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江都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通关模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江苏省江都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通关模拟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藻饰(zo)狡黠(xi)傅彩(f)B诘难(ji)咀嚼(jio)味同嚼蜡(ju)C滞碍(ch)阐证(chn)幽居(yu)D轻鄙(b)粗糙(co)吹毛求疵(c)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每当他们夜晚独对星空时,浮华和名利都被过滤掉,他们的心灵惦记的是最初那两扇柴门,那是故乡的眼睛。B她的瘦以及她的黄发丝,都让人无原无故地产生一种怜悯。C趁个假日,我出了城,经自寻春去了。D他之容易接受,是由于他的流畅的旋律与扬溢的感情和才华。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
3、不懂的。B为了迎接首届文化艺术节,小龙和小钱逢场作戏,精心编排了一出话剧。C杨绛在散文集我们仨中,回顾了一幕幕一家三口尽享天伦之乐的温馨场景。D这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电影,因为其中的内容如此丰富,浮光掠影的浏览根本无法完全体会。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9年1月12日,老红军李光在遵义逝世,他的英勇事迹将永远被人们铭记。B1月17日,通过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接受采访的发言,使我真切认识到华为作为国产知名品牌的责任与担当。C冬季的云南大理无量山漫山遍野盛开着樱花,充满着春天的气息,是一个适合旅游的季节。D过去常年被冰雪覆盖的极地已出现绿色苔原,其原因是气温上升、积雪层减少造成的。 第I
4、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提示默写。(1)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_,_;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2)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_;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_,_;祖国啊!(3)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_、_、_;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和两段文,完成各题。(甲)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露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乙)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
5、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放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基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
6、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丙)叶秀发传宋濂叶秀发,字茂叔,金华人。擢庆元丙辰进士第。初授福州长溪簿,调安庆府桐城丞。金人犯蕲、黄二州,桐城为邻壤,万目睽睽不相保。骑兵将迫,家人号泣求避,秀发叱之曰:“此正臣子竭力致身之日,虽死何憾,苟先去之,如一邑生聚何?”修城浚濠,日为备御计。会金人使谋者至,秀发擒之,亟斩于城门以徇。金人计不得近,邑赖以完。其忠义出于天性,至死不变如此。绍定庚寅九月卒,年七十。卒之日,唯遗书籍数箧,弊衣一袭,至无以为敛。(节选自文宪集卷十)【注释】擢:选拔。授:任命。丞:县丞:生聚:指
7、百姓。浚濠:挖深护城河。徇:示众。1乙文选自_,作者是_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竭力致身之日()(2)会金人使谋者至()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4下列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死了又遗憾什么呢,如果我们先走了,那么全城的百姓该怎么办呢?B即使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如果我们先离开了,那么全城的百姓该怎么办呢?C即使死了又遗憾什么呢,如果我们先走了,那么全城的百姓能去哪里呢?D虽然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如果我们先离开了,那么全城的百姓能去哪里呢?5甲词中辛弃疾的理想是“_”丙文中,面对强敌,叶秀发的言行印证了乙文作者的
8、主张:_(用自己的话概括)。6丙文作者评价叶秀发“天性忠义”,从他的御敌之术和卒后“无以为敛”可以看出,他还是一个_、_的人,7下列对甲词和乙、丙两文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甲词首尾写实,中间写梦境,抒发了词人的抗金报国决心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B乙文逻辑严密,气势充沛,论述了人生的理性抉择,体现了作者大义凛然的气节。C乙文作者所倡导的重“义”之心,辛弃疾和叶秀发具备,普通人是无此“心”的。D甲词和乙丙两文中都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增强了作品思想内容的表达效果。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捡烂纸的老头汪曾祺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他烤肉刘。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
9、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蜜主食有米饭、馒头、芝麻烧饼、罗丝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夏天卖麻酱面。卖馅儿饼。烙饼的炉紧贴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工人们都正在壮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一瓶啤酒,二两白的。女工们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买馅饼
10、,或炒豆腐、花卷,带到车间里去吃。有一些退休的职工,不爱吃家里的饭,爱上烤肉刘来吃“野食”,爱吃什么要点儿什么。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主儿,原来当会计,他每天都到烤肉刘这儿来。他和家里人说定,每天两块钱的“挑费”都扔在这儿。有一个煤站的副经理,现在也还参加劳动,手指甲缝都是黑的,他在烤肉刘吃了十来年了。他来了,没座位,服务员即刻从后面把他们自己坐的凳子提出一张来,把他安排在一个旮旯里。有炮肉,他总是来一盘炮肉,仨烧饼,二两酒。给他炮的这一盘肉,够别人的两盘,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这些,都是老主顾。还有一些流动客人,东北的、山西的、保定的、石家庄的。大包小包,五颜六色。男人用手指甲剔牙,女人敞开怀
11、喂奶。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的人都认识他,是个捡烂纸的。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你吃点儿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啮。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他可不在乎这个),自言自语:“跟他们寻一口面汤。”喝了面汤:“回见!”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一天,他和几个小伙子一桌。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他放下烧饼,跑到店堂当间
12、:“出来!出来!”这是要打架。北京人过去打架,都到当街去打,不在店铺里打,免得损坏人家的东西搅了人家的买卖。“出来!出来!”是叫阵。没人劝。压根儿就没人注意他。打架?这么个糟老头子?这老头可真是糟。从里糟到外。这几个小伙子,随便哪一个,出去一拳准把他揍趴下。小伙子们看看他,不理他。这么个糟老头子想打架,是真的吗?他会打架吗?年轻的时候打过架吗?看样子,他没打过架,他哪里是耍胳膊的人哪!他这是干什么?虚张声势?也说不上,无声势可言。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跟他们寻口汤去。”喝了两口面汤:“回见!”。有几
13、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了八千多块钱,一沓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注】挑费:京津冀方言,指家庭日常生活里的开支。1文章围绕“捡烂纸的老头”着重写了哪两件事?请简要概述。2在众多食客当中,作者为什么用较多笔墨描写了“煤站副经理”的形象?3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悻悻”一词的解释:怨恨愤怒的样子;失意的样子。请你联系上下文,分析第段中“捡烂纸的老头”“悻悻”的原因。4赏析第段的画线句。五、诗歌鉴赏(共5分)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
14、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词以风趣幽默的笔调,抒写词人和朋友出游时突遇风雨的所感所思。B“何妨吟啸且徐行”中“徐”字刻画出词人在风雨中高声吟咏、悠然行走的形象。C“山头斜照却相迎”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词人经历风雨之后的喜悦。D整首词于简朴中见深意,内蕴丰富,景、理、情水乳交融,历来为人们所称道。2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六、语言表达(共10分)青春,使我们有了万丈荣光;信念,使我们有了荡气回肠;使命,使我们有了生命的玉液琼浆!班里将要开展以“也说使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1)请你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诠释对使命的认识。(2)通过学习出师表,我们感受到了诸葛亮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进谏方式,现在班主任想请你用这种方法说服班上有厌学思想的同学小刚,你会怎么说呢?七、作文(共40分)题目:总会想起要求:先将上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