜部位再繁殖致病。如伤寒早期的菌血症,临床症状轻微。败血症(septicemia):病原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严重全身中毒症状。例如高热、皮肤和粘膜瘀斑、肝脾肿大等。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可引起败血症,如鼠疫耶氏菌、炭疽芽胞杆菌等。脓毒血症(pyemia):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通过血流扩散到机体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脓毒血症,常导致多发性肝脓肿、皮下脓肿、肺脓肿和肾脓肿。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由于革兰阴性菌感染使宿主血液中出现内毒素引起的症状。可由病灶内大量革兰阴性菌死亡,释放内毒素入血所致,也可由侵入血中革兰阴性菌大量繁殖、死亡崩解后释放。症状因血中内毒素量的不同而异。轻则只有发热,重则可有 DIC、休克甚至死亡。例如小儿急性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