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实验室-作业指导书.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0904173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PDF 页数:304 大小:33.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心实验室-作业指导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4页
中心实验室-作业指导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心实验室-作业指导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心实验室-作业指导书.pdf(30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邯郸市光太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中心实验室编号:GTSYZYZDS01作业指导书现行版本:第 1 版控制编号:主题:批准页(封面)作 业 指 导 书批准人:2008-08/8 颁布编写:201L927 实施审核:邯郸市光太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中心实验室目录作业指导书第1页共1页第1版第0次修订主题:目录颁布日期:2008-08-18作业指导书目录1仪器设备使用操作方法编写要求.141.1 目的.141.2 适用范围.141.3 依据;.141.4 工作职责.141.5 工作程序.142试验原始记录填写要求.172.1 目的:.172.2 适用范围:.172.3 依据;.172.4 工作职责;.172.5

2、 工作程序:.1 73试验报告填写要求.2 03.1 目的:.2 03.2 适用范围:.2 03.3 依据:.2 03.4 工作职责:.2 03.5 工作程序:.2 14质量审核报告编写规定.2 44.1 目的:.2 44.2适用范围:.2 44.3 依据:.2 44.4 工作职责:.2 44.5 工作程序:.2 55评审报告编写规定.2 95.1 目的:.2 95.2 适应范围:.2 95.3 依据:.2 95.4 工作职责:.2 95.5工作程序:.2 96文件的编写及存档要求.3 26 .1 目的:.3 26.2 适用范围:.3 26.3 依据:.3 26.4 工作职责:.3 26.5

3、工作程序:.3 27试验设备运行检查实施办法.3 77.1 目的:.3 77.2 适用范围:.3 77 .3 依据:.3 77.4 工作职责:.3 77.5 工作程序:.3 88环境条件监控细则.4 08 .1目的.4 08 .2适用范围.4 08.3依据.4 08.4工作职责.4 08.5工作程序.409试验细则和依据.4210工程试验检测实施细则.4510.1 总则.4510.2水泥试验检测.4610.2.1水泥细度检验.4610.2.2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4810.2.3胶砂强度检验.5210.2.4水泥比表面积检测.5610.3细集料.5910.3.1 筛分试验.

4、5910.3.2含泥量的检测.6310.3.3 泥块含量的检测.6510.3.4 细集料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试验.6710.3.5 云母含量的检测.7010.3.6 细集料的坚固性检测.7110.3.7 有机质含量的检测.7410.3.8细集料的密度及吸水率.7610.3.9 细集料的含水率检测.8110.3.10 细集料砂当量检测.8210.3.11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8710.3.12膨胀率的检测.8910.3.13 压碎指标.9010.3.14矿粉筛分试验.9310.3.15矿粉密度试验.9510.3.16矿粉亲水系数试验.9710.3.17矿粉塑性指数试验.9910.3.18矿粉加热安定

5、性试验.10010.4粗集料.10110.4.1 筛分检测.10110.4.2 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网篮法).10410.4.3 粗集料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试验.10910.4.4 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11210.4.5粗集料堆积密度与空隙率的检测.11710.4.6 针片状含量的检测.12110.4.7 粗集料压碎值试验.12310.4.8 粗集料坚固性试验.12610.4.9 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游标卡尺法).13 010.4.10粗集料有机物含量试验.13 210.4.11粗集料含水率试验(烘干法).13 410.4.12粗集料含水率快速试验(酒精燃烧法).13 510.4.1

6、3粗集料磨耗试验(洛杉矶法).13710.4.14粗集料软弱颗粒试验.14110.4.15粗集料吸水率试验.14310.5钢筋力学及钢筋焊接性能检测.14510.5.1抗拉强度、伸长率的检测.14510.5.2冷弯性能检测.14710.5.3钢筋焊接外观检查.14810.5.4钢筋焊接抗拉强度检测.15110.5.5钢筋焊接弯曲性能检测.15310.6水泥混凝土及砂浆.15410.6.1水泥混凝土拌和物稠度.15410.6.2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15810.6.3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16110.6.4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16310.6.5水泥混凝土抗渗性.16610.6.6水泥混

