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计算基础知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计算基础知识.pdf(4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章本章要点1.钢筋常用的分类2.钢筋规范3.各类构件的钢筋构造与作用、抗震配筋要求4.钢筋的计算方法钢筋计算基础知识2.1 钢筋常用的分类钢筋种类很多,通常按化学成分、生产工艺、轧制外形、供应形式、直径大小,以及在结构中的用途进行分类:(一)按轧制外形分(1)光面钢筋:I 级 钢 筋(Q235钢钢筋)均轧制为光面圆形截面,供应形式有盘圆,直径不大于10mm,长度为6m12m。(2)带肋钢筋:有螺旋形、人字形和月牙形三种,一般H、HI级钢筋轧制成人字形,IV级钢筋轧制成螺旋形及月牙形。(3)钢 线(分低碳钢丝和碳素钢丝两种)及钢绞线。(4)冷轧扭钢筋:经冷轧并冷扭成型。(二)按直径大小分钢
2、丝(直 径 35nlm)、细 钢 筋(直 径 6、10mm)、粗 钢 筋(直径大于22mm)。(三)按力学性能分I 级 钢 筋(235/370 级);II级 钢 筋(335/510 级);III级 钢 筋(370/570)和IV级 钢 筋(540/835)(四)按生产工艺分热轧、冷轧、冷拉的钢筋,还有以IV级钢筋经热处理而成的热处理钢筋,强度比前者更高。(五)按在结构中的作用分:受压钢筋、受拉钢筋、架立钢筋、分布钢筋、箍筋等。2.2 钢筋规范由于部分造价人员对钢筋规范不是太了解,本节作个简介。主 要 根 据 混凝土结 构 设 计 规 范 (GB50010-2002)、混 凝 土 结 构 工 程
3、 施 工 质 量 验 收 规 范(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T)以 及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编写而成。2.2.1 混凝土保护层混凝土保护层是为了防止钢筋生绣,保证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有足够的粘结力,因此在钢筋混凝土中钢筋必须有足够的厚度的混凝土保护层。(一)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是指从受力钢筋的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如无设计要求,要符合表2T的规定,且不小于受力钢筋的公称直径。”环境类别板.墙.壳粱itC5OC50C5020151530252533030二a-2020-303030b-2520-3530-3530
4、三-3025-4035-4035表 2T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 m)备注:1)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 0 m 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 0 m m o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不应小于表中相应数值减1 0 m m,且不应小于1 0 m m。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不应小于1 5 m m。2)处于一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 2 0 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数值减少5 m m;处于二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表面采取有效保护措施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一类环境数值取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
5、 0 m m;预制肋形板主肋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按梁的数值取用。3)当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4 0 m m,时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处于二、三类环境中的悬臂板,其上表面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4)软件默认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梁为25 m m,柱为30m m,板和墙为1 5 m m,基础底板为35 m m,构造柱和圈过梁为25 m m。(二)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一、表示室内正常环境;二、a 表示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b 表示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三、表示使用除冰盐的环境,严
6、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的环境,滨海室外环境;四、海水环境;五、受人为或自然的侵蚀性质物影响的环境。注:严寒或寒冷地区的划分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民工建筑热工设计规程J G J 24的规定。(三)特殊条件下的混凝土保护层1 .一类环境中,设计使用年限为1 00年的结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按表中数值增加4 0%;当采取有效的表面防护措施时,混凝土保护层可适当减少。2.三类环境中的结构构件,其受力钢筋宜采用环氧树脂涂层带肋钢筋。3.对有防火要求的建筑物,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4.处于四、五类环境中的建筑物,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2.2.2钢筋锚固
