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第一章到第八章考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商管理第一章到第八章考点.pdf(7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章企业战略与经营决策第一节企业战略环境分析1、企业战略的定义、特征、层次定义:指企业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在总结历史经验、调查现状、预测未来的基础上,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谋划或方案。特征:长期性、全局性(最根本)、灵活性、风险性层次:企业总体战略、企业业务战略、企业职能战略2、企业战略管理的定义和任务定义:指管理者指定企业战略和实施企业战略的动态管理过程。从智能化管理走向战略性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次飞跃。任务:基本任务:实现特定阶段的战略目标最高任务:实现企业使命3、宏观环境的主要要素:政治环境:政局稳定状况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政府对企业的影响法律环境:法律规范国家
2、司法执法机关企业法律意识国际法律环境和目标国内法律环境技术环境:社会科技水平社会科技力量科技体制科技政策和科技立法经济环境: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经济政策社会购买力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支出模式社会文化环境;人口环境(数量、地域结构、质量)文化因素(文化传统、价值观、社会发展趋势)4、行业经济特征,即行业发展周期(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行业竞争结构(新的竞争对手进入市场、市场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替代性产品或服务的威胁、购买者的谈判能力、供应真的谈判能力)和行业内战略群体。5、企业内部环境条件企业结构:直线型、职能型、直线职能型、矩阵型。企业文化;企业资源6、内部条件分析方法:核
3、心竞争力分析法:全体员工的知识和技能;企业技术体系;企业管理;企业文化;整合集成价值连分析法价值链分为主体活动和辅助活动主体活动:原料供应、生产加工、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售后服务辅助活动:企业基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采购SW 0 T分析法的运用。评估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内部要素评价法矩阵和组织温度调查法第二节企业战略选择1、基本竞争战略的构成:成本领先战略、产品差异化战略及集中战略成本领先战略适用范围:大批量生产;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有能力使用先进的设备;能严格控制一切费用开支途径:规模效应、技
4、术优势、企业资源整合、经营地点选择优势、与价值链的联系、跨业务相互关系差异化战略就是通过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的特殊需要。其核心是取得某中对顾客有价值的特殊性。适用范围:有很强的研发能力、有强烈的传信意识和创新眼光;在产品或服务上具有领先的声望,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很强的市场营销能力。途径: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产品创新;产品特性差别;产品名称的不同;提供不同的服务。集中战略:指企业把经营活动集中于某一特定的购买群体、产品线的某一部分或某一地区市场上的战略。适用范围:在行业中或某一地区有特殊需求的顾客存在;没有其他竞争对手试图在上述目标市场采取集中战略;经营实力较弱。途
5、径:选择产品系列;通过细分市场选择重点客户、重点地区;发挥优势集中经营。2、企业总体战略的构成:发展、稳定、收缩。3、发展型战略的含义和构成一体化战略a、纵向一体化:向后一体化、向前一体化b 横向一体化c、混合一体化多元化战略:相关多元化、非相关多元化4、稳定性战略的含义和构成:无变化战略、维持利润战略、暂停战略、谨慎实施战略5、收缩型战略的含义和构成:转向战略放弃战略清算战略6、战略选择的主要方法的构成和含义、战略逻辑性评估组合分析法:波士顿矩阵金牛区:产生较大现金余额瘦狗区:资金紧缺,应转向或放弃幼童区:继续投资或者放弃明星区:即产生也需要大量现金生命周期分析法:生命周期组合矩阵分为行业的
6、生命周期阶段和企业的竞争地位(统治地位、强大地位、受欢迎地位、可维持地位、弱地位)价值系统分析法:协同分析是其主要工具。二、财务指标分析投资收益分析法资金流分析法三、风险分析法敏感性分析决策矩阵第三节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与控制1、企业战略制定的含义和流程识别和鉴定现行的战略分析外部环境、评估自身的能力却敌企业使命和目标准备战略方案评价和确定战略方案(择优原则、民主协调原则、综合平衡原则)2、企业战略实施的涵义、基本原则和流程原则:合理性原则、统一指挥原则、权变原则流程:战略变化分析、战略方案分解和实施、组织结构调整、考核与激励。3、企业战略实施的模式构成指挥型:(强制命令)转化型:缺点是:过分
7、强调组织体系和结构,有可能失去战略的灵活性,适合环境确定的较大型企业。合作型:把战略决策扩发到企业高层管理集体中。协调高层管理人员成为管理者的重点。适合于复杂而又缺少稳定环境的企业。文化性:参与成分扩大到企业的较低层次,力图使整个企业人员支持企业的目标和战略,管理这起到指导作用。局限性:要求企业员工的素质较高。增长型:战略从基层单位自下而上的产生。关键是激励管理人员的创造性和制定与实施完善的战略。4、企业战略控制的含义和流程含义:指企业战略管理者及参与战略实施者根据战略目标和行动方案,对战略的实施状况进行全面的评审,及时发现偏差并纠正偏差的活动。流程:制定绩效标准、衡量实际绩效、审查结果、采取
