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2(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2(解析版).pdf(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赢在高考黄金8 卷】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模拟卷(浙江专用)黄金卷02一、单 选 题(本大题共2 0 小题,每小题2分,共 4 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下列关于治理环境采取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A.治理全球变暖的措施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保护环境B.针对臭氧层破坏的措施是对氟利昂和哈龙等的生产和使用做出相应规定C.防治酸雨的措施有减少煤炭和石油的消耗量、开发无污染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等D.防治荒漠化的措施主要通过多开发和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创造经济效益再综合治理【答案】D【解析】A、治理全球变暖的措施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量和保护环境,如使用清洁能源,多植树造林等,A正确;B、臭氧层破坏主要是氟利昂和哈龙等造成的,针对臭氧层破坏的措施是对氟利昂和哈龙等的生产和使用做出相应规定,B正确;C、S O?、NO、N O 2 等气体可引起酸雨,防治酸雨的措施有减少煤炭和石油的消耗量、开发无污染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等,C正确;D、防治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是多保护植被,禁止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过度开发和利用,D错误。故选D。2 .如下图为胚胎工程中各种胚胎操作技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良种公牛、呼强?早期囊胚(a)胎分割_2个健康胚胎(d)早 期 囊 胚 典好 细 胞 培 养,胚胎干细胞(e 良种母牛/赢排卵 区恒 早期囊胚(
3、c)胚胎移植-小牛A.从良种母牛体内获得的卵母细胞可直接与获能的精子进行体外受精B.早期囊胚a、b、c 基因型相同,但发育得到的个体表型不一定相同C.可取早期囊胚c的滋养层细胞进行染色体分析来鉴定小牛f 的性别D.为防止杂菌污染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处理培养胚胎干细胞e 的培养液【答案】C【解析】A、在卵巢内获得的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能与获能的精子受精,A错误;B、据图可知,三种早期囊胚由不同受精卵发育而来,故 a、b、c 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不一定相同,B错误;C,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胎盘,胚胎移植前,可取囊胚的滋养层细胞进行性别鉴定,C正确;D、可以在培养液中应加入适量抗
4、生素来防止杂菌污染,D错误。故选C。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各部分结构相互合作,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酶体合成的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线粒体B.大肠杆菌细胞内只有核糖体这-一种核酸-蛋白质复合物C.内质网是细胞内一系列有机物如脂类、糖类等的合成场所D.细胞核中含有遗传信息,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答案】C【解析】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但是在核糖体合成的,可分解衰老损伤的线粒体,A错误;B、大肠杆菌细胞内除了核糖体是核酸-蛋白质复合物外,在 DNA分子复制和转录过程中存在酶和核酸结合的核酸-蛋白质复合物,B错误;C、内质网具有复杂的
5、功能,如在蛋白质加工过程中可合成糖类、脂质与蛋白质结合,故内质网是细胞内一系列有机物如脂类、糖类等的合成场所,C正确;D、细胞核中含有遗传信息,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错误。故选C。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4 5小题。乳糖酶可催化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为研究某因素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研究小组利用乳糖酶和乳糖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组别乳糖浓度1 0%1 0%1 0%1 0%1 0%乳糖酶浓度0%1%2%4%8%反应速率(g 半乳糖/m i n)02 5501 0 02 0 04.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目的是验证乳糖酶具有专一性B.组反应速率大于组,是因为组温度更适宜