7、(-)锚固长度钢筋与混凝土共同作用是靠它们之间的粘结力实现的,因此受力钢筋均应采用必要的锚固措施。在支座锚固处的纵向受拉钢筋,如计算中充分利用其强度时,则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表2-2的规定。如支座长度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可采用9 0度向上弯折增长锚固长度,或其它锚固措施,如钢筋末端焊钢板或角钢等。纵向受拉钢筋不宜在受拉区截断,如必须截断时,应伸至按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以外,伸出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表2-2的锚固长度和构件截机有效高度之和。按表2-2计算锚固长度时,在任何情况下,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5 0m m。纵向受压钢筋在跨中截断时,必须伸至按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而以外,其伸出
8、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 5 d;但对绑扎骨架中末端弯钩的光圆钢筋不应小于20do受技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a4 HPB235第筋为受拉时,其末段应做成180膏钩.弯例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3 d.当为受压时,可不做弯钩.汽”“一、混凝土强度等级(2;(125(3;(3。C40d25d25d25d25d25HPB235普逋桐筋31d31d27d27d24d24d22d22d20d20dHRB335普通纲筋39d42d34d37d30d33d27d30d25d27d环氧树脂深层铜防48d53d42d46d37d41d34d37d31d34dHRB40ORRB40046d51d40d44d36d39d33d
9、36d30d33d58d63d50d55d45d49d4ld45d37d41d注:1 当弯锚时,有些部位的锚固长度为0.4la+15d.2.当铜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反殳扰动(如滑模施工)时,其错因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1.1.3.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mm表2-2锚固长度1纵 向 受 拉 钢 筋 抗 震 锚 固 长 度 U:混凝土强度等级与F*抗震等级纲斯种类与直径 7C2OC25 :C35C 40-:;!-N”七九芍个十八.等 统相3注-r-等 效公 认M S小等 线V?.HPB235普通钢筋36d33d31d28d27d25d25d23d23d2 ldHRB335普通钢筋d 2
10、549d45d42d39d38d34d34d31d32d29d环氯树脂涂层试筋d 2 5Gid56d53d48d47d43d43d39d39d36dHRB4OORRB400普通钢筋d 2 558d53d51d46d45d4 ld41d38d38d34d环氧树脂涂层钢筋d 2 573d67d63d58d56d51d5ld47d47d43d注:1.四级抗意等级,I b is其值见上表.度可取上 表 和 本 表 锚 固 长 度 的3 7倍.2.猫 野 锚 时 有 些 部 位 的 锚 围 长 度 为O.4315d 4.去 纲 筋 在 混 凝土麻工过 程中曷受扰动(如清3.当HRB335.HRB4CK)
11、和RRB400级板向受拉钢 模 施 工)时,其 锚 固 长 度 应 乘 以 修 正 系 数1.1.粉末潴采用机械锦固措施时.包括附加锚固长 5.在 任 何 情 况 下.锚 固 长 度 不 得 小 于25()mm表2-2锚固长度2注:当HRB335.HRB400和RRB400级钢筋在锚固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钢筋直径的3倍且配有箍筋时,其锚固长度可乘以修正系数0.8o(二)机械锚固措施当 H R B 3 3 5.H R B 4 0 0 和 R R B 4 0 0 级纵向受拉钢筋末端采用机械锚固措施时,包括附加锚固端头在内的锚固长度可乘以修正系数0.7,如图2-1 示。()末端带1 3 5,年钩;
12、”)末端与钢板穿孔塞焊;(c)末端与短钢筋双面贴理图2T钢筋机械锚固的形式及构造要求采用机械锚固措施时,锚固长度范围内的箍筋不应少于3个,其直径不应小于纵向钢筋直径的0.2 5 倍,其间距不应大于纵向钢筋直径的5 倍。当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钢筋公称直径的5 倍时,可不配置上述钢筋。(三)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规定用于绑扎骨架中的光圆受力筋,除轴心受压构件外,均应在末端做弯钩。变形钢筋、焊接骨架和焊接网中的光圆钢筋,其末端可不做弯钩;但如设计有要求时,则应按设计要求做弯钩。I 级光圆钢筋末端应做1 8 0 度的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 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
