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诊断学基础知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T诊断学基础知识.pdf(9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C T诊断学基础知识C T发展慨论X线影像是把具有三维的立体解剖结构摄成二维的平面图像,影像互相重叠,密度分辨率不高。196 9年英国的H o u n s f i e l d首先设计成电子计算机体层成像装置(C o m p u te d To m o g r a p h y,简称C T)。1972年这成果在放射学年会上公布于世。1979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生物学奖。C T的优点:1检查方便、迅速而安全,无创伤,无痛苦;检查时只要病人不动地卧于检查床上,即可顺利完成检查,易为病人所接受。2图像是断面图像,密度分辨率高,图像清晰,解剖关系明确,可直接显示X线照片无法显示的器官和病变。因此病变检出率和
2、诊断准确性高。3可以获得不同的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X线吸收系数,以用于定性分析。C T成像原理与基本结构一、C T基本原理X线管发出的X线束得所选层面从多个方向进行扫描,探测器接收、测定透过的X线量,经模/数转换器转换成数字,转入计算机储存和计算,得到该层面各单位容积的X线吸收值,经数/模转换器在阴极射线管影屏上转成C T图像。临床上将此图像再摄于胶片上。因此,C T图像是计算机计算出的图像。二、C T机基本结构1扫描装诩:由X线管、探测器及准直器组成。X线管发射X线,探测器接收X线,准直器位于X线管前方,它的宽度决定扫描层厚。2计算机系统:是C T计神经中枢和心脏。担负操纵整个扫描过程,处理
3、和运算扫描数据,进行图像的重建和显示等重要工作。3外围设备:包括资料存储设备和显示终端两大类。前者有磁盘机、磁带机和软盘机等;后者有扫描图像的显示终端和显示各种程序文件和指令等文字材料的计算机终端。2011-09-11 21:28:17#2自由飞翔CT机的发展与分代CT机的发展速度很快,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问世至今,经历了第代至第五代的演变。扫描方式探测器元素探测器数扫描时间矩阵第一代平移/旋转式碘化钠;2个35分/层256X256已淘汰第二代平移/旋转式二氟化钠3 3 0个1040秒/层256X 256已淘汰第三代旋转/旋转式掠气300个210秒/层256X256或512X512第四代旋转/静
4、 止BGO晶 体14千 个14秒/层512X512或固定或高效稀土陶瓷或1024X1024(当球管连续旋转、床匀速前进时形成螺旋CT)第五代超快速或电子束C T,以偏转电子束来产生X线进行扫描,扫描时间缩至50ms/层,1 7层/秒,拓宽了 CT在心血管方面的临床应用,但价格昂贵。2011-09-11 21:29:39#3白由飞翔CT检查方法及步骤一 CT检查方法1平扫是指不使用任何造影剂的CT扫描方法。包括连续扫描、间隔扫描、重叠扫描、薄层扫描(层厚小于0.5cm,)、靶扫描等,般层厚为1.0cm,尽量不使层距大于层厚。2增强扫描是经血管内注入水溶性含碘造影剂后再进行扫描的检查方法。目的是提
5、高病变组织同正常组织的密度差,以显示平扫上未被显示或显示不清的病变;通过病变有无强化和强化类型,对病变组织性质做出判断。注入方法有多种。常用的造影剂有离子型(60%76%泛影葡胺)和非离子型(Omnipaque、U ltra v is t等),剂量约50 100毫升;前者价廉,有些副反应;后者无明显副反应,但价格较贵。3造影扫描是在对某 器官或结构进行造影后再行扫描的方法,它可以很好的显示某器官或结构,从而发现病变。常用的有:脊髓造影CT、脑池造影CT、胆囊造影CT、膝关节造影CT等。-CT检查步骤1 CT检查前的准备(1)熟悉临床资料。(2)做好病人的准备工作:按不同部位检查的要求,做好病人
6、的准备。对需要做增强的病人必须做好碘过敏试验。(3)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恐惧心理,使病人配合检查。2扫描条件的选择包括体位、层厚和层距、扫描参数及扫描方式的选择。口更,报 告 2011-09-11 21:30:56#4自由飞翔CT图像-CT图像CT图像在显示屏上用由黑到白的不同灰阶度表示,黑表示低吸收区,即低密度区,如脑室;白表示高吸收区,即高密度区,如颅骨。这与X线照片图像一致。二CT值CT值代表X线穿过组织被吸收后的衰减值。每种物质的CT值等于该物质的衰减系数与水的衰减系数之差再与水的衰减系数相比之后乘以1000,即某物质CT值=1000X(u u水)/u水,其单位名称为HU(Houn
