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考点分类突破——诗词形象.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0878690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3.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考点分类突破——诗词形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考点分类突破——诗词形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考点分类突破——诗词形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考点分类突破——诗词形象.pdf(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古代诗歌阅读:诗词形象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归朝欢题晋臣敷文积翠岩【1】辛弃疾我笑共工缘底怒,触断峨峨天一柱。补天又笑女娟忙,却将此石投闲处。野烟荒草路,先生拄杖来看汝。倚苍苔,摩挛试问:千古几风雨?长被儿童敲火苦,时有牛羊磨角去。霍然千丈翠岩屏,锵然一滴甘泉乳。结亭三四五,会相暖热携歌舞。细思量:古来寒士,不遇有时遇。注释:【1】赵不遇,辛弃疾的朋友,字晋臣,曾为敷文阁学士。此时与辛弃疾均去职赋闲。【2】缘底,为什么。1.下列诗句中的 石”,含有寄托之意的是()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 山居秋暝)B.素沙见底空无色,青石潜流暗有声。(唐李绅 别石泉)C.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2、。(唐贾岛 题李凝幽居)D.竹劲兰芳性自然,南山石块更遒坚。(清郑板桥 题兰竹石)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赴洛道中作(其一)陆 机 1 总辔登长路,呜咽辞密亲。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永叹遵北渚,遗思结南津。行行遂已远,野途旷无人。山泽纷纣馀,林薄杳阡眠。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悲情触物感,沉思郁缠绵。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注释:【1】陆机,吴国人。此诗是作者在吴国灭亡后,赴任洛阳途中所作。5.“顾影凄自怜”中的“顾影”表达了一种悲情。下列诗句中的“顾影”线有表达悲情的一项是()A.卷珠帘,凄然顾影。(苏 轼 永遇乐)B.真妃解语,西施净洗,娉婷顾影。(王 沂 孙

3、 水龙吟)C.空庭孤月下,顾影一潸然。(吴 扩 怀伯兄)D.起居常若随,顾影独无依。(皇 甫 濂 悼子乘二首)阅读文天祥的 过零丁洋和 金陵驿,完成下面小题。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金陵驿1 其一草合离宫2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影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3,注 1 金陵:今南京。驿:古代官办的交通站,供传递公文的人和来往官吏休憩的地方。这里指文天祥抗元兵败被俘,由广州押往元大都,途经金陵。2离宫:即行宫,皇帝出巡时

4、临时居住的地方。3啼鹏带血:用蜀王死后化为杜鹃鸟啼鹃带血的典故,暗喻北行以死殉国,只有魂魄归来。3 .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两首诗歌分别如何借“山河”意向表达亡国的沉痛之感。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梦李白杜甫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注:乾元二年,杜甫流寓泰州,闻李白流放夜郎而作。冠盖:指代达官贵人。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足州的一项是()A.由浮云联想到游子,这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B.诗中的“梦”字,具有呼应诗歌题目的

5、作用。C.诗用五言,简洁而朴重;对偶又使节奏鲜明。D.“网恢恢”一词化用了“天网恢恢”的典故。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李白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注:此诗写于作者遭权奸谗毁,被排挤出长安之后。谢玄晖:即谢眺,南齐著名诗人,被诬陷致死。谢眺遭排挤离开京城时,写 有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澄江静如练”是其中句。5.与“月下沉吟久不归”中的“月”所表达的情感相近的一项是()A.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 旅夜书怀)B.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唐孟 浩 然 宿桐庐江寄广陵

6、旧游)C.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唐 词 空 曙 江村即事)D.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唐张 若 虚 春江花月夜)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念奴娇秦观满天风雪,向行人、做出征途模样。回首家山才咫尺,便有许多离况。少岁交游,当时风景,喜得重相傍。一樽谈旧,骊 驹【1】门外休唱。自笑二十年来,扁舟来往,惭愧湖头浪。献策彤庭【2】身渐老,惟有丹心增壮。玉洞 3 花光,金城柳眼【4】,何用生凄怆。为君起舞,惊看豪气千丈。注释:【1】骊驹:这里指告别歌。【2】彤庭:指皇宫。【3】玉洞:岩洞的美称,亦指仙道或隐者的住所。【4】柳眼:形容初生的柳叶细长柔嫩。6.这首词中的“金城柳”,