13、于钢筋直径的3 倍;而I I、山级变形钢筋只需做9 0 度或1 3 5 度的弯折,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 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作不大于9 0 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上述1、2、3 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2)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 0 ;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 3 5 ;(3)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 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
14、,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2.2.3 钢筋连接钢筋的接头有焊接连接、机械连接和绑扎连接等几种形式,由于钢筋通过连接接头传力的性能总不如整根钢筋,因此设置钢筋连接原则为:第,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第二,同一纵向受力钢筋在同一受力区段内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以保证钢筋的承载、传力性能;第三,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应相互错开;第四,接头距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一、接头使用有如下规定1、轴心所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中的钢筋接头均应焊接2、直径大于12mm以上的钢筋,应优先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3、当受拉钢筋的直径大于28mm及受压钢筋的直径大于32mm时,不宜采用
15、绑扎搭接接头。4、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其纵向受拉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5、冷拔低碳钢丝的接头只能须用绑扎接头,不允许采用接触对焊或电弧焊6、焊接接头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应小于10do二、接头面积允许百分率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1、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L3 L(L 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如 图 2-2 示。1 1 2-2 同 连接区段内的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16、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 5%:(2)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3)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纵向受压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队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 5m m。2、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 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 0 m 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
17、符合下列规定:(1)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受压区不受限制;(2)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3)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o三、焊接接头焊接接头的类型有闪光对焊、帮条电弧焊(双面、单面焊)、搭接电弧焊(双面、单面焊)、坡口平焊、坡口立焊、电渣压力焊、钢筋与钢板搭接焊、电阻点焊、预埋件丁字接头内(接头埋弧压力焊、贴角焊与接头穿孔塞焊)、气压焊等;这里介绍儿种施工中常用的:1、对焊是两根钢筋沿着整个接角面连接的方法,它适用于水平钢筋非施工现场连接;对
18、钢筋端面要求不严格,可以免去钢筋端面磨平工序,因而简化了操作,提高了工效,所以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焊接方法;2、搭接电弧焊适用于直径10 4 0 m m的I 111级钢筋和直径10 2 5 m m的余热处理H I级钢筋,焊接时宜采用双面焊,焊接长度为5 d,不能进行双面焊时,也可采用单面焊,焊接长度为10 d;也是施工中常用的焊接方法。3、电渣压力焊是近年来兴起的一 项新的钢筋竖向连接技术,因其生产率高,施工简单、节能、节材、接头质量可靠安全,成本低而得以广泛应用。它只适用于直径10 4 0 m m的I、I I级热轧钢筋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竖向钢筋或斜向钢筋的连接。四、绑扎接头搭接长度1、纵向受
