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超详细导学案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超详细导学案全.pdf(5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七年级数学“先学后教”导学案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2、知道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的数量。二、阅读指导 1、我们以前学过的数:1、2、3 0 21、32、53 这三类数是如何产生的,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找一下,并在小组读一遍。2、课本中出现了新数:-3、-2、-2.7,这些数和以前学习的数有什么区别?课本上结合实际对它们的意义做了说明,你有其他说法吗?请想一想在组内说一说。3、把一组旧数和新数放在一起:3、2、1、1.8、+6、+3.2、-3、-2、-2.7、0,请同学们根据课本知识把它们分类一下,并读出来。
2、4、归纳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5、正数、0、负数结合实际后都能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课本中都举出哪些可用正数、0、负数表示的例子,请找出来并写在课本的空白处。三、尝试练习 课本 P3页的练习 1、2、3、4;P4页练习。课本 P5页习题 1.1 第 1、2、3 题.四、交流展示 1、在组内讲解阅读思考,并交流。2、在组内指定同学报答案,答案不同的先记下,最后交流展示。3、教师巡视各组学习情况,并适时点拨或启发 五、当堂反馈 1、课本 P5页习题 1.1 第 4-8 题.2、(1)若规定向南为正,则向北 50 米记作 (2)若+101 元表示收入 101 元,则-100 元表示 3、2008 年我
3、国花生产量比上年增长 1.8,油菜籽产量比上年增长-2.7,这里的 1.8,-2.7 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六、反思小结 为什么要引入负数?举例说明正数、负数在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时的作用。1.2.1 有理数 一、学习目标 理解有理数的意义,知道什么是有理数,会将有理数进行分类。二、阅读指导 1、至今为此我们学过的数有哪些?其中对正分数和负分数的理解,你有什么疑问?2、正数包含:负数包含:3、有理数包含:4、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 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 三、尝试练习 1、课本 P8页练习;课本 P14 页习题 1.2 第 1 题。2、关于 0 的说法正确的是()A、0 是整数,不是
4、有理数 B、0 不是分数,也不是自然数 C、0 不是整数,是有理数 D、0 是整数,不是自然数 四、交流展示 1、在组内讲解阅读思考,并交流。2、在组内指定同学报答案,答案不同的先记下,最后交流展示。3、教师巡视各组学习情况,并适时点拨或启发 五、当堂反馈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0 是整数;-3.2 不是分数;10 不是正数;正整数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负分数是负有理数。2、将下列有理数从可能的角度进行归类:-1.1,-131,5.3,150,0,1.3,100,-5,2,-8,725。3、在 0 与 1 之间有没有正数?若有请写出两个 。4、课本 P15 页习题 1.2 的第
5、9 题 5、下面两个圈分别表示正数集和整数集,请在每个圈内填入 6 个数,其中有 3 个既是正 数,又是整数,这 3 个数应填在哪里?你能说 出这两个圈的重叠部分表示什么数的集合吗?正数集合 整数集合 六、反思小结 数的范围从正整数、0 和正分数扩充到有理数后,增加了哪些数?减法中哪些原来不能进行的运算可以进行了?1.2.2 数 轴 一、学习目标 1、结合 P9图 1.2-3 了解数轴的意义,知道数轴的三要素;2、会根据数轴的意义,正确画出数轴。3、能说出数轴上点表示的数及用数轴表示有理数。二、阅读指导 1、在一条东西走向的马路上,有一公交车站牌,公交车站牌东 2 米和 5.5 米处有一垃圾桶
6、和一棵树,公交车站牌西 4 米和 6.5 米处有一 IC 卡电话和一棵杨树。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2、温度计可表示正数、0、负数吗?请说出你的理由;3、正确画出一条数轴,并把下列有理数表示在数轴上:-3,0,2.5,-34,+143。4、设 a 表示正数,则-a 表示 数,在数轴的 边。设 b 表示负数,则-b 在数轴原点的 边。5、在数轴上点 A表示-3,点 B、C分别在原点的左边和右边,且距点 A四个单位长度和 3.5 个单位长度,那么点 B表示 ,点 C表示 。三、尝试练习 1、课本 P10 页练习 1、2 2、数轴上表示-2 的点在原点 侧,距原点的距离是 ;表示-3 的点在表示+5 的
