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双优单元滚动双测卷综合测试B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双优单元滚动双测卷综合测试B卷.pdf(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B卷滚动提升检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 8 个小题。第 1 3 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2分,第1 4-1 8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 分,有选错的得0分。L驱动的分子转子可与特定的细胞膜识别,经紫外光激活后,以每秒2 0 0 万 3 0 0 万转的转速进行旋转,改变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而完成钻孔,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转子与特定细胞膜的识别依靠细胞膜上的糖蛋白B.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被改变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与磷脂分子的亲水性有关D.题图在亚显微结构水平上解释分子转子完成钻孔的过程2.线粒体是一
2、种存在于大多数细胞中的由两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是细胞中进行能量转换的结构,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被称为“p o w e r h o u s e”。如图为线粒体中相关物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线粒体中有核糖体以及R N A聚合酶、解旋酶等物质B.仅靠线粒体内基因的表达产物,线粒体不能完成全部的代谢C.图中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完全相同D.与核D N A表达相比,线粒体D N A的表达没有空间上的障碍3 .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细胞中的姐妹染色单体均附着于纺锤丝上,这称为双定向作用。一种称为纺锤体装配检查点(S AC)的监控机制能监视纺锤丝附着过程,一旦该过
3、程出现异常,便暂停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和有丝分裂的继续进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双定向作用是细胞内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前提B.染色体数目的加倍与双定向作用存在因果关系C.不是所有细胞都存在双定向作用,如根尖成熟区细胞D.限制有丝分裂的双定向作用会影响细胞周期的完整性4 .在一个蜂群中,少数幼虫一直取食蜂王浆而发育成蜂王,而大多数幼虫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将发育成工蜂。DN M T 3 蛋白是DN M T 3 基因表达的一种DN A 甲基化转移酶,能使DN A 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如图所示)。敲除DN M T 3 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与取食蜂王浆有相同的效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Nl
4、h胞唾哇 S甲基览唔嘘AGTCCGCGTTACGTAGCTCAOGCGCAATOCATCGM分被甲基化的DA片段A.胞喀咤和5 甲基胞喀咤在DN A 分子中都可以与鸟喋吟配对B.蜂群中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可能与体内重要基因是否甲基化有关C.蜂王浆中的某些成分导致某些幼虫的基因发生突变,最后变成了蜂王D.DN A 甲基化后可能干扰了 R N A 聚合酶等对DN A 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5.某种噬菌体外壳蛋白基因突变使m R N A 中部出现一个终止密码子,导致外壳蛋白无法合成,噬菌体不能增殖。但这种噬菌体能在大肠杆菌C品系中顺利增殖,释放子代噬菌体。下列假设最合理的是()A.大肠杆菌C品系中某种突
5、变型t R N A 能识别并结合该终止密码子B.大肠杆菌C品系中的某物质能定向诱发噬菌体DN A 回复突变C.大肠杆菌C品系中的核糖体能够跳过终止密码继续向前移动D.大肠杆菌C品系中存在该突变m R N A 的互补R N A,辅助其翻译6.炎症反应是机体对于外界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炎症状态下,损伤或濒死细胞可释放大量A T P 到细胞外,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P 2 X 7受体,促进靶细胞产生并分泌淋巴因子等物质,促进炎症反应。慢性炎症可导致许多疾病,知过做、哮喘或风湿性关节炎。一种纳米抗体可以阻断炎症并减轻疼痛,其作用机理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损伤或濒y死细胞,。1J A 碎r 片7 一化”
6、)-无 炎 林 发 生机体 纳米杭体P 2 X 7 受体A.A T P 不仅可以作为直接能源物质,在炎症状态下还可进入细胞内发挥信息分子的作用B.如图推测抗体可能是被蛋白酶处理为氨基酸后,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P 2 X 7 受体C.推测靶细胞很可能是T细胞,其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有淋巴因子和抗体D.纳米抗体的作用机理是与A T P 争夺P 2 X 7 受体,抑制淋巴因子的合成和分泌,从而阻止炎症的发生7.某研究小组为研究自然选择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直毛长翅果蝇(A A B B)与分叉毛残 翅(a a b b)果蝇杂交,杂交后代作为第0代放置在塑料箱中,个体间自由交配。装有食物的培养瓶悬挂在箱