6、C.组反应速率低于组,是因为组部分酶失活D.实验结果表明反应速率与乳糖酶浓度有关5.若要提高实验中组的反应速率,下列方法中有效的是()A.添加乳糖酶B.延长反应时间C.添加麦芽糖D.添加葡萄糖【答案】4.D 5.A【解析】【4 题详解】A、分析题表可知,实验中乳糖浓度不变,实验的自变量是乳糖酶浓度,因变量是反应速率,本实验验证的是酶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A 错误;B、分析题表可知,组反应速率大于组,是由于的乳糖酶浓度比的乳糖酶浓度高,使组反应的速率大于组,B 错误;C、分析题表可知,组反应速率大于组,是由于组的乳糖酶浓度比组的乳糖酶浓度高,使组反应速率高于组,C 错误;D、分析题表可知,实验
7、中乳糖浓度不变,实验的自变量是乳糖酶浓度,因变量是反应速率;由表格数据可知,随着乳糖酶浓度升高,反应速率不断增加,由此表明本实验是验证酶的浓度与反应速率有关,D 正确。故选D。【5 题详解】分析题表可知,实验中乳糖浓度不变,实验的自变量是乳糖酶浓度,因变量是反应速率;由表格数据可知,随着乳糖酶浓度升高,反应速率不断增加,由此表明本实验是验证酶的浓度与反应速率有关,所以想要提高提高实验中组的反应速率,应增加组乳糖酶的浓度,BCD错误,A 正确。故选A6.下列现象或过程与碳循环无关的是()A.温室效应 B.呼吸作用 C.生物富集 D.捕食【答案】C【解析】A、碳循环平衡被破坏导致大气二氧化碳增多,
8、是引起温室效应的根本原因,A 正确;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参与碳循环,B 正确;C、生物富集是通过食物链积累有毒有害物质,和碳循环无关,C 错误;D、捕食是含碳有机物沿着食物链传递的,D 正确。故选C。7.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化转移酶的作用下,在基因组CpG二核甘酸的胞喀咤上共价结合一个甲基(-CH3)。甲基化后的胞喀咤仍能与鸟喋吟互补配对。DNA甲基化若发生在启动子区域会导致该基因不能转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GTCCGCGTTACGTAGCTCAGGCGCAATGCATCG部分被甲基化的DNA片段A.DNA甲基化的本质是基因突变,从而导致性状发生改变B.甲基化改变了 DNA分
9、子的化学元素组成和碱基中喋吟的比例C.DNA甲基化一定无法遗传给后代D.DNA甲基化可能干扰了 RNA聚合酶与DNA相关区域的结合【答案】D【解析】A、据题意可知,D N A 甲基化是在基因组C pG 二核昔酸的胞喀嚏上共价结合一个 甲 基(-CH3),DNA甲基化不会改变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属于基因突变,A 错误;B、D N A 甲基化是在基因组C pG 二核甘酸的胞嗨咤上共价结合一个甲基,甲 基(-CH3)的元素组成为C、H,D N A 甲基化没有改变DNA分子的化学元素组成以及碱基中喋吟的比例,B 错误:C、DNA甲基化修饰属于表观遗传,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C 错误;D、由题意知,D
10、NA甲基化若发生在启动子区域会导致该基因不能转录,说明甲基化可能会干扰了 RN A 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D 正确。故选D。8.人体酒精代谢主要在肝脏进行。肝细胞的光面内质网有分解酒精的作用,酒精经一系列脱氢氧化生成乙酸,乙酸可直接进入线粒体参与需氧呼吸(有氧呼吸)的 II、HI阶段,从而彻底氧化分解。酒后驾驶是危害交通安全的危险行为,对酒后驾驶人员可采用吹气式检测仪快速筛查。某种吹气式检测仪内芯是含有重铝酸钾的硅胶柱,通过变色反应可初步判定是否饮酒。过度酗酒可引发肝硬化,甚至肝癌。肝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失去接触抑制、体内转移和多核等特征。癌细胞代谢也出现异常,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
11、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厌氧呼吸(无氧呼吸)产生ATP的现象,称为“瓦堡效应下列关于酒精在肝细胞内代谢和酒后驾驶检测的叙述,错误的是()A.酒精的跨膜运输方式为被动转运B.肝细胞的光面内质网有分解酒精的作用C.乙酸在线粒体中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Ch和 H 2O,并释放能量D.呼气检测时,若含重铭酸钾的硅胶呈现橙色,则可初步判定酒后驾驶行为【答案】D【解析】A、酒精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跨膜运输方式为被动转运,A 正确;B、肝细胞的光面内质网有分解酒精的作用,酒精经一系列脱氢氧化生成
12、乙酸,乙酸可直接进入线粒体参与需氧呼吸(有氧呼吸)的 n、in 阶段,从而彻底氧化分解,则说明肝细胞的光面内质网上有分解酒精的酶,B 正确;C、乙酸可直接进入线粒体参与需氧呼吸(有氧呼吸)的 II、III阶段,从而彻底氧化分解为C02和 H zO,并释放能量,C 正确:D、酒精与酸性重锯酸钾反应呈灰绿色,所以呼气检测时,若含重铝酸钾的硅胶呈现灰绿色,则可初步判定酒后驾驶行为,D 错误。故选D。9.利用二倍体植物幼根根尖制作并观察有丝分裂临时装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选材时,应选择分裂间期时长占细胞周期时长比例大的植物种类B.将染色后的根尖放在蒸储水中进行漂洗后,才能进行解离C.可观察到后期