7、凝土配合比设计.16810.6.7砂浆配合比设计.17510.6.8水泥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17610.6.9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与硬化水泥混凝土现场取样.17910.6.10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操作规程.18610.7 土工试验检测实施细则.18810.7.1 含水量试验.18810.7.2 密度试验.19010.7.3 击实试验.19610.7.4 颗粒分析.20110.7.5 比重试验.20410.7.6 界限含水率试验.20710.7.7粗粒土和巨粒土的最大干密度.21110.7.8 承载比.21110.7.9 土的膨胀性.21410.8 沥青.21610.8.1 沥青的相对密度和密

8、度.21610.8.2 沥青针入度.22210.8.3 沥青延度.22810.8.4 沥青软化点.23 110.8.5 沥青蜡含量.23 410.8.6 沥青与粗集料粘附性.24010.8.7 薄膜加热后质量损失及残留物性质.24410.8.8 沥青标准粘度.24610.8.9 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含量.24810.8.10乳化沥青筛上剩余量.24810.8.11乳化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试验.25110.9 沥青混合料.25410.9.1沥青混合料中矿料级配检验.25410.9.2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25410.9.3 压实混合料密.26110.9.4 马歇尔稳定度.27410.9.5 理论

9、最大相对密度.27910.9.6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28310.9.7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28710.9.8沥青路面芯样马歇尔试验.29610.10 水.29810.10.1 PH 值测定.29910.10.2 氯离子测定.30410.10.3 硫酸根测定.30610.11 公路工程现场检测.30810.11.1 路面几何尺寸.30810.11.2 路面厚度.31310.11.3 压实度.31710.11.4 平整度.33710.11.5 水泥混凝土强度.34310.11.6 抗滑性能.35010.11.7 沥青路面渗水系数.35810.11.8回弹弯沉.36110.12桥涵检测.36710

10、.12.1 水泥混凝土强度.36710.12.2 几何尺寸.37410.13无机结合料.37410.13.1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含水率.37410.13.2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击实.37610.13.3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38610.13.4 稳定土中水泥或石灰剂量的测.39310.13.5 有效氧化钙的含量.39310.13.6有效氧化镁的含量.39710.13.7 有效氧化镁和氧化钙简易测定.40110.13.8 室内抗压模量.40310.13.9 粉煤灰细度.40310.13.10 粉煤灰烧矢量.40511大型在用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407液压式压力试验机.407型液压万能试

11、验机.408数显式针入度计.409沥青粘度计.410沥青软化点测定仪.411WE-600B液压式万能试验机操作规程.412电子静水力学天平操作规程.414TYE-2000型 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417自动混合料拌和机操作规程.418电动多用脱模机操作规程.420电脑沥青针入度仪操作规程.421标准恒温水浴操作规程.422震击式标准振筛机操作规程.423马歇尔稳定度测定仪操作规程.424离心式沥青混合料分离仪操作规程.428水泥细度负压筛析仪操作规程.430水泥稠度及凝结时间测定仪操作规程.431沸煮箱操作规程.432标准电动击实仪操作规程.434水泥净浆搅拌机操作规程.435电热恒温干燥箱(1

12、01、202型)操作规程.436型电动抗折机操作规程.438光电液塑限测定仪操作规程.439恒温恒湿养护箱操作规程.440振动台操作规程.441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操作规程.442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操作规程.443静水力学天平操作与保养方法.444路面材料强度试验仪主机使用与保养方法.446涂层测厚仪操作方法.447自动岩石切片机使用.448磨平机使用.449锚杆拉力计使用方法.450混凝土保护层测定仪使用方法.45112样品制备的操作方法.452邯郸市光太公路一 11程有限公司中心实验室编号;GTSYZYZDS0101作业指导书第 1 页共 3页第 1 版第 0 次修订主题;仪器设备使用

13、操作方法颁布日期:2008-08-181仪器设备使用操作方法编写要求1.1 目的为了保证正确的使用、操作仪器设备,防止因仪器使用不当或违章操作影响 试验工作质量。1.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全体试验人员按作业指导书正确使用仪器设备。1.3 依据:本中心实验室 管理手册1.4 _L作职责4.1 实验室主任负责组织编写本实验室在用仪器设备使用操作方法,并贯 彻实施。4.2 试验人员负责编写本工作岗位在用仪器设备使用操作方法和具体执 行。4.3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操作方法的审核,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实施。1.5 工作程序5.1 为保证试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各实验室负责人应对本实验室所有在用5.3.4 环境条件:

