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开发学习潜能.pptx

上传人:du****an 文档编号:90951527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PPTX 页数:87 大小: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开发学习潜能.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第三章 开发学习潜能.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开发学习潜能.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开发学习潜能.pptx(8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三章 开发学习潜能第二节 激发学习动机第一节 探索学习心理第三节 解决学习问题01一位科学家曾经给青年学生写过一封信:学习是一件很简单的事,而且非常有趣。也许你不同意我的看法,每天一背起书包就垂头丧气,仿佛一场灾难即将降临。你害怕上学,主要是你害怕学习。如果说得更确切,那就是你不会学习。会不会学习非常关键。就如伐木工人用斧头一上午只能砍一棵大树,但用电锯十分钟就锯完了。学习方法就是工具,如果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即使你每天刻苦努力,也不会取得好的成绩。不过,我首先得坦言,小时候我的学习成绩很糟糕,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如果以前我就读了一些关于如何学习的书,那我的成绩肯定不会那样糟。只有学

2、会学习的人,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只有在快乐中学习的人,才能学得更聪明。热爱学习吧,年轻人!第一节 探索学习心理一、学习的意义学习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的过程,是一个由不会到会、由会得不精到精益求精的过程。每个人都得学习,而且一生都得学习,尤其是从出生到青年这个时期,学习与否、学得如何,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1.学习决定人生一、学习的意义1.学习决定人生一、学习的意义周老先生毕生致力于学习这件事,实践着学无涯、思无涯、其乐也无涯。学习是现在的我们要面对的头等大事,也是我们一生中都要面对的重要的事。学习,即是一个改变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自我、引领自我的过程。这个过程的

3、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并影响着我们的人生。1.学习决定人生一、学习的意义学习是一种适应性活动。一个人要生存,就必须适应环境变化。而一个人天生的本能,如吮吸、防御等,是无法保证生存的。因此,作为一个个体,我们必须通过学习获得、积累各种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在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生存发展。如果不学习,我们就很难就业。创业则更需要以相应的社会知识、专业知识和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的各种经验作为后盾。2.学习是一个人适应环境的手段一、学习的意义学习能使学习者在行为、知识、技能或能力等方面保持相对持久的稳定。比如骑自行车,一旦学会了,即使长期不骑,这种能力也不会彻底消失。3.学习能使一个人的行为或能力

4、保持相对持久的稳定一、学习的意义其实,学习引起的变化更多的并不立即见之于外显的行为,而是引起我们内部的心理结构变化,即潜能的储备。有些人小时候学习成绩并不出众,但后来却成为伟人,取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伟大成就。例如,达尔文小时候曾被认为是低能儿,牛顿在学生时代的成绩也很差,大数学家华罗庚在初一时还补考过数学。是什么使他们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呢?是学习!学习把他们大脑中最擅长的潜能激发并发展了起来。大脑越用越聪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4.学习能激发人的潜能一、学习的意义4.学习能激发人的潜能一、学习的意义鲁迅这种“玩耍”式的学习将他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糅合在一起,他在快乐的体验中做自己擅长的事,学习

5、潜能得到不断地发展,学习带来的乐趣推动他将爱好孜孜不倦地进行下去。4.学习能激发人的潜能二、学生学习的特点(1)学生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掌握前人所积累的知识、技能与经验。(2)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3)学生学习不但要掌握具体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还要发展智能、培养品德,以及促进健康个性的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形式特点二、学生学习的特点作为获得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过程,学习的心理活动有许多特点,如学习迁移作用、学习(练习)中的高原现象以及非智力因素等,都会对学习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1)学习迁移。学习迁移

6、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当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时,称为正迁移;反之,则称为负迁移。比如,由于动作要求的相似性,我们学会了双杠的前摆上之后,往往能很快地学会吊环的前摆上,这就是学习的正迁移。但由于动作差异性较大,我们学会打网球之后,再学习打乒乓球往往会感到困难,这就是学习的负迁移。学习中如何利用正迁移避开负迁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关于促进学习正迁移的方法,心理学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总结学习经验,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2)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3)牢固掌握基本知识,促进新旧知识的结合,形成自身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的网络体系。2.心理特点二、学生学习的特点(2

