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期中考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期中考试卷.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南靖四中初三语文期中考试卷(满分:1 5 0 分;考试时间:1 2 0 分钟)出卷:黄高明题号三四总分得分第一部分听说能力(1 3 分)一、听录音,完 成1 5题。(1 3分)(请注意:1 3题读一遍,4 5题读两遍)1 .听下面一句话,把这句话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正确、工整)(2分)2.下面词语读音错误的一项是()(2分)3.4.A.滑稽 B.提防 C.怒不可遏听下面一句话,话 中“火”的 意 思 是(A.物体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C.热烈,有吸引力听下面一则新闻,回答问题。(4分)(1)B.D.D.别出心裁)(2 分)暴躁或愤怒枪炮弹药5.(2)请根据下面设置的情境,回答问题。(3分)第
2、二部分积累与运用(1 7 分)二、积累运用。(1 7分)6.按要求填空。(以回答正确的5道题计分)(1 0分)(1)、水调歌头表现作者美好祝愿的句子,o(2)、浣溪沙表 明 作 者 对 时 光 流 逝 的 感 慨 的 句 子 好,、(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境的句子是。(4)、含雨的诗句,。(5)改革开放有如一股强劲东风,使漳州这座美丽的滨海城市焕发勃勃生机,这正如古诗 文 中 写 的“,(6)书到用时方恨少,。7 .名著阅读。(4分)(1)说时迟,那时快,他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其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
3、了,便蹲下去.他又一楚,楚 将 过 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更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头上便打打得蒋门神在地下叫饶。请问:文中的“他”是谁?请另外写出一个与“他”相关的故事名称。(2)西游记中,石猴除了法名“孙悟空”之外,还有以下几个称呼。请你任选其中一个,概括写出该称呼的由来。美猴王 弼马温 齐天大圣8 .图、图分别是漳州市第11届运动会会徽和吉祥物,请选择其中一幅说明其创意。我 选 图():图第三部分阅读能力(50分)三、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9 13 题。(17 分)(一)鱼我所欲也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
4、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二)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原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以行而赐之縻丘,其不知丘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节选自 吕氏春秋)注:縻丘:地名。养:供养之地。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丘:孔子,名丘。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 分一箪食,一 豆 笠()孔子辞不受()万钟于我何
5、加焉()今为所识穷乏者,我而为之()1 0、下 列“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2分A.舍鱼而取熊掌也 B.景公未之以行而赐之縻丘C.向为身死而不受 D.呼尔而与之1 1、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 分是亦不可以己乎。其不知丘也亦甚矣。1 2、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请用文段(一)中的语句回答。(1 分)1 4.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3 分1 3.联系实际,简要评说孟子所主张的“义”3 分四、阅读下文,完 成 1 41 8 题。(1 5分)魂兮归来没有核的果实无法在自然界生存,没有米粒的稻穗总是扬着无知的头颅。那么失却了魂魄的人呢?在这个传媒众声喧
6、哗的年代,在这个文化、伪文化鱼目混珠的年代,我们是否已被警存迷了眼,丢了心?康德曾说:“有二事焉,常在此心,敬而畏之,与日更新:上则为星辰,内则为德性J但是在今天,当我们只会坐在草地上,四十五度仰望空中生长的朵朵浮云时(郭敬明),谁还能理解昔日哲人心中的敬畏之情?当“简单”的 老鼠爱大米唱红大江南北时,谁还会重拾“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般泛黄的感动?当今的文化生活常流于简单、幼稚。无可否认,青春文学确实能带来梦幻般的感动,通俗歌曲也不失为茶余饭后的消遣,但倘若这一切成为文化的主流,当一个人沉浸于其中难以自拔时,很难想象他能直面现实,让心智与身体共同成长。当今文化生活的另一股暗流便是平庸、浮躁的
7、喧嚣。每天,大量的娱乐新闻让人们津津有味地咀嚼明星的绯闻琐事,各 类“速读名著”“小故事里的大智慧”常驻畅销书列。以至于有人不无忧心地说,当绿蒂主动投怀送抱时,维特还有什么烦恼?一个人可以忍受物质生活的贫困,却不能不追求精神生活的高贵。类似的文化快餐除了提供暂时的声色之娱,还有什么能留驻心田,在心湖里回荡几许波纹呢?个体的精神文化抉失令人遗憾,但当其成为整体性的精神信仰缺失,便是可悲甚至是可怕的情形了。中国旧有的三纲五常已被破除,新生的文化秩序尚未完全建立,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我们,是否也成为了迷惘的一代?魂兮,归来。所幸的是,人文精神并未完全流失。当年轻志愿者马骅在梅里雪山间失去生命时,便将诗