7、点 侧,它们的距离是 。四、交流展示 1、在组内讲解阅读思考,并交流。2、在组内指定同学报答案,答案不同的先记下,最后交流展示。3、教师巡视各组学习情况,并适时点拨或启发 五、当堂反馈 1、课本 P14 页习题 1.2 第 2 题 2、若把-2,1.5,-43,29,0 表示在数轴上,则在原点左边的数有:在右边的数有:3、到原点距离等于 5 的点表示的数是 。4、先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用“”将这些点所表示的数排列起来。-4,-2.5,0,-(-2),21,311。六、反思小结 怎样用数轴表示有理数?数轴和普通直线有什么不同?1.2.3 相反数 一、学习目标 借助数轴理解
8、相反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二、阅读指导 B A a 1、如图:-2 -1 0 1 2 点 A到原点距离是 ,点 B到原点距离是 ;在数轴上标出表示-a 的点。一般的 a 和 互为相反数,特别的,0 的相反数仍是 在数轴上 关于原点对称。2、-2 的相反数是 ,+31的相反数是 m的相反数是 ,-15的相反数是 。3、用例子说明在任意一个数的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表示原来的数的相反数。三、尝试练习 1、课本 P11 页练习 1、2、3 2、(1)-(-5)的相反数是 ,-(+3)的相反数是 。(2)a 的相反数是-6,则 a=。四、交流展示 1、在组内讲解阅读思考,并交流。2、在组内
9、指定同学报答案,答案不同的先记下,最后交流展示。3、教师巡视各组学习情况,并适时点拨或启发 五、当堂反馈 1、课本 P15 页习题 1.2 第 3 题。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数的相反数一定是负数 B、一个数的相反数的相反数一定是正数 C、正数和负数互为相反数 D、任何一个有理数都有它的相反数。3、在数轴上点 A和点 B分别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 a、b,且 A、B两点距离为 6,求 a、b 值。六、反思小结 要成为相反数必需有什么特点?怎样用数轴解释相反数?12.4 绝对值(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 借助数轴理解绝对值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二、阅读指导 C A B 1、如图:-3
10、 -2 -1 0 1 2 3(1)在数轴上点 B表示数 ,点 B到原点距离是 。它的绝对值是 。记作 =3.(2)在数轴上点 A 表示数 ,点 A 到原点距离是 。它的绝对值是 。记作 。(3)数 c 在原点 边,到原点距离是 个单位长度,它的绝对值是 ,记作 。2、根据你对绝对值意义的理解,说说为什么0=0?再举例说明:(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 。(2)一个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三、尝试练习 1、课本 P12 页练习 1、2;课本 P15 页习题 1.2 第 4 题。2、-5表示什么意思 ;121表示什么意思 。3、绝对值等于 10 的正数是 ;绝对值等于 9 的负数是 。四
11、、交流展示 1、在组内讲解阅读思考,并交流。2、在组内指定同学报答案,答案不同的先记下,最后交流展示。3、教师巡视各组学习情况,并适时点拨或启发 五、当堂反馈 1、课本 P15 页习题 1.2 第 7、10 题.2、若x=21,则 x=3、绝对值不大于 2 的整数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 B、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相等 C、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是正数,那么这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D、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正数。5、4 的绝对值是 ()A、4 B、4-C、+4 D、-4 六、反思小结 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吗?怎样用数轴解释
12、绝对值?1.2.4 绝对值(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 会用规定或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二、阅读指导 1、天气预报说:明天最低气温是-6,后天的最低气温是-5,哪一天温度更低。即 。2、数学中规定,两个有理数的大小比较:(1)正数 0,0 负数,正数 负数。(2)两个负数 三、尝试练习 1、仿照课本 P13 页例题,比较下列两对数的大小:(1)-(-2)和-(+2);(2)-97和-32;(3)-(-0.6)和-32 2、课本 P14 页练习,P15页习题 1.2 的第 5、6 题。四、交流展示 1、在组内讲解阅读思考,并交流。2、在组内指定同学报答案,答案不同的先记下,最后交流展示。3、教师巡视
13、各组学习情况,并适时点拨或启发 五、当堂反馈 1、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76和65 (2)-76 和-65 2、课本 P15 页习题 1.2 的第 8、9 题 3、蜗牛从某点 O 开始沿东西方向直线爬行,规定向东爬行的路程记作为正数,向西爬行的路程为负数,爬行的路程依次为(单位:厘米):+5,-3,+10,-8,-6,+12,-10,若蜗牛在爬行过程中,每爬行1 厘米,奖励一粒芝麻,则蜗牛一共得到了多少粒芝麻?4、画一条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3.5 和它的相反数,2 和它的倒数,绝对值等于 3 的数,最大的负整数和它的平方,并把这些数由小到大用“”号连接起来。六、反思小结 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
