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古代经济史试题.pdf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90940362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92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国古代经济史试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中国古代经济史试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中国古代经济史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国古代经济史试题.pdf(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古代史 郑国渠 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公元前 246 年(秦王赢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其最初基于韩桓王的“疲秦”策略,修建过程中,秦王赢政发现了韩国的意图,要杀郑国。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嬴政认为郑国说得很有道理,同时,秦国的水工技术还比较落后,在技术上也需要郑国,所以一如既往,仍然加以重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全渠完工,人称郑国渠。郑国渠修成后,大大改变了关中的农业生产面貌,增加土质肥力,农业迅速发达起来,经济政治效益显著。西门渠 又称引漳十

2、二渠,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战国初期由西门豹主持兴建,故名。以漳水为源的大型引水灌溉渠系也是中国最早的多首制灌溉工程。史记:“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漳水浑浊多泥沙,通过西门渠可以落淤肥田,提高产量,邺地因富庶起来,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影响深远。秧马 秧马,旧时汉族农具,流行于长江中下游水稻产区。是种植水稻时,用于插秧和拔秧的工具。何时发明,尚无定论。北宋开始大量使用。其外形似小船,头尾翘起,背面象瓦,供一人骑坐其腹以枣木或榆木制成,背部用揪木或桐木。宋代大诗人苏轼曾撰写诗文,热情为之宣传推广,并安排实物进行示范表演。可提高功效及减轻劳动强度。元代以后,继续不绝,各种式样

3、的秧船,皆从秧马演化而来。圩田 又称围田,圩田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利用濒河滩地,湖泊淤地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农田,是一种筑提挡水护田的土地利用方式。作为低洼地区四周筑堤防水的田地。堤上有涵闸,平时闭闸御水,旱时开闸放水入田,因而旱涝无虑。系由汉以前的围淤湖为田发展而来,至唐 代已相当发达。圩田对促进唐代农业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圩田能种植高产的水稻,这样更巩固了江南的经济地位,江南的农业逐渐发达起来。圩田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向自然作斗争的重要创造,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但是圩田的过度开发,也对自然生态平衡造成了破坏。中国古代仓廪制度发展概况 1)起源:西周的“委积法”设有廪人、仓人、遗人等

4、职专门管理粮食 的储备和调节。委积法: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乡里之委积,以恤民之艰厄;门关之委积,以养老孤;郊里之委积,以待宾客;野鄙之委积;以待羁旅;县都之委积,以待凶荒。”2)确立:汉代的常平仓(平粜)时间:汉宣帝五凤五年(前 54)实行,史载:“(耿)寿昌(汉宣帝时任大司农中丞)遂白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其价而籴,以利农,贵时减其价而粜,名曰常平仓。”结果:因受到异议,元帝初元五年(前 44)废止。意义:保障粮食安全。稳定粮食价格,保障农民收益。提高效益。3)历代常平仓的发展。王安石的常平新法:以青苗法为核心。明代预备仓的发展:粮食主要来自购买余粟,归地方官管理,体制比较健全完善。4)隋

5、唐义仓的出现与发展。a、义仓的出现:开皇五年(585)令天下各州百姓及军人“劝课当社,共立义仓。”具体做法是:“收获之日,随其所得,劝课出粟及麦,于当社造仓窖贮之,即委社司,执账检校,每年收积,勿使损败。若时或不熟,当社有饥馑者,即以此谷赈给。”特点:民营(集体所有)、自愿捐纳、当社设立、备荒专用。b、义仓的发展:“令民二三十家为一社,择家殷实而又有行义者一人为社首,处事公平者一人为社正,能书算者一人为社副。”“每朔望会集,别户上中下,出米四斗至一斗有差,斗加耗五合。”“上户不足者量贷,稔岁还仓;中下户酌量赈给,不还仓。有司选册送抚按,岁一察核。”一旦发生亏空,“为社首出一岁之米”。c、唐代义

