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东台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提升提分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江苏省东台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提升提分卷.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2)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3)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AtioguzhchnBdioguzhcnCtioguzhchnDdioguzhcn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整个教室里哼起了国际歌的旋律,就像某电视剧里苏联战俘们在德国军官视查时的场景,不动嘴,只是让声音在喉头低沉地哼。B在新疆叶城突然看到辽阔的幽深绿色之后,我的第一反应竟是悚然,震惊中
3、紧闭了双眼,如同看到密集的闪电,眼神荒疏了忘却了这人间最滋润的色彩,以为是虚妄的梦境。C要想让中国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决不能满足于现状,墨守成规,唯有创新才是弘扬戏曲文化的康庄大道。D人不能死于盲从。不懂得怀疑一切的人,眼睛里永远都无法流露出睿智的目光。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大家的作品,言辞脱口而出,没有矫揉造作的姿态。B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C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D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无所不为的程度。4、下列各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惟余莽莽不二法门鸠占鹊巢波澜不惊解说:这四个短语分别是动
4、宾短语、偏正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B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芦荡如万重大山”。C不是亚洲金融危机多么严重,就是世界经济增速减缓,都无法阻挡中国前进的脚步。解说:这个句子没有语病。D得知自己已然中举,范进内心狂喜,随即晕倒在地,不省人事。解说:这句话中的成语使用正确。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提示默写。巴山楚水凄凉地,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
5、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盖
6、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节选自欧阳修偃虹堤记)【注释】按图:按照地图,文中指看着地图。远迩:远近。惠利:指思惠利益。作者;建造者。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增其旧制(2)沙鸥翔集(3)问其作而名者(4)夫以百步之堤2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2)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3(甲)(乙)两文都为应邀之作,各侧重表达怎样的主题?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政治抱负,也是他坚守的人生信条,下面两则【链接材料】中任选一则,说说他是如何践行的。【链接材料一】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链接材料二】岁大蝗早,江、淮、京东滋甚。仲淹请遣使循行,未报。乃请问曰:“宫掖中半日不食当何如?”帝侧然,乃令仲淹安抚江、淮。注释:方:正。循行:查看。报:回复。四、现代文阅
8、读(共10分)没半碗饭时,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挑着一副担桶,唱上冈子来。唱道:“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楼上王孙把扇摇。”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挑去村里卖。”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正在那里凑钱。杨志见了,喝道:“你们又做甚么?”众军道:“买碗酒吃。”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众军道:“没事又来捣乱。我们自凑钱
9、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杨志道:“你这村人理会的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那挑酒的汉子看着杨志冷笑道:“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说,只见对面松林里那伙贩枣子的客人,都提着朴刀走出来问道:“你们做甚么闹?”那挑酒的汉子道:“我自挑这酒过冈子村里卖,热了在此歇凉。他众人要问我买些吃,我又不曾卖与他。这个客官道我酒里有甚么蒙汗药。你道好笑么?说出这般话来!”那七个客人说道:“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是如此。说一声也不打紧。我们倒着买一碗吃。既是他们疑心,且卖一桶与我们吃。”那挑酒的道:“不卖,不
10、卖!”这七个客人道:“你这汉子也不晓事,我们须不曾说你。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汤,便又救了我们热渴。”那挑酒的汉子便道:“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碗瓢舀吃。”那七人道:“你这汉子忒认真,便说了一声打甚么不紧。我们自有椰瓢在这里。”只见两个客人去车子前取出两个椰瓢来,一个捧出一大捧枣子来。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把枣子过口。无一时,一桶酒都吃尽了。七个客人道:“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那汉道:“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七个客人道:“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那汉道:“饶不的,做定的价
11、钱。”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了一瓢酒。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啰唣。”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内容。2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3下列是描写杨志言行的语句,分析一下这两句分别表现了杨志怎样的性格特征。(1)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2)杨志道:“你这
12、村人理会的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周总理,你在哪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周总理,你在哪里我们找遍整个世界,呵,总理,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辽阔大地,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周总理广场回音:“呵,轻些呀,轻些,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1)诗中“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中的“足迹”既指总理的_,又指总理的_。(2)找出文中运用反复、拟人修辞手法的地方,并阐述一下反复的修辞手法运用的好处。六、语言表达(共10分)请认真观察下边的漫画,然后用一句简洁的话给漫画拟一个标题。(要求:不超过10个字,所拟标题一定要起到醒目和警示的作用)七、作文(共40分)读懂材料后按要求作文。小溪深山启程,冲破险阻,汇入大海,壮大的路上留下阵阵欢歌;学子追逐梦想,砥砺意志,不负芳华,成长的路上洒下声声欢歌。欢歌是愈挫愈勇时的乐观,是爱与被爱中的愉悦,是拼搏成功后的欣喜亲爱的同学,一路前行,你有怎样的欢歌?请以“一路欢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请先在答题卡上所选题号后的括号内打“”,然后再作文。若选题二,请自拟题目。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