14、指试验时工作室的温度和相对湿度。5.3.5 签字:试验人员在“试验人”一栏内签字,实验室负责人在“审核人”一栏 内签字。5.3.6 没有内容的空白格,应作统一标记“/”;但“试验人”和“审 核人”一栏必须完整填写。4.4 主任负责报告盖章及发放登记。4.5 资料管理员负责试验报告的存档保存。3.5 工作程序:5.1基本要求:5.1.1 试验报告的编号:2 0 1 1 J T O 1 3 1 X X X X o2 0 1 1 解释为年限。J T 0 1 3 1 一解释为试验依据参数X X X X 一解释为试验报告序号注*实验依据参数具体解释参见附表5.1.2 试验报告必须用蓝黑色钢笔填写,不得用

15、铅笔;字迹要求清晰,端正,卷面整齐,同一页表格不得用两种色的笔填写。5.1.3 试验报告中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和计量单位和数值使用方法 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及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5.1.4 试验报告不得涂改或粘贴,要求规范、清晰、整洁、美观。5.1.5 试验报告要采用业主指定或同意使用的表格。5.2 填写要求:5.2.1 基本信息项目应按照“原始记录”内容如实填写。5.2.2 试验项目标准值依据所用评定标准填写,测试值按照原始记录 中对应项数据填写。5.2.3 依据标准指试验时依据的试验方法标准和评定标准,只写标准代号。号排序,按年存档保存。5.3.3发出试验报告一式一份。如有特殊要求,可增加试

16、验报告的份数。5.3.4 试验报告的签发5.3.4.1 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的试验报告由主任允许盖章发放。5.3.4.2 试验报告由资料管理员存档保存。5.3.5 加盖印章的部分(共两处)a试验报告上部“试验单位”处;b通过计量认证的项目,应在试验报告的左上角加盖计量认证标,志 05.3.6 未经主任批准不得任意复制试验报告。复制的试验报告必须 重新加盖“试验单位公章”才有效。4.4 年 度“审核报告”由质量负责人和审核组组长对本室的质量体系运 行情况进行一次总的分析后,写出一份全面的审核报告。4.5工作程序:5.1 “内审检查表”的编写5.1.1 “内审检查表”的编号:编号为:“C X 0 9

17、 X X ”解释为:“C X”为所属程序文件编号“0 9”为所属程序文件章节编号“X X”为序号5.1.2 检查内容、涉及要素、检查方法一栏填写具体。5.1.3 现场审人员应做好记录,认真填写“检查结果记录”一栏。5.1.4 填写受审核部门及领导、职责,审核员、审核组长签字。5.2 纠正措施要求表”的填写:5.2.1 纠正措施要求表”的编号:编号为:“C X 0 9 X X”解 释 为“C X”为所属程序文件编号“0 9”为所属程序文件章节编号“X X”为序号5.2.2 审核组在现场审核中发现的问题一定要真实、客观的填写在“不 合格事实描述”一栏中并由审核员签字。角驿:“C X”为邯郸市光太公

18、路工程有限公司中心实验室。“0 9”为所属程序文件编号“X X”为序号5.3.2 审核报告是说明审核结果的正式文件,由审核组组长编写。报告的内容:1、报告的封面:拟制时间、批准时间;2、报告第一页:审核开始、结束日期,审核组长及成员签字;3、报告第二页:审核的目的和范围。如果是按预定的年度计划进行的例行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则“目的”一栏可简单说明为“例行审核”:如为特殊情况下的追加审核,则目的、范 围应写得比较详细。4、审核组成员和受审核部门负责人。5、审核的日期。6、审核所依据的文件。7、不合格项的观察结果“纠正措施要求表”作为附件附于审核报告 之后。8、报告第三页:内部审核综述,质量体系运行

19、有效性的结论意见。5.3.3该报告由质量负责人审核、批准后分发到有关的领导和部门。5.4年 度“审核报告”的编写5.4.1 编号同“审核报告”的编写5.4.2 报告格式的说明:与审核组“审核报告”用同一个格式。5.4.2.1封面:编制人及日期5.4.2.2第一页:审核开始、结束日期,审核组长及成员签字5.4.2.3第二页:内容综述报包括的内容:1、质量体系审核年度计划完成情况。2、审核的目的和范围。3、审核依据的文件。4、各次审核组的组长及审核员。5、不合格项的总数量及各类不合格的数量。6、主要不合格项的说明及纠正措施完成情况。7、对各部门、各要素审核结果的汇总分析,与上一年内审结果比 较,可