6、仓的变化:收归地方政府管理,唐代直接收归中央经管。随地亩征收,“亩税二升”,成为地亩的附加税地税,从此义仓开始赋税化。5)宋代社仓的重振:朱子社仓之法。1、以十家为甲,推一人为甲首,五十家立一社首,凡富户无须救恤的及乡中无赖之辈皆不入甲,即贫而不愿入甲者亦不勉强。2、甲中入户造册登记人口大小,春荒贷米时成人一石,儿童五斗。丰年之冬收取“什二之息”,即借一石,收息二斗,小荒小灾之年减息一半,大灾之年则全免利息,本米待丰年收回。3、每年贷款周转情况造册上报官府,县官与乡官可以时时稽查核验,如有富家愿出米作本,报官予以表彰。6)明清义仓的发展:个人性质 作爰田:谓变更旧日田土所有制以公田赏赐众人。也

7、称辕田。前 645 年,晋背秦约,秦出兵伐晋,晋军大败,晋惠公被俘,三个月后被释放回国。“晋于是作爰田”,“赏以悦众”,并且随后“作州兵”,以缓和国内矛盾,和扩充军备以自强。关于作爰田的内容:换田说或轮耕说:认为爰田即指用于休耕的荒田。赏田说:认为“爰”同“援”,“赏众以田”。赏税说:“分公田之税应入公者,爰之于所赏之。牛耕田:“爰”同“辕”,推广牛耕技术。固定授田说:“自爰其土,不复易居”。土地来源:荒地。晋君的“公田”。士大夫的土地。意义:促进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奴隶制经济的瓦解。井田制: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到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和牛耕

8、的普及等诸多原因井田制逐渐瓦解。实质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而其实质是一种土地私有制度(夏商西周,一切土地属于国家)。由于关于井田制的相关考古资料的缺乏,有学者却认为,井田制可能仅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制度。更卒:汉代的徭役制度,指的是不论男女,到了从役的年龄,每年必须在所在郡县从事一个月的无偿劳动。依照汉制,更卒的应役方式,既可以亲自赴役,亲身服役者成为践更。也可以出钱雇人代役,不

9、愿亲自服役,每人出钱 300 钱,由政府雇人代役称为过更。正卒:汉代的徭役制度,指的是成年男子在郡国服兵役一年。戍卒:指的是成年男子作为戍卫兵服役一年,包括戍守京师和戍守边疆,两者只需输一役即可。如不愿亲自服役,每人出钱 300钱,由政府雇人代役。王田制:王莽掌权后,根据古书上记载的井田制度,于公元九年颁布的土地制度。内容,一是将全国土地改称王田,即废除土地私有制,实行土地国有制,私人不得买卖。二是将奴婢改称私属,不得买卖。其核心是变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为封建土地国有制,企图以此来遏止土地兼并。公元 11 年),即诏令发布后的第三年,宣布取消王田、私属制度。在封建土地私有制已经出现六七百年的汉末

10、,要废除土地私有,实行土地国有,实在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募役法:又称“免役法”,宋神宗在位期间王安石变法中的一项法令。熙宁四年颁布实施。募役法(免役法)规定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王安石的募役法,免除了一部分农户的徭役负担,而“免役钱”、“助役钱”又是随两税征收,即将原来由认定负担的役,转化为货币税并随地征收。这就开始了中国封建赋役制度史上摊丁入地的进程。此法令使得原本拥有免役特权的大官僚大地主阶级也不得不交钱,这直接触动了他们的利益。为日后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埋下了伏笔。里甲正役:里甲制度是明朝的基层组织形式。也是明朝政府推行黄册制度的基础之一。内容是以里甲作为服役单位而承担的徭役,称里甲正役。

11、“岁役里长一人(带领一甲十户应役)”,“凡十年一周,先后则以丁粮多寡为次。”“在官者曰见年,空歇者曰排年”。主要职责:管理本里人丁事产;清勾军匠,根究逃亡,拘捕罪犯,维护地方治安;到各衙门听众差遣:“答应卯酉”、“承符呼唤”;支应“上供物料”。1、以 110 为“里”,推丁粮多者 10 户为长,余 100 户为 10 甲。2、甲 10 户,名“全图”;其不能 10 户,或 4、5 户或 6、7 户,名“半图”。3、城中曰“坊”,近城曰“厢”,乡都曰“里”。4、“鳏寡孤独不任役者,则系于 110 户之外,著之图尾,曰畸零管事带”。5、岁役里长 1 人,甲首十人,管摄一里之事。黄册:赋役黄册 又称

