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找规律》说课稿.docx

上传人:wj151****6093 文档编号:9090988 上传时间:2022-03-30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5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找规律》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2022《找规律》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找规律》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找规律》说课稿.docx(7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找规律说课稿找规律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找规律是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50页到第51页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分为两段学习。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学具,探索两种物品的搭配,这两种物品的搭配如何才能做到有序,探索这些现象中的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在获得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经历规律的再认识,解决稍微复杂的实际问题,感受规律的应用。本节课的教学是第一阶段的内容,重点在有序的“找”规律。2、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对两种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学生在观察、操作、抽象、概括

2、、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初步的符号感。3.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培养数学学习的情感。3、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观察,合作探究,探索两种物品的搭配如何才能做到有序的的,找到这些现象中的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二、说学情:四年级的小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观察能力,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找规律这堂课是从常见的生活现象中找隐含的规律,发现这个规律并不难,关键是让学生知道这些现实生活的现象要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抽象概括。所以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用多媒体课件和游戏活动,在一定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欲望,从中发现这个规律。三、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从

3、生活中发现和探索两种物品的搭配如何才能做到有序的的,找到这些现象中的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因此,我在教学中将主要采用谈话法、小组讨论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先用谈话导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在探索规律时,将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情境,学生初步发现这个规律后,将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摆学具,找规律,对规律的认识得到提高将做到教学思想上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谈话:海南有许多旅游景点(出示风景图片),小青和爸爸妈妈想到三亚玩。这次旅游,妈妈给她准备了2件上衣(出示学具):一件绿色的和一件黄色的。还准备了3条裙子(出示

4、学具):粉红色的、蓝色的和大红色的。你喜欢什么颜色的上衣配什么颜色的裙子呢?请同学们给她提些建议吧。学生交流,教师操作。小结:像这样,一件上衣配一条裙子,就是把上衣和裙子进行搭配。(板书:搭配)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这样从学生喜欢的旅游活动谈话导入,让学生观察自己观察和思考,产生问题悬念,达到“不愤不发”的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心,为找规律奠定心理基础。(二)合作探究,体会有序1.合作探究。同桌合作,先把所有的搭配情况都找出来。要求:同桌两人合作,一人搭配,另外一人记录。教师巡视,学生汇报,同学演示。指名同学小结:一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2.比较方法。提问:大家观察后,你喜欢哪一组同学搭

5、配的方法?为什么?学生交流,体会有序搭配是比较好的方法。小结:有序地搭配可以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板书:有序,不重复,不遗漏)3.理解方法。谈话:你们能像刚才这组同学一样,把上衣和裙子进行有序地搭配吗?请同桌两个同学再次合作,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有序地搭配。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反馈:谁能具体地说一说,你们组是怎样有序搭配的?找规律说课稿2本节课是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规律中第一课时内容。这一内容是学生在四年级时学习了两种物体间隔排列的规律,以及对几种物体进行搭配或排列的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而且在低年级的学习中,学生也多次经历寻找数或图形简单排列规律的过程。这节课,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

6、寻一些数学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探索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本节课我分这样几个环节来进行教学。(一)游戏导放,体验规律,揭示课题。男女生记忆力大比拼,一下子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初步让学生感受第二组数有序、重复出现的规律。从而引出课题。(二)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这个环节,我以国庆节的情景作为导入,出示教材例1的场景图,让学生认真观察,通过观察,找出盆花 、彩灯、彩旗的排列规律,学生边讲解,课件圈出规律,直观体验物体的有序排列。学生看出各种事物的摆放顺序并不难,但说不到位,所以课中要提高交流的质量, 如盆花,学生同位交流中一

7、般说 “一蓝一红一蓝一红这样排列的”在集体交流中我引导学生理解“2盆为一组重复排列”。(三)自主探究, 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本环节,我给学生创设了这样的一个平台,先是提出这样的问题: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什么颜色的花?接着让学生就这个问题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得出解决问题的三种策略,即是画一画、数一数、算一算,尤其注重分析计算法。让学生理解算式中每个数的意义,特别是除数和余数,突破难点。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到计算法的简便实用。最后引导学生逐步归纳出用计算法解决类似的问题应注意三点:(1)找准物体的规律;(2)分组、确定除数;(3)列式计算。(四)提高练习,加深理解。练习中的第二大题,前两