8、人的理想主义带到了那里,成为了插在精神雪峰上的标杆;当昆曲在大学校园引起轰动时,不由让人相信,传统的文化经典对于麦当劳下长大的年轻人们仍有着磁石般的吸引力。(1 1)一个人仅仅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拥有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对于青少年而言,精神之魂也许并不在远处,而在被重重伪文化掩盖的内心深处。1 5 .请说说选文第段有什么作用。(2分)1 6 .阅读第-段,说说第段中“繁花”一词具体指什么?(4分)1 7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的中心论点。(3分)1 8 .选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举例分析其作用。(3分)1 9 .你赞同选文中作者的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五、阅读
9、下文,完 成 1 9 2 3 题。(1 8 分)麦 黄 黄 杏 黄 黄父亲要出山做麦客去了。我家在渭北的大山深处,这里麦子熟得晚,父亲总趁这时去渭河边上的大平原替人割麦子.每次回来,他都要喜形于色打开挎包,伸手抓出黄亮黄亮的叫人一见就直流口水的杏子分给我们。喀嚓喀嚓地嚼着杏子的时刻是多么舒心美妙呀!至今还觉得那是我儿时一段少有的幸福时光。自打父亲离家后,妹妹每隔两天就仰起小脸问妈妈:“爸爸啥时回家呀?我想吃杏哩。”“去看看地里,啥时麦子黄了,你爸爸就回来喽!我和妹妹便飞跑到山顶的地里去看麦子。那一片片的麦地跟周围茂密的灌木丛一个颜色,妹妹抚摸着翠绿的麦穗自言自语道:“噢,还早哩,麦子还绿油油的
10、嘛!”下过一场透雨,披挂在坡洼里的麦地块儿渐渐泛出了淡淡的亮色,好像打上了一抹光晕。我跟妹妹又跑到村口的大槐树下等父亲。又过了几天,麦子大片大片黄了。村里出去做麦客的人相继回了家,山顶上向阳处的麦子已经开始收割了。空中弥漫着干燥微香的麦秆气息。我跟妹妹一越又一趟地往村口跑,可是一点父亲的消息都没有。蚕老一时,麦熟一晌,我家的麦子能搭镰了。母亲心焦似火,第二天一早便带领我们兄妹三个上了地。母子四人在灼热的麦地里整整折腾了三天,才勉强割了三亩来地的麦子。第四天天快黑时,跟在身后拾麦穗的妹妹突然举起小手喊道:“快看呀,爸爸回来啦,有杏子吃啦!我赶快抬起头看,发现身后未割的地方麦子一阵潮水般涌动,有人
11、在麦浪里伏腰挥镰,随 着“嚓嚓嚓”的响声麦子纷纷倒地。在他身后排着一列士兵般的麦捆子,一件件扎得结结实实、整整齐齐的。“哦!是父亲,父亲回来啦!”父亲对我们苦涩地笑一笑,淡淡地说:“路上耽搁了,回来晚了”我骤然觉得父亲陌生了许多:蓬乱的长发上蒙着厚厚一层尘土,额骨山崖般凸出来,脸颊水坑一样陷进去,暗淡无光的眼珠一下子掉进了又深又大的井口似的眼眶中。妹妹兴奋地一把抓住挎包翻了个底朝天,见什么也没有,“哇”的一声哭了。父亲擦把汗,手笨拙地伸进瘪瘪的裤兜,费力地摸索出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他提起袋子一甭小心翼翼地往手心里倒,骨碌一下滚出一个黄澄澄的大杏子。那杏子在父亲汗湿的掌心里沐浴着落日的霞光,透射
12、出一股奇妙迷人的风采。父亲用手掌托着这颗孤独的杏子,仿佛托着一座巍峨的大山,手微微有些抖动,好大一会才嗫嗫嚅嚅地说:“活难寻没挣下钱生了病买了一颗好赖尝一点”说着父亲把杏子给了妹妹。妹妹拿婆娑的泪眼看看手里的杏子,反倒不好意思了,她走到母亲跟前举着杏子说:“妈,你吃吧.”母亲把杏子凑到唇边轻轻沾了沾说:“娃儿真乖,妈吃好了。”母亲把杏塞给我,我紧紧地攥住这颗温热的杏子,望着父亲那张瘦削苍凉又略显惭愧的脸,说:“爸,还是你吃吧,我吃杏仁。”父亲接过杏子在牙上碰了碰:“多好的杏,真甜哩。”父亲说着把杏子随手给了哥哥。哥哥小心地用门牙微微咬破一点皮,舔舔舌尖,咂巴咂巴嘴,又塞给了妹妹。原来,那年渭河
13、沿岸有了不少收割机,父亲跑了好多地方都没找下活.正要回家,在麦地边遇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恸哭不止,老人孤单无助,麦子也没人收。父亲二话没说,一口气帮老婆婆收割、拉运、碾打完毕,没收一分钱。返回的路上淋了雨,发烧了。父亲用仅剩的一分钱买了这颗杏子揣在兜里,赶了两天两夜的路,才回到二百多里外的家。(1 1)那颗唯一的杏子在妹妹手心里宝贝似地攥着,到了第二天晚上才吃完。我把杏核细心地晾干,悄悄藏在瓦罐里。第二年春天,我家门前的院子里长出了一棵小小的杏树苗,这棵杏树就是父亲带回的那枚珍贵的杏子变成的。至今,那棵杏树还长在我家的院子边上,长在我的记忆里,长在我心中。(选 自 读者2 0 0 9 年 第
14、 7 期 有删改)2 0 .请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2 1 .阅读第-段,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麦子的成熟过程?为什么要这样写?(4分)2 2 .文中父亲有什么性格特点?请结合选文内容做简要分析。(4分)2 3 .品析句子。(4分)(1)请你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A、B两题住选:牌作答)(A )他提起袋子一角少,下整粤地往手心里倒(B)父亲用手掌把着这颗孤独的杏子我 选():(2)你如何理解第(1 1)段中划线句子的含义?2 4 .生活中,我们无时不在享受着长辈、老师对我们的关爱。请你打开记忆的闸门,把你感受最深的一个场景描写出来。(不少于6 0 字)(3分)第三部分写作能力(7 0 分)六、根据下面要求,完成第2 4 题。(7 0 分)2 5 .下面两个题目,住造:题作文。(1)题目:永远的朋友(2)阅读下面文字,自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西方有句谚语:“猪也可能会飞,但肯定不如鸟飞得漂亮当然,话也可以倒过来说:鸟也可能在地上行走,但肯定没有猪来得自然。同样,长颈鹿可以很容易地吃到树上的叶子,小白兔则不能;小白兔能够很轻松地随地吃草,长颈鹿却不能。要求: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不得H1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字迹工整,卷面整洁。