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讲义 第7单元18.pdf

上传人:Che****ry 文档编号:90987559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78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讲义 第7单元1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年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讲义 第7单元1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讲义 第7单元1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讲义 第7单元18.pdf(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8 小猴子下山 小猴子下山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讲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掉玉米去摘桃子,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去摘西瓜,看见兔子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最后,兔子跑进树林不见了,小猴子一无所获。在课文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小猴子的行为中得到启示:做事情明确目标,始终如一。本文构段有特色,第 14 自然段都是按“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做了什么”这样的语言形式来构段的,可以利用这个形式读懂故事内容;本文插图生动形象,图文一一对应,教学时可以把文本故事像连环画一样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词句学习主要是注意体会不同的词表示不同的动作,教学时可借助课文插图、动

2、作表演来理解,会用“掰、扛、扔”等动词说话。在本文的教学中,还可引导学生了解“又又”的词语形式并积累运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提取信息、整理信息,并根据课文信息对“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作出简单的推断。教学目标 1会认“猴、结”等生字,会写“块、非”等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主要情节。4 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

3、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内容以及背后蕴含的意义。2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主要情节。教学难点 1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主要情节。2 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本课生字要重点指导读准后鼻音的字“扛、扔、捧、蹦”,翘舌音的字“摘、追”,特别注意“掰、摘”的韵母是

4、ai;多音字“结”的读音也是难点,在本篇课文中表示植物长果实,可在具体的词句中进行认读。字形上,本课生字以合体字为主,建议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归类识字;也可根据动词的特点,借助课文插图、动作表演等帮助学生区别、理解字义;还可以用字谜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中,其中“瓜”是独体字,注意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书写位置。“块、非、往”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右部分的宽窄、长短和笔画的穿插,关注“非”的笔顺。“常、空”是上下结构的字,注意上下两部分的中心对正,宽窄合适。2朗读指导 教学时,注意抓重点语句。本课段落结构相同,句式不断反复,每一段都由两句话组成。第一句用叙述的语气

5、朗读,做到平实自然。重点指导第二句,可以借助“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这样的“又又”形式的词语,读出小猴子对所见事物的欣喜之情。朗读指导时要让学生进入故事情境,进入角色体验,体会角色的心情。最后一段抓住词语“只好”,引导学生读出小猴子“空着手回家”时的失落、后悔的心情。3理解运用 了解表示动作的词语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在词语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建议读做结合,将抽象的词义化为具体可感的动作。本课学习中,可先引导学生圈画出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再让学生根据偏旁分类;接着结合课后第三题,读一读,演一演,在表演中正确理解词义,最后让学生看着图画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教师还要引

6、导学生用上这些动词说说在生活中看到的场景。这样促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加深对这些词的准确理解。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重点。本课要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作出推断。可以首先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带着问题“小猴子下山以后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寻找并提取文本中较为明显的信息;然后根据图文对应、结构反复的特点,帮助学生读懂故事内容。课前准备 1上网或查阅书籍,了解有关猴子的故事。2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猴、结”等生字,会写“块、非”等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

7、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主要情节。教学过程 板块一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动物王国开会的故事,认识了老虎、狗熊、狐狸等动物。这节课我们将认识动物王国里的另一位动物朋友,他聪明、伶俐,会爬树、爱吃香蕉,你们猜猜他是谁呢?(学生回答:小猴子)2 师:没错,就是聪明调皮的小猴子。老师想问问大家都听过哪些和小猴子有关的故事?我们来交流一下。(学生自主回答,教师适当鼓励)猴子捞月 十二生肖 孙悟空大闹天宫 3过渡:原来同学们都听过这么多有关小猴子的故事呀!小猴子在参加完动物王国的大会以后,觉得动物王国有点无聊,所以呢,他就