13、细胞中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向两极的过程D.根据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大小、形态和着丝粒位置能判断同源染色体【答案】D【解析】A、选材时,应选择分裂间期时长占细胞周期时长比例小的植物种类,A 错误:B、制作装片的顺序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即解离后漂洗,然后在染色,B 错误;C、经过解离的细胞已经死亡,无法观察到后期细胞中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向两极的过程,C 错误;D、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二倍体有丝分裂中期含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形态清晰,故可根据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大小、形态和着丝粒位置能判断同源染色体,D 正确。故选D。1 0.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与啤酒、葡萄酒并
14、称世界三大古酒。以糯米、黍米、粟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酒的品质取决于菌种。下图表示酿制黄酒的一种工艺流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米浆水菌种a 菌种bA.菌种a 能产生淀粉酶,淀粉可作为菌种a 的碳源和氮源B.菌种b 在增殖过程中,应保证发酵装置内严格的无氧环境C.发酵后通过压榨过滤可以提高酒精产量D.工艺c 表示灭菌,目的与“蒸煮”相同【答案】C【解析】A、根据酶的专一性,淀粉酶分解、利用的是原料中的淀粉,淀粉为菌种a提供碳源,而不能作为氮源物质,A 错误;B、菌种b 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均会增殖,只是增殖速率不同,而只有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分子数等于CO2分子数,B 错误
15、:C、发酵能使酒精含量达到15%左右,再压榨过滤可以提高酒精产量,C 正确;D、c 为消毒,“蒸煮”有利于糖化,同时也进行了灭菌,D 错误。故选C。1 1.如图为人体消灭病菌的某种免疫应答的模式图,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细胞A细胞C 细胞D0A.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MHCB.能够特异性识别该病菌的细胞是A、B 和 CC.细胞D 分泌物质II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一种病菌可以诱导机体产生多种物质【答案】D【解析】A、基因选择性表达存在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除同卵双胞胎外,不同人的基因型不同,MHC不同,A 错误;B、细胞A 在摄取处理抗原,可能为树突状细胞,树突状细
16、胞不能特异性识别病菌,B 错误;C、细胞D 能分泌抗体,是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为胞吐,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 错误:D、物质H是抗体,一种病原体表面有多种抗原决定簇,可以诱导机体产生多种抗体,D 正确。故选D。1 2.下图是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高产奶牛的流程图,表示相应操作。下列关于早期胚胎形成过程的叙述,正确 的 是()A.过程常对雌牛甲进行超数排卵处理B.过程获取的体细胞可以是成熟的红细胞C.过程获得的重组细胞中含有4 个染色体组D.过程需要构建抑制细胞分化的培养体系【答案】A【解析】A、为提高良种奶牛的繁殖能力,在获取卵母细胞之前过程需用促性腺激素对奶牛进行超数排卵处理,
17、A 正确;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但是也没有其他的各种细胞器,所以过程获取的体细胞不能用成熟的红细胞,B 错误;C、由于获得的体细胞需要进行去核处理,所以过程获得的重组细胞中含有2 个染色体组,C 错误;D、过程需要构建促进细胞分化的培养体系,培养早期胚胎,D 错误。故选Ao1 3.让 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立即将产生的RN A分离出来,将这种RN A分别与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DN A进行分子杂交,结果发现这种R N A 只能和T2噬菌体的D N A 杂交形成“杂种”链,而不能和大肠杆菌的D N A 杂交形成“杂种”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种R N A 的合成需要大肠
18、杆菌提供原料B.该种R N A 的合成模板是T2噬菌体的DNAC.该种RN A与 T2噬菌体的核糖体结合后合成蛋白质D.该种RN A 与 DN A杂交的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答案】C【解析】AB、由于分离出的R N A 只能与T?噬菌体的DN A杂交形成杂种链,而不能和大肠杆菌的DN A杂交,因此新合成的RN A是以T2噬菌体的DN A为模板合成的,T?噬菌体属于病毒,必须寄生在大肠杆菌中才能生存,因此该种R N A 的合成需要大肠杆菌提供原料,A B 正确;C、T2噬菌体是病毒,不含有核糖体,该种RN A 是与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结合后合成蛋白质的,C 错误;D、该种R N A 与 D N