7、盖上,使残翅个体难以进入。连续培养7 代,检测每一代a、b的基因频率,结果如图所示。已知A、a与 B、b 基因是自由组合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第 2 代成年果蝇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B.种群数量越大,a基因频率的波动幅度会越小C.a、b基因频率的变化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培养至某一代中无残翅个体时,b 基因频率为08.果蝇的体色、翅型、眼色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一只灰身长翅红眼雌果蝇与一只黑身长翅白眼雄果蝇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已知灰身、红眼为显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灰身:黑身 红眼:白眼 长翅:残翅雌果蝇1:11:13:1雄果蝇1:11:13:1A.果蝇体内
8、控制体色的相关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B.亲本果蝇有关翅型的基因型相同,均为杂合子C.根据杂交结果不能确定体色与眼色基因是否独立遗传I).子代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可确定眼色遗传方式9.果树-草菇立体农业是利用果树下微弱的光照、较高的空气湿度和较低的风速等特殊环境条件,在果树下人工栽培草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树下的蚯蚓是消费者,草菇等真菌是分解者B.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可能存在鼠一蛇一鹰这样一条食物链C.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自养型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D.各种消费者的存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并使其更加稳定1 0.如图中的a、b、c分别表示某捕食链中的
9、第一、二、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个体数量如A图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经过一段时间后,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变化如B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个僮KSA.图中的a、b、c 代表的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一个生物群落B.图 b中的各种生物处于同一个营养级,它们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C.图中所示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有较大变化,但物种的丰富度基本未变D.由图A到图B的变化过程中,c获得的能量最多1 1 .如图为人体某过程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该图表示在温度交替变化的环境中健康人的皮肤血流量变化,则 B C 段感受刺激的是冷觉感受器,此时血液中增多的激素是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B.
10、若该图表示正常人一天内体温变化,则说明人的体温不是恒定不变的C.若某健康人A点前从未接触过某病菌,则该图A B、C D 段表示该病菌先后两次侵入此人体后引起的抗体浓度的变化D.若该图表示正常人进食后的血糖浓度变化,则 A B 段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上升,肝脏在B D 段起到了重要作用卜H受.4|早期任,-孕 母 牛 包 络|试管牛|立 不 公 中 也 冬|府子U1 2 .培 育“试管牛”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若要培育成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采集生殖细胞前对良种母牛和良种公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B.使用超声波监视器确定卵泡位置,插入穿刺针吸取含卵母细胞的卵泡液便可受精C.甲过程需要提供一系列不同成分
11、的培养液、和COz等D.乙过程中早期胚胎须移植到与供体表现型相同的代孕母牛子宫内培育13.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够在基本培养基中生长,突变菌株A和突变菌株B由于不能自己合成某些营养素,而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科学工作者利用菌株A和菌株B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实验一:将菌株A和菌株B混合后,涂布于基本培养基上,结果如图1;实验二:将菌株A和菌株B分别置于U型管的两端,中间由过滤器隔开。加压力或吸力后,培养液可以自由流通,但细菌细胞不能通过。经几小时培养后,将菌液A,B分别涂布于基本培养基上,结果如图2.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不同菌株间不接触也能交换遗传物质B.菌株之间可能发生类似有性杂交的现象C.菌