7、sfieldUnit),可见CT值不是一个绝对值,而是一个相对值。不同组织的CT值各异,各自在定范围内波动。骨骼的CT值最高,为1000HU,软组织的CT值为2070HU,水的CT值为0(1 0)H U,脂肪的CT值为-50-100以下,空气的CT值为T000HU。人体组织的CT值范围从空气的T000HU到骨的+1000HU,共有2000个CT值。三 窗宽(阳V)与窗位(WL)人体组织在CT上能分辨出2000个不同的灰度,层次甚多,而人的眼睛不能分辨出如此微小的灰度差别,一般只能分辨出16个灰度。为此CT机在设计上将密度最高的白色到密度最低的黑色分为16个灰阶。人体组织的2 0 0 0个C T
8、值若用1 6个灰阶来反映,则人眼所能分辨的C T值应为2 0 0 0/1 6=1 2 5 H U,即两种组织的C T值只有相差在1 2 5 H U以上时肉眼才能分辨出来,若相差不足1 2 5 H U则无法分辨清楚。而人体软组织的C T值多数在+2 0、+7 0 H U之间,相差不足1 2 5 H U。为了提高组织结构细节的显示,使C T值差别小的两种组织能分辨,可采用不同的窗宽与窗位进行调整。窗宽是指C T图像上所包含的C T值范围。在此C T值范围内的组织结构按其密度高低从白到黑分为1 6个灰阶供观察对比。例如:窗宽选定为8 0 H U,则其可分辨的C T值为8 0/1 6=5 H U,即两
9、种组织C T值的差别在5 H U以上即可分辨出来。因此窗宽的宽窄直接影响到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窗位或称窗中心由于不同组织的C T值不同,要想观察它的细微结构,最好以该组织的C T值为窗位。窗位是指窗宽上下限的平均数。2 0 1 1-0 9-1 1 2 1:3 1:5 5#5自由飞翔四部分容积效应在同一扫描层内含有两种以上不同密度的物质时,图像的C T值则是这些物质的C T值的平均数,它不能如实地反应其中任何一种物质的C T值,这种物理现象称为部分容积效应。五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C T的分辨率分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是判断C T性能和说明图像质量的两个指标。1空间分辨率是指对物体结构大小(
10、几何尺J )的鉴别能力,通常用每厘米内的线对数(LP/c m)或用可辨别最小物体的直经(m m)来表示,它与构成图像的像数有关,像数小而多,则空间分辨率就大,图像细致清楚。构成C T图像的像数不可能像X线照片的银粒那么细小而多,所以C T的空间分辨率较普通的X线照片要小。2密度分辨率表示C T设备对密度差别的分辨能力,以%表示。如果C T的密度分辨率为0.5%,则表示两种物质的密度差别等于或大于0.5%时,即可分辨出来,而密度差小了 0.5%时,则C T图像上无法鉴别出来。密度分辨率与每个系统容积所得到的光子数有关,光子数越多,密度分辨率越高。C T的密度分辨率远远高于X线照片。六图像伪影CT
11、图 像1:可出现各种各样的伪影,应当认识,以免造成误诊或解释上的困难。伪影出现的常见原因及表现:1病人运动或扫描器官自身的运动,常表现为高低密度相伴行的条状伪影;2两种邻进结构密度相差悬殊的部位,如骨崎、钙化、空气或金属异物与软组织邻近处,常表现为星芒状或放射状伪影;3 CT装置本身故障,表现为环形或同心圆伪影。2011-09-11 21:32:55#6自由飞翔CT诊断的步骤和方法-CT诊断步骤1全面而细致的观察,辨别正常或异常;2发现异常时,经过分析,以影像表现为基础提出初步的病理改变,有时需要提出几个可能;3结合临床资料,以期得出比较正确的诊断。CT图像分析方法1 了解CT图像上的信息;2
12、仔细观察每一幅图像,然后通过思维而构成某一器官或结构的立体图像;3以形态和密度两方面分析每一器官;形态方面主要观察器官的大小、形态、轮廓的变化,密度方面主要观察器官的密度有无一致性或局限性增高或减低。凡是病灶密度低于所在器官或结构的密度,称之为低密度病灶;凡是病灶密度高于所在器官或结构的密度,称之为高密度病灶;凡是病灶密度与所在器官或结构的密度相等或相近,称之为等密度病灶;若病灶兼有高、低、等密度改变,称之为混杂密度灶。4对于增强扫描,要与平扫图像对比观察,分析病灶有无强化、强化程度及强化形式,以利于定性诊断。5 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得出正确诊断。2011-09-11 21:38:04#7
