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古诗矛盾题示例与训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考古诗矛盾题示例与训练.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 0 2 3 届高考古诗矛盾题示例与训练考点:1 .王 维 田家态度前后矛盾2 .韩 愈 答张十一矛盾的隐微之情3 .宁 肯 天 湖(节选)一一三组看似矛盾的语句的妙处4 .苏 轼 柳氏二外甥求笔迹细节前后矛盾5 .李 嘉 祐 江 上 曲(节选)一一矛盾心理6 .李 白 别匡山隐逸与入世的矛盾【考点研究】一、常见考点1 .细节前后矛盾2 .矛盾心理3 .态度前后矛盾4.矛盾的隐微之情5 .宁 肯 天 湖(节选)三组看似矛盾的语句的妙处6 .隐逸与入世的矛盾【考点示例】一、王 维 田家态度前后矛盾【考点】1.态度前后矛盾2.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文本田家王维旧谷行将尽,良苗未可希。老年方爱粥,卒岁
2、且无衣。雀乳青苔井,鸡鸣白板扉。柴车驾赢衿,草屣牧豪新。多雨红榴折,新秋绿芋肥。饷田桑下憩,旁舍草中归。住处名愚谷,何烦问是非。【注释】属:草鞋。豪稀:健壮的肥猪。愚谷:即愚公谷,春秋齐桓公会猎于此,遇一老翁,老翁言此山谷名为愚公谷,后 用“愚公谷”指隐居或与人无争的地方,此处借指王维隐居的地方。问题1 诗歌前四句流露出诗人对农民的同情,结句又说“何烦问是非”,但两者并不矛盾。请简要分析。答案诗歌前四句客观呈现了青黄不接、年终岁末农民缺衣少食的困苦,流露出对农民的同情;但在诗人眼中看到的是田家常见的生活情态,借此表现田家顺应自然、自得其乐的田园生活。诗人借写田家贫穷却自然而然的生活,以 何烦问
3、是非”直接表达出诗人希望超世隐居的生活志趣。所以两者之间并不矛盾。解析本诗描写了田家的生活状况和情景,诗歌前四句客观呈现了青黄不接、年终岁末农民缺衣少食的困苦,田家的生活无疑是清苦的,其间流露出对农民的同情;虽然瘦牛破车,穿着草鞋放牧,披星戴月劳动,又有其自身的乐趣:“夕雨红榴拆,新秋绿芋肥。饷田桑下憩,旁舍草中归。”这几句是诗人眼中看到的田家常见的生活情态,借此表现田家顺应自然、自得其乐的田园生活。末两句以典作结,意 为“所居之处乃是隐者所居之地,何必自寻麻烦的去寻找世间的是是非非”,透出诗人超世隐居的闲情逸致,所以两者之间并不矛盾。问题2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旧谷
4、即将食尽,田里的庄稼还指望不上,即使是老年人也只能吃粥。B.作者选取田园中从春到秋几个典型的生活场景,展示田家生活常态。C.“红榴折”“绿芋肥”描写了景物的衰颓荒凉,衬托出田家生活的惨淡。D.本诗的语言平易自然,最后两句以典作结,给诗歌增添了含蓄之美。答案C解析C.”描写了景物的衰颓荒凉,衬托出田家生活的惨淡”错误,此诗虽然描写了田家清苦的生活景况,但又有其自身的乐趣,“红榴”“绿芋”二句描写的是田家的自然之景,展现了田家自然的生活。前言 田家描写了田家的生活状况和情景,田家的生活无疑是清苦的,少食无衣,瘦牛破车,穿着草鞋放牧,披星戴月劳动,却又有其自身的乐趣。中五联对仗,意象映对,色彩丰富。
5、末两句以典作结,虽语含愤懑,却依然透出诗人超世隐居的闲情逸致。全诗语言平易自然,给人以明快清新之感。注释 行 将:即将。2良苗未可希:田里的庄稼还不能指望上。希:希望,这里是指望的意思。3老年方爱粥:老年人连粥都舍不得吃。方:正。爱:吝惜,舍不得。4雀乳青苔井:雀儿在长着青苔的井边洞穴中孵化小鸟。乳:生子,这里是孵化小鸟。5白板扉:未上油漆的门。6羸铮:瘦弱的母牛。7草展牧豪稀:牧童穿着草鞋放牧着健壮的肥猪。履:草鞋。豪狒:古书上称健壮的肥猪。8折:折断,这里是落下的意思。9旁舍草中归:意思是直到傍晚才从田地里归家。旁:同“傍”。10愚谷:即愚公谷。相传在今山东临淄西。说苑政理篇记载:齐桓公逐
