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知识点思维导图+习题训练02山水游记类文言文阅读(解析版).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0873098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2.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知识点思维导图+习题训练02山水游记类文言文阅读(解析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3年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知识点思维导图+习题训练02山水游记类文言文阅读(解析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知识点思维导图+习题训练02山水游记类文言文阅读(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知识点思维导图+习题训练02山水游记类文言文阅读(解析版).pdf(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02 山水游记类(知识点思维导图+习题训练)里 雉 旦 南景物描写,绘声绘色融情于景,意境灵动托物言志,含蓄隽永;语言精美,佳句频现纯悴表现娱情山水(热爰与留恋)类 的(很少)表达民本忧国思想类题材丰爵,主 旨 多 变 腌(事)喻 人(理)类(富有理趣):借景浇心中不平之块金类的(作者一般为被贬人文)表 达 以 雅 士 上 命 的 嘘首先,略读全文,了解文段所叙述的事情:何人游何景点,标明游趺其次,在阅读过程中,找到文段所描写的景物:看景物的特点、景物的变化再次,画出文段所表现的人物性格、思想、行 为.态度、品德、命运、影响最后,通过阅读,领悟文段所蕴含的情理:对人、事、景的态度、情感;作者的

2、人生态度、生活情趣;人生哲理。【2022 河南中考真题】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算竹,闻水声,如鸣现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淅列。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抵,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级,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十折拉行,艺与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翊日,饭于林虑,亭午抵桃林村,乃山麓也。泉声央道,怪石奇花,不可胜数。山回转,平地数寻,

3、曰槐林。坐石弄泉,不觉日将晡,憩环翠亭,四顾气象潇洒,恍然疑在物外,留连徐步。薄幕,至明教院,夜宿于连云阁。(节选自柳开 游天平山记)【注释】林虑:今河南省林州市。晡(b U):申时,午后三时至五时。1.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尤清冽 中的 清冽”是清凉的意思,写出了小石潭水的清澈寒凉。B.斗折蛇行 中的 斗 蛇 指像北斗星、像蛇一样,表现溪流的曲折蜿蜒。C.明灭可见 中的 明灭 指忽明忽暗,写出岸边树影斑驳、明暗交错的景象。D.“坐石弄泉 中的 弄 在这里有玩赏的意思,表现了作者的闲适愉悦之情。2.把甲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4、。3.甲文段中作者的情感经历了由 乐 到 忧 的变化,乐 和 忧 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游记一般采用“移步换景 和 定点观察”的写法。请根据两个文段的内容完成填空。甲文段以“定点观察 为主,作者立足小石潭,对潭中景物和 进行了描绘。乙文段以 移步换景 为主,作者的游踪是:早上从林虑出发,后来途径槐林,,夜宿于连云阁。【答案】L C2.阳光往下一直照到潭底,鱼儿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3.乐 的原因是:小石潭的美景;忧 的原因是:环境凄清,不能久留。4.潭 周 围 环 境 到 桃 林 村 环 翠 亭 明 教 院【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

5、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C.理解和分析不正确。根据“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可知,明灭可见 的是流入小石潭的溪水的身影,而非表现“岸边树影斑驳、明暗交错的景象”。故选C。2.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下,向下照射。澈:透过。布:照映,分布。3.本题考查内容和理解。根 据【甲】隔算竹,闻水声,如鸣现环,心乐之”青树翠蔓,蒙络摇级,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等

6、景物描写可知,作者 乐 的原因是:小石潭的美景;根 据【甲】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等景物描写可知,作者“忧的原因是:环境凄清,不能久留;结合作者经历可知,引发了作者的贬谪之忧。4.本题考查信息筛选。(1)根据题干 甲文段以 点观察 为主,作者立足小石潭,对潭中景物,找到“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幽邃”可知,此处应填:潭周围环境;(2)根据题干 乙文段以 移步换景 为主,作者的游踪是 和 早上从林虑出发,找到 亭午抵桃林村,可提炼出游踪是:桃林村;(3)根据题干 乙文段以 移

