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作文复习:满格的信心+满分的表现.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0920298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高考作文复习:满格的信心+满分的表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届高考作文复习:满格的信心+满分的表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届高考作文复习:满格的信心+满分的表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考作文复习:满格的信心+满分的表现.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作文最新科技类素材一满格的信心满分的表现目录:0 1 满格的信心满分的表现02神舟一号到神十四,飞天背后中国的变与不变03载人航天领域优秀党员代表共话初心使命04当国家队,染国家色,履国家责05探索未知领域正文:0 1 满格的信心满分的表现一一直击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见面会作者:本 报 记 者 章 文 本 报 通 讯 员 占 康 光明日报(2022年 06月 0 5 日04版)6 月 4 日上午11时,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媒体记者集体见面。这是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的首次亮相。陈冬:“期待满满,有传承更有发展”见面会上,再次执行飞行任务、首次担任指令长的航天员陈冬

2、神采奕奕,他表示自己对太空的渴望与日俱增,“原来是想上太空,现在是更想上太空,感受就是这么简单”。如今,他的太空之旅即将从6 年前的驻留1个月变为半年。作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中首位指令长,重返太空,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和空间站阶段前两次载人飞行任务相比,这次任务“有传承更有发展”.2010年 5 月,陈冬正式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然而成为航天员只是拿到了前往太空的入场券。陈冬告别了十余年驾驶战机翱翔蓝天的生活,开始了日复一日艰苦卓绝的训练,包括重回课堂学习天文科学、航天技术等多类陌生学科知识,进行超重耐力适应性训练、狭小环境心理适应性训练等严苛训练。在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航天员“总教头”黄伟芬眼

3、中,陈冬很优秀、很全面。相比神舟十一号任务,此次任务的工作量和难度可谓呈“指数级”增长。作为指令长,陈冬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4 次出舱活动,他都认真观摩并提出改进意见,均被采纳。他表示,进驻核心舱继续开展相关实验工作是传承,而在三舱联手打造的系统更稳定、功能更强大、设备更齐全的中国空间站上,利用更好的平台做科技水平更高、更复杂的科学实验是发展。“空间站不仅是中国人的太空家园,还会成为科技成果的孵化器,服务全世界,造福全人类。”陈冬介绍,在神舟十四号乘组任务末期,将迎来神舟十五号乘组入驻空间站。至 U 时,中国将有6 名航天员同时在轨,共同工作生活,一定会非常热闹,“

4、整个任务期待满满、惊喜连连!”建造中国空间站,是几代航天人的梦,也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梦。”如今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也迎来了而立之年。不久,中国的太空家园将在我们手里建成,我们是多么的幸运,更是多么的幸福。”虽然神舟十四号乘组是空间站任务以来平均年龄最小的一个乘组,但经历了 12年的朝夕相处、两年半的任务训练,陈冬认为整个乘组做到了思想统一,行动统一,目标统一。他坚定地说:“我们乘组一定会以满格的信心、满分的表现,坚决完成任务!”刘洋:“心怀山海,把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作为中国首位飞天的女航天员,刘洋在浩瀚宇宙留下中国女性的身影,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的新纪录。2 0 1 2 年 6月 2 8 日,神舟

5、九号飞船即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分离并返回地球。在回到飞船前,刘洋转身对着天宫一号郑重敬礼,心里默默对自己说:“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再回来!”十年后的此时此刻,作为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再次飞天,刘洋坚定地说:“非常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给了我们人生出彩、梦想成真、与时代共同成长进步的机会。我会一直心怀山海,眼有星辰,永葆初心,一次次把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古人云“十年磨一剑”,这期间刘洋通过读书深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静心学习训练,持之以恒地从身体、心理、知识、技能各方面做最充分的准备,以匹配任务需求。她走进校园讲台,传播航天知识,麋续精神血脉,努力点燃学子年轻美好的航天梦想。“这十年,我成为幸