8、纠正措施。5、战略控制的方法构成预算控制(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标准成本、责任中心)审计监控(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财务控制:杜邦分析:投资周转率乘以销售利润率等与投资回报率。统计分析控制第四节企业经营决策过程1、企业经营决策的含义和内涵含义:指企业通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并运用科学的方法选择合理方案,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整个过程。内涵:有明确目标由多个可行方案供选择决策是建立在调查研究、综合分析、评价和选择的基础上的。2、企业经营决策的要素:决策者(最基本)、决策目标、决策备选方案、决策条件、决策结果。3、企业经营决策的类型时间分类:长期决策、短期决策重要性分类:战略决策(
9、战略性、长期性、稳定性)、战术决策(桥梁纽带作用)、业务决策(战术性、短期型、可操作性)起点分类:初始决策、追踪决策。可控程度分类:确定性、风险性、不确定性。4、企业经营决策过程确定目标阶段、拟定方案阶段、选定决策方案阶段、方案实施和监督阶段、评价阶段第五节企业经营决策方法1、定性经营决策方法的构成头脑风暴法:畅所欲言、思维共振。缺点易屈服于权威。德尔非法:匿名、背靠背。关键:选择好专家、专家人数(10-50人)、拟定好意见征询表。普遍用于政府机关、企业。名义技术小组:独立思考、挨个陈述自己的意见,进行投票。企业决策者可以决定接受或拒绝。淘汰法:规定最低满意度、规定约束条件、根据目标主次筛选方
10、案3、定量经营决策方法的构成一、确定性决策方法线性规划:在线性等式或不等式的约束条件下,求借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盈亏平衡点法:S-C=O二、风险性决策决策收益表法:其标准是损益期望值,即各种状态下加权性质的平均值。该方法乂称决策损益矩阵。决策树分析法:状态节点的期望值:损益值X概率值)x经营年限方案净效果=该方案状态节点的期望值一投资额三、不确定性决策方法乐观原则(大中取大):取最大损益值悲观原则(小中取大法):指决策者在进行方案取舍时以每个方案在各种状态下的最小值为标准,在从各方案的最小值中取最大值对应的方案。折衷原则(最大值和最小值加权平均),加权系数a为乐观系数后悔值原则(大中取小
11、法):等概率原则(假定每一状态具有相等概率):例题:1、价值链理论所依据的基本逻辑关系是:经营资源一价值活动一竞争优势2、战略控制的目的是控制战略失效。3、备选决策方案的特点:整体性、排斥性、可行性4、多元化战略的利益:实现范围经济、分散经营风险、增强竞争力量5、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因素:环境因素、以往的经营决策、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时间因素、经营决策体制。6、企业发展战略三种形式:体化、多元化、集中型。7、企业最基本的目标是利润。8、麦肯锡矩阵分析法中的两项评价指标:行业吸引力、企业在行业的竞争能力。9、经营战略包括: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及控制10、经营战略构成要素:公司远景、目标与目
12、的、资源、业务、组织11、无关联多元化优点:分散经营风险、抓住机会、发挥资源优势,提高经济效率。12、企业经营战略管理阶段:确定企业远景、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确定战略目标、制定战略、战略实施及控制企业再根据自身多面临的具体情况选择竞争战略时,应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企业自身资源和能力状况、行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产品类别。13、进入威胁的大小取决于进入壁垒的高低以及进入者的多少、替代品的数量。14、科学决策过程阶段:确定目标阶段、拟定方案阶段、选定方案阶段、方案实施与监督阶段、评价阶段。第二章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第一节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1、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2、公司原始所有权(表现为股权)及其基本
13、构成对股票或其他股份凭证的所有权和处分权:馈赠、转让、抵押。公司决策的参与权收益权3、公司的法人财产权及其特点公司法人财产是公司产权制度的基础。特点:从归属意义上来说属于出资者、法人财产和出资者的其他财产之间有明确的界限;出资者不能直接支配着部分财产。4、公司经营者的概念及其特征;特征:经营者岗位职业化趋势;具备高深的经营管理素养;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有偿雇佣关系经营者的权利受董事会委托范围的限制。5、经营者对现代企业的作用有利于企业获取关键性资源:信息、资金、技术、人才等;企业创新能力的增强;企业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完善公司制度6、经营者的素质要求精湛的业务能力:素质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
14、构的综合体现,而尤以决策能力、创造能力(核心能力)和应变能力最为重要优秀的个人品质:理智感、道德观健康的职业心态:自知和自信、意志和胆识、宽容和忍耐、开放和追求。7、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经营者受董事会委托范围限制:法定限制、意志限制有偿雇佣8、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与经营人员之间的制衡关系股东掌握着最终的控制权;董事会全权负责公司经营,拥有支配法人财产的权利和任命指挥经营人员的全权,对股东会负责;经营人员受聘于董事会,作为公司法定代表人统管企业事务。第二节股东机构1、股东的含义2、股东的基本权利、义务权利:股东会的出席权、表决权临时股东大会的召开提议权和提案权董事、监事的选举权和被