7、步换景 为主,作者的游踪是 和 早上从林虑出发,以及上一游踪是“桃林村,找到 憩环翠亭 可提炼出游踪是:环翠亭(4)根据题干 乙文段以 移步换景 为主,作者的游踪是 和 早上从林虑出发,以及上一游踪是 环翠亭,找到 薄幕,至明教院”可提炼出游踪是:明教院。【点睛】参考译文【甲】从小土丘往西走约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于是)砍伐竹子,开出一条道路,下面显现出一个小小的水潭,潭水特别清凉。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像各种各样的石头和小岛。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潭中大约

8、有一百来条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往下一直照到潭底,鱼儿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呆呆地静止不动,忽 然 间(又)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人逗乐似的。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的曲折,(又)像蛇爬行一样的蜿蜒,(有时)看得见,(有时)看不见。两岸的形状像犬牙似的参差不齐,看不出溪水的源头在哪里。坐在石潭旁边,四面被竹林树木包围着,静悄悄的,空无一人,(这气氛)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待下去,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乙】第二天,在林虑吃早饭,正午是抵达桃林村,原来这里才是山脚。

9、山泉声在道路两旁叮咚作响,路边奇形怪状的石头和珍奇花草,数不胜数。山回路转,有一块几丈大的平地,叫槐林。我坐在石头上,摆弄着山泉,不知不觉到下午申时,在环翠亭上休息,环顾四周,景色清新脱俗,忽然怀疑自己在人世之外,我留连美景,慢慢前行。傍晚时,到了明教院,当晚住宿在连云阁。2022年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初中学业语文质量检查语文试卷】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苏城有南园、北园二处,菜花黄时,苦无酒家小饮。携盒而往,对花冷饮,殊无意味。或议就近觅饮者,或议看花归饮者,终不如对花热饮为快 街头有鲍姓者,卖馄饨为业,以百钱雇其担,约以明日午后,鲍欣然允议。明日看花者至,余告以故,众感叹

10、服。饭后同往,并带席垫,至南园,择柳阴下团坐。先烹茗,饮毕,然后暖酒烹肴。是时风和日丽,遍地黄金,青衫红袖,越阡度陌,蝶蜂乱飞,令人不饮自醉。既而酒肴俱熟,坐地大嚼。担者颇不俗,拉与同饮。游人见之,莫不羡为奇想。杯盘狼藉,各已陶然,或坐或卧,或歌或啸。红月将颓余思锵担者即 为买米赛之果服而归。(节 选 自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1)或议就近觅饮者()(2)悬时风和日丽()(3)越 阡 度 陌()(4)既而酒肴俱熟()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而归B.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

11、而归C.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而归D.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而归3.翻译下面句子。(6分)(1)携盒而往,对花冷饮,殊无意味。(2)明日看花者至,余告以故,众咸叹服。4.你从文中感受到了哪些生活情趣?请简要回答。(3分)1.(4 分)(1)在(2)这(3)越过,走过(4)全,都2.C (太阳要下山了,我想吃稀饭,那个卖馄饨的就去买米煮了粥,吃饱了大家散去。)3.(1)带着饭盒去,对着花饮冷酒吃冷菜,很没有趣味。(2)第二天看花的人都来了,我告诉他们这样做的原因,他们都很赞叹佩服。4.热爱自然,喜欢和朋友相处,自由自在,闲适快乐。(答出其中三点,意思相近即可。

12、)【参考译文】苏城有南园、北园两处游玩的地方,菜花黄了的时候,苦于没有酒家可以喝几杯小酒。带着饭盒去,对着花饮冷酒吃冷菜,很没有意味。街头有个姓鲍的,卖馄饨为生,我们用一百钱雇他的一套东西,约他明天午后去,姓鲍的爽快同意了。第二天看花的人都来了,我告诉他们这样做的原因,他们都很赞叹佩服。饭后大家一起带着席垫去了南园,选择柳树荫下团坐。我们先烹茶,饮完,然后热了酒并煮了食物。当时风和日丽,遍地黄金色的花,大家穿着青衫红袖,走过田间小路,蝶 蜂 乱3令人不喝酒也陶醉了。等到酒肴都烧好,大家坐在地上大嚼,那个担馄饨的言谈不俗气,我们拉他一起饮酒。游人见了我们,都羡慕我们的奇思异想。吃完后,杯盘弄得乱