8、题让学生说说重组后图形的排列规律,解决问题,巩固新课,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总数一样,每组规律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每三小题是开放题,学生找到“每组第二个是三角形”这个规律,设计图形,学生在观察不同的设计中感受到,“不同的规律也可以通过设计得到相同的答案”这时学生对算理的深入理解,解决问题技能逐渐熟练。(五)生活万像,再现规律。最后,多媒体播放日升日落、四季更替、月圆月缺、红绿灯、十二生肖等大自然和生活中的规律现象。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连系,近一步体验数学规律的价值。找规律说课稿3说课内容:找规律这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单元第页的内容。说教材分析:“找规律”是第三单元

9、“乘法”的第一节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表内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已学知识的迁移作用,通过比较,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形成基本的计算能力。教材设计了“算一算”、“试一试”、“练一练”等算法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认真观察、独立思考、探索交流、概括总结的学习机会,学生可以在这些算法活动中体验和感受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学情分析说学情分析:所执教的三年()班共有学生()人,学生已使用北师大教材两年,他们喜欢上数学课,善于独立思考,同时乐于合作交流,该班学生课上表现极为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学生敢说敢

10、想,愿意发表独立见解,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一、说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的规律。2、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找规律,总结方法。二、说教法学法:为达成教学目标,设计本课时我意体现如下教法:1采用主题式教学,以生动有趣的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欲望。2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经历数学的建模过程。3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形式,每个活动面向全体,同时在开放性练习的基础上又注重个性的张扬。同时又设计了与教法相适应的学法,学法:自主尝试、验证。三

11、、说教学流程:“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题”,倡导“先学后教,少教多学,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中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这种设计理念起航,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开课之前向学生说明奖励机制:四小组比一比哪个小组得到的星星最多,这个小组的每位学生都将被评为今天的学习之星。、课前热身(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三道题目)第一题:将这些算式写在学生感兴趣的卡纸上抢答,然后再说一说两位数乘一位数和整十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道题目这要是巩固前面学过的口算方法,也为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做铺垫。)第二题:说出下面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回顾乘法算式

12、中各部分名称)第三题:猜猜星星后面藏着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又引出了新知)(二)探究新知1、引出课题:找规律,引导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目标。2、课件出示课本中的那三组算式,激励学生,你们能把它们全算对吗?(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这个环节通过学生独立尝试主要让学生发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发现的这条计算规律也就是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计算规律: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先把乘数中末尾0前面的数相乘;51=5、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2个0、就在乘得的数(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5003、我相信你们49双慧眼一定还能发现这些算是中的规律,请同学们再找一找,每一列算式

13、之间又怎样的规律? (在这个环节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老师进行个别辅导,然后把各自发现的规律在小组内说一说,让小组长安排小组成员轮流发言,在发言过程中,小组成员可做补充,多帮助学困生,教师巡视,辅导学习困难的小组,最后在全班交流,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课件演示)这就是这节课要探究的的第二条规律,发现1: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倍。发现2:一个乘数扩大10倍,另一个乘数也扩大10倍,积则扩 大1010=100倍。第二条规律不做重点要求学生去掌握。4、你们还能根据今天所学的计算规律,编几道题目考考你的同桌吗?(同桌学习交流,重点关注看看还是否有没掌握计算规律的同学,如果发现这样的学

14、生,要多鼓励,并组织同学们帮帮这部分同学,当堂消化)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体现同桌合作学习和交流学习的好处,再次强调了本课的重点: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 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三)、巩固反馈师:同学们的表现真的令我出乎意料,你们太聪明了,今天我就带大家去数学王国去参观,敢去吗?如果你们能闯关成功就可以免费进入王国的游戏宫,有信心吗?(激励学生,让同学们很快进入巩固练习这个环节中来)第一关:逛同学恩喜爱的食品店(这一关的设计采用抢答的方式进行,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巩固了本课重点计算规律。)第二关:我们来到了你们的妈妈喜欢服装店(这一关先让学

15、生独立尝试,并抽生板演,全班订正,注意强调答语的写法。)第三关:现在我们来到了养鸡场。(这一关仍然采用抢答的方式进行,这道题目主要考察同学们对第二条规律的掌握情况)第四关:进入数学王国继续玩抢答游戏和猜一猜活动(这个环节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四)、回 顾 与 反 馈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又是什么?你对本节课上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这个环节我这样设计是为了在学生交流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本节课上还存在的问题,今后去弥补。(五)、教师小结:引导学生齐读本节课的两条规律,奖励这节课上表现好的小组。四、说板书设计:找规律51= 5 3 2 = 6 12 4 = 48510= 50 3

