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全册名师创新教案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0872049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PDF 页数:61 大小:8.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全册名师创新教案教学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鄂教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全册名师创新教案教学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全册名师创新教案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全册名师创新教案教学设计.pdf(6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全册目录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1.好山好水好地方2.富饶的地方3.我们生活的地方变了样第二单元爱护我们的家园4.我喜欢美好的环境5.节约水和电6.爱惜每一张纸第三单元我进步,我快乐7.我比以前做得好8.向别人学习9.和诚实交朋友10.每天进步一点点四单元火热的夏天11.夏天到了12.清凉一夏13.开开心心过暑假鄂教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1、以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

2、活的儿童。2 依据市教育局教育教学工作布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二、学生基本情况:学生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后,基本懂得了学校的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的学习生活。三、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加强法治教育以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其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

3、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二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生活中的法治、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法治观打下基础。四、教学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敬畏法治的儿童。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将从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三个方面展示内容。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情感与态度:了解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致。知道家乡的名胜古迹及当地富饶的物产,初步形成热爱家乡的情感。感受家乡的变化,形成建设家乡的意识。行为与习惯:培养与

4、人合作的习惯,学会与同学和睦相处及分工合作。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一定的方法调查、了解自己生活地方的名胜古迹、丰富物产的相关资料,学会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做记录,形成一定的技能。尝试制作简单的家乡小吃,形成初步的劳动技能。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家乡的调查、家乡物产的再创造等活动,培养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锻炼与人交往、交流及合作的能力。初步掌握搜集材料、整理材料与表达的方法。第二单元爱护我们的家园情感与态度: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热爱大自然,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取向和生态意识。行为与习惯:逐步形成在日常生活中珍惜、节约自然资源的好习惯。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地球上的资源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初步感

5、知周围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理解环保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通过亲身感受、调查、观察等活动,了解身边的环境状况,提高收集资料的能力,并学会初步的统计方法。第 三 单 元 我进步,我快乐情感与态度:能看到自己和别人的成长、变化,并为之感到高兴。对学习、生活充满自信,愿意向身边的榜样学习。行为与习惯:体验到诚实带给别人和自己的快乐。勇于给自己不断提出新目标,并能天天坚持,有始有终地完成自己的计划,虚心好学。逐步养成诚实、不说谎话的好习惯。能初步分辨是非,知道怎样做才是一个诚实的孩子。知识与技能:体会到进步从点点滴滴开始,学习自我认识、自我总结的技能。过程与方法:在玩游戏、情景表演、行为训练、故

6、事讲演、情感体验、讨论交流、对比思考等活动中去感受和发现,初步掌握取得进步与全面地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的好方法。第四单元火热的夏天情感与态度;养成亲近自然、热爱夏天的情感,能充分体验夏天的乐趣,乐于对大自然中的现象进行探究,体验成长的快乐。行为与习惯:养成较好的假期生活习惯,合理安排暑期生活,注意游泳安全。了解夏天季节变化的特点及其动植物、人的活动的关系,具有观察、记录动植物变化的能力。知识与技能:了解夏季防止雷击、消暑降温、游泳安全的常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讨、交流等探究活动,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相关科学常识,乐于实践,多渠道地获取知识,积累经验。五、教学重难点:第一单

7、元:1、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2、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3、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第二单元:1、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2、爱护公物和别人的劳动成果,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3、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4、对自然现象有探究的兴趣。能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5、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6、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第三单元:1、能初步分辨是非,不说谎,做诚实的孩子。2、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3、亲

8、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4、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5、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第四单元:1、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2、了解设施的作用,能在成人指导下利用知道基本紧急救助和自救办法。3、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六、教学措施:二年级 道德与法治教学应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为充分体

9、现教学的实效性,针对 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性,教学时可采取以下措施: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范例。充分利用教科书中所提示的活动案例,力图体现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是基本的课程资源之一。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课程要求收集一些本地、本校、本班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2、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资源充分挖掘学校、社区图书室及家庭中的图书资源、媒体资源,并促进儿童之间、班级、年级和校际之间图书、资料的交流和共享。重视利用儿童自身的兴趣、经验和活动中的发现、体验等作为活动的资源。教学活动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4、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如讨论、资料调查、