13、七八糟,大家都有点喝醉,有的坐有的睡,有的唱有的叫。太阳要下山了,我想吃稀饭,那个卖馄饨的就去买米煮了粥,吃饱了大家散去。2 0 2 2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 2分)(甲)月夜游宝石山记都穆壬戌4 秋,八月既望,予至杭,望西湖之上有宝石山甚胜,将以斯夕玩月其上。故人周学谕与予自山之阴而登,酌元学士黄晋卿读书之轩,俯瞰全湖,一碧万顷,而吴山前据,类屏障然。其余若凤夙、南屏之山,万松、慈云之岭,又皆蜿蜒回拱,欲趋而先。其东则钱塘之江,弥漫浩渺,极目无际,而西陵诸山,出没烟霏翠霭间,诚天下之绝境也。夕阳既没,明月在轩,山姿水色,倏焉而变。予情愈豁,

14、飞觞痛饮,巡阑忘寐,盖不知夜之几何,恍然若置身广寒清虚之府,乐可言耶!余性好月,丙辰中秋,尝玩之于扬子江之金山,每夺于人,以为平生奇观。今复玩于此,殆造物者之不吾靳 而亦岂易得哉!夫湖山月色,千古常新,第以人情之异,故悲喜随焉。前乎吾者赏与否,其悲与喜固不可得而知也。天下名山游记选注释:壬戌:明孝宗弘治十五年(1 5 0 2)。黄晋卿:黄漕,元人。靳:吝惜。(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 .请写出下列句

15、子中词的意思。(4分)(1)类屏障然 类:(_ _ _ _ _ _)(2)望西湖之上有宝石山甚胜胜:()(3)诚天下之绝境也 诚:()(4)第以人情之异 第:()2 .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 分)将以斯夕玩月其上。3 .下列诗句中,与“夫湖山月色,千古常新,第以人情之异,故悲喜随焉”一句所表达的情与景关系(赏景之理)不一致的是()(2分)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一杜甫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一 一 张继C.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一一宋代:蒋 捷 虞美人 听雨D.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一辛 弃 疾 破阵子为陈

16、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甲)(乙)两段文字都对月色进行了描写。请结合文段中的划线句子,分析说明两文写法的不同;并说说两文作者感情的差异。(4分)1 .(1)类:像,类似(2)胜:优美(3)诚:实在、确实(4)第:仅,只2 .将在这个晚上到(在)这宝石山上赏玩月亮。3.D4.写法:【甲】文中,“夕阳既没,明月在轩,山姿水色,倏焉而变。予情愈豁,飞觞痛饮,巡阑忘寐,盖不知夜之几何,恍然若置身广寒清虚之府,乐可言耶!”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直接描写月色“倏焉而变”之美妙,侧面写自己的陶醉之情突出月色之美妙。【乙】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谷交横,盖竹柏影也。”用比喻,将月色比作水,突出月色的皎洁

17、。感情:【甲】文抒发的是作者赏月时愉悦陶醉之情。【乙】文诗人因“闲”而能尽情欣赏月色的欣慰、陶醉的乐观豁达,也有怀才不遇的失落惆怅悲凉。(写作手法2 分,表达情感2 分)【译文】明孝宗弘治十五年,八月十六日,我到了杭州,远远看见西湖岸上有一座宝石山风景很好,将要在这一天晚上到宝石山上去赏月。老朋友周学谕和我从山北攀登而上,在元代黄晋卿学士读书的屋子里饮酒,俯瞰全湖,万顷碧水,吴山在湖东南像一道屏障。其余如凤凰山、南屏山,万松岭、慈云岭等,乂都蜿蜒回环,像是想要争先往前。东面是钱塘江,浩浩渺渺,一望无际,而西陵的群山出没于水烟之间,真是天下绝美的胜境啊。夕阳西下,明月照在轩廊上,山容水色,变幻多

