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勾践灭吴》精品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勾践灭吴》精品教案.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勾践灭吴教学设计 北京铁路二中 陈苗【学情及教学重点】本文是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后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尽管本文收入写人记事单元,但文言的障碍是不可忽视的。初中阶段对文言文的要求基本处于“读读背背”层次,学生能读懂浅易文言文,如醉翁亭记 出师表 陈涉世家等,能进行课文翻译,且基本字字落实,至于语法现象,则不在初中考查范围之列。在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中,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写人记事类文字都是重点,学生已经了解了记叙文六要素、四种直接描写人物的方法,他们知道一篇成功的写人记事文是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的某种性格特点的,文章应有线索贯穿始终,主题要明确,全文要围绕中心选材,以突出中心为目标对材料进行剪
2、裁,叙述事件应有详略之分等等。尽管这些要求在他们自己写作时不一定都能做得到,但这些观念已经在学生思想中树立起来。基于以上学生情况,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两大内容。一是针对文言文特点的,即在朗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能翻译句子,积累“知、资、吊、致、庸、劝”等文言实词。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或网络来完成的,尤其是拥有网络资源的学校,主要在学生预习的环节完成此项工作。二是针对写人记事文章特点的,即本文在选材、剪裁上有何特点,通过哪些事件塑造了怎样的个性鲜明的人物。这一教学内容主要依靠课堂教学环节完成。【课时安排】课上一课时,课下二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示例一】(不基于信息化条件)一、预习 1、
3、通读全文,在语文书上为生字注音。2、依据课下注释理解文意,划出不理解的句子。以待课上解决问题,做到能口头复述课文情节。二、过程 1、检查预习情况 2、落实重点字词:出示“知、资、吊、致、庸、劝”这几个文言实词所在的句子,请学生翻译。3、相关常识介绍:史书体例基本可以分三类:纪传体如史记,国别体如国语,编年体如左传,左传长于记事,国语长于记言。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都是出于左丘明之手,成书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共二十一卷,分周语 鲁语 齐语晋语 郑语 楚语 吴语 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前 990年)起到东周贞定王十六年(前 453 年)共
4、538 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全书似乎是编辑各国旧存的史料而成,采择有多有少,以周语的记载最详备,其余各国所记,都是侧重在某几个人物和事件上。国语的编写意图,是“求多闻善败以监戒也”(国语楚语下)。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韦昭国语解叙、刘熙释名)之称。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4、课堂讨论(一)朱彝尊在经义考卷二百九中引陶望龄语称赞道:“国语一书,深厚浑朴,周(语)鲁(语)尚矣。周语辞胜事,晋语事胜辞。齐语单记桓公霸业,大略与管子同。如其妙理玮辞,骤读之而心惊,潜玩之而味永,还须以越语压卷。”课
5、文正是选自越语。而课文前的引言又称赞这篇文章用高明的讲述方式记述了复杂的历史大事。请想一想,本文“高明”在何处?(此题针对写人记事类文章特点而设,旨在分析本文选材、剪裁上的特点。课文题目虽为“勾践灭吴”,但越国灭吴的三次战争文章只用“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这一句话一笔带过,而和谈备战却是作者表现的重点。为什么这样安排呢?通过写和谈,展现了一批性格鲜明的人物,文势跌宕,高潮迭起;写备战,具体表现了勾践卧薪尝胆的精神、励精图治的措施,从而深刻表现了勾践灭吴的原因,令人信服地表明:勾践灭吴,事有必然;夫差覆亡,无法逆转。)(二)回忆初中所学的课文,或自己课外阅读所接触的文章中有没有用“高明
6、”的讲述方式记述事件的,谈一谈“高明”在哪儿。(温故而知新。沉淀一段时间之后,再回顾过去所学的,往往会有新的收获,如同站到高处,回望来时之路,能不为一枝一叶所障目,能不被“浮云遮望眼”。初中的课文中有许多构思精妙的范例,比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作者着重描写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而略写买橘子的过程,用人的外貌、动作而不是事件来突出人物形象。设计这一题,留给学生一个反思的空间,同时可以强化学生的构思意识,这一点无论是在阅读还是写作中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发言了解学生初中语文学习状况。)三、作业 1、完成思考练习二(可写在课本书页两侧的空白处)2、完成单元作业中的相关题目 3、完成一篇随