15、选举权公司资料的查阅权公司股利的分配权公司剩余财产的分配权出资、股份的转让权公司新增资本的优先认购权其他股东转让出资的优先购买权股东诉权义务:交纳出资的义务;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遵守公司章程;忠诚义务。3、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的性质与职权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职权:决定公司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选举和更换由非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监事,决定有关董事和监事的报酬事项;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审议批准监事会或监事会的报告;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对公司发行债券作出决议;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或者
16、变更公司形式作出决议;修改公司章程;4、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的决议分为普通决议:一般事项,二分之一通过即可。特别决议:重要事项,三分之二通过。5、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会的性质与职权职权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职权。6、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会的决议方式原则:一股一权累积投票制:股东大会选举董事或监事时,每一股拥有与应选董事或者监事人数相同的表决权,股东拥有的表决权可以集中使用,其功能在于保障中小股东有可能选出自己信任的董事或监事。7、国有独资公司的特殊权力机构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股东会的职权。可以授权董事会行使股东会的部分权力。第三节董事会1、董事会的地位:是执行机构,依附于股东大会。2、董事会的性质代表
17、股东对公司进行管理的机构;是公司的执行机关;是公司的经营决策机关;是公司法人的对外代表机构;法定常设机构;3、董事会的决议方式一人一票原则多数通过原则(半数)其原则是:董事数额多数决。4、董事会的职权股东会的合法召集人;执行股东会的决议;决定公司的经营要务;为股东会准备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为股东会准备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为股东会准备增资或减资方案以及发行公司债券的方案;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制定公司合并、分立、解散的方案;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并决定其报酬事项;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5、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的组成及董事的任职资格组成:3 13人无任职资格(
18、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经济犯罪被判处刑罚未逾五年;被剥夺政治权利未逾五年;担任破产清算的公司、企业的董事或者厂长、经理,对该公司、企业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三年;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企业法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企业被吊销营 业执照之日起未逾三年;个人负有较大数额债务到期未清偿。6、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的性质与职权性质:对内执行公司业务、对股东负责;对外代表公司常设机构。职权:7、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的议事规则:一人一票8、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的组成:5 19人,通常为单数。9、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的性质与职
19、权10、独立懂事的任职资格和条件具备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的资格;独立性;决被上市公司运作的基本知识、熟悉相关法律、规章及规则;具有五年工作经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条件11、国有独资企业董事会及其特征第四节经理机构1、经理的概念、作用和职权2、经理的义务与责任3、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职权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组织实施公司年度经营和投资方案;拟定公司管理机构设置方案;拟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制定公司的具体规章;提请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聘任或者解聘其他人员。4、国有独资公司的经理机构经理是必须设置的职务。第三章市场调研管理本章主要框架第一节市场调研概论一
20、、市场调研的含义与特点熟悉:市场调研是调研者对商品及服务市场相关问题的全部数据,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收集、记录、分析的过程。市场调研的基本特点是:(1)系统性。(2)客观性。(3)时效性。(4)多样性。(5)不确定性。二、市场调研的内容与分类(一)市场调研的内容(八大内容):市场调研的内容是由市场调研的目的决定的。掌握名称:市场竞争调研、市场细分调研、产品定位调研、产品调研、广告调研、渠道调研、销售调研、用户满意度调研。掌握每种调研的内容(二)市场调研的分类:掌握1.根据购买商品目的不同,分为消费者市场调研和产业市场调研。2 .根据商品流通环节不同,分为批发市场调研和零售市场调研。3 .
