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22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东城区2022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pdf(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试题化 学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 页,共两部分,40道小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7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教育ID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0-16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 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密度 B.可燃性C.熔点D.溶解性2.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
2、镁 Mg B.铝 AlC.硫 SD.钛 Ti3.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气体是A.O2 B.N2c.coD.H24.下列属于混合物的是A.氧气 B.空气C.甲烷D.氮气5.儿童营养“高钙饼干”中 的“钙”指的是A.单质 B.原子C.离子D.元素6.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A.Ca(OH)2 B.CO2C.02D.H2O27.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HC1 B.ChC.NaClD.CaO8.下表列出了某品牌牛奶的部分营养成分,其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素是项目每 100mL蛋白质3.6g脂肪4.4g碳水化合物(糖类)5.Og钠58 mg钙120mgA.蛋白质 B.无机盐9.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空气
3、污染的是C.油脂 D.糖类A.S02 B.NO10.下列元素中,人体摄入过低会引起贫血的是A.铁 B.碘11.人体胃液中含有的物质是A.盐酸 B.硫酸12.下列物质能与FeSCU溶液反应的是C.水蒸气 D.烟尘C.锌 D.钙C.氢氧化钠 D.碳酸钠A.Cu B.Hg13.在垃圾分类中,果皮属于A.可回收垃圾 B.厨余垃圾14.下列仪器中,不能用反应容器的是()A.烧杯C.试管15.下列物质及其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A.酒精一皮肤消毒C.食盐一治疗胃酸过多16.下列物质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不会变质的是A.石灰水 B.大理石17.下列方法能区分氧气和空气两瓶气体的是A.闻气味C.倒入澄清石灰水18.下列物
4、质的化学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氯化钾KC1C.Zn D.AgC.其他垃圾 D.有害垃圾B.量筒D.集气瓶B.干冰一食品保鲜D.小苏打一焙制糕点C.生石灰 D.氢氧化钠B.观察颜色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B.氢氧化铜CuOHC.氧化镁MgCh1 9.下列有关碘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硫酸钠NaSCU53 I碘126.9A.原子核外电子数是53C.原子序数是532 0.下列物质中,不用作化肥的是A.碳酸钾K2co3C.尿素 CO(NH2)2B.相对原子质量是53D.原子核内质子数是53B.氢氧化钠NaOHD.磷酸二氢钾KH2P0421.由中草药黄苓提取出的汉黄苓素(C6Hl2。5)具有抗癌功效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黄苓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B.1个汉黄苓素分子由33个原子构成C.汉黄苓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汉黄苓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3已知:20C时,CuSO4的溶解度为20.7g。20时,按下表数据配制溶液。完成下面小题。序号CuSO4 质量/g25201510水的质量/g10010010010022.CuSO4溶液的颜色为A.红色 B.黄色 C.蓝色23.所得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A.B.C.24.实验室利用如下装置炼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绿色D.A.酒精喷灯能提供高温条件B.实验观察到A、B 处均有明显的现象C.实验结束,立即熄灭酒精喷灯并停止通入COD.C
6、 处酒精灯的作用是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空气2 5.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一段时间后,电子秤示数增大 B.实验:反应后电子秤示数增大C.实验:反应前后电子秤示数始终保持不变 D.实验均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第二部分本部分共15题,共 45分。【生活现象解释】2 6 .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一种“太阳神鸟”图案的金箔,薄如蝉翼。“太阳神鸟”金箔(1)黄金可以制成极薄的金箔,说 明 金 具 有 良 好 的 (填序号)。A.导电性 B.延展性 C.导热性(2)历经数千年,金箔仍金光闪闪,说 明 金 的 化 学 性 质。2 7 .春季天干物燥,柳絮飞扬。柳絮极易引起火
7、灾,从 燃 烧 的 条 件 分 析 柳 絮 属 于;为避免柳絮引发火 灾 可 采 取 的 措 施 是。2 8 .下表是几种常见矿物颜料及其主要成分,回答下列问题。矿物颜料(主要成分)蓝 铜 矿 Cu3(O H)2 (C03)2 赭 石(F e2O3)碎 磔(Ca CO3)颜色深蓝色暗棕红色白色(1)蓝铜矿的主要成分由 种元素组成。(2)矿物颜料 主要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 _ _ _ _ _ (填化学式)。(3)三种矿物颜料的主要成分均能与盐酸反应,任 选 其 中 一 个 写 出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2 9 .宇航员在“天宫课堂”利用醋酸钠(CH3 c oO N a)过饱和溶液,制