19、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搭接长度应根据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按下列公式计算:1尸C L a。式中L a 指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按章节“2.1.2钢筋锚固”确定;指纵向受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按下表2-3 取用。表 2-3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4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给W 2 55 010 0修正系数1.21.41.62、构件中的纵向受压钢筋,当采用搭接连接时,其受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的0.7 倍,且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小于2 0 0 m m。3、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20、(1)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 5 倍;(2 )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 倍,且不应大于10 0 m m;(3)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 0 倍,且不应大于2 0 0 m m;(4)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 5 m m 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 0 m m 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 0 m mo当单个箍筋用在构件一个截面时,称为双肢箍。当构件的截面很宽时,需要两(三)个箍筋拼在一起使用时,称为四(六)肢箍。在焊接骨架中,各肢箍筋都是独立的,因此有单、双、三肢箍。在截面构件中有圆形箍筋,但一般为螺旋形箍筋。此
21、外还有腰筋、吊筋、锚固筋等。2.2.5 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A、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B、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C、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 用“可二2.3 各类构件的钢筋构造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和筒式结构等。这些结构都是由不同形状、不同受力状态的基础、梁、柱、墙、板等构件组成的。下面我们将简单的介绍一下各类构件2.3.1 基础一、条形基础1
22、 .横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一般为61 6nl m;间距为1 2 0 2 50 mm。2 .纵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一 般为5飞mm;间距为2 50 3 50 mm。3 .条形基础的宽度B N 1 60 0 mm时,横向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至0.9 B,交错布置,如图 2_3 z j so0.9S_ (“)1.形交接处;()T形交接处图2-3 条形基础 图2-4 条形基础交接处配筋4 .条形基础交接处配筋,如图9-2 9 所示。L 形交接时,纵横墙受力钢筋重叠布置,该部分分布钢筋取消但需搭接;T 形交接时,重叠处横墙受力钢筋间距加倍排至纵墙处。二、单独基础1 .单独基础系双向受力,其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
23、8mm,间距为1 0 0 2 0 0 nl m。沿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一般置于长边受力钢筋的上面。当基础边长B 3 0 0 0 mm时(除基础支承在桩上外),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为0.9 B 交错布置。2 .现浇柱下单独基础的插筋直径、根数和间距应与柱中钢筋相同,下端宜做成直弯钩,放在基础的钢筋网上,如图2-5示。当基础高度较大时,仅四角插筋伸至基底。插筋的箍筋与柱中箍筋相同,基础内设置二个。3 .预制柱下杯形基础,当b/h l 0.65时(b 为杯口宽度,h l 为杯口外壁高度),杯口需要配筋,如图2-6示。筏板基础的钢筋间距不应小于1 50 mm,宜 为2 0 0 3 0 0 mm,受力钢筋直
24、径不宜小于1 2 mm。采用双向钢筋网片配置在板的顶面和底面。当筏板的厚度大于2 m时,宜沿板厚度方向间距不超过1 m设置与板面平行的构造钢筋网片,其直径不宜小于1 2 mm,纵横方向的间距不宜大于2 0 0 nl m。对梁板式筏基,墙柱的纵向钢筋要贯通基础梁而插入筏板中,并且应从梁上皮起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四、箱形基础箱形基础的顶板、底板及墙体均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墙体的竖向和水平钢筋直径均不应小于1 0 mm,间距均不应大于2 0 0 mm。除上部为剪力墙外,内、外墙的墙顶处宜配置两根直径不小于2 0 mm的通长构造钢筋。上部结构底层柱纵向钢筋伸入箱形基础墙体的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柱下
25、三面或四面有箱形基础墙的内柱,除柱四角纵向钢筋直通到基底外,其余钢筋可伸入顶板底面以下4 0倍纵向钢筋直径处。2)外柱、与剪力墙相连的柱及其他内柱的纵向钢筋应直通到基底。2.3.2 梁钢筋混凝土梁是受弯构件。其梁内钢筋根据受力不同,一般可分为纵向受力钢筋、弯起钢筋、箍筋等儿种一、纵向受力钢筋沿梁的纵跨方向布置,承重梁中由于弯曲,在梁的下半部产生拉力,故又称受拉钢筋或主筋。1、梁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当梁高h 导3 0 0 m m 时,不应小于1 0 m m;当梁高h 253及%d d d图2-7 梁的钢筋净距图2-8 纵向受力钢筋伸人梁简支支座的锚固3、简支梁和连续梁简支端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人