13、自由飞翔颅脑CT诊断检程前准备1.头部扫描前须将发卡、耳环、假牙等异物取掉。2.需做增强扫描的病人,检查前4、6 小时禁食,并做好碘过敏试验。3.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以防病人在扫描时移动。检杳方法(-)横断扫描1.病人仰卧,头摆正,使头正中矢状面与身体长轴平行,听眦线与床面垂直。以听眦线(眼外毗至外耳孔的连线,也称为眶耳线)为基线向上扫至头顶。若重点观察后颅窝,则以听眉线(眉毛上缘中点至外耳孔连线)或上眶耳线(眼眶上缘至外耳孔连线)为基线。2.层厚、层间距为10mm。3.常规采用骨窗和脑窗观察和摄片。4.先平扫,根据描情况再作增强扫描。(-)冠状扫描脑垂体、鞍区检查常用冠状扫描。1.病人仰卧位
14、或俯卧位,下颌前伸,尽量使听眦线与床长轴平行,先扫侧位定位相,再定扫描基线应尽量与鞍底垂直,从后床突至前床突。2.层厚、层间距为3.直接作增强扫描,因垂体无血脑屏障,可提高垂体与正常脑组织间密度差别,以更好显示垂体。1刖受,一 一 占 2011-09-11 21:39:59#8自由飞翔正常CT表现一、平扫CT图像1.颅骨及含气空腔颅骨密度高,为高吸收结构,呈现高密度影,而含气空腔为低吸收区,呈现低密度影。(1)颅底:颈静脉孔、卵圆孔、破裂孔、枕大孔、蝶窦、筛窦及乳突气房均可见到。(2)颈静脉结节:在枕骨大孔上一层面,位于岩骨后缘的内后方,呈八字形高密度影。(3)蝶骨小翼与岩骨:在横断层面上,于
15、蝶鞍处呈X形交叉。(4)蝶鞍:鞍背为横行高密度影,其前方为前床突,上层面可见后床突。(5)颅盖骨:用骨窗可显示内外板及冠状缝和人字缝。(6)额窦、蝶窦、筛窦与乳突气房皆呈低密度影。2.含脑脊液腔(蛛网膜下腔)脑室、脑裂、脑池与脑沟等腔内含脑脊液,为低密度区,CT值为022Hu。脑脊液腔因年龄增长而扩大。(1)枕大池:在小脑后方,有时枕大池较大。(2)第四脑室:呈马蹄形,居后颅凹中线。四脑室受压、变形、移位与闭塞对确定幕下占位病变有很大帮助。(3)桥小脑角池:双侧对称,呈三角形。桥脑及小脑萎缩时,可扩大。(4)桥脑前池:居桥脑前方,此池扩大时,说明桥脑变小。(5)鞍上池:在桥脑前方呈五角星形四角
16、星形。鞍上池前方为额叶直回,,在中脑前方呈六角星形,有时为两侧为颍叶海马回。(6)脚间池:中脑前方正中为脚间池,双侧为环池。天幕上方压力增高初期患侧环池增大,对侧消失;发生天幕下疝时,双侧消失。环池上方与四叠体池、大脑大静脉池相续。(7)四叠体池:位于四叠体后方。幕上疝时变窄消失,小脑萎缩时扩大。(8)大脑大静脉池:在松果体后方,由V字形大幕尖围绕。(9)第三脑室:位于两丘脑之间,呈前后走行的长裂隙状。(1 0)外侧裂池:在双撅叶内侧呈V形或菱角形。(1 1)大脑纵裂池:为正中线细长形纵行低密度影。其中有大脑镰。脑萎缩或小儿硬膜下积液时扩大。大脑镰正常时可显示为线状高密度影。(1 2)侧脑室:
17、可见其前角,中间为透明隔。体部呈香蕉状,左右对称,三角区内有脉络丛钙化点。幕上占位易造成侧脑室受压移位。大脑萎缩可引起侧脑室扩大。肌服体缺如,则两侧侧脑室分离。(1 3)脑沟:高龄者易于显示,以中央沟、前中央沟、后中央沟三条平行走向的脑沟最清楚。中央沟最长。1 Q回更,-一)2011-09-11 21:41:22#9自由飞翔3.脑质(1)分为皮质与髓质,两者X线吸收系数相差较大,可在CT图像上可分辨。(2)基底节:由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杏仁核组成,CT上可清楚显示尾状核、豆状核。尾状核头部密度略高,由侧脑室前角与内囊前肢围绕,有时可钙化。豆状核:为内囊前、后肢和外囊包绕的凸透镜形区,其外侧
18、为壳核,内侧为苍白球,高龄可钙化。是高血压性脑出血好发部位。(3)丘脑:丘脑外侧为内囊后肢,内侧为三脑室,上方为侧脑室体部。也是高血压性脑出血好发部位。(4)内囊:在基底节内,将尾状核及丘脑同豆状核分开,左侧呈 字形,右侧呈字形。分为前肢、膝、后肢。(5)外囊:位于豆状核外侧,不易辨认。(6)放射冠:额顶叶层面可见放射冠。侧脑室旁的白质区。4.钙斑(1)松果体钙化:位于大脑大静脉池内。(2)脉络从钙化:以侧脑室内脉络从钙化常见。(3)硬膜钙化:大脑镰、天幕游离缘钙斑易确认,60岁后易见到。(4)基底节钙斑:苍白球和尾状核可钙人,高龄出现,多为生理性;年青人则应考虑为甲状旁腺功能低卜一所致。(5
19、)小脑齿状核钙化:偶可见到。口更,报 告 2011-09-11 21:43:32#10自由飞翔二、造影增强CT图像1.增强扫描时,正常脑组织吸略有强化。因为血脑屏障存在,脑内血管内皮细胞联合紧密,基底膜完整、连续,而阻止造影剂从血液进入脑质中。2.硬膜、脉络丛、垂体、松果体等缺少血脑屏障,造影剂从血液中扩散到细胞间隙中,从而引起密度增高,即出现强化。3.脑血管可强化,常可显示下列血管:(1)基底动脉:在桥脑前方,呈点状高密度影。同时可见到左右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2)大脑中动脉:水平段均可显示,凸面分支不易显影。(3)大脑前动脉:水平段和纵行段均可显影。(4)静脉与静脉窦:静脉在正常CT图