8、作了一颗“冰球”。(1)醋酸钠溶液中的溶质是_ _ _ _ _。(2)在相同温度下,过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已知醋酸钠(CH3 c oO N a)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将 2 0 时的醋酸钠过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温 度()1 02 03 04 05 06 0溶 解 度(g)4 0.84 6.55 4.56 5.58 3.01 3 9.0【科 普 阅 读 理 解】3 0.阅读下面科普短文。葡萄中富含钙、铁、钾、镁等人体必需元素。以葡萄为原料发醛制成的葡萄果醋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有机酸,能促进新陈代谢,调节酸碱平衡,缓解机体疲劳。某地区光照强、气候干燥
9、、昼夜温差大,是优质的葡萄种植基地,种植的玫瑰香葡萄品质优良。经检测,玫瑰香葡萄原汁的pH为 3.403.60,总酸含量为6.4g/I,含糖量高,适于酿造葡萄果醋。葡萄果醋发酵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其中酒精发酵过程中糖度和酒精度变化如图2 所示。新鲜葡萄图 2 酒精发酎过程中糖度和酒精度变化曲线以新鲜玫瑰香葡萄为原料,采用液态发酵法酿制葡萄果醋,对醋酸发酵过程中的酸度进行研究。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发酵实验,测得总酸含量结果如下、总酸含量越高,发酵效果越好。葡萄果醋的醋酸发酵实验结果(1)玫瑰香葡萄原汁呈_ _ _ _ _ _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温 度()时 间(天)菌量(g/L)总
10、酸含量(g/dL)2690.54.922890.55.21309054.683290.54.75依据文章内容回 答下列问题。(2)由图1可知,在葡萄果醋发酵的工艺流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步骤有(填序号)。(3)由图2可知,在 酒 精 发 酵 过 程 中 的 物 质 转 化 为 (填序号)。a.糖一-酒精 b.酒精一-糖(4)依据表中数据可知,要达到最好的醋酸发酵效果,应控制的条件为 o(5)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填序号)。A.葡萄富含钙、铁、钾、镁等元素B.葡萄果醋具有促进新陈代谢,调节酸碱平衡,缓解机体疲劳的作用C.在葡萄果醋发酵的过程中,随着酸的浓度增加,酸性增强,p H会增大【生
11、产实际分析】3 1 .盐酸生产工业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氯化氢(H C 1)气体极易溶于水。水(2)己知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若由合成塔出来的气体不经过冷却塔,直接进入吸收塔,所得盐 酸 的 浓 度 会 (填“增大”或“减小”)。(3)吸收塔中,水从上方喷洒,气体从下方通入,其目的是_ _ _ _ _ _。3 2 .M n O 2在电池中有重要应用。以软镭矿(主要成分为M n C h)为原料制备粗二氧化镒颗粒的过程如下。软铸矿,1匕 溶出液(主要含M n S O J上山再酗*?化,分 离 MnCOj垫 也 粗M n O谶粒(1)用硫酸和F e S O 4溶液可溶出钵元素,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
12、程式:lMnO2+H2SO4+2|FeSO4=lMnSO4+Fe2(SO4)3+H2O(2)将溶出液中的F e z (S O4)3等杂质转化为沉淀去除,分离出清液的操作方法是(3)在 热 解 过 程 中 镒 元 素 的 化 合 价 变 化 为-0【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3 3 .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气体。(1)写出制取。2的化学方程式(2)实验室制取C C h 的药品是,将制得的C O 2通入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 4 .下图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C(1)C中仪器a 的名称是(2)三步操作分别是(填操作名称)、过滤和蒸发。(3)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3 5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
13、如图所示。倒扣钟罩-红磷-三-二 三-三d-一 水槽用 二 二 二 二 二 工 三 三 二 二4+水(1)红磷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2)对 该 实 验 认 识 不 正 确 的 是 (填序号)。A.实验前要检查装置气密性B.红磷量不会影响实验结果C.冷却后进入钟罩内水的体积约等于反应消耗的气体体积D.实验过程中钟罩内液面先下降后上升3 6.验证分子运动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已知氨气(NE)的密度小于空气。c(1)向A中滴加酚酬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显_ 性。(2)最终B中酚醐溶液变为红色,结合整个实验过程,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3 7.如图所示进行实验(隔板将烧杯隔成A
14、、B两部分)。(1)将二氧化碳缓慢倒入烧杯,观察到燃着的蜡烛熄灭,从灭火原理的角度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是(2)此实验能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3 8 .用如图实验研究盐酸的化学性质。向点滴板的6个孔穴中分别滴入足量稀盐酸。Na2CO3酚酎溶液溶液 FeiOs石 蕊 溶 /NaOH溶 港 X(1)1 3中有明显现象的是_ (填序号)。(2)4中的现象为_。(3)5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6中加入的X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选择X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科 学 探 究 3 9.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盐,小组同学实验探究其性质。【查阅资料】(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为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
