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0889724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PDF 页数:79 大小:8.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新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pdf(7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八单元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教材分析根 据 数学课程标准(2 0 1 1年版)内容的要求,本单元教材删除了实验版教材本单元中关于众数的认识;另外,将原来的第一学段认识平均数的内容编排在本单元第1课时学习。整体上看,既降低了学生对统计量学习的难度,也有助于学生连贯、深入地体会平均数的意义,突出对平均数这个重要统计量的学习。统计表和统计图是人们用来描述和表达数据信息常用的重要手段。本套教材的一大亮点是:在注意用统计图 统计表呈现问题情境时,把读图、读表、交流了解到的数学信息,贯穿到统计知识学习的全过程。如,第9 1页,读统计图,了解光明小学阅览室每天读书的人数,发现统计图的特征:一格表示5个人,然

2、后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这样进行的数学活动,把 过 去“讲统计图”和“教作图”变为学生自主读书,观察和感悟,使学生既掌握了统计知识,又培养了自主学习,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本单元教材突出的特点是:1、强调对平均数实际意义的理解。课程标准4至6年 级 学 段“概率与统计”领域的目标要求是:“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平均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平平均数也叫算术平均数,主要用于描述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的大小均有关系,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化。本单元首先通过两个篮球队队员的身高和体重的素材,帮助学生进一步理 解“平均数”

3、的意义和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2、把读统计表、统计图贯穿于统计学习全过程。现在信息社会中,统计图、统计表已成为人们用来描述、表达信息的一种普遍的工具和手段,读懂统计表、统计图也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个公民的基本素养。教学目标1、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会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平均数的实际意义;2、通过实例,认识条形统计图,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地表示数据。3、能探索分析解决求平均数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求平均数问题,并尝试解释方法的合理性。4、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调查表,经历整理描述读书人数和用计算器估算读书字数的过程,获得估算的活动经验。4、在用平均数和统计图

4、分析、描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统计表、统计图来表述和交流。重点、难点重 占,、1、通过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平均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2、通过实例,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多个单位),能用条形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根据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建议1、注重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新知。2、教学时注意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3、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课时安排本单元用6课时完成教学,其中机动1课时。课

5、题课时认识平均数1计算平均数1读图求平均数1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1读书调查1机动1总计68.1 认识平均数 教 学内容教材第85、86页 认识平均数 教学提示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认识平均数,教材设置了三个活动。活动一,为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就是一样多,设置了移动笔筒里的铅笔数量来理解“移多补少,达到同样多”这一数学活动。活动二,教 材 通 过“比较哪组同学进行投球比赛的成绩好”来学习平均数;活动三,通 过“计算平均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来学习如何利用统计表计算平均数。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鼓励学生理解“总数量”“总份数”与“平均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

6、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会计算平均数。过程与方法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平均数、求平均数以及讨论平均数意义的过程,掌握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体 会 用“平均数”说明问题的公平性。重点、难点重点体会学习平均数的作用,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学会平均数的计算方法。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一组数据平均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笔 筒 5 个、铅 笔 15支、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准备:铅笔若干支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操作中 体验“同样多”,引出平均数(课件出示笔筒图)师:要使每个笔

7、筒放的铅笔一样多,可以怎样做?每个笔筒放几支?学生充分表达不同的想法,最后形成一致意见。(预设)生1:把5个笔筒中的铅笔集中在一起是15支,3 X 5=1 5,所以平均每个笔筒放3支,就同样多了。教师按上述方法完成操作。生2:要想让每个笔筒里的铅笔的枝数同样多,可以尝试着把笔筒里多的笔放到少笔筒里,匀乎一下,最后发现,每个笔筒里放3枝时同样多。师:每个笔筒平均放3支,这样每个笔筒里的铅笔数量就同样多了,这个数量3,在数学上我们叫做平均数。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平均数。(板书:认识平均数)通 过“移多补少”活 动 体 验“同样多”,在操作中将这些枯燥的数学语言,用活动来体现,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8、也加深了对枯燥数学概念“平均数”的理解。(二)探究新知1、认识平均数。师:四(一)班一 二组同学进行投球比赛,每人投10个,投篮结果如下:(课件出示)第一组姓名投中个数张华8个王云7个李英6个赵明7个第二组姓名投中个数刘杰9个杨立8个孙梅5个王丽3个丁鹏5个师:你能读出哪组的成绩好?你是怎样知道的?全班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可能出现比总数情况,这样不公平,教师要引导学生考虑怎样比较才是“公平”的方法。师生总结得出:算出每个组的平均成绩来比较最公平。(学生自己尝试计算。)(预设)生1:生2:第一组:(8+7+6+7)4-4第二组:(9+8+5+3+5)4-5=2 8 +4=7