10、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七、教学进度表序号单元内容教学内容课时1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1.好山好水好地方322.富饶的地方233.我们生活的地方变了样24第二单元爱护我们的家园4.我喜欢美好的环境255.节约水和电266.爱惜每一张纸17第三单元我进步我快乐7.我比以前做得好188.向别人学习199.和诚实交朋友21010.每天进步一点点111第四单元火热的夏天11.夏天到了21212.清凉一夏2131 3.开开心心过暑假1注:课时安排以实际教学为准。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单元目标情感与态度1.了解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致,知道家乡的名胜古迹

11、及当地富饶的物产,初步形成热爱家乡的情感。感受家乡的变化,形成建设家乡的意识。令行为与习惯2.培养与人合作的习惯,学会与同学和睦相处及分工合作。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一定的方法调查、了解自己生活地方的名胜古迹、丰富物产的相关资料,学会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做记录,形成一定的技能。尝试制作简单的家乡小吃,形成初步的劳动技能。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家乡的调查、家乡物产的再创造等活动,培养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锻炼与人交往、交流及合作的能力。初步掌握搜集材料、整理材料与表达的方法。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从各方面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家乡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本单元并没有直接出现“家乡”一词,而 是 用“我们生活的地方”作为

12、单元的主题。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儿童的认知规律,本单元安排了“好山好水好地方”“富饶的地方”“我们生活的地方变了样”三个主题。从家乡的自然风光到人文景观,再到名胜古迹,展现了家乡的各种面貌;从家乡的特产到特色小吃,展现了家乡丰富的物产;从眼里看到的家乡变化到展望家乡的未来,展现了人们生活的变化。这些内容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他们会从这些浅显的、熟悉的场景中了解并认识自己的家乡,形成对家乡的热爱。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不必强调“家乡”的概念,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人手,了解家乡,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本单元主要落实课程标准中如下几个内容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8、知道家乡的风景

13、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7、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8、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9、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教学建议单元建议总课时:7课时第 1个主题:3课时第 2个主题:2课时第 3个主题:2课时1.好山好水好地方教学目标1、感受自己生活的地方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2、感受家乡的美景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3、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以及它们的故事。教学准备师生课前共同调查自己生活的地方有哪些美丽的自然风光,并搜集自己生活的地方的自然风光的照片或图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主

14、题:我们这里很美1、谈话导入:教师出示几张家乡自然风光的照片,请学生欣赏照片上的景色。照片中拍摄的是我们生活的地方。瞧,这里有山、有水,多美呀!你的感受和我一样吗?也请你把搜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看。2、学生分组,在小组内展示家乡自然风光的照片,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准备得比较典型的照片、图片。3、指名几位学生上台展示、介绍自己搜集的照片。教师就如何介绍,给学生提一些建议。如:你这张照片是在哪里照的?都有谁啊?你那天都玩了些什么?你高兴吗?(师生、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评价。)4、小结要点:我们生活的地方有许多美丽的自然风光。第二课时活动主题:留住精彩教学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搜集照片时,一定要注

15、意学生选择的是不是本地的风景,能否发现与说出照片中家乡的特点,介绍中是否表达出对家乡美景的欣赏与喜爱。今教学拓展分组将搜集到的美景照片或图片进行汇总,以“瞧,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方”为题,办一份小报。然后将各小组办好的报纸粘贴在墙上,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参观,还可以组织班级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活动。教学准备师生课前共同搜集自己在家乡的美景中快乐玩耍的照片。教学过程1、提问导人:阅读教科书第4 5 页的照片和图片。你是不是觉得照片和图片上的情景很熟悉呢?仔细观察孩子们脸上的表情,你发现了什么?2、引导学生观察,指名学生回答。3、小结要点:孩子们畅游在美景中,体验着快乐。4、游戏:快乐直通车。(1 )谈