12、明代黄册,是明代国家为核实户口、征调赋役而制成的户口版籍。明洪武十四年(1381 年),明朝政府在户帖制度基础上建立了黄册制度。黄册以户为单位,详细登载乡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并按从事职业,划定户籍,主要分为民、军、匠三大类。1、编撰原则为里甲制度:2、编撰体例:以里为单位:“里各编一册,册首为总图”。十年一造,称“大造之年”。分别列出旧管、新收、开除、实在等四柱细帐。3、编撰内容:“首著以户籍、次田地、房屋、牛只”,即以户口为主,附带事产。4、编撰目的:征发徭役。鱼鳞图册 鱼鳞图册是旧时为征派赋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册中将田地山塘挨次排列、丘段连缀地绘制在一

13、起,标明所有人、四至,因其形似鱼鳞而被称为“鱼鳞图册”。亦称“鱼鳞册”、“鱼鳞图”、“鱼鳞图籍”、“鱼鳞簿”。鱼鳞图册对于中国土地制度史等领域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编撰原则:亦以里甲制度为前提,每里置一分图,对一里的同一地段的土地进行描绘,每图记载地块名称、类别、面积和四至等项,以及管业人的籍贯、姓名。再以乡为单位汇成总图,然后层层上报到户部。特点:以土田为主,以人户为次,与黄册相辅相成。粮长制度 原因:从揽纳田赋现象到粮长制度洪武四年粮长制度的确立。仅在税粮较重地区设立,大致督粮数千石到万石。职责:督管田赋的征收和解运待遇:洪武年间,常常受到奖掖,或由此进入仕途;但永乐迁都北京后,粮长

14、之役成为一种负担,造成很多富室的破产,同时粮长开始舞弊私吞钱粮,粮长渐渐退出历史舞台。金花银 明代税粮折收的银两。原意为足色而有金花的上好银两又名折色银或京库折银。即货币化赋税。明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实物赋税开始向货币过渡。正统年间,将浙江、江西、湖广、南直隶、福建起运的税粮,按米麦每石折银 2 钱 5 分的比价,折收白银,称“金花银”。当时约占田赋总收入的 12%。取得较好的效果。这是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方面的一个重大进步。减少了农民运送税粮的痛苦也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纲银 行于成化、弘治年间。“成、弘之间,乃令见役里长,随其(所属见役里甲人户)丁田,或钱输官,以供一年用度,谓之纲,以雇一年

15、役之用者,谓之徭。既出钱,(应役甲户)则归之农,唯一里长在役,以奉追征勾摄。”意义:与均平银同,折银代役。八分法 正德年间福建巡抚沈灼提出的。即把原来里甲正役中的“上供物料”另外分离出来单独征派。准则:“各县每米一石,人丁一丁,岁征八分,通融各县该办之数,就于八分内分解。”即不再由见役里甲出办,而分担于通县丁粮。具有普遍的均平与一半的摊丁入亩精神。十段锦(册)法 明代中叶在江南地区实行的赋役改革。全名为十段锦册法又名十段册法十段田法十段丁田十段粮米十段均徭均徭提编均平提编或提编名称因地而异。始行于福建。即通计一县丁粮,重新均分为十段,每年编佥一段应役(银力两差),从而革除了里甲轮当制。意义:这