15、有水。(2)右表为部分盐的溶解性表(室温)【进行实验一】阴离子阳离子C l-c o:H C O;Na+溶溶溶C a2+溶不溶【解释与结论】序号实验装置实验药品实验现象11111 CaCb3-溶 液0.1%C a C 1 2 溶液+0.1%Na 2 c 0 3 溶液有浑浊20.1%C a C L 溶液+0.1%Na H C O3 溶液无明显变化(1)实 验1中,Na 2 c C h与C a C L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 _ _ _ _(2)结合资料分析,实 验2中C a C 1 2与Na H C C h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原因是【进行实验二】改变溶液浓度,进行如下实验。【解释与结论】(
16、3)将浊液过滤,滤渣用蒸储水洗净后,检验滤渣为碳酸盐需要的试剂是Na H C C h溶液0.1%1%5%C a C L溶液0.1%无明显现象有浑浊有浑浊1%无明显现象有浑浊有浑浊,有微小气泡5%无明显现象有浑浊有浑浊,有大量气泡(4)Na H C C h溶 液 与C a C L溶液混合。若想观察到浑浊,可 选 择Na H C C h溶液的浓度为_ _ _ _ _。(5)Na H C C h与 C a C b在溶液中的反应为:2 Na H C O3+C a C L=2 Na C l+C a C O3 J+H 2 O+C O2 T ,部分实验未观察到气泡,可能的原因是_ _ _ _ _ _.【反思
17、与评 价】(6)综合以上实验可知:盐与盐在溶液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也能发生其他类型的反应。影 响 盐 与 盐 在 溶 液 中 反 应 的 因 素 有。【实际应用定量分析】4 0.汽车尾气处理系统为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使用催化转换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催化剂2 C O+2 N O -2 C O2+N2 o计算当有6gNO被转化时,同时被转化的CO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参考答案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密度 B.可燃性 C.熔点 D.溶解性【答案】B【解析】【详解】A、密度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18、B、可燃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熔点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Bo2.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镁 Mg B.铝 Al C.硫 S D.钛 Ti【答案】C【解析】【详解】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车”字旁,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因此镁、铝、钛属于金属元素,硫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Co3.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气体是A.O2 B.N2 C.CO D.H2【答案】A【解析】【详解】氧气能供给呼吸,是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气体,其化学式为02。故选:Ao4.下列属于混合物的是A.氧气 B.空气
19、C.甲烷 D.氮气【答案】B【解析】【详解】A.氧气只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B.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等,属于混合物。C.甲烷只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D.氮气只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Bo5.儿童营养“高钙饼干”中 的“钙”指的是A.单质 B.原子 C.离子 D.元素【答案】D【解析】【详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高钙牛奶”中的“钙 不是强调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D。6.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A.Ca(OH)2 B.CO2 C.O2 D.H2O2【答案】C【解析】【详解】A、Ca(OH)2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钙离子和
20、氢氧根离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B、C02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C、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D、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故选:C7.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HC1 B.Ch C.NaCl D.CaO【答案】B【解析】【详解】A.HC1由氢元素和氯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B.CL由氯元素组成,属于单质。C.NaCl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D.CaO由钙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选:Bo8.下表列出了某品牌牛奶的部分营养成分,其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素是项目每 100mL蛋白质3.6g脂肪4.4g碳水