7、)学习(练习)中的高原现象。所谓高原现象是指学习(练习)成绩的进步并非总是直线上升的,有时会出现暂时的停顿。1897年,布瑞安和赫特研究电信人员发电报中动作技能的进步情况,结果发现,在练习的第1528天,练习虽未中断,方法也未改变,但成绩却不见提高。这就是学习(练习)过程中的高原现象。高原现象出现的原因有许多,例如学习热情下降、身体过分疲劳、旧技能习惯的限制等。高原现象较多出现在掌握动作技能的过程中,但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出现这一现象,此时学习者会感到自己的学习总是停滞不前,十分焦急。其实,出现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只要明白了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的放矢地改变某些学习习惯或相关条件,就会较快

8、地走过这一段时期。例如,可以多休息、少看些书,以消除身体的疲劳感;如果对某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下降了,可以暂时学习另一门功课,或者在感到厌烦的功课中竭力寻找自己未发现的新的兴趣点,以重新激起学习的兴趣与热情。2.心理特点二、学生学习的特点2.心理特点二、学生学习的特点(3)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对一个同学来说,学习过程中,往往起初进步很快,随后有一段时间成绩保持相对稳定,但学习中成绩还会时升时降,表现出较大的起伏性;对一群同学来说,学习成绩的高低还会因人而异,即表现出个体差异。这些不但和人的智力有关,还和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各种非智力因素有关,比如兴趣、动机、情绪特征、行为习惯等。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绝大

9、多数同学的智力水平是差不多的,导致学业成绩乃至将来事业成就大小的主要因素往往是非智力因素。2.心理特点二、学生学习的特点2.心理特点二、学生学习的特点(4)过度学习。所谓过度学习是指对知识和技能达到勉强可以回忆和操作的程度后,继续学习和训练,以达到巩固成果的目的。过度学习并非越多越好,它有一个限度,一般来讲,中等程度的过度学习效果较好。2.心理特点二、学生学习的特点2.心理特点二、学生学习的特点2.心理特点三、记忆与学习记忆与学习密不可分。学习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记忆的过程,是和遗忘不断斗争的过程。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最初很快,以后逐渐减慢。遗忘不

10、仅受时间因素的影响,还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所记忆材料的先后顺序、记忆的方式方法等。就记忆的先后顺序来说,实验研究表明,最后记忆的材料遗忘最少,其次是最先记忆的材料,遗忘最多的是中间部分。根据遗忘的规律,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对策来提高记忆的效果。三、记忆与学习(1)积极暗示法。一些同学之所以感觉记忆力不佳,是由于对自己的记忆力缺乏自信。在面对一个要记忆的材料时,这些同学常常想:“多难记啊!”这种想法是记忆的最大障碍。凡记忆力强的人,都是对自己的记忆充满信心的人。要想树立起这种信心就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要经常在心中默念:“我一定能记住!”当我们对能否记住缺乏信心时,也可以回忆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

11、,如“我曾在全班各科考试成绩排前五名”“我岁的时候就能背许多诗词名句”。当这些过去良好的记忆形象再次浮现时,会增强我们“一定能记住”的信心。当然,仅仅靠这种自我暗示是不够的,必须结合其他方法来增强记忆的成功率,而成功率的提升又会增强自我暗示的效果。1.心理方法三、记忆与学习(2)精细回忆法。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识记了很多东西,却很少去回忆。识记和回忆之间的不平衡,会使我们的记忆变得模糊。经常回忆,回忆得尽可能精细,是锻炼记忆力的好方法。比如,回忆一间非常熟悉的房间,想一想房间里都有什么,什么家具都摆在什么位置,墙上挂有哪些装饰品,电灯开关在什么地方等,要回忆得尽量详细。当再次回到房间时,

12、检查一下遗漏了什么。1.心理方法三、记忆与学习(3)奇特联想法。联想是促进记忆的一种方式。比如,我们遇到一个生字:咩。该字由口和羊组成,口即嘴,羊的嘴,除了吃草,还会叫。羊怎么叫?“咩”字音出来了,字义也知道了。咩,羊叫的声音。奇特联想是联想的一种。比如,要记住“火车、河流、风筝、大炮、鸭梨、黄狗、闪电、街道、松树、高粱”等十个词,可以形成如下奇特联想:火车在河流上奔驰,河流上飘来一只大风筝,风筝上架着一门大炮,大炮打出来一个鸭梨,鸭梨打进黄狗的嘴里,黄狗跑起来像一道闪电,它迅速地跑过街道,来到一棵松树边,看见那儿只长着一株高粱。1.心理方法三、记忆与学习(1)注意集中。记忆时只要聚精会神、专