16、一改革对稳定封建秩序发展农业生产有一定影响。具有摊丁入亩的精神。三饷加派“三饷加派”指的是明末为了增加朝廷财政收入,在正常的税赋之外增加的辽饷、剿饷和练饷。合成“三饷”。“辽饷”始征于明神宗显皇帝万历四十六年(公元 1618 年)。明廷因“辽事”紧急,加派“辽饷”,亩加银三厘五毫,第二年再加三厘五毫,第三年又加二厘,前后三加,即每亩加征银九厘,每年“辽饷”银五百二十万两。思宗烈皇帝崇祯三年(公元 1630 年),又强征“辽饷”,亩加征银三厘。崇祯十二年(公元 1639 年),明廷又加征“练饷”,每年征银七百三十余万两。崇祯十年(公元 1637 年),明廷为镇压农民起义,开征“剿饷”,每年加派银

17、三百三十余万两。“辽饷”、“剿饷”、“练饷”,合称“三饷”,三项征银高达二千万两,超过正赋数倍。广大农民倾家荡产,饥寒交迫。自万历以来,全国各地小规模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并最终星火燎原。地丁银:两税法的内容、特点和意义 一、原因 1、土地兼并激烈,均田制隳坏瓦解,租庸调法日久弊生。2、农户大量逃亡,版籍紊乱失修,朝廷税源日渐枯竭。3、财政管理废弛,收支严重失调,财政体系全面崩溃。二、内涵 两税实指一种包含了地、户二税,分夏、秋两次征收的赋税制度。内容: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与居者均,使无侥 ji o 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

18、,俗有不便者正之。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两税外辄别率一钱,四等官准擅兴赋,惟枉法论。“分天下之赋以为三,一曰上供,二曰送使,三曰留州。三、宋代两税法的发展与变化 1、折纳制度:两税中的田亩税从建中时代的两色(谷帛)变成三色(谷帛钱),俗称夏钱秋米制度。2、另有税外之役:两税变成纯粹的农户田税,且以田亩为标准;而另以丁口与资产定户等,作为供役的标准。这两个特点都是从五代沿袭过来的。3、税额加重:税额远重于建中定制时,附加杂税层出不穷,且政府在征税时辗转折变,为方便所致,而使税额增高。4、改变分配使用:改变唐建中以来两税收入的三分方案(留州、送使、上供),财政统一收回中央支配,“除藩

19、镇留州之法”。四、影响 积极: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反映出过去由封建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控制土地私有的原则变为不干预或少干预的原则。它以财产的多少为计税依据,不仅拓宽了征税的广度,增加了财政收入,而且由于依照财产多少即按照纳税人负税能力大小征税,相对地使税收负担比较公平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4 同时简化了税目和手续。这对于解放生产力,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它奠定了宋代以后两税法的基础,是中国赋税制度史

20、上的一件大事。消极:长期不调整户等,不能贯彻贫富分等负担的原则;两税中户税部分的税额是以钱计算,因政府征钱,市面上钱币流通量不足,不久就产生钱重物轻的现象,农民要贱卖绢帛、谷物或其他产品以交纳税钱,增加了负担;两税制下土地合法买卖,土地兼并更加盛行,富人勒逼贫民卖地而不移税,产去税存,到后来无法交纳,只有逃亡,土地集中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而农民沦为佃户、庄客者更多。两税法的部分内容超越了客观条件,即“尽管社会经济有了相当的发展,货币经济的发展仍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租税改按货币计征的条件还不充分具备。”.一条鞭法的内容、特点、意义 含义:初名条编,又名类编法、明编法、总编法等。“编”或“鞭”、“

21、边”。主要是总括一县之赋役,悉并为一条。即 1)先将赋和役分别合并;2)再通将一省丁粮均一省徭役,每粮一石编银若干,每丁审银若干;3)最后将役银与赋银合并征收。原因:1、土地兼并剧烈,地权高度集中,加以官绅包揽、大户诡寄、徭役日重、农民逃徙,里甲户丁和田额已多不实,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徭役负担不均。针对这种现象,不少人提出改革措施,国家从保证赋役出发,遂逐渐把编征徭役的重心由户丁转向田亩。2、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作用的上升,也为这一变革创造了条件。基本内容:即将赋、役合二为一进行征收货币,废除原有的徭役佥派。特点:1、赋役合并。2、役归于地,计亩征收。3、均征收货币。4、由官府直接征收 5、由官