7、借 桓公叹柳”典故,慨叹光阴易逝,年华易老。下列写柳的诗句表达的情感,与此最接近一项是()A.满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唐罗隐 柳)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 咏柳)C.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宋曾 巩 咏柳)D.颜色鲜明能几时,未辞黄叶已辞枝。都缘爱管闲离别,多恨多愁故早衰。(宋李静独 柳)阅读下而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岑参东郊未解围,忠义似君稀。误落胡尘里,能持汉节归。卷帘山对酒,上马雪沾衣。却向嫖姚幕,翩翩去若飞。注 安史之乱期

8、间,裴判官落入叛军手中,逃出后,欲重归河阳幕府。嫖姚:汉代名将霍去病曾任嫖姚校尉。此处借指李光弼,点题“再归河阳幕府”。1 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下手砸的一项是()A.本诗从国难起笔,感慨局势艰危,而朝中却罕有忠义报国如裴判官之辈。B.“胡尘”借指叛军,此处“误落胡尘里”是说裴判官不幸落入叛军手中。C.用苏武持节归汉的典故,赞扬裴判官主动请缨出使,深入敌营不辱使命。D.全诗充满了对守节不移、忠义报国之人的赞美之情,读来慷慨豪壮,感奋人心。7.本诗颈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早 发 渔浦潭【1】孟浩然东旭早光芒,渚禽已惊聒。卧闻渔浦口

9、,程声暗相拨。日出气象分,始知江路阔。美人常晏起,照影弄流沫。饮水畏惊猿,祭鱼时见獭【2】。舟行自无闷,况值晴景豁。注释:【I】渔浦潭:今浙江富阳县东南。时诗人在此处漫游。【2】水獭捕鱼为食,常捕鱼陈列于水边,有如陈物而祭,称为祭鱼,亦称獭祭。8.“猿 是古诗词中常见意象。下列诗句写“猿”与其他三项寄寓情感不同的一项是()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 白 早发白帝城)B.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刘 长 卿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C.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韩 愈 湘中)D.前路不知何地别,千山万壑暮猿吟。(徐 祯 卿 送萧若愚)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雨雪曲江

10、 晖【1】边城风雪至,游子自心悲。风哀笳弄断,雪暗马行迟。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恐君犹不信,抚剑一扬眉。注释:【1】江晖:南朝陈诗人。曾直言进谏而不被君王采纳。9.杨 炯 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两首诗都具体描写了边塞的风雪,请结合诗句,分析“风雪”形象在营造意境、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阅读下面杜甫的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十二月一日三首其一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前江可怜。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水船,未将梅蕊惊愁眼,要取椒花媚远天。明光起草人所美,肺病几时朝日边。其二寒轻市上山烟碧,日满楼前江雾黄。负盐出井

11、此溪女,打鼓发船何郡郎。新亭举目风景切,茂陵著书消渴长。春花不愁不烂漫,楚客惟听棹相将,【注】杜甫流寓云安时曾计划出峡以避乱、返长安。远天:指云安,荆楚有采椒花制酒祝寿俗。明光:指起草文诰的明光殿,诗人曾于宫中落笔为文。日边,指朝廷。10.雁是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下列诗句中的“雁”,与 一声何处送书雁”句中的 雁”,含义最接近的一项是()A.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曹 操 蒿里行)B.孤雁不饮啄,飞鸣念群声。(杜 甫 孤雁)C.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李 娇 汾阴行)D.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李 愚 思妻诗)1 1.根据要求,完成小题。唐多令林黛玉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

12、楼。一团团逐对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百花洲,大清一统志:“百花洲在姑苏山上,姚广孝诗:水港接横塘,花多碍舟路。”林黛玉是姑苏人,借以自况。燕子楼,典用白居易 燕子楼三首并序中唐代女子关盼盼居住燕子楼怀念旧情的事。后多用以泛说女子孤独悲愁。临江仙薛宝钗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红楼梦中出现了大量的咏物诗,曹雪芹借咏物诗,揭示了人物形形色色的性格特点。第70回中,林黛玉和薛宝钗各填了一首柳絮词,两

13、首同题诗表现了黛钗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试结合诗句加以分析。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辛弃疾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动地孽鼓。截江组练【1】驱山去,麋战未收貌虎。朝又暮。悄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风波平步。看红麻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凭谁问,万里长鲸吞吐,人间儿戏千弩【2】。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堪恨处:人道是属镂【3】怨愤终千古。功名自误。谩教得陶朱 4 ,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注释:【1】组练:“组甲被练 的简称,军士所服的两种衣甲。【2】人间儿戏千弩:钱武肃王筑江堤,命强弩数百射潮头以阻潮水。【3】属镂:古代名剑。传说春秋时伍子胥屡谏吴王夫差杀越王勾践,夫差不