6、鹿到一个山谷中,见一老翁,就问这个山谷叫什么名字,那老翁回答说:“这个山谷叫愚公谷”.11何烦:怎么敢烦劳。谦词。用“何烦”常表示委婉地否定。赏析本诗描写了田家的生活状况和情景,田家的生活无疑是清苦的,少食无衣,瘦牛破车,穿着草鞋放牧,披星戴月劳动,却又有其自身的乐趣。中五联对仗,意象映对,色彩丰富。末两句以典作结,虽语含愤懑,却依然透出诗人超世隐居的闲情逸致。全诗语言平易自然,给人以明快清新之感。二、韩 愈 答张十一一一矛盾的隐微之情文本答张十一韩愈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赏筲竞长纤纤笋,那躅闲开艳艳花。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注】韩愈一生中
7、两次遭贬,本诗是他第一次被贬到阳山(今属广东)后的第二年春天作的。德宗贞元十九年,张十一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张到郴州林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赏警:竹名,生长在水边。那躅:杜鹃花科,可供欣赏。问题“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蕴含着作者内心深处许多矛盾着的隐微之情,请简要分析。(4 分)答案皇帝的深恩我尚未报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虚度余生而已。既有无辜被贬的愤怨与悲愁,(1 分)又有对自己从此消沉下去的担心总分)既有自己被贬南荒回归无望的叹息,(1 分)又有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1 分)注释功曹:官名。两三:几个。表示
8、少量。赏 警(yiin dang):一种皮薄、节长而竿高的竹子。那躅;杜鹃花的别名。恩波:谓帝王的恩泽。死所:死的地方。炎瘴:南方湿热致病的瘴气。霜毛:白发。译文春山明净,春江空阔,清澈得以见到江底的沙粒,悲伤哀怨的猿啼声处处可听。粗大的赏筲与纤纤嫩笋争相滋长,羊绑躅清闲自得,随处开放出鲜艳的花朵。皇帝深恩尚未报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虚度余生而已。吟读张署来诗后,叹看双鬓,顿时觉得鬓发白了一半。赏析诗的前半部分写景。“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勾画出阳山地区的全景。春山明净,春江空阔,还传递出一种人烟稀少的空寂。淡淡几笔,生动地摹写了荒僻冷落的景象。接下来是两组
9、近景镜头,“赏雪竞长纤纤笋,那躅闲开艳艳花。”赏当是一种粗大的竹子。那躅,植物名,即羊那躅,开红黄色的花,生在山谷间,二月花发时,耀眼如火,月余不歇。这一联,可以说是作者为前面一联的冷落景象又点缀了一些鲜艳、明快的色彩,增添了些许春天的生气。上 句 的“竞”字同下句的“闲”字,不但对仗工稳,而且传神生动。“竞”字把嫩笋争相滋长的蓬勃景象写活了;“闲”字则把羊鄙躅随处开放、清闲自得的意态托写出来。这四句诗,先写远景,后写近景,层次分明。有淡墨涂抹的山和水,又有色彩艳丽的绿竹和红花,浓淡相宜,形象突出。再加上哀猿的啼叫,真可谓诗情画意,交相辉映。这首诗中的景物,是与作者此时的处境与心情紧密相连的。
10、它体现了这样两个特点,一是静、二是闲。静从空旷少人烟而生,作者从繁华嘈杂、人事纷扰的京城一下子到了这僻远荒冷的山区,哀猿啼声处处有,人间茅舍两三家,这种静与作者仕途的冷遇相互作用,使他倍感孤独和凄凉。这种闲,由他的处境遭遇而来,这里的一切都显得悠闲超脱,没有羁绊,然而不免使人触景生情。身虽居闲地,心却一刻也没能摆脱朝廷的束缚,常 常 被“未报恩波”所烦扰,不能得闲,故而分外感慨。作者虽然写的是景,而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隐情,正如王夫之 唐诗评选所说:“寄悲正在比兴处。”诗的下半段叙事抒情,“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前 句 的“未”字 贯“报”与“知”,意谓:皇帝的深恩我尚未报