9、(个)=3 0 +5=6 (个)学生交流计算的方法和结果,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每个组的平均成绩,并根据两个组的平均成绩说明哪个组的成绩好师:通过上面的计算,你知道平均数是怎样计算得来的吗?师生总结得出: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2、求平均数。师:亮亮把自己家一个星期丢弃塑料袋的情况作了统计(如下表),你能计算出平均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吗?(课件出示)星期二二四五六S数量(个)1323264学生自己计算,然后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预设)(1+3+2+3+24-6+4)4-7=214-7=3(个)师:“3 个 是每天实际丢弃塑料袋的个数吗?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了解求出的3 个“不是实际每天丢弃塑料袋的个

10、数,而是算出的一个平均数”。在操作中 在讨论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避免了空洞的说和教。(三)巩固新知1、教 材 86页“练一练”第 1、2 题。2、教 材 86页“问题讨论”。设计意图: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并会利用平均数知识进行事件的预测。2、在“问题讨论”中借助实际问题,来深刻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平均是反应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的虚拟数。(四)达标反馈1、实验小学三年级4个班参加植树活动,第一天植树1 8棵,第二天植树2 0棵,第三天植树2 2棵。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2、小明和小刚练习5 0米蛙泳,每次的成绩如下。

11、单位:秒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平均小明110102112100小刚104110107(1)他们两人的平均成绩各是多少?并填在表格里。(2)假如要选他们两个当中的一个去参加比赛,你认为应该选谁?为什么?3、四年级同学捡拾垃圾,平均每个小组捡拾垃圾多少千克啊?小组二四捡拾/千克10179204、哪一组的投篮成绩好一些呢?第一小组第二小组3596577答案:1、(18+20+22)4-4=15(棵)2、(1)小明的平均成绩:(110+1024-112+100)4-4=106(秒);小刚的平均成绩:(104+110+107)4-3=107(秒)。单位:秒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平均小明1101021

12、12100106小刚104110107107(2)选择小明参赛,因为练习50米蛙泳平均每次用的时间少,速度快。3、(10+17+9+20)+4=14(千克)4、第 一 小 组:C3+9+5+7)+4=6(个)第 二 小 组:(5+6+7)43=6(个)第二小组成绩较好。(五)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困惑?你知道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吗?课堂小结采取师生问答的方式,让学生总结出: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还反思了在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灵活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时,遇到的困惑与困难,起到了归纳总结的目的。(六)布置作业1、聪聪所在班级同学的身高是145厘米,亮亮所在班级同学的身高是14

13、4厘米,聪聪一定比亮亮高吗?2、你能计算下面5名同学的平均体重吗?姓小芳小红小明小东小莉体重(千克)23322830273、第二小组平均每人做多多少道题?第二小组口算成绩统计表社名张艳张发艺合计正确题数101214364、你能算出这只母鸡平均每月产蛋多少只吗?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五月六月个数2023262830295、红红刚发的期末成绩单,被同桌亮亮弄污了,你能帮红红算出她的数学成绩吗?学科成绩语文92)数学英语平均分9,1答案:1、不一定。平均数所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不代表任何一个个体。2、(23+32+28+30+27)4-5=28(千克)3、(10+12+14)33=12

14、(道)4、(20+23+26+28+30+29)+6=26(个)5、94X3-92-95=95(分)板书设计8.1认识平均数平均数:移多补少一同样多例1:例2:第一组:(8+7+6+7)+4(1+3+2+3+2+6+4)+7=284-4=214-7=7(个)=3(个)第二组:(9+8+5+3+5)4-5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304-5=6 (个)教学反思本课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生活经验对“平均数”做出解释”。课 标(2011年版)强 调“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要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本课教学中,

