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0876162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pdf(4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 1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文的内容。2、掌握重点字句,积累文言词汇3、反复诵读,深入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和写作手法。教学难点:目标 3教学重点:目标 1、2教学分析:教学分析:观潮写了南宋时期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文章以精炼的笔墨,分四段写了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健儿和观潮人群,描写的重点又在水军和健儿的水上表演,江潮之盛和观潮者之众,都衬托了重点描写的场面。浙江潮雄伟壮观,水上表演头绪纷繁,场面众多,观潮者士女骈阗,但在这篇短文中,作者却写得

2、井然有序,主次分明。这一方面是由于作者结构精巧,以海潮为线索,写景记事相融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另一方面也由于作者惜墨如金,用语十分简练。本文不仅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而且即便是简洁的白描,也写得十分生动形象。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方法:讨论与讲读法相结合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一、导语:导语:同学们,看过钱塘江大潮吧,感受如何?(学生自由说)现在我们来学周密的观潮,看看宋代人眼中的钱塘江大潮是什么样子?学生介绍作者,教师补充二、疏通文意:(按自然段进行,小组讨论,一人读句子,一人翻译,二、疏通文意:(按自然段进行,小组讨论,一人读句子,一人翻译,教师补充,纠正)教师补充,纠正)1

3、、翻译第一自然段:重点字词:A、既望:农历十六日 B、方:当时 C、仅:几乎,将近 D、既而:随着 E、际天:连接着天 F、震撼激射:震撼天地,激扬喷射 G、沃:用水淋洗 H、势极:来势极其2、翻译第二自然段:重点字词:岁年。尽穷尽。标树立,举。倏尔忽然。略一点点 逝去,往3、翻译第三自然段:重点字词:文画着 溯迎逆流迎着 出没健儿在水中忽隐忽现鲸波巨浪4、翻译第四自然段:重点字词:溢满 穹高 僦赁租用 容许,使。三、三、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提示:(教师补充)作者所处的时代是南宋,当时的都城在临安(杭州),观潮地在当时临安城南,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

4、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时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1、小组讨论本文四段段意:a)写海潮的雄伟壮观b)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c)写弄潮健儿的英姿d)写观潮人数之多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海潮)四、四、研读赏析:研读赏析:1、指明读第一自然段:(讨论)A、作者对江潮从那几方面进行描写的?写出了它什么特点?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正面描绘,由远及近的写出了海潮的雄奇景象B、杨万里的诗句有什么作用?作用是表现钱塘潮水的雄伟,形象生动,呼应首句,为下文作铺垫C、运用了什么修辞?(比喻、夸张)2、齐读 2、3、4 段,回答:本文题目是“观潮”,这些内容是不是离题?为什么?本文描写的水军演习

5、、弄潮表演以及观潮情景,既衬托了钱江涌潮的奇伟壮丽,又共同组成了南宋都城生活的风景画、风俗画,表现了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总结:本文是一篇在艺术上很有特点的写景记事佳作,以海潮为线索,写景记事相融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语言简练。描写十分生动,既用了比喻、夸张等描写手法,而且也用了简洁的白描。五、五、学生质疑,自由发问不懂得地方学生质疑,自由发问不懂得地方六、六、布置作业:布置作业:1、生字、解词各 2 遍2、翻译文章 1 遍3、课后 1、24、周记:课后三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 2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

6、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注意积累材料的习惯。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观潮。(齐读课题。)教师提问:课文写的是什么潮呢?二、放录像,初步感知天下奇观的壮丽与雄奇1、学生看录象。2、学生谈看录像后的感受。三、初读课文,理清顺序1、学生自渎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2、学生汇报交流。四、理解课文内容(重点学习第二部分潮来时。)1、学生自渎:边读边画出

7、描写潮水的语句。2、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根据学生的交流描写潮水的句子,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语句,想象录像上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加深理解体验大潮的奇特。)3、教师小结:作者把大潮到来时的气势写得多形象,正如预习提示中所说的,把大潮写得有声有色,雄伟壮观,使临其境。4、作者按什么顺序写潮水变化的?5、让学生带着无限赞叹之情大声朗读这段话。(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一段话。)6、学生自学余下的几段。五、课堂总结六、放录像让学生整体领略天下奇观的非凡气势。七、布置作业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 3 3教材分析教材分析1本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了解作者有顺序、抓特