18、姿。我的心情十分舒畅,举杯痛饮,在廊间闲步而忘记入睡,竟不知夜深到了什么时辰,仿佛置身在月宫中,快乐得无话可说了。我生性就喜欢月亮,丙辰年的中秋,我曾经在扬子江的金山上赏月,常常向别人夸耀,认为那是我平生少见的奇异的景象。今天又到了这里赏月,我生性就喜欢月亮,丙辰年的中秋,我曾经在扬子江的金山上赏月,常常向别人夸耀,认为那是我平生少见的奇异的景象。今天又到了这里赏月,才知原来是造物者对我不吝惜,这哪里是容易遇到的呢?湖的风光,山的景色,千年以来就是永远不会消失的,这都是根据人的心情的而有所不同,所以景物的悲、喜也就随着变化。在我前面来的是否赏到月亮的,他的心情是悲是喜我就不得而知了。【2022

19、年河南省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四、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 成 13-16题。(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竟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选自陶弘景 答谢中书书)(二)虎丘,中秋游者尤盛。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 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 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友人徐声远诗云:“独有岁寒好,

20、偏宜夜半游。”真知言哉!(节选自李流芳 游虎丘小记)【注】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恶(w t l):厌恶。趺坐:两脚盘腿打坐。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 分)()A.渣流见底水尤演冽山治水秀B.五色笠辉阡陌直通百感笠集C.四时俱备前人之述备矣关怀备至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不复出焉无以复加2.把 语 段(一)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夕日欲颓,沉鳞竞跃。3.语 段(一)在句式和节奏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2 分)4 .两位作者都钟情自然,他们分别发现了怎样的自然之美?请简要分析。(4分)I.【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清澈/清澈/清新、秀丽;B.互相

21、/交错/交融、汇集;C.具备/详尽/全,尽;D.都译为“再、又”;故选D。2.【答案】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颓,坠落;沉鳞,指水中潜游的鱼;竞,争相。3.【答案】语 段(-)多用四字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感较强;间用散句,参差错落,于整齐中有变化。【解析】本题考查句式特点。根 据(一)文“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可知,(-)文多用四字句形成对偶,读起

22、来朗朗上口,句式整齐,音韵和谐;根据“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可知,本文长短句相结合,整散句相结合,于整齐中有变化,富有变化的美感。4 .【答案】语 段(一)作者笔下的自然绚烂多彩,充满了勃勃生机。语 段(二)作者笔下的虎丘在月夜之下空荡清幽,呈现出本真之美。【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根 据(一)文“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可知,(-)文描绘了清澈的溪流,高耸的山峰,翠绿的竹、林,欢愉的动物,描绘的景色富有生机与活力,色彩绚烂;根 据(二)文“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

23、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可知,在半夜时作者与友人来到虎丘,在月下静静对坐,此时并无其他友人,作者享受心与景的交融,侧面表现了虎丘在月夜之下空荡清幽,呈现出大自然的本真之美。【点睛】(一)参考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鸟的叫声此起彼伏;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二)参考译文:虎丘在中秋时

24、游人极多。我在初十便到了郡中,当晚就游览了虎丘,月色非常曼妙,游人也还不多,风吹过建在高处供人乘凉赏月的楼台,偶尔有一两队歌女吹笙点缀,并不使人厌恶。但还是不如山林空寂之时,一人前往要合我意。今年的春天,我曾和无际一起在这里拜访仲和。半夜之时,月亮出来了,不见人影,我们一起盘膝坐在石台之上,既不饮酒,也不交谈,只静静地对坐着,便觉得悠然之间心与周围清净之情景同在了。我一生中造访虎丘两次,(也就这一次)见到了虎丘的本色。我的朋友徐声远作诗云:“独有岁寒好,偏宜夜半游。”说的真对啊!【2022 福建漳州一模】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跨华封荤,顶,溪从其下折而西去觅下溪之路,久不得。见一