15、一上课就引导学生移动铅笔游戏活动,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然后通过设计的四个层次来进行教学,既有对平均数的理解,又有对平均数的应用;既有对平均数深化的认识,又有拓展练习。这样,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生活之中处处用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去学数学,用数学。教学资料包教学精彩片段平均数的求法教学片断一、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分小棒的游戏:1、小组长把准备的12根小棒按要求摆在桌面上:第一排摆2根,第二排摆3根,第三排摆7根。2、小组观察:每排摆的小棒根数一样多吗?3、讨论操作:请你们商量一下,怎样移动小棒,使每排的根数一样多?二 汇报交流求平均数的几种方法1、说明:现在每排

16、都有4根小棒,这个4就是原来2、3、7这三个数的平均数。2、设疑:老师很想知道,这个平均数4,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得到的?选几个小组汇报演示分小棒的方法,师板书写相应的式子。移多补少。从第三排小棒中拿出2根放在第一排,再拿出1根放在第二排,也就是”移多补少,使每排小棒的根数一样多。汇总均分。先把3排小棒合?起来,求出总根数,然后再平均分成三份,平均每排摆4根。(2+3+7)+3=4(根)分析各部分名称:2+3+7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4呢?假设调整。假设每排都有2根,也就是以最少的第一排的2根为准,先从多的第二排中取出1根,从第三排中取出5根。然后把取出的6根小棒再平均分成3份,每排又可以分2

17、根,再与原来的2根合在一起是4根。3-2=1 7-2=5(1+5)93+2=4分析各部分的意义3、小结:媒体演示三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呈现知识的产生一发展一初步完善的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创新教育要求。教学资源平均数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解答平均数问题的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以及和总数量对应的“总份数”。在统计工作中,平均数(均值)和标准差是描述数据资料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两个最重要的测度值。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在统计中算术

18、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位置的一个统计量。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和平均水平,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产量、平均成绩等等。平均数的两种计算方法1、直接求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这 是 由“均分”思想产生的方法。2、基数求法: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之和?总份数=平均数。这里是选设各数中最小者为基数,它 是 由“补差”思想产生的方法。说课设计(1)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随着科学技术和数学本身的发展,统计学已成为现代数学方法的一

19、个重要部分和应用数学的重要领域。新 数学课程标准中 也 将“统计与概率”安排为一个必修的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本课时的教学包含两部分,即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平均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不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移多补少”得到的虚拟数,应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应该让学生首先产生对平均数的需求,经历平均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2)学情分析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了解学情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

20、我们在课前一定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学情设计教学,以学定教,使学生在课堂上切实取得进步和发展,真正实现有效教学。教学时教师应以设疑激趣法 讨论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生活经验对“平均数”作出解释。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经 历 了 解“平均数”意义的过程,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3)情感与态度目标:体 会“平均数”在现实问题中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4)重点、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重点。

21、而“平均数”又和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不同,正确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是教学的难点。(5)教法、学法教法: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实际生活,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学法:使学生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数学,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学习目的,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6)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课一开始,设计了一个操作活动,让学生把现有笔筒里的笔通过“移动”达到同样多,从而揭示课题“认识平均数用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来创设教学情境,使

22、学生都参与体验 搜集、经 历“移多补少”的过程,从中找到合理的“移动”方式,这样自然地引出课题,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2.探索发现(1)认识平均数出 示 四(1)班两个组的投球记录,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出示统计表)再让学生提出问题,必 然 会 提“哪个组的成绩好?”、“平均每个人投中多少个球?”接着再问“怎样才能让他们一样多?”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找到解决办法。第一组平均每人投中7个,第二组平均每人投中6个。这 时 的“7个”和“6个”就是各组同学投球的平均数。第一组中平均每人投中7个,是不是每人都投中7个?第二组平均每人投中6个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第一组要除以4?第二组