12、株A和菌株B含有相同的突变基因D.混合培养的菌株都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14.有人认为“结构与功能观”的内涵是一定的结构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功能存在,且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下列叙述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蛋白质变性后,其生物活性也会随之丧失B.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这与碳原子的结构有关C.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的重要场所,内膜比外膜面积大、蛋白质含量高0.为加快细胞与周围环境的物质交换,动物卵细胞的体积一般都相对较大15.如图为某动物体内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表示基因。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YX/HA.1与5、3与7都互为等位基因B.1、
13、2与5、6决定的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3、4与7、8决定的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该动物产生的精子中可能同时存在4、7D.该动物的一个体细胞中,可能同时存在1、2、5、6O1 7.甲亢是由甲状腺分泌过多甲状腺素引起的。临床上可通过向检测者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 R H)检测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T S H)的浓度作为辅助诊断依据。如图是对甲、乙两个人的检测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血液TSHeu/mL)0 30 60 90 120 150 180 时间(分)注射TRHA.不能用口服的方法向检测者体内注入T R HB.图示结果表明甲最可能患有甲亢C.a b 段是T R H
14、 直接进入垂体细胞转化为T S H 引起的D.b e 下降说明激素在人体内发挥作用后会失去功能1 8.某实验小组探究一定浓度的蔡乙酸(N A A)溶液和激动素(KT)溶液对棉花主根长度及单株侧根数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00642O(5)*等杷曲心瓦丁#茶瘙米含(氽)2520151050空白对照N A AKTNAA+KTA.空白对照中主根长度大于侧根数,说明在生长过程中主根具有顶端优势B.乙、丙分别与甲组比较,说明N A A 抑制主根生长和促进侧根发生,KT 则相反C.丙、丁组的实验结果与甲组比较,可以说明KT 对侧根的发生具有两重性D.甲、乙、丁组实验结果比较,
15、说明KT 能增强N A A 对侧根生长的促进作用1 9.如图中甲和乙两条曲线代表两种生物数量N,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E之间的关系,直线p 表示N,=N”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D iz.AA.对于甲种群而言,B点时其种群数量表现为下降B.对于乙种群而言,F点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其种群的数量C.东北虎等珍稀濒危动物,容易灭绝,其变化曲线比较类似甲曲线D.乙曲线可表示家鼠等繁殖力强的动物,在种群密度低时也能迅速回升2 0.苹果营养丰富,苹果酒和苹果醋具有延缓衰老的功效,深受人们的喜欢。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A.家庭制作苹果酒和苹果醋,发酵之前应对苹果进行消毒处理B.苹果酒生产初期通入空气的目的
16、是使酵母菌数量增加C.苹果酒和苹果醋发酵过程需要的温度和菌种均不相同D.产品口味与菌种纯度、发酵时间、原料含糖量等都有关系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 9.(1 6 分)为了探究空间搭载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以粳稻东农4 1 6 (D N 4 1 6)为材料,进行了系列研究。请回答问题:(1)水稻叶肉细胞中叶绿体_ _ _ _ _ _ 上的色素能够捕获光能,这些能量经过转换,最终储存为。(2)研究人员将D N 4 1 6 的种子空间搭载1 2 天后,返回地面在原环境中种植,测定其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 n)、气孔导度(G s,气孔张开的程度)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如表。对照组实验组
17、P n2 5.5 2 2.3 21 8.4 6 1.3 0G s2 5 3.6 2 2 1.6 11 9 1.8 4 1 9.9 1叶绿素含量(m g/g)3 5.1 22 6.3 5气孔导度的变化主要影响光合作用 反应阶段,影响该反应的外部因素,除 C O2浓度外还包括;内部因素包括 表 中 数 据 显 示,说明空间搭载抑制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从而降低了D N 4 1 6 的净光合速率。(3)为探究空间搭载后叶绿素含量变化影响D N 4 1 6 光合作用的机制,研究人员做了进光系统是由蛋白质和叶绿素等光合色素组成的复合物,具有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的作用,包括光系统I(P S I)和光系
18、统I I (P S II)。如图所示,P S H 中的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后,一方面将 分解为氧气和1 ,同时产生的电子经传递,可用于N A D P,和 H结合形成。另一方面,在 A T P 酶的作用下,浓度梯度提供分子势能,促使A D P 与 P i 反应形成A T P,叶绿素荧光参数是描述植物光合作用状况的数值,F o反映叶绿素吸收光能的能力,F v/F m 反映P S H的电子传递效率。研究人员测定了(2)中不同组别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发现实验组中F o 和 F v/F m 均比对照组低,说明 o(4)研究人员同时研究了空间搭载对粳稻东农4 2 3 (D N4 2 3)光合作用的影响,发现其光