8、想下山玩玩。那小猴子下山以后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 18 课小猴子下山。(教师板书课题“小猴子下山”,学生朗读)板块二 初读课文,趣味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将本课生字圈画出来。2检查字音,识记生字。(1)课件出示会认的生字,学生检查是否有没有圈画出的生字。猴 结 掰 扛 满 扔 摘 捧 瓜 抱 蹦 追(2)指名学生借助拼音读生字。(3)多种形式练读生字:带上拼音读、去掉拼音练读、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等。同桌合作练读生字。你读我听,我读你听,相互正音。再 次 指 名 认 读,教 师 及 时 纠 正 不 正 确 的 读 音,读 准 后 鼻 音 生 字“扛”“扔”“捧”“蹦”,翘舌音生

9、字“摘”“追”,多音字“结”。3交流识字方法,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生字。(1)借助图片,识记生字“猴”“结”“瓜”。借助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猴”的模样,识记生字“虎”。根据课文中有玉米、桃子的插图和课文中的句子“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引导学生识记生字“结”。根据课文中有西瓜的插图,让学生直观感受“瓜”,并结合生活经验组词“南瓜”“冬瓜”“哈密瓜”,识记生字“瓜”。(2)引导学生结合课后第三题中的插图,理解“掰”“扛”“扔”“摘”“捧”“抱”等表示动作的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字,进而指出它们的共同点:偏旁都是“手”或提手旁,说明它们都表示跟手有关的动作。学生观察课后第三题的插图,尝

10、试依据插图,模仿小猴子的动作。指名学生模仿,教师相机指正。(3)借助课文插图,以及生活经验识记生字“追”“蹦”。借助课文第四幅插图,引导学生理解“追”表示的动作,识记“追”。课件出示兔子蹦蹦跳跳走路的图片或视频,识记“蹦”。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两个字,进而指出它们的共同点:偏旁都是足字旁,说明它们都表示跟脚有关的动作。(4)组词识记“满”。满:满足、满意、满身 板块三 仔细观察,指导书写 1 过渡:大家认识了这么多生字,相信接下来的写字也难不倒大家,我们一起去写一写课文中的生字吧!2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块 非 常 往 瓜 进 空(1)指名学生读。(2)开火车读。3学写生字。(1)指导书写独体字

11、“瓜”。先引导学生观察“瓜”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自主书写,教师巡视查看。根据学生自主书写的情况,教师再一边范写,一边提示书写要点。“瓜”第一、二笔均为撇,两撇方向不同;竖提的收笔高于撇的收笔;捺起笔在竖提的下方,不与撇相连。(2)指导书写“块”“非”“往”三个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右部分的宽窄、长短和笔画的穿插。引导学生观察“块”“非”“往”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教师一边范写,一边提示书写要点,提醒学生关注“非”的笔顺。“块”左窄右宽;“土”作部首时,末横变提;“丿”先竖后弯。“非”先写左竖与三横,再写右竖与三横;两竖左边稍短;横间距均匀,两边最下横稍长。“往”左窄右宽;第四笔起笔与左边第一撇同高

12、;三横距离均匀,长短不一;最后一横要舒展,高于左边的双人旁。(3)指导书写“常”“空”两个上下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常”“空”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注意上下两部分的中心对正、宽窄合适。教师一边范写,一边提示书写要点。“常”上宽下窄;秃宝盖要舒展;“口”字形体小又扁,位于横中线上方;“巾”字略宽于“口”;上下重心要对正。“空”上宽下窄,长短较一致;第一笔点与第七笔竖都位于竖中线上,“工”的上横短、下横长。(4)指导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进”。引导学生观察“进”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教师一边范写,一边提示书写要点。“进”的“井”位置稍靠右,第二笔横位于横中线,第三笔撇靠近竖中线;“辶”的平

13、捺要舒展,托住被包部分。板块四 明确脉络,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梳理文段。(1)自由朗读,出示要求。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句子,难度的地方多读几遍。给课文的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2)指名学生回答: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5 个自然段)2图文结合,初步感知。(1)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有一天,小猴子下山找东西吃,他看见了很多东西,可是他看见一个东西就扔了手里的东西,扔到最后空手而归的故事。(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用笔勾画出小猴子下山后去了哪些地方,它看见了哪些东西。小组内交流自己勾画的内容。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相机评价。地方:一块玉米地里、一棵桃树下、一片瓜