20、以判断质量体系改进或进步的情况以及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质量目标。对纠正措施计划完成情况统计分析。对整个体系的总评价(包括优缺点)。薄弱环节分析及对质量体系改进的意见。8、附件:各项审核报告、各种统计汇总表格和纠正措施要求表等。经主任批准,分发到各有关班组和人员。邯郸市光太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中心实验室编号:GTSY-ZYZDS0105作业指导书第 1 页共 2 页第 1 版第 0 次修订主题:评审报告编写规定颁布日期:2008-08-185评审报告编写规定5.1 目的:为了编写“评审报告”的规范化、格式化,特编写该规范。5.2 适应范围:适用于编写本中心实验室管理“评审报告,5.3 依据:本中心实验室

21、 管理手册。5.4 工作职责:质量负责人编写“管理评审计划”及“评审报告”,由中心实验室主任 审核、批准实施,并负责日常管理。5.5 工作程序:5.1 评审报告的格式:用 质量记录表格中 的“评审报告”和“续表”5.2 评审报告的编号:编号为:“GTSY0506XX”解释:“G T S Y”为“邯郸市光太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中心实验室”;“0 5 0 6”为所属程序文件号;“XX”为序号;5.3 管理评审计划的编写:质量负责人根据年度 审核报告及年度汇总分析结果起草评审计划;5.3.1 目的:现行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是否适应顾客的期望和社会要 求(尤其体现为法律、法规的要求),对新技术采用、质量概

22、念的发展、市 场战略、社会需求和环境条件等的变化。5.3.2内容:1、对现行的质量体系持续有效性进行评价。2、管理手册和其它质量文件具体修改的内容等。3、“管理评审计划”由主任批准后,提交管理评审会议讨论。5.4 评审报告根据评审会议记录整理。5.4.1 评审报告的内容:1、要填写 评审报告评审日期、目的、参加评审人员。2、评审的内容摘要。3、对“管理评审计划”的内容要有结论意见。4、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体系、管理手册及其它 质量 文件的修改内容纠正措施要具体。5、要明确修改工作由谁执行。(一般情况按 管理手册规定的职 责执行)。5.4.2 评审报告由中心实验室主任批准后执行,并分发到有

23、关领 导和有关班组。邯郸市光太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中心实验室编号:GTSYZYZDS01 06作业指导书第1页共4页第1版第0次修订主题:文件的编写及存档要求颁布日期:2008-08-186文件的编写及存档要求6.1 目的:为了便于各类控制文件的编写。6.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中心实验室质量文件编写及存档要求。6.3 依据:本中心实验室 管理手册。6.4 工作职责:4.1 技术负责人制定编写方法,主任批准。4.2 资料管理员根据本 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负责质量文件的存档。4.3 实验室人员按照 管理手册和 有 关 程序文件的要求按期整理 需要存档的文件(材料)交资料管理员。6.5工作程序;5.1 文件

24、的编写与存档5.1.1 各种规程、规范、标准、试验方法、仪器设备档案以及试验记录、试验报告、委托书等均属试验资料r 应设专柜分类由专人保管。5.1.2 检验所用的标准、规范、试验方法等,应设专人关注,及时 收集补进新版本,清除作废版本,确保掌握的版本始终有效。5.1.3 试验记录、试验报告不得外借。其他规程、规范、标准外借 时,必须履行借阅手续,并注意及时收回。5.1.4 编制工区试验室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目录,以便动态掌握有 效和失效文件,确保检测工作质量。5.2 质量手册5.2.1 封面内容邯郸市光太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中心实验室编号:GTSYZYZDS01作业指导书现行版本:第 1 版控制编号

25、:主题:批准页(封面)1、刊头邯郸市光太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中心实验室编号:GTSYGLSC01管理手册现行版本:第 1 版控制编号:主题:批准页(封面)2、批准人3、实施日期5.2.2封一,修订页1、刊头邯郸市光太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中心实验室编号:GTSYCXWJ01程序文件现行版本:第1版控制编号:主题:封面2、修订页5.2.3目的5.3程序文件5.3.1刊头5.3.21、目的2、适用范围3、依据4、工作职责5、工作程序,包括:a做何事,b何人做,c何时做,d如何做,以 及如何对人(M)机(器)(M)(材)料(M)(方)法(M)(环)境(E)测(量)(M)5M+1E进行控制和记录6、使用的质量记