8、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2学习本篇课文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学情分析学情分析1这是四年级的第一篇课文,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对学生的要求更近了一步。2之前学生也读过一些写景的课文,但是体会都不是很深刻。3作者通过课文所要抒发的感情可能学生都能体会到,但要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3.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教学重点和难

9、点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2.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事物的习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文。二、划分课文段落。三、讲读第一段。四、讲读第二段。五、讲读第三段。六、讲读第四段七、总结全文。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 4 4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其中 5 个会认的字,6 个会写的字,7 个要掌握的词语。)2.学习抓住重点句子,按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课文的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难点:二、教学重难点:课文 3、4 自然段是教学的重

10、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三、教学时间:三、教学时间:3 3 课时课时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吟诵古诗,导入新课:1.同学们,古代诗人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也曾经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去钱塘江观潮。(评析:古诗的引入,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人赞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知道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颂,同时,为学生营造出了一种浓郁的学习语文的氛围,让孩子们能够在一点一滴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2.课件出示:引导学生体会“

11、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观”字各是什么意思?(评析:让学生体会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是不一样的,从而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夯实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二)自主读文,探究识字:1.自由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新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争取做到把字音读准确。3.全班齐读生字和新词。4.全班共同交流生字中比较复杂的字形和容易读错的字音。教师重点强调“卧”字的第六笔是“竖折”。5.朗读全文,力争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评析:要充分发挥学生识字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识字,重视对学生自主识字的引导和交流,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12、(三)指名读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全班纠正读错的字音。(四)默读课文,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请你用铅笔做个标记。(评析:学贵有疑,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创造质疑问难的机会,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能够在读中生疑,并最终达到在读中释疑。)(五)变换身份,释疑解惑1.同学们,你们在课前都搜集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现在就请大家来做一名“小小地理勘探家”,结合你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和老师下发的资料(见附文),看看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你能解决哪一个,想想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被称作天下奇观?2.学生结合资料,认真研读,充分交流。(评析:变换身份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一种乐趣和新奇,同时也有效地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

13、极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学习是主动的,充满了探究,利用资料来解决课文当中的问题,也会让学生感觉到适当地搜集一些课外资料对于了解课文的内容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他们主动搜集资料的兴趣。)3.同学们,你们真是一个个成功的地理勘探家,看来,学习课文的时候,适当地搜集一些课外资料对于了解课文的内容很有帮助啊!(六)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3.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第二课时(一)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播放课件中潮来时的声音教师:听!这是什么声音?你听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评析:课件中播放潮来时的声音,将学生带入到情景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调动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14、。)2.深入学习课文 3、4 段,体会钱塘江大潮(1)教师:潮来时的壮观景象,课文中也有描写,现在请你认真默读课文3、4 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学生边默读,边画批)(2)小组内交流,边读边想象,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3)全班交流,深入体会。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以下的内容: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在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

15、起来。重点体会:人声鼎沸教师:怎么沸腾的,能表演一下吗?学生表演:跳着叫着,挥手喊着:潮来了,潮来了教师:刚才的场面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人声鼎沸,人们说话的声音就好象开了锅的水一样。(评析: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进入情境,入情入境地去读书,这样,课文中的一些词语的意思就自然地理解了。)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重点体会:横贯江面、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同学们,这时你们的心情怎么样?激动,读出这种感受,读到这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面对这么壮观的潮水,你还有什么样的心情?吃惊、惊喜体会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引入

16、范仲淹的诗句: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评析:通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潮来临时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的心情,受到感染和熏陶,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了文本当中,实现了与文本的深层次的对话。)比较句子A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B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C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小组讨论:体会潮来时声音之大,形态之壮观。)(评析:通过句子的对比,让学生充分地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语言,感受课文中的精彩描写,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体验,并且在不断地朗读比较中,把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把语言文字的训练真正地落到实

