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通关提分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安徽省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通关提分卷.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溃退(ku)遗嘱(sh) 颁发(bn)仲裁(ci)B刹那(sh)翘首(qio)悄然(qio)屏息(bng)C凛冽(li)着舰(zhu)娴熟(xin)镌刻(jun)D巨额() 咆哮(po)轨迹(gu)舰艉(wi)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锤炼飓风苔痕坦荡如砥B吆唤交卸肆意潜滋暗长C赋闲星辰狼藉张目接舌D踌躇荫蔽震颤深不可测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随着社会文明的演进,一个人的学生时代也日益延长。人的成长是一件奢侈的事。漫长的学生时代,属于社会对人的昂贵的投资期。人的学习生存技能的时间也最长。在所有的
3、动物中,人的孕育期最长。人是大自然精雕细刻的一件作品,成长岁月的奢侈,正是为了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一件珍品。ABCD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该旧址将以每天10小时平移约7米的速度东移70米,计划10日左右完成平移。这是武汉文物整体平移首例项目。B近年来,伴随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KTV酒吧等娱乐场所的增多,使少年因不当用耳机发生噪声性听力损伤的风险日益加大。C今天的牛奶销量达到了大约15万左右箱,是历史的最高水平。D深受天津人民喜爱的曲艺名家苏文茂先生,是津味相声的杰出代表。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1)_,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2
4、)日暮乡关何处是?_。(崔颢黄鹤楼)(3)东风不与周郎便,_。(杜牧赤壁)(4)问君何能尔?_。(陶渊明饮酒(其五)(5)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6)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7)王维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奇特壮丽风光的名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愚公移山,完成下面小题。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
5、,隐上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翼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年且九十且:将近B惩山北之塞惩:受惩罚C杂然相许许:赞同D
6、寒暑易节易:更替2下面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C甚矣,汝之不惠D无陇断焉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首先交代故事背景,指出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暗示移山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下文移山、负山等情节做铺垫。B愚公对移山的坚定信心来自他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正确认识,他懂得人力是无穷的,只要世世代代坚持下去,就一定有完成的希望。C文末叙述“操蛇之神”的恐惧心理和天帝被愚公的决心所感动,山被移走,采用神话结尾,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宣扬了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D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改
7、造自然的伟大魄力和坚强毅力。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那盆水仙花上学期我到横河村小支教。那天正在上课,突然,隔壁教室里传来了李老师愤怒的呵斥声:“你又来了,出去!出去!”很多学生也跟着喊。嘈杂声影响了我的课堂,我连忙打开教室门,只见李老师正连拉带摸地把一个老头推出教室。老头六十来岁,满身邋遢,拖着个大麻袋,傻笑着一步一顿地离去。课后,李老师告诉我,老头子是本地的孤寡老人,脾气古怪倔强,不管你上没上课,常常旁若无人地闯入教室乱找乱动,把垃圾桶翻得一片狼藉。正说着,我班有个学生跑来:“杨老师,快,快去,陈业被那老头打了!”当我赶到时,陈业已被老头推倒在地上哭喊着:“还我我还没喝
8、完啊,奥老头!”原来老头盯上了他手中的饮料瓶,没等他喝完就抢去了,在他眼里,能卖的垃圾简直就是“宝”。校长也赶来了,一边骂一边把老头踉踉跄跄地推出了校门。几天后,我班正在朗读课文。“够”的一声巨响,教室门猛地被撞开,大家吓了一跳。一看,又是那老头。一手拖着麻袋,一手紧攥拳头,朝教室后面的垃圾桶大摇大摆地走去,那架势随时等着反抗我来推他。“臭老头,出去!”“奥老头,快出去!”很多学生异口同声地喊着,整个课堂一片喧哗。当老头走近我时,我出人意料地给他让开了道,并向学生做了个安静的手势。“继续朗读吧,不要打扰老爷爷捡东西了!”我平静地说。犹豫间,琅琅书声又逐渐响起。我们反常的举动让老头有些发愣。他从
9、垃圾桶里翻出了几个饮料瓶后,竟加快了脚步往外走,饮料瓶掉出了一个也不知道。我捡起来送到他手中,他疑惑地看了看我又过了几天,我正在上课,教室的门又突然被推开,老头刚探进半个身子,一看是我,竟缩了回去,还轻轻地带上了门离开了。我们发现老头和以前都不大一样了!我问学生:“老爷爷为什么会变了呢?”“我知道,因为前几天老头子没有被老师推出去。”“杨老师没骂他,还帮他捡瓶子!”陈业若有所思地说,“老头老,老爷爷好像知道杨老师对他好!”我说道:“老爷爷一个人孤零零的,每天起早贪黑到处捡破烂不容易呀,老师有个办法可以帮帮他:大家平时把丢弃的那些废品专门放进一个袋子收集起来,送给老爷爷,谁愿意负责这件事?”“我
10、愿意!”“我也愿意!”好多学生都争着说。没想到陈业也抢着举手,我把这件事交给陈业负责。从那以后,我班无论上什么课,老头子再也没有闯进教室了。临近期末的一天,我一进教室就看见讲台上多了一盆水仙花,我惊讶地问:“这花是哪位同学放在这里的呀?”陈业兴奋地说:“老师,花是老爷爷从菜市场买来的,他让我带到教室摆在讲台上,说是谢谢同学们,谢谢您呢!”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那节课上得特别开心。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过去了。暑假里我又被临时通知回到原单位。教师节那天,遇到了李老师,我问起老头子的事。李老师说:“他死啦。” “啊,怎么死了呢?”我很是惊愕。“暑假里,他跳入水中救上了一个小孩,自己却因体力不支被淹死啦。
11、听村里人说老头也不怎么会游泳。”李老师补充道,“对了,他救的小孩就是你班的陈业”我听着,心里酸酸的,竟有些想流泪,泪眼蒙晚间眼前就浮现出了那盆水仙花1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方框内写出相关的故事情节。(每处不超过6个字)老头阅课堂“我”善待老头同学帮老头_2小说主要刻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老头,一个是杨老师(“我”),你最欣赏哪个人物?请说明理由。3请赏析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1)一看,又是那老头。一手拖着麻袋,一手紧攥拳头,朝教室后面的垃圾桶大摇大摆地走去。(2)老头刚探进半个身子,一看是我,竟缩了回去,还轻轻地带上了门离开了。4许多小说往往用第一人称“我”来讲故事,如孔乙己社戏最后一课本文也是如此
12、,请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五、诗歌鉴赏(共5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下面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来到钱塘湖游春,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的景象,后一句写出西湖的水态天容。B颔联具有动态感和画面感,“争”“啄”二字把飞鸟的灵动和欢快生动地表现出来,构图的背景是“暖树”和“春泥”,主体是“早莺”和“新燕”。C颈联写花草植物,描绘了一幅乱花初放,而未缤纷,但可以预见即将盛放,会使人眼花缭乱;芳草才生,还未长高,仅能没过马蹄的初春图景。D尾联中的
13、“行不足”说明诗人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还没有尽兴,流连忘返,委婉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对春日西湖无比喜爱的思想感情。2这是一首描写西湖的名篇,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精妙之处,任选一处进行赏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1)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 ()(2)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3)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4)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七、作文(共40分)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的笔下,都展现了秋天的画卷。你家乡的秋天有哪些特有的景象?是那饱满诱人的果实,还是金黄灿烂的田地?是天边的山岭,还是高远的蓝天?或许一片落叶让你感叹岁月的脚步声,一丝清凉让你发思古之幽情。细细观察,细细品味,从多个角度描写“家乡的秋天”。要求: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