19、A 杂交的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 A 与T 配对,U 与 A 配对,C 与G 配对,G 与 C 配对,D 正确。故选C。14.研究发现,敲除细胞内UTX、PTIP、ACP5、ACACB和 CLU这 5 个基因中的任意一个基因,都能够显著促进肺部肿瘤的发生;同时临床相关分析证实,这 5 个基因在人肺癌临床样本中均呈现低表达并且与肺癌病人不良预后相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5 个基因最可能为原癌基因,表达后能有效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B.癌细胞能持续地分裂与增殖,在人体内不会被清除和凋亡C.敲除上述5 个基因中任一基因可导致肿瘤的发生,说明癌变往往是单一基因突变导致D.提高肺癌患者中U
20、TX等基因的表达水平可能成为治疗肺癌的一种思路【答案】D【解析】A、根据题干信息,肺癌病人体内上述5 个基因呈现低表达,因此可以推断其为抑癌基因,抑癌基因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A 错误;B、人体中肿瘤细胞也会被免疫细胞攻击凋亡,B 错误;C、敲除5 个基因中的任一基因可促进肺部肿瘤的发生,一是这与基因突变引发细胞癌变不对应,二是细胞癌变多为多基因突变的结果,C 错误;D、根据题干信息,癌症患者体内Utx基因等低表达,可推测提高肺癌患者UTX等基因的表达有助于治疗肺癌,D 正确。故选D。15.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都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促
21、进细胞数量增多B.生长激素和性激素都能定向运送到靶细胞C.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都能影响个体的行为D.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都能影响骨的生长【答案】B【解析】A、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使人体细胞数量增多,从而促进生长,A 正确;B、激素随体液运送到全身,最终作用于靶细胞,而不能定向运输到靶细胞,B 错误;C、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作用来影响个体行为,性激素也能影响个体的行为,C 正确;D、三种激素都能促进生长,影响骨的生长,D 正确。故选B。16.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深受全球消费者喜爱。大熊猫最初是肉食动物,经过长期进化,其 99%的食物都来源于竹子,其食性与
22、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 有关。现有一个较大的大熊猫种群,雌雄数量相等,可自由交配,其中B 基因频率为7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熊猫种群中所有的B 和 b 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B.大熊猫食性改变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C.该大熊猫种群,显性个体中纯合子约占56.3%D.大熊猫食性变化是人工选择引起的适应【答案】B【解析】A、基因库是指种群中所有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A 错误;B、食性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食性的改变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B 正确;C、B 基因频率为7 5%,个体间可自由交配,BB的基因型频率为3/4X3/4,bb的基因型频率
23、为 1/4X1/4,B b的基因型频率为2x3/4xl/4,显性个体中纯合子约占9/15=60%,C 错误;D、大熊猫食性的变化是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变化和适应的结果,D 错误。故选Bo1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的向光性体现生长素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B.水稻体内的生长素只有叫噪乙酸一种C.施用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一般比施用植物激素更加稳定D.植物体的多个部位都能形成乙烯,促进植物的发育【答案】C【解析】A、植物的向光性,是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两者都是促进生长的作用,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 错误;B、水稻
24、体内的生长素,除了呵噪乙酸以外,还有叫噪丁酸等天然的生长素,B 错误;C、施用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一般比施用植物激素更加稳定,原因是植物体内缺乏分解外源生长调节剂的酶,作用时间更久,C 正确;D、植物体内的乙烯,促进植物的成熟,而不是促进植物的发育,D 错误。故选Co18.“数罟不入海池,鱼鳖不可胜食也。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不同年龄段的某种鱼位于不同水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不使用“数罟”,目的是保证鱼鳖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捕捞后鱼鳖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有利于鱼鳖种群数量的快速恢复D.人为捕捞鱼鳖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答案】A【解析】A、群落的空间结