21、化合物(糖类)5.0g钠58 mg钙120mgA.蛋白质 B.无机盐 C.油脂 D.糖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表中营养素含量数据可知,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碳水化合物属于糖类。故选:D。9.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S02 B.NO C.水蒸气 D.烟尘【答案】C【解析】【详解】A、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导致酸雨的发生,不符合题意;B、NO有毒,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C、水蒸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符合题意;D、烟尘会导致雾霾的发生,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o10.下列元素中,人体摄入过低会引起贫血的是A.铁 B.碘 C.锌
22、D.钙【答案】A【解析】【详解】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铁会患贫血,故 A 正确;B、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或过量会患甲状腺肿,故 B 错误;C、锌影响人的生长和发育,缺乏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 C 错误;D、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它使骨骼和牙齿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时幼儿和青少年患佝偻病,老年人患骨质疏松,故 D 错误。故选A。11.人体胃液中含有的物质是A.盐酸 B.硫酸 C.氢氧化钠 D.碳酸钠【答案】A【解析】【详解】人体胃液中含有稀盐酸,可以帮助消化。故选:Ao12.下列物质能与FeSO4溶液反应的是A.CuB.HgC.ZnD.Ag【答案
23、】c【解析】【详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银、铜、汞的活动性顺序为:锌铁铜汞银,只有锌在铁的前面,所以锌能与硫酸亚铁发生反应。故选:Co13.在垃圾分类中,果皮属于A.可回收垃圾 B.厨余垃圾 C.其他垃圾 D.有害垃圾【答案】B【解析】【详解】A、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利用和资源化利用的生活废弃物,如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制品、废金属、废织物等,不符合题意;B、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故果皮属于厨余垃圾,符合题意;C、其他垃圾指危害比较小,没有再次利用的价值的垃圾,如建筑垃圾,生活垃圾
24、等,不符合题意:D、有害垃圾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废弃物。常见的有害垃圾包括废灯管、废油漆、杀虫剂、废弃化妆品、过期药品、废电池、废灯泡、废水银温度计等,不符合题意。故选Bo14.下列仪器中,不能用反应容器的是()A.烧杯B.量筒C.试管D.集气瓶【答案】B【解析】【详解】烧杯、试管、集气瓶可以作为反应容器;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液体,不能用作反应容器。故选B。15.下列物质及其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A.酒精一皮肤消毒 B.干冰一食品保鲜C.食盐一治疗胃酸过多 D.小苏打一焙制糕点【答案】C【解析】【详解】A.酒精能使细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可用于皮肤消毒,正确。B.干冰升
25、华吸热,可用于食品保鲜,正确。C.小苏打可治疗胃酸过多,因为碳酸氢钠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消耗胃酸,选项错误。D.小苏打可焙制糕点,因为小苏打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使糕点蓬松,正确。故选:Co16.下列物质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不会变质的是A.石灰水 B.大理石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答案】B【解析】【详解】A、石灰水在空气中易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故 A 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会变质;B、大 理 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空气中不会发生化学变化,故 B 不会变质;C、生 石 灰(氧化钙的俗称)在空气中易吸水而变成氢氧化钙,故 C 会变质;D、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导致变质,故
26、 D 会变质;故选Bo17.下列方法能区分氧气和空气两瓶气体的是A.闻气味 B.观察颜色C.倒入澄清石灰水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答案】D【解析】【详解】A、氧气和空气均是无味的,闻气味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B、氧气和空气均是无色的,观察颜色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C、氧气和空气均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相同,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D、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空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现象不同,可以区分,符合题意。故选D。18.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氯化钾KC1 B.氢氧化铜CuOHC.氧化镁MgCh D.硫酸钠NaSC4【答案】A【解析】【详解】A.