16、话过渡:你有和照片上的孩子们相似的快乐经历吗?能把你的快乐和大家分享吗?(2 )学生分组,在小组内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在家乡的美景中快乐玩耍的照片,介绍照片中的景色在哪里,同小伙伴交流自己在那里的快乐经历。(3 )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说说自己的快乐经历。5、请用绘画或文字的形式把你的欢乐瞬间记录下来,可以和同学合作完成,也可以独立完成。第三课时活动主题:风光名胜故事多教学要求在“快乐直通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向小伙伴或老师介绍自己的快乐经历,还要注意聆听其他同学的快乐经历。教学拓展进 行“我生活的地方精彩一刻”摄影作品展示交流活动,或组织学生组成摄影采风团进行拍照,整理照片在全班发表。

17、教学准备1、师生课前调查家乡有哪些名胜古迹以及它们的故事。2、教师课前准备家乡风光片及古代黄鹤楼与现代黄鹤楼的对比图。教学过程1、谈话导人:我们生活的地方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我们一起来看看。2、教师播放家乡风光片,学生一起欣赏。3、教师提问:在风光片中你看到了哪些名胜古迹?指名学生回答。4、小结要点: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了解黄鹤楼。5、阅读教科书第7页的照片及介绍,思考:为什么要起名叫黄鹤楼呢?6、说说黄鹤楼的传说。(1 )学生分组,在组内相互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黄鹤楼传说的资料。教师要鼓励每位学生都积极发言。(2)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讲述黄鹤楼的传说。(教师引导学生对同伴的讲述做简单的评议。)(

18、3 )教师出示古代黄鹤楼与现代黄鹤楼的对比图,引导学生了解黄鹤楼的演变。(4 )全班一起朗读教科书第7页关于黄鹤楼的古诗。7、小结要点:除黄鹤楼之外,我们生活的地方还有许多其他的具有悠久历史与优美传说的名胜古迹。教学拓展制作家乡名胜古迹宣传手页:你最喜欢家乡的哪一处名胜古迹,用搜集到的图片或自己拍摄的照片,配以文字进行介绍,制作成宣传手页,与小伙伴进行交流。1、学生搜集的资料是否是本地的名胜古迹。2、在小组活动中,学生是否能表达自己对家乡名胜古迹的欣赏与热爱。3、学生在介绍资料时是否积极踊跃。板书设计教学反思2.富饶的地方教学目标1、知道当地的各种特产,了解当地丰富的资源,尝试用当地的特产制作

19、一些小饰品,培养创造思维能力。2、知道当地的特色小吃,尝试制作一种特色小吃,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合作意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主题:家乡的特产教学准备1、教师课前搜集当地的特产,用当地特产制作成各种小饰品,并用布袋子装好。2、学生课前准备当地的特产以及制作小饰品所需要的材料。教学过程1、游戏一猜猜看。(1)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布袋子:这个袋子里装了很多宝贝,大家猜猜看,里面装的是什么?(2 )请学生上来摸一摸,猜一猜。2、教师向学生展示袋子里的物品,边展示,边示范介绍。3、大家知道我们这儿还有哪些特产?请学生自由介绍当地的特产,教师适当进行补充。4、小结要点:我们生活的地方,物产很丰富。5、教

20、师出示用当地特产制作的各种装饰品,如:椰壳做的盒子、橘皮做的小橘灯、芦苇编的小动物等。这些装饰品好看吗?这可是用我们这儿的特产做成的,你也来试试吧。6、比一比,看谁做得好:学生动手用自己带来的特产制作小饰品,教师相机进行指导。7、评一评:将学生制作好的小饰品摆放在讲台上,全班学生一起来评议,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小饰品。教学要求教师课前搜集的当地特产和用特产制作成的小饰品,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既要常见,又要有地方特色。第二课时活动主题:特色小吃味道好教学准备1、师生课前共同调查当地的特色小吃及其做法。2、学生分组,各组商量制作什么小吃并了解它的做法,准备制作材料。3、教师了解学生的制作情况,帮助学