23、要除以5呢?让学生理解“总数量”和“总份数”的意思。(2)计算平均数亮亮看到妈妈经常使用塑料袋买菜,就暗暗做了统计,想用真实的数据来说服妈妈保护环境。观察统计表,让学生们观察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接着提出问题,“平均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学生们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们议一议:求 出 的“3个”是每天实际丢弃塑料袋的个数吗?(使学生明白:不是每天丢弃的个数,而是一个平均数,代表的是一个整体水平),求 出 的“3个”与星期四妈妈丢的塑料袋“3个”一样吗?(不一样,求 出 的“3个”是一个平均数,而星期四妈妈丢的塑料袋3个是一个实际的数,是实际丢了 3个。)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要应用于生活,才能体现其价值及

24、魅力。在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后,我又引入了以下现实情境判断:1、河北省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2 0 1厘米,王刚是这个篮球队的队员,他身高可能是1 8 5厘米。()这个球队没有身高超过2 0 1厘米的队员。()2、小明所在的三年级的平均体重是2 8千克,小 明 的 体 重 一 定 是2 8千克。()3、一个游泳池平均水深1 1 0厘米,小强身高1 2 0厘米,他不会游泳,但他下河玩耍一定安全。()o3.巩固应用完成教材8 6页“练一练”第1、2题 和“问题讨论”,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平均数的意义,体验平均数是通过“移多补少”得到的一虚拟数,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4

25、.归纳总结各位同学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的表现和所得的收获,然后说给大家听。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学习的快乐,体验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回顾、归纳和总结的能力。5.说板书8.1认识平均数平均数:移多补少-同样多例1:例2:第 一 组:(8+7+6+7)4-4(1+3+2+3+2+6+4)+7=284-4=21+7=7(个)=3(个)第 二 组:(9+8+5+3+5)4-5=304-5=6 (个)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板书是对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浓缩与精华的提炼。本课时的板书,紧紧抓住了平均数的本质“移多补少”得到的虚拟数以及计算方法的感悟和体验来设计,既有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26、,还有计算平均数的算式,这样感性和理性的结合,给学生知识生成的有利的具象载体。资料链接五大发展理念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0月2 6日至2 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强调,实 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新基础教育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 真 正“活”起来。1、“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一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二是以实践观为基础的学校日常

27、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的转换;三是以发展观为核心的师生生存方式的转换。2、“新基础教育”四 个“还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8.2 计算平均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87-88页 计算平均数 教学提示教材通过谈话引出两支球队比赛的事情,出示两支球队队员情况统计表,给学生充分的观察、读表时间。在交流中让学生充分表达发现的不同信息,在提出“估计哪支球队平均身高高一些”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解答时,要关注学生解题的策略,如果有学生求平均身高时,只算出后两位的平均数再

28、加上100,教师要给予表扬。计算平均体重时,建议学生利用计算器,最后再用语言描述出平均身高和体重的关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会 用“基数的方法”计算一组较大数据的平均数,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过程与方法1、结合具体实例,经历了解数据信息 估计、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及讨论平均数意义的过程,并掌握平均数的不同的计算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估计平均身高、用平均数描述具体事物的过程中,发展数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用平均数描述、分析、说明问题的作用,会 用“基数”法计算一组较大数据的平均数。难点 用自己

29、的语言解释平均身高、平均体重的实际意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复习导入,引出课题。师:独立解答下面的问题。(课件出示)1、小华4天读完60页书,平均每天读几页?2、一个上下同样粗的杯子里装有16厘米深的水,把这些水平均倒在4个同样粗细的杯子里,每个杯子里的水深是多少厘米?3.小明和小刚的体重和是1 6 0 千克,二人的平均体重多少千克?师:在解答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师生总结:上述1、2两题都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都一样多,而第3 题是把两个数的和平均分成两份,每份不一定是实际数。所以,“求几个数的平均数”与“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是