11、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虚度余生而已。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蕴含着诗人内心深处许多矛盾着的隐微之情;有无辜被贬的愤怨与悲愁,又有对自己从此消沉下去的担心;有自己被贬南荒回归无望的叹息,又有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他虽然没有直接说忧愁怨恨,只提到“死所”、“炎瘴”,却比说出来更为深切。在这样的处境中,尚还想“未报恩波”,这表现出儒家“怨而不怒”的精神。有了这一联的铺垫,下一联就容易理解。“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斗”同“陡”,是顿时的意思。“斗觉”二字用得奇崛,把诗人的感情推向高潮。这一联写得委婉曲折,诗人没有正面写自己如何忧愁,却说读了张署来诗后鬓发顿时白了一半,
12、似乎来诗是愁的原因,这就把全诗惟一正面表现愁怨的地方掩盖住了。并且写愁不说愁,只说霜毛陡加,至于何以至此,尽在不言之中。诗意婉转,韵味醇厚。诗写僻境,以画意出之,写忧愤,以曲笔出之。诗人似乎尽力想把他那种激愤的感情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但是又自觉不自觉地在字里行间透露出来,使人感受到那股被压抑着的感情潜流,读来为之感动,令人回味,形成了这首诗含蓄深沉的特点。【考题对接】一、苏 轼 柳氏二外甥求笔迹细节前后矛盾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柳氏二外甥求笔迹苏轼其一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 更问人。其二一纸行书两绝诗,遂良须鬓已如丝。何当火急传家法,欲见诚悬笔谏时。【
13、注】退笔:陈、隋间僧人智永学书30年,将废笔头埋入地下,谓 之“退笔冢”。元和脚:此处指柳公 权(字诚悬)书法。柳公权在穆宗请教如何练好书法时曾谏言“心正笔正字正”。脚,指笔形中的捺,俗称捺脚。家鸡:语 出 南史王僧虔传:“小儿辈贱家鸡,皆学逸少书。”遂良:唐代书法家褚遂良。1.有人认为诗人以“须鬓已如丝”勉励外甥,却 又“火急传家法”,前后矛盾,对此你如何理解?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书法学习者既要保持自己的个性和风骨,又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借鉴。B.诗人以舅父的身份表达对柳氏二兄弟的劝诫与期盼,言辞真挚恳切。C.诗歌笔调亲切,生动形象地阐发书法与人生之道理,全无议论痕
14、迹。D.诗中大量运用典故,意蕴深厚,显示出作者“读书万卷”的才学积淀。一、苏 轼 柳氏二外甥求笔迹【答案】1.不矛盾。诗人借褚遂良毕生追求书法终有所成,告诉外甥读书通神、练字有成,需要毕生追求、久久为功;诗人火急教授求学为人的道理,殷切期望外甥砥砺自身品德,他日报效国家,立德立志要趁早。(或:诗人不急于传授家法,希望外甥踏踏实实读书练字,砥砺自身品德,厚积薄发,他日效仿前贤,一展所学。)【解析】解答此题,先表明观点“不矛盾”。“一纸行书两绝诗,遂良须鬓已如丝”,书法不是一朝一夕可成之术,纸上寥寥数行,似乎一挥即就,实质上若不是日日苦思苦练,直到两鬓苍苍之时,是不能够达到书写得心应手的境界的。诗
15、人借褚遂良毕生追求书法终有所成,告诉外甥读书通神、练字有成,需要毕生追求、久久为功。诗人火急教授求学为人的道理,诗人认为从事书法创作的人固然需要不断读书学习,从而充实才华、吐故纳新、提高水平,而其他各业人员呢?当然也需要不断读书学习。汉代刘向 说苑中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说明人不论在什么时候,只有努力读书学习,才会有光明的前途,所以诗人殷切期望外甥砥砺自身品德,他日报效国家,立德立志要趁早。或者说诗人不急于传授家法,希望外甥踏踏实实读书练字,砥砺自身品德,厚积薄发,他日效仿前贤,一展所学。2.C【解析】C.“全无议论痕迹”错误,这首赠言诗生动
16、形象地阐发书法与人生之道理,议论色彩浓厚。二、李 嘉 祐 江 上 曲(节选)一 矛 盾 心 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江上曲 (节选)李嘉祐江上淡淡芙蓉花,江口蛾眉独浣纱。可怜应是阳台女,坐对河鹤娇不语。掩面羞看北地人,回首忽作空山雨。苍梧秋色不堪论,千载依依帝子 魂。【注】诗歌写于诗人被贬谪江南时期。阳台:指富贵人家。帝子:帝王的子女。这里指尧的女儿娥皇、女英,二人嫁给舜。舜南巡苍梧而死,二人千里奔丧,抱竹痛哭,泪尽而死。1 .“掩面羞看北地人,回首忽作空山雨”两句诗体现了浣纱女怎样复杂、矛盾的心理?是如何体现的?2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用“芙蓉花”