25、构包括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是群落中不同物种的分布特点,而某种鱼的不同年龄段的空间分布不同,属于种群的空间分布,A 错误;B、不使用“数 罟(细密的渔网)”,可以使种群的幼年个体所占比例增加,保证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 正确;C、捕捞后鱼鳖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有利于种群数量的快速恢复,C 正确;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人为捕捞鱼鳖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可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D 正确。故选Ao1 9.下图表示人体细胞某种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RNA聚合酶A.该过程中RNA
26、聚合酶从图示的左侧向右侧移动B.RNA聚合酶将游离的脱氧核昔酸连接到RNA链末端C.该过程结束后可形成1 个 DNA-RNA杂交分子D.该过程得到的RNA不一定作为翻译的模板【答案】D【解析】A、由图中RNA的延伸方向可以看出,RNA聚合酶从图示的右侧向左侧移动,A错误;B、RNA聚合酶将游离的核糖核甘酸连接到RNA链末端,B 错误;C、该过程中可形成1个 DNA-RNA杂交分子,该过程结束后RNA分子与DNA分子脱离,无杂交分子,C 错误;D、该过程得到的RNA可能为rRNA、tRNA等,不一定作为翻译的模板,D 正确。故选D。2 0.甲、乙、丙、丁 4 个图分别表示某生物(假设只含有两对染
27、色体)的 4 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丙TA.4个图表示的细胞分裂顺序是丁一甲-乙 一丙B.甲图表示减I中期,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基因可能不相同C.丙图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4个核DNA分子D.丁图表示减数分裂I中期,该时期出现2个四分体【答案】C【解析】A、甲-丁依次表示减数分裂I 中期、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减数分裂I中期,4个图表示细胞分裂顺序是乙T 丙一 丁一甲,A错误;B、甲图表示减数分裂H中期,有姐妹染色单体,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分裂形成的子染色体基因相同,因为姐妹染色单体是由分裂间期复制而来,B错误;C、
28、丙图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含有8条染色体,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4个核D NA分子,C正确;D、丁图表示减数分裂I中期,该时期没有四分体,四分体存在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D错误。故选C。二、非 选 择 题(本大题共5 小题,共 60分)21.(11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联系。如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一松果体途径对雌性动物生殖的调控。请据图回答:(1)视网膜接受光照后,产生兴奋,膜 电 位 变 为,兴奋最后作用于松果体释放褪黑素这一过程的方向性是由 决定的,该过程属于 调节。若某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同样强度的神经冲动,两
29、冲 动 传 导 至 中 点 并 相 遇 后 会。(2)突触小泡中的去甲肾上腺素进入突触间隙的过程(填“消耗”、“不消耗”)能量,经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3)褪黑素通过影响HPG轴调节动物的繁殖活动。在雌性月经周期中下丘脑会分泌GnRHC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前叶释放LH(黄体生成素)及FSH(卵泡刺激素)。FSH会刺激卵泡发育成熟,而卵泡会分泌雌激素促进GnRH的分泌。L H会刺激卵巢分泌孕酮,抑制下丘脑分泌GnRH。排卵前主要是FSH起作用,排卵后主要是L H起作用。临床上常通过抽取 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雌激素调节下丘脑分泌G n R H 的方式是(填“正”或“负”)反馈调节
30、。已知雌激素属于亲脂激素,其受体应位于靶细胞的(填 细胞膜 或 细胞内请画出整个月经周期中LH的相对浓度变化。(由圆点处开始画)(2分)【答案】(1)外负内正 突触 神经 停止传导 消 耗 扩 散月经周期中LH的相对浓度变化 血 液 正 细 胞 内【解析】(1)视网膜接受光照后,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兴奋最后作用于松果体释放褪黑素这一过程的方向性是由突触决定的,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某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同样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相互削弱,因此会停止传导。(2)突触小泡中的去甲肾上腺素进入突触间隙的