14、地里、树林里。东西:玉米、桃子、西瓜、兔子。3 教师小结: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老师才发现原来小猴子去了这么多的地方,看见了非常多的东西。可是很奇怪,为什么小猴子最后却空手而归呢?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随文讲解,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2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主要情节。3 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

15、,有始有终。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那么多生字,你还记得它们吗?2引导学生说一说上节课学过的生字,教师适时指导。(1)自读、教师指名读。(2)全班齐读。3过渡: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并且初步阅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这节课我们就来仔细了解一下小猴子最后空手而归的原因。板块二 品读课文,了解原因 1师:现在,让我们赶紧跟随小猴子的脚步去玉米地看看吧!(1)学生默读第 1 自然段,了解小猴子在玉米地的收获。(2)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玉米地的情况。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又大又多”,感受玉米的茂盛。“又大又多”写出了玉米的两个特点:一个是“

16、大”,一个是“多”。联系上文玉米“又大又多”,理解小猴子的心情。A师: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小猴子心情怎么样?(非常高兴)B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非常”,体会“非常”强调了小猴子高兴的程度。(3)师:小猴子看到玉米又大又多,他做了什么呢?请大家用课文中的话回答。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引导学生抓住表示动作的字“掰”,想象小猴子掰玉米的场景。A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你掰过什么东西?怎么掰的?B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掰”字,根据它的结构,理解左边一只手,右边一只手,中间一个分,两手一分就是“掰”。C教师请两个学生表演“掰手腕”,体会“掰”字意味着用的力气很大。引导学生抓住表示动作的字“扛”,进一

17、步理解玉米的大。A结合课后第三题插图,理解“扛”表示的动作。B请学生演示一下“扛”,领悟只有比较大的东西才用“扛”,说明小猴子掰下的玉米很大。(4)师:假设你就是这只小猴子,看到地里又大又多的玉米,相信你也会非常高兴的,请大家带着这种非常高兴的心情读一读第 1 自然段。“又大又多”重读,突出玉米的特点;“非常”重读,突出小猴子高兴的心情。(5)过渡:小猴子掰下玉米,扛着往前走了,那小猴子接下来会看到什么呢?我们接着看第2 自然段。2默读第 2 自然段,了解小猴子在桃树下的收获。(1)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小猴子在桃树下的情况。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满树”,感受桃子的数量非常多。引导学生抓住关

18、键词“又大又红”,感受桃子的外表非常惹人喜爱,看着就很好吃的样子,理解小猴子扔了玉米去摘桃子的原因。(2)师:小猴子看到桃子又大又多,他做了什么呢?请大家用课文中的话回答。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指名学生读准既是后鼻音又是翘舌音的“扔”和“摘”。结合课后第三题的插图,理解“扔”和“摘”的动作。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扔”,感受小猴子放弃玉米时没有留恋和犹豫。(3)学生结合插图,朗读第 2 自然段,边读边体会小猴子看见桃子时的高兴。“满树”重读,读出桃子结得多;“又大又红”重读,读出桃子的惹人喜爱;“扔了”一句语速稍快,突出小猴子急于得到桃子的心情。3过渡:小猴子摘了玉米,又往前走了,这时候他又走到了

19、一片瓜田里。这回小猴子还会扔掉桃子吗?我们去看看课文第 3 自然段。4学生默读第 3 自然段,了解小猴子在瓜田里的收获。(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捧”,结合课后第三题的插图,感受桃子的大。(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满地”,感受西瓜的数量非常多。(3)抓住关键词“又大又圆”,感受西瓜诱人的样子。(4)师:小猴子看到西瓜又大又多,他又做了什么呢?请大家用课文中的话回答。他扔了桃子,去摘西瓜。(5)引导学生抓住小猴子又扔了桃子去摘西瓜,体会小猴子的性格。小猴子见桃子又大又红,于是扔了玉米;见西瓜又大又圆,于是扔了桃子;由此可见小猴子见一样,馋一样,摘一样,又扔一样,说明他没有明确的目标,做事不专一。