26、支座的锚固长度La s,如 图 2.8示。应符合下列规定:当梁中混凝土能担负全部剪力时,La s 2 5 d;当梁端剪力大于混凝土担负能力时,对带肋钢筋La s 2 1 2 d,对光圆钢筋La s 2 1 5 d。当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至梁端尚不足La s 时,应采取在钢筋上加焊锚固钢板或将钢筋焊接在梁端预埋件上等有效锚固措施。4、框架梁或连续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或中间支座范围,如图2-9 示。该钢筋节点或支座边缘伸向跨中的截断位置应满足受弯承载力与锚固要求。框架梁或连续梁下部纵向钢筋在中间节点或中间支座处应满足下列锚固要求:(1)当计算中不利用该钢筋强度时,其伸入节点或支座的锚固长度
27、La s 2 1 2 d (带肋钢筋)、1 5 d (光圆钢筋);(2)当计算中充分利用该钢筋的抗拉强度口 寸,下部纵向钢筋应锚固在节点或支座内,此时可采用直线锚固形式,如图2-9 a 示,其锚固长度不应小La;也可采用带9 0 度弯折的锚固形式,如图2-9 b 示,其锚固长度不应小0.4 La;下部纵向筋钢也可伸过节点或支座范围,并在梁中弯矩较小处设置搭接接头,如图2-9 c 示,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Li o(a)节点中的直线锚固;()节点中的弯折锚固;()节点或支座范围外的括接图2-9 梁下部纵向钢筋在中间节点或中间支座范围的锚固与搭接5、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层端节点的锚固长度,当采用
28、直线锚固形式时不应小于La,且伸过柱中心线不宜小5 d(d为梁上部纵向钢筋的直径)。当柱截面尺寸不足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伸至节点对边并向下弯折,其包含弯弧段在内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0.4 La,包含弯弧段在内的竖直投影长度应为1 5 d,如图2 T 0 示。框架梁下部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处的锚固要求与中间节点处的锚固要求相同。图2-1 0 梁上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层端节点的锚固6、在悬臂梁中,应有不少于两根上部钢筋伸至悬臂梁外端,并向下弯折不小于1 2 d;其余钢筋不应在梁的上部截断,而应按规定的弯起点位置向下弯折,锚固在梁的下边。7、当梁端实际受到部分约束但按简支计算时,应在支座区上部设置纵向构
29、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梁跨中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计算所需截面面积的1/4,且不应少于两根,该纵向构造钢筋自支座边缘向跨内伸出的长度不应小于0.2 L0,(L0 为该跨的计算跨度)。8、沿梁截面周边布置的受扭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应大于2 0 0 m m 和梁截面短边长度;除应在梁截面四角设置受扭纵向钢筋外,其余受扭纵向钢筋宜沿截面周边均匀对称布置。受扭钢筋应按受拉钢筋锚固在支座内。二、梁弯起钢筋弯起钢筋是为了抵抗梁端部附近由于受弯和受剪而产生的斜向拉应力,需将下部部分受拉钢筋的两端弯起伸入上部来承受这分拉应力,钢筋弯起角度一般为4 5 度或6 0度1 .梁中弯起钢筋的弯起角a,一般为4 5 度;当梁
30、高800m m,宜取6 0度。2.弯起钢筋的弯终点外应留有锚固长度,在受拉区不应小于20d,在受压区不应小于 1 0d,对光圆钢筋在末端应设置弯钩,如图2-1 1 示。图2-l l a 受拉区 图2-l l b 受压区3.弯起钢筋应在同截面中与梁轴线对称成对弯起,当两上截面中各弯起一根钢筋时,这两根钢筋也应沿梁轴线对称弯起。梁底(顶)层钢筋中的角部钢筋不应弯起。4 .在梁的受拉区中,弯起钢筋的弯起点,可设在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不需要该钢筋截面之前;但弯起钢筋与梁中心线交点应在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之外,同时,弯起点与计算充分利用该钢筋的截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h O/2,见图9-1 9。图2-1
31、 2弯起钢筋弯起点与弯矩图形的关系说明:1 一在受拉区域中的弯起点;2按计算不需要钢筋“b”的截面;3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图形;4 按计算钢筋强度充分利用的截面;5 按计算不需要钢筋“a”的截面5、弯起钢筋前排的弯起点至后一排的弯终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箍筋的最大间距。6、当纵向受力钢筋不能在需要的位置弯起,或弯起钢筋不足以承受剪力时,需增设附加斜钢筋,且其两端应锚固在受压区内(鸭筋),不得采用浮筋,如图2 T 3 示。图2-1 3附加斜钢筋(鸭筋)的设置三、梁箍筋箍筋是为了固定受力钢筋的布置,使钢筋形成坚固的骨架而设置的。同时又可以承受剪力,以满足斜截面强度的需要,对限制斜裂缝的宽度,防止斜截面的破
32、坏比较有效。箍筋的形式一般有开口式及封闭式,一般常用封闭式1、梁的箍筋设置:对梁高 300,应沿梁全长设置;对梁离为1 5 0 300m m,可仅在构件两端各1/4 跨度范围内设置,但当在构件中部1/2跨度范围内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则应沿梁全长设置;对梁高 1 5 0m m,可不设置。梁支座处的箍筋从梁边(或墙边)5 0m m 开始设置。2、梁中箍筋的直径:对梁高=800m m,不宜小于6 m m;对梁高800m m,不宜小于8n l m。梁中配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直径还不应小于纵向受压钢筋最大直径的。25 倍。3、梁中箍筋的最大间距:宜符合下表2.4规定。项次梁高按计算配置箍筋按构