31、过程为胞吐,需要消耗能量,经扩散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3)由于激素随体液运输,因此,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液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雌激素能够抑制下丘脑分泌G n R H,该方式为负反馈调节。雌激素化学本质为脂质,是亲脂激素,其受体应位于靶细胞的细胞内。整个月经周期中LH先上升后下降,其相对浓度变化曲线为:JH的相对浓度月经周期中LH的相对浓度变化2 2.(1 1 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 分)水稻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生长需依次经历抽穗期、灌浆期、乳熟期、蜡熟期等时期。下图是水稻A T P 合成酶的结构示意图,A T P 合酶是含多亚基的跨膜蛋白复合物,能利用质子(H)梯度产生的质子流将A
32、D P 和 P i 合成为A T P。它由头部(F i)和嵌入膜内的柄部(F o)组成。下表是水稻的早衰型品系和持绿型品系在相应实验条件下测得抽穗期和蜡熟期的光合作用指标。回答下列问题:水稻的早衰型品系和持绿型品系蜡熟期的光合作用指标生长时期光补偿点(|J m o bm-2-s-)光饱和点(口 m o l m 2 s 最大净光合速率CO2/(p m o l m-2 甲品系乙品系甲品系乙品系甲品系乙品系蜡熟期7 57 21 7 3 21 3 6 51 9.1 71 2.6 3(1)据图分析,A T P 合成酶的F o 具有(填“亲水性”或“疏水性”)的特点,可作为H 通道,由此判断,此处H+跨
33、膜 转 运 的 方 式 可 能 是。(2)黑暗条件下,水稻叶肉细胞中能通过图的方式产生A T P,则 M 膜可能是;光照条件下,若类囊体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突然消失,其他条件不变,短时间内叶绿体中三碳酸含量会(填 增加喊“减少”或“不变(3)水稻进入蜡熟期,早衰期品系出现“籽叶皆黄”现象,而持绿型品系出现“叶青籽黄”的现象。将蜡熟期两个品系的叶片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滤纸条上由上到下第三条色素带较宽的是 型品系,与表中的(填“甲”或“乙”)品系相对应。(4)测定水稻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时,以 作为自变量,当处于光补偿点时,水稻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吸收的C02量_ _ _ _ _ _ (填“大于
34、”或“等于”或“小于”)细胞呼吸释放的CO2量。表中蜡熟期时,甲品系水稻的光饱和点明显高于乙品系水稻,据此能否判断甲品系水稻的总光合速率高于乙品系水稻?,理由是。(2 分)【答案】(1)疏 水 性 易 化 扩 散 线 粒 体 内 膜 增 加持绿甲(4)光 照 强 度 大 于 不 能 总 光 合 速 率 等 于 净 光 合 速 率 与 呼 吸 速 率 之 和,二者的呼吸速率未知,因此不能判断。【解析】(1)ATP合酶嵌入膜内,说明其具由疏水性的特点,作为氢离子的通道,说明氢离子的运输需要通道蛋白,该过程产生A T P,说明其运输为协助扩散(易化扩散)(2)黑暗条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可通过图中方式
35、产生A T P,说明需要膜结构,则 M 膜应为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光照条件下,若类囊体膜两侧的H 浓度梯度突然消失,光反应受到抑制,ATP和 NADPH产生量减少,进而抑制C3的还原,C3的消耗减少。但是,CO2的固定暂时不变,C3的生成不变,所以C3的含量将增加。(3)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橙黄色)、叶 黄 素(黄色)、叶绿素a(最宽、蓝绿色)、叶绿素b(第 2 宽、黄绿色),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则滤纸条上由上到下第三条色素带是叶绿素a,含量如果较多,说明属于持绿型品系。叶绿素含量多,光合作用强度大,最大净光合速率高,则对应甲品系。(4)测定水稻的光补偿点
36、和光饱和点时,以光照强度作为自变量。光补偿点时,水稻叶肉细胞呼吸速率等于水稻叶肉细胞光合速率,但是还有部分细胞不能进行光合速率。所以,当处于光补偿点时,水稻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吸收的C02量大于细胞呼吸释放的CO?量。表中蜡熟期时,甲品系水稻的光饱和点明显高于乙品系水稻,据此不能判断甲品系水稻的总光合速率高于乙品系水稻。理由如下:总光合速率等于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和,二者的呼吸速率未知,因此不能判断。23.(10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 分)为研究道路对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藏野驴和藏原羚栖息地的综合影响,科研人员利用野外调查获取的数据和生态位模型,模拟4 种不同情景下藏野驴和藏原羚的适宜栖息地