6、福的母亲,有了一双可爱的儿女。”家人朋友给予的爱与支持,也是她前行道路上的动力。从飞行员到航天员,经历的是脱胎换骨般的淬炼,刘洋也是如此。备战空间站任务,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远超想象。刘洋从没在晚上1 2 点前熄过灯,几乎没给自己放过一天假。她认为,成功没有捷径,只有加强针对性和适应性训练。第一次参加舱外服水下试验,刘洋在 1 2 0 多公斤的服装中才工作了三四个小时,手就已经抖得拿不住笔、握不住拳,而真正的出舱活动训练,一次可能就要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太空不会因为女性的到来而降低它的门槛。”于是她暗暗给自己加码,体训时她来得早、训得长、走得晚,回宿舍还要“加餐”,举杠铃、练握力器。后来,每次练

7、臂力的时候,航天员“师兄们”都自愧不如。再次进驻太空,面对即将到来的繁忙任务,刘洋信心十足:“相信如此饱满的工作一定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非常充实。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太空为祖国庆祝生日,天上人间共度浪漫的中秋佳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漫天繁星闪烁就是我们对祖国和同胞最美好的祝福和问候。我们也很期待在太空中和其他3 位战友胜利会师。”蔡旭哲:“十二载逐梦,不负伟大时代”“经 过 1 2 年的准备,即将出征太空,既高兴又自豪,但更多的是责任与使命。”在镜头前初次亮相的航天员蔡旭哲坦言自己“赶上了一个好时代”!蔡旭哲表示,他和陈冬、刘洋作为同批加入航天员队伍的战友,朝夕相处、并肩战斗,入选飞行乘组后,

8、大家更是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如今在技术、心理和身体上都做好了充足准备,“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坚决完成任务,不辜负伟大的新时代,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回望航天员的飞天之路,荆棘遍地一一上百门科目,每门科目挑战的几乎都是生理和心理的极限,蔡旭哲沿着登天台阶一步步攀登而上。转椅训练曾是他的弱项,第一次坐转椅练习时,他脸色苍白,腹内翻江倒海。考核结果是二级,虽然及格了,但蔡旭哲坚持要做就做到优秀。此后,他反复进行练习一一伸直右胳膊,将脑袋贴在右肩上,用左手摸着右耳,原地打转着练习终于,考核成绩达到了一级水平;水槽失重训练,一训就是大半天,穿着坚硬的水下训练服,相当于在身上套了一艘“人形”飞

9、船,渴了饿了只能喝水,痒了也不能挠,有时干活幅度大了,身上被服装关节的硬结构珞破了皮也要咬牙坚持。蔡旭哲深知,每一个操作、每一个细节都关系着任务成败,地面训练更要分秒不差、毫厘不失。每次大型试验、大项操作,他都精益求精,对任务流程、操作手册烂熟于心。针对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为了实现完美对接,他常常一个人在航天员公寓里对着桌面模拟器训练到半夜。十二载逐梦赤子心,如今飞天在即,蔡旭哲动情地说:“我只是这场接力赛中的一员,但责重如山,使命艰巨。我要感谢教育培养我们的广大科研人员,感谢航天员大队的全体战友,感谢默默支持我的家人,为我锤炼了飞天的翅膀、搭建了飞天的云梯、构筑了飞天的后盾。”面对第一次飞天就

10、要执行长期驻留任务,蔡旭哲认为自己首先要做的是尽快熟悉“太空家园”的环境,他笑着说:“在工作之余,我也会尽情领略太空美景,拍一拍美丽的地球和伟大的祖国,看一看长江和黄河,找一找亲爱的家乡,届时也会分享给大家。”(本报记者 章文 本报通讯员 占康)02神一号到神舟十四,飞天背后中国的变与不变2022-06-05 10:06距离神舟十三号乘组太空“出差”返回不足两个月,神舟十四号乘组又将踏上征程,尤其是这一批“出差三人组”之一的刘洋,将再赴与天宫的十年之约。在这个俄乌冲突战火绵延、新冠疫情肆虐多国、国际局势动荡不安、世界格局面临重塑与挑战的当下,中国航天事业的按部就班、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行

