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医学全面汇总归纳简洁版.pdf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90939257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5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医学全面汇总归纳简洁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中医学全面汇总归纳简洁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中医学全面汇总归纳简洁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医学全面汇总归纳简洁版.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中医内科 P3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第一段,可出填空题 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 P7 中医学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的整体性思想。辩证:将四诊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辨证论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P14 阴阳的相互关系(考大题,需举例说明)交感相错阴阳抱合而生,太极生两仪,开天辟地。阴阳交泰,对立制约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四季变化 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消长和平衡阴消阳长,阳消阴长:

2、昼夜人体的 生理变化;阴阳皆消,阴阳皆长:气血两虚和通过补气,气旺生血 相互转化物极必反。重阳必阴,重阴必阳。P17 指导疾病的治疗原则 调整阴阳,补偏救弊,恢复机体的阴阳相对平衡与协调。P19 五行生克关系 五行相生 木-火-土-金-水-木 五行相克 木-土-水-火-金-木 P22 五脏开窍开口处 心:舌/肺:鼻 /脾:口/肝:目/肾:耳及二阴 P26 脾生理功能运化、升清、统血 P30 肾生理功能住藏精、主水液、主纳气 P33 六腑定义 P35 胆既是六腑又是奇恒之腑 P37 奇恒之腑定义 P46 气与血的关系(大题)(一)气与血的关系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1.气为血之帅:(1)气能

3、生血:水谷精气营气+津液血 (2)气能行血:心气推动,肺气宣肃,肝主疏泄 (3)气能摄血:脾统血 2.血为气之母:(1)血能载气:气存血中,靠血行达全身 (2)血能养气:血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营养 P53 六淫定义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统称为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本来是自然界的六种不同的气候,称为“六气”。正常情况下,“六气”不致病。只有在非正常情况下,“六气”才致病。这时才称为“六淫”。非时之气,反季节“淫”,太过或不及,所以“六淫”又称为“六邪”。是一切外感病的主要致病因素。P54 六淫致病特点 六淫性质及致病特点(老师说记不清了考哪个。反正都看一下吧)特点:外感性:季节

4、性:区域性:相兼性 风: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寒: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主疼痛)寒性收引 暑: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多挟湿。湿:湿为阴邪,易阻碍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粘滞;(缠绵反复;粘滞不尽感)湿性下趋,易袭阴位。燥: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火(热):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火(热)易伤津耗气;火(热)易生风动血;火(热)易致肿疡。五气皆能化火;五志化火 P57 七情定义 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机体的精神状态。是人体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所作出的不同情志反映。正常情况下不会使人发病。只有突然、强

5、烈或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自身生理活动的调节范围与耐受能力,使人体气机逆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七情致病是直接影响有关内脏的阴阳气血而发病,病自内生,又称“内伤七情”。P60 瘀血(机制要清楚)瘀血是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液运行不畅,阻滞于血脉、经络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瘀血的形成: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液运行不畅而凝滞;外伤、气虚统摄失职或邪热迫血妄行,使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病位不一,病症各异。病证虽多,特点共同:疼痛: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多夜间疼痛加甚。肿块:固定不移。出血:多紫暗色,或夹有血块。面色皮肤:

6、肌肤爪甲失荣:面色黎黑或紫暗,肌肤甲错,口唇青紫,皮下紫斑、青筋暴露。舌象:舌色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舌下脉络青紫、粗张、迂曲。脉象:细涩、沉弦或结代。P61 正气定义 正气: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及其产生的抗病、康复能力,简称为“正”。P82 脉律不齐的脉象(好多脉象。哪些是心律不齐的啊。知道的同学留个言吧。)P84 八纲辨证辩什么要知道,比如表里辩病位等等 表里的鉴别 病程 寒热特点 常见症状 舌象 脉象 表证 较短 恶寒发热 头身痛等 不明显 脉浮 里证 较长 但寒不热 内脏症状 多有变化 脉沉 但热不寒 表 7-1的鉴别、表 7-2实证特点这两个表格要背 寒证和热证的鉴别 寒热喜恶 口渴

7、肢体 面色 二便 舌象 脉象 寒证 怕冷喜热 不渴 冷 白 大便稀溏 舌淡 迟紧 小便清长 苔白润 热证 怕热喜冷 口渴 热 赤 大便干结 舌红 数 小便短赤 苔黄干 虚证和实证的鉴别 病程 体质 精神 声息 二便 舌象 脉象 实证 新病 强壮 兴奋 气高息促 大便秘结 质老苔厚 有力 小便短赤 虚证 久病 虚弱 倦怠 声低息微 大便稀溏 质嫩苔少 无力 小便清长 P89 心脉痹阻证(大题,由淤血引起,结合 P60瘀血解释说明疾病)P100 肾阳虚证特点 P112 正治定义 正治法是当疾病的征象与本质相一致时,采取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又称“逆治法”。如“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则