26、录表格5.4作业指导书5.4.1文件刊头5.4.2基本要求参照程序文件(1)(5)条内容,在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5.4.3 管理手册编号:GTSYGLSC01 01GTSY邯郸市光太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中心实验室GLSC管理手册01 版本号01一章节号5.4.4 程序文件编号:GTSYCXWJ01 01GTSY邯郸市光太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中心实验室CXWJ程序文件01 版本号01一章节号5.4.5 作业指导书编号:GTSYZYZDS01 01GTSY邯郸市光太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中心实验室ZYZDS作业指导书01 版本号01一章节号5.4.6 原始表格编号:GTSYYSBG01 01

27、GTSY邯郸市光太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中心实验室YSBG原始表格01版本号01 流水号邯郸市光太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中心实验室编号:G T S Y-Z Y Z D S 0 1 0 7作业指导书第1页共3页第1版第0次修订主题:试验设备运行检查实施办法颁布日期:2 0 0 8-0 8-1 87试验设备运行检查实施办法7.1 目的: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可靠,维持仪器设备工作状态完好,避免出现 大的偏差和失准。在两次试验之间对计量器具、仪器设备进行运行检查。7.2适用范围:各项试验所用计量器具和试验仪器设备的管理。7.3 依据:本中心实 验 室 管理手册程 序 文 件 验证、比对试验和运行检查工作程序(D

28、J T J-C 0 8)。7.4 工作职责:4.1 质量负责人负责运行检查计划的安排和运行检查试验结果的汇总。4.2 各实验室负责人负责组织运行检查工作的实施,审批检查项目和方 法,对出现的问题主持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4.3 试验人员负责检查项目和方法的制定,完成运行检查试验,作好原始记录,整理检查试验结果,并填写运行检查报告,协助实验室负责人对出现问题落实纠正措施。7.5 工作程序:5.1 运行检查的范围包括在用计量器具、主要仪器设备,检查试验是一 项经常性的工作,一般安排在两次试验之间,检查应遵照科学、合理、简 便、易行的原则。5.2 运行检查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仪器设备可采用以下试

29、验方 法:a等准确度测量(用准确度等级相同的同类计量器具或仪器设备进行 比对试验:选用某一稳定性良好的仪器设备作为参考标准进行监督性核 查);b自校或抽检;c多次重复性试验(试验次数应不少于3 次)。5.3 运行检查的内容或项目可以是试验项目的全部或部分项目,或是某 一主要技术指标。5.4 运行检查工作的主要程序是:确定检查仪器设备,选定检查的内容 或项目,制定检查方法和选用试验仪器设备,进行测量和记录,检查结果 的处理,填 报 运行检查报告(格式见附表)。5.5 运行检查的原始记录格式采用同类试验仪器设备的运行记录格式,按要求填写和进行数据处理,并妥善保存。5.6 运行检查试验结束后,应填写

30、 运行检查报告,经实验室负责人签后报质量负责人。5.7 若通过运行检查发现某项计量器具或仪器设备有超过允许范围的较 大偏差或失准,本中心实验室应立即通知委托方,并采用妥善的方法加以 纠正。5.8 运行检查试验的实施由各实验室负责人负责组织安排;根据工作情 况和必可随时进行,并将试验结果及时报技术负责人。5.9 运行检查报告经技术负责人汇总后按年度交资料管理员存档。邯郸市光太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中心实验室编号:GTSY-ZYZDS0108作业指导书第1页共1页第1版第0次修订主题:环境条件监控细则颁布日期:2008-08-188环境条件监控细则8.1 目的为了确保试验在正常条件下进行。8.2 适用范

31、围适用于实验室工作环境监控。8.3 依据本中心实验室 管理手册8.4 工作职责4.1 本室的试验人员负责记录试验温度、湿度等。4.2 试验环境记录表按月交资料员存档。8.5工作程序5.1 各室试验人员负责填写室内试验记录表。5.2 试验人员应每天填写室养生内温度、湿度记录,试验设备状况由仪 器使用人使用后认真填写。5.3 填写字迹应清晰、内容齐全,填写人应签字。公路波形梁钢护栏(JT/T 2812007)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GB/T 163 112009)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3-2007)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