11、,不由得让我们感到骄傲,也不由得让我们回想中国人“飞天”这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变”与“不变”。一、“飞天”之路在总结中国人“飞天”这些年的变化之前,我们首先要回顾一下中国人的“飞天”之路,才能知道我们的载人航天经历了多少时间,经历了哪些历程。北京时间1999年11月2 0日凌晨6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于北京时间1999年11月2 1日凌晨3点4 1分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着陆场,在太空中共飞行了 21个小时,正式拉开了中国人“问天”之路。神舟一号虽然没有载人,但它是中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对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是

12、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自此以后,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神舟一号整装待发神舟二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1年1月1 0日1时 0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于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在太空飞行了 6天 零18小时。神舟二号不仅飞行的时间大大延长,而且它也是一艘全结构全功能的验证性飞船,进一步验证了神舟载人飞船的可靠性。神舟三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2年3月25号晚上10时15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于北京时间2002年4月1日下午4时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着陆。神舟三号同样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神舟四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2年

13、12月3 0日0时4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北京时间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着陆场,在太空中共飞行了 6天 零18小时。这是神舟飞船将中国人带上太空之前的最后一次验证,除了没有载人,所有的东西与载人飞船没有任何区别了。03载人航天领域优秀党员代表共话初心使命作者:本报记者 章 文 光明日报(2021年12月1 8日03版)12月1 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5名来自载人航天领域的优秀党员代表围绕“飞天逐梦写忠诚”共话初心使命。甘做航天铺路石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中国航天连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和辉煌,离不开每个航天人的拼搏和奉献。中国载

14、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柏林厚将奋战在航天战线上的同志们比作“铺路石”。他表示,在研制队伍中,老同志秉持“严慎细实”的工作精神兢兢业业,年轻同志不怕吃苦,如今已扛起了大旗。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航天员汤洪波说,当了航天员以后才发现,训练科目是如此之多,维度是如此之广,要求是如此之高。神舟十一号任务时,作为备份航天员的他离飞天只有一步之遥,过后又要重新开始,也不知道下次能否入选。“但我有使命在肩上,有梦想在心中,这个梦想就是飞天梦。”汤洪波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集成技

15、术中心主任王珂见证和参与了中国载人航天空间应用与科学的发展以及建设。他与大家分享了一个故事一一2020年9月3 0日凌晨,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3个实验柜在天津完成整舱测试后,需要运回北京做最后的状态确认和调试,所剩时间只有8天16个小时。团队立即成立了共产党员突击队,不分昼夜连续奋战,共完成了 100多台次装配调试和几百台次测试实验,最终按节点、保质量完成任务。“在任务执行的时候,我们正常飞行控制方案背后,要制定上千份、数十倍应急控制预案,很多同志连续四五十个小时不眠不休、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空间站任务总工程师孙军说,载人航天精神承载着党和人民的殷切重托,也蕴含着航天人强

16、国复兴的初心使命,也是探索浩瀚太空的动力源泉。自主创新永无止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总体技术局局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助理董能力,15年来全程参与了我国空间站工程从立项到建造实施的全过程。他说,坚持独立自主、以人为本、持续发展和综合效益,使中国空间站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从事载人航天工作16年的柏林厚,对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感触颇深:“空间站元器件国产化,就是要求空间站的元器件都要自主可控,其中核心元器件要求百分之百国产。我们最终实现了这个目标,还把国家相关领域和产业的国产化进程推进了一步。”投身航天事业26年的孙军追忆往昔,从白手起家到如今的自主可控,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实现关键技