19、合速率明显提升。这与D N4 1 6 的研究结果相反,原因可能是空间搭载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与不同品种间 的差异密切相关。2 0.(1 6 分)细胞癌变与基因突变有关。为鉴定造成黑色素瘤的突变基因,科学家检测了 2 1 3例黑色素瘤病人样品的基因突变,发现每个样品都涉及了多种突变基因,其中出现频率最大的两种基因如表所示。(1)原 癌 基 因 的 功 能 是 负 责 调 节,控制细胞增殖的进程;抑癌基因的功能则是被检基因检出突变的样品数量突变基因形式突变基因活性A9 3Av活性增强B2 8B 失去活性阻止细胞 的增殖。(2)根据表中所述突变基因活性变化以及癌细胞具有恶性增殖的特点,推测(填“A”
20、或 B”)为原癌基因,(填A”或 B”)为抑癌基因。(3)分析蛋白质发现,检出到A突变的9 3 例样品中,相应肽链均是第6 0 0 位的氨基酸发生了替换,表 明 A、基因的(填“启动子”或“m R NA”或“碱基种类”)肯定与 A基因有差异。(4)有数据表明,B 基因携带者患上黑色素瘤的风险要比正常人大得多,其中一种解释是携带者的细胞在有丝分裂时发生了体细胞重组。从细胞水平看,细胞恶性增殖与否是一对相对性状,那 么 B*是 B的 性基因,判断理由是 。体细胞重组是指细胞在有丝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并伴随染色体交叉互换,进而出现基因重组。基因型为B B 的细胞,如果发生体细胞重组,将会产生癌变
21、机率明显增大的子细胞,请在如图中画出这种子细胞的基因组成。体细胞重组发生的概率很低,但在植物界也有不少例子。野茉莉的花色是由细胞核基因控制的,包括白色、浅红、粉红、大红和深红五种颜色。下列哪一个选项所述的花色现象最可能是体细胞重组所致?a.两株粉红花植株杂交,所有子代植株都不开粉红花b.浅红花植株与白色花植株杂交,所有子代植株都开深红花c.浅红花和粉红花上有时出现少数白色斑,而大红花和深红花从未发现d.为数不少的白色花上出现很多红色斑(5)生活中的致癌因子很多,但是癌症发生的频率并不是很高。请从黑色素瘤病人样品突变基因检测结果和免疫调节机制两个不同的角度分别进行解释:。2 1.(1 4 分)下
22、丘脑某区中存在饥饿敏感神经元P,能量缺乏时神经元P被激活,从而引起进食行为。科研人员敲除了野生型小鼠神经元P中的A基因,对其功能进行研究。4036322824201612体用克 P 小K.二。,*14 小 U4 6 8 10 12 14 16 18 20实验叼网(M图I(1)敲除野生型小鼠的A基因,使其不能 出 A蛋白,无法执行相应的功能,从而制备出实验小鼠。(2)将野生型小鼠及实验小鼠饲养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得到图1 所示结果。由于实验小鼠的体重_ _ _ _ _野生型,推测A蛋白能够。(3)饥饿时,神经元P的突触前神经元能合成一种神经递质一谷氨酸,该物质以 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然后作用于,
23、使神经元P产生 研究发现,饥饿处理后实验小鼠下丘脑中的谷氨酸含量与野生型小鼠无显著差异,但进食量减少,推测A蛋白很可能是 谷 氨 酸 的。(4)为验证上述推测,科研人员进一步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2所示。依据,可初步判断上述推测成立。2 2.(1 3 分)基因检测是指通过检测生物体中的D N A 序列,以了解生物体基因状况的技术手段。Sa n g e r 双脱氧链终止法是D N A 测序的基本方法,其原理是:核酸模板在核酸聚合酶、带有3 -0H 末端的单链核甘酸引物、四种d N T P 存在的条件下复制或转录时,如果在反应系统中分别引人单一种类的d d N T P (即 2、3 双脱氧核甘三磷酸
24、,在脱氧核糖的3 位置缺少一个羟基,故不能同后续的d N T P 形成磷酸二酯键),只要d d N T P 掺入链端,该链就停止延长,链端掺入d N T P 的片段可继续延长。通过电泳将不同长度的片段分开,D N A 片段越小,距离起点越远,根据末端核甘酸可得到原始序列信息。具体流程图如图1。模板引用TAGCAACTdATPdGTPdCTPdTTP+ddTTPdGTP dGTP+ddGTPdCTP+ddCTP dCTPdTTP dTTPdATP*ddATPdGTPdCTPdTTP-ATCGTddT-ATCGddT-A ddT X.-ATddCATCGTTddGATCddGATCGTTGddAd
25、dAT C G A(l)若待测核酸模板为双链D N A,首先要作 处理,与引物结合后,在 D N A 聚合酶作用下子链沿_ _ _ _ _ _ 方 向(填”5 端 向 3 端”或“3 端向5 端”)进行延伸反应。若待测核酸模板为R N A,则需要在 酶的帮助下合成D N A 单链片段。(2 )d d N T P 为2,3-双脱氧核甘三磷酸,只要d d N T P 掺入链端,该链就停止延长的原因是(3)假设某反应体系中,待测D N A 单链序歹U3 G T A C C G T A 5 ,力 口 入 4种 d N T P 和 d d A T P,经过双脱氧链终止法处理,会得到 种片段,其 中 最
26、短 的 片 段 序 列 是。(4)假设某次Sa n g e r 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序得到的电泳图如图2 所示,则待测D N A 序列从5 端 到 3 端为。一轮总结B卷滚动提升检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 个小题。第 1 T 3 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2分,第14-18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 分。1.驱动的分子转子可与特定的细胞膜识别,经紫外光激活后,以每秒2 00万 3 00万转的转速进行旋转,改变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而完成钻孔,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转子与特定细胞膜的识别依靠细胞膜上的糖蛋白B.细胞膜中磷脂分