13、心致志,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大脑皮层就会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而不容易遗忘。如果精神涣散、一心二用,就会大大降低记忆效率。(2)兴趣浓厚。如果感觉学习材料、知识对象索然无味,即使花再多时间,也难以记住。(3)理解记忆。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记得久,仅靠死记硬背,则不容易记得住。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果能做到理解和背诵相结合,记忆效果会更好。(4)适当的过度学习。即对学习材料在记住的基础上,多记几遍,达到熟记、牢记的程度。2.学习方法三、记忆与学习(5)及时复习。对刚学过的知识,趁热打铁,及时温习巩固,是强化记忆痕迹、防止遗忘的有效手段。(6)视听结合。可以同时利用语言功能和视

14、觉、听觉器官的功能来强化记忆,这远比单一背诵效果好得多。(7)多种手段。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分类记忆、图表记忆,编提纲、做笔记、写卡片等记忆方法,均能增强记忆力。(8)合理运用时间。生命的过程由时间组成,管理不好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合理运用时间能使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例如,记忆的最佳时间一般是上午911时、下午34时、晚上710时。利用上述时间段记忆难记的学习材料的效果较好。(9)科学用脑。在保证营养、积极休息、体育锻炼等保养大脑措施的基础上,科学用脑,防止过度疲劳,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2.学习方法三、记忆与学习2.学习方法三、记忆与学习2.学习方法三、记忆与学习2.学习

15、方法四、提高思维品质思维的敏捷性表现为思考问题的快速灵活,善于迅速和准确地做出决定、解决问题。培养敏捷的思维应注意:(1)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能生巧。(2)课堂听讲、超前思维,抢在老师讲解之前思考,把课堂接收知识的过程变成思维训练的过程。(3)定时完成作业,有意识地限定时间完成学习任务。1.思维的敏捷性四、提高思维品质思维的深刻性表现为能深刻理解概念,分析问题周密,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应注意:(1)追根究底,凡事都要去问为什么,坚决摒弃死记硬背。(2)善于研究,把研究成果写成小论文,养成深入钻研的习惯。2.思维的深刻性四、提高思维品质思维的整体性指考虑问题能从整

16、体出发,精细地把握局部,能很好地处理整体和局部关系。培养思维的整体性应注意:(1)站在系统的高度学习知识,注重知识的整体结构,经常进行知识总结。(2)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挖掘共性,分离个性,在比较中学习新知识。(3)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在融会贯通中运用。只有运用,知识才会形成一个整体,才能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3.思维的整体性五、培养学习能力(1)采用整体学习法,对所学材料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知识轮廓。(2)采用部分学习法,对学习材料实行“各个击破”,并重点攻克其中较难或较重要的问题。(3)再采用整体学习法,将已学习过的材料作为一个整体重新复习一遍,将各部分的

17、具体内容联系起来,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更为清晰全面的知识轮廓。1.整体学习法与部分学习法五、培养学习能力(1)读书的方法。从小学到现在,我们读了不少书,掌握了不少知识,但究竟有没有真正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呢?实际上,读书方法也需要学习,而非天生就会的。读书方法要根据读书目的而定。要读的书可以分为三类:稍微浏览的书,浅尝品味的书,深入研究的书。无论业余书籍还是专业书籍,都可以分为这三类。毫无疑问,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必须仔细学习,而与本专业有关的一些书籍文章则不必全都费心认真研读,有的可以稍稍认真阅读,而有的只需浏览一下,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即可。2.学会读书五、培养学习能力(2)做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

18、不如烂笔头。”这是很有用的一句话,它向我们揭示了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有多种,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习惯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来使用。一般来讲,记笔记有以下几种方法:做眉批,做摘录,写提要以及写心得。眉批式笔记即边读边将自己的看法写在书眉的空白处,这种方法只适于阅读属于自己的书。摘录式是指摘录书中重要的句子、段落。提要式是在通读全书之后对书中内容做一个概要记录,一般是用自己的话总结全书的内容,有时也可以引用书中的段落作为对本书的概括。心得式指对一本书的感受与心得,也可以记下对书中内容的疑问以及不同的见解。2.学会读书五、培养学习能力(3)速读法。在书海中畅游,只按一般的读书方法慢