14、小有几个方法?为什么说“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 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会进行两个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二、阅读指导 1、按课本规定,式子(-4)+(-3)=-7 表示什么意思:2、按课本规定,式子(-5)+(+3)=-2 表示什么意思 3、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把 相加,举例说明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用 的绝对值 。举一例说明:(3)互为 两个数相加得 0,例:。(4)一个数同 相加,仍得 。三、尝试练习 1、课本 P18 页练习 1、2。2、课本 P24 页习题 1.3 第 1 题(1)
15、-(4)。3、某商店卖出两件衣服,第一件亏损 36 元,第二件盈利 43 元,在这两次买卖中,商店盈利(亏损)了多少元?四、交流展示 1、在组内讲解阅读思考,并交流。2、在组内指定同学报答案,答案不同的先记下,最后交流展示。3、教师巡视各组学习情况,并适时点拨或启发 五、当堂反馈 1、计算:(1)(-10)+(+8)(2)(+132)+(-35)(3)(-0.3)+(-51)(4)(-371)+(+551)2、课本 P26 页习题 1.3 第 12 题填空。3、课本 P24 页复习题第 1 题(5)-(8)4、分别在右边的圆圈内填上彼此不相等的数,使得 每条线上的三个数之和为 0,你有几种填法
16、?六、反思小结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和小学学过数的加法运算有何异同?应注意什么?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 会用语言和式子表示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用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二、阅读指导 1、计算:30+(-20)=(-20)+50=50+(-20)(-20)+50 (填等于或不等于)2、计算:(-3)+5+(-2)=(-3)+5+(-2)=比较两个计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3、说出课本 P19 页例 3 计算的每步根据,并在书本上写出来。4、课本 P19 页例 4 学习 解法一:用的是小学方法。解法二:式子 9010+5.4,其中 9010 表示 ,5.4 表示
17、 。三、尝试练习 1、课本 P20 页练习 1、2;课本 P25 页习题 1.3 第 2 题。2、有一批罐头,标准质量为每听 450 克,先抽取 10 听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单位,克):-4442 451 453 460 441 454 461 443 444 450,问:这 10 听罐头的总质量是多少?四、交流展示 1、在组内讲解阅读思考,并交流。2、在组内指定同学报答案,答案不同的先记下,最后交流展示。3、教师巡视各组学习情况,并适时点拨或启发 五、当堂反馈 1、课本 P26 页习题 1.3 第 13 题。2、计算:(1)(-24)+37+153+(-26)(2)(-53)+25+(-
18、75)+13 3、某地一天早晨的气温为 23,中午上升 7,夜间又下降了 10,这天夜间气温是多少?4、分别列出一个满足下列条件的算式:(1)所有的加数是负数,和是 9;(2)一个加数是 0,和是否-3;(3)至少有一个加数是负整数,和是否-10。六、反思小结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和小学学过的加法运算律有何异同?应注意什么?132 有理数的减法(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 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二、阅读指导 1、从不同角度理解式子 4-(-3)的结果。(1)从温度计看 4比-3高 度。(2)+(-3)=4(前面加法法则)(3)4-(-3)=(和-加数=另一个加数)2、独立完成
19、第 22 页探究中的问题 3、有理数减法法则:,用式子表示减法法则:4、做有理数减法运算要学习例 5,先把减法运算转化为 运算。三、尝试练习 1、课本 P23 页 练习 1、2;课本 P25 页习题 1.3 第 3、4 题。2、(1)比+5 小+3 的数是 ,比-5 小+3 的数是 。(2)比+5 小-3 的数是 ,比-5 小-3 的数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零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一个正数减去一个负数差是正数。两个数相减,被减数一定比差数大。a-(-b)=a+b。四、交流展示 1、在组内讲解阅读思考,并交流。2、在组内指定同学报答案,答案不同的先记下,最后交流展示。3、教师巡视各