21、根据产品层次不同,分为各商品类别和商品品种类的市场调研。4 .根据空间层次不同,分为国际市场调研和国内市场调研。5 .根据时间层次不同,分为经常性、一次性、定期性市场调研。6 .根据市场调研目的和深度不同,分为探索性调研、描述性调研、因果关系调研和预测性调研。7 .根据市场调研的方式不同,分为全面调研和非全面调研。8 .根据调研方法的不同,分为二手数据调研和原始资料调研。三、市场调研的程序(一)确定调研性质:掌握探索性调研、描述性调研、因果关系调研的名称和含义(二)设计调研方案:熟悉其包含的十个内容(三)实施调研和数据采集:熟悉(四)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掌握(1)查收和校对资料;(2)编码,(3
22、)录入数据,建立原始数据库,(4)数据查错和数据净化,处理缺失数据,(5)数据处理、制表制图和统计分析等。(五)撰写调研报告:熟悉1.调研报告的形式调研报告一般包括书面报告和口头报告两种形式。数据型报告在报告中只提供调研所得到的数据,并用表格(图形)的方式提供统计结果分析型报告在数据型报告的基础上对数据所反映出的情况作进一步的分析咨询型报告在分析型报告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其内容除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外,还包括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采取行动的咨询方案第二节政府间收支的制度安排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主要通过政府预算管理体制具体体现,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正确处理各级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确定各级预算收支范围利管理
23、职权的一项根本制度。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占有核心的地位。【例1 单选题】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主要通过()具体体现。A.政府行政管理体制B.权利的分配C.财力分配D.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答案D【例2 单选题】()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占有核心的地位。A.预算管理体制B.税收管理体制C.财政监督管理体制D.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制 答案A一-、政府间的事权划分政府间事权的划分是财政分权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和制度保障。【例1单 选题】(2008年)财政分权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和制度保障是()。A.政府间的财政支出划分B.政府间的财政收入划分C.政府间的事权划分D.政府间的财权划分 答案c(一
24、)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原则(掌握)1.受益范围原则2.效率原则效率原则包括收入划分效率、支出划分效率和转移支付效率三个方面。(1)收入划分效率要求按不同税种的性质、征管难度和征收效应,合理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税收征管权(2)支出划分效率财政有三大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不同级次的政府所承担职能的侧重而有所不同。资源配置职能:全国性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提供;受益具有地区外溢性的公共产品或部分地区共同受益的公共产品由中央与地方政府联合提供收入分配职能:中央整体把关,地方采取适当的调整和补充措施经济稳定职能:主要是中央政府的职能(3)财政转移
25、支付效率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是解决一定预算管理体制框架内存在的财政收支纵向非均衡与横向非均衡的基本手段。财政转移支付的效率实际上是以较低的转移支付成本提高受援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3.法律规范原则【例1.多选题】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原则有()A.受益范围原则B.统一领导原则C.法律规范原则D.一级政府、一级事权原则E.效率原则 答案 ACE【例 2单选题】(2004年)在下列政府职能中,主要由中央政府承担的是()A.资源配置B.收入分配C.经济稳定D.财政监督 答案 C【例 3多选题】(2005年)确定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时遵循的效率性原则包括()A.收入划分效率B.支出划分效率C.资源配置效率D.转移