27、子的排列被改变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与磷脂分子的亲水性有关D.题图在亚显微结构水平上解释分子转子完成钻孔的过程【答案】B【解析】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分子转子与特定细胞膜的识别依靠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从而钻开细胞膜上的磷脂双分子层,A正确;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被改变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错误;细胞膜中磷脂分子亲水性头部朝外,疏水性的尾部朝内,C正确;生物流动镶嵌模型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亚显微结构,故能从亚显微结构水平上解释分子转子完成钻孔的过程,D正确。2.线粒体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细胞中的由两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是细胞中进行能量转换的结构,是细胞进行有氧
28、呼吸的主要场所,被称为“p o w er h o u s e”。如图为线粒体中相关物质A.线粒体中有核糖体以及R N A 聚合酶、解旋酶等物质B.仅靠线粒体内基因的表达产物,线粒体不能完成全部的代谢C.图中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完全相同D.与核D N A 表达相比,线粒体D N A 的表达没有空间上的障碍【答案】C【解析】由题图可知,线粒体可进行D N A 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因此有核糖体作为翻译场所,有解旋酶、D N A 聚合酶等催化D N A 复制,有 R N A 聚合酶催化转录过程,A正确;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线粒体的生命活动受细胞核基因的控制,B正确;D
29、N A 复制过程的碱基互补配对是A-T、G-C,转录过程的碱基互补配对是A-U、T-A、G-C,翻译过程的碱基互补配对是A-U、G-C,C错误;细胞核基因表达时,在细胞核内完成转录形成m R N A,m R N A 从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过程,具有空间上的障碍,线粒体内转录、翻译都在线粒体内进行,没有空间上的障碍,D正确。3.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细胞中的姐妹染色单体均附着于纺锤丝上,这称为双定向作用。一种称为纺锤体装配检查点(S A C)的监控机制能监视纺锤丝附着过程,一旦该过程出现异常,便暂停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和有丝分裂的继续进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双定向作用是细胞内
30、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前提B.染色体数目的加倍与双定向作用存在因果关系C.不是所有细胞都存在双定向作用,如根尖成熟区细胞D.限制有丝分裂的双定向作用会影响细胞周期的完整性【答案】B【解析】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细胞中的姐妹染色单体均附着于纺锤丝上,说明双定向作用是细胞内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前提,A正确;染色体数目的加倍与着丝点分裂有关,与双定向作用不存在因果关系,B错误;不是所有细胞都存在双定向作用,如根尖成熟区细胞已高度分化,不再进行有丝分裂,c正确;限制有丝分裂的双定向作用会暂停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和有丝分裂的继续进行,从而影响细胞周期的完整性,1)正确。4.在一个蜂群中,少数幼虫一直取食蜂王浆而
31、发育成蜂王,而大多数幼虫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将发育成工蜂。D N M T 3 蛋白是D N M T 3 基因表达的一种D N A 甲基化转移酶,能使D N A 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如图所示)。敲除D N M T 3 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与取食蜂王浆有相同的效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胞喀嚏 5甲基蛆电嘘 部分被甲基化的DNA片段A.胞喀咤和5 甲基胞口密唾在D N A 分子中都可以与鸟喋吟配对B.蜂群中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可能与体内重要基因是否甲基化有关C.蜂王浆中的某些成分导致某些幼虫的基因发生突变,最后变成了蜂王D.D N A 甲基化后可能干扰了 R N A 聚合酶等对D N A
32、 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答案】C【解析】从题目干中的图示可以看出,胞喀咤和5 甲基胞喀咤在D N A 分子中都可以与鸟喋吟配对,A正确;敲除D N M T 3 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说明蜂群中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可能与体内重要基因是否甲基化有关,B正确;蜂王浆中的某些成分能使D N A 甲基化转移酶失去作用,从而使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C错误;D N A 甲基化后可能干扰了 R N A 聚合酶等对D N A 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导致转录和翻译过程变化,使生物表现出不同的性状,D正确。5.某种噬菌体外壳蛋白基因突变使n iR N A 中部出现一个终止密码子,导致外壳蛋白无法合成,噬菌体不能