20、像上吸有深静脉可显影,尤其大脑大静脉均可显影,居正中线上。静脉窦、卜.矢状窦均可强化显影。横窦强化后呈强化带与枕骨内板相连。直窦在大脑大静脉后方,居正中线上,可全程显影。海绵窦与颅底邻近,居鞍旁。0皿,报 告 2011-09-11 21:44:27#11自由飞翔卢 页脑疾患的基本征象、平扫密度改变通常将异常的脑组织影像的密度分为高、等、低密度与混杂密度影。1.高密度影:病灶密度高于脑组织密度。见于新鲜出血、钙化、富血管性肿瘤。2.低密度影:病灶密度低于脑组织密度。见于脑炎、梗塞、囊肿和水肿。3.等密度影:病灶密度与脑组织密度相等或相近。脑膜瘤、星形细胞瘤和硬膜下血肿、脑梗塞、脑出血吸收期等可表
21、现为等密度。诊断常借助脑室及脑池变形与移位等间接征象来判断病变存在。4.混杂密度影:上述各种病变的病灶混合存在。见于颅咽管瘤、畸胎瘤、恶性胶质瘤等。二、造影增强的强化表现1.无强化:见于钙化、新鲜血肿、水肿、坏死、液化和囊肿等病变。2.有强化(1)均匀强化:常见于脑膜瘤、脑动脉瘤、髓母细胞瘤、肉芽肿等。(2)斑状强化:见于脑胶质瘤、血管畸形等。(3)环状强化:常见于脑脓肿、胶质瘤、转移瘤等,其次是脑内血肿吸收期、梗塞灶、囊性肿瘤和脑瘤术后。(4)不规则强化:多见于恶性胶质瘤。2011-09-11 21:45:42#12自由飞翔三、脑室与脑池的改变i.移位与变形(1)幕上占位病变可引起病变邻近的
22、侧脑室、三脑室、鞍上池、外侧裂池、四叠体池等的移位、变形、缩小甚至消失。(2)幕下占位病变可使四脑室、环池发生移位和变形、缩小甚至消失。2.脑室与脑池扩大(1)脑室扩大:常见于脑积水和脑萎缩。(2)脑池扩大:多见于脑萎缩,脑外肿瘤可引起邻近脑池扩大。3.脑室内肿瘤可见脑室内出现肿块阴影。四、正常结构移位大脑镰、透明隔、侧脑室、三脑室、松果体钙斑等正常结构移位,常提示邻近部位有占位性病变。五、颅骨骨质改变1.颅骨本身病变:如颅骨骨折、骨质破坏、增生等,常见于颅外伤、颅骨感染、肿瘤。2.颅内病变引起的骨质改变:如蝶鞍、内听道、和颈静脉孔犷大,颅板增生或骨质破坏。可协助颅内肿瘤的定性和定位诊断。20
23、11-09-11 21:46:36#13自由飞翔颅内肿瘤一、概述脑肿瘤的诊断要求包括确定有无肿瘤和定性、定量、定位诊断。颅内肿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肿瘤来自颅内各种组织结构,如脑、脑膜、血管、颅神经及胚胎残余组织等;继发性肿瘤包括转移瘤和侵入瘤。颅内肿瘤发病很常见。以20、50岁最多见。二、分类(一)按组织发生学分类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颅神经瘤,血管瘤,胚胎残余组织肿瘤,松果体瘤。(二)按好发部位1.幕上肿瘤:(1)大脑半球,如胶质瘤、转移瘤。(2)鞍区,如垂体瘤,颅咽管瘤,脑膜瘤。(3)前颅凹与中颅凹底,如蝶骨崎与鞍背脑膜瘤。2.幕下肿瘤:(1)小脑半球,如胶质瘤,转移瘤,血管网织
24、细胞瘤。(2)小脑蚓部肿瘤,如髓母细胞瘤。桥小脑角区肿瘤,如吸神经瘤,脑膜瘤。(4)脑干肿瘤,如胶质瘤,转移瘤。(5)四脑室肿瘤,如室管膜瘤。三、临床表现(一)颅内高压症状:其典型表现为头痛、呕吐及视乳头水肿,称为颅内高压三主征。(-)局部症状:系肿瘤压迫、损害脑组织或颅神经而发生的神经功能障碍。如性格改变,视力减退,精神症状,肢体运动障碍,偏瘫,语言障碍等。2 0 1 1-0 9-1 1 2 1:4 8:2 4#1 4自由飞翔四、C T征象(一)宜接征象1.密度:病灶密度因肿瘤种类、细胞分化程度和结构等而不同。肿瘤内部成分的C T密度从高到低依次为钙化、新鲜出血、富血管组织、瘤组织、囊液、液
25、化坏死和脂肪等。(钙化密度极高且边界清楚,C T值 为 l OOH u以上;新鲜出血边缘不如钙化锐利,C T值为6 0 8 0 H u;富血管物质密度略高于脑组织,增强后有明显强化;囊液密度与脑脊液密度相当,C T值在OTOH u;液化坏死表现为肿瘤内不规则低密度影,平扫C T值为0-2 0 H u,增强后不强化;脂肪密度低于脑脊液,C T值在-5 0 T0 0 H u。2 .不同的解剖部位发生肿瘤的类型有所不同,熟悉颅内肿瘤在不同部位的发生频率有助于鉴别诊断。3 .大小和数目:单发病灶多为原发肿瘤,多发病灶多为转移肿瘤。4 .形态和边缘:常提示肿瘤的生长方式和部位。形成规则、边界清楚多为以膨
26、胀性生长为主的肿瘤;浸润性生长的肿瘤则形态多不规则,边界模糊不清。5.造影剂增强:静脉注入造影剂后进行扫描,肿瘤增强的程度和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内部结构和良恶性程度,有助于定性。(二)间接征象1.瘤周水肿:表现为肿瘤周围的密度减低区,呈月状或指状,无清楚界限。2.占位表现(1)中线结构移位如大脑镰、第三脑室、透明隔移位(幕上)和四脑室移位(幕下)等。(2)局限性脑室变形、受压、闭塞、移位扩大。(3)邻近脑池、脑沟的闭塞或扩大。3.骨变化:邻近颅骨的肿瘤可引起颅骨的破坏或增生。(三)定位征象肿瘤位于脑实质内者称为脑内肿瘤,反之为脑外肿瘤。脑内和脑外肿瘤鉴别表脑内肿瘤/脑外肿瘤肿瘤边缘:欠清楚或