17、映衬浣纱女的美丽素洁,“独”写出浣纱女的孤独又引发读者联想。B.“可怜”的意思是可惜,表现出诗人对浣纱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C.尾联中用“不堪论”“苍梧秋色”来表现秋色的悲凉,用“帝子魂”表现浣纱女的高贵身份。D.与白居易借琵琶女表达自己命运悲凉一样,这首诗中的浣纱女也可看作是诗人的化身。二、李 嘉 祐 江 上 曲(节选)【答案】1.(1)心理。想见故乡之人又羞于对望。面对家乡的人,浣纱女掩面羞愧,无颜见家乡父老。思念故乡又尽力掩饰。为了掩饰自己的情感,浣纱女回头流泪。(2)手法。动作描写。用“掩面”“回首”等动作表现羞愧、掩饰自己的心理。情态描写。用“羞看”表现羞愧。比喻修辞
18、。用“空山雨”比喻浣纱女思乡的悲伤。【解析】心理:“掩面羞看北地人”,面对家乡的人,浣 纱 女“掩面”“羞看”,表现了她想见故乡之人又羞于对望,无颜见家乡父老的心理。“回首忽作空山雨”,浣纱女回头流泪,回头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情感,流泪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表现了她思念故乡又尽力掩饰的心理。手法:“掩面”“回首”运用动作描写,“掩面”表现羞愧、无颜见家乡父老的心理;“回首”表现掩饰自己思念故乡的心理。“羞看”是情态描写,表现无颜见家乡父老的羞愧心理。“空山雨”运用比喻修辞。把浣纱女的眼泪比作雨水,形象生动表现出浣纱女思乡的悲伤之情。2.C【解析】C.“用 帝子魂 表现浣纱女的高贵身份”错误。尾 联
19、用“帝子”的典故主要表现浣纱女悲凉的命运,不是写其高贵身份。三、李 白 别匡山一一隐逸与入世的矛盾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别匡山李白晓峰如画参差碧,藤影风摇拂槛垂。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注】匡山;指四川彭明县(今江油县)境内的大匡山,李白早年曾在此读书学道。1 .有人认为,这首诗表现了李白隐逸与入世的矛盾,你是否同意?请简要分析。2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远望色彩斑斓的匡山,近看随风摇曳的藤蔓,内心沉浸在美好的景色之中。B.“来多”即“多来”,“归晚”即“晚归”,因诗歌的平仄与对仗需
20、要而倒装。C.诗人倚树听猿啼阵阵,看僧人洗钵,以静衬动,表现出匡山中浓郁的生活气息。D.本诗语言风格清新隽永、灵动自然,与 蜀道难的大气磅礴、雄奇浪漫不同。三、李 白 别匡山【答案】1.答案示例一:同意。匡山优美的风景和闲适的生活让诗人无比留恋,表现出诗人的隐逸情怀。诗人想把自己的文韬武略奉献给清明的时代,体现出诗人入世的志向。因此这首诗表现了李白隐逸与入世的矛盾。答案示例二:不同意。虽然匡山风景优美,生活闲适,但作者已无心留恋,决心离开匡山施展抱负,在隐逸和入世之间做出了选择。写匡山美景和闲适生活是为了衬托作者远大的志向和入世的决心。因此这首诗没有表现出李白隐逸与入世的矛盾。【解析】对 于“
21、你是否同意”的解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选择一种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果同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首联 晓峰如画参差碧,藤影风摇拂槛垂”,天色初晓,作者走出门外远望匡山,只看到曙光中美景如画,山色斑斓,不禁心情舒畅。近处,藤蔓从树上垂下,随风摇曳,枝条轻轻拂过栏杆,令人心旷神怡。颔联“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山上野径交错,人们常常带着家犬一起走过。每逢夕阳西下,晚归的农人就背着柴薪走下山来。这一幅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画面,给人平静而悠远的感觉。此两联写出了匡山的美景,让诗人流连忘返,表现出诗人的隐逸情怀。但 尾 联“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则是笔锋一转,描绘出一幅匡