27、氯化钾K C 1,书写正确。B.氢氧化铜CU(O H)2,书写错误。C.氧化镁M g O,书写错误。D.硫酸钠Na2so4,书写错误.故选:A1 9.下列有关碘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核外电子数是5 3 B.相对原子质量是5 3C.原子序数是5 3 D.原子核内质子数是5 3【答案】B【解析】【分析】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中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详解】A.原子核外电子数是5 3,正确。B.相对原子质量是126.9,错误。C.原子序数是5 3,正确。D.原子核内质子数是5 3,正确。故选:B
28、o20.下列物质中,不用作化肥的是A.碳酸钾K 2c C h B.氢氧化钠N aOHC.尿素 C O(N H 2)2 D.磷酸二氢钾 K H 2Po 4【答案】B【解析】【详解】A.碳酸钾K 2c 03 含有钾元素,用作钾肥。B.氢氧化钠N a O H 不含氮、磷、钾元素,属于强碱,不作化肥。C.尿素C O (N H2)2含有氮元素,用作氮肥。D.磷酸二氢钾K H 2PC U含有钾元素和磷元素,用作复合肥。故选:B 21.由中草药黄苓提取出的汉黄苓素(G 6 H l 2。5)具有抗癌功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黄苓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B.1个汉黄苓素分子由3 3 个原子构成C.汉黄苓素中碳元素
29、的质量分数最大 D.汉黄苓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3【答案】D【解析】【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汉黄苓素含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不符合题意;B、由化学式可知,汉黄苓素由汉黄苓素分子构成,每个汉黄苓素分子由16 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共3 3 个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C、汉黄苓素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x 16):12:(16 x 5)=4 8:3:20,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不符合题意;D、汉黄苓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x 16):12=16:1,符合题意。故选D。已知:20时,CuS04的溶解度为20.7g。20时,按下表数据配制溶液。完成下面小题。序号
30、CuSO4的质量/g25201510水的质量/g10010010010022.CuSOq溶液的颜色为A.红色 B.黄色 C.蓝色 D.绿色23.所得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A.B.C.D.【答案】22.C 23.A【解析】2 2 题详解】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选C;【23题详解】20时,CuSCU的溶解度为2 0.7 g,即该温度下,向 100g水中加入20.7g硫酸铜恰好饱和,故 1 该温度下,向 100g水中分别加入25g硫酸铜,只能溶解20.7g,形成的是饱和溶液,加入20g、15g、10g硫酸铜,能全部溶解,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故属于饱和溶液的是。故选Ao24.实验室利用如下装置炼铁。
3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酒精喷灯能提供高温条件B.实验观察到A、B 处均有明显的现象C.实验结束,立即熄灭酒精喷灯并停止通入COD.C 处酒精灯的作用是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空气【答案】C【解析】【详解】A、酒精喷灯能提供高温条件,故选项说法正确;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高温下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 中出现的现象是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B 中石灰水变浑浊,实验观察到A、B 处均有明显的现象,故选项说法正确;C、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要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直至玻璃管冷却,以防止生成的铁再次被氧化,故选项说法错误;D、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C
32、处酒精灯的作用是尾气处理,防止CO污染空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o2 5.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一段时间后,电子秤示数增大 B.实验:反应后电子秤示数增大C.实验:反应前后电子秤示数始终保持不变 D.实验均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答案】C【解析】【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中锥形瓶密闭,则装置的总质量不会变化,电子秤示数保持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B、锥形瓶中白磷与氧气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装置为密闭装置,根据质量守恒得出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则电子秤示数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C、锥形瓶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与铜,根据质量守