33、增殖。但这种噬菌体能在大肠杆菌C品系中顺利增殖,释放子代噬菌体。下列假设最合理的是()A.大肠杆菌C品系中某种突变型t R N A 能识别并结合该终止密码子B.大肠杆菌C品系中的某物质能定向诱发噬菌体D N A 回复突变C.大肠杆菌C品系中的核糖体能够跳过终止密码继续向前移动D.大肠杆菌C品系中存在该突变m R N A 的互补R N A,辅助其翻译【答案】A【解析】大肠杆菌C品系中某种突变型t R N A 能识别并结合该终止密码子,A正确;突变是不定向的,B错误;大肠杆菌C品系中的核糖体遇到终止密码,翻译停止,C错误;大肠杆菌C品系和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不一样,大肠杆菌C品系中不可能存在该突变m
34、R NA 的互补R NA,D 错误。6.炎症反应是机体对于外界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炎症状态下,损伤或濒死细胞可释放大量A T P 到细胞外,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P 2 X 7 受体,促进靶细胞产生并分泌淋巴因子等物质,促进炎症反应。慢性炎症可导致许多疾病,知过做、哮喘或风湿性关节炎。一种纳米抗体可以阻断炎症并减轻疼痛,其作用机理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损伤或洪死细胞无炎病发生A.A T P 不仅可以作为直接能源物质,在炎症状态下还可进入细胞内发挥信息分子的作用B.如图推测抗体可能是被蛋白酶处理为氨基酸后,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P 2 X 7 受体C.推测靶细胞很可能是T细胞,其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有
35、淋巴因子和抗体D.纳米抗体的作用机理是与A T P 争夺P 2 X 7 受体,抑制淋巴因子的合成和分泌,从而阻止炎症的发生【答案】I)【解析】A T P 在炎症状态下作用于靶细胞膜卜一的P 2 X 7 受体,A错误;如图推测抗体可能是被蛋白酶处理为纳米抗体后,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P 2 X 7 受体,B错误:推测靶细胞很可能是T细胞,其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是淋巴因子,C错误;纳米抗体的作用机理是与A T P 争夺P 2 X 7受体,抑制淋巴因子的合成和分泌,从而阻止炎症的发生,D正确。7.某研究小组为研究自然选择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直毛长翅果蝇(A A B B)与分叉毛残 翅(a a b b
36、)果蝇杂交,杂交后代作为第0 代放置在塑料箱中,个体间自由交配。装有食物的培养瓶悬挂在箱盖上,使残翅个体难以进入。连续培养7 代,检测每一代a、b的基因频率,结果如图所示。已知A、a与 B、b基因是自由组合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0 6 T 分叉毛基因(a)的赎率变化:卜二0.1 F0 1 1 0 1 2 3 4 5 6 7(代)A.第 2 代成年果蝇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B.种群数量越大,a基因频率的波动幅度会越小C.a、b基因频率的变化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培养至某一代中无残翅个体时,b 基因频率为0【答案】C【解析】由于残翅个体难以进入培养瓶中,所以第2 代成年果蝇的性状分离比
37、不可能为9:3:3:1,A错误;根据图线分析可知,种群数量越大,a基因频率的波动幅度会越大,B错误;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不同表现型的个体,a、b基因频率的变化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培养至某一代中无残翅个体时,仍存在长翅杂合体,所以b 基因频率不可能为0,D 错误。8.果蝇的体色、翅型、眼色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一只灰身长翅红眼雌果蝇与一只黑身长翅白眼雄果蝇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已知灰身、红眼为显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灰身:黑身 红眼:白眼 长翅:残翅雌果蝇1:11:13:1雄果蝇1:11:13:1A.果蝇体内控制体色的相关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B.亲本果蝇有关翅型的基因型
38、相同,均为杂合子C.根据杂交结果不能确定体色与眼色基因是否独立遗传D.子代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可确定眼色遗传方式【答案】A【解析】由分析可知,控制体色的基因可能位于X 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A 错误;由分析可知,亲本长翅基因型相同,都是Bb,B 正确;由于控制体色的基因和控制眼色的基因不能判断是否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不能确定2 对等位基因是否独立遗传,C正确;如果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子代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rr,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Rr,杂交后代,雌果蝇和雄果蝇都既有红眼也有白眼,如果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子代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 x,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RY,杂交后