33、造配置箍筋1.1 5 0 3001 5 02002.300 5 002003003.5 00 80025 035 04.8003004 00表 2-4 梁中箍筋的最大间距(m m)当梁中配有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的间距不应大1 5 d(d为纵向受压钢筋的最小直径);当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5根且直径大于1 8m m 时,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1 0d o梁中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间距应符合梁的纵向钢筋那节的规定。4、箍筋的形式与肢数:箍筋应做成封闭式,基本形式为双肢箍筋,如图2-1 4 a0当梁的宽度不大于4 00m m 但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4根或梁的宽度大于4 00m
34、 m,且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3 根,应设置复合箍筋,如图2 T 4 b 与 c所示的四肢箍筋与如图2-1 4 d 所示的六肢箍筋。为了施工方便,四肢箍筋可由两个相同的多肢箍筋拼成。引利W!/;400(c)86。0(dj图2-14梁箍筋说明:(a)双肢箍筋(b)与(c)四肢箍筋(d)六肢箍筋1箍筋2一腰筋3一拉筋5、抗扭箍筋应做成封闭式,且应沿截面周边布置;当采用复合箍筋时,位于截面内部的箍筋不应计入抗扭箍筋面积。抗扭箍筋的末端应做成135度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Wdo四、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的配置当梁腹板高度hw不小于450mm时,梁侧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腰筋),间
35、距应小于或等于200mm,其搭接与锚固长度可取15d,工程图中一般用G表示它。当为受扭纵向筋时,间距与腰筋相同,其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工程图中般以N表示它。梁的两侧纵向构造钢筋宜用拉筋联系,拉筋直径一般与箍筋相同,其间距一般为箍筋间距的两倍。五、附加横向钢筋1、在梁下部或截面高度范围内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应在该处设置附加横向钢筋(吊筋、箍筋)承担。附加横向钢筋应布置在长度S(S=2 h l+3 b)的范围内,如图2 T 5 示。图2-1 5 集中荷载作用处的横向附加钢筋说明:(a)附加箍筋(b)附加吊筋;1 传递集中荷载的位置2 附加箍筋3 附加吊筋2、当构件的内折角处于受拉区时,应
36、增设箍筋,如图 2-1 6 示。该箍筋应能承受未在受压区锚固的纵向受拉钢筋A s i的合力,且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小于全部纵向钢筋A s 合力的3 5%o图2-1 6 钢筋混凝土梁内折角处配筋梁内折角处附加箍筋的配置范围S,可按下式计算:S=h ta n(3 a/8),式中h-梁内折角处高度;a-梁的内折角。2.3.3 柱柱是承受压力和弯矩的构件,一般分为纵向钢筋与箍筋。柱中纵向钢筋用来帮助混凝土承受压力,箍筋能阴止混凝土的横向变形,且稍能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还可以使纵向钢筋定位,组成钢筋骨架。柱纵向受力钢筋1、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1 2 m m
37、,不少于4 根,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 5%圆柱中纵向钢筋宜沿周边均匀布置,根数产宜少于8 根,且不应少于6 根。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5 0 n l m;对水平浇筑的预制柱,其纵向钢筋的最小净间距可按梁的有关规定取用。(3)在偏心受压柱中,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侧面上的纵向受力钢筋以及轴心受压柱中各边的纵向受力钢筋,其中距不宜大于3 0 0 m m。(4)当偏心受压柱的截面高度h 6 0 0 m m 时,在柱的侧面上应设置直径为1 0 1 6 m m 的纵向构造钢筋,并相应设置复合箍筋或拉筋。2、现浇柱中纵向钢筋的接头,应优先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宜设置在柱的弯矩较小区段,并
38、应符合下列规定。(1)柱每边钢筋不多于4 根时,可在一个水平面上连接,如图2 T 7 a;柱每边钢筋5、8根时,可在二个水平面上连接。(2)下柱伸入上柱搭接钢筋的根数及直径,应满足上柱受力的要求;当上下柱内钢筋直径不同时,搭接长度应按上柱内钢筋直径计算。(3)下柱仰入上柱的钢筋折角不大于1:6 时,下柱钢筋可不切断而弯伸至上柱搭接,如图2 T 7 b;当折角大于1:6 时,应设置插筋,如图2 T 7 c 或将上柱钢筋锚在下柱内,如图2 T 7 d。图2-1 7 柱中纵向钢筋的接头说明:(a)上下柱钢筋搭接(b)下柱钢筋弯折身入上柱(c)加插筋搭接(d)上柱钢筋伸入下柱3、顶层柱中纵向钢筋的锚固