17、处。)(4)引入文字资料:钱塘江大潮来临时,另外一位作家这样写到(课件出示文字资料):潮头已经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盖地的来到眼前,后浪推着前浪,前浪引着后浪,浪拍着云,云吞着浪,云和浪绞成一团,水和天相撞在半空,好象千万头雪狮踏江怒吼,乱蹦乱跳,撕咬格斗你撞我,我撞你,一起化为水烟细沫,付之流水,波涛连天,好象要和九天银河相汇,大浪淘沙,好象要淘尽人间的污染,潮水腾跃,好象要居高临下,俯瞰风云变幻的世界。(自己读,并说说体会到了什么?)(评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时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不要就教材而讲教材,应该把视野投向更加广阔的语文天地,适时地给学生补充一些语文学习的内容,不仅可以加深学

18、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长此以往,学生将受益终生。)(5)播放录像。(快看,钱塘江大潮来了!)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假如你是一个游人,你会怎样赞叹?教师: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成千上万的游人来到钱塘江观潮,这观潮的人山人海当中有老人,有小孩,有中国人,有外国人,有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有国家的元首,有胆大的人,有胆小的人,有走遍世界的旅游者,也有很少到外面的乡下老奶奶,他们看到了这伟大的钱江潮,会发出怎样的赞叹?(教师随机采访学生)(评析:录像的播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这种视觉的冲击会让学生的心灵感到震撼,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师及时地抓住学生

19、情感体验的高峰,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人观看钱塘江大潮之后的不同感受,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地理解进一步深化。)(6)教师:是啊,不论是谁,当看到了钱江潮的壮观景象后,无不发出赞叹。请你把自己的感受送入课文之中再来读一读。(7)同学们,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潮来时的情景的呢?(远近)3.潮过后,还能称作是奇观吗?(学习第五段:重点体会“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语)4.那么潮来之前又是什么景象呢?是否也能算作是天下奇观呢?(学习第二段,体会:平静、人山人海)(评析:第二段和第五段略处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选准重点,防止面面俱到。)小结: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正像诗人苏轼所说的:八月十八潮

20、,壮观天下无。(二)内化语言,拓展延伸教师:同学们,这么壮观的景象,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现在,就让我们再来完整地感受一下钱塘江大潮吧!请大家看完之后做一次小导游,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介绍给更多的人。(放录像)1.教师:你觉得作为导游应该怎样介绍呢?2.出示小组活动建议:(1)可以选择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中的任意一部分进行介绍。(2)介绍时可以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加 J=-自己的一些感受或运用资料中的知识,可以一个人介绍,也可以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介绍。(3)介绍的语言要符合导游的身份。3.小组活动,教师巡视。4.小组汇报,教师相机点拨,并组织语言,适时评价学生。小结:听了你们的刚才

21、介绍,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前往观潮。希望同学们下课以后,继续关注钱塘江大潮,同时也可以关注更多的天下奇观。(评析:学生再一次变换身份,作为导游来介绍钱塘江大潮,实际上是让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将课文中学到的语言内化,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对学生是一个挑战,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孩子们在愉悦、欢快之中得到了能力上的提高。)附一:板书设计:潮来前:风平浪静人山人海观潮潮来时:齐头并进山崩地裂(远近)潮来后:漫天卷地风号浪吼附二:钱塘潮的形成到过海边的人,都会看到这样的景象:有时候海水像野马,向岸边奔来;有时候海水又像逃兵,退到离岸很远的地方。海水这种有规律的涨落,叫做潮汐(x)。著名

22、的钱塘江在每年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潮汐最大。钱塘潮为什么偏偏在八月十八最大呢?潮汐是由月亮和太阳对地球表面海水的吸引力造成的。农历每月的初一前后和十五前后,太阳、月亮和地球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和月亮的吸引力合在一起,吸引地球表面的海水,所以每月初一和十五的潮汐比较大。特别是中秋节前后,是一年中地球离太阳最近的时候,所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前后的秋潮是一年中最大的。钱塘江的秋潮,比其他地方的秋潮更壮观,这是由于杭州湾的地形特殊。钱塘江入海的地方叫杭州湾。杭州湾外宽内狭,出海处宽达一百公里,而往西到海宁县盐官镇附近,只有三公里宽。潮水刚进杭州湾,水面宽阔,越往西就越受到河流两岸地形的约束,只好涌积起来