14、听,反而赐其属镂剑自刎,并抛尸于钱塘江。【4】谩教得:空使得,意为“白 白 便 宜 了 陶 朱:越国大夫范蠡,助勾践灭吴,立下大功。传说灭吴后,他预料难为勾践所容,便携西施隐遁于太湖一带经商,成为巨富.12.“截江组练驱山去,麋战未收爨虎”二句,将势不可挡的汹涌潮水比喻为激战中如魏虎一般勇猛奔驰的军队。下列诗句采用了这一写作手法的一 项 是()A.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李 白 清溪行)B.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 甫 望岳)C.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杜 牧 长安秋望)D.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林 逋 小隐自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寄东鲁二稚子【1】李白吴地桑叶绿,吴蚕已

15、三眼。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2】田。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注释:这首诗作于金陵。2 龟阴:地名,与后文的“汶阳川”都在鲁地。13.这首诗多处写到桃树。请分析桃树在诗中的意义与作用。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通州望海明 屈大均狼山秋草满,鱼海暮云黄。日月相吞吐,乾坤自混茫。乘槎无汉使,鞭石有秦皇。万里扶桑客,何时返故乡。注:作者曾参与反清复明的斗争,失败

16、后避难江南。乘槎:槎,木筏。相传汉武帝令张骞出使西夏寻找黄河源头,乘槎经月而至银河。鞭石:相 传(秦)始皇作石桥,欲渡海看日出,鞭石下海,石皆流血,至今悉赤。扶桑客:抗清不成而避地日本的仁人志士。14.请简要赏析“狼山秋草满”一句中“秋草”的丰富意蕴。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采桑女 唐 唐彦谦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鸡嘴。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注释 工 选 自 诗经魏风。泄池和乐的样子。逝:回。侵晨:清晨。里胥:乡里小吏,与里正相

17、当。15.请比较上面两首诗描写采桑女形象时所使用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昌谷北园新笋四首李贺其一算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其四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风吹千亩迎雨啸,鸟重一枝入酒尊。注 薛(tud)落:笋壳落掉。长竿:新竹。茂陵:地名。史记司马相如传记载“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16.“竹”是诗歌常见的意象,用来寄托诗人情志。两首诗都使用了“竹”这一意象,诗人寄托的情志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各题。途中见杏花吴融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

18、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注】吴融:晚唐诗人,受政治局势影响,几度被贬,漂泊一生。帝乡:指长安。17.下面诗句都有“蝶”,与“春浅香寒蝶未游”中“蝶”的形象特点相似的一项是A.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B.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C.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D.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杜 甫 江畔独步寻花)(王 驾 雨晴)(黄 巢 题菊花)(杨 万 里 宿新市徐公店)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月夜二首王 守 仁【1】其一万里中秋月正晴,四山云霭忽然生。须臾浊雾随风散,依旧青天此月明。肯信良知原不昧,从他外物岂能摆【2】!老夫今夜狂歌发,化作钧

19、天【3】满太清。其二处处中秋此月明,不知何处亦群英?须怜绝学经千载,莫负男儿过一生!影响尚疑朱仲晦 4,支离羞作郑康成。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注释:【1】王守仁,即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创立儒家心学,其核心思想为“致良知”。这两首诗是作者与弟子宴集时所写。【2】撰(ylng):干扰。【3】钧天:指天上的音乐。【4】朱仲晦,即南宋理学家朱熹。下句中的郑康成,即东汉经学家郑玄。18.“肯信”“须怜”这两个词语颇具表现力,请结合诗歌内容,分别加以赏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汴岸置酒赠黄十七 宋 黄庭坚吾宗端居丛百忧,长歌劝之肯出游。黄流不解流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初平

20、群羊置莫问,叔度千顷醉即休。谁倚舵楼吹玉笛?斗杓寒挂屋山头。注释:此诗为诗人离京赴太和县任时告别友人之作。黄十七:黄介,字几复。浣:污染。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曾记其牧羊成仙事。叔度:即东汉黄宪,志向高洁,不应官府征辟,时人赞其气度“汪汪若千顷陂”。斗杓:指北斗星。19.本诗与 赠别几复均运用了“月 这一意象,作者在两诗中运用该意象所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赠别几复 宋 黄庭坚风惊鹿散豫章城,邂逅相逢食楚苹。佳友在门忘燕寝,故人发药见平生。只今满坐且樽酒,后夜此堂还月明。契阔愁思已知处,西山影落暮江清。注释:发药:意为善言劝人以当药石。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风流子京口怀