19、吞吞地读是很困难的。作为现代人应掌握速读的方法,以便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信息。速读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点:1)眼动。阅读速度慢的人往往是逐字反馈,有时视线还会离开书页。为做到速读,就须克服上述缺点,使视线有规律地在较长的一组词组上面停顿,从而均匀地扫过书页。2)使用视力引导工具。阅读过程中为使注意力集中在所读内容上,可以使用视力引导工具,如铅笔、卡片等,让引导工具在所阅读的内容下面缓慢而均速地移动,使眼睛能找到适当的词组,以加快阅读速度。3)找关键词和关键句。阅读中注意寻找所读内容的关键词和关键句,这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并提高理解能力。2.学会读书五、培养学习能力2.学会读书五、培养学习能力我

20、们在校学习的时间很短,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掌握本专业的所有知识、技能是不可能的,更何况知识、技能还在不断更新、发展。所以,要真正掌握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跟上本专业的发展,就必须学会自学。自学的首要任务是确定自学的目标。我们可以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自学?是为了跟上本专业的发展,以适应工作的需要?抑或是从自己的长远和全面的利益出发进一步学习本专业的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潮流?”自学的目标有许多,只有明确了自学目标之后,才能根据既定目标选择自学的内容和具体的方法。下一步该做的就是制订较为详细的自学计划,明确自学内容、进程,以及具体的学习时间安排等。自学并不排除寻求老师的指点。在老师的指点下,我们可以少走

21、一些弯路。另外,我们应在可能的情况下寻求学习伙伴,这样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提高自学的效果。贵在坚持同样十分重要。自学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包括我们自身的惰性等因素。因此,为使自学达到预定的目的,就必须约束自己,坚持不懈。3.培养自学能力第二节 激发学习动机一、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诱因。比如,我们学习驾驶,如果是因为我们非常喜欢驾驶,这种发自于兴趣爱好的内在需要就是内在动机;如果是因为我们即将要应聘的新岗位对驾驶技能有要求,这个外部因素就是我们学车的外在动机。学习动机也有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之分。外在动机指受外在环境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学习动机。比如

22、,有的同学努力学习是为了得到家长、老师或同学的肯定与赞扬,或者是为了避免受到惩罚,他的学习动机不在学习活动本身,而在学习活动以外。内在动机是因个体内在需求而产生的学习动机。比如,我们的兴趣爱好、好奇心和求知欲、自我提高的目标等,都会激励我们对学习的主动性,是一种自发的学习行为。一般说来,内在动机比外在动机能够更持久地推动我们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地激发学习的内在动机,或将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一、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一、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德西效应说明了人们从事一项活动的积极性与动机来源之间的关系,就是当内在动机越强烈时,学习者学习的热情越高、持久性越强,学习效果就越好。所以说,学

23、习的内在动机才是最长久的内驱力。我们喜欢什么,决定了我们愿意在这项活动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成果就是对我们付出的最好奖励,困难反而会成为激发我们努力奋斗的更加强大的动力;相反,那些纯粹由外界施加给个人的诱惑、压力所引发的动机,其效果难以长久而且并不见得好。一旦这种外界的诱惑或压力消失,则动机会随之消失,我们甚至还会有如释重负的感觉。二、缺失性需求和发展性需求任何动机的产生,无论内在的还是外部的,都是基于人的需求。这种需求越是强烈,所激发的动机就越强烈。换句话说,动机的强弱随需求的强弱而增强或衰减。为此,心理学家马斯洛专门从需求的角度,研究了动机的产生和变化。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由以下五个等级

24、构成:二、缺失性需求和发展性需求马斯洛认为这五种需求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求。这些需求都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需求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随着需求层次的上升,需求的力量相应减弱。只有低级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有效追求更高一级的需求,高级的需求才显出有效的激励作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得到了社会的公认。后来的学者在他的理论基础上,将这五个等级的需求分为两类,即缺失性需求和发展性需求。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是每个人都不能缺少的,如果缺少了,就会引发生存危机甚至无法生存,所以其对人的动机激发强度最大;而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