17、术跨越的每一步走得既艰辛又无比坚定。期待更多人才加入航天队伍未来,中国空间站将长期在轨运行10年以上,今后每年都要进行多次天地往返运输任务,任务艰巨复杂,挑战与机遇并存。“我很喜欢做有挑战性的工作,训练项目设置得越难,越贴近将来的飞行实际,航天员执行任务时就会越胸有成竹、越有底气。”汤洪波表示,自己在太空曾给孩子写过信,希望他眼中有阳光,肩上有责任,心中有梦想,“我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为梦想和使命奋斗的过程是很幸福的。”如今,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挑起了航天事业的大梁。孙军表示,以“北京明白”和“曙光明白”为代表的中国航天青年科研同志有爱国情怀,能吃苦敢战斗:“希望他们所受到的关注,能吸引和

18、激励更多青年人加入航天事业中来。”(本 报 记 者 章 文)当国家队,染国家色,履国家责作者:本报记者丁一鸣 常 河 光明日报(2021年12月1 8日02版)【奋 斗 百 年 路 启 航 新 征 程 学 党 史 悟 思 想 办 实 事 开 新 局】近日,一则通报“火”了.通报落款为“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内容是对凌晨及时处置实验室漏水的钟翰森等5位同学给予12万元奖励。通报一经上网,网友们便纷纷留言:“凌晨两点还泡在实验室,关键是隔壁实验室也有人,牛!”“神一样的存在!”通报称,“如未得到及时处置会 延 误 九章三号 实验一年以上”。看来,“九章三号”就要来了!要知道,10月2

19、6日,113个光子144模式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二号”刚刚成功构建,其1毫秒可算出的问题,全球最快超算需要30万亿年。“九章三号”有多神?值得期待。“5位同学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集中体现了中国科大 微尺度 人的奋斗与担当,这也正是我们一直所强调的 当国家队,染国家色,履国家责。”中心研究与管理教工党支部书记叶树集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中心党委及时推出“红专讲台”,组织师生员工学习交流。“红”,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尤其是以中国科大为代表的“两弹一星”精神、老一辈科学家精神;“专”,就是中心涌现出的如“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京沪干线量子通信骨干网络”“亚纳米分辨的单分子光学拉曼成

20、像”等重大科技成果背后的故事和精神。截至目前,中心已举办10期讲台。“红专讲台”已经成为党员与党员、党员与群众、支部与支部之间学习交流的重要桥梁。与此同时,中心还举办了一系列如参观红色纪念馆、“同上一堂党课”、举 办“微尺度成就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科大时强调:”要勇于创新、敢于超越、力争一流,在人才培养和创新领域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重温总书记重要指示,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是中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最为重要的内容。”叶树集表示。5年来,中心不断组织学习,狠抓贯彻落实,时刻对标对表,确保入脑入心。中心以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为突破口

21、,推动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进一步紧密结合:推行人才“双聘”办法,打通中心和学院之间的壁垒,最大限度激发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制 定“六项人才计划”,吸引和稳定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课题负责人中,3 0岁至50岁负责人占71%,中心成为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教育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心还成立了“师生关系协调委员会”,搭建教工与学生交流平台;建立跨学科双导师制度和博士生指导小组,设立特别奖学金和德创奖学金,鼓励学生深入开展科学研究。目前,研究生已经成为中心科技创新的生力军,量子信息实验室团支部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九章”光量子计算原型机研制团队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

22、章集体”称号,10人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6 8人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近年来,中心创新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省部级科技特等奖3项、一等奖28项、成就奖8项,累 计17次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还有一个数字令人欣喜。三年来,中心党委已将7名高层次人才发展为正式党员,党的关怀正向更多优秀人才传递,凝聚起科教报国的磅礴伟力。”叶树集说。05探索未知领域(奋斗者正青春)本报记者 吴月辉 人民日报(2022年08月0 4日 第0 6版)笔、纸和计算机,是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方辰办公桌上必不可少的3样东西。作为理论物理学家,他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用笔在纸上