20、组学习情况,并适时点拨或启发 五、当堂反馈 1、课本 P25-26页习题 1.3 第 6、7、14 题 2、填空:(1)(正数)(正数)=6(2)(负数)(正数)=6(3)(负数)(负数)=6 3、求出下列每对数在数轴上对应点之间的距离:(1)3 与-2;(2)-4 与 1.5;(3)2 与 4.5;(4)35与-5。你能发现所得的距离与这两数的差有什么关系吗?若数轴上 A、B 两点表示有理数 a、b 请用含 a、b式子表示 A、B两点间的距离 d。六、反思小结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有何关系?试用数轴加以解释。1.3.2 有理数的减法(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 1、进一步熟悉有理数的减法运算。2、
21、会把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式子写成省略加号的式子。3、会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二、阅读指导 1、在课本上标注课本 P23页例 6 每一步运算的根据。2、化为加法运算:-a b-c=-a+3、(-2)(+3)+(-5)(-6)(-2)+(-3)+(-5)+(+6)读作:-2 3 5+6 读作:三、尝试练习 1、课本 P24 页练习;课本 P25 页习题 1.3 第 5 题。2、下表是 5 天的水位变化情况(用正数表示水位比前一日上升,用负数表示水位比前一日下降)。请分析 5 天水位变化情况。四、交流展示 1、在组 内 讲 解阅读思考,并交流。2、在组内指定同学报答案,答案不同的先记下,最后交流
22、展示。3、教师巡视各组学习情况,并适时点拨或启发 五、当堂反馈 1、课本 P26 页习题 1.3 第 7、8、9、10、11 题 2、某检修小组从甲出发,在南北路上检修线路,如果规定向南为正,向北为负,一天中汽车行驶记录如下(单位:km)+9,-3,+4,+5,-7,+13,-5,-4,+12,+7(1)问收工时距甲地多远?(2)若每千米耗油 0.25 升,问从甲地出发到收工共耗油多少升?六、反思小结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都能转化为加法运算吗?1.4.1 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 1、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并能用语言表达。日期 5 6 7 8 9 水位变化米 0.38 0.24-0.
23、12 0.20-0.49 2、会用乘法法则进行两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二、阅读指导 1、-2=0=+3=(-2)(-3)=(-2)(-3)=2、观察式子 (1)(+2)(+3)=+6 数乘 数积为 数。(2)(-2)(+3)=-6 数乘 数积为 数。(3)(+2)(-3)=-6 数乘 数积为 数。(4)(-2)(-3)=+6 数乘 数积为 数。3、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得正,得负,并把 相乘。4、结合课本 P30 页例子理解和运用法则。5、(-2)1 32 1 所以-2 的倒数是 ,32的倒数是 ,数 a(a0)的倒数是 。三、尝试练习 1、课本 P30 页练习 1、2、3 题;课本 P38
24、 页习题 1.4 第 1、2、3 题。2、两个有理数相乘,积是正数,则这两个数是 四、交流展示 1、在组内讲解阅读思考,并交流。2、在组内指定同学报答案,答案不同的先记下,最后交流展示。3、教师巡视各组学习情况,并适时点拨或启发 五、当堂反馈 1、课本 P39 页习题 1.4 第 13 题。2、a 0,a+b 0,则 ab 0。3、如果 ab=0,那么一定有 ()A、a=b=0 B、a=0 C、a、b 至少有一个为 0 D、a、b 最多有一个为 0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数的倒数都小于 1 B、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 1 C、-1 的倒数等于本身 D、任何数的负倒数都是负数 六、反思小
25、结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和小学学过数的乘法运算有何异同?应注意什么?1.4.1 有理数的乘法(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 1、会判断几个因数相乘,积的符号。2、知道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3、能运用运算律等简化乘法运算。二、阅读指导 1、两数相乘,先判断和的 ,再把相乘 。2、多个有理数相乘,可以把它仍按 相乘。3、几个数相乘,积得符合由 因数的个数决定。4、几个不是 0 的数相乘,先确定积 ,再把 相乘。5、认真阅读例子,充分理解运算律在运算中的运用。三、尝试练习 1、课本 P32 页练习,P33页练习。2、用简便方法计算。(1)-4(-8)(+25)(2)91918 (-19)四、交流展示
26、 1、在组内讲解阅读思考,并交流。2、在组内指定同学报答案,答案不同的先记下,最后交流展示。3、教师巡视各组学习情况,并适时点拨或启发 五、当堂反馈 1、计算:(1)5(-0.25)(-8)(2)52(-325)(-103)(3)(215131)(-30)(4)10597(-53)2、某公司 2010 年第一季度平均每月亏损 2.5 万元,第二季度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平均每月盈利 12万元,第三季度平均每月盈利 1.7 万元,第四季度又因季节原因而平均每月亏损 2.1 万元,这个公司 2011年总的盈亏情况如何?六、反思小结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有哪些?和小学学过的乘法运算律有何异同?应注意什么