33、恒得出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则电子秤示数保持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D、实验中浓硫酸吸水,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在密闭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第二部分本部分共15题,共 45分。【生活现象解释】2 6.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一种“太阳神鸟”图案的金箔,薄如蝉翼。(1)黄金可以制成极薄的金箔,说 明 金 具 有 良 好 的 (填序号)。A.导电性 B.延展性 C.导热性(2)历经数千年,金箔仍金光闪闪,说明金的化学性质_ _ _ _ _ _。【答案】(1)B (2)稳定【解析】【小 问 1 详解】黄金可以
34、制成极薄的金箔,说明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故选B;【小问2详解】历经数千年,金箔仍金光闪闪,是因为金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反应。2 7 .春季天干物燥,柳絮飞扬。柳絮极易引起火灾,从 燃 烧 的 条 件 分 析 柳 絮 属 于;为避免柳絮引发火灾可采取的措施是 o【答案】.可燃物 .禁 止 烟 火(合理即可)【解析】【详解】从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燃烧达到着火点分析柳絮属于可燃物;为避免柳絮引发火灾可采取的措施是禁止烟火等等(合理即可)。2 8 .下表是几种常见矿物颜料及其主要成分,回答下列问题。矿物颜料(主要成分)蓝 铜 矿【C U3 (O H)2 (C O3)2】赭 石
35、(F e2O3)碎 磔(C a C O3)颜色深蓝色暗棕红色白色(1)蓝铜矿的主要成分由_种元素组成。(2)矿物颜料的主要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填化学式)。(3)三种矿物颜料的主要成分均能与盐酸反应,任选其中一个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1)四#4(2 )F e2O 3(3 )Cu2(OH CO.+4HCI=2CuCl2+3H2O+CO2 T 或Fe2Oi+6HCI=IFeCly+3H2O 或 CaCO,+2HCl=CaCl2+H2O+CO2 T【解析】【小 问 1 详解】蓝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 U3(O H)2(C C h)2,是由铜、氧、氢、碳四种元素组成的;【小问2详解】F e z
36、C h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小问3详解】碱式碳酸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OH)2CO3+4HCI=2CuCl2+3H2O+CO2 T;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I=2FeCl3+3H2O;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Q,+2HCV=CaCl2+H2O+CO2 T-2 9 .宇航员在“天宫课堂”利用醋酸钠(C H 3 c o O N a)过饱和溶液,制作了一颗“冰球”。(1)醋酸钠溶液中的溶质是 o(2)在相同温度下,过饱和溶液中溶
37、质的质量分数大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已知醋酸钠(C H j C O O N a)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将 2 0。时 的 醋 酸 钠 过 饱 和 溶 液 转 化 为 饱 和 溶 液 的 方 法 是。温 度()1 02 03 04 05 06 0溶 解 度(g)4 0.84 6.55 4.56 5.58 3.01 3 9.0【答案】(1)醋酸钠#C H 3 c o O N a (2)增加溶剂或升温【解析】【小 问 1 详解】醋酸钠溶液中的溶质是醋酸钠,溶剂是水;【小问2详解】由表中数据可知,醋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增大,故将2 0 时的醋酸钠过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加入适量水或升温
38、。【科普阅读理解】3 0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葡萄中富含钙、铁、钾、镁等人体必需元素。以葡萄为原料发酵制成的葡萄果醋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有机酸,能促进新陈代谢,调节酸碱平衡,缓解机体疲劳。某地区光照强、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是优质的葡萄种植基地,种植的玫瑰香葡萄品质优良。经检测,玫瑰香葡萄原汁的p H 为 3.4 0 3.6 0,总酸含量为6.4 g/L 含糖量高,适于酿造葡萄果醋。葡萄果醋发酵的工艺流程如图1 所示,其中酒精发酵过程中糖度和酒精度变化如图2 所示。新鲜葡萄图2酒精发酎过程中糖度和酒精度变化曲线以新鲜玫瑰香葡萄为原料,采用液态发酵法酿制葡萄果醋,对醋酸发酵过程中的酸度进行