8、补之”“实则泻之”P113 调整阴阳方法有哪些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损其有余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补其偏盛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中求阳,阳中求阴。P115 八法定义 治法包括:汗法 吐法 下法 和法 温法 清法 补法 消法 P117 清法方法 清法,又称清热法,是用性质寒凉的方药,通过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清除体内热邪的一种治疗大法。P119 四气五味定义 四气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五味是指药物具有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药味不同,则作用不同。P120 升降浮沉定义 升即上升提举;降即下达降逆;浮即向外发散;沉即向内收敛。升、降、浮、沉即是指药物对机体有向

9、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作用趋向。P122 后下药物特点 适用于含有挥发油的芳香类药物或久煎有效成分易于破坏的药物,在其他药物将要煎好时再放入。如薄荷、砂仁、生大黄、钩藤。P134 方剂的组成变化 药物增减变化 药量增减变化 剂型更换变化 P137 理血剂的代表药 血府逐瘀/小 饮子 中医针灸学 P48 经络定义 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共同组成了一个经络体系。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P49 十二经脉名称 P52 奇经八脉定义 奇经:是十二经络之外的特殊通道,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于脏腑,又无表里相配。八脉:是冲脉、任脉、督脉、带脉、阴维、阳维、阴跷、阳跷的总

10、称。一源三岐:冲、任、督之脉均起于胞中,同出会阴 关于“四海”脑为髓海 膻中为气海 胃为水谷之海 冲脉为十二经之海(血海)P243 腧穴概念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渗灌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是体表与脏腑器官及有关部位相联系的特殊区域。阿是穴、特定穴概念及定义 1)阿是穴:以压痛点或体表其他阳性反应点作为针刺部位。这一类腧穴既无明确的定位,也无固定的名称,又无一定的经属。又称“天应穴”,“压痛点”。2)特定穴: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有特定称号的腧穴。特定穴可分为:五腧穴,原穴,络穴,郄穴,下合穴,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P244 骨度分寸那张图要知道 骨度分寸定位法

11、头部 中线前后发际间为 12 寸。(眉中至前发际为 3 寸,第 7 颈锥棘突下大椎穴至后发际为 3 寸)。耳后两乳突间为 9 寸。两前额发角之间为 9 寸。上肢部 腋前纹头皱襞至肘横纹为 9 寸。肘横纹至横纹为 12 寸。胸背部 胸骨上窝至胸剑联合处为 9 寸。胸剑联合处至脐为 8 寸。脐至耻骨联合上缘为 5 寸。两乳头间为 8 寸。腋以下至季肋(第 11 肋端)。两肩胛骨脊柱缘之间为 6 寸。背部上下距离以脊椎棘突为依 据。下肢部 股骨大转子尖至髌骨下缘为 19 寸。耻骨联合上缘至髌骨上缘为 18 寸。臀横纹中点至腘横纹中点为 15 寸。髌骨下缘外测至外踝最高点为 16 寸。胫骨内髁下缘至内

12、踝最高点为 13 寸。外踝最高足底为 3 寸。P260 进针方法类型 1.进针方法 进针时,一般左右手配合操作,右手持针操作-刺手,左手按压穴位局部 辅助进针-押手。指切进针法-短针 夹持进针法-长针(三寸以上)针刺角度与深度 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 90左右垂直刺入。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 45左右刺入。横刺(平刺,沿皮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 15左右刺入。P261 得气的定义,考名词解释 得气:进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这种针下的感应,叫做“得气”。提插、捻转手法可能是填空 (1).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 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

13、进退的操作方法。使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由深层向上退到浅层为提。捻转法: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以右手拇指和中,食二指持住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针刺异常情况处理及预防要看一下 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肿:气胸:P262 常用灸法类别 针灸治疗原则 1)调和阴阳 2)扶正祛邪 3)疏通经络 4)治病求本 5)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P264 几种常见病(如感冒、腰痛、中风等)的针灸治疗 感冒 合谷 列缺 风寒感冒 +风门 风池 风热感冒 +大椎 曲池 头痛加太阳 鼻塞加迎香 咽痛加少商 咳嗽加尺泽 腰痛:寒湿腰痛 散寒化湿 温阳止痛 肾腧 委中 环跳 秩边 昆仑 肾虚腰痛 补肾壮腰 止痛 肾腧 委中 命门 关元 太溪 劳损腰痛 舒经通络 活血止痛 肾腧 委中 志室 腰阳关 中风:(一)中经络 1风痰入络 疏经通络 化痰除湿 足三里 阴陵泉 阳陵泉 丰隆 曲池 外关 (泻)2肝阳上亢 疏经通络 平肝潜阳 足三里 阴陵泉 阳陵泉 太冲 合谷 曲池(泻)3阴虚风动 滋阴潜阳 息风通络 足三里 阴陵泉 阳陵泉 曲池 三阴交 太溪(补)(二)中脏腑 闭症 开窍醒神 水沟 十宣 内关 丰隆 用泻法 十宣点刺出血 脱症 回阳固脱 水沟 内关 关元 神阙 关元神阙用灸法 水沟内关平补平泻 可能会有很多整理的不太好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教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