25、需求,是人基于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继续追求更加美满的生活而产生的需求,即便缺少也不至影响一个人正常的社会生活,所以是发展性需求。发展性需求的强度因人而异,无法进行横向比较;但缺失性需求则是刚性的,是可以横向比较的。就学习而言,满足缺失性需求是第一目标,但同时为发展性需求奠定了基础。学习越扎实,基础就越扎实,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就越能得到保障。二、缺失性需求和发展性需求二、缺失性需求和发展性需求成就需求激发的显然是内部动机。这对我们学习动机的激发非常有效,因为学生在校的学习活动非常符合成就动机理论。教师会因材施教,学生在正确自我意识的指导下会正确地评估自己的学习能力、制定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学习目标。这

26、样,我们就可以从学习本身获得需求的满足和足够的学习动力。从长远看,既能满足未来社会生活中的缺失性需求,又能满足自身的发展性需求。三、激发内在学习动机(1)尝试挑战性的任务,体验成功的经验。所谓挑战性任务是指有一定难度,但经过个人努力能够完成的任务,也就是“跳一跳可以把果子摘下来”的任务。远大宏伟的目标,因为迟迟实现不了,会让我们产生挫败感,特别是反复的失败会削弱我们的自我效能;简单容易的任务,因为太过容易实现,也不能让我们产生成就感。而接受挑战性任务是一种进取性行为,这种通过加倍的努力克服困难而取得成功的行为可以激发个体的动机水平,并且通过多次成功可以建立高自我效能。1.提高自我效能三、激发内

27、在学习动机1.提高自我效能三、激发内在学习动机(2)观察他人行为,获得替代性经验。榜样的示范作用对我们会有比较显著的影响,有助于培养我们的自我效能感。比如,我们会倾向于观察与我们能力水平相当的学习伙伴,并把他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若他在一项任务上能够成功,则认为自己也可能完成同样的任务,从而增强成功信念。这样的比较让我们获得一种替代性经验。特别是在我们不确定自己的能力水平或在相关经验甚少的情况下,获得这种替代性经验即榜样示范能够更有力地发展我们的自我效能。1.提高自我效能三、激发内在学习动机(1)重视目标实现的过程而非结果。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有些人过于看重结果,认为结果的好坏是判断个人能力的唯

28、一依据,对成功的渴望和害怕失败的心理让他们在学习上容易患得患失。这种表现为目标取向的同学把困难和失败看作对自身能力的威胁,因此尽量回避。另一类人则更加重视目标实现的过程,他们更关注在这个过程中自身的收获和提高,相信成功可以进一步激励自我的实现,而失败也会为自己提供经验教训,促进新的学习技能的获得。这种表现为自主目标取向的同学把困难看作一种挑战性的学习机会,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来解决困难。2.克服习得性无能三、激发内在学习动机(2)强化自我评价,淡化他人评价。专注于自我,以自我为参照的发展性评价,可以发现自己的进步与弱点。不恰当地与他人比较会破坏自己的心态,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要专注于自我的学习

29、和工作,熟悉自己的强项与弱项,集中精力,取长补短,在相对有限的时间内努力发展自己。2.克服习得性无能三、激发内在学习动机2.克服习得性无能三、激发内在学习动机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即对行为过程的因果解释和推论。归因一般分为两种情形:一方面是在成功的情境下,我们将成功的原因归因于自身的能力、持久的努力等内部的、稳定的因素,可以增强我们对成功的期望和与自尊相联系的积极情感,帮助我们取得关键进步,继续趋向成就任务。另一方面是在失败的情境下,我们不是简单地将失败完全归因于自身的弱项,同时将当时的心境、临时的努力等不稳定因素考虑进去,从而降低消极情感,消除自卑心理,提高学习动机,对

30、成功继续保持高的期望。3.学习合理归因三、激发内在学习动机对每个试图成功达到自己设定目标的人来说,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但对于失败的原因,如果我们倾向归因于自身能力的不足,比如“我就是太笨了,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想不出来”,就容易使我们产生灰心自卑的心理。要知道,成功或失败不单单是一个或几个因素的结果,它是综合多种因素的产物。在归因问题上,我们若总是归因于自身能力的不足,会削弱我们的学习动机,造成消极的情绪和不良的学习行为。合理的归因可以提高自信与坚持力,而错误的归因会增加自卑和自弃。因此,对成功或失败进行正确全面的归因,可以增强成功的期望。3.学习合理归因三、激发内在学习动机3.学习合理归因三、激发