27、?1.4.2 有理数的除法(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除法法则及法则的另一种说法。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二、阅读指导 1、因为(-2)(-4)8,所以 8(-4)-2 (说出你的理解)2、10(-2)10 3、有理数除法法则:(1)用语言表达:(2)用式子表达:(3)两数相除,同号得 ,异号得 ,并把绝对值相 。0 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 0 的数,都得 。4、分数可以理解为 三、尝试练习 1、课本 P35 页练习,课本 P36 页练习 1、2,2、两个数的和为 0,那么它们的商为()A、0 B、1 C、-1 D、以上结论都不对 3、两个不为 0 的有理数相除,如果交换它们的
28、位置,那么()A、两个商相等 B、两个商互为相反数 C、两个商互为倒数 D、两个商的绝对值相等 四、交流展示 1、在组内讲解阅读思考,并交流。2、在组内指定同学报答案,答案不同的先记下,最后交流展示。3、教师巡视各组学习情况,并适时点拨或启发 五、当堂反馈 1、课本 P39 页习题 1.4 第 12、14、15 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同号两数相乘符号不变 异号两数相乘取绝对值较大因数的符号 两数相除,商是正,被除数的绝对值大于除数的 两数相除,若商为正,则这两数同号 六、反思小结 1、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有何关系?想一想:0 为什么不能作除数?2、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一般分几步?应注意什么
29、?1.4.2 有理数的除法(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 1、会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2、学会用不同品牌的计算器进行比较复杂的数的计算。二、阅读指导 1、我们知道,在小学学习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若没有括号,则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若有括号则遵循“先计算小括号括号内的、再计算中括号内的、最后计算大括号”的顺序进行计算。2、例 9 中盈利、亏损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需要用正负数表示。三、尝试练习 1、课本 P36 页练习,课本 P37 页练习;课本 P38 页习题 1.4 第 4、6、7 题 2、如果+=,=+,=+,则=()A.2 B.4
30、C.8 D.16 3、计算下列各题(1)3+2(51);(2)-72(3)(6)(31);(3)(3)95(32 四、交流展示 1、在组内讲解阅读思考,并交流。2、在组内指定同学报答案,答案不同的先记下,最后交流展示。3、教师巡视各组学习情况,并适时点拨或启发 五、当堂反馈 1、课本 P39 页习题 1.4 第 8、9、10、11 题。2、小红与小丽利用温差测量一座小山的高度,小红在山顶测得温度是1C,同时小丽在山脚测得温度是 5C,已知高度每增加 100 米,气温大约降低 0.6 C,这座山峰的高度大约是多少米?六、反思小结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都能转化为加法与乘法运算吗?1.5.1 乘
31、方 一、学习目标 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和简单的混合运算。二、阅读指导 1、333 记作 ,读作 。(-21)(-21)记作 ,读作 。2、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 。在(-2)5中,叫做底数,叫做指数。3、举例说明什么是“负数的幂”,并完成第 42 页思考的填空。负数的奇次幂是 ,负数的偶次幂是 ,正数的任何次幂是 ,0 的任何次幂是 。4、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看书理解后填空)(1)先 ,再 ,最后 。(2)同级运算,从 到 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 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5、课本 P43 页例 4 学习时,注意观察、发现和表示规律,说一说你是怎
32、样发现规律的?三、尝试练习 1、课本 P42 页练习,课本 P44 页练习;课本 P47 页习题 1.5 第 1、2、3 题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22=4 B、31128327 C、81)21(3 D、6)2(3 四、交流展示 1、在组内讲解阅读思考,并交流。2、在组内指定同学报答案,答案不同的先记下,最后交流展示。3、教师巡视各组学习情况,并适时点拨或启发 五、当堂反馈 1、课本 P48 页习题 1.5 第 8、11、12 题 2、观察下列各式:12+1=12,22+2=23,32+3=34。请你猜想到的规律用自然数 n 表示出来:。六、反思小结 1、有理数乘方和乘法运算有何异同?