25、小路伏丛林中,乃匍匐就之。初犹有路影,未几下皆积叶,高尺许,蜘网翳之;上则棘莽蒙密,钩发悬股,百计难脱。省脱,则悬涧注溪,危石叠嵌而下。石皆累空间,登其上,始复见溪而石不受足转堕深莽。余计不得前,乃即从涧水中攀石践流,遂抵溪石上。其石大如百间屋,侧立溪南,溪北复有崩崖壅水。踞大石坐,又攀渡溪中突石而坐,望前溪西去,一泻之势,险无逾此。久之,溯大溪,践乱石,山转处溪田层缀,从之,始得路。(选 自 徐霞客游记)注解 华封:今漳州市华安县。壅水:因水流受阻而产生的水位升高现象。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跨 华 封 绝 顶 绝:蝉则百叫无绡(与朱元思书)绝:(2)E匕 脱 比:其两膝相匕匕者(

26、核舟记)比: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始复见溪/而石不受/足转堕深莽 B.始复见溪/而石不受足/转堕深莽C.始复见/溪而石不受/足转堕深莽 D.始复/见溪而石不受足/转堕深莽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觅下溪之路,久不得。(2)乃即从涧水中攀石践流,遂抵溪石上.4.选文中徐霞客探游华安,柳宗元也曾到小石潭探幽,两者在游记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有何不同?请结合链接材料简要分析。链接材料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1.极 停 止 等 到 靠 近2.B3.(1)(我)寻找下到溪边的路,很长时间都没找到。(2)便立即从润水

27、中攀越岩石踩着流水走,于是到了溪中的岩石上。4.示例:徐霞客一路披荆斩棘涉水攀石,展现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而柳宗元短暂的快乐之后 凄神寒骨,可见其内心郁积苦闷。【解析】L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越过华封的最高处。绝:极。句意:蝉长久地叫个不停。绝:停止。(2)句意:等到逃脱时。比:等到。句意: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比:靠近。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句意及结构来分析划分停顿。句意为:才又看见溪流,但岩石上不能立足,转身摔下茂密的荒草中。始复见溪 写又看到溪流;而石不受足 意思转

28、折,写不能在石头上立足:转堕深莽”是结果;故断为:始复见溪/而石不受足/转堕深莽。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之:的;得:找到;(2)乃:于是、就;即:立即:践:踩:遂:于是:抵:抵达。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柳宗元被贬永州,心情抑郁凄苦,只得寄情山水,希求能从美好风景之中排解自己心中的郁闷。小石潭记中,作者初闻水声,又见小潭,看见鱼儿欢悦,潭水清澈,心中觉得愉悦

29、。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但一被小潭周围凄清的氛围所触发,短暂的快乐马上消失,被贬的凄苦郁闷之情就乂涌现出来。徐霞客一生并未入仕,他很想外出探询名山大川的奥秘,感受自然之美好奇绝,为天下山水作志。所以在他的笔下,自然景物皆是自己的探访的对象,不存在排解自己某种情绪的可能。”上则棘莽蒙密,钩发悬股,百计难脱,可谓披荆斩棘;余计不得前,乃即从涧水中攀石践流,遂抵溪石上,涉山攀石,可见徐霞客探寻山水之胜是历尽艰难的,但他毫不畏惧,反而从中得到极大的乐趣,表现出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点睛】参考译文越过华封山的最高处,溪水从下面转向西去.我寻找下溪边的路,很长时间都没找到。

30、看见一条小路隐藏在茂密的荆棘中,就匐匐着顺小路走。一开始还有点路的影子,没多久,脚下全是堆积的树叶,有一尺多高,蜘蛛网蒙在树叶上;上面则是密密麻麻的荆棘杂草,钩住头发、刺进大腿,真是有一百条计谋也难逃脱。等到逃脱时,则是涧水悬空注入溪中,陡岩层叠镶嵌而下。岩石都层叠在空间,登上岩石,才又看见溪流,但岩石上不能立足,转身摔下茂密的荒草中。我估计不能前进了,便立即从涧水中攀越岩石,踩着流水走,于是来到溪中的岩石上。这块岩石有一百间房屋那么大,侧立在溪流南边,溪流北边又被崩塌的山崖堵塞。我盘坐在巨石上,又攀越到突立在溪中的岩石上坐下,望着眼前的溪水往西流去,一泻千里之势,险要得几乎没有哪一处能超过。