21、古曹贞吉三山围铁瓮,孙郎后,今古几英雄?忆北府参军【1】,寄奴王者,金戈铁马,横据江东。凌敲 2上,歌风追汉帝,置酒宴群公。一代伟人,龙行虎步,十年征战,洛下关中。只今凭吊处,佛狸祠下路,烟树冥漠。为念寻常巷陌,社鼓连空。算需破【3】战地,几多白骨。金焦名胜,两点青峰。惟见惊涛满眼,东去匆匆。注释:【1】北府参军:指刘裕,他曾在北府兵中任参军。【2】凌歌:指凌欹台,相传是刘裕称帝后所建。【3】碣做:古地名。2 0.本词和辛弃疾的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写到了历史人物刘裕。请概括两首词中刘裕的形象有什么共同之处,并比较两首词写这个人物的用意有何不同。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

22、,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参考答案:1.D【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意象的理解能力。“含有寄托之意 即用来寄托主观情思。A.诗句是说日落月出,松林静,溪水清清流过岩石。止 匕“石”为实景。B.诗句是说泉水清澈得透明无色,泉底白沙清晰可见。泉水在青石间潜滋暗流,发出低沉细微的声音。此“石”为实景。C.诗句是说过桥是色彩斑斓的原野;晚风轻拂,云脚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此 石 为

23、实景。D.诗句歌颂竹子的力量,赞美石头的遒劲坚韧。其中寄托了作者对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的赞美之情。故选D。2.B【解析】【分析】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A.“卷珠帘,凄然顾影”:我卷上珠帘,凄然地看一眼月影。“顾影”紧跟“凄然”,表达悲伤之情。B.“娉婷顾影”:姿态美好貌,自顾其影。有自矜、自负之意。所以,“顾影”没有抒发悲伤之情。C.“空庭孤月下,顾影一潸然“:孤月高悬,庭院空旷,看着自己孤单的身影,不觉潸然泪下。所以,“顾影”传达出一种悲伤之情。D.“顾影独无依“:看着自己影子,形单影只,孤单无异。所以,顾影 抒发了悲伤之情。故 选B。3.示例:“山河破碎风飘絮 运用比喻

24、,将国家比作狂风中飘浮的柳絮,表现出国家危在旦夕的紧张局势,蕴含着作者念及国之将亡的痛心;“山河风景元无异 运用反衬(对比),以山河依旧突显国破之时百姓的颠沛流离、物是人非,突出作者目睹亡国之实的沉痛。【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手法的能力。题干问“两首诗歌分别如何借 山河 意向表达亡国的沉痛之感”,首先找到含有“山河”的句子,然后分析该句的手法和情感。宋朝自临安弃守,恭帝赵嶷被俘,事实上已经灭亡。剩下的只是各地方军民自动组织起来抵抗。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的端宗赵昱逃难中惊悸而死,陆秀夫复立八岁的赵晶建行宫于崖山,各处流亡,用山河破碎形容这种局面,加上说“风飘絮”,形象生动,而心情沉

25、郁。“山河破碎风飘絮 运用比喻的修辞,将动荡不安的国家局势比作风中到处飘荡的柳絮,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现当时南宋局势的危急,蕴含着作者担忧国家的痛心。“山河风景元无异”写山河依旧,可短短的四年间,城郭面目全非,人民多已不见。“元无异”“半已非 巨大反差的设置,揭露出战乱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深重灾难,反映出诗人心系天下兴亡、情关百姓疾苦的赤子胸怀,将诗作的基调进一步渲染,使诗作的主题更加突出鲜明。4.C【解析】【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对偶又使节奏鲜明”错误,本诗没有对偶。故 选C。5.B【解析】【分析】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象及情感的分析鉴赏能力。“月下沉吟久不归”,

26、诗人伫立月下,沉思默想,久久不归。原来他是在慨叹人世混浊,知音难遇。这里的“月”传达一种孤独寂寞的情感。A.“月涌大江流”,写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写景雄浑阔大。这里的“月 传达一种开阔的胸襟和不平静的心境。B.“月照一孤舟”,月光所照,惟沧江中之一叶孤舟。这里的“月”传达一种孤独寂寞的情感。C.“江村月落正堪眠”,船停靠在江村,时已深夜,月亮落下去了,人也已经疲倦,该睡觉了,因此连船也懒得系。这里的 月 渲染乡村的宁静,传达了安闲随意的感情。D.“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