23、,潮头越积越高,好像一道直立的水墙,向西推进。同时,由于潮流的作用,把长江泻入海中的大量泥沙,不断地带到杭州湾来,在钱塘江口形成一个体积庞大、好象门坎(kn)一样的“沙坎”。当海水推着江水向钱塘江口内涌去的时候,沙坎挡住了潮头,就形成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的壮观景象。钱塘江高达八米到九米。潮水到来的时候,汹涌澎(png)湃(pi),像千军万马。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钱塘潮。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 5 5一、说教材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 11 课观潮,这是一篇绘景文,作者以事物原本的发展变化作为观察顺序,用人潮相对,动静对比的方法,写出了钱塘江大潮这一壮丽的“天下

24、奇观”,从而激发同学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本课要两课时完成,依照大纲要求,第一课时,在指导同学朗读课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同学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同时依据小标题给课文分段。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认知目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逐渐”、“恢复”造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技能目标: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引导同学从中学习怎样积累资料;通过语感训练,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情感目标:让同学通过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因为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怎样注意积累资料”,所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注意积累资料”,即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学习作者是怎

25、样留心周围事物和积累资料的。“潮来之时”是文章的重点局部,所以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讲读课文,而讲读课文在语文基本功训练和重点读写项目的训练方面负担着最主要的训练任务,因此,编者将这课布置在这里,是在前两篇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它为例,让同学学习作者是怎样留心周围事物的,在知识体系上,它与上单元的训练重点项目“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街接紧凑。同时也为下单元“内容中体会思想”奠定了基础。二、说教法二、说教法在教学方法上,因为本课是篇文质兼美的写景记叙文,篇幅不长,但“天下奇观”的景象极为少见,因此,我将借助电教手段(录相、录像等)采用“情境教学法”进

26、行教学,即让同学入境界,进角色,动真心,吐真情来体会潮来时宏伟的气势,从而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三、说学法三、说学法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同学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将引导同学“边听边看,边读边思”的方法来学习,即引导同学在观看录像时要用心看,仔细听,在阅读文章时要一边读、一边想,并能做到联系上下文,读后想前,边读边想。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活读运心智,不为书奴仆”,只有学会怎样读书,才干将一本死的教材读活,“自能读书”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对同学进行学法指导尤为重要。四、课堂教学程序布置四、课堂教学程序布置(一)这节课我的教学思路是:“会文入境动心吐情”即通过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再通过电

27、教手段的辅助作用和对课文言语的细读入境界,进角色,通过边看边想,动之以情,最后又能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对“天下奇观”的赞叹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通过以上四步的教学,要让同学逐渐达到培养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的目的。我的教学思路的依据是:1符合儿童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事物规律;2符合本课的教材特点;3符合作者的思路。叶老常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二)课前准备:投影仪、胶片、放相机、电视机、录音机。目的是要用电化教学手段,协助同学入情入境,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缩短教学时间。(三)教学过程1导课首先用解题切入的方法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 11 课,课题是什么?板题(11、观

28、潮)“观”是什么意思?“观潮”是干什么?回忆 2 节学习内容,本课是写作者在哪儿观什么潮?钱塘江大潮在世人眼中是怎样的一种景观?(依据同学的回答板书:天下奇观)“天下奇观”四个字说明了什么?这个称号何时有的?从哪里知道?(理解“自古以来”一词)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向我们介绍这天下奇观的?(结合同学的回答板书,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过之后)我这样导课的依据是大纲对四年级阅读能力要求的第一条、即培养同学理解题目的能力,懂得题和文的关系,养成读文先读题的习惯,学会以题目为线索去阅读文章,并能找出表达中心的词语和句子。同时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教学原则,让同学阅读课文,回顾写作顺序,完成教学思路中的“会文”