22、府募役。作用:1、一条鞭法归并赋役或单纯归并徭役,简化了征收项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赃官墨吏上下其手贪污中饱的弊病,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2、一条鞭法把原由户丁负担的徭役,改为由丁、田共同负担,含有摊丁入地精神,减轻了穷苦农民的负担。3、一条鞭法实行赋役白银征收的方式,进一步促进了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4、一条鞭法将力役折银,由官府募人代役,这就把广大农民从繁重的非生产性徭役劳动中解脱出来,使农民对官府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动,也有利于生产。不足:1、劳役并未完全取消;部分实物税也仍保留,并且到后面还税外加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2、丁银的存在意味着人头税并未完全消失。3、赋役征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

23、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对于一些经济落后的山区而言,货币化反而加重的贫困农民的负担。特别是加征“火耗”,成为官吏渔利的新渠道。隋唐两宋商品经济的发展 隋唐商业繁荣:货币改革:开元通宝的发行(单位:文)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商品结构的变化和长途贸易的发展;城市繁荣;坊市隔绝制度崩溃;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中出现一批邸店。着商业的发展,还发展起信用与汇兑事业,这就是柜坊和飞钱的出现。长安洛阳都是当时的大读书。宋代商业繁荣:城乡市场的繁荣;彻底冲破坊市隔绝制度,而允许临街开店。夜市出现。草市、瓦市出现。行会组织活跃。中国最早纸币交子的出现。唐后期至宋,人口繁密的乡镇普通立市,称为草市多数为定期交易的墟市

24、,市镇经济崛起。城市也出现了大量的“瓦市”,以戏楼(勾栏)、寺庙为中心,多为临时性建筑,类似于庙会 汉武帝重农抑商政策的全面铺开 1、改革币制,确立五铢钱法。(三官钱)2、实行算缗告缗,排抑富商大贾。3、实行盐铁专卖,推进官营垄断政策。4、创办均输制度,建立平准机构。5、实行酒类专卖,增加垄断收入。飞钱:又称“便换”,是中国历史上早期的汇兑业务形式。“飞钱”出现于唐代中期(唐宪宗年间),当时商人外出经商带上大量铜钱有诸多不便,便先到官方开具一张凭证,上面记载着地方和钱币的数目,之后持凭证去异地提款购货。此凭证即“飞钱”。这种汇兑方式一方面减低了铜钱的需求,缓和钱币的不足,同时商人前往各地进行贸

25、易活动时,亦减轻了携带大量钱币的不便。半两钱 秦代货币。铜铸,圆形方孔,钱经一般为 2.5-2.77 厘米,重 12 铢(我国古代规定 1 两为 24 铢)2.5-3.35 克,个别有外郭,被平素,面文“半两”二字。公元前 221 年,秦统一天下,规定以外圆内方的半两钱为全国通行的货币,这是我国最早的统一货币。“秦半两”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钱币的初步成熟,是中国货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并影响到相邻国家和地区,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秦半两”奠定“圆型方孔”的古钱币造型。“圆形方孔”钱币成为古代中国货币的基本形式,贯穿中国封建社会,沿用了两千多年。北魏均田制与唐代均田制的比较 1、背景比较:北

26、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十六国时期分裂割据、战祸连年的局面后,处于经济衰败、农业凋敝的时期,建立北魏政权的拓跋鲜卑民族逐渐意识到农耕的重要性。战乱时期中形成的大量官田荒地,加上从部落联盟大酋长转化而来的北魏皇权拥有极大的权利和威信。北魏前期实行的屯田和计口授田等国有土地的经营方式也为均田制提供了历史依据。唐:过隋末战乱,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与此同时,劳动力与土地严重分离。经过农民战争的冲击,大地主的势力被削弱、兼并力量也在不断萎缩,推行均田制的阻碍因素较少。2、内容比较:妇女、奴婢和耕牛不授田,商人及僧尼均可授田。官吏授田更加丰厚,除永业田外,还有职分田、公廨田,数量较前朝多,其家属还可授田。