27、的遐思冥想,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里的“月 寄寓着诗人对宇宙浩渺的向往与探究。B项与题干中的“月”表达的情感相近。故选B。6.D【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A.霸州送别,争着想用“柳条”牵绊住远行人,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B.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C.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把春天的柳树比拟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借以讽刺邪恶势力。D.柳树颜色鲜艳没有多长时间,就满树的黄叶已经从枝头

28、落下,慨叹光阴易逝,年华易老。所以此项与这首词中所表达的情感最接近。故选D。7.(1)颈联描写了裴判官行前与诗人卷帘望山,举杯痛饮,别时不顾风雪,策马奔驰的画面。(2)这样写渲染了裴判官出行时环境的恶劣,烘托了裴判官归心迫切、急于重返前线杀贼的爱国者形象。【解 析】7.本题考查概括诗句的画面并分析其作用的能力。本题要求概括颈联描绘了的画面内容及其用意,答题时首先首先整体理解全诗,再翻译诗句,分析作用。本诗从国难起笔,感慨局势艰危,而朝中却罕有忠义报国如裴判官之辈。全诗洋溢着守节不移、忠义报国的沸腾热血,读来慷慨豪壮,感奋人心。颈联”卷帘山对酒,上马雪沾衣”大意是:我与裴判官卷帘望山,举杯对饮,

29、上马时激起的雪花打到衣服上。抓住意象“帘,“山”“酒”“马”“雪”“衣,结合动词“卷”“对”“上 沾”,可知诗句描写了裴判官行前与诗人卷帘望山,举杯痛饮,别时不顾风雪,策马奔驰的画面,其中“雪沾衣”“山对酒 渲染了裴判官出行时环境的恶劣;结合下文”却向嫖姚幕,翩翩去若飞“,烘托了裴判官归心迫切、急于重返前线杀贼的爱国者形象,同时也表现了他的英雄胆气与一腔豪情。8.A【解 析】8.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借啼不住的猿声烘托行舟飞进,表达作者畅快和兴奋的心情;其余选项都是表达作者寂寞悲凉的感情。故 选A-9.Q)江诗承前续写“风雪”的肆虐,风

30、声呜咽,笳声凄婉,戛然而止;大雪漫漫遮盖道路,识途老马行进迟缓。寒风之狂猛、积雪之深厚,交代了边地的凄冷苦寒的恶劣环境,表现戍卒在行军路上艰难前行的悲苦心情。(2)杨诗紧承颔联,写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狂风呼啸,夹杂着进军的战鼓声。通过景物描写烘托征战的艰苦激烈场面,表现戍边将士冒着风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的精神。【解 析】9.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诗歌意境、情感的能力。“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意谓漫天大雪遮天蔽日,使战旗上的图画都晦暗失色;刺骨寒风不停呼啸,与战鼓声交织在一起。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

31、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 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边城风雪至,客子自心悲。风哀笳弄断,雪暗马行迟”描写边塞地区风雪到来,引发客子的悲伤,风声悲哀呜咽,以至于笳声凄凉哀婉,戛然而止;大雪纷飞,天地昏暗,以至于老马难以前行。表现了风大雪急。写出了边地的凄冷苦寒的恶劣环境,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凄凉渲染成卒在行军路上艰难前行的悲苦心情。10.D【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一声何处送书雁,句中的“雁”,代指书信、音信。A.“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32、”中“雁行”比喻诸军貌合神离;B.“孤雁不饮啄,飞鸣念群声”中的“孤雁”,“不饮啄”写出了孤雁的品骨;C.“唯有年年秋雁飞”,借“秋雁”表达物是人非之感;D.“讯音无雁寄回迟”中的“雁”,代指书信、音信。故 选D。I I.黛玉的柳絮词:寄寓她对自己不幸的身世的深切哀愁,有一种预感爱情理想行将破灭的悲愤呼声。词中借柳絮隐说人事(双关)。“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以柳絮之色白比人因悲愁而青春老死。黛玉从飘游无定的柳絮,联想到自己孤苦无依的身世,预感到薄命的结局,将一腔哀婉缠绵的思绪写入词中。(曾游百花洲的西施,居住燕子楼的盼盼,都是薄命的女子。)宝钗的柳絮词:宝钗所做是欢愉之词。赋予柳絮积极向上,