39、,应符合下列规定:顶层中间节点的柱纵向钢筋及顶层端节点的内侧柱纵向钢筋可用直线方式锚入顶层节点,其自梁底标高算起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L a,且柱纵向钢筋必须伸至柱顶。当顶层节点处梁截面高度不足时,柱纵向钢筋应伸至柱顶并向节点内水平弯折,如图2-1 8 a;当柱顶有现浇板且板厚不小于8 0m 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 2 0时,柱纵向钢筋也可向外弯折,如图2 T 8 b。弯折后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宜小于1 2 d(d为纵向钢筋直径)。2 dW25r=4(6d)-S7小25尸&/括号内数信用T笳而支止跌髭00 a图9-2 5 顶层柱中间节点纵向钢筋的锚固图2-1 8 顶层柱中纵向钢筋的锚固说明:(a)
40、柱纵向钢筋向内弯折(b)柱纵向钢筋向外弯折(2)框架顶层端节点处,可将柱外侧纵向钢筋的相应部分弯人梁内作梁上部纵向钢筋使用,如图2 T 9 a,共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5L a;其中,伸入梁内的外侧纵向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外侧纵向钢筋全部截面面积的65机梁宽范围以外的柱外侧纵向钢筋宜沿节点顶部伸至柱内边,并向下弯折不小于8 d 后截断;当柱纵向钢筋位于柱顶第二层时,可不向下弯折。当有现浇板且板厚不小于8 0m 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 2 0时,梁宽范围以外的纵向钢筋可伸入现浇板内,其长度与伸入梁内的柱纵向钢筋相同。(3)框架梁顶节点处,也可将梁上部纵向钢筋弯入柱内与柱外侧纵向钢筋搭接,如图2
41、-1 9 b,其搭接长度竖直段不应小于1.7 L ao当梁上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大于1.2%时,弯入柱外侧的梁上部纵向钢筋应满足以上规定的搭接长度,且宜分两批截断,其截断点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2 0d(d 为梁上部纵向钢筋直径)。柱外侧纵向钢筋伸至柱顶后宜向节点内水平弯折,弯折段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宜小于1 2 d(d为柱外侧纵向钢筋直径)。图2-1 9 顶层端节点梁柱纵向钢筋的搭接说明:(a)柱外侧纵向钢筋弯人梁内作梁上部纵向钢筋用(b)梁上部纵向钢筋弯人柱内与柱外侧纵向钢筋搭接(-)柱箍筋1、柱及其他受压构件中的周边箍筋应做成封闭式;对圆柱中的箍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锚固长度L a,且末端应做成1
42、35度弯钩,弯钩末段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 倍。2、箍筋间距不应大于400m m 及构件截面的短边尺寸,在绑扎的骨架中不应大于1 5d(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在焊接的骨架中不应大于2 0d。3、箍筋直径不应小于d/4,且不应小于6mm(d 为纵向钢筋的最大直径)。4、当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2 断寸,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 m m,间距不应大于纵向受力钢筋最小直径的1 0倍;且不应大于2 00m m;箍筋末端应做成1 35度弯钩且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 0倍;箍筋也可焊成封闭环式。5、当柱截面短边尺寸大于400mm且各边纵向钢筋多于3 根时,或当柱截面短
43、边尺寸不大于400m m 但各边纵向钢筋多于4 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如图2-2 0。图2-2 0矩形与圆形截面柱的箍筋形式说明:(a)方柱箍筋(b)(c)方柱复合箍筋(d)(e)矩形柱复合箍筋(f)圆柱箍 筋(g)圆柱复合箍筋6、柱中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内的箍筋间距应符合“2.2.3钢筋连接”的规定。2.3.4剪力墙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常用于剪力墙结构及框加工-一 般剪力墙结构中,它除了承受结构自重和楼面活荷载处,还承受由风或地震引起的水平荷载。其配筋构造要求如下:1、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水平及竖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8 m m,间距不应大于300m m。2、厚度大于1 60m m 的剪力墙应
44、配置双排分布钢筋网;结构中重要部位的剪力墙,当其厚度不大于1 60m m 时,也宜配置双排分布钢筋网。双排分布钢筋网应沿墙的两个侧面布置,且应采用拉筋连系;拉筋直径不宜小于6m m,间距不宜大于的600m m。3、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2 L ao同排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接头之间以及上、下相邻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接头之间沿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宜小于50 0 m m。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可在同一高度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2 L a。4、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应伸至墙端,并向内水平弯折1 0 d 后截断(d为水平分布钢筋直径)。当剪力墙端部有翼墙或转角墙时,内墙两测的水平分布钢筋和外墙内