32、术规程(JGJ/T 152-2008)比计。3、凝结时间的测定:3.1、测定前准备工作: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 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3.2、试件的备制:按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 定性检验的10.2.2.4.1条制成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试模,震动数次 刮平,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中。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 的起始时间。3.3、凝结时间的测定:试件在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 0m in时 进行第一次测定。测定时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 针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I s-2 s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地 沉入水泥净浆。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

33、试针3 0 s时指针的读数。当试针 沉至距底板41nm 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 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用“min”表示。4.4、终凝时间的测定:为了准确观测试针沉入的状况,在终 凝针上安装一个环型附件。在完成终凝时间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 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取下,翻 转180,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 璃板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中继续养护,临近终凝时间时每隔15min测定 一次,当试针沉入试体0.5mm时,既环型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 时,为水泥达到终凝时状态,由水泥全部加水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 终凝时间,用“min”表示。4.5、测定时

34、应注意,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柱,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试针撞弯,但结果以自由下落为准;在整个测试过程 中试针沉入的位置至少要距试模内壁1 0 m m。临近初凝时,每隔5 m i n测定一 次,临近终凝时每隔1 5 m i n测定一次,到达初凝或终凝时应立即重复测一 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到达初凝或终凝状态。每次测定不能让试 针落入原针孔,每次测试完毕须将试针擦净并将试模放回湿气养护箱内,整个测试过程要防止试模受振。4、安定性的测定:4.1、测定前的准备工作:每个试样须成型两个试件,每个雷 氏夹须配备两个质量约7 5 g 8 5 g的玻璃板两块,凡与水泥净浆接触的玻璃 板和雷氏夹内

35、表面都要稍稍涂上一层油。4.2、雷氏夹试件的成型:将预先准备好的雷氏夹放在玻璃板 上,并立即将已经制好的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雷氏夹,装浆时一只手轻 轻扶持雷氏夹,另一只手用宽约1 0 m m的小刀插捣数次,然后抹平,盖上玻 璃板立即将试件放入养护箱内养护24 h 2h o4.3、试件沸煮:调整好沸煮箱内的水位,保证在整个沸煮过 程中都超过试件,不需中间加水,同时又能保证在3 0 m i n 5 m i n内加热至 沸腾。脱去玻璃板取下试件,先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的距离,精确到0.5 m m,接着将试件放入沸煮箱的试件架上,指针朝上,在3 0 m i n 5 m i n内加热至沸 并恒沸 1 8

36、0 m i n 5 m i n o2.2.5结果判断:沸煮结束后,立即放掉沸煮箱中的水,打开箱盖,冷却至室温,取出试件判断。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的距离,精确至0.5mm,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的平均值不大于0.5mm时,该水泥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沸煮前后差值相差超过0.4mm时,应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一次 试验。再如此,则该水泥安定性不合格。S=S s*(T-O.5)(1-s)*(1.5)/(T s O.5)*(1 -e )*(es .5)试验时温差大于3 时S=S s*(T 0.5)(1-s)*(1.5)(n s O.5)/(T s O.5)*(1-)*(si 5)*(H *0.5)-被测试样

37、试料层中的空隙率 s 标准试样试料层中的空隙率当被测试样的密度各空隙率均与标准试样不同:试验时温差不大于3 时S=S s*(r O.5)(1-s)*(1.5)*P s/(T s O.5)*(1-E)*(e s 1.5)*P 试验时温差大于3 时S=S s*(T,O.5)(1-e s)*(e 5)*P s(Hs-0.5)/(T s 0.5)*(1-)*(s.5)*P*(0.5)P -被测试样的密度(g/m L)P s 一标准试样的密度(g/m L)10.3细集料10.3.1 筛分试验3.1.1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细集料(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对水 泥混凝土用细集料可采用干筛法