33、轻浮洒脱的积极含义。表达了她对待生活勇于挑战人生的情怀。宝钗以高洁自持,所以“解舞”“均匀”自诩。“几曾随水逝,岂必委芳尘”,表现她不愿随波逐流,落入下尘的志向。“韶华上青云”,体现其想要平步青云不落尘俗的人生志向。【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词内容、分析作者形象的能力。林 黛 玉 的 唐多令全词以飘泊的柳絮自比,抒发了林黛玉寄人篱下感怀伤逝的悲苦之情。这首词以“粉 堕 香 残”开篇,借柳絮的飘零映射自身的漂泊。燕子楼的典故常被前代文人用来泛说女子的孤独悲愁,与黛玉以泪洗面的心境相合。因而这两句的自况之意十分明显,她以“粉”、“香”暗指自己人格品质的洁白与芬芳,而以“坠、残 隐喻自己任凭命运

34、簸弄的不幸。”一团团,逐对成球”,既是写眼前柳絮粘连飘飞的实景,又语带双关,暗示出自己渴求和珍视的爱情。宝、黛二人情投意合,他们的爱情没有得到家庭统治者的认可,缺乏稳固的现实基础,随时都有被牺牲的可能。这与漂泊无定的柳絮多么相似。想到这些,黛玉不禁发出“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的悲叹。“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看似写杨柳草木之质也知愁,当美好春光即将结束的时候,白茫茫的柳絮挂满树冠,犹如愁白了头;而诗行后面却透露出自伤青春终将逝去的哀怨之情。她感到自己和柳絮一样无法逆料最终的结局,因而“叹今生、谁舍谁收!”柳絮飘坠,无人收拾自比。“嫁与东风春不管”,既是说柳絮被东风吹落,春光不管;更

35、是担忧自己将来不知被命运抛向何处,而知己无法过问。这首词自比柳絮,托物感怀,物我交融,意蕴浑厚。而 宝 钗 的 临江仙则截然相反,宝钗这首词充满了开朗乐观的情绪。这首词上片状物,着力描写风场柳絮、悠然起舞的情状。下片言志,抒写了柳絮的情志:有离即有合,有散必有聚。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柳絮的姿容和心理,实际上巧妙地借柳絮之口委婉地道出薛宝钗青云平步的志向。词的开头就已非同凡响:“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欢快轻盈、均匀优美的舞姿,流露出一种欢愉融洽的欣喜之情。词的第三句,接以“蜂团蝶阵乱纷纷”的描写,来进一步烘染这春意喧闹的大好时光,从而唱出了词人对春光的一曲赞歌。“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36、”用一 何曾”、一 岂必”的反问句式,写柳絮的不愿意随波逐流、飘坠尘埃,正好为词的下片抒写柳絮直上青云的心愿,巧妙地埋下了伏线。下片词人更侧重于抒写柳絮的情志:“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非常细腻地体现了柳絮尽管四处飘飞,也仍不改初衷,无牵无系,随缘自适的旷达襟怀。由于有了这层情志的铺垫,因而在词的最后三句,词人便直接地抒写了柳絮凭借东风扶摇直上的远大志向,这样便使整首词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完成了对柳絮感慨整个心理流程的揭示。显而易见,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柳絮的姿容和心理,实际上则是薛宝钗这位“人情练达世事明”的封建“淑女”自我个性的写照。12.A【解析】1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艺术手法的

37、能力。“截江组练驱山去,鹿战未收魏虎”二句,将势不可挡的汹涌潮水比喻为激战中如魏虎一般勇猛奔驰的军队,采用了比喻的手法。A项,“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诗人把“明镜”比作清溪,把两岸的群山比作“屏风”,采用了比喻的手法。B项,“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二句,是写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诗人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使用了夸张的手法。C项,“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二句,是将远望中的终南山和秋色相比,以具体有形的南山,衬托出抽象虚泛的秋色。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和拟人修辞。D项,“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二句,是写仙鹤久久地站在水边,蜜蜂也很少采蜜,都慵懒闲适。“闲”

38、“懒”等词赋予动物人格化,以物衬人。使用了拟人、衬托的手法。故 选Ao1 3.桃树为诗人亲手所种,是家的象征。桃树不断长高,是时光流逝的象征。桃树是抒情的线索,诗人由酒楼边的桃树想到桃树下的儿女。桃树是构造意境的要素,酒楼春景、娇女流泪、儿女行走,这些画面都包含桃树,形成优美的意境。【解析】13.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象及其作用的能力。这首诗中的“桃树 有其象征意义。“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树为诗人亲手所种,是家的象征;“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桃树不断长高,是时光流逝的象征。从诗歌结构来看,“桃树”是抒情的线索,“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