29、。接下来由整体插入局部逐段分析。2逐段分析课文(1)过渡学习第二段过渡语: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天下奇观”,那一定壮丽、雄奇、令人神往,遗憾的是这么壮观的景象,老师却没有见过,你们见过吗?想不想去看看?好,那我们就做好准备?(带什么去?)老师建议大家带好两样东西:“眼睛”和“耳朵”。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说?(引导同学明白,要用心听、仔细看),现在做好准备了吗?好,我们现在马上动身,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到达目的地。设计这样的过渡语是为了下一步能带同学入境界奠定基础,其次以幽默的语言,告诉大家要用心听、仔细看,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接着教师利用文中的语言继续渲染气氛:农历八月十八是

30、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县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这时浪潮来了没有?关于潮来之前是怎样一番情景呢?书上哪儿告诉我们?引导学习第二段,自由朗读第 2 小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江面平静,人山人海、古塔、中山亭、观潮台、)依照同学的回答教师板书,江面很平静。这一局部是文章的非重点地方,且语言通俗易懂,教师略讲主要是让同学通过读之后,谈谈“潮来之前”的景观特点,使同学理解这些特点反衬了“潮来时”天下奇观的“奇”,接着引入下段的学习。(2)过渡学习第三段教师过渡: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期待着那激动人心的一幕

3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放江潮来时的录音)请大家发挥耳朵的作用,用心听,一会儿告诉老师你听到了什么?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在文章哪儿详细告诉了我们?引导学习第三段(3、4 小节),完成教学思路中的“入境”。a抽 2 名同学来朗读 3、4 自然段,其它同学边听边思,作者抓住了潮水的哪些特点描写的?(板书、声音、形状)潮来时是先听到的?还是先看到的?为什么?声音是怎样变化的?自由朗读,用“_”划出有关词句。检查学习情况,相机板书,“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理解“闷雷滚动、山崩地裂”。投影句子:“哪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齐读“哪声音”指什么?“山崩地裂”还可以用什么词来

32、代替(震耳欲聋、地动山摇、山呼海啸)?相比之下哪个词更能给人以惊心动魄的感觉?“颤抖”可否换成“抖动”、“震动”?(不行,颤抖是指短促而频繁的振动,幅度最小,用于此处较恰当),引导读这句,要读出排山倒海之势。请同学们依照由远到近的顺序把描写江潮声音的句子朗读一下(自由读、分组读)。b江潮由远和近滚滚而来,它的形状又是怎样变化的?大家想不想亲眼看看?好,不过老师呢要提两点要求,第一要用心听,仔细看;第二把你看后的体会告诉大家(师放录象)。听录音、看录像、说感受,可以让同学对“潮来时”先有感性认识,随后再学习文章,易使同学真正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这种惊心动魄的局面,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是

33、怎样描写的?轻声朗读文,用“”划出有关词句。检查学习情况,相机板书:一条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作者的观察顺序是什么?从远处看怎样?抽读相关的这句话:“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理解“这条白线”是什么。为什么是“一条白线”呢?“逐渐”是什么意思?能否用它练习说句话?再近些呢?抽读“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这句联系实际(如教室的高度等)理解“两丈多高”有多高,它怎么会是“白色城墙”?这与“线状”相比方何?再近些呢?抽读“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 6 6一、教材及学情一、教材及学情观潮是人教版

34、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向我们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编者将这篇课文选编在这里,一方面是继续培养学生抓住主要内容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上好一堂课必须了解学生。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富于想象,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对文中描绘的雄伟景象缺乏直观感受,需要老师提供直观的图像帮助。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依据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我特拟定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识记生字词,抓重点词句进行品味,注重语言积累。2、技能目标:学习作

35、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3、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使学生受到壮阔美和力量美的感染,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感情。三、教学重难点:三、教学重难点:我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能力,确定出本课的重难点。重点:学习课文 3、4 自然段,体会大潮的磅礴气势。难点: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四、教法四、教法“教有多法,但无定法。”在本课中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法和朗读法进行教学。通过展示课件让学生身临其境,情寓其中,从而感受大自然的伟大力量,并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品味,更好地理解课文。五、学法五、学法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