38、,如果需要也可采用水洗法筛分;对沥青 混合料及基层用细集料必须用水洗法筛分。注:当细集料中含有粗集料时,可参照此方法用水洗法筛分,但需 特别注意保护标准筛筛面不遭损坏。3.1.2仪具与材料标准筛。天平:称 量1000g,感量不大于0.5go摇筛机烘箱:能控温在1055。其它:浅盘和硬、软毛刷等。3.1.3试验准备根据样品中最大粒径的大小,选用适宜的标准筛.通常为9.5 m m筛(水泥混凝土用天然砂)或4.75 m m筛(沥青路面及基层用天然砂、石屑、机制砂等)筛除其中的超粒径材料然后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充分拌匀,用分 料器法或四分法缩分至每份小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在105c土5的烘箱 中烘干

39、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备用。注: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大于3 h(通常不少于6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密度,下同。3.1.4试验步骤1、干筛法试验步骤1.1、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 0 0 g(m),准确至0.5 g,置于套筛 的最上面一只,即4.7 5 mm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摇 筛 约lO mi n,然后 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从最大的筛号开始,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 进行手筛,直到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0.1%时为止,将筛出 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以此顺序进行 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注:试样如为特细砂时,试样

40、质量可减少到1 0 0 g。如试样含泥量超过5%,不宜采用干筛法。无摇筛机时,可直接用手筛。1.2 称量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0.5 g。所有各筛的分计 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量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差不得超过后者的 1%。2、水洗法试验步骤2.1、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 0 0 g (mJ,准确至0.5 go2.2、将试样置一洁净容器中,加入足够数量的洁净水,将集 料全部淹没。2.3、用搅棒充分搅动集料,将集料表面洗涤干净,使细粉悬浮在水中,但不得有集料从水中溅出。2.4、用1.1 8 mm筛 及0.0 7 5 mm筛组成套筛,仔细将容器中混有细粉的悬浮液徐徐倒出,经过套筛流入另一容器中

41、,但不得将集料倒出。注:不可直接倒至0.0 7 5邮筛上,以免集料掉出损环筛面。2.5、重复4.2.2 4.2.4步骤,直至倒出的水洁净切小于0.0 7 5 丽的颗粒全部倒出。2.6、将容器中的集料倒入搪瓷盘中,用少量水冲洗,使容器 上沾附的集料颗粒全部进入搪瓷盘中,将筛子反扣过来,用少量的水将筛 上集料冲入搪瓷盘中。操作过程中不得有集料散失。2.7、将搪瓷盘连同集料一起置1 0 5 5 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 l。脚 至0.1%皿 与i n?之差即为通过0.0 7 5 mm筛部分。2.8、将全部要求筛孔组成套筛(但 不 需0.0 7 5 mm筛),将已经 洗去小于0.

42、0 7 5 mm部分的干燥集料置于套筛上(通常为4.7 5 mm筛),将套筛 装入摇筛机,摇筛约lO mi n,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从最大的 筛号开始,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筛 上剩余量的0.1%时为止,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 的试样一起过筛,这样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注:如为含有粗集料的集料混合料,套筛筛孔根据需要选择。2.9、称量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 确 至0.5 g。所有各筛的分 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质量与筛分前后试样总量m2的差值不得超过 后者的1%。1 0.3.2含泥量的检测3.2.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

43、法仅用于测定天然砂中粒径小于0.0 7 5 m m的尘屑、淤泥和粘土 的含量。本方法不适用于人工砂、石屑等矿粉成分较多的细集料。3.2.2仪具与材料天平:称量1 k g,感量不大于1 g。烘箱:能控温在1 0 5 5。标准筛:孔径0.0 7 5 m m及1.1 8 m m的方孔筛。其它:筒、浅盘等。3.2.3试验准备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约1 0 0 0 g,置于温度为1 0 5 c 5 的烘 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称取约4 0 0 g (m。)的试样两份备用。3.2.4试验步骤1、取烘干的试样一份置于筒中,并注入浩净的水,使水面高出 砂面约2 0 0 m m,充分拌和均匀后,浸泡2

44、 4 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 尘屑、淤泥和粘土与砂粒分离,并使之悬浮水中,缓缓地将浑浊液倒入1.1 8 m m至0.0 7 5 m m的套筛上,滤去小于0.0 7 5 m m的颗粒,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 先用水湿润,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砂粒丢失。注:不得直接将试样放在0.0 7 5 m m筛上用水冲洗,或者将试样放 在0.0 7 5 m m筛上后在水中淘洗,以难免误将小于0.0 7 5 m m的砂颗粒当作泥冲走。2、再次加水于筒中,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筒内砂样洗出的水清澈为止。3、用水冲洗剩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0.0 7 5 m m 筛放在水中(使水 面略高出筛中砂粒的上表面)来回摇