39、研究。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发酵实验,测得总酸含量结果如下、总酸含量越高,发酵效果越好。葡萄果醋的醋酸发酵实验结果温 度()时间(天)菌量(g/L)总酸含量(g/dL)2690.54 922890.55.213090.54.683290.54.75依据文章内容回 答下列问题。(1)玫瑰香葡萄原汁呈_ _ _ _ _ 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2)由图1可知,在葡萄果醋发酵的工艺流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步骤有(填序号)。(3)由图2 可知,在 酒 精 发 酵 过 程 中 的 物 质 转 化 为 (填序号)。a.糖一-酒精 b.酒精一-糖(4)依据表中数据可知,要达到最好的醋酸发酵效果,应控制的
40、条件为 o(5)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填序号)。A.葡萄富含钙、铁、钾、镁等元素B.葡萄果醋具有促进新陈代谢,调节酸碱平衡,缓解机体疲劳的作用C.在葡萄果醋发酵的过程中,随着酸的浓度增加,酸性增强,p H 会增大【答案】(1)酸性(2)(3)a (4)发酵温度为2 8 ,发酵时间为9天,菌量为O.5 g/L (5)A B【解析】【小 问 1 详解】因为玫瑰香葡萄原汁的p H 为 3.4 0-3.6 0,所以玫瑰香葡萄原汁呈酸性。【小问2详解】由图1 可知,在葡萄果醋发酵的工艺流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步骤有,因为有新物质生成;只是物质的形态改变,属于物理变化。小问3详解】在酒精发酵过程中
41、的物质转化为糖类一-酒精。【小问4详解】依据表中数据可知,要达到最好的醋酸发酵效果,应控制的条件为发酵温度为2 8 ,发酵时间为9天,菌量为0.5 g/L,因为此时总酸含量最高。【小问5详解】A.由资料可知,葡萄富含钙、铁、钾、镁等元素,正确。B.葡萄果醋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有机酸,所以葡萄果醋具有促进新陈代谢,调节酸碱平衡,缓解机体疲劳的作用,正确。C.在葡萄果醋发酵的过程中,随着酸的浓度增加,酸性增强,p H 会减小,选项错误。故选:A B o【生产实际分析】3 1.盐酸生产工业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氯化氢(H C 1)气体极易溶于水。水(2)已知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若由合成塔
42、出来的气体不经过冷却塔,直接进入吸收塔,所得盐 酸 的 浓 度 会 (填“增大”或“减小”)。(3)吸收塔中,水从上方喷洒,气体从下方通入,其目的是 o占燃【答案】(1)H2+C122H C 1(2)减小(3)使水和气体充分接触,反应更快,更充分【解析】【小 问 1 详解】合成塔中发生化合反应也就是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氯化氢气体,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点燃H2+C12=2H C 1【小问2 详解】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若由合成塔出来的气体不经过冷却塔,那么温度较高,气体也就越少,接着直接进入吸收塔,氯化氢气体较少,所以所得盐酸的浓度会减小。【小问3详解】吸收塔中,水从上方喷泗,气体从
43、下方通入,目的是使水和气体可以充分接触,反应更快,更充分。3 2.M nC h 在电池中有重要应用。以软锌矿(主要成分为M n C h)为原料制备粗二氧化铳颗粒的过程如下。软 糕 矿 乜 即 而 主 要 含 M nS O,),净化分离WH p 粗M n。汨粒(1)用硫酸和F e S C U 溶液可溶出铳元素,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jMnO2+H2SO4+FeSC)4=0MnSC)4+Fe2(SO4)3+H20(2)将溶出液中的F e z (S O 4)3 等杂质转化为沉淀去除,分离出清液的操作方法是 o(3)在 热 解 过 程 中 镒 元 素 的 化 合 价 变 化 为-。【答案】.2.1
44、.2(2)过滤 .+2.+4【解析】【小 问 1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2 个 F e,故硫酸铁的化学计量数为 1,生成物中含4个硫酸根离子,故硫酸的化学计量数为2,反应物中含4个 H,故水的化学计量数为2,故填:2;1;2;【小问2 详解】过滤可实现固液分离,故分离出清液的操作方法是过滤;【小问3详解】碳酸镒中碳酸根离子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镒元素显+2 价,二氧化钵中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镭元素显+4 价,故在热解过程中镒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2 价一+4 价。【基本实验及其