7、笔,介绍勾践灭吴中的一个人物(勾践、夫差、文种、伍子胥、伯嚭任选一个),要求有具体事件表现其特点,并对你所介绍的人物作出你的评价。四、个性化学习引导 勾践是个复杂的人物。他退守会稽山之后,发奋图强,洗雪前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国之父兄感激涕零,主动请战,誓为国君报仇,最终百姓互勉,大败夫差,“遂灭吴”。但吴国灭亡后,勾践却赐死了许多当年与他出生入死的贤臣。“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是范蠡劝文种离开勾践时所说的话,可惜文种没有听他的劝告,丢了性命。对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由古至今的评价却大都充满了同情与赞赏之情,蒲松龄就用“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之语盛赞勾践。这样的现
8、象不是很奇怪吗?思考并与同学们互相探讨一下其中的原因,也可以请教于历史老师,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学过程设计示例二】(基于信息化条件)一、预习 1、利用网络资源听勾践灭吴课文录音,然后熟读全文。2、根据课下注释翻译课文,做到能口头复述课文情节。有困难的同学可借助网络资源,在语文书上注出翻译过程中有困难的句子或字词,重点关注“知、资、吊、致、庸、劝”这几个文言实词在文中的词义。3、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有关国语一书的资料,准备在课堂上简介此书。二、设计 1、检查预习 2、学习与探究 探究问题一 文章标题为“勾践灭吴”,那么,文章是否重点介绍了“灭吴”之战?文章为什么这样安排写作内容?(此题旨在分析本文选
9、材、剪裁上的特点。越国灭吴的三次战争文章只用“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这一句话一笔带过,而和谈备战才是作者表现的重点。通过写和谈,展现了一批性格鲜明的人物,文势跌宕,高潮迭起;写备战,具体表现了勾践卧薪尝胆的精神、励精图治的措施,从而令人信服地表明:勾践灭吴,事有必然;夫差覆亡,无法逆转。)探究问题二 释名释典艺中称国语一书的内容为“记诸国君臣相与言语谋议之得失也”,这篇文章向我们展示了越王勾践“得”的原因和吴王夫差“失”的原因各是什么?(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细节,学生对勾践灭吴原因的固有认识是一句简单的“卧薪尝胆”,但是文章中根本没有提到勾践日尝苦胆、夜卧柴房,那么“卧薪尝胆”
10、的具体内容应该是勾践如何忍辱负重,如何积极备战,这一点在文中表现得很充分:一、招贤纳材,重用文种;二、低声下气,向夫差求和,卑事仇敌而面无愠色;三、向百姓承认错误,安抚民心;四、深谙人多力量大,鼓励百姓多多繁殖人口;五、从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关怀达士;六、礼遇外来人才;七、悉心关爱本国年轻人;八、近乎严苛地要求自己。于是,国之父兄感激涕零,主动请战,誓为国君报仇。讨论这一问题,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培养提取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同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顺势发现并解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碰到的一些文言问题,并为理解勾践与夫差这两个人物形象作准备。)探究问题三 用对联分别概括勾践和夫差的性格特点。
11、(完成这一题,首先可以让学生先讨论这两人在文中所表现的性格特点,然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考虑,如果学生完成有困难,教师可先出示一个范例,通过范例讲清拟写对联时的内容要求和形式要求,鼓励学生以迎接挑战的态度完成对联。这一环节如果在课堂上由于时间所限难以完成,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将自己的作品发到电子平台的勾践灭吴评点专栏中)探究问题四 除了勾践和夫差之外,本文还以精练的笔墨塑造了其他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请选择其中一个,概括其特点。(此题还是围绕本单元“写人”这一教学重点设置。在本文中文种耿直坦率,长于辞令,一个治乱之贤臣形象已经跃然纸上;伍子胥观察敏锐,分析深刻,又忠心耿耿,其一片苦心付之东流,不禁令人惋
12、惜;而伯嚭则置自己的职责于脑后,受越国赠美女之利,巧言惑君,最终成为吴国灭亡的千古罪人。在分析文种的特点时还可以将被删节的文种对夫差的一段说辞介绍给学生,使文种的形象更丰满。)三、作业 完成课后思考练习第二题和单元作业中的相关题目。四、个性化学习引导 越王勾践战败时曾许诺“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那么在他成功地灭掉吴国之后是如何对待像文种这样帮助他的谋臣的呢?吴王夫差如果只是一个听信谗言的昏君,他又是如何战胜越国的呢?请在课后通过网络或书籍更多地了解勾践与夫差的故事,看看会不会对这两个人物有一个新的认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另拟一副对联来概括这两个人的特点。将自己的课外阅读收获形成文字发到电子平台的语文论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