20、(6)学生结合插图,朗读第 3 自然段,边读边体会小猴子看见西瓜时的高兴。“满地”重读,读出西瓜的多;“又大又圆”重读,读出西瓜的惹人喜爱;“就扔了”一句语速稍快,突出小猴子想摘西瓜的急切心情。5师:小猴子这回摘到了又大又圆的西瓜,他应该满足了吧?我们接着往下看。(1)学生默读第 4、5 自然段,了解小猴子摘了西瓜之后的情况。结合课后第三题的插图,引导学生明确“抱”的动作,感受西瓜的大。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蹦蹦跳跳”,感受小兔子的可爱。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感受小猴子见一样爱一样,做事没有明确目标的性格。(2)引导学生抓住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关键词“不见了”“只好空着手回

21、家”,明确小猴子最后一无所获的结果。引导学生抓住“不见了”,了解小猴子最后没有追上小兔子,并且他又扔掉了西瓜,所以只能空着手回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只好”,并结合课文中的插图,感受小猴子两手空空、垂头丧气的样子。(3)师:假设你是最后两手空空回家的小猴子,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回家的路上,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指名学生回答)我肯定十分后悔、难过、伤心。我会想:哎!真是不该扔了玉米去摘桃子,又扔了桃子去摘西瓜,最后还扔了西瓜去追兔子!现在两手空空回家,妈妈一定会批评我的,哎!经过这次,我一定要吸取教训。(4)学生结合插图,朗读第 4、5 自然段,边读边体会小猴子抱着又大又圆的西瓜的满足,到最后两

22、手空空回家的难过。“走着走着”语速稍慢,读出小猴子边走边玩的悠闲自在;“蹦蹦跳跳”“真可爱”重读,读出小兔子的惹人喜爱;“不见了”语速稍快;“只好”稍微读慢点,读出小猴子的后悔与无奈。6 结合小猴子一次次扔掉东西,去追另一个新东西的表现,引导学生思考:小猴子为什么最后会空着手回家?(1)同桌之间相互讨论。(2)学生自主发言,教师适当鼓励。因为小猴子做事没有明确的目标,而且三心二意,他一路上见一样摘一样,见到一个更好的东西,就会把前面摘的东西扔掉。最后,玉米、桃子、西瓜、小兔子一个也没有了,他就只能空着手回家了。7教师小结:原来小猴子空着手回家是因为他见一样爱一样,把得到的东西都扔了。这可不是一

23、个好习惯呢,小朋友们千万别学小猴子一样三心二意哦!板块三 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脉络。小猴子下山玉米地 玉米又大又多 摘玉米桃树下 桃子又大又红 扔玉米摘桃子瓜地里 西瓜又大又圆 扔桃子摘西瓜往回走 兔子蹦蹦跳跳 扔西瓜追兔子三心二意一无所获做事要专一目标要明确要有始有终 2引导学生把故事情节讲清楚、讲明白。(1)学生看图讲故事:根据课文插图,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的句式,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2)学生先自己练习讲故事,然后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同桌听,同桌之间相互点评。(3)指名学生讲故事,教师相机点评。

24、3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想象:小猴子第二次下山会是怎样的情境呢?(学生自主发言,教师适当鼓励)4 教师总结:听了大家的回答,老师相信小猴子经过这次空手而归的经历,肯定会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做一个专一的小猴子。老师也相信小猴子下一次下山一定会满载而归的。大家课后可以把这个有趣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朋友或者家人听,跟他们一起分享你学到的道理。练习设计 完成教材 11 优化创新精练对应训练。1由扶到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文前四个自然段结构相似,在教学中,教师重点指导第 1、2 自然段,通过由指导到扶再到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第 1 自然段中抓住关键字词,体会小猴子的动作,让学生理解小猴子的

25、高兴的心情。这样由细节到整体学习课文第 1、2自然段,为学生学习第 35 自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2 迁移运用,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本课的课文语言结构相似,这为语言训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点。让学生在学习中积累运用也很重要。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之后,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插图,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的句式,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在学习中,还不断总结经验,提醒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迁移运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3引导学生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年级的学生内心充满想象,他们拥有自己丰富、天真的思想。在课文教学结束后,抛出一个问题:“小猴子第二次下山会是怎样的情景呢?”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续编故事。学生表现出异样的兴奋,小手举得高高的,都想把自己编的故事分享给大家。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有助于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