31、内在学习动机3.学习合理归因第三节 解决学习问题一、注意力分散首先,设定一个学习期限,规定自己在期限内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当然,这个期限的时间不能太长,要和自己的自控能力相匹配。其次,把一个学习任务分解成几个模块,每个模块之间设置几个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来放松心情,这样在学习模块内容时就可以防止心理疲劳的出现。1.应用期限效果集中注意力一、注意力分散首先,可以给自己定个奖赏,作为完成一定学习任务的报酬。这个报酬,可以依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订立。其次,如果不能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也可以设定一定的处罚从反面来激励自己。2.应用报酬效果集中注意力一、注意力分散我们如果在学习上体验到成功的滋味后,便可拥有愉快

32、的经验,这种愉快的心理体验会减轻我们对学习内容的心理抵触,从而愉快接受新的学习任务。3.应用愉快经验集中注意力一、注意力分散首先,把没处理好的杂事记在备忘录上,心理上就不会老想着那些事情,就会感到轻松。其次,暂时抛开让自己心烦的人际关系以提高注意力。最后,摒弃依赖心理,自己能够独立做的事,一定要自己去做,如果在做某件事时,总想着一定会有人来帮忙的话,就不会尽全力去完成它,也就不会有持久的注意力。4.善于用心理因素集中注意力一、注意力分散首先,以其他事情来缓解精神。无法集中精神时,可以先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借此来消除杂念,稳定情绪,从而集中注意力。其次,在学习之前做好各种准备,排除杂念,帮助集中精

33、神。最后,先做喜欢的事情并彻底做完,则容易对不喜欢的事情集中精神。5.利用代换效果集中注意力一、注意力分散学习时,手、眼、口全部动起来,则易于抑制疲劳,提高学习效率,增进记忆能力。6.利用多种机能协调集中注意力二、意志薄弱作为学生,要懂得年轻时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无法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甚至被淘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是个艰苦的过程,如果不付出艰辛的劳动,不刻苦钻研,就很难有所收获。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对目标实现过程的认识,我们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即使前方有许多艰难,也会扬起风帆,不断前进。1.明确学习目标,坚定目标的正确性二、意志薄弱按时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养成习惯,就会形成坚韧的毅力。2.要养成良

34、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二、意志薄弱对学习感兴趣的同学,总会看到他们勤奋学习的身影;对某一学科感兴趣的同学,也总是不顾一切地拼搏、学习。因此,要培养自己对学习的兴趣,把学习当成一件愉快、活跃身心的事情,把学习兴趣同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结合起来。3.培养自己广博的兴趣二、意志薄弱当在学习上松劲时,要时常告诫自己,这一点困难不算什么,我一定能坚持下去,我一定能成功,我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再坚持一下,一切就会改变。4.经常督促自己,提醒自己二、意志薄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其他同学能做到的事,我为什么就不能做到?这样想着,就会自我营造一种良好氛围,有助于自己在学习上培养出坚强的意志力。5.

35、向周围有毅力的同学学习三、心理疲劳人的劳动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大类。体力劳动主要是以肌肉活动为主,脑力劳动则以大脑神经活动为主。当然,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不能分开,二者有密切的联系。肌肉活动是在大脑神经活动指挥下进行的,脑力劳动也不完全排斥肌肉活动的参与。体力劳动偏重生理活动,而脑力劳动偏重心理活动。体力劳动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疲劳,主要表现为肌肉酸痛、体乏无力等,称为生理疲劳。脑力劳动在一定条件下也会产生疲劳,主要表现为厌倦、心情烦躁、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反应迟缓,称为心理疲劳。心理疲劳不仅会降低学习与工作效率,而且对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长期的心理疲劳,使人心情抑郁、百无聊赖、心烦意乱

36、、精疲力竭,进而引起心因性疾病,如焦虑,表现为头痛、头晕、记忆力不好、失眠、怕光等。1.心理疲劳的含义三、心理疲劳产生心理疲劳的原因主要有:(1)动力因素。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动机不够强烈,平时对自己要求不高,或缺乏兴趣,感到学习枯燥无味。(2)方法因素。学习不得法,机械地应用别人的方法或经验,同样对学习起干扰、阻碍作用。(3)知识因素。继续学习时,感到基础不扎实,进而对新知识的学习构成阻碍。(4)思维因素。习惯性思维会使思路固定、思想僵化,使人不能适应新要求。(5)身心因素。长时间用脑过度造成身心疲惫,导致思维迟钝,效率降低,进而发展为信心不足、浅尝辄止、急于求成,以致打乱正常的学习进程。

