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云南省开远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点睛提升提分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云南省开远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点睛提升提分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丰硕(shu)趋势(q)豁然开朗(hu)B微软(run)开辟(p)名人逸事(yC堕落(du)生涯(y)强词夺理(qing)D奠基(din)阻碍(i)出类拔萃(cu)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裸露 腈纶 雕塑 气喘吁吁B恭顺 懈怠 衰竭 穿流不息C磅礴 黧黑 蜷卧 大煞风景D蠕动 诅咒 虔诚 漫不经心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父辈腕间滴答作响的腕表,需要每天用毛巾擦拭、上发条,宛如一种神圣的仪式一样周而复始。B每每世界大赛销声匿迹,人们便要潜心剖析它留下了什么精粹。C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不是目
3、空一切的幻想家,而是知道那条“对的路”并不容易,却也要借助某种力量走过去的人。D追风筝的人将阿富汗君主制的终结、塔利班当权、“911”等政治事件天衣无缝地融合在小说背景中。4、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6月10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B通过“车让人”活动的开展,使我市交通秩序得到进一步改善。C学校举行的汉字听写大赛,极大地增加了我们学习和正确使用汉字的热情。D辽宁男篮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是因为他们团结协作、努力拼搏的结果。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默写填空。(1)闻之,_。(陶渊明桃花源记)(2)_,白水绕东
4、城。(李白送友人)(3)关关雎鸠,_。(诗经关雎)(4)_,同是宦游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_,子宁不嗣音?(诗经子衿)(6)华夏文化常常讲究曲折美、层次美,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有两句就表现了这种美学思想,它们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甲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乙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于长
5、安求得故关相国私第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贱俗人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除粪壤疏其间不终日而毕。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选自白氏长庆集养竹记,有删改)注殄瘁:此指摧残。筐篚:竹器,方形的叫“筐”,圜形的叫“篚”彗帚:扫帚。刈:割。寻:古代八尺为一寻。(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以贻其后之居
6、斯者唯人异之(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乃除粪壤疏其间不终日而毕。(3)翻译句子。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4)两个语段都谈到如何识别人才的问题,请根据以上语段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议论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段,完成下面小题。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大家
7、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
8、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
9、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王阳明“格院子里的
10、竹子”的做法不对,他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B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即不重视实验。C第两段是并列关系,段落顺序可以调换,不影响表达。D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2第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3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五、诗歌鉴赏(共5分)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1词的上片通过对哪些事物的描写来营造氛围的,营造了怎样的氛围?2请说说本词反映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和人生态度。六、语言表达(共10分)解释加
11、点的词语。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
12、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七、作文(共40分)朱世英闻晦堂“君子小有过失就被人责难,而小人终日为恶人们为何不以为然?”晦堂说:“君子之德,比美玉焉,有瑕生内,必见于外,故见者称异;小人者,日日所作,无非过恶,又安用言之?”其实,换一个思路,一切有了答案,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以“换一个思路”为话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片段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