21、生准备制作材料。教学过程1、教师导人:我们生活的地方不仅风光秀美,还有很多著名的特色小吃,很多人都慕名前来品尝。2、教师提问:通过课前调查,你知道我们家乡有哪些小吃吗?3、游戏一开火车。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每次介绍一种家乡小吃,依次传递,不能重复,看哪个小组知道的家乡小吃最多。4、教师提问:在这么多的特色小吃中,你最喜欢的小吃是什么?5、指名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特色小吃,学生相互交流。6、学做特色小吃:今天我们也来办个“小吃一条街二(1 )动手做一做:学生分组,各小组分别制作一种有家乡风味的特色小吃。教师巡视,对学生有困难的地方给予帮助。(2 )评一评。互相尝一尝,看看哪个小组做的特色小吃最

22、好吃、最地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3.我们生活的地方变了样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家乡的变化,感受家乡的发展。2、展望家乡的未来,提升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建设家乡、为家乡争光的意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主题:我看到的变化教学准备师生课前共同调查自己生活的地方的变化,搜集各种新旧照片进行对比。教学过程1、教师导人:我们生活的地方,每天都有新的变化。你注意到这些变化了吗?2、说一说:阅读教科书第1 1 1 2 页,说说书中小朋友生活的地方发生了哪些变化?指名学生回答,并请其他学生进行补充。3、提问过渡:我们生活的地方有变化吗,有哪些变化呢?4、小组活动:我了解的生活的地方的变化。学生分组,在组内

23、展示课前搜集的生活地方的新旧照片,通过新旧照片的对比,说说生活的地方发生了哪些变化。5、各小组派代表,说说本组成员共同发现的变化。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将变化的内容写入或将学生提供的新旧照片贴在相应的框中(如下图)。6、小结要点:我们用眼晴去观察,到处都有变化。我们用心感受,我们生城市建设环境情况住房情况其他情况资料来源活的地方越来越好。7、畅想未来:你希望我们生活的地方变成什么样子?画一画,写一写。教学要求学生搜集的关于生活地方变化的资料可能比较散,教师要注意在活动中指导学生进行分类、归纳。教学拓展将学生畅想生活地方的未来的作品收集起来,布置成一块展板我们生活的地方的未来蓝图。第二课时活动主题

24、:欢迎你来做客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卡通木偶一个。教学过程教师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一丹丹(出示卡通木偶)。丹丹来自很远的地方,对我们这里不熟悉。谁能给她介绍一下我们生活的地方?2、学生分组,共同商议如何给丹丹介绍我们生活的地方。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做介绍,介绍时怎样突出家乡的特点与特色。如:我们生活的地方有哪些风光名胜和动人传说?我们这里有哪些物产和特色小吃?我们生活的地方从过去到现在发生了哪些可喜的变化,未来又将是什么样子?3、展示活动:教师扮演“丹丹”的角色,各小组向“丹丹”介绍我们生活的地方。(鼓励学生的介绍,引导学生评议哪个小组的介绍体现了我们家乡的特.点与特色。)4、

25、“丹丹”小结:大家生活的地方真好,真想马上出去玩!我想请我的好朋友也来这里玩,大家能给她写封信,邀请她来做客吗?5、写一写:给丹丹的朋友写一封信,向她介绍一下我们生活的地方,并邀请她来做客吧。6、评一评:请几位学生读一读自己写的信,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评一评,他们这样邀请丹丹的朋友好不好。教学要求为了增强真实感,让学生人情人境,也可借助课件模拟“丹丹”形象,让学生的介绍以“丹丹”为对象,进行模拟表演。教学拓展可以在学校的支持下联系手拉手学校的领导及老师,安排学生一对一地结对相互通信,介绍自己生活的地方。1、学生能否发现与感受到生活的地方发生的变化2、学生能否对生活地方的未来做合理化的想象,是否有创

26、新与独特之处。3、学生是否能积极热情地参与到活动中。4、学生能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第二单元爱护我们的家园单元目标1.情感与态度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热爱大自然,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取向和生态意识。2.行为与习惯逐步形成在日常生活中珍惜、节约自然资源的好习惯。3.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地球上的资源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初步感知周围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理解环保的重要性。4.过程与方法通过亲身感受、调查、观察等活动,了解身边的环境状况,提高收集资料的能力,并学会初步的统计方法。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1、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2、爱护公物和别人的劳动成果,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3.为保