45、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应伸至翼墙或转角墙外边,并分别向两侧水平弯折1 5d 后截断。在转角墙端处,外墙外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应在墙端外角处弯入翼墙,并与翼墙外侧水平分布钢筋搭接。带边框的剪力墙,其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宜分别贯穿柱、梁或锚固在柱、梁内。5、剪力墙墙肢两端的竖向受力钢筋不宜少于4 A 1 2 的钢筋或2 A 1 6 的钢筋;沿该竖向钢筋方向宜配置直径不小于6 m m、间距为2 50 m m 的拉筋。6、剪力墙洞口上、下两边的水平纵向钢筋截面面积分别不宜小于洞口截断的水平分布钢筋总面积的1/2。纵向钢筋自洞口边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剪力墙洞口连梁应沿全长配置箍筋。箍筋直径不宜
46、小于6 m m,间距不宜大于1 50 m m。在顶层洞口连梁纵向钢筋伸入墙内的锚固长度范围内,应设置相同的箍筋。门窗洞边的竖向钢筋应接受拉钢筋锚固在顶层连粱高度范围内。7、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2%o 结构中重要部位的剪力墙,其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宜适当提高。剪力墙中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部位,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可适当提高。2.3.5 板板配筋规定:钢筋混凝土板是受弯构件,按其作用分为:底 部 受 力 筋、上部负筋、分布筋儿种。一、受力筋主要用来承受拉力。悬臂板及地下室底板等构件的受力钢筋的配置是在板的上部。当板为两端支承的简支板时,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跨
47、度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大于2时,板为单向受力,叫单向板,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短边方向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小于或等 于2时,板为双向受力,叫双向板,其底部纵横两个方向均为受力钢筋。1、板中受力钢筋的常用直径:板 厚h 1 50 m m时 为1 2 1 6 m m;采用现浇板口寸受力钢筋不应小于6 m m,预制板时不应小于4 m m。2、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一般不小于7 0 m m,当板厚h W 1 50 m m时间距不宜大于2 0 0 m m,当h 1 50 m m时不宜大于1.5h或2 50 m m。板中受力钢筋一般距墙边或梁边50 m m开始配置。3、单向板
48、和双向板可采用分离式配筋或弯起式配筋。分离式配筋因施工方便,已成为工程中主要采用的配筋方式。当多跨单向板、多跨双向板采用分离式配筋时,跨中下部钢筋宜全部伸人支座;支座负筋向跨内的延伸长度a应覆盖负弯矩图并满足钢筋锚固的要求,如图2-2 1示。图2-2 1连续板的分离式配筋4、简支板或连续板跨中下部纵向钢筋伸至支座的中心线且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d为下部钢筋直径)。当连续板内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仰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宜适当增加。对与边梁整浇的板,支座负弯矩钢筋的锚固长度应为L a,见图2-21右侧支座负筋5、在双向板的纵横两个方向上均需配置受力钢筋。承受弯矩较大方向的受力钢筋,布置在受力较小钢筋的外
49、层。二、分布钢筋它主要用来使作用在板面荷载能均匀地传递给受力钢筋;抵抗四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在垂直于板跨方向所产生的拉应力;同时还与受力钢筋绑扎在一起组合成骨架,防止受力钢筋在混凝土浇捣时的位移。1、单向板中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o对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2、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为150 200mm,并应在板的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
50、宜小于 0.l%o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三、构造钢筋为了避免板受力后,在支座上部出现裂缝,通常是在这些部们上部配置受拉钢筋,这种钢筋称为负筋。1、对与支承结构整体浇筑或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板,应沿支承周边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口,瘦距不宜大于20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该构造钢筋的截面面积:沿受力方向配置时不宜小于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3,沿非受力方向配置时可根据实践经验适当减少。(2)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对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板不宜小于板短边跨度的1/7,在两边嵌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