36、律,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地学习,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六、教程六、教程1、激趣导入,引人入胜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学也是如此,一堂课的导入十分重要。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用潮水声作衬托,同时用优美的语言声情并茂地渲染课堂气氛,勾起学生想去观潮的强烈欲望。2、观看画面,启发想象,学习第 2 自然段。我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潮来前人山人海的情景。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假如自己身在其中此刻的心情怎样?我的意图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通过边看边想,设身处地地理解人们期盼潮水早点来的焦急心情。课堂教学不仅在于老师的导

37、,还在于学生的学。对于第二自然段的内容我将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提出问题:江潮还没有来,作者看到了什么?学生通过读书,能够自己解决问题。三、读中感悟,理解课文 3、4 自然段。潮来时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我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学习,运用情境教学,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悟情,学生采用看、读、思、背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a、首先运用多媒体学生展示潮来时的情景,学生的情感一下子沉浸在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中。同时,我巧设疑问,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里采用情景教学法将视觉手段与听觉手段紧密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b、如此壮观的景象,作者又是如

38、何进行描绘的呢?我因势利导、自然过渡,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1、小学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准备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来朗读课文,比如:自由读,合作读,指名读,读自己喜欢的词语、语句等,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感悟,读中自得。然后出示自学提示(1)作者观潮的顺序是怎样的?(2)作者抓住了潮水的哪些特点来描写?我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共同探讨、合作解决问题,存在困难的地方,我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抓住潮水声音变化的词语。如:闷雷滚动响声越来越大山崩地裂和潮水形态变化的词语,如:一条白线-拉长、变粗-白色城墙-白色战马来理解大潮的雄伟气势。2、爱因斯坦

39、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我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在本课中学生也许会提出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潮水为什么会拉长呢?我组织学生议论交流,然后我结合钱塘江的地理位置及形状及时点拨,这样,学生的疑问就得到了解决。3、为了使学生提高品味词句的能力,又再一次为大潮的雄壮所折服,我将引导学生背诵 3.4 自然段,让学生把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内化为自己的真切感受,受到大自然美的熏陶。四、回归整体,理解全文在理解了前面两个重点段落以后,我让学生回过头来,整体浏览全文,感受观潮的整个过程,从而整体把握全文。五、总结延伸,感情升华钱塘江大潮给我们留下了深

40、刻的印象,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此处我将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为了进一步升华主题,我向学生展示祖国大好河山的图片,有意识地把这种感情升华到对大自然,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 7 7一、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观潮(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十三课)是一篇描写祖国壮丽河山的文章。本课的设计旨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观看录像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感受祖国河山的壮丽,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

41、,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注意积累材料的习惯。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三、教学重点:三、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四、教学准备:四、教学准备:自制课件、录像机、鹏博士教学软件、液晶投影仪、大屏幕、录像带、多媒体电子教室。五、课堂教学设计:五、课堂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13 课观潮。(齐读课题)教师提问课文写的是什么潮呢?(板书:钱塘江潮)教师介绍:钱塘江是浙江省最长的一条河流,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

42、(解释“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有什么不同)。(二)汇报交流1.请同学们谈一谈通过预习对这“天下奇观”有何初步的了解?2.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课本,说说预习时你是怎样给课文分段的?能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分吗?(板书: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三)放录像(潮来时一段)。初步感知“天下奇观”的壮丽与雄奇。1.过渡:钱塘江大潮气势非凡,那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让人惊心动魄。难怪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日,在海宁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上汇集了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外游客,他们争先恐后地早早赶到,盼望一度钱塘江大潮的风采。同学们,你们见过那种景象吗?想不想亲眼看一看?老师这里有一段录像,请同学们戴上耳机,看看画面

43、,听听声音,来初步感受一下这“天下奇观”。2.学生谈看录像后的感受。(四)理解课文内容过渡:刚才我们在录像上看到的景象书上也有,同学们看看是哪一段?(学生通过看书找出是 3、4 自然段)1.学生自读 3、4 自然段。划出能写出潮来时气势的语句,把不明白的问题用问号标出,对特别喜欢的句子就努力读精彩些。2.学生质疑。(根据学生的提问随即板书关键词语)(1)教师通过视听教学帮助学生解疑。课件出示: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a.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b.怎么会出现“一条白线”?看到白线人们怎样沸腾的,学学看,就这种场面可以用文中的