30、有区别的。师:今天我们就学习解答求一组数据和的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板书:计算平均数)在练习中回顾,并进行分类和比较,从而感悟求一些数的和的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引出课题。(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提供的统计表。师:观察统计表内容,回答:从表中,你了解到那些信息?(预设)(1)可以知道各组每一名队员的身高和体重。(2)每个队员的身高都超过1 0 0 厘米。(2)两支球队里,张春光最高,是 1 7 2 c m。(3)李斌最矮,是1 3 8 c m。(4)体重最重的是张春光,是5 8千克。(5)李斌体重最轻,只 有3 5千克。师:估计一下,哪支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高一些?2、算一算。(1)用计算器算一算

31、,红星小学队员的平均身高是多少?银河小学队呢?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检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根据:身高总和9总人数=平均身高来计算。板书:红星队:(1 5 3+1 3 8+1 5 3+1 6 3+1 6 5+1 5 8+1 6 6+1 6 8+1 5 8)4-9=1 5 8 (c m)银河队:(1 5 2+1 7 2+1 4 0+1 4 0+1 5 4+1 6 0+1 6 7+1 6 1 +1 6 7)4-9=1 5 7 (c m)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教师引出学生观察每个队员的身高都超过1 0 0厘米,先算出超过1 0 0厘米的那部分的身高的平均数,再加 上1 0 0的方法也可以求出每组

32、数据的平均数。(课件出示)红星队:(5 3+3 8+5 3+6 3+6 5+5 8+6 6+6 8+5 8)+9+1 0 0=1 5 8 (c m)银河队:(5 2+7 2+4 0+4 0+5 4+6 0+6 7+6 1+6 7)+9+1 0 0=1 5 7 (c m)(2)红星小学队员的平均体重是多少?银河小学队呢?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检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根据:体重总和+总人数=平均体重来计算。板书:红星队:(4 7+3 5+4 5+5 4+5 3+5 1 +5 6+5 6+5 3)9 9=5 0 (千克)银河队:(4 8+5 8+4 0+4 2+5 0+5 6+5 2+5 0+4

33、 5)9 9=4 9 (千克)3、议一议。(1)求出的平均身高是每个队员的身高吗?某个队员的身高能代表整个球队的平均身高吗?生交流:平均身高是整支球队身高的平均值,不是每一个队员的身高。某个队员的身高不能代表整支球队的平均身高。(2)个子最高的队员超出本队平均身高多少厘米?个子最矮的队员低于本队的平均身高多少厘米?(3)求出的平均体重是每个队员的体重吗?某个队员的体重能代表整支球队的平均体重吗?生讨论,同样懂得其中的道理。4、说一说。(1)最重的队员的体重超过本队平均体重多少千克?最轻的队员的体重比本队平均体重轻多少千克?(2)两只球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有什么关系吗?过程要求:找一找,算一算

34、。与同学交流一下,说一说你的看法。1在观察、计算、讨论和交流中理解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要小于这组数据中最大的数,大于这组数据中最小的数。(三)巩固新知1、教材第8 8页“练一练”第2题。2、教材第8 8页“练一练”第1、3题。设计意图:1、在计算平均数的过程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四)达标反馈1、用简便的方法求出每个小组的平均身高。(单位:厘米)生号,组二组学编第小第小1 2 3 4 5 6136 142 140 135 137 144323338453572、四年级2班植树,植树情况如下:一组二组三组人 数(人)1

35、41 51 6棵 数(棵)7 44 46 2(1)平均每组植树多少棵?(2)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3、一舞蹈队员参加比赛,评委给出的分数是:评委1234567分数9 69 19 59 69 99 79 1你能用简便方法求出这位队员的平均得分吗?4、实验小学六(1)班四个小组为希望小学捐书情况如下表.算一算,这个班平均每组一共捐书多少本?平均每人捐书多少本?(得数保留整数)组 别第一小组第二小组第三小组第四小组人 数16151416捐书本数52504256答案:1、第一组:1 3 0+(6+1 2+1 0+5+7+1 4)4-6=1 3 0+9=1 3 9 (厘米)第二组:1 3 0+(2+1 1