45、动,以充分洗除小于0.0 7 5 m m 的颗粒;然后将两筛上筛余的颗粒和筒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置于温度 为 1 0 5 5 的烘箱中烘干至怛重,冷却至室温,称取试样的质量(m J 3.2.5 计算砂的含泥量按式(T 0 3 3 3 T)计算至0.1%。Q n=处二处 x i o o (T 0 3 3 3-1)%式中:Q n砂的含泥量(%);m()-试验前的烘干试样质量(g);m i-试验后的烘干试样质量(g)。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渣超 过 0.5%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10.3.3泥块含量的检测3.3.1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水泥混凝土用砂中颗粒大于

46、1.18 m m的泥块的含量。3.3.2仪具与材料天平:称量2 k g,感量不大于2g。烘箱:能控温在1055。标准筛:孔径0.6 m m及1.18 mm。其它:洗砂用的筒及烘干用的浅盘等。3.3.3试验准备将来样用分料器法或四分法缩分至每份约2 5 0 0 g,置于温度为 105c 50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用1.18 m m筛筛分,取 筛上的砂约400g分为两份备用。3.3.4试验步骤1、取试样1份200g(m)置于容器中,并注入洁净的水,使水面 至少超出砂面约200 mm,充分拌混均匀后,静置2 4 h,然后用手在水中捻碎 泥块,再把试样放在0.6 m m筛上,用水淘洗至水清

47、澈为止。2、筛余下来的试样应小心地从筛里取出,并在1 0 5 c5的烘 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称量(mJ。3.3.5计算砂中泥块含量按式(T03 3 5T)计算,精确至0.1%。Qk=&2也 Xi。(T03 3 5-1)式中:Q k 砂中大干L 1 8 mm的泥块含量();m,试验前存留于1.1 8 邮筛上的烘干试样量(g);m?试验后的烘干试样量(g)。取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如超 过 0.4%,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1 0.3.4细集料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试验3.4.1目的与适用范围测砂自然状态下堆积密度、紧装密度及空隙率。3.4.2 仪具与材料台秤:称量

48、5 k g,感量5g。容量筒:金属制,圆筒形,内径1 0 8 mm,净高1 0 9 nlm,筒壁厚2 mm,筒底厚5 mm,容积约为I L o标准漏斗(见图T 0 3 3 1 T)。烘箱:能控温在1 0 55。其它:小勺、直尺、浅盘等。3.4.3 试验准备1、试样制备:用浅盘装来样约5 k g,在温度为1 0 55的烘箱中烘干 至恒重,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注:试样烘干后如有结块,应在试验的先予捏碎。2、容量筒容积的校正方法:以温度为2 0 5的洁净水装满容 量筒,用玻璃板沿筒口滑移,使其紧贴水面,玻璃板与水面之间不得有空 隙。擦干筒外壁水分,然后称量,用式(T 0 3 3

49、 1-1)计算筒的容积V。片 m 2一 m 1式中:V容量筒的容积(mL);(T 0 3 3 1-1)m 容量筒和玻璃板总质量(g);m 2 容量筒、玻璃板 和水总质量(g)。3.4.4试验步骤1、堆积密度:将试样装入漏斗中,打开底部的活动门,将砂流 入容量筒中,也可直接用小勺向容量筒中装试样,但漏斗出料口或料勺距 容量筒筒口均应为50 mm左右,试样装满并超出容量筒筒口后,用直尺将多 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柑反方向刮平,称取质量(mJ。2、紧装密度:取试样1份,分两层装入容量筒。装完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1 0 mm的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 5 下,然后再装入第二层。

50、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 方向应与第一层放置方向垂直)。两层装完并颠实后,添加试样超出容量筒 筒口,然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其 质量(m2)o3.4.5砂的空隙率按式(T 0 3 3 1 4)计算,精确至0.1%。1、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分别按式(T 0 3 3 1-2)和式(T 0 3 3 1-3)计算 至小数点后3位。(T 0 331-2)VP =吗 一.(T 0 331-2)V式中:P砂的堆积密度(g /cm 3);P 砂的紧装密度(g /cm 3);m o 容量筒的质量(g);m.容量筒和堆积砂的总质量(g);容量筒和紧装砂的总质量(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