31、坐了很久,逆溪而行,践踏着乱石,山转弯处溪边田地层层连接,顺田地走,才走到正路上。链接材料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 无 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2022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六、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912题。(14分)合江亭记沱江自岷而别,张若、李冰之守蜀,始作硼以捷 水,而阔沟以导之,大溉蜀郡、广汉之田,而蜀已富饶。今成都二水,皆江沱支流,来自西北而汇于府之东南,乃所谓二江双流者也。沱旧循南隍,与江并流以东。唐人高骈始凿新渠,缭出府城之北,然犹合于旧渚。渚者,合江故亭。唐人宴饯之地,名士题诗往往在焉。从靖不治

32、,余始命葺之,以为船官治事之所。俯而观水,沧波修阔,渺然数里之远。东山翠麓,与烟林篁竹列峙于其前。鸣漱抑扬,鸥鸟上下。商舟渔艇,错落游衍。春朝秋夕置酒其上,亦一府之佳观也。既而主吏请记其事,余以为蜀田仰成官渎咒不为塘嫌 以居水,故陂湖潢漾 之胜比他方为少。倘能悉知潴水之利,则蒲鱼菱天之饶,固不减于蹲鸥a 之助。古之人多因事以为饰,俾其得地之利,又从而有观游之乐,岂不美哉?兹或可书以视后,盖因合江而发之。【注】提:遏制、堵塞。渎:沟渠。域:堵水的土堤。陂湖潢漾:泛指河川湖泊。蹲鹏:植物名,俗称芋头。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而网沟以导之 与烟林篁竹列崎于其前 故陂湖潢漾之胜比他方为少2 .

3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与烟林篁竹列峙于其前/万钟于我何加焉B.始作期以提水/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C.俯地观水/与之论辩,言和加色夷D.乃所谓二江双流者也/乃重修岳阳楼3 .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春朝秋夕置酒其上,亦一府之佳观也。兹或可书以视后,盖因合江而发之。4 .本文与 岳阳楼记同是因重修名胜而写,所绘之景也有相似之处,两文的写作意图是否相似?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4分)1 .拓宽,使宽 阔 耸 立 美 景(共 3分)2 .B3 .春天的早晨或秋天的傍晚,在(合江亭上)放一壶酒,(边饮边赏),也是一城的美好景观啊。这(个想法)或许可以书

34、写下来给后人观看,大概因为是两江汇合而有所感慨吧。(共 4分)4 .不相似。岳阳楼记意在规劝朋友滕子京,希望他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2分)。本文描写J 在合江亭上所见的美丽景象,借合江亭主要官员请其记事之机,提出兴修水利的建议(2分)。(意对即可。共 4分)【2 0 2 2 福建泉州一模】七、寺名同“承天,文意各不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甲】承天寺泉州承天寺,异迹甚多。寺中有九十九井,相传一僧畜异志,欲掘百井以为兆,后功亏其一而土。井上筑石塔数处,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山门口有梅花石,石光而平,中隐梅影一

35、枝。每年梅树开花时,影上亦有花;生叶时,影上有叶;遇结子时,影上有子;若花叶与子母落之时,则影上惟存枯枝而已。寺中又有魁星石,近视无物,远望如一幅淡墨魁星图。至天将雨时.石上绽出水珠,亦俨然结一魁星形也。(清 梁 章 钳 归田琐记节选)【乙】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并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俘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注】畜:同 蓄。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后功亏其一而4:止(2)若花叶与子俱落之时俱:(3)月色入户户:(4

3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 项 是()A.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B.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C.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D.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近视无物,远望如一幅淡墨魁星图。(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4.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小明从标题看出了两文写作内容的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不同之处。1.停 止 全,都 门 只 是2.A3.(1)在近处看,没见什么东西,从远处望去,就像一幅用淡淡的墨水画成的魁星图。(2