22、山虽美、无心留恋、决心奉献文才武艺的雄心壮志图。匡山虽美,我却要离开了。不是我不喜爱这里的美景,而是我已经决心走出大山,凭自己的文武才艺,开创一番伟大事业。此诗的前两联描写了匡山的自然美景,雄奇、秀丽、清幽,可见其对家乡的深情与依恋。尾联则抒发了他欲为大唐盛世奉献出文才武艺的宏伟抱负。因此这首诗表现了李白隐逸与入世的矛盾。如果不同意,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诗的前两联虽然写了匡山的美景,但作者写景并非为了表达自己隐逸的想法,而是为衬托后文做出入世抉择。表现出作者远大的志向和入世的决心。其次,作者正处于大唐盛世,好男儿志在四方,立志报国,所以最终“无心恋清境”,离开家乡,”已将书剑许明时”,决心
23、离开匡山施展抱负,展现出作者入世的决心。所以作者已经在隐逸和入世之间做出了选择。并不矛盾。2.C【解析】C.“以静衬动”分析错误,此处是以猿啼的声音,洗钵的动作来衬托此地的宁静,应为以动衬静,写出山中生活的宁静闲适。【译文】清晨,我远望匡山,但见青山如画,青翠的颜色深浅不一,树木参差不齐。藤影随风飘动,垂到栏杆上。山间的小路上,行人大都带着一只家犬行走,晚归的农民们都背负着柴薪。猿在树上喧叫,我倚树而立,看见大明寺里的僧人在失鹤池中洗吃饭的钵盂。不是我不爱这秀丽的美景,只因我已决心将我的文才武艺全都投入到政治清明的时代,以开创一番事业。【鉴赏】李白的诗主要有两种风格:一 种 为“狂风吹我心,西
24、挂咸阳树”式的大气磅礴、雄奇浪漫之壮美,诸如 蜀道难之类;一种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自然之优美。此诗应属后一类。另外,此诗也透露出李白隐逸与入世的矛盾。诗人思想中有很深的隐逸情结,所以把家乡描绘得极其优美,且环境清幽,适于隐居。但毕竟身处大唐盛世,男儿志在四方,立志报国,所以最终“无心恋清境”,离开家乡,“已将书剑许明时”。首 句“晓峰如画参差碧,藤影风摇拂槛垂”,天色初晓,作者走出门外远望匡山,只看到曙光中美景如画,山色斑斓,不禁心情舒畅。近处,藤蔓从树上垂下,随风摇曳,枝条轻轻拂过栏杆,令人心旷神怡。次 句“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山上野径交错,人们常常带着家犬一起走
25、过。每逢夕阳西下,晚归的农人就背着柴薪走下山来。这一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画面,给人平静而悠远的感觉。中间两联“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读书读累了,作者常倚树休息,没看云卷云舒,聆听猿啼阵阵。有时候还会看见大明寺里的僧人出来清洗钵盂,他们洗钵的那个池塘曾有白鹤飞来,如今却不知飞到那里去了。短短几句诗,描绘出匡山的美好景致,也表达出作者对这里所怀有的深沉感情。最后两句描绘出一幅匡山虽美、无心留恋、决心奉献文才武艺的雄心壮志图。诗 人“将犬”为伴,“带樵”晚归,听“猿啼”,看“鹤飞”,心旷神怡,安闲舒适。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匡山虽美,我却要离开了。不是我不喜爱这里的美景,而是我已经决心走出大山,凭自己的文武才艺,开创一番伟大事业。此诗的前三联描写了匡山的自然美景,雄奇、秀丽、清幽,可见其对家乡的深情与依恋。尾联则抒发了他欲为大唐盛世奉献出文才武艺的宏伟抱负。不是不热爱家乡与大自然,只是因为早已有了在盛世施展才能的抱负了。全诗八句,前六句皆写匡山“清境”,末二句写己之政治抱负,亦即远游之目的。全诗于清雅闲适中体现着作者远大的志向和豪迈的情怀,叙事娓娓,抒情款款,可见李白去蜀辞乡之际,既对故乡无限依恋,而用世之心更高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