27、界限不清/清楚、锐利颅内板骨质改变:罕 见/常见邻近脑池改变:受压变窄或闭塞/扩大脑皮质位置:正 常/受压内移肿瘤与骨板接触角度:锐 角/钝角2011-09-11 21:50:35#15自由飞翔五、常见肿瘤(-)胶质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为颅脑原发肿瘤中最常见者。病理分型又可分为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脉络从乳头状瘤等。以星形细胞瘤最常见。1 .星形细胞瘤(1)病理:k e m o h a n 氏将匕星形细胞瘤分为四级,I、I I 级为分化良好型,相对恶性度低,与正常脑组织分界清;IH、I V 级为分化不良型,恶性程度高,呈浸润性生长,与与正常脑组织分界不清,易发生坏死
28、、囊变,其血管形成不良。C T 表现部位:可发生于脑内任何部位,成人多见于大脑半球,儿童多见于小脑半球。平扫:a .I 级星形细胞瘤表现为脑内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灶,境界清楚,占位效应轻或不明显;b.I I、I I I、I V 级星形细胞瘤表现为略高或混杂密度或囊性肿块,境界不清,灶内可见坏死、出血,灶周水肿及占位效应显著。增强扫描:a .I 级星形细胞瘤无强化或轻度强化;b.I I、I I I 级多为环形强化,形态及厚薄不一,环壁上有时或伴有强化的瘤结节,是星形细胞瘤特征;c.I V 级星形细胞瘤多不规则强化。2 .髓母细胞瘤(1)病理肿瘤来源于胚胎残余组织,血运丰富,边界清楚,质软,较少发生
29、囊变、出血和钙化,肿瘤可同时沿脑脊液播散到脑室内及蛛网膜下腔。对放疗敏感,为小儿后颅窝常见恶性肿瘤。(2)C T 表现部位:好发于小脑蚓部和小脑半球,可侵入四脑室。平扫a.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略高等密度灶,密度均匀。b.边界清楚,周围有低密度水肿带。c.四脑室受压变形向前移位或消失,三脑室和侧脑室扩大。增强扫描:a.肿瘤呈明显均匀强化。b.室管膜和蛛网膜卜一腔有种植转移时可见脑室壁及脑池内有强化病灶。1 0期耍1 ,1 口耻2011-09-11 21:51:45#16自由飞翔3.室管膜瘤(1)病理肿瘤起源于室管膜,突入脑室内或室外生长,常引起脑脊液循环阻塞而发生梗阻性脑积水,易发生囊变和钙化。以
30、儿童和青少年多见。(2)CT表现部位:好发于脑室内,尤其四第四脑室。平扫:a.等密度或稍高密度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其内常有囊变和钙化;b.常合并有梗阻性脑积水征象。增强扫描:均匀或不均匀强化。4.少枝胶质细胞瘤(1)病理肿瘤呈浸润性生长,无包膜,但与脑组织分界清楚。该肿瘤血运少,易钙化。多发生于成人,生长缓慢,属较良性的胶质瘤。(2)CT表现部位:好发于额叶,其次为顶叶及枕叶。平扫:a.为等密度肿块,灶内多发钙化,边界不清;b.灶周无或轻度灶周水肿;C.占位效应轻微。增强扫描:实体部分强化,边界清楚。2011-09-11 21:53:10#17自由飞翔(二)、脑膜瘤1 .病理脑膜瘤多起源
31、于蛛网膜内皮细胞,为实质性肿瘤,质地较硬,大小不等,有完整包膜,血运丰富,个别有囊变、出血、钙化。肿瘤可刺激或侵犯邻近骨质,引起骨质增生和破坏。脑膜瘤为脑外肿瘤,多为良性肿瘤,少数为恶性,好发于成人,以女性居多。2.C T表现 部 位:紧邻并广基附于硬膜或颅内板,也可位于脑室内。平 扫:a.等密度或稍高密度灶,呈卵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楚,其内有点状或不规则钙化。b.灶周无或轻度脑水肿;c.有占位效应;d.邻近骨质增生或破坏。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均匀强化,边界更加清楚锐利。B回 复,【一 报 告12 0 1 1-0 9-1 1 2 1:5 3:5 8#1 8自由飞翔(三)、垂体瘤1.病理垂体瘤是鞍
32、区最常见肿瘤,大多数为腺瘤。根据肿瘤是否分泌激素,分为无分泌功能腺瘤和有分泌功能腺瘤;根据肿瘤的大小,分成大腺瘤和微腺瘤,直径小于1 c m的称为垂体微腺瘤。无分泌功能腺瘤常为大腺瘤,有分泌功能腺瘤常为微腺瘤。垂体癌少见。垂体瘤属良性脑外肿瘤,生长在鞍内,有完整包膜,界限清楚,常呈圆形、卵圆形,较大腺瘤栓形成易出血和囊变。2.C T表现(1)部位:肿瘤位于鞍内,可向上侵入鞍1:池,向两侧侵入海绵窦,向下侵入及蝶窦。(2)平扫:肿瘤多呈等或略高密度灶,部分可有低密度区,代表坏死、囊变或陈旧性出血,亦可出现瘤内出血或钙化。肿块呈圆形或卵圆形,少数呈分叶状。边界不清或清楚。鞍背骨质可受压骨质吸收变薄