16、 20 = 60 1240 =48050 10 =500 30 20=600 12040 =4800发现一: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发现二: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倍。总之,本节课在设计上尽量遵循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充分体现教育新理念,为孩子们的自主、独立、合作、个性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机会。但难免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敬请各位指出。谢谢找规律说课稿4一、教材分析:(一)课题:找规律(二)课型:新授课(三)教材位置:本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四)意图和前后联系:本课是数学课程标准中

17、“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有关“找规律”的内容是新编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五)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对教材的认识,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简单的规律。2、学能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六)教学重、难点:本课时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发现图形简单的规律。因此,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是本课时的重、难点。二、学情分析: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教材安排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这些例子都为从数学的角度

18、去探索事物的规律提供了很多素材。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动手操作的内容比较多,应该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在教学时,还需要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具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形象性,使学生愿学、乐学。三、教法设想、学法指导:(一)教学方法:本课我以开放式教学为主,以观察、讨论法为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学生活动为主轴,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研究活动来主动获取知识。(二)学习方法:学生的学法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过程。四、教具、学具准备:1、教具准备:投影仪(片),图形卡片。2、学具准备:各种图形卡片。五、教学过程:(略)(一)欣赏感知1、

19、欣赏图片。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图片,一起来欣赏欣赏吧!(投影出示:小朋友们参加联欢会时的情景图。)2、感知规律。这些图片美吗?美在哪里?3、揭示课题:找规律,并板书。(通过学生喜欢的生动有趣的画面引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给孩子们营造了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二)探究活动学习例1。(1)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同学们打算开个联欢会。大家刚才已经发现了会场的彩旗、彩灯、彩花和小朋友们布置的规律,但是这个会场还没有布置完,如果继续布置的话,该怎样布置呢?下面我们就帮他们布置完吧!(2)师生共同布置会场。(投影出示布置完的会场。)找规律说课稿5一、说课

20、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25页。二、教材简析“找规律”是第三单元“乘法”的第一节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表内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已学知识的迁移作用,通过比较,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形成基本的计算能力。教材设计了“算一算”、“试一试”、“练一练”等算法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认真观察、独立思考、探索交流、概括总结的学习机会,学生可以在这些算法活动中体验和感受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以上教学内容的特点,本节课达成的教学目标如下: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

21、方法,感受积的变化规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2、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三、教学设想为达成教学目标,设计本课时我意图体现如下教法:1、采用主题式教学,以生动有趣的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欲望。2、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经历数学的建模过程。3、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形式,每个活动面向全体,同时在开放性练习的基础上又注重个性的张扬。同时又设计了与教法相适应的学法,即:1、让学生始终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2、通

22、过男女同学抢答比赛及小组合作,给每个学生创造充分的实践机会,在探究过程中理解计算的规律。3、练习设计层层深入,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四、教学实施备课时的教学理念、教学意图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实践、通过学生动态表现的综合分析才有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开展对本课教学时我分以下几个步骤努力实现我的备课精神:(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谈话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堂来了一位可爱的小动物,它就是米老鼠,请大家向它问个好好吗?(同学们纷纷向米老鼠问好)为了感谢同学们的友好,米老鼠给大家带来了礼物,快看看是什么礼物?你能从情境图中知道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播放课件,出示情境图。)(

23、二)探索规律,归纳方法师:孩子们,从情境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谁来告诉我们?生:米老鼠给我们带来了31盒彩笔,每盒20支。师: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生:一共带来多少支彩笔?师:谁会列式呢?生:生:3120师:不错!大家能算出得数吗?生1:一共带来,带来600支。生2:620支。生3:620支。师:有些同学能算出来,有些同学不能算出来,不过没有关系,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就会知道正确答案的,孩子们有信心吗?生:有。师:那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大屏幕上的算式,并思考这些算式的特点。51 32 124510 320 12405010 3020 12040师:孩子们能用自己的方法算出这些算式吗?请同