37、,及其丧失的栖息地面积与比例见下表。项目高速公路+县路、乡路高速公路县路、乡路无道路藏野驴藏原羚藏野藏原藏野藏原藏野藏原驴羚驴羚驴羚适宜栖息地占园区比例()1 9.21 3.32 5.92 1.22 1.01 5.62 6.32 3.0栖息地丧失比例(%)2 7.24 2.31.67.62 0.03 2.4回答下列问题:(1)道路的开发及使用导致野生动物数量减少,使黄河源园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一。由研究结果可知,在情景时,藏野驴和藏原羚的适宜栖息地面积最大。在不同道路情景下,黄河源区道路附近,(填“藏野驴”或“藏原羚”)丧失的适宜栖息地更多。若道路密度大的更易造成物种栖息地破碎化,使许多栖息
38、地丧失。由此推测,相比黄河源园区县路、乡路,其 高 速 公 路 密 度。(2)道路为人类出行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对野生动物产生了一系列不利影响,除了造成野生动物栖息地丧失之外,还有一等影响(答出两点即可)(2 分)。据了解,目前经过三江源一期生态工程的建设,提高了黄河源园区野生动物各种群的一,从而使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得到明显恢复。(3)除藏野驴、藏原羚外,进入园区的访客还能领略斑头雁、黑颈鹤、雪豹等野生动物之美,野生动物的这种价值属于一。本研究得出藏野驴和藏原羚的栖息地受道路影响,从生物因素角度分析,其空间分布还可能受到影响。(2 分)【答案】(1)下 降 无 道 路 藏 原 羚 较 小(2)死亡
39、率增加、种群隔离、人为干扰加剧和外来种入侵环境容纳量(3)直接价值食草动物之间的竞争或食肉动物的分布【解析】(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故道路的开发及使用导致野生动物数量减少,使黄河源园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下降。由图可知,在无道路情景时,藏野驴和藏原羚的适宜栖息地占园区比例最大,适宜栖息地面积最大。在不同道路情景下,黄河源区道路附近,藏原羚栖息地丧失比例为4 2.3%,因此其适宜栖息地占园区比例比无道路减少的更多。若道路密度大的更易造成物种栖息地破碎化,高速公路相比黄河源园区县路、乡路,相比藏野驴和藏原羚的适宜栖息地占园区比例更大,说明相比于黄河源园区县路、乡路,高速
40、公路密度较小。(2)道路除了造成野生动物栖息地丧失之外,还会使野生动物的死亡率增加、种群被隔离,人为干扰加剧和外来种入侵等。经过三江源一期生态工程的建设,使得黄河源园区野生动物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得以提高,从而使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得到明显恢复。(3)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指:药用、食用、美观等,所以访客领略动物之美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从生物因素角度分析,藏野驴和藏原羚的空间分布还可能受到食草动物之间的竞争或食肉动物的分布的影响。24.(14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叶片细胞中的P 蛋白是一种水通道蛋白,由P 基因编码,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水分的吸收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
41、。科研人员成功培育出超量表达P 蛋白转基因玉米,所用DNA片段和T i质粒的酶切位点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Hindm NoriBamH I IECOR I Sac IBamHEcoRI、G418抗件网因”HindmSad4)N o 终止子强启动子卡那霉素抗性基因Ti质粒(1)强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能被 识别并结合,驱动基因的持续转录,如将强启动子插入到玉米叶绿体某基因内部,可获得该基因 突变株。为使P 基因在玉米植株中超量表达,应优先选用一酶 组 合(2 分),将 T i质粒切开后构建重组表达载体。T-DNA在 该 实 验 中 的 作 用 是。(2 分)(2)将农杆菌浸泡过
42、的玉米愈伤组织去菌后进行组织培养,培养基中需加入 进行筛选,此物质属于氨基糖甘类抗生素,它能抑制蛋白质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合成,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和 受到干扰,从而引起植物细胞死亡。(3)愈伤组织是一种相对没有分化的_团,经液体悬浮培养叮以分散成胚性细胞,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这 种 单 细 胞 可 以 发 育 成,再继续发育成转基因玉米株系。(4)影响玉米愈伤组织能否成功再生出植株的因素有植物激素的配比、愈伤组织继代次数以及 等(2 分)。目前,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瓶常用透气封口膜封口,目的是。(2 分)【答案】(1)RNA聚合酶 沉 默(失活)BamH和 Sac I 酶 将强启动子和P 基因带入玉米