33、,前床突受侵,蝶鞍扩大,鞍底受压。蝶窦内可出现肿块影。鞍上池可闭塞。(3)增强扫描:肿瘤均匀强化。(4)微腺瘤C T表现:要做增强冠状位扫描,表现为垂体内局限低密度区。垂体上缘匕突。垂体柄偏移。鞍底骨质吸收。(C T匕则量垂体高密度低于3 m m,诊断空泡蝶鞍,多为鞍隔发育不良,垂体受压后改变。)2 0 1 1-0 9-1 1 2 1:5 4:4 2#1 9自由飞翔(四)颅咽管瘤1.病理颅咽管瘤起源于胚胎残余组织,多为囊性,囊壁光滑,界限清楚,少数为实质性肿块,多数肿瘤的瘤体或囊壁有钙化。2 .C T表现(1)部位:多位于鞍上。(2)平扫:囊性者表现为低密度囊性肿块,C T值约-4 0至T O
34、 H u间,呈 圆 形、类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楚;实性者为等或略高密度灶。肿瘤常有钙化,囊壁呈弧线或蛋壳样钙化;实性者灶内可有点状钙化。鞍上池部分或完全封闭。蝶鞍骨质无改变。(3)增强扫描:囊性者囊壁呈环状强化,而中心低密度囊液不强化。实体性肿瘤实体性部分可均匀强化。(五)听神经瘤1.病理听神经瘤是神经鞘瘤,起源于吸神经前庭支内耳道段,早期长于内耳道内,以后长入桥小脑角池。肿瘤多有完整包膜,质较硬,呈圆形或分叶状。多为单发。自由飞翔 脑血管意外和血管病变2.CT表现(1)部位:桥小脑角(2)平扫:圆形或类圆形等或低密肿块。周围有轻度脑水肿。四脑室受压、变形、移位、甚至闭塞,患侧桥小脑池、环池可
35、增宽。幕上脑室系统可有不同程度扩大。骨窗可显示内听道呈漏斗状扩大。(3)增强扫描:肿瘤均匀或不均匀或环状强化。Q -夏 ,报 告 2011-09-11 21:55:53#20自由飞翔(六)脑转移瘤1.病理转移途径为血运性,好发于大脑中动脉分布区的皮质和皮质下区,原发肿瘤多为肺癌,乳癌,绒癌,肝癌等,以肺癌最多见。转移瘤常为多发,病灶一般小于2cm,无包膜,血供丰富,易发生坏死、出血、瘤旁水肿明显。单发性转移瘤体积一般较大,瘤灶风可出现出血、坏死。2.CT表现(1)部位:可发生于脑的任何部位,皮质和皮质下区最多见。(2)平扫:单发或多发的小环状或结节状等或略高密度灶。周围水肿明显。有明显占位效应
36、。(3)增强扫描:轻中度环状或结节状强化。Q -夏,报 告 2011-09-11 22:00:46#21脑血管意外包括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脑出血。在CT影像诊断中,常把前二者统一称为脑梗塞,其中又根据影像分为缺血性脑梗塞和出血性脑梗塞。1,缺血性脑梗塞:病因多为脑动脉硬化引起的血栓形成,其它可见于脂肪栓子,气体栓子,血栓经血循环进入脑血管,低血压或高凝状态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脑血管痉挛也可引起。病理改变为脑血管阻塞或痉挛,脑组织缺氧,血管通透性增高,血管内皮受损,脑组织水肿,变性,坏死,吸收,以及继发性占位效应。梗塞灶的形态由病变血管的部位和程度及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决定。根据形态、大小又把病灶直
37、径小于1.5 c m的梗塞称为腔隙性脑梗塞,多为深穿支血管阻塞。C T影像为多种形态低密度灶,可为小圆形,扇形,楔形,方形,不规则形。大范围者可引起邻近脑组织受压,脑肿胀,中线结构移位,脑疝形成。脑疝形成的机理是,由于正常脑组织被颅骨和硬膜分成不同的腔,局部位置脑组织容积增大(脑组织肿胀,脑水肿等)或占位性病变(血肿,肿瘤),局部颅腔压力增高,该颅腔内部分脑组织挤压到另一颅腔内。C T出现阴性结果的常见原因:C T分辨力以下的病灶梗塞灶病理形态出现的时间多在1 2个小时以后,扫描时间过早。2,出血性脑梗塞:常发生在缺血性梗塞之后1周或数周,C T形态为片状低密度梗塞灶内见到高密度的血肿。相对少
38、见。病理改变为缺氧损害严重并持续存在,血管内皮完整性遭破坏,继发出血。3,脑出血:随病程变化,C T影像也有急性期(一周以内),吸收期(两周一两个月),囊变期(两个月后)改变。血肿期为肾形、类圆形高密度灶,灶周水肿,占位效应等;吸收期的典型征象为“融冰征”,高密度灶向心性缩小,边缘模糊;囊变期则彻底吸收转变为低密灶,密度同脑脊液密度,周围水肿消失,边界清楚,而且有占位负效应。(脑组织由于富含脂质,呈液化坏死。)最常见的出血部位是基底节和内囊区,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出血量大概估计:多田氏法,出血量(ml)=长(cm)X宽(cm)X厚(cm)X n/6。脑血管病变较常见的有脑血管动脉瘤,