23、推导一些方程公式,偶尔用计算机辅助做一些运算。在外人看来,这样的工作似乎很枯燥,但方辰却乐此不疲。在凝聚态物理理论研究领域耕耘10年,成绩亮眼作为理论物理学家,方辰主攻凝聚态体系中的拓扑能带理论。方辰说:“凝聚态 其实就包括了我们常见的固体,比如金属、绝缘体、半导体。拓扑则是一个数学概念,描述的是几何图形或空间在连续改变形状后还能保持不变的性质。当 拓扑,这一数学概念被引入物理学领域后,一方面推动了基础物理学研究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促使大量新颖的拓扑材料出现。”在凝聚态物理理论研究领域耕耘10年来,方辰的成绩单十分亮眼:2017年,独立提出关于拓扑绝缘体边界态的理论,是国际上最早提出高阶拓扑态的

24、学者之一;2018年,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固体能带中对称性与拓扑不变量的完整对应关系,建立了 “拓扑词典”。基于以上两项贡献,亚太物理学会授予他“杨振宁奖”。2019年,方辰与合作者结合拓扑词典与计算物理手段,首次预言了超过8000个拓扑材料,并建立了国际上首个拓扑材料计算数据库。大批拓扑量子材料在理论上的发现,改变了拓扑量子材料这一研究方向的研究范式,并给未来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很多线索和机会。该成果被两院院士评选为201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从内心出发去想问题,就总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东西”对物理的浓厚兴趣,源自方辰高中时报名参加的一个物理奥赛培训班。“当时,我就发现自己特别喜欢做那些题目,

25、觉得很有趣。”方辰说,“物理中的基本原理看似很简单,但要真正理解并能解决具体的问题,还是需要不断练习和反复揣摩的。这个过程其实并不用输入很多知识性的信息进行辅助,只需要你把原理本身想透就可以。”出于对物理的热爱,方辰高考时报考了北京大学物理系,最终也如愿被录取。在大学的几年里,他更加刻苦地钻研和学习,也开始真正走进物理的世界,感受到物理学的博大精深。相比于做物理实验,方辰更喜欢研究和琢磨理论。他喜欢不断地去看课本,仔细琢磨体会里面的理论。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思维习惯在科研中确实帮到了他。“只要真的能静下心来,从内心出发去想问题,就总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东西。”本科毕业后,方辰选择去美国进一步学习

26、和深造,先后在普渡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完成了博士、博士后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独立研究能力很重要,合作也同样重要”方辰说:“从出国那天开始,我就从来没有想过要留在美国,一直都想着有朝一日能回到祖国。”怀揣着这个坚定的信念,方辰一边深造学习,一边留意和等待着回国的机会。2 0 1 5 年的一天,方辰刚刚结束在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后的工作,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就向他发出了邀请。方辰说:“我很快就答应了。但是,因为当时对自己工作独立性还没有那么自信,所以就向物理所提出,希望能在美国再多学习一段时间。”就这样,方辰又进入麻省理工学院继续做博士后,在那里开始独立地做一些研究工作。方辰认为,博士后是对青

27、年学者一个很重要的考验。“这个时期不光要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一些工作,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的独立研究能力,因为在这之后就要独立成立研究组了。”方辰说,“要能够从完成别人给的问题,到自己独立提出并解决问题。”回到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任职之后,在所里的大力支持下,方辰在短短6 年里又接连取得一系列重要科研突破。“成绩的取得还要归功于团队的大力合作。”方辰说,“独立研究能力很重要,合作也同样重要,毕竟一个人的智慧很有限,思想的交流往往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 火花,今年是方辰研究拓扑能带理论方向的第十年。“接下来想要去别的研究方向试一试。”他说,“杨振宁先生曾经说过,物理学家每7 年就应该换一个方向。目前,拓扑能带理论这个方向的很多重要问题已被解决得差不多了,我应该再去别的研究方向开拓一下,希望也能做出一些不错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