27、土地买卖的限制放宽。授田的一些细节更人性化。对于宽乡与狭乡的概念,比前朝更明确,即“受田悉足者为宽乡,不足者为狭乡”。土地还授调整的时间为十月至十二月的农闲季节。3、推行情况比较 北魏:曾在京畿一带积极推行过均田制,而且总是从京师推广到四方;然而,总体来看北魏推行均田制很不彻底,很多地区没有实行均田制、农民生活依然困苦 唐代:推行情况比北魏较好。唐朝多次下诏严禁土地兼并,维护均田制,唐代官吏能夺贵族所占之地以还贫民,切实维护均田制;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均田制也无法彻底地实行。4、影响比较 北魏:使荒闲土地与游移的劳动人手合理结合(力业相称),北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

28、展。保证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有些少数民族的贫苦百姓也成为受田农民,这促进他们转为农耕定居,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各族人民的融合 唐代:唐朝均田制在北魏均田制的基础上,在扩大耕地面积、将土地和劳动力结合起来、恢复农业生产方面起积极推动作用,使得粮食产量不断增加、经济空前繁荣,长期、普遍实行均田制还为隋唐盛世奠定了物质基础;在籍的农户不断增加,使得国家能够掌握更多的劳动力,财政税收得到充分的保证;唐代均田制虽然不能够完全限制权贵豪强对土地的兼并,但多少起了一点抑制作用。5、废止原因比较 北魏:能够用来均田的数量实在不足。加上人口增值,税收负担较重,农民遇到自然灾害就变卖田地,官僚地主

29、兼并土地。唐代:唐代均田制衰亡的原因应该归结为土地无限制自由买卖导致官僚地主、权贵豪强不断兼并土地,荒地数量有限导致均田不足,使均田制无法继续实行。农民逃散与户籍混乱,是均田制无法推行的重要原因。匠籍制度的改革 元代:立国时采用拘括人口的办法,将民间的工匠强行征调集中,为官府手工业服务。这些工匠单独编入户籍,称为“匠户”定期赴官服役,世代相袭,不得更改。免除杂泛差役,生产有定额,在家可为自己生产。这些匠户失去了普通居民应有的自由,称为“匠不离局”。明代:承袭元制,对手工业工匠实行匠籍制度。单独设立匠藉管理手工业者,并随时征发为朝廷服务,分为“轮班匠、“存留匠”、“住坐匠”。成化二十一年(148

30、5 年)时允许轮班匠纳银代役,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一步解除匠役,所有工匠必须交纳“班匠钱”。匠籍制度的本质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工匠服役的形式。清代:顺治二年(1645)取消工匠制度,解除工匠对官府的人身隶属关系,并免征“班匠银”。以后采取雇募制,发给工资。这在手工业生产发展史上是有着重大意义的,它标志着手工业生产徭役时代的结束,对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告缗 汉武帝刘彻为打击商人势力、解决财政困难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政策。告缗是算缗的延伸,是当时反商人瞒产漏税的一种强制办法。武帝时,为解决财政困难,向商人征收财产税。为揭发隐匿不报财产或少报者,颁布告缗令,奖励人

31、们告发,以被告人财产的一半赏告者。结果中产以上之家多破产。算缗 是西汉武帝时国家向商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把大工商业主和高利贷者从农民身上剥削来的财物收归国有,是历史上大规模的抑商运动。增加了国家收入,打击了奴隶制残余,缓和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封建经济基础的巩固,但是也迟滞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汉武帝的内外功业提供了物质保证,起到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但西汉后期,商人与官僚、地主逐渐合流,加剧了土地兼并,直接导致当时严重的社会危机。开元通宝 为唐代货币。钱币在唐代始有“通宝”。唐初沿用隋五铢,轻小淆杂。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 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最初的“开元通宝”由书法家欧阳询题写,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量称为一钱,而一千文则重六斤四两。开元通宝是唐代第一种货币,也是发行量最大,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由于其质量合理,通货控制得当,钱币做工比较精美,故深受百姓喜爱。开元通宝已经成为大五帝钱的一部分,具有辟邪,旺财的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