27、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1.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2、在自己的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3、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4、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5、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6、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7、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8、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课时建议单元建议总课时:5课时第4主题:2课时第5主题:2课时第6主题:1课时4.我喜欢美好的环境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等活动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状况。2、了解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形

28、成初步的生态环境意识。3、爱护公共环境卫生,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主题:美的环境,好的心情教学准备1、教师课前收集一些美好生活环境的资料和图片。2、学生课前调查了解周围生活中的美好环境,并准备彩笔、画纸。教学过程1、直观导人:出示一些美好生活环境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看了图片的感受,如:美、漂亮、好着等,引出主题一美的环境。2、交流体验: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谈谈在自己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美好的环境,并说明为什么美,美在哪里,身处其中的感受如何。如:生活在整洁宁静、空气清新、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环境中,我们会感到舒适愉快、精力充沛。3、小结要点

29、: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不仅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还会使我们的心情也好起来。4、意愿画:请学生用彩笔绘出自己心中理想的生活环境。(学生自评和互评作品。)教学要求在交流体验活动中,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谈,注意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环境与人相互影响的关系上:美好的环境有利于提高八们的生活质量,同时、美好的环境需要人类的保护和创设。教学拓展选几幅好的意愿画寄给报社,把学生的美好心愿传递给社会各界,呼吁全社会共同创设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第二课时活动主题:这儿怎么了?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在家长的帮助下,了解身边的一些环境污染情况,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2、教师课前检查了解一下学生的调查记录情况。教学过

30、程1、设疑导入:请学生观看教科书第18页的几幅图,思考:“这儿怎么了?2、集体讨论:学生讨论教科书第1 8页的几幅图所揭示的几个常见的环境问题。3、资料交流:请学生介绍、展示自己课前收集的有关身边环境污染帅调查记录资料,并说说自己调查之后的心情和感受。4、分类分析:引导学生将调查的结果加以分类,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并引导学生尝试分析造成这些污染的原因。5、小结要点: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可是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人类自己造成的。美好的环境人人喜欢,可是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来创造和维护。教学要求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人类破坏了环境就必然受到环境的惩罚。

31、教学拓展把自己对环保的新认识告诉自己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关注环境污染问题。活动主题:让垃圾回家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准备关于童话 故 事 一个邮包 的图片与两个分别写着“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字样的纸盒。教学过程1、作品导人:教师边出示图片边讲童话故事一个邮包(林颂英)。森林里的动物小区环境真幽静,有清亮亮的小河,还有小鸟啾啾叫。狗熊先生把家搬到这里。狗熊先生住在洗熊太太的楼上。没事的时候,狗熊就坐在阳台上看风景,听鸟儿们唱歌。这天,狗熊先生边看风景边有滋有味地磕瓜子,像天女散花一样,把瓜子壳往楼下扔。第二天,狗熊先生把酸奶杯子往楼下扔。第三天,狗熊先生又将肉骨头往楼下扔。楼下的沈熊太太看见

32、院子里的瓜子壳、酸奶杯、肉骨头,就把它们检了起来。一天,邮递员黄狗先生在楼下喊:“狗熊先生有邮包。”狗熊先生连忙“哈怪啥”地奔下楼去,取回包裹。回到家,狗熊先生乐呵呵地坐在沙发上,慢慢地打开邮包,发现邮包里竟然是瓜子壳、酸奶杯和肉骨头,还附有一张字条:“狗熊先生:请你把它们丢进垃圾箱里。洗熊。狗熊先生脸红了,赶忙奔到阳台上,朝着楼下大声喊:“沈熊太太,对不起。狗熊今后一定注意环境卫生。”2、故事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故事内容。3、小结要点:乱扔垃圾会影响环境的美观,应当让垃圾回自己的“家二4、集体讨论:垃 圾 的“家”在哪儿呢?学生自由发言讨论。5、小结要点:垃圾桶、垃圾箱、垃圾袋、字纸篓都是垃圾