43、细胞并整合到玉米细胞的染色体D N A 匕(2)G418 呼吸作用(能量代谢)(3)薄 壁 细 胞 胚 状 体(4)玉米的基因型防止杂菌污染【解析】(D 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位点,能驱动基因的转录;如将强启动子插入到玉米叶绿体某基因内部,则会破坏该基因,获得该基因沉默(失活)突变株。为使P基因在玉米植株中超量表达,则需要强启动子和P 基因不被破坏,因此应优先选用BamH I和 Sac I 酶组合,将 T i质粒切开后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农杆菌中的T 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因此T-DNA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将强启动子和P基因带入玉米细胞
44、并整合到玉米细胞染色体DN A上。(2)由图可知,G418抗性基因位于T i质粒的T-DNA上,随T-DNA一起整合到玉米细胞染色体DNA上,因此将农杆菌浸泡过的玉米愈伤组织去菌后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中需加入G418进行筛选,此物质属于氨基糖昔类抗生素,它能抑制蛋白质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合成,其中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因此可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能量代谢)受到干扰,从而引起植物细胞死亡。(3)愈伤组织是一种相对没有分化的薄壁细胞团,经液体悬浮培养可以分散成胚性单细胞,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这种单细胞可以发育成胚状体,再继续发育成转基因玉米株系。(4)影响玉
45、米愈伤组织能否成功再生出植株的因素有植物激素的配比、愈伤组织继代次数以及玉米的基因型等。目前,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瓶常用透气封口膜封口,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25.(14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家蚕是重要的经济昆虫,性别决定方式为Z W型。家蚕体表有斑纹和无斑纹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控制。斑纹的颜色深浅受基因B、b影响.在育种实验中,以纯合无斑纹品种甲为母本,纯合深斑纹品种乙为父本进行杂交,F i全为无斑纹。B雌雄交配,F2性状分离比情况如下表:无斑纹深斑纹浅斑纹雌性611雄性620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在有斑纹和无斑纹的性状中,为显性。已知斑纹由色素分子堆积产生,可推测A基 因 控
46、制 合 成 的 酶 能 够 催 化 色 素 分 子 (填“合成”或“分解”)。(2)B、b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F i雄 性 个 体 的 基 因 型 为。(2分)(3)研究发现,相对于雌蚕,雄蚕的食量少、吐丝量高且蚕丝品质优良。生产实践中利用A、a和B、b两对基因设计杂交组合,可以根据子代体表斑纹特征把雌性和雄性区分开。选择基因型为(2分)的雌蚕与基因型为(2分)的雄蚕杂交,子代中性状为 的个体即为雄蚕。(4)为了更快速的筛选雄蚕,研究人员欲选育合适的母本用于生产。已知将条件致死基因(D)导入蚕体内,转基因蚕在持续低温(如10C)条件下培养会死亡,在20条件下培养正常存活。将D基因导入雌蚕_ _
47、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填常、Z或W)染色体上可获得符合生产要求的母本。将该转基因雌蚕与普通雄蚕杂交,子代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在10C条件下培养,乙组在20下培养,选择 组子代即全为雄蚕。另一组在育种上存在的意义是o (2分)【答案】(1)无 斑 纹 分 解(2)Z AaZBZb aaZBW aaZbZb 深斑纹(4)W 甲获得的雌蚕可用来留种【解析】(1)由纯合无斑纹甲为母本,纯合深斑纹乙为父本进行杂交,R 全为无斑纹,可推出无斑纹为显性;已知色素分子堆积产生斑纹,可推测A 基因控制合成的酶能够催化色素分子分解,导致含A 基因的个体无斑纹。(2)分析F2的
48、性状分离比可知,F2中雌、雄个体表现型不同,说明斑纹的颜色深浅与性别相关联,而 A、a 位于常染色体上,则 B、b 基因位于Z 或性染色体上;结合题干分析可知,当 A 基因存在时,所有个体表现为无斑纹,aaZB一表现为深斑纹,aaZb一表现为浅斑纹。由此可推出,母本甲的基因型为AAZbW、父本乙的基因型为aaZBZ15,F i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Z1,Fi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ZBW。(3)若要根据子代体表斑纹特征把雌性和雄性区分开,可设计深斑纹雌性个体与浅斑纹雄性个体杂交,即基因型为aaZBW 的雌蚕与基因型为aaZbZb的雄蚕杂交,子代基因型为aaZBZb(深斑纹)、aaZbW(浅斑纹),性状为深斑纹的个体即为雄蚕。(4)若条件致死基因在Z 染色体上,则该转基因雌蚕的基因型为ZDW,ZDW与普通雄蚕杂交子代雄蚕都为ZD Z,雌蚕都为Z W,在 10条件下培养雄蚕ZDZ都致死,因此子代全为雌蚕,所以致死基因不在Z 染色体上;若条件致死基因在W 染色体上,则该转基因雌蚕的基因型为ZWD,ZWD与普通雄蚕杂交子代雄蚕都为Z Z,雌蚕都为ZW D,甲组在10条件下培养雌蚕ZWD都致死,因此子代全为雄蚕。由于导入某条件致死基因(D)的蚕在持续低温(如10)条件下培养会死亡,在20条件下培养正常存活,所以乙组在20下培养的意义是为了“留种”,即用于继续选育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