44、哪个词来形容?c.齐读这句话,读出那种沸腾的场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a.怎么会形成“白色城墙”呢?因为大潮由远而近,远看像白线的白浪越变越大,越涨越高,看上去就像一道白色城墙。)3.交流学生喜欢的句子。(根据学生的交流随即通过大屏幕展示写潮水的句子,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语句,想象录像上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加深理解体验大潮的奇特。)课件出示: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a.潮来时是什么样的声音?谁能学学看?b.就这种声音作者用什么词来形容的?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a.师:看到白线拉长变粗,潮水很快地占满江面,迅

45、速向我们奔涌而来,那气势越来越雄伟,你的心情也会随之越来越激动,谁能读出这种感觉来?b.指读。c.男女同学比赛读。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a.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如果这句话换成“浪潮越来越近,气势越来越雄伟,声音越来越大。”你觉得怎么样?b.如果换成原来的内容,又觉得怎样?怎样才能读出那种气势来?c.指读、师读、齐读4.教师小结:作者把大潮到来时的气势写得多形象,正如预习提示中所说的,把大潮写得有声有色,雄伟壮观,使人如临其境。(板书:有声有色、雄伟壮观)5.学生将 3、4 自然段连起来,有感情得边读边想象

46、,再次体会潮来时的雄伟气势。6.学生通过访问教师计算机,调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教师在网上查看学生练习情况)7.调一学生的练习作示范,投影到屏幕集体订正。(1)作者按什么顺序写潮水变化的?(教师指屏幕启发学生说出由远而近)(板书:远 近)(2)师小结:作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位置的变化,按由远及近的顺序写潮水变化,使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听到声音越来越大,看到潮水越来越近,浪头越来越高,使我们感受到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非凡气势。我们为在祖国大地上有如此壮观的景象而自豪、而骄傲。(3)让学生带着无限赞叹之情大声朗读这段话(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一段话)。(4)师生接读(教师说括号中的词,

47、学生接读余下的内容)(5)小结: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潮来时”一段,通过学习了解到钱塘江大潮来势凶猛,气势非凡,那么“潮来前”、“潮过后”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8.学生自学余下的几段。(五)学生质疑。(六)学生通过网上查阅,自己解疑。(七)学生通过网上访问教师计算机。调作鹏博士软件中观潮一课的练习,据自己情况自由选择,自我检测(教师网上查看,个别辅导)。(八)课堂总结。(九)放录像(让学生整体领略“天下奇观”的非凡气势)(十)布置作业。附:板书设计:13 观 潮远 潮来前 雄伟壮观、(钱塘江潮)潮来时近 潮过后 有声有色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小学四年级观潮教案 8 8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

48、读“盐”等 12 个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潮”等 13 个字和“奇观”等 15 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34 自然段。3.了解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能说出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把握内容要点。4.读古诗浪淘沙,能在课文中找出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句子。5.能找出具体描写“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景象的句子,通过感情朗读,想象“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画面,能用自己的话和课文的语句说说想象到的画面,选择印象最深的与同学交流,了解抓特点写具体的写法,感受体会钱塘潮的壮观奇特。重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3、4、

49、5。难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5。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教师:“盐”等 12 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教学 PPT。学生:每人一套“盐”等 12 个会认读字字卡。教学时数: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注:1.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用班级的组织形式进行交流汇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2.学生答案,注意指导符合语法规范;并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设计中不再说明。)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1.出示任务:默读单元导读的两段话,借助背景图,想一想,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课

50、文?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有哪些?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2.反馈指导。(PPT 出示单元导读)预设:这个单元学习的课文都是表现自然之美的课文。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有两个: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向同学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3.小结:对了。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表现自然之美的课文,这些课文写到自然的现象、景象,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的不一样的美。学习这些课文,要一边读描写的句段以便在脑海中展开想象,形成具体形象的表象,并把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感情朗读品味这些描写表现出的意境,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美。习作训练是“推荐一个好地方”,要把“好”,即推荐的理由写清楚,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