24、学们拿出题单1,仔细地计算。(师巡视,并表扬计算快的学生。一分钟后老师请同学开始汇报计算结果。)师:下面我们请同学们来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生1:等于5、50、500、师:那你能告诉大家是怎样算这道题的吗?(学生说算法。)师:你们计算得又快又正确,在计算过程中肯定有一定的规律,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找找这些算式里面的乘数和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好不好?(好)师板书课题:找规律(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大约三分钟左右请学生汇报:)师:下面我们就请一些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他们有什么发现?生1:我们发现每道算式依次增加一个0。生2:我们组发现每组算式中的乘数一共有几个0,积就有几个0。师:孩子们真

25、会用自己明亮的眼睛,充满智慧的大脑去发现,那每组下面的算式结果为什么都会多些一个0呢?根据大家发现的规律,现在请孩子们再继续观察这些算式里乘数末尾0的个数与积的末尾0的个数有什么特别的关系呢?(一个学生马上就发现:算式里面乘数0的个数与积里面的0的个数一样。)师:很好。如果我们想把这种规律运用到做这种类似的题当中去的话就会变得越来越快。那谁来说说怎样才会算得又对又快呢?生:看因数里面有几个0,积里面就有几个0。师:那我们计算时可以怎样做呢?找规律说课稿6一、说教材本课时的教学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内容。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

26、规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与一年级下册教材相比,本册教材最大的变化就是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稍复杂一些,如图形和排列呈现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教材的内容选择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而且活动性和探究性较强。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知道并且

27、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2.难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操作、推理等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并能设计一定的图形规律。四、说教法和学法1. 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它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请学生到老师家做客为线索,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到老师家中做客一系列活动展开,选取贴近生活的素材为教学资源。2.观察讨论,互动合作

28、法。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教师要紧扣学生已有的经验,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互动、合作、讨论等活动探索新知。3.动手操作,积极活动法。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画一画等方法体会图形的排列规律,同时让学生动手设计有规律的图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应用能力。4.尊重学生,和谐发展。今天的教育是关注人的教育,因而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新课程理念的基点便是从学生出发,尊重学生,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营造一种新型的,更

29、有人情味的课堂教学形式。五、教学流程一、激趣谈话,复习旧知,为引新课作准备。师:今天阳老师想考考大家,不知大家有没有信心?(1).拍手小游戏。听老师拍堂,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拍掌。(2)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几何图形?用学过的图形摆出一组有规律的图形,让学生接着往下摆。二、导入新课刚才大家所进行的两道找规律的练习题是我们一年级学过的简单的排列规律,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着规律,而且有许多规律比我们以前学过的更美丽、更复杂,这节课老师要带着大家继续探索这些更美丽、更复杂的规律。大家愿不愿意?有没有信心?板书课题:找规律三、 探索新知1.欣赏主题图,感知规律(1)师:最近小东家买了新房子,

30、想请大家去做客,愿意吗?首先请大家欣赏一下小东家厨房的墙壁和装修图,他说他设计的这幅图既美观又有规律,可我总觉得乱七八糟的,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一下,四人一组讨论一下到底有没有规律?有什么样的规律?(2)学生:合作交流,探索规律,然后汇报各组发现的规律。(对于学生发现的各种规律要积极地给予评价、鼓励,增加学习的信心)(3)师:老师发现有一部分同学观察出一些规律,可有些同学却很迷茫, 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探索这幅画面,看看到底有什么样的规律。先引导学生说说每一行都有哪些图形?它们是怎样排列的?第一行和第二行有什么关系,第二行和第三行有什么关系?(借助课件演示,使学生发现相邻两行的前一行的第一个图形

31、移到第二行的最后,其他图形统统往前平移一格)(4)当学生行与行之间的规律发现后,引导其观察列与列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发现变化规律同行与行之间的变化规律相同。2.进一步探索验证规律。(1)师:刚才大家认真观察了墙壁图形的规律,下面老师把地砖的图形贴在黑板上,你能发现规律吗?(2)学生:观察地砖图,观察前三行的颜色有什么样的排列规律?(3)师:第四行应该按什么顺序排呢?能不能用墙面的规律来找地砖图的规律呢?(4)学生:同桌交流一下发现的规律,然后动手摆一摆,补充第四行。(5)师:如果接着摆下一行,应怎样摆?(6)学生:观察后回答问题。(7)师:揭示“循环”概念。3.排列的变化中进一步验证规律。(1