39、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RX,、XY,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都是白眼,因此可以让了代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可确定眼色遗传方式,D 正确。9.果树-草菇立体农业是利用果树下微弱的光照、较高的空气湿度和较低的风速等特殊环境条件,在果树下人工栽培草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树下的蚯蚓是消费者,草菇等真菌是分解者B.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可能存在鼠一蛇一鹰这样一条食物链C.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自养型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D.各种消费者的存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并使其更加稳定【答案】【)【解析】蚯蚓和草菇在生态系统中都是作分解者,A 错误;食物链起始端必须是生产者,B
40、错误;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但有光能自养和化能自养之分,故并不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 错误;消费者具有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D 正确。10.如图中的a、b、c 分别表示某捕食链中的第一、二、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个体数量如A 图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经过一段时间后,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变化如B 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个R个优Bf if f ir nA.图中的a、b、c 代表的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一个生物群落B.图b中的各种生物处于同一个营养级,它们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C.图中所示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有较大变化,但物种的丰富度基本未变D.由图A到图B的变化过
41、程中,c获得的能量最多【答案】C【解析】食物链是由生产者与消费者两部分构成的,不包括分解者,而群落是指某一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A错误;图b中的各种生物处于同一个营养级,它们之间有竞争关系,B错误:图中所示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有较大变化,但物种的丰富度基本未变,C正确;最多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因此图中a获得的能量最多,c获得的能量最少,D错误。11.如图为人体某过程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该图表示在温度交替变化的环境中健康人的皮肤血流量变化,则BC段感受刺激的是冷觉感受器,此时血液中增多的激素是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B.若该图表示正常人一天内体温变化,则说明人的体温不是恒
42、定不变的C.若某健康人A点前从未接触过某病菌,则该图AB、CD段表示该病菌先后两次侵入此人体后引起的抗体浓度的变化D.若该图表示正常人进食后的血糖浓度变化,则AB段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上升,肝脏在BD段起到了重要作用【答案】C【解析】BC段血液流量减少,说明处于寒冷环境下,冷觉感受器感受到刺激,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A正确:人属于恒温动物,体温通过调节维持相对稳定,不是恒定不变的,B正确;A为第一次接触该抗原,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的抗体浓度较低,C为二次免疫,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C错误;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则胰岛
43、素分泌量增加,促进组织细胞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降低血糖浓度,CD段血糖浓度下降,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升高,则肝脏在BD段起到了重要作用,D正确。4”支.四 期 的 引 二,孕 母 牛|丝辰朝|立 片 公 牛 卢|M干U12.培 育“试管牛”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若要培育成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采集生殖细胞前对良种母牛和良种公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B.使用超声波监视器确定卵泡位置,插入穿刺针吸取含卵母细胞的卵泡液便可受精C.甲过程需要提供一系列不同成分的培养液、Oz和 CO2等D.乙过程中早期胚胎须移植到与供体表现型相同的代孕母牛子宫内培育
44、【答案】C【解析】采集生殖细胞前对良种母牛进行超数排卵处理,胚胎移植前对良种母牛和受体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A 错误;使用超声波监视器确定卵泡位置,插入穿刺针吸取含卵母细胞的卵泡液,还需要将卵母细胞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可受精,B 错误;甲为早期胚胎培养过程,该过程需要提供一系列不同成分的培养液、0:,和 CO?等,C 正确;乙过程中早期胚胎须移植到供体生理状态相同的代孕母羊子宫内,D 错误。13.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够在基本培养基中生长,突变菌株A 和突变菌株B 由于不能自己合成某些营养素,而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科学工作者利用菌株A 和菌株B 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实验一:将菌株A 和菌株