26、支付效率E.帕累托效率 答案 ABD【例 4多选题】(2007年)政府间事权划分的效率原则包括()。A.政府绩效评价效应B,收入划分效率C.支出划分效率D.转移支付效率E.投入产出效率 答案 BCD【例5单选题】(2008年)收益具有地区外溢性的公共产品或部分地区共同受益的公共产品适合由()。A.中央提供B.中央与地方联合提供C.地方提供D.地方之间联合提供 答案B(二)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具体做法1.国防事务对国防事务的立法权为中央专有,对国防事务的行政权则以中央直接管辖为主。2.外交事务绝大部分国家将外交事务划归中央专门管理,只有部分联邦制国家容许成员国保留部分外交权。3.公安事务中央对事关国
27、家主权的公安事务实行专门管理,对于维护国家安全与秩序的主要工具警察,则由中央与地方共同管辖。4.内政事务中央机构的建制由中央决定,地方与中央分别建立;地方机构的建制由地方决定并建立。5.司法事务当代世界各国的司法体制分为高度集权、集权为主和分权三类。6.经济事务注意:在财政金融方面,世界各国都实行以中央集中管理为主、地方协助管理为辅的财政金融管理体制,由国家统一管理信用、货币和银行体系。7.文化教育事务二、政府间的财政支出划分(掌握)(一 )财政支出划分的原则1.与事权相对称原则2.公平性原则各级政府的财权财力划分应相对平衡。3.考虑支出性质特点的原则4.权责结合原则【例1多选题】(2008年
28、)政府间财政支出划分的原则有()。A.效率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权责结合原则D.与事权相对称的原则E.考虑支出性质特点的原则 答案IBCDE(二)我国财政支出划分的具体做法1.统收统支-收支两条线2.收入分类分成3.总额分成4.定额上解(或定额补助)5.分税制三、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掌握)(一)税收收入划分的原则1.效率原则以征税效率的高低为标准来划分中央和地方收入。所得税一般由中央政府征收,土地税或财产税一般划为地方税。2.适应原则以税基的宽窄为标准来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增值税应属于中央税,房产税应属于地方税。3.恰当原则以税收负担的分配是否公平作为标准来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收入。所得税应
29、划归中央政府。4.经济利益原则以增进经济利益为标准来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增值税、消费税划归中央。【例1多选题】税收收入划分的原则有()A.效率原则B.适应原则C.恰当原则D.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E.经济利益原则匿 案 ABCE【例2 单选题】(2008年)税收收入划分的恰当原则以()作为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收入的标准。A.征税效率的高低B.税基的宽窄C.税收负担的分配是否公平D.纳税人的属性 答案C(二)税收收入划分的方式1 .分割税额(收入分享)先统一征税,然后再将税收收入的总额按照一定比例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加以分割。如原来的“总额分成”2.分割税率按税源实行分率计征的方式,即由各级财政对
30、同一课税对象按照不同的税率征收。3.分割税种4.分割税制分别设立中央税和地方税两个相互独立的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体系。5.混合型【例 1 单选题】()是指分别设立中央税和地方税两个相互独立的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体系。A.分割税额B.分割税制C.分割税种D.分割税率 答案 B(三)税收收入划分的具体做法1.将那些与稳定国民经济有关以及与收入再分配有关的税种,划归中央政府,如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2.将那些税基流动性大的税种划归中央政府,如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增值税、销售税和遗产赠与税等。3.对于那些与自然资源有关的税种(如资源税),如果在地区间分布不均匀,则应该划归中央政府,反之则划归地方政府。
31、4.将进出口关税和其他收费全部划归中央政府5.将那些税基流动性较小的,税源分布较广的税种,如房产税、土地税、土地增值税等划归地方政府【例1多选题】下列税种中,适合由地方政府实施征管的有()A.房产税B.增值税C.土地增值税D.消费税E.所得税 答案AC四、财政预算调节制度(熟悉)(一)纵向均衡是指各级政府的财政资金来源与各自的支出责任或事权范围相对称,使各级政府在履行各自的职责时有必要的财力做保障。(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横向均衡是指基本公共产品的供给标准和供给数量在各地区的均等化。五、政府间财政管理权的划分(熟悉)(一)政府预算管理级次一级政权一级预算,我国分为中央、省、市、县、乡五级。(
32、二)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审查、批准预、决算的权力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预算执行,审批本级预算调整方案2.各级人民政府是预算管理的国家行政机关决定本级政府预备费的动用3.各级财政部门是预算管理的职能部门4.各部门的预算管理权5.各单位的预算管理权【例1单 选题】(2004年)执行审批预算调整方案职权的机构是()A.各级人民代表大会B.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各级政府D.各级财政部门 答案B【例2.单选题】决定本级政府预备费动用的机构是()A.各级人民代表大会B.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各级政府D.各级财政部门 答案C第三节问卷和抽样的设计一、问卷设计(