33、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都能转化为加法与乘法运算吗?1.5.2 科学记数法 一、学习目标 1、知道 10 在 1 的后面有几个 0。2、了解科学记数法的定义;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二、阅读指导 1什么叫做乘方?举例说明底数、指数、幂。2把下列各式写成幂的形式:101010=(10)(10)(10)=3计算:102=;103=;104=;10n=一般的 10 的几次幂就等于 1 的后面带 0即 0 的个数等于幂指数。如果最高位的数字不是 1,而是其他数字怎么办?如:4、600、6000、60000、60000000000 怎样利用 10 的幂表示呢?5、12340000=1.
34、234 =123.4 6、表达你所理解的科学记数法:三、尝试练习 1、判断对错:(1)1060000=106 106;(2)1060000=10.6106;(3)1060000=1.06106;(4)1060000=1.06105 2、下列的数各是几位整数?(1)7108;(2)1.2106;(3)3.65107;(4)1011;(5)2.005104;(6)5.4736103 3、课本第 45 页练习,第 47 页习题 1.5 第 4、5 题。4、若 567000=5.67 10n,则 n=若 567000=567 10m,则 m=它用的是科学记数法吗?为什么?四、交流展示 1、在组内讲解阅
35、读思考,并交流。2、在组内指定同学报答案,答案不同的先记下,最后交流展示。3、教师巡视各组学习情况,并适时点拨或启发 五、当堂反馈 1、课本第 48 页习题 1.5 第 9、10 题。2、一个正常人的平均心跳速率约为 70 次,一年约跳多少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结果。一个正常人的心跳能达到 1.1 亿次吗?3、105108=(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0m10n=(m、n 为正整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4、若 m=2.5 105,则 m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六、反思小结 1、科学记数法中的字母 a 是如何规定的?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大数的整数位数与 10 的指数有何关系?你发现了吗?1.
36、5.3 近似数 一、学习目标 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的意义。能按精确度的要求取近似数,会根据近似数的不同形式确定其精确度和有效数字。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实际应用。二、阅读指导 1、回顾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如:3 (精确到个位)3.1 (精确到 0.1 或精确到十分位)3.14 (精确到 或精确到 )(精确到万分位或精确到 )2、,叫做这个数的近似数或近似值。3、精确度是指近似数与准确数的 。如:近似数 2.358,它的精确度是 或 。4、有效数字:在四舍五入后的近似数中,从一个数的左边 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 。5、想一想:近似数 1.8 和 1.80 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三
37、、尝试练习 1、课本 P46 页练习 2、下列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它们精确到哪一位,有几个有效数字?0.01020 1.20 1.50 万 -2.30 410 3、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要求取近似值 607500 (保留两个有效数字)0.030549 (保留三个有效数字)四、交流展示 1、在组内讲解阅读思考,并交流。2、在组内指定同学报答案,答案不同的先记下,最后交流展示。3、教师巡视各组学习情况,并适时点拨或启发 五、当堂反馈 1、课本 P47 页习题 1.5 第 6 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似数 26.0 的精确度与近似数 26 一样;B、近似数 26.0 与 26 的有效数字
38、一样;C、近似数 7000 万与近似数 7 千万精确度一样;D、近似数 3.1416 精确到千分位,有四个有效数字 3,4,1,6。3、下列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有几个有效数字?0.45060 2.40 万 36 亿 2.180 510 4.03 1110 六、反思小结 1、近似数 1.80 和 1.8 最大的差是多少?2、近似数与有效数字有何关系?举例说明。有理数适应性单元练习题(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班级 姓名 座号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2 的相反数是()A2 B21 C-21 D-2 2、有理数 a、b 在数轴上的表示如图所示,那么()A、ba
39、 B、ab C、ba D、ab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22=4 B 31128327 C 81)21(3 D 6)2(3 4、把 0.01056 四舍五入,使其保留三个有效数字,所得近似数精确到()A.千分位 B.万分位 C.百分位 D.十万分位 5、人体正常体温平均为 36.50C,如果某温度高于 36.50C,那么高出的部分记为正;如果温度低于36.50C,那么低于的部分记为负。国庆假期间某同学在家测的体温为 38.20C应记为()A、+38.20C B、+1.70C C.1.70C D、1.70C 6、比较数的大小,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5 3 B、2 3 0 C、21031
