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梦溪笔谈》精品讲义新版苏教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梦溪笔谈》精品讲义新版苏教版.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梦溪笔谈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词意和重点文言虚词的用法,学习详略得当、简洁生动的写法。2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历史和未来发展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梦溪笔谈的浓厚兴趣。教学重难点:掌握重点文言词语,通译全文;体会简洁生动、详略得当的写法。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借助“对联谜语”进行导入:让我们一起来读一副对联,看看谁能最先猜出这副对联是赞美的哪一位中国古代名人和他的什么著作。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制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今天我们要学的一个有趣的故事就出自沈括的梦溪笔谈。二、朗读课文,读懂故事: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给生字注音,注意
2、个别句中的停顿。狗蝎(xie)喙()搏(b6)穰(r6ng)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对句中停顿。3学生齐读并思考: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明确:本文讲述了北宋时期“傍不肯”消灭“子方虫”,使“秋田”“大穰”的故事。三、默读课文,探究疑难:1默读课文,想一想文中每一句话是什么意思,把你不懂的词句用“”画出来加注“?”。2四人小组相互答疑解惑,再不懂的借助工具书进行批注。3学习小组成员一起用现代汉语说一遍课文的意思,必须准确,力求语言通畅、优美。检查:(1)说说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方为秋田之害 其喙有钳 千万蔽地 以钳搏之 悉为两段 2 旬日子方皆尽 岁以大穰 谓之“傍不肯”明确:方:正
3、当,正在。为:成为。喙:鸟兽的嘴,此处指虫子的嘴。蔽,遮盖。以:用。搏:搏斗。悉:都,全。旬日:十天。皆:全部。尽:消灭。岁:年成。穰:庄稼丰收。谓:称,叫。(2)说说下列词语在句中的不同意思:之:方为秋田之害(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以钳搏之(代词,指“子方虫”)其虫旧曾有之(语气助词,无义)土人谓之“傍不肯”(代词,它,指子方虫的天敌)其:其喙有钳(它的)其虫旧曾有之(这种)以:以钳搏之(用)岁以大穰(因为)(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你能发现总结一些句子翻译的方法吗?庆州界生子方虫。译: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译:正在危害秋天田地里的庄稼。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
4、钳,千万蔽地。译:忽然有一种昆虫产生了,样子像泥土中的狗蝎,嘴上长有钳,成千上万,遍地都是。(其)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子方虫)悉为两段。译:(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之)大穰。译: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死,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点拨:文言文的句子翻译有一些原则和技巧应该掌握。如专有名词照搬不译,如“庆州”一词,还有“狗蝎”;省略成分补后再译,句中括号内的内容则属省略的成分;译出内容如不够通顺,要在确保正确的前提下稍做调整、润色,如“方为秋田之害”,直译不如意译来得顺畅。四、精读课文,赏析写法 1、个人美读课文,读出故事的情
5、趣。并想一想:本文讲的是一个以虫治虫的故事,如果让你划分文章层次,你有几种划分方法?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2、设疑激趣:四句话短短 70 字,就生动地讲述了一件事情,你认为这在构思和语言上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写作特色?结合文章内容加以赏析。(1)善于取舍,详略得当。以虫治虫介绍子方虫的天敌比较详细,介绍了“傍不肯”的外貌特征,数量之多,剿灭子方虫的情况,而介绍子方虫为害则一笔带过,这样就突出了“以虫治虫”这一中心。3(2)字斟句酌,语言凝练。“方为秋田之害”,一个“方”字,显示虫害的紧迫,治虫实为当务之急。正当情况紧急、百姓叫苦不迭的时候,“忽有一虫生”。“忽”字表明事出意外,害虫天敌的出现是自然界
6、生态平衡现象,虽然在当时人们对此现象还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但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也可让读者想像出百姓对“救星”的惊诧与喜悦。接着介绍子方虫的天敌:“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这是写它的外貌特征,突出“有钳”,因为这是它消灭子方虫的有力武器。“千万蔽地”,说明为数众多。当它遇见子方虫时“以钳搏之,悉为两段”,说明它剿灭害虫时勇猛异常、威力无比。而外貌、武器、搏杀一气呵成,更容易让读者想像出当时战斗的壮观景象。“旬日子方皆尽”,“旬日”“皆尽”说明剿灭害虫极为迅速,干净彻底。“岁以大穰”,一个“以”字强调了“大穰”的取得完全是由于天敌彻底消灭了子方虫,这就突出了“以虫治虫”的成功。五