33、的“家”,应让垃圾呆在自己的“家”里,不能随地乱扔垃圾。只有垃圾回“家”了,我们的环境才会美丽起来。6、知识讲解: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家,不同的垃圾也应回不同的“家二引导学生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7、游戏活动:让垃圾回“家二(1)每位学生分别将两种垃圾写在两张纸条上。(2 )打乱学生的纸条,重新分发,一人两张。(3 )学生将手中的垃圾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进行分类,分别投人不同的垃圾箱。(4 )请两位学生上来检查、评议本次游戏结果。(5 )可视时间情况反复游戏。(6 )小结要点:垃圾进人不同的家,有利于人们对垃圾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教学要求注意关于垃圾的分类以及垃圾的处理,可酌情介绍一些简单的

34、知识,不要讲得太深。教学拓展1、给学生提供一些捡拾垃圾的工具,如塑料手套、小桶、火钳等,让学生把校园里还没有回“家”的垃圾送回“家二2、“变废为宝”巧手大赛。要求学生回家和家长一起收集废旧物做一件手工作品,参加班级的“变废为宝”巧手大赛。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2、学生是否了解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3、学生是否在生活中养成垃圾人箱的好习惯。4、学生是否初步了解垃圾分类的简单知识。5、学生是否具有利废利旧的意识,是否在生活中乐于动手动脑、利废利旧。6、学生是否能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观念,能否积极为保护环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5.节约水和电教学目标1、了解水电

35、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水电资源的宝贵。2、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知道水是来之不易的。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主题:宝贵的水教学准备学生课前了解地球上水的有关资料。教学过程1、猜谜导人:猜一猜教科书第2 1 页的谜语(水)。2、资料交流:“你还在哪儿见过水?”学生交流课前了解的资料。(评议学生寻找资料的情况,鼓励学生从不同的途径查找资料。)3、小结要点:地球上的水很多,且形式多种多样。可是人们真正能利用的水却很少。4、分析比较:结合教科书第2 2 页的比例表格,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人类能利用的水与地球总水量的悬殊巨大的对比,引导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让学生了解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严重缺水。5、小结要点

36、:地球上的水很多,且形式多种多样。可是人们真正能利用的水却很少。教学要求可以适当介绍一些有关国家和地方缺水的情况,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水资源 的 珍 贵。不过要想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水的宝贵,还是应当从学生自身的经历着 手。第二课时活动主题:水有什么用教学准备学生课前了解生活中的用水。教学过程1、提问导人:水有什么用?2、讨 论: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验,谈谈水对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 性。3、小结要点:生活离不开水。教学要求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体验切实体会到水的重要。第三课时活动主题:停水那天教学准备教 师 课 前 准 备“停水通知”一 份,以及情境表演的相关道具。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出

37、 示“停水通知”,创 设 情 境 一 将 要 停 水 一 天。2、即兴表演:请学生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设想这一天会发生的事,并自由组合表演。3、小结评议:评议游戏活动,学生互评和自评相结合。教学要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情境表演,评议重点是学生能否抓住停水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不便。第四课时活动主题:爱惜每一滴水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带领学生参观自来水厂,或者请自来水厂的工作人员来做介绍(酌情而定);将 故 事 小水滴旅行记 录制成磁带;准备一枚国家节水标志。教学过程1、设疑导人:我们生活中用的自来水是自己来的吗?让我们来听听小水滴自己是怎么说的吧。2、故事欣赏:听录音故事小水滴旅行记。3、集体讨论:学生

38、讨论录音内容,教师可结合课前的参观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4、小结要点:自来水来得真不容易,我们应当珍惜它。5、看教科书第2 6页上图讲述。(1 )提出看图讲述的要求,教师提问引导:图上画的是什么?水龙头为什么流泪?东东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这么做?(2 )学生自由讨论。(3 )小结要点:不要小瞧这种滴漏现象,一滴水看似微不足道,但是不停地滴起来,数量就很可观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向东东学习,别让水龙头“滴答流泪”。6、集体讨论: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应该怎样节约用水?(引导学生互相讨论评议各类行为,教育学生从自己做起,节约每一滴水。)7、知识讲解:出示国家节水标志并介绍。