39、血管畸形,动静脉屡,静脉窦内血栓形成等。C T增强扫描对诊断有决定意义。1 0 要,一 占 2 0 1 1-0 9-1 1 2 2:1 9:0 4#2 2自由飞翔颅脑外伤颅脑外伤是临床常见疾病,在C T诊断方面,根据C T影像分为硬膜下血肿,硬膜下积液,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颅面骨骨折。1.硬膜下血肿:分为急性、亚急性、慢 性3期。3天内为急性期,4天-3周为亚急性期,3周以后为慢性期。因其发生部位在硬膜下腔内,所以急性期形态为顷板下方沿大脑表面月牙状高密度灶;由于血肿直接压迫软脑膜并且阻碍脑脊液循环,占位效应较明显。亚急性和慢性期由于血红蛋白崩解而密度减低,可表现为高、等、低
40、密度。2.硬膜下积液:由于外伤后单纯蛛网膜撕裂,蛛网膜下腔压力高于硬膜下腔压力,脑脊液外流所致。形态为颅板下方月牙形脑脊液低密度灶。3.硬膜外血肿:血肿发生部位在颅骨与硬膜之间,由于正常时颅骨与硬膜贴接紧密,因此血肿呈膨胀性压力掀起硬膜,C T影像为颅内板卜方梭形高密度灶,内缘光滑,其分布也不越过颅缝和中线(大脑镰)。4 .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破裂渗出的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及脑池系统。C T表现为脑沟、脑裂、脑池或脑室内高密度灶“铸型”。5.脑挫裂伤:是脑挫伤和脑挫裂伤的合称,在C T诊断上不易区分,常统一。C T表现为大片低密度水肿区内可见不均匀斑片状高密度灶。其发生部位可以为对冲伤,冲击伤。
41、6 .颅骨骨折和颅内积气:采用适当窗技术(骨窗),可直接观察到颅骨连续性中断;由于颅骨骨折,空气进入颅腔内,C T值为负值。7.头皮血肿:外力直接打击部位的头皮软组织肿胀。硬膜下血肿与硬膜外血肿C T表现的鉴别: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形态:新月形,月芽形/梭形,双凸镜形,内缘境界清楚分布及范围:范围广,可越过颅缝/分布较窄,不越过颅缝伴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常 见/较少见占位效应:多明显/范围大者较明显0回夏,【口 报-12 0 1 1-0 9-1 1 2 2:3 1:2 1#2 3自由飞翔颅脑感染性疾病具体可分为炎症性和寄生虫病两大类。炎性病变最多见的包括脑膜炎,脑炎,脑脓肿。寄生虫病中以囊虫病
42、,血吸虫病多见。1 .结核性脑膜炎:也是化脓性脑膜炎的一种,程度重。病理改变为脑膜炎性渗出,血管充血,反应性纤维增生,晚期引成脑膜粘连,增厚,同时影响脑脊液循环和蛛网膜颗粒吸收功能,最终引起脑积水。结核性还可引起脑血管脉管炎,小血管分支栓塞。C T 平扫表现主要为间接征象,如梗阻性脑积水,脑膜粘连致脑池狭窄、闭塞;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的颅底渗出沉积物。2 .脑脓肿:为细菌侵入脑内引起局限性炎症,继而形成脓腔和腔壁的化脓性疾病。多见于大脑半球,多数为单发。根据病因可分为血源性,外伤性和耳源性,鼻源性。病理上将脑脓肿形成分为三期:I.急性脑炎或脑膜炎期细菌入侵局部组织,引起局部炎症II.化脓期局部
43、脓液形成,附近伴有炎症及水肿III.包膜形成期感染2 4 周后,脓腔外肉芽、结缔组织和胶质细胞增生形成脓肿壁。若脓壁形成不良,脓腔溃破,脓液流至周围组织可形成多房脓肿C T 表现:(1)急性脑炎期:边界不清的低密度区,有占位表现,不强化。(2)化脓期和包膜期:平扫示脓肿为低密度灶,(由于脓液形成),周围明显低密度水肿带,由于脓壁形成了,隐约可见等密度环,增强后可见环均匀强化,厚薄均匀,低密度灶无强化。不典型脑脓肿并不少见,要与脑原发性肿瘤和继发性肿瘤区别,要密度切结合临床资料。自由飞翔脊柱C T 诊断检杏方法-平 扫 1.仰 卧 位 2,先扫定位相,然后根据病变情况和临床要求决定扫描范围和层厚
44、3,用骨窗和软组织窗观察、摄片二、增强观察病变有无强化三、脊髓造影后扫描(C T M)主要用于椎管内病变的发现和定位正常C T 表现一、脊柱骨质结构椎体和附件,用骨窗观察。表面的骨皮质表现为均匀致密线影,内部骨松质密度较低,且不均匀,其内可见骨小梁结构,有时可见低密度的椎基V的血管沟二、椎 间 盘 C T 表现为与相邻椎体形态、大小一致、密度均匀的软组织影(8 0 1 2 0 HU)颈段:圆形,后缘平直胸段:后缘深凹腰段:后缘浅凹L 5/S 1 后缘平直或梢后凸三、椎 管 前 壁:椎体、椎间盘、后纵韧带后壁:椎板、黄韧带侧壁:椎弓根、椎间孔1.椎管前后径:J 般不小于1 0 M M2,侧隐窝:
45、神经根的通道,位于椎管前外侧,前后径大于3 M M3,黄韧带:软组织密度,正常厚度2、4 M M4,椎骨内结构:硬膜外脂肪、硬膜囊(硬脊膜和软脊膜包围形成的囊.,内有蛛网膜下腔和脊髓)、脊髓、神经根(硬膜囊前外侧方的小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四、椎小关节上关节突在下关节突的前方,间隙2-4M M0回 夏,【口 报-12011-09-11 22:5 7:16#25自由飞翔脊柱病变一、脊柱退行性变(一)病理:1,椎间盘的髓核和纤维环变性,使髓核缩小,纤维环松弛,结果椎间盘变扁、变宽;2,邻近骨结构增生硬化。如髓核从纤维环薄弱处突出或局部纤维环破裂,则为椎间盘突出;如纤维环向四周膨隆,则为椎间盘膨出;髓核
46、突入椎体,形成S c h m o r l 结节;脊椎关节增生硬化,导致脊椎关节病。(二)临床表现:神经根受压症状(腰腿痛等)(三)CT 表现:1,椎间盘膨出(D 椎间盘的边缘均匀地超出相邻椎体的边缘。(2)椎间盘内积气,即“真空椎间盘”。(3)椎间盘的边缘钙化。(4)硬膜囊及神经根爱压不明显。2,椎间盘突出(1)椎管外前方或前方出现向后外方或后方脱出的椎间盘。(2)硬膜外脂肪区缩小、消失。(3)硬膜囊变形。(4)神经根爱压移位或不显影。3,髓核突入椎体椎体近椎间盘部分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影,中心密度低、边缘有硬化环影,此即为s c h m o r l 结节。4,脊椎关节病(1)关节突增生肥大、
47、囊变,关节间隙狭窄。(2)小关节半或脱位。(3)关节腔内积气。(4)侧隐窝狭窄 2M M o(5)椎管狭窄。颈(1 2,腰(15M M(6)黄韧带肥厚。5删 Q 1 ,报 由 12011-09-11 23:00:28#26自由飞翔二、脊柱外伤(一)病理椎体及附件骨折,甚至脱位和脊髓损伤。发病部位以脊柱活动度大的部位为多见,如卜.颈椎、卜.胸椎、上部腰椎。(:)临床表现轻者疼痛、感觉及运动障碍;重者可截瘫、大小便失禁。(三)CT表现1,平扫(1)脊椎骨折显示椎体、椎板、上下关节骨折及其移位,以及压迫脊髓(椎管变窄)情况。(2)椎管内血肿硬膜外血肿(血肿呈半圆形高密度影,硬膜囊变形较局限)、硬膜卜
48、.血肿(血肿呈半圆形高密度影,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脊髓内血肿(脊髓内高密度影,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3)创伤性椎间盘脱出显示椎间盘局限性突入推管使硬膜囊变形、脊髓移位。2,造影扫描(1)硬膜囊撕裂硬膜囊轮廓模糊(造影剂进入硬膜外所致)(2)神经根切断造影剂充填神经鞘(3)脊髓水肿(4)脊髓横断硬膜囊脊髓影消失。三、脊柱结核()病理多为血行感染,按病变在脊柱的分布分中央型、边缘型、骨膜下型及附件型。其病理改变为骨质破坏、椎间隙狭窄和冷脓肿形成。(-)临床多见于青少年(三)CT表现1,脊柱骨质破坏2,不规则颗粒状的钙化和死骨3,椎旁脓肿(四)鉴别诊断骨髓瘤、转移瘤,无钙化和软组织肿胀,多
49、为老人2011-09-11 23:03:04#27自由飞翔四、椎管内肿瘤(-)病理分为脊髓内肿瘤(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髓外硬膜内肿瘤(神经纤维瘤和脊膜瘤)、惯外硬膜外肿瘤(脊索瘤、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转移瘤)(二)临床脊髓压迫症状(三)CT表现1,髓内肿瘤平扫:脊髓局限性增粗膨大,椎管扩大。增强:一般不强化。造影后扫描:脊髓膨大,蛛网膜下腔均匀变窄。2,髓外硬膜内肿瘤平扫:椎管内偏侧性肿块影,硬膜囊向对侧移位增强:多明显强化造影后扫描:硬膜囊偏侧性杯口状充盈缺损、脊髓受压移位。3,髓外硬膜外肿瘤平扫:硬膜囊受压、变形、移位,椎管内软组织影、骨质破坏。增强:可强化亦可不强化造影后扫描:硬膜
50、囊、蛛网膜下腔、脊髓均受压向对侧移位。完全梗阻时,梗阻端表现为突然中断,呈刀切样或梳齿状。自由飞翔 五官CT诊断2011-09-11 23:03:59#28自由飞翔五、脊椎肿瘤(-)良性肿瘤1,血管瘤椎体密度减低,其中散在、粗大的点状高密度骨小梁影。2,骨样骨瘤 肿瘤呈小的低密度灶,周围有明显骨硬化。3,骨母细胞瘤 骨质破坏并有膨大,软组织肿块,可钙化。4,嗜酸性肉芽肿局限性骨质破坏区,有软组织肿块。5,动脉瘤样骨囊肿骨内境界清楚的多房性膨胀性骨质破坏,其中可有液平面(特征性人6,巨细胞瘤椎体多房性膨胀性骨质破坏,有软组织肿块。(二)恶性肿瘤1,骨髓瘤椎体不规则溶骨性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