39、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诗人由酒楼边的桃树想到桃树下的儿女。从诗歌意境来看,“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桃树与酒楼构成优美的春景;“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桃花与女儿因思念“我”而流泪,构成一幅美丽又忧伤的图画;“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桃树下一双儿女行走,画面优美。总之,桃树在诗歌意境的塑造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14.借 景 抒 情,点明时令是深秋,渲染凄楚、苍凉的意境,传达出作者惆怅、悲伤的情感。【解析】14.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象的丰富意蕴的能力。“狼山秋草满”的意思是诗人站在通州狼山之上,千

40、年古刹之旁,背倚着千年古木,周边是的碧绿青草。句中“秋草”是指秋天里的草,点明时令已是深秋。诗人借景抒情,借长满狼山的 秋草”渲染凄楚、苍凉的意境,传达出作者惆怅、悲伤的情感。1 5.同:两首诗都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描写采桑女形象。十亩之间主要描写劳动结束后,姑娘们呼伴唤友相偕回家时的情景。采桑女以侵晨采桑,手挽桑条泪如雨下表现了采桑女的辛劳愁苦。异:十亩之间 侧重神态描写,表现采桑女劳动过后的轻松欢乐;采桑女 运用心理描写,采桑女想到去年此时蚕儿已初眠,而今年因春寒桑芽还未变成桑叶,再加上门外里胥催逼之声,表现了采桑女无奈焦灼的愁苦之情。【解析】15.本题考查诗歌比较鉴赏的能力。主要考查人

41、物形象的鉴赏。鉴赏人物描写的方法:注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对人物的刻画;注意环境描写(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人物的烘托作用:注意前后的对比烘托。十亩之间这是描写采桑人轻松愉快的劳动场景的诗,展示了一幅采桑女呼伴同归的桑园晚归图。夕阳西下,暮色欲上,牛羊归栏,炊烟渐起。夕阳斜晖,透过碧绿的桑叶照进一片宽大的桑园。忙碌了一天的采桑女,准备回家了。顿时,桑园里响起一片呼伴唤友的声音。人渐渐走远了,她们的说笑声和歌声却仿佛仍袅袅不绝地在桑园里回旋。“闲闲”,悠闲;泄泄”,和乐的样子。诗章表现的是劳动结束后,姑娘们呼伴唤友相偕回家时的欢乐情景。采桑女作者主要采用人物的动作描写和心理刻

42、画(或者“细节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表现采桑女的形象。写女子“侵晨采桑”“手挽长条泪如雨”,采用动作与神态描写,一大早就去采摘桑叶,非常辛苦,写出了采桑女辛勤劳动而又悲切愁苦的形态。“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去年此时桑蚕已经初眠了,今年因春寒桑叶还没有长好,内心忧愁,通过心理刻画,点出采桑女心中忧虑的事,再加上“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她愁听门外里胥催逼的声音,门外还有官吏在催促上缴新丝,而此时才二月,展现了采桑女内心的无奈之情。诗人把形态和心理描写融为一体,使采桑女形象感人至深。16.其一用“算落长竿削玉开”“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写像碧玉一般的新竹挣脱束缚,一

43、夜之间就拔节千尺,脱却尘泥,向上成长,直插云霄,寄托了诗人心怀凌云之志,不愿一直埋没,渴望早日实现的情志;其四用“古竹老梢惹碧云”,写古竹虽老,仍参天挺拔,梢可拂云,何等挺拔坚韧;“风吹千亩迎雨啸”写大风吹来,千亩的竹子发出排山倒海般的声音,何等雄浑豪迈;“鸟重一枝入酒尊”写风和景明之日,一小鸟气息枝头,其景可入酒樽之中,何等静谧安闲。表达诗人对自己虽失意家居,贫困潦倒仍甘守清贫,应对困境,葆有雅趣的精神追求.【解析】【分析】16.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中意象的能力。意象在诗词中是常见的,它往往对于诗人抒发情感起到一定的作用。常见形式是一系列意象描写,或者全首诗中只有一个意象,这时候就是采取了托物

44、言志的手法。第一首诗的大意是:笋壳落掉后,新竹就很快地成长,像用刀把碧玉削开;你看那些健壮的大笋都是奇伟非凡之材。它们一夜之间将会猛长一千尺,远离竹园的数寸泥,直插云霄,冲天而立。诗人把新笋刻画得具有这般美好的形象和美好的内心,是托物咏志,这新笋就是诗人李贺。诗人李贺虽然命途多舛,遭遇坎坷,但是他没有泯灭雄心壮志。他总希望会实现自己的拔地上青云的志愿,这首咏笋的绝句就正是他这种心情的真实写照。第二首诗的大意是:老竹虽老,仍矫天挺拔,梢可拂云,而我并不太老,却只能像家居茂陵时的司马相如一样,甘守清贫。风吹竹声时,仿佛雨啸;而风和景明时,一小鸟栖息枝头,其景却可映入酒樽之中。诗人自己此时失意家居,