40、D、314151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方是本身的数是正数 B、立方是本身的数是1 C、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是正数 D、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1 8、若aa,则a是 ()A负数 B正数 C非负数 D非正数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3.14 既是负数,分数,也是有理数 B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是整数 C-2000 既是负数,也是整数,但不是有理数 DO是非正数 10、如果+=,=+,=+,则=()A.2 B.4 C.8 D.16 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16 分)11.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 300.05(单位:毫米),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 30 毫米,加工要求
41、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_毫米,最小不低于标准尺寸_毫米 12.2008年 9 月 27 日,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他相对地球行走了5 100 千米路程,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 _。13.85减去 1 的差等于_;352的相反数为_ 14.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 6 的点有_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_;15.若 23312.x,则 x 的整数值有_个。16.如果3a,则_3 a,_3 a 17.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0.1 0.02 (2)(3.12)3.125 18.用四舍五入法得到 a 的近似数是 3.80,精确地说,这个数的范围是_ 三.解答题(共 54 分)19(8
42、 分)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里.88.1,5,2006,14.3,722,0,34,4,(1)正数集合:;(2)负数集合:;(3)整数集合:;(4)分数集合:20.(6 分)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2)4;54()54;(4.2)()5;()(3)6.1;()(3)23.()().21.计算:(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1)0.5(341)2.75(721)(2)(-12)(-32)(-9)(3))95()32()3(2 (4)35022(51)1 22.(6 分)画一条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3.5 和它的相反数,2 和它的倒数,绝对值等于 3 的数,最大的负整数和它的平方,并把
43、这些数由小到大用“BC,请你说出他的理论根据:。12、在墙壁上固定一根木条,至少要订 根铁钉,其中的道理是 。13、线段AB=8cm,C是AB的中点,D是BC的中点,则A、D两点间的距离是_cm。14、已知点A、B、C三个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若线段AB=8,BC=5,则线段AC=_。15、如图,BC=4cm,BD=7cm,且D是AC的中点,则AC=_。16、已知:如图,直线 CD经过点 O,则BOD 17、将线段AB延长至C,使BC31AB,延长BC至点D,使CD31BC,延长CD至点E,使DE31CD,若CE8,则AB 。18、正方体的每一面不同的颜色,对应着不同的数字,将四个这样的正方体如图
44、拼成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体,那么长方体的下底面数字和为 三解答题(共 46 分)19、计算(每题 1 分,共 6 分):(1)30.26=_ _;(2)181536=_ _;(3)3656+1814=_ ;(4)108-56 23=_;(5)27175=_ ;(6)15206=_ (精确到分)20、如图,(10 分)C A D B 过点P画直线MN AB;(1 分)连结PA、PB;(2 分)过B画AP、AB、MN的垂线,垂足为C、D、E;(3 分)过点P画AB的垂线,垂足为F;(1 分)量出P到AB的距离_(厘米)(精确到 0.1 厘米)(1 分)量出B到MN的距离_(厘米)(精确到 0.1 厘
45、米)(1 分)由知P到AB的距离_B到MN的距离(填“”)(1 分)21、(6 分)一个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的 4 倍还多 15,求这个角的度数。22、(7 分)已知:如图,AOB=75AOC=15,OD是BOC的平分线,求BOD的度数。23、(8 分)线段4ABcm,延长线段AB到C,使BC=1cm,再反向延长AB到D,使AD=3 cm,E是AD中点,F是CD的中点,求EF的长度。24、(9 分)甲从A地出发向北偏东 30方向走 40 米到达点B,乙从A地出发向南偏东 60方向走 30米到达点C。(1)用 1 厘米表示 10 米,画出示意图;(2)试求出BAC的度数;(3)估算出甲、乙两人相距多少米。B A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