39、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 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教学要求1、考虑学生的理解水平,只需要让学生粗略地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即可,无须讲得太深。2、最好让学生有自来水生产方面的感性经验,能参观是最好的,否则理解起来会有一定困难。教学拓展1、要求学生回家做个“滴水实验”,用桶接滴水一天,看看有多少水,也可以全班一起做个“一分钟滴水实验”,每个人用水杯接一分钟的滴水,最后将水集中起来。使学生

40、直观了解到,滴几滴水看似微不足道,可是如果滴的人多了,滴的时间长了,就会有许多水白白浪费。2、设计节水标语或绘制节水标志,在校园里进行节水宣传活动。第五课时活动主题:节约每一度电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了解家庭里常用的电器有哪些。2、教师课前准备几幅人们正在用电的图片。如:在炎热的夏天里扇电扇,从储满食物的冰箱里拿冰淇淋吃,用电脑写作,用洗衣机洗衣服教学过程1、提问导人:你们家里有哪些电器?2 自由交流:学生交流自己家里的电器,教师将它们都写在黑板上。3、小结要点:电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很密切。4、看图编故事:出示人们正在用电的各种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图片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如果此时停电了,会怎么样?”

41、引导学生设想停电后的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创编故事。通过这个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电在生活中的重要。5、我们的家庭需要用电。还有哪些地方需要用电?6、小结要点:如今,人们的生活、生产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电了。7、交流体验:电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近几年来我国出现大范围的“电荒”,由于供电不足,许多地方开始拉闸限电。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学生自由交流。8、小结要点:节约用电刻不容缓。9、讨论:生活中应该如何节约用电呢?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如何节约用电的问题。(对学生节约用电的好点子给予肯定。)10、小结要点:节约用电是对社会的贡献。教学要求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进行节电教育。教学拓展1、学生回家向家长宣传节

42、约水电知识,并和父母一起制定一个家庭节水节电计划。2、全班师生一起写一份致全校同学的节约水电的倡议书,并张贴出去。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理解水电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2、学生是否理解水电资源的宝贵。3、学生能否理解自来水的来之不易。4、学生在生活中能否形成节约水电的意识和好习惯。5、学生是否积极向他人做节约水电的宣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6.爱惜每一张纸教学目标1、认识纸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2、养成节约用纸,爱惜纸张的好习惯。3、初步了解树木造纸的过程,了解纸与树木的关系,懂得节约用纸意义重大。么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主题:纸的用途多教学准备1、教师课前准备计算器一个。2、学生课前收集各种纸制品,

43、并提前一周每天记录当天的作业用纸量,最后统计自己一周的作业用纸量。活动过程1、直观导人:展示学生收集的纸制品,引出课题一纸的用途。2、集体讨论: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谈谈纸有什么作用,如:纸可以写字、画画、包装等。如果没有纸,生活会有哪些不便。3、小结要点:纸在现代人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4、小统计:各组学生统计本组同学一周作业的用纸量。然后引导学生统计出全班同学一周作业的用纸量。(引导学生评议统计结果。)教学要求注意引导学生从统计一个人的用纸量到统计一个组的用纸量再到统计一个班的用纸量,逐步扩大,最后引导学生设想更大范围的用纸量,从而体会到纸在我们生活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学拓展可以回家连续记录家里

44、一周的各种用纸量,最后在家长的帮助下分类统计。第二课时活动主题:造纸术一一我国的伟大发明教学准备师生课前收集纸发明前的写字材料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1、设疑导入:纸的作用真大,那纸是谁发明的呢,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呢?2、资料介绍:蔡伦造纸。蔡伦,湖南来阳人,家境贫寒,少年时就进入宫中作宦官,是东汉和帝时的中常侍兼尚方令,掌管制造宫廷用品。蔡伦觉得竹简木犊太重不方便,嫌帛又太贵。如何才能够制造出轻便又便宜的纸张呢?他经常去民间考察近麻、煮葛、纺织等生产经验,并潜心研究,积累了许多关于植物原料与纤维性能的知识。经过长期努力,他终于发明了造纸术:先收集材料并用刀子将材料切碎;然后将它们浸泡在水中;等材料