37、)张怀民也还没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4.甲文标题点明写作对象,文章内容围绕写作对象介绍其中景物的来历、数量、特点等。乙文标题交代文体和时间、地点、事件,文章内容侧重叙写作者和友人夜游承天寺的所见所感。【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后来功亏其一而停止。停止。(2)句意:如果花叶和子一起落的时候。俱:全,者 上(3)句意:月光从门户射进来。户:门。(4)句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只是。2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句意及结构来分析划分停顿。句意为:凡

38、是苍蝇飞到塔上,无论多少,头都朝下,没有有微小差别的。凡苍蝇飞集塔上”写苍蝇落脚的位置,无论多少”写苍蝇数量,头皆向下”写苍蝇的姿势,无有小异者 补充说明苍蝇姿势全都相同。故断为: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故选A o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 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近:从近处;远:从远处;如:像;(2)相与:共同,一起;步:散步;中庭:院子里。4.本题考查题目与文章内容

39、的分析。甲文题目,只有寺名,因此可以判断文体为说明描述类的文章,题目 承天寺 即文章的写作对象。文章围绕 承天寺,介绍了寺内的多种 异迹,如九十九口井、苍蝇落塔上头必朝下、梅花石的梅影等。乙文题目 承天寺夜游”,包含的内容较丰富:承天寺 是地点;夜 是时间;游 是事件,同时也表明了文体 游记。因此乙文题目概括揭示了文章的中心事件,表明文章是一篇记叙文,因此文章内容着重叙述了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时,所见的景物及心理的感受。【点睛】参考译文承天寺泉州承天寺,奇异的景物有很多。寺中有九十九井,相传一僧突发奇想,要挖掘第一百口井作为吉兆,后来功亏其一而停止。井上有几处建筑石塔

40、,凡是苍蝇飞到塔上,无论多少,头都朝下,没有有微小差别的。山门口有梅花石,石光而平,一枝梅影在石头上被隐藏了。每年梅树开花时,影像上也有花;长叶的时候,影上有树叶;遇到结子时,影上有子;如果花叶和子一起落的时候,那么影上就只剩下干枯的树枝而已。寺中又有魁星石,近看没什么,远远望去像一幅淡黑色魁星图。到天将要下雨时,石上绽出水珠,也俨然结成一个魁星的形状。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

41、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2 0 2 2 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 2 分)新城游北山记晁补之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稍西,一峰百绝有望介然佟可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愕而顾,如麋鹿不可接。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楣,如蜗鼠缭绕,乃得出。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暮,皆宿。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

42、十竿,相摩夏,声切切不已。二三子不得寐。迟明,皆去。既还家数日,犹恍惚若有遇,因追记之。后不复到,然往往想见其事也。(选 自 古文鉴赏辞典,有删改)【注】蹊(x l):小路。介然:界线分明的样子。蹑:穿(鞋袜)楣(s h t i n):栏杆的横木。缭绕:迂回,回环。子: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这里的意思是年轻人。适:恰好。摩戛:摩擦。1 .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一 峰 高 绝 有 蹊 介 然 仅 可 步2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1)稍酉_ _ _ _ _ _ _ _ _ _(2)既坐_ _ _ _ _ _ _ _ _ _(3)且暮,皆宿(4)迟明,皆去

43、_ _ _ _ _ _ _ _ _ _3 .下列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与之语,愕而顾/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B.如蜗鼠缭绕,不得出/见渔人,乃 大 惊(桃花源记)C.山风飒然而至/潭西南面望(愚公移山)D.曲折依崖壁为栏楣/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有僧布袍蹑履来迎(2)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5 .本文结尾作者“往往想见其事”和 桃花源记中刘子骥“欣然规往”原因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2分)【链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1.【答案】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步2.【答案】向西 已经.之后 黄昏,日落时 离开3.【答案】C4.【答案】(1)有僧人穿着布袍和鞋子前来迎接(2)同来的两三个年青人都吃惊地互相看着,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5.【答案】本文中作者“往往想见其事”,是在体验过北山美景之后的回味无穷,这利一想见其事”,是为了表达自己对这处美景的赞美与怀念之情。桃花源记 中刘子骥的“欣然规往”,则更多的是身处恶劣的社会环境中,对没有战乱、安居乐业、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