7、、课堂总结 生物防治的例子很早就见于中国。据一本古书南方草木状的记载,南方种橘子树的人家,都要在树上放养一种黄蚁(赤黄色,比普通的蚂蚁要大一些),用来对付危害果实的害虫,如果没有这种虫蚁的话,桔子会被害虫吃得无一完好。这种利用虫蚁防治柑桔害虫的记载,就是已知最早的生物防治。在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运用生物防治技术,让农业增产增收,而不再只是一味地使用农药等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环境的做法更有其现实意义。七、布置作业 完成相应练习。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你所在的城市或你去旅游过的地方有哪些古代建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出来,让同学们一起分享。同
8、学们的精彩发言再次让我领略了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的建筑艺术魅力。我想正是这种古人的智慧结晶得以传承,才孕育出像贝聿铭这样的现代世界顶级建筑大师。这节课,我们将在梦溪笔谈中认识一位宋代著名的建筑家,他叫喻皓。请看梵天寺木塔。二、整体感知,了解大意:1、检查字词:梵(fan)贻(yi)胠(qu)箧(qie)2、齐读全文,想一想: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篇文章介绍北宋著名建筑师喻皓用“布板”“实钉”的方法来解决梵天寺木塔“塔动”的故事。三、分层阅读,读译结合:4 1、合作小组一起研读,完成下列任务:(1)给文章分层,并分别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本层内容。(2)圈出你认为应重点掌握的文言词语和意思,讨论并做好批
9、注。2、学生回答,师生共同整理。(1)重点词语 A一词多义 其:患其塔动(它,指木塔)之:钱帅登之(它,指正在修建的木塔)匠师如其言(他,指喻皓)问塔动之因(结构助词,的)便实钉之(指木板)B古今异义词 但逐层布板讫 但:古义,只;今义,但是。匠师如其言 如:古义,遵照;今义,例如。人履其板 履:古义,踩踏;今义,履行。此易耳 耳:古义,罢了;今义,耳朵。C通假字 人皆伏其精练(伏,同“服”,佩服)D其他重点文言词语 贻以金钗(贻:赠给)但逐层布板讫(讫:终了,完结)盖钉板上下弥束(盖:因为。弥束:紧密约束)(1)重点句子 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贻以金钗”是“以金钗贻之
10、”,既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译:(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译文: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其)自不能动。译文: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自然就不会晃动。人皆伏其精练。译文: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3)文章层次:第一层(前三句):讲建塔过程中“塔动”问题匠师难以解决。5 第二层(四到六句):讲喻皓采用“布板”“实钉”的办法,解决了“塔动”
11、的问题。第三层(最后两句):解释“塔定”之因,并写出众人对此事的反应。四、品析写法:1、本文哪些内容写得详?哪些内容写得略?为什么要详写钱帅“患”的“塔动”,匠师却不能解决?梵天寺木塔记叙喻皓的语言较详,因为这最能体现他技艺的高超。对“塔遂定”的原因也写得较详,因为这是木塔稳定的科学原理,有必要交代清楚。匠师按喻皓指点实施,不是本文的重点,则以“如其言”三字一笔带过。这样安排详略,突出了文章的中心。以一个“患”字,突出了“塔动”这一主要问题。塔“动如初”,说明了建筑工匠未能解决这一主要问题,因为“塔动”的关键不在于“未布瓦”。这一部分内容写得较详,其作用是为讲述喻皓解决“塔动”作层层铺垫,“患
12、”“动如初”反衬喻皓技术之高超。2、“密使其妻”写出匠师怎样的心态?请说说匠师此时的心理活动。想一想,这句话对于刻画喻皓又有怎样的作用?“无可奈何”的匠师“密使”其妻“贻以金钗”,写出了匠师为解决“塔动”问题,费尽心机,从侧面反映出在当时解决“塔动”问题之难。反衬了喻皓很轻易地就能解决这一问题,再次突出喻皓建筑技术之精湛。3、“皓笑曰”中的一个“笑”字透露出喻皓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一个“笑”字写出喻皓的神态,传神刻画喻皓的内心世界。一方面,他笑匠师的无能与死要面子;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喻皓对“塔动”这一问题的胸有成竹、举重若轻。4、“人皆伏其精练”的交代有无必要?从侧面再次突出了喻皓在建筑方面的高明。五、课堂总结:梵天寺木塔让我们这些炎黄子孙再次为华夏 5000 年的辉煌成就而自豪。领略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继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精髓,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就是我们重温梦溪笔谈的伟大现实意义所在。六、布置作业:完成相应练习,搜集梦溪笔谈相关资料,看看其中还记载了哪些中国古代特别是宋代的科学成就。板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