45、发酵、涨开后,再用清水漂洗,用木褪打细、搅散成为纸浆;最后把纸装浇在竹器或麻布框内,硒干后,一张张粗粗的纸就造成了。3、引导提问:没有纸的时候,人们用什么写字?4、资料交流:师生共同交流课前收集的纸发明前的写字材料的相关资料,如:甲骨、丝绸、竹简等。(对积极收集资料的同学给予表扬。)5、小结要点:在纸发明以前,人们主要是在甲骨、丝绸、竹简等上面写字,很不方便。造纸是一项伟大的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教学要求1、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古代文明,培养民族自豪感。2、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了解纸发明前人们写字的种种不便,从而使三体会到纸的发明给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教学拓展使用

46、再生纸,可以大大减少树木的砍伐,保护环境。引导学生学习制作再生纸。活动主题:节约用纸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准备展示树木造纸过程的图片。教学过程1、直观导人:出示树木造纸过程的图片。2、知识讲解:结合图片简单讲解树木造纸的过程,使学生了解造纸与砍树的关系,理解节约用纸与保护树木的关系。造纸的主要材料是树木,我国每年造纸要砍伐大量树木。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张纸,一年下来就等于挽救了一片小树林了。教师可以前面的用纸量小统计活动的结果,加深学生的理解。3、集体讨论:如何节约用纸?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把自己节约用纸的好点子:来,然后集体讨论交流。如:双面写字,用用过的纸画画或做手工,写字时不要留;空白,使用再

47、生纸,废纸回收等。(对学生节约用纸的好点子给予肯定,并加以推广。)4、小结要点:应当把这些好点子落实到日常行动中。教学要求1、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节约用纸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不要浪费纸张。2、注意对于学生的一些好点子应加以肯定和推广。教学拓展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全班一起制订一个“节纸公约”,督促全班学生节约用纸。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认识到纸对人们生活的重要作用。2、学生是否了解纸的发明及其意义。3、学生能否理解节约纸张与保护树木之间的关系。4、学生能否明确浪费纸张的危害。5、学生在生活中是否养成节约纸张的好习惯。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 三 单 元 我 进 步,我快乐单元目标1.情感与态度能看到自己和

48、别人的成长、变化,并为之感到高兴。对学习、生活充满自信,愿意向身边的榜样学习。体验到诚实带给别人和自己的快乐。2.行为与习惯勇于给自己不断提出新目标,并能天天坚持,有始有终地完成自己的计划,虚心好学。逐步养成诚实、不说谎话的好习惯。3.知识与技能能初步分辨是非,知道怎样做才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体会到进步从点点滴滴开始,学习自我认识、自我总结的技能。4.过程与方法在玩游戏、情景表演、行为训练、故事讲演、情感体验、讨论交流、对比思考等活动中去感受和发现,初步掌握取得进步与全面地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的好方法。5.设计思路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我评价水平低,他们在完成某项活动后的“成功的喜悦”与家长、老师、

49、同 学 等“重要他人”对其的评价密切相关,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别人给予了表扬性的评价,孩子就会体验到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能看到自己方方面面的进步,孩子就会感受到进步的快乐,就会对以后的生活充满自信。在一年多的学校生活中,孩子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人际交往技能,但随着儿童社会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又会有一些新的困惑。如:遇到一件事,说实话会挨批评,说谎话心里难受。孩子心里的烦心事多了,就不会快乐。因此,在整个单元的设计中以“我进步,我快乐”作为一个切人点,编排了四个主题活动:“我比以前做得好”,“向别人学习”,“和诚实交朋友”和“每天进步一点点二本单元主要落实课程标准中如下几个内容标准:愉快、

50、积极地生活1、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2、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3、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4、心中有榜样,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1、能初步分辨是非,不说谎,做诚实的孩子。2、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1、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单元建议总课时:5课时第7个主题:1课时第8个主题:1课时第9个主题:2课时第1 0个主题:1课时7.我比以前做得好教学目标1、通过向自己身边熟悉的人了解自己在各方面的成长和进步,比较全面地了解自我,逐步学会认识自我,总结自我。2、在活动中充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