33、一)问卷的概念与类型:熟悉1.根据调研题目的类型,问卷可分为开放式问卷和封闭式(结构式)问卷。2.根据调研方式,问卷可分为派员访问问卷、电话调查问卷、邮寄调查问卷、网上调查问卷和座谈会调查问卷等。3.根据问卷的填答方式,问卷可分为自填式问卷和代填式问卷。自填式问卷一般由被调查者使用,代填式问卷则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调查员使用。(二)问卷的结构:掌握调查问卷一般由三大部分组成:问卷开头部分(包括问候语、调查说明和编号)、问卷正文(包括收集的资料和基础数据两部分)、结尾部分。(三)问卷设计的程序(熟悉8 个步骤)明确所要收集的信息是问卷设计的第一步。问题的措词。(1)提问句要清晰、简明;(2)提问句的
34、长度适当,尽可能保证简明扼要,(3)避免含糊不清、意思不明确;(4)避免易误解的词语利诱导性或负面问题;(5)尽量避免否定式问题;(6)避免对问题进行评估和概括;(7)避免假设性问题和暗含假设的问题;(8)答案选择不应重叠;(9)应该避免双重问题。问题的顺序应从评估到诊断,然后进行归纳分类。二、抽样设计(一)抽样调查概述1.抽样调查的概念抽样调查是指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据此推断有关总体的数字特征。掌握总体和样本的概念2 抽样调杳的特点:掌握(1)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2)调查样本是按随机的原则抽取的,在总体中每一个单位被抽取的机会是均等的。因此,能够保证被抽中的
35、单位在总体中的均匀分布,不致出现倾向性误差,代表性强。(3)调查样本具有充分的代表性。(4)所抽选的调查样本数量有保证。(5)调查结果的准确程度较高。抽样调查被认为是非全面调查方法中推算和代表总体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方法。(二)两种抽样方法概 率 特点:概率抽样的方法主要有五种:简单随机抽样;等抽 样 (1)概率抽样是以随机原则为基础的;距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方法(2)概率抽样必须通过一定的随机化程序来实掌握每种抽样方法的具体内容现;(3)概率抽样的抽样误差是可计算和可控制的。非概率抽样,又称为不等概率抽样或非随机抽样,非 概 掌握非概率抽样方式:偶遇抽样、主观抽样、滚是调研
36、者根据自己的方便或主观判断抽取样本的率 抽 雪球抽样、定额抽样。方法。可以根据样本调查的结果也可在一定程度样 方上说明总体的性质、特征,但不能从数量上推断式 各自的优缺点总体。(三)抽样中的误差问题进行抽样调查可产生两类误差,一类是抽样误差,另一类是非抽样误差。1 .抽样误差抽样误差是指严格按照随机原则抽样时,所得样本统计值与总体参数值之差,主要指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差、样本比率与总体比率之差。所谓抽样平均误差,是指所有可能出现的样本统计值的标准差。通常运用最多的抽样平均误差是指样本平均数或样本比率的标准差。减小抽样误差的措施:(D 增加样本个案数;(2)适当选择、抽样方式。例如,在同样条
37、件下,不重复抽样比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小,又如在总体现象分类比较明显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比其他方法的抽样误差小。2.非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是指除抽样误差之外,由其他原因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真值之间的差异。导致非抽样误差的原因主要有:(1)抽样框误差,是指因不准确或不完整的抽样框而引起的误差,如丢失目标总体单位、包含非目标单位、复合连接、不正确的辅助信息和抽样框老化等;(2)无应答误差,主要表现为低的答复率、不具代表性的样本;(3)应答误差,主要表现为力图给出个愉悦调查人员的答复、错误的记忆、疲劳或弄错了问题的性质、对主题缺乏了解、力图给出社会认同的答复、受到访问人员的影响等,这些误差都可能导致应
38、答误差。(四)样本容量的确定:掌握样本容量又称“样本数”。它指一个样本的必要抽样单位数目。1 .直觉。这种方法通常是在非概率抽样中应用。2 .统计精度.在其他条件已定情况下,样本容量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满足估计精确度的要求.样本里的基本公式为:n =Z2/d2(式中:n为样本里,Z为置信区间,d 为抽样误差范围,b 为标准差,一般取0.5).3 .成本限制。根据分配给项目的经费来决定样本容量。4 .行业经验数值。行业经验数值指的是那些根据经验得到的数据。在运用非概率抽样方法,如定额抽样时,利用行业经验数值是非常有效率的。第四节数据分析一、基础统计分析(一)描述统计分析:掌握1 .集中趋势的测度集中