45、B 混合后,涂布于基本培养基上,结果如图1;实验二:将菌株A 和菌株B 分别置于U 型管的两端,中间由过滤器隔开。加压力或吸力后,培养液可以自由流通,但细菌细胞不能通过。经几小时培养后,将菌液A,B 分别涂布于基本培养基上,结果如图2.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不同菌株间不接触也能交换遗传物质B.菌株之间可能发生类似有性杂交的现象C.菌株A 和菌株B 含有相同的突变基因D.混合培养的菌株都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答案】B【解析】根据实验二可知,不同菌株间不接触不能交换遗传物质,A错误;根据实验一可知,菌株之间可能发生类似有性杂交的现象,B正确;菌株A和菌株B含有不同的突变基因,这样将两者混合后可以
46、弥补菌株A和菌株B的不足,C错误;混合培养的菌株不都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只有交换过遗传物质的菌株才可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D错误。1 4.有人认为“结构与功能观”的内涵是一定的结构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功能存在,且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下列叙述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蛋白质变性后,其生物活性也会随之丧失B.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这与碳原子的结构有关C.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的重要场所,内膜比外膜面积大、蛋白质含量高D.为加快细胞与周围环境的物质交换,动物卵细胞的体积一般都相对较大【答案】A B C【解析】蛋白质在高温、过酸或过碱等条件下会因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变性,变性后的蛋白质其生物
47、活性也丧失,A正确;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这与碳原子的结构有关,B 正确;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的重要场所,内膜比外膜面积大、蛋白质含量高,C正确;动物卵细胞的体积一般都相对较大,相对表面积较小,细胞与周围环境的物质交换效率降低,D 错误。1 5.如图为某动物体内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 8表示基因。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八7 f7 V I IA.1 与 5、3 与 7都互为等位基因B.1、2 与 5、6决定的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3、4与 7、8决定的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该动物产生的精子中可能同时存在4、7D.该动物的一个体细胞中
48、,可能同时存在1、2、5、6【答案】C D【解析】1与 5互为等位基因,3与 7 互为非等位基因,A错误;3、4与 7、8 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匕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 错误;若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则该动物产生的精子中可能同时存在4、7,C正确;该动物进行有丝分裂时,其一个体细胞中,可同时存在 1、2、3、4、5、6、7、8,D 正确。1 7.甲亢是由甲状腺分泌过多甲状腺素引起的。临床上可通过向检测者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 R H)检测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T S H)的浓度作为辅助诊断依据。如图是对甲、乙两个人的检测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血液TSHeu/mL)o 30
49、60 90 120 150 180 时间(分)注射TRHA.不能用口服的方法向检测者体内注入T R HB.图示结果表明甲最可能患有甲亢C.a b 段是T R H 直接进入垂体细胞转化为T S H 引起的D.b e 下降说明激素在人体内发挥作用后会失去功能【答案】A D【解析】T R H 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如果口服T R I1,则会被消化而失去调节功能,A正确;甲亢病人无T S II升高反应,其原因是高浓度的甲状腺激素对垂体产生强烈的反馈抑制作用,图示中甲注射T R H 后,T S H 升高,甲正常,乙可能因甲亢而导致垂体功能退化,B 错误;T R H与垂体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进而引
50、起垂体细胞内促甲状腺激素基因表达,C错误;激素一经与靶细胞结合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b e段下降说明激素己经失去功能,I)正确。1 8.某实验小组探究一定浓度的蔡乙酸(N A A)溶液和激动素(K T)溶液对棉花主根长度及单株侧根数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08642O脚茶瘙港湾(冷)2520151050甲:空白对照乙:N A A丙:K T丁,N A A+K TA.空白对照中主根长度大于侧根数,说明在生长过程中主根具有顶端优势B.乙、丙分别与甲组比较,说明N A A 抑制主根生长和促进侧根发生,K T 则相反C.丙、丁组的实验结果与甲组比较,可以说明K T 对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