45、原理分析】3 3.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气体。(1)写出制取02的 化 学 方 程 式。(2)实验室制取C C h的药品是,将制得的C O?通入水中,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MnO,【答案】(1)2H2O2-2H2O+O2?(2).大理石(或石灰水)和稀盐酸 .CO2+H2O=H2CO3【解析】【小 问1详解】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制取02也就是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锦催化条件下制取氧气,同时得到水和氧气,MnO2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T。【小问2详解】实验室制取C C h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水)和稀盐酸,因为碳酸钙和稀盐酸会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将制得的
46、C 02通入水中,二氧化碳会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3 4.下图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C(1)c中仪器a的名称是(2)三步操作分别是(填操作名称)、过滤和蒸发。(3)操 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答案】(1)酒精灯(2)溶解(3)引流【解析】【小 问1详解】C也就是蒸发中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小问2详解】由图可知,三步操作分别是加水溶解、过滤和蒸发。【小问3详解】操 作 B也就是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3 5.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如图所示。4321倒扣钟罩-红磷一水槽一水(1)红磷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0(2)对 该 实 验
47、认 识 不 正 确 的 是 (填序号)。A.实验前要检查装置气密性B.红磷的量不会影响实验结果C.冷却后进入钟罩内水的体积约等于反应消耗的气体体积D.实验过程中钟罩内液面先下降后上升【答案】(1)产生大量白烟(2)B【解析】【小 问 1 详解】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小问2详解】A、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导致实验结果偏小,不符合题意;B、红磷量不足,不能将装置内氧气耗尽,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符合题意;C、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水进入钟罩内,冷却后进入钟罩内水的体积约等于反应消耗的气体体积,不符合题意;D、实验
48、过程中,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钟罩内液面下降,待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水进入钟罩内,液面上升,不符合题意。故选B o3 6.验证分子运动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已知氨气(NE)的密度小于空气。(1)向A中滴加酚酰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显_ _ _ _ _ _ 性。(2)最终B中酚醐溶液变为红色,结合整个实验过程,从 微 观 角 度 解 释 其 原 因 是。【答案】(1)碱(2)氨分子从氨水中运动到大烧杯C中,又从C中运动到B中,进入酚酥溶液,氨分子和水分子结合形成氨水分子,使溶液呈碱性【解析】【小 问1详解】由于酚酰试液遇碱
49、性物质变红色,向A中滴加酚酿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显碱性。【小问2详解】由于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氨气溶于水形成了氨水,氨水显碱性。由图示实验可知,最终B中酚献溶液变为红色,结合整个实验过程,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氨分子从氨水中运动到大烧杯C中,又从C中运动到B中,进入酚醐溶液,氨分子和水分子结合形成氨水分子,使溶液呈碱性。3 7.如图所示进行实验(隔板将烧杯隔成A、B两部分)。(1)将二氧化碳缓慢倒入烧杯,观察到燃着的蜡烛熄灭,从灭火原理的角度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是(2)此实验能验证二氧化 碳 的 性 质 是。【答案】(1)C O 2进入A,隔绝了空气(2)密度比空气的大、不能燃烧、
50、不能支持燃烧【解析】【小 问1详解】将二氧化碳缓慢倒入烧杯,观察到燃着的蜡烛熄灭,是因为C 0 2进入A,隔绝了空气。【小问2详解】隔板将烧杯隔成A、B两部分,将二氧化碳缓慢倒入烧杯,观察到燃着的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顺着底部的缝隙进入A中,说明密度比空气的大: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故答案为:(1)C02进入A,隔绝了空气;(2)密度比空气的大、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3 8.用如图实验研究盐酸的化学性质。向点滴板的6 个孔穴中分别滴入足量稀盐酸。Na2cCh酚酎溶液溶液 Fe3/0石 蕊 溶 满 NaOH溶 港 X(1)13中 有 明 显 现 象 的 是 (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