39、趋势是指一组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的倾向,测度集中趋势就是确定数据一般水平的代表值或中心值。集中趋势的测量有三个常用的指标:(1)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突出特点是它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2)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的变量值,是一组数据的中点,即高于和低于它的数据各占一半。(3)均值,是集中趋势的主要测度值,用于反映一组数值型数据的一般水平。主要包括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2 .离散程度的测度:掌握数据的离散程度是指各变量值远离其中心值的程度,也叫离中趋势。(1)极差,也称全距,是-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极差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最简单的方法,表明数据的
40、分布范围。它计算简单,易于理解。但是极差由两端数值所决定,不能反映中间数据的分布离散状况。(2)平均差,也叫平均离差,是各变量值(%)与其均值(X)离差绝对值的平均数:“Z区 一 幻MD=-N(3)方差和标准差。方差是一组数据中各变量值与均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方差的平方根叫标准差。方差与标准差是描述数据分布特征的重要的统计量,它们是反映数值型数据离散程度最主要、最常用的方法。根据总体数据和样本数据计算方差及标准差时,计算公式略有不同。计算总体方差:。2=幺=一-N总体标准差:0=产(空V N计算样本方差:$2 =J _1-n 1伊-眇样本标准差:-V n -1式中正是数值序列中的单个数值,刀是
41、这组数值的平均值,N是总体数值的个数,n是样本数值的个数.3.相关分析:熟悉所谓相关分析,是研究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依存关系,并对具体有依存关系的现象探讨其相关方向以及相关程度,是研究随机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种统计方法。对两个变量间线性相关程度的测量称为简单相关系数。相关系数r 的取值范围在-1+1之间。r=l或 r=-l时,表明变量间的关系为完全正相关或完全负相关,这是两种极端的情况,实际上表明两个变量之间是线性关系;r=0时,表明变量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可能是无相关,也可能是非线性相关;0 -1|r|愈接近于1,变量间相关程度愈高,愈接近于0,相关程度愈低。(二)推论统计分析:熟悉推论
42、统计是在随机抽样的基础上,根据部分资料(数据)推断总体的方法,也即利用样本资料对抽出样本的总体做出推论的方法。1.单个样本的参数估计参数估计是根据样本统计量对总体未知参数进行某种估计推断。掌握两种估计的含义(1)点估计。当总体分布的形式已知,但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未知时,如果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用该样本对未知参数作一个数值点的估计,称为参数的点估计、点估计有多种方法,如矩法、最大似然法、最小二乘法等。(2)区间估计。区间估计是用一个区间估计总体未知参数。2.单个样本的假设检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是统计推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都是利用样本信息对总体状况做出某种推断(判断),但是推断的角度不同。参
43、数估计是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估计前总体参数是未知的。假设检验则是先对总体参数的值提出一个假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根据抽样分布的原理去检验原先提出的假设是否成立。用样本均值估计总体均值,总体方差已知,用 Z 统计量检验;用样本均值估计总体均值,总体方差未知,用 t 统计量检验。二、多元统计分析(-)多元回归分析(二)列联表分析(三)方差分析(四)聚类分析聚类分析也称群分析或类分析,是对样品或变量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目的在于将相似的事物归类。对样品(指标的观测值)的分类被称为Q型聚类分析;对变量(指标)的分类被称为R型聚类分析。变量如何选择,取决于聚类的目的。具体来说,变量的类型有三
44、种尺度:(1)间隔尺度,即变量用连续的量来表示,如果存在绝对零点,又称比例尺度;例如,长度、重量、时间等。在调研中不常见。(2)有序尺度,即变量用有序的等级来表示,有次序关系,但没有数量表示;例如将十家啤酒公司的产量按高低自1排 至10o(3)名义尺度,即变量用一些“类”来表示,这些类之间没有等级和数量关系,相似物体的集合称为类。例如“1”代表男性,“2”代表女性。聚类分析方法主要有系统聚类法、样品聚类法、动态聚类法、模糊聚类法、图论聚类法和聚类预报法等。(五)判别分析(六)因子分析(七)结合分析第四章生产管理与控制本章主要框架r生产能力*/给共 I生产计划的嘏念与指标,第一节生产计划 I|生