37、2.心理疲劳的原因三、心理疲劳(1)科学地转换目标。由于人的精力有限,所以应当根据自己的素质、特长、性格等选择确定一个学习目标,经过一段实践,如果一旦发现所选的目标与自己不相适应就要尽快转换。(2)及时进行反馈调节,克服知识障碍。如果钻研某一课题,有关的书读了一遍又一遍,可当解答问题时,又感到知识不足。这就需要带着问题回过头来重新梳理所学的知识,或学一点与这门学科有联系的相关知识。(3)灵活思考,克服思维障碍。学习中思路要开阔,要学会举一反三。3.心理疲劳的调整三、心理疲劳(4)注意用脑卫生1)适度用脑。脑不可不用,也不可过用。不用会使大脑懒惰甚至老化,但使用过度,又会“伤脑筋”,不利于人的身

38、体健康。2)保证睡眠,起居有规律。充足的睡眠是大脑健康运转的必要保证。作为学生,一般每天睡78小时为宜,若晚上睡眠不足,可在午休时间小睡一会儿,以补充睡眠。另外,还应注意起居有规律,要有基本固定的作息时间。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复习迎考或周末,晚上可以多花一些时间学习。对青年学生来说,短短一段时间的起居不规律尚不会对大脑造成太大的影响,但若总是这样,则势必会产生不良影响。这个后果可能不会马上看到,但这种影响迟早会显示出其不利的一面,如造成思考能力下降、免疫功能下降等。3.心理疲劳的调整三、心理疲劳(4)注意用脑卫生3)注意营养。营养对大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平衡全面的营养有利于大脑的健康。作

39、为脑力消耗较多的学生,应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摄入尽可能多的营养食物,并力求营养的均衡。4)学会科学的休息方法。脑力劳动者最好采用活动休息的方式,即在一定的脑力耗费之后,做一些适度的运动,这样可以消除脑力疲劳,激活身心更好地投入学习。另外,在进行某种脑力劳动之后,可以采用“换脑筋”的积极的休息方式,如看一点儿与刚看过的内容截然不同的东西,或者看一些消遣性的书籍、听听音乐等。3.心理疲劳的调整四、马虎马虎是一些同学学习中常见的问题,而且往往被忽视,认为是由“粗心”造成的小问题,只要细心一点就可以克服。其实,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比如,有些马虎是多动症的必然结果。多动症是由大脑功能失调引起的心理障碍性

40、疾病,又称学习技能发育障碍,患者的一系列行为问题使其学习困难,主要表现有:(1)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涣散,好做小动作,影响听课质量。(2)自控能力差,爱冲动,情绪不稳,性情急躁,不合群,在同学中处于孤立地位,天长日久对学习失去兴趣。(3)做事拖拉,缺乏时间、任务观念,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受到老师和父母的批评时,产生逆反心理,使学习更加困难。(4)多动症患者存在阅读、书写和计算上的障碍,如经常写错字、丢字、顺序颠倒等。1.马虎不是小问题四、马虎对多动症以外的马虎,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平时注意纠正。(1)了解自己马虎的原因,找出症结所在。如有的同学平常总是无法集中精神学习,漫不经心,丢三落四,长此以往

41、,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形成马虎的毛病。因此,学习的时候,就必须集中起全部精神,养成认真严肃的学习态度。(2)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做完作业或答完试卷的时候,要在心里反复提醒自己,一定要认真检查每一道题,一定不要发生可以避免的错误。这样反复告诫自己、提醒自己,就能慢慢养成耐心细致的习惯,克服马虎毛病。2.如何克服马虎的毛病四、马虎(3)自己每马虎一次,就惩罚自己一次,或把马虎的原因记下来,并在心里默念:“我为什么马虎呢?马虎不是我的专利,它控制不了我,我一定能战胜它!”(4)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件事,力争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坚持下去,从而化解自己遇事急躁、慌张和粗心的毛病,最终