36、+3+8+1 5+5+1 2)4-7=1 3 0+9=1 3 8 (厘米)2、(7 4+6 2+4 4)4-3=6 0 (棵)(7 4+6 2+4 4)4-(1 4+1 6+1 5)=4(棵)3、9 0+(6+1+5+6+9+7+1)3 7=9 0+5=9 5 (分)4、(52+50+42+56)4-4=50(本),(52+50+42+56)4-(1 6+1 5+1 4+1 6)(本)(五)课堂小结师: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和自己的同桌说一说。在回顾反思中,复习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总结计算技巧;在反思中找到自己的困惑或不足。(六)布置作业1、一个小组有7个同学,他们的体重分别

37、是:3 9千克、3 6千克、3 8千克、37千克 35千克、4 0千克、34千克.这个小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2、铁塔社区12月份居民用水情况统计情况如下,你能帮社区的水费收取员王大妈计算出平均每户用水的吨数吗?2015年12月户数845平均每户用水吨数每户用水吨数81 4103、下表是2014年2015年某校六年级14班各班近视学生人数统计。1班2班3 班4 班2014 年S5692015,年841 19你能算出2014年和2015年六年级平均每班近视眼人数吗?4、(1)平均每季度的产值是多少?(2)平均每月的产值是多少?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钱 数(万元)15202227数据:15万元

38、二季度2 0万元 三季度22万元 四季度27万元答案:1、(9+6+8+7+5+10+4)4-7+30=37(千克)2、用水总吨数:8X8+4X14+10X5=170(吨)总户数:8+4+5=17(户)平均每户用水的吨数:170+17=10(吨)3、(8+5+6+9)34=7(人)(8+4+11+9)+4=8(人)4、平均每季度产值(15+20+22+27)+4=21万元平均每月的产值(15+20+22+27)+12=7万元 板书设计8.2 计算平均数红星队身高:(153+138+153+163+165+158+166+168+158)+9=1422+9=158(cm)体 重:(47+35+4

39、5+54+53+51 +56+56+53)+9=50(千克)银河队身高:(152+172+140+140+154+160+167+161+167)4-9=1413+9=157(cm)体重:(48+58+40+42+50+56+52+50+45)+9=49(千克)教学反思一 结合现实生活情境问题计算平均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课时教学,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展开交流 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在讨论、交流和计算比较活动中,感受平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二 创造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学会平均数的算法。计算平均身高时,采用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探索

40、出求平均数的方法:一种是把原数相加求平均数,一种是加后两位求平均数后再加100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平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平,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教学资料包教学资源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又称均值,是统计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平均指标,分为简单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它主要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不适用于品质型数据。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算术平均数有不同的计算形式和计算公式。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形式(特殊在各项的权重相等)。在实际问题中,当各项权重不相等时,计算平均数时就要采用加权

41、平均数;当各项权相等时,计算平均数就要采用算数平均数。1、简单算术平均数 主要用于未分组的原始数据。设一组数据为X1,X 2,.X n,简单的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一 X1+X2+X”M=-n2、加权算术平均 主要用于处理经分组整理的数据。设原始数据为被分成K 组,各组的组中的值为X 1,X 2,X k,各组的频数分别为f 1,f 2,f k,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X lx fl+X 2 x f2 +-X kx fk资料链接“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七条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3,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 多样性与灵活性);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42、;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新基础教育”班级建设七条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2、班级管理中岗位设置的广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新性与特色;5、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7、班级建设中家长的参与性。“新基础教育”的“三让”1、让教育还原为本色的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2、让教育成为接受者愉悦

43、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3、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8.3 读图求平均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89、9 0页 读图求平均数 教学提示“读图求平均数”是学生已经学习了平均数以及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后,会用统计表来表示统计的结果,掌握了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课时学习,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理解数学统计图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表示简单数据,能根据数据特点用合适的方法求平均数。2、能读懂条形统计图,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

44、意义。过程与方法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简单条形统计图 用不同的方法求平均数的过程,学会根据统计图求平均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直观性,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求平均数,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重点、难点重-t占,、八1、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会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简单数据;2、借助条形统计图直观表示数的特点,学习用不同的方法求平均数。难点1、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用条形统计如图表示简单数据;2、借助条形统计图直观表示数的特点,学习用不同的方法求平均数。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例 4 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准备:空白统计图样图。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生谈话,引出条形统计图。师:同学们,