32、)把地砖竖着排列改成横的排列。(2)你发现什么样的规律吗?接下去怎么排列?(3)指名同学上黑板摆出第四排。(4)把地砖横的排列改成圆周形排列。学生说说发现什么规律?接下去怎样排?4.巩固练习一:课件出示自我挑战题。师:同学们表现真不错,从墙面装修和地砖图中发现了有趣的图形排列规律。下面老师想考考同学们。5.巩固练习二:完成课本上相应的练习。四、应用规律,进行个性设计。1、拿出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小正方形摆出有规律的图案。2.欣赏作品。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评价是否符合要求。(只要是有规律的,都要给予表扬、鼓励)。并贴在黑板上展示。五、全课小结。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探索了许多有趣的规律,同时也运用发

33、现的规律解决了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在我们的数学乐园里还有许多更有趣的知识等待我们大家去继续探索,希望大家做有心人,永攀高峰。找规律说课稿7今天我教学的内容是找规律第1课时,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在四年级两册教材中分别学习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规律,以及对几种物体进行搭配或排列的规律。本课研究的是一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并要求学生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周期现象表现为一种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结构。周期现象的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利用规律,通过眼前预料以后,通过有限想象无限。学生首先要通过观察发现现象中的规律,初

34、步认识周期现象,然后对现象的后续发展作出判断。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过有余数的除法,并且已经初步接触根据余数判断的知识。教材安排了2个例题,分2课时进行教学,我教学的第1课时的内容是:第59页的例1和相应的练习。对于本课的教学,教材采用了两个一组的周期作为例题呈现。对于这一规律,要预测其后续发展,学生可能会有三种方法:列举法、观察奇偶法和除法计算的方法。但这三种方法在这一例题中无法择优,并且其中观察奇偶的方法并不通用。所以我在课前设计上直接采用了三个一组的周期现象,并且屏弃了一些外在的因素,直接用图形来表示,把本课的研究直指除法计算。在用除法计算来判断的时候,用问题“第几组中的

35、第几个”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把判断“第几组”和“第几个”的方法提炼出来,使学生能根据余数作出正确的判断。综观全课,我给学生营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按照“创设情境,感知规律自主探索,交流策略初步运用,优化策略提高练习,加深理解生活问题,扩展延伸”这5个环节进行设计的。这样的设计不仅把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课堂生活紧密相联,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丰富了学生的教学体验,加深了学生的思考,突破了学生思维和经验的障碍,而且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合作交流的能力,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59页例题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学生能根

36、据现象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并会用语言描述。2、学生能根据规律,用除法算式对现象的后续发展进行预测,并会正确地根据余数作出判断。从而对规律的确定性有深刻的体会。3、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难点:根据余数作出正确判断一、感知、描述规律1、猜图导入,感知规律(1)猜图形(2)说规律我们就可以说圆、三角形、正方形三个一组,依次排列的。(板书:三个一组圈起来,每三个一组,依次排列。)2、描述规律,巩固认识这些图形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呢?(屏幕)生:三角形、五角星、正方形、圆形每四个一组,依次排列。媒体:分组圈出这

37、些图形呢?()()一个三角形、两个圆形,依次排列。媒体:分组圈出3、小结揭题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象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有规律现象,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排列中的规律问题。二、探索、利用规律1、例:黑板上图形,照这样摆下去,第17个会是什么图形呢?(1)你会做吗?用你的方式做一做。(2)做完了吗?四个同学讨论一下。(3)你是怎么想的?17 3=52(板书)A:解释算式17是什么意思?(17是总数板书)为什么要除以3呢?(3个一组板书)商5是指什么?(有这样的5组)(板书:组)余数2又是指什么呢?(还多2个)(板书:个)B:精确定位这就是说第17个图形是第几组中的第几个?第六组中的第二个

38、。为什么是第六组?(因为有这样的5组多了2个,这2个是第六组的图形)第六组中的第二个是什么图形?三角形C:深入体会第六组图形老师并没有摆上去啊,你是怎么知道是三角形?第一组中的第2个图形是三角形,所以第六组的第二个也是三角形。为什么看第一组的图形就知道第五组的图形了呢?对,这里每一组图形的第二个图形都是三角形。第六组的第二个图形肯定也是三角形。(3)验证你们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再来摆摆看。(板书:摆出六组图形)(4)小结:看来,我们不光可以用摆的方法知道第17个是,还可以用除法来判断,你们喜欢用哪个方法?第17个图形我们是用除法来计算的,那么其它序号的图形例如第19个,第24个能用除法来判断吗?