42、养成良好的习惯。2.如何克服马虎的毛病五、学习方法不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个性不同,学习方法亦应不同。性格外向的同学活泼好动,注意力转移快,思维敏捷,反应问题迅速,但坚持性差。因此,这类同学就不必强迫自己整天埋头学习,应用“交替学习法”,不断交换大脑优势兴奋中心,玩的时候开开心心,学的时候就“两耳不闻窗外事”,必要时用意志来约束自己。内向型的同学沉着稳重,感知事物细腻,思考问题有深度,学习认真并且能持久,但思路不宽,领会知识速度慢。应在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多与同学交流讨论。1.根据个性特点选择学习方法五、学习方法不当人的思维状态在一天之中是有变化

43、的,这些变化受时间、环境和情绪的影响,我们应根据变化特点,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思维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时,就把最重要的功课或难题放在这个时间去思考、记忆。思维处在低潮时,可做浏览、整理笔记等工作。2.根据思维状态选择学习方法五、学习方法不当记忆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或是机械记忆法,或是形象记忆法,或是理解记忆法,但不管哪种方法,不管采用什么形式记忆,只要能记得牢、效果好,就要加以利用。但是,如果记忆效果不佳,就应忍痛割爱,另择良法。3.根据记忆方法的特点选择学习方法五、学习方法不当各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规律,都有其特定的学科结构。在学习时,要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要清楚各个结构有些什么内容,怎样把

44、它们联系起来。总之,方法的选择要因学科而异。4.根据不同学科选择学习方法五、学习方法不当在教学秩序正常情况下,每个学期都有三个阶段:开学、期中、期末。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学习要求、课程进展和难易程度,知识的深浅和多寡都不一样。因此,在不同阶段,学习方法应有所不同。开学阶段专业知识积累少,有较多的空余时间,可用来发展业余爱好,搞好课外阅读;期中阶段,应对半学期来所学知识进行一次复习巩固,以迎接期中考试,对业余爱好应有所限制;期末有大考,应全力以赴抓复习,但又要注意调节学习节奏。在各个阶段的学习中,应分清主次,做到层次分明,用功得当。5.根据学期的阶段性选择学习方法五、学习方法不当在课堂教学中,老师

45、的授课方式、课堂设计都带有个人特色。有些老师滔滔不绝,满堂讲解;有些老师启发引导,重实际训练。我们不能顺其自然,听个热闹,而是要跟上老师的思维,动脑筋听,既要理解知识,又注意领会老师讲课的思想方法和处理问题的方式,还应根据课堂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该听时集中注意力,该记时及时记笔记,该思考时开动脑筋,该讨论时积极发言。6.根据老师讲课特点选择学习方法五、学习方法不当6.根据老师讲课特点选择学习方法六、考试焦虑对待考试焦虑我们可以做如下应对:(1)放下思想包袱,积极乐观对待考试。考试前,保持轻度兴奋,暗暗放松,跃跃欲试,心情稍有紧张而又常有愉快感。(2)按照考试要求,认真复习。扎实的知识、技能是

46、减弱紧张程度、防止过度焦虑的基础。(3)劳逸结合,避免考前睡眠不足和疲劳过度。大脑长时间的工作会产生疲劳,使得对各种刺激产生的兴奋性大为降低,从而使人感到昏昏沉沉,无法在应考时集中注意力。(4)利用积极的自我暗示。考试中出现怯场时,最好的办法是转移注意、暂停回忆,还可以用自我暗示的方法进行自我心理调整。不断提醒自己,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如暗示自己一定会成功,不要紧张,或鼓励自己,坚持就是胜利。六、考试焦虑对待考试焦虑我们可以做如下应对:(5)讲究考试方法。应试技巧首先就是要做到对考试心中有数。考前要对考试题型、解题思路、答题要点以及评分标准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这样在考试中才能泰然答题。其次,在考试过程中要保持平静。为此,不妨在发试卷的前几分钟,闭目做几次深呼吸,排除一切杂念,只把心思放在考试上。发下试卷后,不要马上提笔就答,而应将试卷大体看一遍,了解清楚题量以及各题的难度等情况,以便分清轻重缓急,掌握好答题时间。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考试后不要过分关心考过题目的对错与否,特别是当后面还有考试时,应以全部精力准备后面的考试。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平静的心情,而不至于出现过多的考试焦虑情绪。六、考试焦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