45、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了什么?生:电池。师:对于电池,大家并不陌生,它的用处可大着呢。想一想:你们在哪些地方用到了电池?(预设)*电动玩具上用电池。*电子表上用电池。*爸爸的电动剃须刀也用到电池。师:电池的用处的确非常大,但废旧电池的危害也非常大,为了保护环境,某校三 年 级(2)班的学生开展了收集废旧电池的活动。兴趣小组的同学还把收集废旧电池的数量做成了统计表,请同学们认真读表,看能从中发现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三(2)班第四组5名同学收集废旧电池统计表姓名李强张红云马波王晓娟李云萍数量(枚)1119161816师:其实这些数学信息,还可以用统计图表示出来,我们今天就学习读统计图求平均数。(

46、板书:读图求平均数)交流电池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介绍废旧电池的害处,从而引出条形统计图。(二)探究新知1、提出问题。师:兴趣小组的同学还把收集废旧电池的数量做成了条形统计图,请同学们认真读图,看能从中发现哪些数学信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观察和交流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让学生经历读条形统计图的过程,培养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预设)生:马波和李云萍收集的一样多,都 是 16枚。师: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一看马波和李云萍的条形统计图一样高,又看上面的横线对着的左边的数是 1 6,所以就知道了他们俩都是16枚。师:很不错,谁来说说你了解到的信息?从哪里知道

47、的?(预设)*张红云收集得最多。*李强收集得最少。*张红云比李强多收集8 枚。*马波比王小娟少收集2 枚。*我发现统计图的一格表示1 节废旧电池。给 学生提供自主尝试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了解:用统计表表示数据,简单、明了;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直观、形象。2、算一算。师:同学们真不简单,看着这个条形统计图就知道了这么多数据。现在请大家算一算: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节废旧电池?看谁的方法最有特点。(生独立解答)师:谁愿意把你的算法说给大家听?(预设)生1:先求一共收集了多少,再除以总人数,(11+19+16+18+16)+5。生2:马波和李云 萍各收集了 16枚,以1 6为标准,把

48、张红云多出的3和王小娟多出的2补给李强,就 是16枚了。生3:以李强收集的1 1枚为标准,求出超出的总枚数8+5+7+5=25,再平均分给5个人,最后得到每个人收集了 16枚。(对 于“移多补少”的方法,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与学生交流,适当降低学习难度。)让 学生通过把收集最多的、最少的分别与平均数进行直观的比较,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平均数”是“移多补少”得到的一虚拟数。3、议一议。师:刚才大家运用了很多方法计算了平均每人收集废旧电池的数量,说明大家真的动脑筋了。现在我们来比一比:收集电池最多的比平均数多几枚?收集电池最少的比平均数少几枚?(预设)生1:收集最多的19比平均数1 6多3枚。生2:收

49、集最少的11比平均数16少5枚。让学生通过把收集最多的 最少的分别与平均数进行直观的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直观感受平均数大于最小的数,小于最大的数。(三)巩固新知1、教材9 0页“练一练”第1、2题。在练习中,学会读懂条形统计图,会分析和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能利用条形统计图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四)达标反馈1、某地去年最后四个月的降水量如图,这个地方在这四个月里平均每月降水多少毫米?2、如图,四位同学近期读课外书情况统计图,平均每人读书多少本?Lil王 华 张 兵 王 芳 徐 月3、下 面 是 四(1)班同学为希望小学捐书情况统计图。,本数一组 二组 三组 四 组 小 组(1)根据统计图填写

50、下表。小组一蛆二组三蛆四蛆本数(2)四(1)班平均每个小组捐书多少本?4、先把表格补充完整,画出统计图。体重/千克合计30及以下31-35364040以上数量/人25101答案:1、(147+98+65+74)+4=96(毫米)2、C5+2+6+7)24=5(本)3、(1)8 11 10 7(2)(8+11+10+7)4-4=9(本)4、18(五)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你能用几种方法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在回顾中,体会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直观、形象等优越性,回顾根据条形统计图计算一组数据平均数的方法,进一步体验平均数是通过“移多补少”得到的一个虚拟数。(六)布置作业1、看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