39、看来用除法可以判断出这些图形中的第几个是什么图形。2、看算式判断看来,我们要知道这组图形中的某一个是什么图形,首先要看它是第几组中的第几个。这儿老师有几个算式,你能根据算式判断吗?25 3=81 30 3=10 71 3=232同学们刚才在判断第几组的时候,是看的什么呀?根据商怎么判断的?第几个又是根据什么判断的?是根据余数来判断的。3、余数的规律就这道题来看,余数一共有几种情况?(三种情况)有没有特殊情况?(无余数)分别是?(板书:余数1,2,无余数)当余数是1的时候,对应的是什么图形?圆形当余数是2的时候,对应的是什么图形?三角形当无余数的时候,对应的是什么图形?长方形同学们,你们真是太厉

40、害了。一下子就看出了这些规律中的数学问题。三、新授1、教学例1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物体是有规律排列的?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2、练一练1、2四、综合练习1、照这样排列下去,第26个是第几组中的第几个,是什么图形?26 4=6(组)2(个)第26个图形是五角星为什么要除以4?在这道题目里,余数会出现几种情况?余数分别会是几?1、2、3、无余数当余数是1的时候,对应的图形是?三角形当余数是2的时候,对应的图形是?五角星当余数是3的时候,对应的图形是?正方形当无+余数的时候,对应的图形是?圆形2、按照规律在括号里画出第36个图形。()3、练一练34、总结:这节课,我们研究了规律中的数学知识,发现要知道

41、一组有序图形中的某一个是什么图形,只要用除法判断它是第几组中的第几个就可以了。运用今天的知识我们也可以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5、补充练习:黑白棋子、不同颜色灯笼、123报数6、课外拓展:BCDBCDBCD第50个字母是()。ABCDBCDBCD第50个字母是()。ABCDEFCDEF第71个字母是()。7、假设所有自然数排列起来如下图所示:27应该排在字母()的下面,84应该排在字母()的下面(1)A(2)B(3)C(4)DA B C D1 2 3 45 6 7 89 10 11 12(1)生尝试做(2)交流沟通这些数字是怎么排列的?板书:找规律17 3=5(组)2(个)24 3=8(组)余

42、数:1 2 0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找规律课后反思“数学的学习方式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历程。数学课堂应富有探索性和开放性,让学生能自主探究,猜测验证,合作交流,充分发表自己个性化的感受和见解。”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流层:创设情境,感知规律自主探索,交流策略初步运用,优化策略提高练习,加深理解生活问题,扩展延伸课后反思自己本课的教学活动,有值得庆幸的地方,也有需要改进的方面。本节课我本着“扎实、有效”的原则,力图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体现数学和生活相结合,且面向全体学生来设计教学。1关注新旧知识联系,促进知识整理。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在四年级两册教材中分别学习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规律,

43、以及对几种物体进行搭配或排列的规律。本课研究的是一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并要求学生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周期现象表现为一种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结构。周期现象的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利用规律,通过眼前预料以后,通过有限想象无限。学生首先要通过观察发现现象中的规律,初步认识周期现象,然后对现象的后续发展作出判断。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过有余数的除法,并且已经初步接触根据余数判断的知识。2关注数学与生活联系,感受数学价值。本课不管是例题材料的选择,还是练习设计,均来自学生身边的喜闻乐见的事物,如“花盆、彩旗、彩灯、黑白棋子”等,使学生感受

44、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激发了学习的极大热情和兴趣。3关注数学方法的渗透,学会数学思考。(1)抽象和概括。“数学学习不应始终在经验上徘徊,而应是不断地从生活背景中提炼数学信息、揭示数学规律、优化或重组认知结构的过程,即数学化的过程”。本节课改变了“由一个例题就总结规律或方法”的做法,而是引导学生经历活动的过程,在丰富感性积累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归纳共同点,总结规律。这样就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经历了抽象概括的过程。(2)迁移和类推。数学教学提升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水平,使学生的认知经历一个思维升华的过程,把握本质东西,如本节课学生经历“3个图形为一组依次排列,推出第17个图形是什么;进而按照规律推出第19个、24个图形各是什么”后,进一步引导推想:“2个花盆为一组依次排列,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3个彩灯为一组依次排列,左起第19盆是什么颜色?”,由具体例子推想到一般情况,渗透迁移和类推思想。适时提升,有效促进心智发展。(3)多角度观察思考。本节课在学生掌握一组图形排列规律的基础上,力图打破学生思维定势。如: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