45、产计划的编制I产品生产进度的安排第二节生产作业计划V 生产作业计划的概念期量标准、生产作业计划 制第三节生产控制”生产控制的根念生产控制的基本程序、生产控制的方式第四节生产作业控制V“生产进度控制在制品控制库存控制、生产调度第五节现代生产管理与控制的方法M RPs MRPU 和 ERP丰田生产方式和看板管理第一节生产计划一、生产能力(一)生产能力概念生产能力是生产系统内部各种资源能力的综合反映,直接关系着能否满足市场需要。掌握企业生产能力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生产能力: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狭义生产能力:技术能力中生产设备、面积的数量、状况等能力生产能力是反映企业生产可能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包括三个方
46、面含义:(1)企业的生产能力是按照直接参加生产的固定资产来计算的。(2)生产能力必须和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相联系。生产能力可进一步细分为单机(台)生产能力、环节生产能力、综合生产能力。单机(台)生产能力影响环节生产能力,环节生产能力影响综合生产能力。(3)生产能力反映的是一年内的实物量。(二)生产能力的种类生产能力按其技术组织条件的不同可分为三种:设计生产能力、查定生产能力、计划生产能力。掌握三种能力的含义、作用、使用条件(三)影响企业生产能力的因素:掌握名称和具体内容L固定资产的数量。2.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3.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四)生产能力核算I.单一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能力核算:结合教材
47、例题掌握每种算法对于品种单一、批量大的企业,生产能力常用产品的实物量表示,通常可以直接按设备组生产能力、作业场地生产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对于流水线生产则可以依据节拍进行计算。(1)设备组生产能力的计算M=FxSxP 或式中:M设备组的生产能力;F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S设备数量;P产量定额,也称“工作定额”,是在单位时同内(如小时、工作日或班次)规定的应生产产品的数量或应完成的工作量;t一 时 间 定 额,即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下,工人或班组生产一定产品或完成一定的作业量所需要消耗的劳动时间。(2)作业场地生产能力的计算式中:M-生产面积的生产能力;F单位面积有效工作时间;A生产面积;a
48、单位产品占用生产面积;t单位产品占用时间。(3)流水线生产能力计算式中:M流水线的生产能力;F流水线有效工作时间;r一流水线节拍。2.多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能力核算企业生产能力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代表产品法和假定产品法两种。把教材例题看懂,熟悉。二、生产计划的概念与指标(一)生产计划的概念生产计划是关于企业生产运作系统总体方面的计划,是企业在计划期应达到的产品品种、质量、产量和产值等生产任务的计划和对产品生产进度的安排。熟悉优化的生产计划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征:(1)有利于充分利用销售机会,满足市场需求。(2)有利于充分利用盈利机会,实现生产成本最低化。(3)有利于充分利用生产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
49、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掌握企业的生产计划的分类:中长期生产计划、年度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二)生产计划指标掌握:生产计划应建立包括产品品种、产品质量、产品产量及产品产值四类指标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指标体系。1.产品品种指标熟悉产品品种指标的确定方法:产品品种系列平衡法。产品品种系列平衡法中所讲的市场引力是指市场吸引企业的能力,从四方面体现:产品资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市场容量、该产品对国计民生的影响程度。企业实力从四方面体现:本企业生产该种产品的生产能力、企业技术能力、企业原材料供应能力、该产品销售能力。2.产品质量指标3.产品产量指标产品产量指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实
50、物数量。确定产品产量指标主要采取盈亏平衡分析法、线性规划法等。掌握盈亏平衡分析法(量本利法或保本点法)的基本计算:4.产品产值指标产品产值指标是用货币表示的产量指标,能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成果,以便进行不同行业间比较。掌握:根据具体内容与作用不同,分为工业总产值、工业商品产值和工业增加值三种形式。名称和含义、包括的内容三、生产计划的编制(简单看看)1.调查研究2.统筹安排,初步提出生产计划指标3.综合平衡,编制计划草案4.生产计划大纲定稿与报批四、产品生产进度的安排产品出产进度应做到:保证交货时期的需要、均衡出产、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产品生产进度的安排取决于企业的生产类型和产品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