45、贫困潦倒,托物言志,借写竹表达诗人对自己虽失意家居,贫困潦倒仍甘守清贫,应对困境,葆有雅趣的精神追求。这也是诗人自己处境的生动写照。两首诗情感的不同依据上述分析整理即可。17.C【解析】1 7.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春浅香寒蝶未游”的意思是春色尚早,杏花在料峭的春寒中独自绽放,却没有蜂飞蝶舞。由于节候尚早,未到百花吐艳春意浓的时分,一般树木枝梢上还是空疏疏的,空气里的花香仍夹带着料峭的寒意,蝴蝶不见飞来采蜜,只有归巢的黄莺聊相陪伴。在这种

46、情景下独自盛开的杏花,当会感到有几分孤独寂寞。这里融入诗人的身世之感,而杏花的形象也就由报春使者,转化为诗人的自我写照。A项,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嬉闹的彩蝶在花间盘旋飞舞不舍离去,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悦耳动人。第三句写花枝上彩蝶端跄,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妍。花可爱,蝶的舞姿亦可爱,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连”起来。正在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这就是末句的意境。“娇”字写出莺声轻软的特点。诗人借“戏蝶”和“娇莺”传达出对美景的喜爱之情。B项,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第三句“蜂蝶纷纷过墙去这句写到蜜蜂和蝴蝶的失望。蜜蜂和蝴蝶

47、也是喜花爱花的,它们在久雨中好不容易盼到天晴,兴冲冲地飞到诗人的庭院,结果大失所望,不得已纷纷飞过墙头而去。现在,不但花儿没了,蜂蝶也走光了,诗人的庭院真是寂寞极了,诗人的心也是伤感极了。这句通过描写蜂蝶的飞走,加深了抒情的意味,使惜春气氛更加浓重了。第四句“却 疑 春 色 在 邻家这句是写诗人的心理,紧承上句写来。诗人看到蜜蜂和蝴蝶纷纷越墙而去,内心忽然产生一线光明,他不禁猜想:莫非春色还保留在邻家吗!不然的话,蜂蝶怎么飞过去了呢?如果是这样该有多好,自己便可以追随蜂蝶,前去欣赏了。作者内心伤春惜春的心情和眼前自然景象巧妙接合,既赋予蜜蜂蝴蝶以人格精神,又暗暗流露作者的内心感触,两者神态、心

48、理写得活灵活现。C项,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西风”点明时节;“满园”极言菊花之多;“栽”字本身给人以一种挺立劲拔之感。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独说“满园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孤 字无缘。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生命力,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在飒飒的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不像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竟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了。诗人借菊花“满院栽”但是“蝶难来”,传达了惋惜和不平之情。D 项,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第三句是人物动

49、态描写。“急走 与 追 相结合,儿童们那种双手扑扑打打,两脚跌跌撞撞追蝶的兴奋、欢快场面就历历在目了,反映了儿童们 的天真活泼。第四句,菜花是黄的,又是繁茂的一片,一只小小的蝴蝶,飞入这黄色的海洋 里,自然是无处寻了。读者可以想象,这时儿童们东张西望,四处搜寻的焦急状态,以及搜寻不着的失望情绪等等,更表现出儿童们的天真和稚气。综合上面的内容分析,只 有 C 项中的“蝶”和“春浅香寒蝶未游”的“蝶”形象特点相似。途中见杏花 中,因由于节候尚早,未到百花吐艳春意浓的时分,一般树木枝梢上还是空疏疏的,空气里的花香仍夹带着料峭的寒意,所以“蝶未游”,诗人借杏花托兴,借 蝶未游 传达出了“一枝红杏 孤

50、寂 之 感。暗指自己满怀流离之感、身世之悲。题菊花中,诗人认为“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所以“蝶 难 来 实 际 是 借 菊 花“满院栽”但是“蝶难来 传达出对现实的惋惜和不平。故 选 C。18.“肯信”的意思是坚定地相信,“肯”加强了语气,有强调作用,突出了诗人对“良知”的坚守和对自己学说的自信。“须怜”的意思是必须怜惜,须”加强了语气,表达诗人对儒学历经千年传承的慨叹之情,表现了诗人对儒学的热爱和对学生的期许。【解 析】1 8.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词语的本意,再联系诗句分析词语的语境意义;特别是要借助词语以及句子的意思,分析出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